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苏教版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
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读完课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我’与姥姥的之间的深厚情意,这正是这篇课文描述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板书:技艺高情意浓)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我们先一起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一)自主学习单1:1、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简要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二)交流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
哪个组先来汇报?为了交流的方便,尽量按文章的顺序说,行不行?“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1、学生谈感受。
这里的普普通通连用了两次,不重复吗?2、是的,普普通通的工具,普普通通的材料,到了姥姥手里却无所不能了,作者这么一对比,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与神奇就出来了。
读读这句话。
(第2自然段中还有没有能看出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自己再读一读。
读上去感觉怎样?2、是的,这样的语言在文章中还有很多,都是一些大白话,通谷易懂,乡土味很浓,读起来是那么顺口、生动!谁来很有韵律、有节奏地赞叹一番?(指名读,齐读)3、咱们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来夸一夸姥姥的剪纸呢?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__像______,剪______像______,剪______________,剪______________。
评:语言生动。
你已经说得很好了,但老师觉得乡亲们更会夸人,再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新发现?刚才我们探讨的两句话都在第二自然段中,都让我们体会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那么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两句话)是的,作者正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精品【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2 (教案)姥姥的剪纸教案2
12 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1.体会浓浓的亲情。
2.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
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
“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本文是关于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理解“熟能生巧”的含义。
3.围绕作者的心梦之境,重点品读姥姥的剪纸“喜鹊登枝”和“老牛小兔”,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姥姥舐犊情深和我对姥姥的思念、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剪纸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并学习了1—3自然段。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姥姥?二、深入研读,走进心梦之境(一)质疑心梦之境看来,姥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魂牵梦绕的是姥姥那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它给“我”美好的回忆,它伴随着“我”成长,文章末尾写道:(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找出关联词,感受其语气。
质疑:你能读出问题来吗?板书(有声有色、心境、梦境、?)今天,伴着这清清爽爽的剪纸声,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童年,走进姥姥剪的“喜鹊登枝”和“老牛小兔”,走进作者的心梦之境。
(二)“喜鹊登枝”——姥姥熟能生巧1.姥姥剪纸“神”(出示第四段)生自读,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交流:①技艺高超。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捂住眼睛剪、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体会“嗬!”字包含的情感(惊讶、敬佩、自豪、喜悦),指导朗读。
②我调皮。
为什么作者花这么多笔墨写我调皮呢?(侧面描写,烘托姥姥剪纸技艺高超)2.姥姥剪纸为什么“神”姥姥的剪纸为什么这么神呢?交流:①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剪得多,练得熟)②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剪得刻苦,剪纸时间之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熟能生巧”的事例呢?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齐读(三)“老牛小兔”——姥姥舐犊情深1.自读感悟默读课文7—12段,找找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为我剪了哪些老牛、小兔,边读边想象,这一幅幅剪纸,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2.交流:姥姥为我剪了哪些老牛、小兔剪纸?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小兔和老牛?你就是这只小兔子,这样地生活,心里有什么感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开心、幸福)指导朗读。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主动积累”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一、教学要求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及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怀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2.出示图片,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3.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二)精读课文1~6自然段,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1.师: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把我们都看傻了,难怪乡里人啧啧赞叹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指导学生有韵律、有节奏地读。
(2)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3)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个别学生夸。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2.姥姥那么神,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好好读读课文1~6自然段,找出一些关键的语句,反复读上几遍。
可以写上自己的体会。
(1)学生自读自悟。
(2)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朗读以下语句。
①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从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指导朗读。
②出示: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师:说说你的感受,能读好这段话吗?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
③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a师:先说说你的感受?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b看“喜鹊登枝”图,想说什么?c指导读好“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d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多种形式读第6自然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句子的含义。
4.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姥姥、故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牛兔剪纸图。
(配乐,师: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老牛的双眼里充满了不舍、期待……这栩栩如生的剪纸出自一位慈祥的老人之手,她就是作家笑源的姥姥,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姥姥的剪纸课件播放课题页面)2、师:知道姥姥是什么人吗?生:姥姥就是外婆。
师:是的,北方人称自己的外婆为姥姥。
“剪纸”你了解吗?生: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
生:剪纸多数是用红纸剪成的。
师:是的,人们在逢年过节、五谷丰收的时候将大红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所以,剪纸又叫窗花,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我们齐读课题,(生齐渎课题,注意读准“姥姥”轻声)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姥姥的剪纸水平很高。
生:文中的“我”很爱自己的姥姥,觉得能有这样的姥姥很幸福。
生:姥姥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儿,他们祖孙之间的情意很深厚。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我”与姥姥之间的深厚情意,这正是这篇课文描述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三、体会技艺之“神”(一)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师: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开始。
(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教师巡视。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学习7-13自然段,品味姥姥用剪纸表达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以及她的剪纸的怀念。
2.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听写词语,导入新课教学1、教师课前板书课题。
2、谈话提出任务:今天由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生读),读的很亲切,课前蒋老师已经给大家上了第一课时,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拿出本子,听写一些词语,好不好?美国词语只报一遍,听仔细了。
普普通通无所不能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3、(大屏幕出示词语)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校对一下,全对的举手给我看。
看看大屏幕,先读第一排,从上面这两组词语中你能发现些什么?师提示:第一排……第二排……生1:第一排都是形容词。
师:形容什么的?(剪纸)第二排是剪纸的内容。
二、品味词句,想象画面,体味祖孙之情1.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喜鹊登枝”这幅剪纸的完成给你你还能体会出什么?(师点评:这个女孩子很自信)为什么要“拴”,孩子们?(怕我溜到河里)从一个“拴”字又体会到什么呢?(姥姥对“我”的爱护)还体会到什么?(“我”的顽皮)为什么能吸引住作者?(剪的是姥姥和“我”之间的事情)(4)“牛驮小兔”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呢?我提醒大家注意一句话。
其实我就是姥姥驮的小兔,我在干什么呀?我们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读,从第七到第11小节,谁愿意来读?(生读)师板书:拴住了我的童年。
4.品味“缠”字一段(1)师小结:从一个平常的“拴”,我们有了这样的体会。
(2)过渡:姥姥的剪纸有没有拴住我呢?请同学们读读下面一段话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3)教师询问:从这段朴实简单的文字中,你感觉到哪个子用得极其地不简单?(“缠”)(4)再细细地品读这一段,从开始姥姥的“拴”到现在作者的“缠”,你有什么更深的体会?生1: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苏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12、《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2、通过姥姥的剪纸,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祖孙情。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的“神”与通过剪纸所传递的“情”。
2、学习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衬托等描写的手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姥姥剪纸的“神”与传递的“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要求。
1、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借用小屯上人的评价:你姥姥神了。
板书神2、提出自读要求:姥姥的剪纸神在哪儿?轻轻打开课本到第70页。
自由读课文,感受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
二、研读课文,感受技艺之“神”。
姥姥的剪纸神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哪位同学先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1、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出示)(1)说说你的体会。
(2)是呀,姥姥用剪刀把小动物剪活了。
(3)小屯上的人还会怎么赞扬。
(4)随便怎么夸都可以吗,我们再来看原句,将虎改成蛇行吗?(5)一字之差差之千里,作者把姥姥的剪纸写活了。
如果这是侧面描写,这小节还有直接描写的吗?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1)理解“无所不能”。
(2)欣赏图片,说感受。
(3)指导朗读,指名评读(“普普通通”和“无所不能”对比更强烈一些就更好了)指名读,齐读体会。
(4)姥姥就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呀!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直接描写部分,女生读间接描写部分。
还有吗?3、我是个出了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1)学生谈理解,说体会。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2课《姥姥的剪纸》苏教版
4.创作展示,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展示,并与同学分享创作心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情感升华,价值引领: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珍贵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姥姥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精讲课文,深入剖析:教师以问题引导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理解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其中蕴含的亲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2课《姥姥的剪纸》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姥姥的剪纸》中的生字词,如“栩栩如生”、“皱纹”等,并掌握它们的用法。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了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特点和技巧,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1.写作练习:以“我学会了剪纸”为主题,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描述自己在学习剪纸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注意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字数在300-400字左右。
2.家务实践:回家后,尝试教家人剪纸,并将剪纸作品装饰在家中合适的位置,拍照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作品和装饰心得。
5.创新意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尝试新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姥姥剪纸的技巧,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剪纸技能。
2.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剪纸作品的美感。
3.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剪纸,体验剪纸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剪刀
2.彩纸
3.打印机
4.讲解用PPT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
教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彩纸剪纸技巧,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制作的作品,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二步:介绍姥姥的剪纸
教师介绍姥姥的剪纸,讲解姥姥的剪纸作品的特点和历史,引导学生对姥姥剪
纸进行欣赏和思考。
第三步:制作姥姥的剪纸
教师将PPT展示给学生,讲解姥姥的剪纸技巧,并给学生演示一些基础的剪纸操作。
然后,教师将A4大小的彩纸发给学生,并给学生展示一些剪纸模板。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模板进行制作,并在制作的过程中
注意安全和卫生。
如果学生有疑问和困难,可以向教师请教。
第四步:展示和评价
制作完毕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挂在墙上或桌子上,与同学分享和欣赏。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剪纸水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姥姥的剪纸技巧,带领学生体验剪纸的乐趣,并通过制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剪纸文化的历史和传承,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优秀9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一一、基础达标:读下面两组词语,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啧啧赞叹左邻右舍( )刷刷刷刷择()菜薅草悦耳至极喜鹊登枝清清爽爽牛驮小兔二、设问导读;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仿佛看到了那几个镜头?你有什么感受?在旁边做出批注。
三、巩固练习:()何时,()何地,()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立刻变得()。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结合课文内容,补充句子。
1.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2.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3.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4. 仿写句子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
我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
四、拓展练习1.写写我对姥姥想说的话。
(体裁不限)2.收集一些剪纸。
3.学习剪纸。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老师今天专门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欣赏剪纸)2、看着这么多精美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二、学习1-2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姥姥的剪纸的确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叹的呢?请你打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姥姥的剪纸。
(指名学生朗读)2、姥姥。
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姥姥的剪纸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姥姥的剪纸苏教版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联络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了解〝游刃有余,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等句子的含义。
3、仰仗详细的言语资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残酷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点:体会姥姥剪纸的神及我和姥姥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四、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进程:一、温习感悟姥姥剪纸技艺的高明1、读题。
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
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法了笑源的姥姥,笑源的姥姥心灵手巧、勤劳残酷,她高明的剪纸技艺赢得了同乡们的啧啧赞赏。
同乡们是怎样夸奖姥姥的呢?〔出示句子朗诵:〝你姥姥神了……能打鸣。
〞〕3、小结: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不得人心。
二、感悟舐犊之情〔一〕、喜鹊登枝姥姥游刃有余过渡:左邻右舍的窗户上贴得最多的还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枝图〞。
你们想看看姥姥剪的〝喜鹊登枝〞图吗?1、出示〝喜鹊登枝〞图,先生夸图。
2、过渡:看到姥姥剪的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枝图,作者也由衷地收回了赞赏。
屏示句子指名有感情朗诵:嗬!梅枝与喜鹊笼统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交流:从〝嗬〞你体会到什么?〔佩服、赞赏〕有感情朗诵。
3、我忘不了〝喜鹊登枝〞图的活灵敏现,更忘不了玩弄姥姥的童真童趣。
4、生读二、三节,交流。
〔1〕刁难姥姥〔2〕〝我〞耍赖〔师生情形对话〕〔3〕游刃有余出示:〝游刃有余,总剪,手就有准头了!〞A、了解游刃有余:熟练了就能发生巧方法或找到窍门。
〔举例印证〕B、从哪里看出姥姥游刃有余C、姥姥游刃有余的身手是是怎样练就的?出示〝数九盛夏……甚至摸黑剪。
〞〔先生团体、小组配合读〕引读: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伸的手指。
〔了解句子〕〔4〕功夫不负有心人,姥姥终于练就了高明的剪纸技艺,一把普普统统的剪刀、一张普普统统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像变魔术似的,要什么有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
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
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
句子二: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
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
句子三: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
3、小结(出示小结)
4、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
)
谁来赞人物?谁来赞植物?谁来赞器物?
三、剪纸喻理。
1、过渡: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剪纸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道理——熟能生巧。
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分几层呢?
2、学生分层。
(追问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是具体写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写熟能生巧的道理)
3、通过什么事例写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学生试着说一说。
5、这个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关系呢?
6、课文为什么要着重刻画我的“调皮蛋”、“刁蛮”、“耍赖”呢?
7、过渡:同学们到这里作者觉得还不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还加了一段。
(1)(出示)
(2)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这告诉我们是一年四季总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告诉我们姥姥一天到晚总剪。
(3)我们也和姥姥一起来剪纸。
(分角色朗读)
(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一天到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就是姥姥透过剪纸告诉我的一个朴实的道理。
(5)小结:作者通过一个具体事例的描写,概括描写,充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剪纸传情。
(一)分层。
1、在我童年的那段难忘时光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和姥姥之间的美好回忆,在我心头回荡。
根据刚才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分层的方法,请你试着来分层。
2、交流分层。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三部分都是在写剪纸,请同学们把写剪纸的部分划出来。
边划边思考:姥姥的剪纸剪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剪这个内容?
2、学生读书思考。
3、(出示三部分剪纸内容)
1)(出示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剪的是牛驮兔的剪纸、牛和兔啃食青草的剪纸。
表达姥姥什么样的感情呢?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疼爱之情)
2)(出示在我上学前):剪了那么多牛兔主题的剪纸,没有具体写哪一张。
表达了姥姥什么样的情呢?(对孙子的呵护之情)
3)(出示在我上学后):“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
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来想象这幅画面。
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句子。
姥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这幅剪纸的呢?
这里姥姥借着剪纸来表达什么样的情呢?(期待、思念)
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期待、牛兔情)
4、在这三部分中,哪些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嚷、缠、忆)
这三个字分别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我”对姥姥剪纸的喜爱,请同学们再找找课文中的哪一个字能传神地概括这三个词儿,集中表现出姥姥剪纸对“我”的吸引力。
(拴)前面三在词都说明了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5、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
(姥姥的剪纸拴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我”一生,让我的生活,让我的心境与梦境永远有声有色。
)
6、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对家乡、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牵挂。
)
7、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三部分内容,姥姥都在剪牛、兔主题的剪纸。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牛、兔主题的剪纸,再来细细地读一读,感受这头老牛的形象。
(出示: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
8、你感受到什么样的亲情呢?
(姥姥任劳任怨、勤劳善良,对我的关爱、期待、思念、牵挂)
9、作者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0、作者的心境与梦境为什么会变得有声有色起来了呢?
(作者有感于姥姥对自己的一份爱,感受到这份恩情,作者的感恩之心会陪伴他一生。
)
11、让我们饱含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音乐起)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被这份浓浓的爱所打动,被感动了。
之所以还历历在目,是因为作者独巨匠心地用剪纸把这份情串联起来了。
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
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
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
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
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
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