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人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欲人勿施于人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不愿意或是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庄子则说:“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即使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偏执地认为,那些自己喜欢或是对自己很有用的东西,就一定会对他人有用或被他人喜欢,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强加于别人。
其结果就是不但没有结果,而且可能还会让自己陷入自责与痛苦的境地。
这就是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己之所欲,亦勿强施于人!你是不是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经常锻炼就劝别人也去锻炼,读了一本让自己顿悟的好书就把它推荐给好友,做了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财务规划就介绍给亲人......其实几乎我们所有人都知道,长期坚持锻炼给身体带的好处,也知道长期阅读学习对自己成长的益处,更知道一份长期良好的财务规划对自己家庭未来的影响。
但是,如果仅仅是“知道”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说,你怎么总是能够早起锻炼,而我自己每天早上都起不来;你天天坚持读书学习,而我却翻开书本就想打瞌睡;你每周定期写作分享,而我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你自己做的人生财务定投计划己初见成效,而我却还深陷在“月光”与卡奴的漩涡里......于是,我们可能就会瞬间“圣母心”大爆发,像一位天降的救世主一样伟大而热心,急切希望把那些自己喜欢、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强加于别人。
同时,还天真幼稚地认为他们只要朝着自己“指点”的方向去做,就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结果被打脸也是必然的。
我自己就被自己曾经的不明智行为狠狠地抽打过,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那什么学习锻炼也好,思考写作也好,财务规划也罢,不要再强施于别人了。
第一个例子记得大概是在去年初,我刚读过了天南老师《一个投资家的20年》这本书和参加了老师的财商教育课程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原文和译文
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古老的格言,体现了人们在行为和待人处世上的一种准则。
它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对别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事情。
这个原则反映了对待他人尊重、关怀和仁慈的观念,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个格言的内涵非常深刻。
它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以同理心来对待对方,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如果我们不希望别人对我们进行某种行为,那么我们也应该避免去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
这种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友善的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在家庭中,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关爱和尊重,他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例如,在教育中,父母应该以平等、公正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对其进行不公正的待遇或不恰当的惩罚。
在工作场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也很重要。
人们希望在工作中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他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同事。
这包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进行欺凌或歧视,以及给予他人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遵循这个原则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此外,在社会交往中也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友善对待和理解,也应该对他人表达同样的关心和尊重。
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避免言语和行为上的冒犯,是遵循这个原则的重要表现。
总结起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是一种关于待人处世的准则,它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尊重、关心和仁慈。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交往中,遵循这个原则都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会环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个格言,并努力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行为中。
通过以身作则,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个人,也可以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和译文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句世人皆知,浅显易懂的名言。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对于这句话我是百分百的同意,但是己之所欲就可以滥施于人了吗?当然不行,做任何涉及到别人的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有人说,普希金说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所以自己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想做的,不要管任何人,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
我想,这种思想未免有点太自私了,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上司采纳了员工的意见,可以防止很多不必要的犯规;自己听到了朋友的劝说,可以太少跑不少想不到的弯路。
任何情况都就是如此,你考虑到了别人,别人也想起了你。
何必必须充耳不闻、一意孤行呢?这样的人随后就可以就是众叛亲离,沽名钓誉!当初,楚王想攻打宋国,鲁班的云梯都给他造好了,可最后为什么没有打成?这要感谢两个人。
一是出使楚国的墨子,更重要的就是楚王自身。
楚王当初是用心考虑过墨子的话的,否则他也不会放弃这次攻宋的机会。
可见,楚王是一个己所不欲,亦不施于人的人。
假若楚王当时不管墨子,现将其除掉,然后再去打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双方损失惨重,对楚王也是不利的。
除了两个大家都熟识的人物――扁鹊和他的病人蔡桓公。
前者是因为高超的医术而出名,而后者就因一个以他而去的成语“讳疾忌医”在民间流名百世。
蔡桓公为什么可以死去?原因就是他自己想著自己没有病,而不想医术高明的扁鹊去给她化疗,最后病入骨髓,一命呜呼了。
过分的独断主义带了乐如此严重的后果,以至于把命都丢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云:“己之所欲,刘本人,关于人,人亦思尔乎!”很惭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是上了大学才知道它出自《论语》。
大学之前的求学态度是不求甚解,不问出处。
这句“百姓日用而无人知晓”的句子,无人知晓其原文好像也无所谓,关键的就是必须介绍它的真正涵义。
我们似乎已经对这些老祖宗的智慧语录免疫系统,不遵循这些人生哲学去做人,反而倒行逆施。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基本信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孔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学派:儒家同义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引证《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冶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颜渊第十二》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涵义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
引申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原文出处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I SUðbtyd;WtIShIyɪir6n[释义]欲:欲望;意愿;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责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音]施;不能读作“si”。
[用法]多用于劝戒之语。
一般作主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英译]DOnotdotoOthersWhatyoudoIIotWanttobedonetoyoursel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去加在别人头上。
[出典] 《论语卫灵公》注:1、出处:(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3、译文:(1)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收益的么?子曰: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道德的信条,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实践考验,而今愈益显出它的哲学智慧。
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现在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就可以使天下太平。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
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弟子规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典】: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释义】:将要施加给别人时,先反躬自问,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应迅速停止。
设身处地为别人想,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论语•卫灵公》记载:自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受用并践行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也就是本节的四句话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道理。
想要把一件事情加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如果这件事自己做的话愿不愿意,如果不愿意,那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而应该立即停止。
曹操刚刚起家的时候,和袁绍作战处于下风,部下们见此情景,很多人开始跟袁绍偷偷联络,为的是假如曹操失败了,自己还有退路。
经过官渡之战后,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
这时候,曹操阵营里的很多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之前只顾着为了自保而向袁绍示好,却忘了考虑,如果曹操胜利,自己写给袁绍的信件岂不是要落到曹操手里?这样的话,自己就等于被逼到悬崖边上,不但本来留的后路没有了,反而还会有性命之忧。
果然,曹操的大军缴获了很多来往书信,其中不少是曹操的一些部下写给袁绍的。
这时候,曹操却立即下令,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毁。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曹操说,谁都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存,做出一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
而且当初我们的实力确实远不如袁绍,当时连我都不太相信能有今天,将心比心,这些所谓的通敌之人有留后路的想法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就这样,在打败袁绍之后,曹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稳定了军心,没有因为那些缴获的信件而让自己这一方产生内耗甚至是叛乱。
曹操的这种做法有他的政治目的,但同时也不得不说,他遵循了推己及人的原则,为那些曾经跟袁绍通信交往的部下着想,是曹操成功地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的一大原因。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职场之中,也是如此。
能够真诚地为自己的领导或同事着想,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顺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你们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了解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供大家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
”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拼音】jǐ suǒ bù yù , wù shī yú rén【释义】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劝戒之语【近义词】己所不欲,毋加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事例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启示: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造句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之所欲亦勿施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2.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生充满无奈,懂得选择与拒绝也是一种智慧,愿笑口常开,春风伊面!3. “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自己不希望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
这句话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么有许多情况都无法适用。
例如,你不喜欢打球,就不可以强迫别人打球;你不喜欢听音乐,就不能要求他人听音乐吗?同样,如果你喜欢吃面食,就可以要求他人也吃面条吗?你喜欢看电影,就可以要求别人也看电影吗?如果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或不想做),就不能去要求他人吗?例如,你爬不上那座高山,就不能要求他人去爬吗?你开不了飞机,就不能要求别人开飞机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层含义在于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愿。
这种尊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循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和利益,而损害他人的权益。
相反,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基于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道德原则。
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和不便。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我们自己也不希望受到他人的伤害和不公。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以此为准则,以此来提升我们
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1)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2)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注释】(1)一言:言,字。
一字或一句话。
(2)恕:宽容谅解。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字可以一生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人己关系如何摆正?平和的状态如何可得?忠恕是与人沟通交往不错的原则。
认同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等纯真本性的一面,明白那才是真正的自己,愿意尽心守护忠于本性(忠);以纯真本性才是人真正的自己,这样的原则,善待别人,受到别人不公平的对待,也还能以这样的原则忠告善导、宽容谅解别人,没有生出不合于纯真本性的怨恨、委屈、不平、报复等种种心,没有和对方一样对待、一般见识,只是希望对方也能舍弃后天形成的种种不纯,明白纯真本性(恕)。
道德、天地、忠恕似乎有所对应,忠恕大致指出合理对待天道、人?的方式。
恕的另一层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自己管好自己,避免言行结怨。
恕的内涵很深,层面很广,是心性提高的途径,值得一生去实践领会。
人与人之间历史上多少冤怨难解,冤冤相报,没有尽头,就是因为人在迷中,不明道理,不识本性,没有本着忠恕原则待人,人己关系才无法摆正,而有纠缠、孽缘、矛盾。
争斗、妒嫉非人的本性,「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忠恕待人,必定会否定争斗、妒嫉,知道那是人后天形成的种种不纯,是应该去掉的东西,就算遭受打击,也能忍住不被带动,那么渐渐地也就能远离争斗、妒嫉,消除造成人己关系紧张的这些东西,这时海阔天空也就体现了忠恕升华的境界。
【延展】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迁怒,和以牙还牙、以暴易暴是相反的,体现的是能忍、不能忍,动心、不动心的差别,如果能明白道理、度量大、心平气和,自然就能忍住不动心,所以想法、心态不改变,光靠强忍是不行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及译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指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出自《论语》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强调了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这句话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宽容精神。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如果自己不愿意受到某种待遇,就不应该对别人施加同样的待遇。
在现实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不要试图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行为。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宽容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铭记这句话,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讨论时间
1.读了这些故事后有什么想法?
2.你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
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相关新闻
“
如果在面中吃出蟑螂,你会怎么办?25 日晚,长沙杨裕兴韶山南路
店内一名顾客在其点的辣椒炒肉面中吃出蟑螂后,竟逼迫女店主众
目睽睽之下将蟑螂生吞下
”
有一位已经怀孕 9 个月的准 妈妈发来消息,说自己在红 专路与政六街一家饭店吃饭 时,吃到了一只身形健硕的 " 小强 ",店主说:" 我们的 特色就是蟑螂味的,爱吃就 吃,闹什么闹,吃出蟑螂多 正常,前几天我自己都吃了, 大惊小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讲人:沈娟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 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 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 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 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 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 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 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 ,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 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 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 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 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 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 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你的想法与建议
SHARE
被告人郭力维因觉得被害人赵研打 呼噜影响其休息,曾将赵研晚上打 呼噜视频传到校内网上,二人因此 不和。被告人郭力维认为赵研多次 对其进行辱骂,伤害了其自 尊心 ,遂于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30 分左右,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扎熟 睡的被害人赵研胸部、背部数下, 致使赵研因左胸部刺创致心脏破裂 造成失血性 休克死亡。作案后郭 力维拨打“110”电话报警,并在 现场等待警察到来。公安人员到达 后,将被告人郭力维抓获。
晚9时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袁某(男 ,24岁,泗阳县人)在宿舍玩电 脑游戏,遇同宿舍蒋某(男,22 岁,丹阳市人)因未带钥匙敲门 ,袁某未及时开门,双方发生 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在冲 突过程中,袁某拿起书架上的 一把水果刀捅到蒋某胸部,蒋 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010年3月底,成都某高校发生一起震惊国内的命案,因被人 嫌弃样貌丑,曾经的县高考状元曾世杰持刀杀死一名女生、 刺伤两名男生。
启示与意义
有助于广大青少年对我国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这对于当今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友好 的关系,发扬团结互助的高尚的情操。 ⑵每个人都有独立表达自己愿望和追求的权力,正是各不相同的愿望和追 求才导致各不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愿望和追求就是建立在各自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的。只要这些愿望和追求不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他人的利益,就是合理的,就应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狐狸吃饱了鸡肉,把余下的肉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就趴在草垛旁,打打 盹儿,养养精神。 这时一只饥饿的狼颇为吃力地拖着腿走过来。 狼哭丧着脸说:“啊,亲家,真是倒霉透顶!我连一根骨头也没吃着,到现在还 空着肚皮。因为狗太凶,牧人又巡逻得紧。我简直无计可施,还不如上吊死去 !” “噢,可怜的亲家,真的吗?” “真的!” 狐狸装作万分同情的样子,诚恳地说:“啊,可怜的亲家!任何时候我都愿意为 你想办法。不知吃草你乐不乐意?我这里有一大堆草,我愿送给你饱餐一顿。 狡猾的狐狸明知狼想吃的是肉而不是草,却对自己贮存的鸡肉提也不提。所以 狼虽然受到狐狸无限的安慰和极为亲切的招待,最后却依然饿得头晕目眩地回 家去了。 小故事大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需,适才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