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

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

小试身手
①我要去上课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②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要 继续努力。
2.不同位置停顿会造成歧 义。
①要说张冬梅的班主任不关心她班里人 谁也不相信。 ②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 的人喝。
小试身手
①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②学校要求我们6月18日前去教务处报名。
实战演练
2、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句是: ( D) A、 李老师上两周才来,所以连本科组的同事 也不认识。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 着一个黑色皮包。 C、两个城镇个体工商业者联名上书,反应污染 问题。 D、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锹、锄头一放,顾不 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施妙手,解歧义:
“补写法”
——设置具体语境。
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 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补写法消除: ① 我弟弟得了阑尾 , 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他得请假去照料 。
延伸拓展: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炒蛋、炒饭)
2、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①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②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轻松一刻
看以下一则材料,请揭穿骗术。
古时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座道 观。有一道人自称能测未来,于是三人请 道人为他们三人算算此次赶考的结果。那 道人默然不语,俄顷,朝这三人伸出一指, 便不作答。结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考中。 于是,考中之人就说此道人真乃神人,一 算即中,因为一指表示三人只中一人。可 实际上,这三人考试情况不管如何,这个 道人都可说是算中的,请你运用本节课学 过的内容来揭穿这个道人的骗术。

歧义公开课教案

歧义公开课教案
小故事:
从前有一富家公子,不学无术,吃喝嫖赌, 无恶不做。到了当婚的年龄,媒婆踏破了门槛也 没找到一个中意的。忽一天,媒婆又传书信,这 位公子一看,心花怒放 , 上面写着:好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眼下没啥.这位姑娘是:一
头漂亮乌黑的长发;白白净净的脸蛋,晶莹剔透 ; 小巧玲珑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婀娜生姿;长得端 庄美丽;目前就是有点穷,没啥,我们家有钱啊, 人长得漂亮就行。一顶花轿把姑娘娶到家来,洞 房花烛之夜,这位公子揭开红盖头一看,吓得差 点气绝身亡。原来新娘子奇丑无比。这是怎么回 事呢?
句”成为一种高考的训练点和考查点。
3
1、请结合我们所做歧义类型的病句题,
从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这两
方面构建这一板块的知识网络,注意要条
理清晰,要点全面。(黑板上展示)
2、就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歧 义这两种题型试着自己动手来编
题(展示台上展示)
4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构 建的知识网络和所编试 题,探讨试题答案,为 展示和评价做好准备。
“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认为遗嘱明明
写着:“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 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遗产都归自己,但 是富翁的儿子却因此将老人的女婿告上了法庭, 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 益。
谢谢1118班同学
祝大家六一节快乐
5
产生歧义的原因:
1、停顿不同引起歧义
2、口语中,同音词和轻重音易引起歧义
3、多音字引起歧义
4、多义词引起歧义
5、词性不同引起歧义
6、语义关系不同引起歧义
7、结构关系不同引起歧义
8、指代不清引起歧义
9、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论歧义句的类型和方法

论歧义句的类型和方法

论歧义句的类型和消除方法摘要歧义句是同一语言形式具有多种意义的语言现象.歧义句这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非常多见,其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并存。

该文从同音异义词、词语轻重读法、含有多义词、含有多种词性、组合层次、语义关系、多个修饰语、含有动宾结构、指代不明九个方面论述了歧义句的类型;用变换、语境等方法消除歧义句.关键词类型语义歧义句变换歧义句是语言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形式,也可称之为歧解句,指的是同一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的语言现象.赵元任在《汉语中的歧义》中,举出的例子有4个意义:叫“汽车,快点儿!"由叫字引进的一个命令句,对出租车说的“叫汽车,快点!"两个命令句。

对身边某人说的“叫汽车/快点!"一个陈述句,叫汽车是主语,快点是谓语.“叫/汽车快点!”是一个直接命令句。

(对身边的人)。

包含一个间接命令句(对出租车)。

很显然这几句话的文字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叫汽车快点”.然而表达的意思却是不同的。

歧义句是语言系统错综复杂精细微妙的反映。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先进性。

歧义句严格意义上是一种语病,但是将歧义句运用得恰到好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文章诙谐幽默.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歧义句的类型和消除方法。

一、歧义句的类型(一) 同音异义词的歧义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充分利用语调、重音、停顿等语音条件,或者听话者又可以直接插话要求重复,但并不能说他就没有歧义的存在。

在现代汉语中,同音异义词的普遍存在,这种词主要的特点是共用一个音节,拥有同样的语音形式。

这就给用语音表达意思的口语带来了麻烦.例如“zhi”这个音节就有“只、指、纸、支、直、之、址、趾”等多个汉字与之相对应。

例如:“听人模糊的说,老爷子商量什么‘费力'的大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班布尔善脑子‘翁’的一声,‘废立’已入奴才之口.”这段话中的“fei li"这个音节就有多个词组。

“费力”可以是费劲,不容易的意思。

消除歧义的四种方法

消除歧义的四种方法

消除歧义的四种方法
一样来说,一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意思。

假如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使读者产生误解,那确实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我们称之为歧义。

那么,我们如何样排除句子的歧义使语句表意明确呢?
一样来说,能够采纳下列方法。

1、利用语境排除歧义。

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创设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

例如:
“我去上课”能够改为“我去听老师上课”或“我去给学生上课”。

2、通过换用或添加适当的词语排除歧义。

假如造成歧义的缘故是词语的多义性,将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排除了。

例如:
“我要炒肉丝”能够改为“我要去炒肉丝”或“我要吃炒肉丝”。

3、通过调整词语之间的顺序排除歧义。

有时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一下,歧义即可排除。

例如:
“那个人谁也不认识”改为“谁也不认识那个人”或“那个人不认识谁”就行了。

4、通过增加或改变标点符号排除歧义。

例如:
“这封信我读不行”能够改为“这封信,我读不行”,表示我能力有限,或者改为“这封信我读,不行”,表示不应该由我来读。

在辨析句意时,我们只要明晰歧义的不同现象,了解产生歧义的不同缘故,把握排除歧义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歧义是能够排除的。

相关作品:歧义歧义句形成的六点缘故三道高考歧义句试题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2 歧义的消除》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2 歧义的消除》

病句辨析——歧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辨析并梳理歧义类病句的病因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修改歧义类病句的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修改歧义类病句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并掌握修改歧义类病句的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演示法【教学时数】1课时一、对联导入“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给一位姓钱的财主写的对联。

这个财主很抠门,口碑很差。

他盖了房子,非要请当时的才子祝枝山写一副对联,炫耀一下,祝枝山本不想写,但出于无奈,只好写了这幅对联。

财主听到祝枝山念的这个对联很高兴,立即贴了起来,但是很快就有人说这幅对联不好,于是这个财主就生气了,还把祝枝山告到了衙门。

那我们看看这幅对联,祝枝山是怎么读的,而其他人又是怎么读的呢?会出来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试着读一下:其实啊这就是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意义不同,我们今天在交际时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高考中也涉及到这种问题的考点,这就是病句辨析之歧义句。

二、学情跟踪病句辨析题是同学们历次练习、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得分率比较低。

依据近几年贵州省高考考情,结合同学们一轮复习的学习实际,我们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放在歧义这种病句类型的学习和辨析上,以期能够找到病因,掌握方法,突破难点。

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习目标。

三、考情刺探病句类型共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老师就2021---2021五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表意不明(歧义)”这种病句类型是高考考察的重点。

四、病因辨析及对策分析下列例句找出病因:1、这个人好说话。

2、到2021年底,他还欠款一万元。

病因:多音字引起歧义对策:替换词语、增加词语分析下列例句找出病因:1、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2、很多国家看不上2021年世界杯足球赛。

病因:多义词(短语)引起歧义对策:替换词语、增加词语分析下列例句找出病因:1、他要烙饼。

歧义句教案

歧义句教案

歧义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了解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三、教学方法教师总结习题分析四、课时安排一课时补充内容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让我们共同来看几则笑话,思考是什么使我们发笑?为什么明明我们的话说得很明白,却被别人误解。

明明我们认为自己理解的很清楚却不知不觉地被别人欺骗?那是因为这些话里有歧义,是歧义句。

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大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歧义句吧!(二)什么叫歧义句?定义:能够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歧义句。

(三)造成歧义的原因一. 语音歧义1、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2、到20XX年底,他还欠款5000元(人民币)。

(“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二.停顿歧义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炒/蛋炒饭是说炒加了鸡蛋的炒饭,而炒蛋/炒饭说是把蛋和饭分开炒)2、这苹果不大好吃。

(一个意思说这苹果个头不大,但是味道好。

另一个意思说这苹果不怎么好吃。

“不大”是不怎么样的意思。

三.多义词引起歧义1.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

(可作为“车上没有锁”,也可作为“有锁但没有锁上”)2.王大夫看病去了。

(“看病”可指“给别人看病”,也可指“给自己看病” )四、语法上的歧义(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例如:1.三个师范学院的学生来到公园。

(三个学生是从一个师范学院来的;或两个学生是分别来自两个师范学院)2.两个村办的小化肥厂。

(数量定语两个是修饰村的还是修饰小化肥厂的的?)(2)多个定语产生搭配上的歧义。

例如:1.新学生宿舍盖好了.一个意思学生是新来的,另一种意思宿舍是新建的。

4.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及其消除办法解析

4.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及其消除办法解析

“一边”可指“某一边”,也可指“每一边”。 ⑶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 望”。 ⑷遗产纠纷已告某某。


“告”可理解为“告诉”,也可理解为“控


⑸他借我一本书。
“借”可理解为“向我借”,也可理解为“借 给我”。 ⑹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修车的”可理解为“这的主人”,也可理解 为“负责修车的人”。 ⑺这个人头发长的怪。 “长”可多作chá ng,相对于“短”而言;也可 多做zhǎng,“生长”的意思。 ⑻游击队对敌人的袭击有充分的准备。

可理解为“游击队做好准备袭击敌人”,也可 理解为“敌人袭击游击队,游击队已作好准 备”。
⑼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遭到水灾。 可理解为“山西全省、河南的部分地区”,也可 理解为“山西、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 ⑽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可理解为“头长加一半的尾长”也可理解为“头 长加尾长的和的一半”。 ⑾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三个”可修饰“报社”,即“三个报社”;也 可修饰“记者”,即“三个记者”。 ⑿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王大伯,一来到这里就 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也可 指“王大伯”。
(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 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 着一个黑色皮包。
(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 还是老人?)

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 同学还不认识。
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迁移练习)

语言的简明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及其消除办法.ppt.Convertor

语言的简明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及其消除办法.ppt.Convertor

语言的简明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高考专题复习指导系列语言表达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

歧义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歧义,又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这一项要求。

歧义的类型较复杂,这是一个难点。

辨析并消除歧义,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见的歧义句式类型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

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

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8、连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9、介词或连词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10、修饰语层次不明造成歧义。

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

①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②这个人好说话。

(“好”即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hǎo。

“易于”“便于”的意思)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歧义。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
句子的歧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歧义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
解句子的歧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 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
(“错”)
2、纪晓岚的故事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是语言的多
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多
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
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
要内容
2

(三)考查内容: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 2、运用一定的方法
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考题再现: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A、她已经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看起来还很年轻。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2.判断下面长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
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
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
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
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五)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 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3

1、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
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还”hái 是“仍旧”
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
低劣。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 一个季度就生产了
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
是我呀!)(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
好。(没有把握)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人都得说)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
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
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年全国卷一)
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9、这种食物中含有治癌物质(致癌?)
4

10、产品全部合格(全不?)
二)多义词引起歧义
11、这真是好球。(即可指球的质量优良耐用,又可指精彩的进球)
(名词多义)
1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即可理解为“回忆”,又可理解
为“希望、打算”)
13、他倒了一杯水。(“倒”可指“泼掉”,也可指“斟上”)
1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可指“行走”,也可指“离开”)
1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可指“瞧不起”,也
可指“无条件看”)

以上为动词多义)
1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可指“两天”,也可指“二号”)
1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可指“这一边”,也可指“每一边”)
(数量词多义)
18、他的笑话说不完。(可指“他讲的笑话”,也可指“有关他的笑话”)
(短语多义)
三)兼类词构成歧义
19、我要炒肉丝。(形容词或动词)
20、饭不热了。(动词,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形容词,饭
5

凉了)
21、他原来住这里。(名词,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副词,即没想到
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22、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形容词,表以前之意,
时间范围大;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只能在15日这天去县里。)
23、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动词或名词)
四)结构不明产生歧义
24、新的国家的领导人 (形容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5、围剿土匪的部队 (动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6、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数量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7、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2004年全国卷四)(副
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8、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连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9、对他的帮助 (介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30、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
愤。(1996年高考题)
31、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2003年高考题)
32、我们要学习文件。 (结构相同但关系不同)
五)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33、我弟弟得了阑尾炎, 开刀的是他父亲。
6

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请假去照料 。(1989年高考题)
3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2004年高考题)
35、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36、她的花棉袄罩着红上衣。
37、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六)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38、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
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高考题全国
卷一)
3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他对小张笑,还是小
张对他笑?)
40、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谁的爸爸?)
七)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4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
兴。(1992年三南题)(谁来到这里?孩子们,还是李大伯?)
42、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医院工作。(1992年三南题)(谁在医院工
作?他,还是儿子?)
43、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谁
提包?张原,还是老人?)
44、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八)语序不当引起歧义45、两个中学的老师
7

46、昨天,这位原河海大学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顾宏玉已办好一
切手续,正式就任琼花集团总经理。
47、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
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2004年全国卷
一)
九)误用标点引起歧义
48、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
题可由我们解决。
(六)消除歧义的方法
1、补充语境法 如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你为
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
2、更换词语法 如45、两个中学的老师 可改为:两所中学的老师
或 两位中学的老师
3、调整语序法 如 45-47题
4、增删词语法 如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
可改为:他已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 或 他还欠1000元(人
民币)。
5、补全省略法 如 41-44题
6、改变结构法 如25、围剿土匪的部队 可改为 土匪的部队被围
剿 或 部队围剿土匪
8

7、明确指代法 如38-40题
8、增加标点法 如8、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如48、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
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
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
题可由我们解决。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
题可由我们解决。
(七)歧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作用?
1.巧解广告诱惑之谜
 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广告)
 还你领袖风采。(洗衣粉广告)
——刺激消费者的联想和购买欲望
2.巧读对联
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店主人作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店主人把它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
运,少有余财。”因而大为不满。祝枝山微微地笑着说:“不必生气,
9

是你把楹联念错了。应该这样念……”念完,店主人转怒为喜,且置
酒招待。这是祝枝山利用这副楹联有两种不同读法所得到的相反效
果,与店主人开了一个玩笑。
你知道祝枝山是怎样读的吗?

八.总结:
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在语言交际中,尤其是在纯信息
交流中,歧义会导致误解而成为交际的障碍,从这一角度出发,歧义
是应该努力避免、尽量消除的。
但是有的歧义句令人发笑,笑解歧义句,那也是一种乐趣。 收
集一些歧义句,并经常地玩味,那情调,也不亚于泡杯浓茶来细细品
味。

九.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