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大赛教学设计四下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求平均分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

2. 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求平均分。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引起学生的兴趣。

b. 提问: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分?2. 探究新知a.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b.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除法求平均分的方法。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计算歌手大赛的平均分。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计算。

b. 每组根据给出的歌手得分,计算平均分,并记录结果。

c. 各组展示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总结提升a.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强调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计算家中或学校某项活动的平均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除法求平均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因为这一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版本:北师大版年级:四年级下册课程:小学数学执教:孙玲玲《歌手大赛》教学设计桑营镇淝南小学孙玲玲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6-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歌手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法:情景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总结归纳法。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手大赛》这节课。

(板书:歌手大赛)二、出示学习目标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2.能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师:六一儿童节前夕,我校大队部组织了少先队员歌手大赛,经过激烈的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进入了决赛,竞争本次少先队员歌手大赛的冠军,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课件出示)2、提出问题(1)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五号选手九号选手专业得分 8.55分 8.65分综合素质得分 0.88分 0.40分总分 9.43分?(2)学生收集信息(3)学生提出问题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有不明的问题吗?预设:学生提出“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专业的分:唱歌得分;综合素质得分:音乐知识得分等)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其中一个问题: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怎样判断谁的总分高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手大赛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2. 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参加过歌手大赛?如果让你来组织一场歌手大赛,你会如何安排?”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个情境中,有哪些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有哪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哪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

(3)教师举例说明这三种事件,并让学生举例,加深理解。

3. 活动探究(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场歌手大赛,要求包含三种事件。

(2)学生设计好后,在全班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事件,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歌手大赛 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歌手大赛 教案(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10分)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

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专项复习素质评价计算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4分)1.根据24×45=108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运用小学数学知识。

2. 能够通过歌手大赛活动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运算(加减乘除)
2.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3.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数学题目卡片
2. 歌手大赛奖品
3. 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介绍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歌手大赛,但是这次比赛不仅考察歌唱技巧,还要考察大家的数学知识哦!
2. 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歌手大赛。

比赛分为数学题环节和歌唱环节。

3. 数学题环节:老师随机抽取数学题卡片,由选手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则得分,回答错误则扣分。

4. 歌唱环节: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歌唱表演,评分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

5. 最终评选:根据数学题得分和歌唱表演得分进行综合评定,颁发奖品给获胜小组。

6. 总结活动: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活动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运用数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
1. 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2.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3. 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
通过歌手大赛活动,可以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1.7 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2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1.7 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2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1.7 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28)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数词读数;
2.学习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3.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参与歌手大赛,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数词读数;
2.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运用数词解决实际问题;
2.从比较的方法中找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引入歌手大赛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出问题:“如果歌曲排名前三的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获得了前三名,你知道他们分别排第几名吗?”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来确定它们的排名;
3.引入新概念“数词读数”,让学生发现排名中的数词读数规律。

讲解新概念
1.数词定义及应用范围;
2.数词读数规律;
3.数词读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基本练习
1.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让学生读出来,以检查数词读数掌握情况;
2.给出几组数,要求学生比较大小,并用数词读数表示。

拓展练习
1.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词读数解决问题,如:“小明家花园里的花总共有37朵,其中10朵是红玫瑰,3朵是白康乃馨,请问还有多少朵花不是红玫瑰和白康乃馨?”;
2.通过歌手大赛来巩固数词读数和比较大小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已学知识、展示自己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词和比较大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歌手大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能干。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情况下的图形变化把握不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发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歌手大赛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4.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大赛场景的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用于学生的操作和实践。

3.教学卡片:制作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卡片,用于学生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变化。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图形是如何变化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决赛筹备
为晋级选手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提升他们的表演水平;确定决赛的时间、地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决赛表演
在决赛当天,组织所有晋级选手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歌唱实力和舞台魅力;鼓励观众现场投票或设立评委团对选手进行评分
颁奖与表彰
根据评委评分或观众投票结果,评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奖品和证书;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表彰,鼓励他们在音乐方面继续努力
活动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
活动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提供一个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活动流程
报名阶段
在学校内广泛宣传活动,鼓励有歌唱才华的学生积极报名参赛;设立报名通道,收集参赛者的基本信息和演唱曲目
初赛环节
安排初赛,由评委对参赛者进行初步选拔,确定晋级选手;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弹自唱、合唱或伴奏等形式表演

第1单元 第7课时 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1单元 第7课时 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1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2. 通过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2. 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3. 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4. 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

2. 教学难点: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教师给出具体的歌手大赛评分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掌握计算总分和平均分的方法。

4. 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计算总分和平均分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以及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孩子创意: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启发孩子创意: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能够有效的启发孩子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趣和成功的教案,就是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1.培养学生音乐音感,让他们在做数学运算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身心的愉悦;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在做数学题目时的自信心和热情。

二、活动内容1.班级分组,每一组选择一首流行歌曲,根据歌曲的曲调和旋律,改编出一首数学歌曲;2.每个小组需要在两周内完成改编歌曲的作曲和填词,并准备好演唱的音响和舞台表演的道具;3.每个组之间进行比赛,评选出环节最佳组,评分口径包括:歌词创新度和曲调节奏的节奏感、演唱和舞台表演的整体效果。

三、活动步骤1.活动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如音符、节拍、节奏等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选择一首旋律简单、容易被改编的歌曲,如童谣或者儿歌等。

2.学生分组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至少要有5人以上。

根据学生们的兴趣,趣味性和能力,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作为改编的模板,并按照学生的程度划分不同的难度级别。

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歌唱、配乐、舞蹈等不同角色,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3.制定计划,开始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部分的计划,和同组成员一起开展创作。

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各种工具,来了解更多的资料和技巧,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创作。

4.实践演习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的实践演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曲调和节奏以及配合舞步表演的基本技巧。

在课堂上进行灵活的指导和跟进,增强学生的乐趣和信心。

5.呈现形式和比赛当所有的小组准备好后,在课堂上进行呈现。

对于每一个小组,我们都可以通过街舞、独唱、二重唱以及对比赛时间进行分组展示。

评选出最佳组,颁发奖项,并提供互动性的反馈和感谢词。

四、教务评估1.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表现有很大的进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歌手大赛中的评分机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评分机制的介绍:了解评委打分的规则,以及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分。

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这三种统计量的定义,并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数据分析:学会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歌手大赛的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手大赛的数据,计算平均分,并探讨如何使用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成员的年龄、体重等,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撰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计》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一场歌手大赛,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歌手大赛为背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歌手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统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手大赛的相关资料,包括参赛选手的照片、歌曲等信息。

2.学生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记录本等。

3.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歌手大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手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帮助我们班的歌手们收集比赛数据,为他们加油助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数据收集。

歌手大赛(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的概念。

2.学生能够运用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一个小型的歌唱比赛。

二、教学重点1.排列的定义与意义。

2.排列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排列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如何将合作元素融入歌唱比赛中。

四、教学准备1.讲台2.板书3.音乐播放器4.报名表格五、教学过程1. 排列的概念1.讲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字,如:1,2,3。

2.出示白板上写有数字 1、2、3 所有可能的排列的图形,通过提问,引出“排列”的概念。

3.让学生自行构想多种物品排列方式,并梳理各自分类方式。

2. 排列的性质1.讲师简单介绍排列的性质。

2.出示排列的实例,让学生自行找出其中的性质。

3.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排列的性质,然后择优演讲。

3. 学生合作完成歌唱比赛1.学生自主填写报名表格,每组选一首歌。

2.教师审核报名表格,确定参赛队伍并确定歌曲序号。

3.按照歌曲序号进行抽签,分组进行歌唱比赛。

六、教学总结1.复习排列的概念和性质。

2.总结歌唱比赛中的合作成果。

3.反思并总结本次课程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改进。

七、教学反思1.此次授课注重通过实例来教授排列的概念和性质,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学生通过进行歌唱比赛,增强了合作意识,并学会了如何将排列概念应用到实践中。

3.在下一次授课中,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适当给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对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是,对于如何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学具,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规则,并提出要求: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歌手形象,然后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将歌手形象排列成一组。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7《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7《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7《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歌手大赛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歌手大赛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板书。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歌手大赛场景,引出本节课的问题:小明和小华各自捐款数,求两人共捐款多少元?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 歌手大赛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歌手大赛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百分数和百分比;2.掌握将百分数转换成百分比的方法;3.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灵活使用百分数和百分比。

2. 能力目标:1.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百分数和百分比,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3.能够跟随节拍,合理运动身体。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3.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转化成百分比;2.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所学知识灵活。

三、教学难点:1.能够合理安排赛程;2.能够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及其关系;2.学习如何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3.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4.介绍歌手大赛,并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5.设计比赛赛程,评选出优胜者。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2.演示法:选取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3.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4.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5.活动实践法:设计比赛活动,评选出优胜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入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让学生感性认识这两个概念。

2. 演示(10分钟)老师通过选取一些实际例子,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模仿。

3. 情景模拟(15分钟)老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法运用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 活动实践(30分钟)老师设计比赛活动,评选出优胜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 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总分:
问题一:估一估,谁的总分高?
问题二: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问题三:你能说一说笑笑的每一步的意思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1、利用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估计。
2、先计算9号的总分,再求出高的分数。
《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科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歌手大赛
课型
问题解决课
班级
四年级一班
姓名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A
B
C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记录: (评价总分: )
错题更正区:
3、说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并总结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在组内交流。
A
B
C
达标检测
1、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
⑴估一估,接好后的绳子够2米长吗?与同伴交流。
⑵接好的绳子实际有多长?
2、4.6 -1.75+2.08 7.41-(2.96+3.04) 3.2+1.27-2.49
3、猴子重15.4千克。小兔重2.36千克,小鸭重2.15千克,小船最多载重20千克
⑴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河吗?
⑵又来了一只小鹿,它的质量是17.83千克。如果这些小动物分两批过河,可以怎样分?

一.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

一.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教材第16——17页【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它是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进行学习的。

教科书呈现了歌手大赛的情境,并安排了三个递进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不同方法估算谁的总分高;第二个问题是通过计算高出的分数进而引出并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个问题是拓展解读不同的算法。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逐一解决,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法则,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学过整数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难度不大,教师在教授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以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算。

2、通过学习,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活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掌握小数进、退位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和使用简便的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0.38+0.45 4.27-0.69 1.4-0.9 3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脱式计算489-(264 +905 ) 1285-254-746457+725+543 12+147+88+353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褒扬)北师大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唱歌比赛》教学设计

(褒扬)北师大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唱歌比赛》教学设计

(褒扬)北师大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唱
歌比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唱歌比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演唱、集体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
感受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掌握基本
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演唱和
他人演唱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播放一组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歌曲《唱歌比赛》,讲解歌曲的主题、节奏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特点。

3. 分组演唱: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 集体演唱:
全班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总体的指导和评价。

5.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阶、节奏等,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演唱和他人演唱的差异。

6.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欣赏音乐。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唱歌比赛中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歌唱技巧、音乐感受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
以上就是《唱歌比赛》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手大赛
主备人:王彩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
对比、练习、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1、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如:在歌咏比赛中,我们要得出某位小朋友的得分就必须把评委评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相加。

(像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你会做吗?)
2、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
1、看课本第18页上面“歌手大赛”教学情境图。

2、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分?
3、讨论:怎样计算呢?
4、预习检测
(1)第9号选手总分:
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 = 总分
8.65 + 0.40 = (分)
(2)高多少分?
高分-低分=()-()=()
5、怎样列竖式计算?
8.65 9.43
+ 0.40 - 9.05
9.05 0.38
6、怎样写出综合算式呢?
讨论得出:(板书)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高出0.38分。

三、合作探究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如何?
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与数位,小数点之间要相互对其,运算时从左至右,如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当堂检测
1、试一试:
4.6+12.3+
5.8 15-(1.2+3.9)
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书店
笑笑家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竖式计算)(综合算式:)
8.65 9.43 9.43-(8.65+0.40)
+ 0.40 - 9.05 =9.43-9.05
9.05 0.38 =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