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文化名词解释
康德文化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形而上学;实践公设;诠释学循环;历史主义;康德(1724-1804)——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著有重要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与政治理论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永久和平论》。
一,先验哲学——认识论1.1,康德提出其先验哲学来设法既拒绝经验主义(洛克、休谟),又拒绝唯理论(笛卡尔)。
休谟以后世界好像更不确定了。
理性直觉和理性在古典的唯理论者和启蒙运动哲学家们那里都扮演过的那个角色,在休谟那里很大程度上被情感和习惯接管了——对康德来说,休谟的怀疑的经验论是令人无法容忍的:道德和自然科学这两者的基础都被休谟给破坏掉了(自然科学有待商榷)。
康德提出了自己的人物,证明伦理学和自然科学中存在着某种东西是由我们的理性承认为严格地必然的、普遍地有效的——这是康德的出发点。
康德也并没有回到古典唯理论(笛卡尔那里),而是探索的是一种的第三条道路。
1.2,康德对科学感兴趣(牛顿),希望把哲学也提升到与自然科学同样可靠的位置。
康德拒斥这种怀疑论(休谟)的办法是提出了这样的论证:空间和时间这些知觉形式,因果性之类的基本概念。
康德把那个认为认识发生于主体受客体影响之时的基本观点逆转过来。
也就是说,他把主客体关系颠倒过来,主张我们必须设想是客体受到主体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的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形成的。
认识论前提的这种转换,就叫做哲学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知识论的核心。
1.3,康德不承认对超越感觉的对象——比如上帝和道德律——的理性直觉,而引入对经验的基本条件的反思的洞见。
对这些认识论条件的洞见叫做先验的洞见。
出发点是休谟错了。
经验中是有必然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的(例如因果律)。
康德预设了一种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既然赋予秩序的能力不可能在客体当中,它就一定在主体当中。
这就是康德知识论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给我们经验以秩序和结构的东西,因而服从普遍有效之原则的东西,其来源不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而是我们自己。
康德的先验自由理论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康德的先验自由理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哲学指导教师:***20050501内容摘要康德的先验自由理论是为了解决近代休谟的怀疑论和机械论在自由与必然问题上的尖锐冲突而提出来的,为解决这一冲突康德在论证中突出使用了二分法。
其中包含两类命题的区分、主词的两种含义的区分、两类原则的区分,以及主体的两种性格的区分和两类背反命题的区分。
通过这一系列的区分,先验自由终于得以确立。
作为康德自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验自由和康德哲学中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如自然因果律、先验自我、物自体以及实践自由等都有着深刻的关联,这些关联同样决定了先验自由理论在康德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先验自由实践自由先验自我物自体二分法AbstractToresolvethesharpconflictsinmodemtimeswhichhurne’Scepticismopposedthemechanismtothemlmionoffreedomtonecessity,Kantproducedhistheoryofthetranscendentalfreedom.Thetacticskantsettledthedisputeisthewayoftwo—divided,itcontainsthedistinctionoftwosortsofoftwoimplicationsthatsubjecttermconcems,thepropositions,thedistinctiondistinctionoftwoprinciples,thedistinctionoftwocharactersofsubjectandthedistinctionoftwoproposRionsofantithetic.Bytheseriesofdistinctionsthe仃anscendentalfreedomiSestablished.Asanessentialpartofkant’Sfreedomtheory,thetheoryofthetranscendentalfreedomhasacloserelationwi山muchimportantconceptionsofkant’Sphilosophy,suchascausality,thetranscendemalapperception,thinginthemselvesandthepracticalfreedom.Becauseoftheserelations,thetranscendentalfreedomplayakeyroleinthephilosophyofkant.Keywords:thetranscendentalfreedomthepracticalfreedomthetranscendentalself--consciousnessthingsinthemselvesdichotomy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现代西方哲学之三:近代哲学简介笛卡尔、康德、黑格尔
(1)否定包含在经验知识中的理智具有先 天确实性。 抓住因果概念来展开其论证。 因果关系之观念在人类自然知识中是普遍 有效和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但对认识论研究来说,关键问题在于如何 解释这一事实。 例:因果观念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是什么?
人类认识对象分为两类: 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的知识具有先天确定性, 即确实性不依赖后天经验。 例:数学知识。 例:3×5=30÷2 两个计算概念具有必然相等的 数量关系。 事实:揭示人类外部现实世界经验知识的客观真 理性问题,这类知识有没有理智所保证的必然性。
(3)缺点 A、感性所及的范围规定了知识所能及的 范围。 B、感觉作为外物对感官的影响必定受感 官自身特性的制约,并还要受感知者在进 行感知时的个别状态的制约,既如此,凭 什么确定感觉的客观真理性呢?
C、逻辑范畴的客观真理性必定源自感觉 的客观真理性。 我们又不得不迟疑:感觉不等同于外界自 身的物质。 例:盐:咸味。 不能说咸味是盐自身的性质,只能说盐有 某种性质引起我们感官产生这种味觉反应, 这种性质是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
(2)理论内核: A、洛克认为理智因素是共相和普遍概念 即逻辑范畴,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无非就是 这些逻辑范畴。 这样向天赋观念挑战,提出了著名的“白板 说 ”。
B、逻辑范畴来源于感觉: 对外的感觉——感受外物影响的自然能力, 其产物是“感觉、观念”。 对内的感觉——即“反省观念”:心灵在 对“感觉观念”进行比较、联结、组合及 推理活动时,形成了一些非理智自身产生 的观念。人的知识就是在这两类“简单观 念”基础上构筑的“复杂观念”。
但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主体理智之起源; 主体理智方面与感性方面的关系。 笛卡尔:主体在理智方面有天赋观念—— 由比人更高的存在上帝印入人的心灵中, 而借助神学本体论而不是在认识论范围内 作答。 遭到经验论者反对。
康德先验哲学
康德先验哲学
康德的先验哲学主要是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两部著作中阐述的。
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不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是由我们自身的认知结构决定的。
这种结构是天生具有的,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世界普遍性质(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这种认知结构包括纯粹先验形式和先验知识。
纯粹先验形式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这是我们一切知识的先决条件。
纯粹先验形式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形式,这些形式是我们经验知识的基础。
康德认为这些形式是主观的,因为它们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认知结构。
除了纯粹先验形式,康德还区分了先验知识和后验知识。
先验知识是指那些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或观察结果的知识,例如数学和逻辑,它们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基础。
而后验知识则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它依赖于外在的感官刺激和经验。
康德的先验哲学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挑战了经验论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先验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康德的哲学也引发了对自由意志、道德和宗教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理性批判之父——康德
学术简介
康德自1755年任无俸讲师(Privatdozent)在柯尼斯堡大学执教,1770年升任逻辑 与形而上学教授。以1770年为界限,其思想可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 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 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本体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 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 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的本性要求超越经验的界限对本体(自在之物) 有所认识,但这已超出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认识 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 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 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以达到沟通,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与 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与外在目的性,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结。在政治上, 同情法国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认为应重视儿童天性,养成儿童自觉遵守纪律 的习惯。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 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 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 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 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 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 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 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 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 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 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 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 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 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 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唯心主义先验论
康德唯心主义先验论
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赋予知识以普遍性必然性的范畴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
先验论割断人们的认识(指理性认识)同感觉经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必然否认认识同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联系,从而把认识变成与生俱来的、主观自生的。
先验论是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的理论基础。
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一种哲学思潮。
它认为由人的心智形成的观念和概念具有自主存在的性质,并且否认这些观念和概念只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经验时间的反映。
赋予人的智力以巨大的强力和力量,并且认为经验实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思想所构设或产生的观念形成的,其极端表现形式:认为宇宙的唯一支柱是人的思想,这种哲学颠倒了主客关系,否认实践的作用。
扩展知识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康德的道德哲学三原则
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 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2021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与康德的先验演绎哲学范文1
2021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与康德的先验演绎哲学范文 关于认识论的一切分析和诠证都要从主体方面入手,主体必然成为认识论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课题,关于主体问题的分析是区别不同哲学的方法问题。
这里的主体是指一种有意识、思维的、感觉的、认识和行动的本质,它同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概念是不等的,主体概念是基于逻辑或形式功能方面考虑而被运用的。
一、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一个着名论断是“我思故我在”,这一观点对西方哲学史影响巨大。
黑格尔说,“从笛卡儿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
笛卡儿为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开辟了一个确定性起点的“我思”。
笛卡儿对主体问题有相当的自觉,他有被众人熟悉的怀疑方法。
他的意图是要借此怀疑方法求得证明我关于上帝的和外部世界等等的知识及其可靠性的原点,而他最为根本的目的则是这些知识本身的可靠性。
这种方法引出了主体性的“我思”和“我”,使他的哲学直接进入了主体问题的讨论。
笛卡儿说,思想是可以怀疑思想对象,但却不能怀疑本身。
思想的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自身,否则怀疑就无法进行。
同时,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之所以是可能,因为他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知识,甚至不局限于心灵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而是直接对这种心灵活动本身提出疑问。
如果笛卡儿把这种心灵活动称之为思维或思想,而思维是某种主体性的话,那么笛卡儿对某种主体性或主体的某种特性提出质疑使他的普遍怀疑成为可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笛卡儿怀疑方法所包含的逻辑使主体性问题展现了出来。
从普遍怀疑进而到“我思”,认识论完成了一个转折,认识论的全部研究实质上就是以“我思”为中心而展开的。
笛卡儿的命题:“我思故我在”。
先验理念
先验理念康德理论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的真理性的依据是什么?他认为知识都是由先天综合判断表达的。
知识的依据问题就转化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
他将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三类: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形而上学的命题。
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被康德归结为:纯数学何以可能?纯自然科学何以可能?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先验理性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按照康德所确定的解决知识依据问题的思路:知识真理性的依据存在于认识主体之中。
先验感性论证明数学知识的依据在于人的直观能力,康德称之为“纯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外部或内部经验的前提,我们可以设想时间空间里没有对象,但不能设想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对象。
先验知性论证明自然科学知识的依据是人综合杂多感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使用的工具是“范畴”。
先验理性论则证明形而上学的依据是理性用以统一知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用的工具是“理念”。
康德称之为纯粹的理性概念或者“先验理念”,先验的意思是“单纯可能性中去认识事物。
”康德认为知性和理性都是逻辑思维的能力,但以不同的逻辑形式为思想的途径。
与知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判断,因而可容易从盘的形式推到出知性范畴。
按照同样的思路,康德说,与理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推理,从推理的形式可以推出理性的最高概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讲到“理性在其推理中的功能在于知识依据概念而有的普遍性,而理性推理本身是一个先天地在其条件的全部范围内被规定的判断。
”康德举了这样一个三段论:凡人都会死的,卡尤斯是人,卡尤斯会死。
其说“卡尤斯是会死的”这一命题是凭借知性从经验中得出,但是我们所寻求的是包含着该判断的谓词被给予服从的条件的概念,并且将它归摄在这一条件的全部范围下面之后,才规定了对象的知识。
这个三段论式的结论判断“卡尤斯会死”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经验判断,它之被确定是先天的,即由大前提赋予了其宾语(会死)以某个条件(人)的普遍性(一切),这种普遍性从直观综合的立场看就是“全体性”,亦即不单纯是逻辑上形式的普遍性,而是有关对象的条件的总体性。
康德哲学三原则
康德的道德哲学三原则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唯光论与先验哲学(一)
唯光论与先验哲学(一)提要]在当代,正当形而上学遭到前所没有的无情批判和摈弃时,有人却高声呼吁:“回到康德去”!早在200年前,康德就提出了“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
在他的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他针对这个问题,用“综合的办法”对纯粹理性本身进行了研究。
“并且力求在这个源泉本身里进行过一些原理来确定它的成分和它的纯粹使用的法则。
”1]“它们具有实在规定的、无可争辩的可靠性”2],并以“先天综合命题如何可能”的论证被严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能否站得住脚、从而能否存在,就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康德最后结论说,先于一切形而上学而存在的全部先验哲学,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解决。
关键词]康德先验哲学唯光论感光转换光先验哲学是个宽泛的范畴,但本论仅限于康德的先验哲学。
诚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从康德这里流出。
先验哲学在康德那里恰如一个储量丰富的水库,其后的流派仅只是灌溉渠道里的流量而已。
唯光学派下潜到康德哲学深邃的潜流中,寻找一种能荡漾起水花的潜能,最终从泄洪道里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开辟自己的天地。
莱布尼茨的哲学来自于对洛克的质疑,而康德的哲学,则肇始于休谟的“震撼”。
他说,“自从洛克《人类理智论》和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出版以来,善至尽可能追溯到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
休谟并没有给这一类知识带来什么光明,不过他却打出来一颗火星,如果这颗火星遇到一个易燃的火捻,而这个星星之火又得到小心翼翼的护养并且让它着起来的话,从这个火星是能得出光明来的。
”3]休谟质疑理性推断因果性原则的必然性,他认为,经验来源于感觉,但感觉的来源却无法追寻。
思维不过是方便地解释经验的一个实用的工具而已,它没有任何客观上的或形而上学上的确实性。
这就等于说,没有也不可能有形而上学这种东西。
康德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康德先验认识论
康德先验认识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认识是基于先验的观念和结构,这些观念和结构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以下是对康德先验认识论的简要概述:
1. 先验知识的概念:康德认为,先验知识是超越经验的知识,它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来自人类认知的内在结构。
这种知识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2. 感性认识:康德认为,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
然而,感性认识是不完整的,因为人们只能感知到物体的表面现象,而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
3. 知性认识:康德认为,知性认识是人类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对感性认识进行整理和综合,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但是,知性认识也受到先验知识的限制,因为它是在人类大脑的内在结构中形成的。
4. 先验判断力:康德认为,先验判断力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人们能够基于先验的知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推理和判断。
5. 认识论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康德认为,人类认知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主观性是指人类认知受到个人经验、情感、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客观性是指人类认知基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属性,不受人类主观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认为,人类认知是基于先验的观念和结构,这些观念和结构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先验知识是超越经验的知识,它限制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同时,康德也强调了人类认知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认为人类认知是建立在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属性之上的。
需要注意的是,康德的先验认识论是一种哲学观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康德先验辩证论
康德先验辩证论康德提出了两种先验的认识形式理论,一是先验感性论,另一个是先验分析论。
他把空间和时间看做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感性直观形式所接受的是杂多表象,思维将这些杂多表象综合构成了知识,所用的方式就是先验的逻辑形式。
他的意思就是说,认识对象不是事物自身而是人意识中的杂多表象,这些表象的某种结合,是由自我意识的先验统觉的某种形式结合而成的。
在自我意识和意识中的对象之间发生作用的就是先验形式。
这就是说知识不是感性直观所给的,而是由先验形式范畴的某种综合统一功能形成的。
这样的先验形式,是独立于经验的,是独立于客观事物的。
这样的说法的确可以说明某些知识的普遍存在,并且可以说明知识的形成并非是人完全被动的接受外来刺激。
也可以说明人在认识上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的,可以说明人是有认识能力的。
由于康德的先验认识形式只能作用于表象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自身,这就意味着人的理性认识将被限制在经验表象范围内,而无法包括客观事物,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怎样确定先验形式产生的知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
这个问题,康德没有答案,而是留给了黑格尔。
关于自由问题,康德将不受认识形式限制的领域当作自由的领域,在这里起作用的是实践理性,他认为实践理性才能说明自由的存在。
他说人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服从自然法则,但人也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也可以遵从理性法则行动。
自然法则支配的是人的自然性的一面,而理性法则影响的是人的理性。
人应该遵从理性法则,因为这个理性法则将人们引向至善,这就是道德法则。
康德提出道德理性法则是要说明人虽然在自然法则下是不自由的,但可以遵从自己的理性法则在实践领域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人是自由的。
他自己也承认不认识自由是什么,只是根据意志自律是道德法则的前提和基础,而自由也是道德法则的基础,因此就说自由是自律。
他对自由问题的研究自然地涉及到了主体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即内在目的性。
他在人的理性法则上看到了这种目的性。
康德的先验知性论
?与天赋观念论的区别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 (感性) 概念分析
先验要素论
先验分析论 (知性)
先验逻辑论
原理分析
先验方法论
先验辨证论 (理性)
三大先验论解决什么问题?
先验感性论 先验知性论 先验理性论
数学怎么可能?
自然科学知识是怎么可能的?
形而上学是怎么可能的?
?
【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 (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 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接成为有规律 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知能力)
Subtitle
逻辑切入点 “纯粹理性批判”架构 ——之先验知性论 小结 意义及影响
逻辑切入点
• (笛卡尔)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能够有什么样的认识?
经验论 感官认知
综 合
唯理论 理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悟
康德的批判哲学
【先验】即先于经验,是经验的先决条件。一切知识都 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我们一部分知 识是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这部分知识具有先天性质。
否定
实体与属性
原因与结果
可能或不可能
存在或非存在
整体
限制
作用于反作用 必然或偶然
(2.1)范畴的演绎原因
范畴是得主观先天的结构,而经验需要有后天的 东西提供材料。 因此,要用范畴构成一个经验的对象,就必须要 有依据,证明为什么能够把它运用于客观经验材 料。
(2.1.1)范畴的演绎过程 A版演绎
出发点
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然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 中。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事物间的普遍必然联系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范 畴所具有的。 2、范畴不能运用于物自体,只能被应用于现象。我 们所能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范畴的综合作用, 它们被范畴总和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整体, 即自然界;范畴加诸其上的法则就是自然规律。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所借鉴和批判。
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康德哲学体系”为核心,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认识论1、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分为经验和先验。
经验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感观所获得的知识,而先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带的一些概念和原则。
经验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先验则是我们的认识能力内在的、固有的结构,是纯粹理性的产品。
康德将先验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前的先验,如时间和空间等;另一种是经验后的先验,即形成经验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先验形式康德认为,我们无法脱离先验形式来认识事物,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通过先验形式构建出来的。
而且先验形式不是来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普遍适用于一切认识对象的纯粹形式。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先验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方式。
时间和空间不是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然地构成的认识条件。
3、现象和本质康德在哲学中提出了“现象”和“本质”的概念。
现象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外在表现,是我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
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是背后真实的存在。
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而本质则是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的。
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现象的世界,并不是本质的世界。
4、认识的局限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无法突破这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因素是主观的,是建立在认识者自身的认识结构上的,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表现,不是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康德提出了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越过这些限制去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二、康德的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限制康德对形而上学提出了批评和局限性的见解。
康德哲学—先验分析论
(2)一般逻辑的划分
一般 逻辑
普遍逻辑 (先天的)
纯粹的(抽掉经验内容) 应用的(有经验成分)
特种逻辑(经验科学的工具论) (后天的)
说明一。一般逻辑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知性的普遍使用的,称之为“普 遍的逻辑”;一种是为了知性的特殊对象而使用的,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学 科或对象之研究工具,不具有先天的普遍性。只有普遍的逻辑才可以称为 “基本的逻辑”(或“要素的逻辑”)。
第三,康德的先验逻辑是一条摆脱传统逻辑的工具主义和本质主义 二难困境的出路,而将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以先验的方式)加 入了对逻辑的理解之中,从而使得逻辑成为主体先天具有的联结、 综合、统摄感性经验材料的一套形式规则。
二、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发现
1、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之途径 2、逻辑判断表 3、范畴表 4、对范畴表的进一步说明 5、对康德范畴表的短评
(1)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联系)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都是纯粹理性的科学,它 们研究的都是纯粹理性的先天思维规律或原理, 因此,在这方面,它们都属于先天的逻辑科学。
联 系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作为先天思维规律或原 理,它们的内在运作机制是相同的,即都具 有抽象作用。
(1)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区别一)
形式逻辑(普遍的逻辑)成为先天的普遍逻辑,是因为 它抽掉了知识的一切内容,抽掉了知识与对象的一切关 系,而只留下思维的纯形式,所以它只能是真理的消极 条件,而不能成为真理的逻辑。
区
别
先验逻辑是研究有关对象的纯思维规律的学问。因为真理 是知识与对象的一致,所以真理的知识不能没有对象,也
就是即说,一切真实的思维都是关于对象的思维,是有内
区
别
由于先验逻辑立足于认识论,是与认识内容有关的逻辑,
康德先验综合论
康德先验综合论
康德先验综合论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一种认识论观点。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先验的综合性,即在经验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先天的概念和判断能力。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是完全由经验所决定的,而是通过经验来与先天的概念进行综合和判断。
他将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概念认识两个层次。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对事物进行感知和感受的能力,而概念认识则是通过思维对事物进行概括和抽象的能力。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仅是对经验的passively接受,而是通过主动地综合和判断来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他将先天的概念和判断能力称为“纯粹理性”,认为它们是独立于经验的,是我们主动运用来认识事物的能力。
康德的先验综合论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和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综合和判断的过程。
只有通过主动地运用先天的概念和判断能力,我们才能建构起对世界的真实和准确的认识。
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康德的先验综合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科学家们通过先验的概念和判断能力,能够对复杂的现象进行综合和解释,进而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康德的先验综合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本质和特点。
它提醒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和积累,而是一个主动的综合和判断的过程。
只有通过主动地运用先天的概念和判断能力,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世界。
这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先提出了“先验感性”,即
一切知识的形式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感性(或习性)相关,称为“直观”。
感性代表的是感觉(接受表象)的能力,“习性”是我加上去的,非指“习惯”(habit),而是指“操习”(practice),代表行为(支配对象)能力,行为指令的形式与感觉的感官刺激形式相反,是刺激器官的形式,而这同样是构成知识的直观形式。
之所以做这样的补充,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只有来源而没有结果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没有价值,
也使我们避免“纯粹理性”的问题。
知识的来源与结果终止于“直观”的感觉和行为,感觉与行为
的直观的直接关联构成一些“直观效应”。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
样的体验,饿了要吃东西,“饿”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这
种感觉体验使我们需求相应的“动作直观”去解决它,概括起
来就是要“吃”,这构成了一个由直观体验建立的直观效应。
但是这种直观效应在人的生存行为中并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有“饿”的感觉就马上吃,因为还有许多形
式上的要求是人们要讲究的,比如食物要弄熟了,而且还要美味;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许多行动步骤才实现这一效应,这需要在一个思考上整体的安排去执行一个复杂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由原始直观形式构成的并不是直接的
效应,而是一种“理念形式”,一种叫“纯粹”的东西。
“纯粹即表象中无感觉/行为成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被感觉到的。
比如说我看到前方的一样东西,然后反应道:哪里有匹马。
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感官——眼睛对前方光现象的一个视觉投影,整个视觉投影画面时间性的大量不同影像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完全一样的,是一组复杂的不断变幻的画面,怎么会发生了一个叫“马”的存
在呢?因此说明“马”是被一种纯粹捕捉到而不是被直观到的,也就是说“马”在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存在者。
当然在康德的定
义中,并没有指出“饿”是非直观的体验,而之所以我们这样
认为,是我们提到或想到这个概念时跟我们是否真有这种直观体验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非必然性在直观与纯粹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一个是被感觉直观到的,一个是思考分析到的。
由此也让我们发现一个在我看来是十分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个非必然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必然”的关联,而这种
情况几乎遍布于我们观念及知识的所有活动中。
我们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所以是“非必然”是因为直观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纯粹的发生。
再说刚才看到“马”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对影像的纯粹分析并
不仅仅有“马”,那里除了有马,还有草原、围栏、天空等等
存在构成的一个空间性的大规模结构。
而我只说看到了马,这是必然吗?是真实的吗?显然都不是,我只是选择性地提
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纯粹”形式,“代用”了整个直观现象中的所有存在。
“代用”就是代替、取代某物来使用,与之相对的就是直接取用,就像我要用锤子,直接取用就是获得一把叫“锤子”的东西来使用,但如果身边没有锤子或者不方便取用就有可能拿了块砖头或其它的什么来代替锤子被使用这就是代用;也就是说我们在不能直接取用的情况下会采取一些代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用砖头来代替锤子肯定是没有直接用锤子那么好使用,代用的纯粹也显然不代表事件的必然,也不代表现象的“真实”,但是在刚才的事件中,我们除了代用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难道我们可以把那批具体实在的“马”塞进我们的思想中去直接取用,就算如此我们能把所有我们看见的东西都直接取用到我们的思想中吗?这显然不可能,之所以如此,用康德的话来说是“范畴”不同。
说到范畴,这在纯粹形式中是经常遇到的状况,我们说的“纯粹概念”和“纯粹直观”就不是同一种东西,就好像刚才“马”的概念是我们对“马”的直观形式的代用,因为直观形式无法在语言范畴中被表达;而马的纯粹直观形式也不是现实存在的马,只是我们对“马”这种现象存在的特征映像,现实中的马有黑马白马、公马母马,而这个“纯粹马”没有这些特征,显然也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这种“纯粹”,而且现实具体的马也不是普遍完全的马,所以我们又用马的“纯粹直观”代用了普
遍现实中存在的所有马的“存在本身”。
而这种存在本身既不
能被感觉到,也不能被分析到,被康德称为“物自体”的东西,即“直观的质料中非现象与形式的成分”。
关于“物自体”的定义使康德获得了一顶“不可知论”的帽子,这其实是不可理喻的;因为它定义了“可知”与“物自体”不同的逻辑范畴,而确实情况也是我们的思想也不可能放得下任何具体实在范畴的东西,这东西就是物自体,因而采取了可知范畴内形式的代用,就好像有人在数学中定义了无穷大定义了一个无法表达的数,而这个概念在数学中无法参加具体运算,不能因为这个概念就说是“不可算论”。
我们在指出“马”这个存在的时候起码穿过了两个以上的范畴,做了两次以上的代用,如果还有更多范畴,那会是更多更复杂的代用;事实上就是我们思想中进行的“代用”过程远超于
能在这里表述的内容,遍布我们所有的概念与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中,而“纯粹”的实质就是这些代用过程的纽带。
这些
纽带关联了各个范畴之间形式,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形而上学的作用是建立的知识,实际上也就是在建立关系,由关系构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的纯粹世界,那就是“理性”。
“理性”用康德的话说“是人们在思想上判断及分析存在形式
的先验方式”。
意思是在感官体验之前,我们做出用以判断存在的一个先在的思想体系。
又说刚才的马,我们看到并判断
出那是马,并不是我们的感性觉察到它的形式,而是因为我们这个感性体验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纯粹,而见到马的感性体验让我们将这种纯粹直观对现象直观进行了代用,使我们能够在浑浊的感性现象世界中获得存在的具体形式,并由此判断出并不是由感觉直观告诉我们的存在,这个根据的方式就是理性。
也就是说我们看或感觉到的具体东西实际上是我们自身早
已规定好了的“理性存在”,而并不是存在自身中具有的东西,物自体是无法被感觉和思考到的,就好比在计算机中存放数据之前必须对数据空间进行格式化,“纯粹”方式就是我们在理性存在中格式;纯粹形式具有范畴中的逻辑含义及与其它范畴形式的相互关联,以便我们在各种形式中去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关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具体事物之间发掘无所不在的关系,并且习惯用关系去描述各种现象的“本质”,但却无法回答“关系”具体是种什么样东西的存在。
因为关系就是纯粹,一种在理念中预先存在的格式,而我们错把这种格式存在当作现实存在的自身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先验方式”的提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东西,因为之前提到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具有与康德相似的观点,而在解释理念的由来时是这样定义的,他认为理念是神明赋予的真实而完美的存在,人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是对理念的“回忆”,我们也说了这种看法并不受人赞
赏。
对此我们必须澄清“先验理性”不是指理性是与生俱来的天生
存在,而是在当前的感官体验中先于经验,对经验进行形式化的一种存在,用计算机的语言来说叫“操作系统”,所不同
的是先验理性不是一蹴而就地安装上,那么我们问“先验理性”究竟从哪里来?对此我们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在过往学习与实践的经验中不断获取的。
对此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从蒙昧到有知的过程,人真正开始记得事情大概在三、四岁以后,之前一般不会回忆起具体发生过什么事情,那是因为幼年的人还不具备足够分辨感性现象的先验形式,就算在现在我们能够分辨大致存在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个“熟悉”和“陌生”的区别,当我们看到某个熟悉事物的时候,总能设想出事物存在的环境,将要发生的变化、还未发生的变化种种形式;而对一个陌生的事物则无法展开想象,这是因为先验理性为现象注入了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哪里来呢,是从经验中获取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去经历一个事件,在为事件注入关系的同时,也由于事件的具体发生为理性方式增加新的关系,当关系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达到一种“熟悉”的状态,当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会判断
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者什么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还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完全不具备先验理性的情况下,关系如何发生了?而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已经回答了,
即先验感性——感性与习性的直观具有所有关系的最基本形态。
我们说“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直观形式,一个不存在任何先验关系的初生婴儿也会从自身感性和习性的直观中具有这种效应,饿了可是没有食物能吃会产生一个纯粹理念,使他通过另一种可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大哭引起大人们的注意,获得成功后则构成了另一个纯粹形式——“想吃就要大哭”。
这些事情经过解释就会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由此也不难理解这种理念的滚动成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先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