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城乡规划公共参与模式
论城乡规划法里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推行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民主决策、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科学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保障城乡规划的公平公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背景1、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法定要求。
城乡规划工作决定城乡空间资源的配置,事关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要履行好这些职责,就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封闭型的规划工作模式,而要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为目标,以维护好公共利益、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以及公权和私权的关系为出发点,建立城乡规划工作新机制。
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规划工作的公正、高效和工作人员的廉洁;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度把人民群众对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私权的维护落到实处;能更大范围地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使城乡规划依据更加充分,视野更加开阔,决策更加科学;能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让城乡规划决策制定实施过程像阳光一样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从而让他们更加关注城乡规划,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是政务公开制度在具体领域的体现和落实。
新时期,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规划部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原则,由封闭管理向阳光政务转变,由关门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
公众参与有利于规划政策、规划编制及规划行政许可的科学化、民主化。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与矛盾,完善政策和规划,有利于规划实施;公众参与有利于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可以将规划许可的运作置于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之下,便于利益相关者依法行使其监督权,可以有效防止对规划的随意变更和规划许可的不当,从而有利于遏制权力的滥用。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实施(实际的行为)公众参与机制可以可行的协调思想、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增强市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提升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性,从而可以包管城市与乡镇规划的更继续可行的实施(实际的行为)。
经过对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和现状的基本描述,和在具体实施(实际的行为)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提出进而探索出更行之可行的实施(实际的行为)方法。
本文关键词:城市与乡镇规划,公众参与,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绪论 公众参与最初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为了稳定市民的“不满”情绪,保持社会的安定而出现的一种安抚对策。
后来慢慢上升到寻求一种公共政策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城市与乡镇规划是一种为了维护城市与乡镇公共好处、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公共政策,它一方面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在其他方面,它又包含了各方好处的不一样诉求,影响这公共好处的可行实现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既然是公共好处的实现,那么公共的主体—公众,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实际的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与乡镇规划法》中明确的提出“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单位合作、公众参与”的规划原则,规定了在城市与乡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实际的行为)和监督的整个过程中一定全面的实行公众参与机制,以确保公众相比城市与乡镇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 我国城市与乡镇规划的公众参与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停发展,公众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以人为本”、“####参与”等科学的规划理念也逐渐进入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来。
可是,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任然属于刚开始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还存在部分不足。
1.1 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为受到群众自身职业、岁数、性别和所处的环境的局限,除了部分相关单位的人员、专业人员大概是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分子以外,其他群众的参与热情明显不高。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政治学教研室、厦门建筑设计院国外“公众参与”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物质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几个阶段,规划工作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政府行为转向市民的角度,由理论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到感性、具体、由下至上的参与。
二战后,早期的城市规划理论方面功能主义盛行,认为只要有了形态建设规划即良好的物质环境,就可以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的种种问题;在对人的认识是单一并且抽象的,把城市中的各种不同的人和集团的价值观念看成是相同的,认为所有人对建成环境的需要也是一致的,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似乎便可用自己的知识和价值现来判断城市空问的布局。
这段时间的公众参与仅仅限于了解和玲听,处于谢莉·安斯汀在《市民参与的梯子》一文中所描述的“市民象征性的参与”阶段。
上世纪60年代期问,城市规划受系统论思想的影响,规划师希望借助数学模型来整合城市发展的过程,协调城市发展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把系统方法论运用在规划的各个阶段,于是数理方面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成了规划师追求的重点,而公众参与被视为只能增加种种非理性的、人性的价值观和行为,因而,在建立规划模型时为了其合理性和逻辑性而有意回避公众。
既便是征求公众意识,公众面对如此复杂而抽象的数学模型也难以理解,很难具正参与,这样公众参与与仅仅限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 精英" 层次。
60 年代后期,随着人权运动的兴起,各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碰擅,使得部分欧美国家的城市、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一些社会底层人士和少数民族在旧城区发生骚乱,使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处于瓦解的边缘。
在美国城市中发生了非常尖锐的、情绪化的“公众参与浪潮”,这是市民“不满现状”的表现。
60 年代后,联邦政府开始下放规划权力,满足市民自治的要求,以增加市民的信任,去对抗市民的离心倾向,公众参与也被用作解决这些不满的一种手段。
因此,公众参与在当时成为解决社会政治冲突的一种手段。
国外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经验及启示
众参与具有完善细致的法律保障 ,法
律 明 确 规 定 城 市 规 划 过 程 中 必 须 有
主体之 间关系的有效手段 ,同时在实
现 城市 规 划 的民 主 ,促 进 我 国社会 主
}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项 目( 批 义 政治 文 明建 设 方面 意义 重 大。 准 号 :4 9 1 0 0 7 1 3) 公众 参 与于 2 O世 纪 8 0年 代 末
规定。
及 早 根 据 市 民 的意 见进 行修 改 ,还 应 尽 早通 知 与规 划 相 关 的各 公 共管 理 部 门和 社 会 公共 利 益 团体 ,在 听取他 们 对 规 划 的看 法 后 ,综合 考 虑各 方意 见 拟定 草 案 。 13 制 订 了详 细 的 公 众 参 与 程 序 . 英 、德 等 国 对 城 市 规 划 中公 众 参 与 的程 序 作 了 详 细 的 规定 ,为 增强 公 众 参 与 的可操 作 性 和 贯彻 落 实 公众 参 与
样 ,并因规 划阶段 而异;社 区组织和居 民团体在 公众参 与中发挥 了主体作 用;
提 高公 众 参 与 能 力 。在 分析 的基 础 上 ,结 合 我 国的 具体 国情 ,提 出 了促 进 我 【 关键 词 】 , 众参 与 国外 城 市 规 划 经 验 启 示 厶 \
0 引 言
公 众 参 与 是 指 在 一 定 的社 会 环 境 下 ,受公 共决 策 影 响的各 方通过 合
城 市 规 划 相 关 信 息透 明 公开 ;制 订 了详 细 的公 众 参 与 程序 ; 公众 参 与方 式 多
F r i un re ,Pu l o e gn C0 t is bi c
Par i t ci paton U r i i n ban Pa n n ln i g
浅析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浅析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摘要/“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上世纪60年代率先出现在欧洲的规划实践,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不可缺少的规划环节。
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城乡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公众参与对城乡规划的价值意义,强调了其存在的重要性,浅析目前我国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建议1、概念与本质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是一种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
公众参与实质上就是公众与项目主持方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
公众参与最先出现在北美国家的规划当中,起初是为了协调平衡各方(尤其是普通民众与政府、投资商之间)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规划方法,后来发展到作为一种规划技术和规划理念被广泛采用。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际上是指公众通过合法的手段,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各个阶段(全过程),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城乡规划施加影响的过程。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指公众参与规划的全部过程和不同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规划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更好地保证规划行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
总的来说,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对权利(政府-公众)的分配与再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2、公众参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1 公众参与规划意识淡薄城乡规划是体现公众意识,并为公众服务的职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是城乡规划的主体,他们必须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中国历史上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公民文化缺失,主人公意识不强,压抑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个性,绝大多数人恪守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公众一直认为规划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如何投资、如何建设与己无关,城乡规划的各种活动几乎大都与公众分离,常常成为极少数技术专家和领导封闭式自我意志的充分表现。
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浅谈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摘要:从公众参与规划之缘和内涵切入,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参与规划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剖析我国刚刚起步的公众参与规划的问题和形势,探讨今后我国在如何真正体现公众参与规划、发挥调控作用、参与规划决策,并为实现城乡规划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社会公平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margin and connotation of planning,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 ‘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the ques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how to embody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play a role in decision-making,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effor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equity, people-oriente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ocial justice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0前言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城乡建设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 (2)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公众参与在西方社会中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封闭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城市规划需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因而需要建立磋商机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环境和质量,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开始从西方国家引入到我国规划界。
近年来,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开始成为规划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张萍(2000)从城市规划法修改及机构设置上论述了规划决策和监督的公众参与民主性。
陈锦富(2000)论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改革框架,包括中间机构设立、城市规划部门编制与决策权的分离、对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
侯丽(1999)则提出应该加强公众参与,转变角色,改革规划行政体制。
然而这些多是对我国城市规划制度、体制方面的探讨,关于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操作方法的研究则较为缺乏。
与国外成熟的公众参与体系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状况不论是组织的形式上,参与的深度上,还是参与的程序上都是初级的(戴月,2000)。
孙施文(2002)也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只是在局部的范围内,在特定的层次上有一些零星尝试,在制度和实践整体上则尚未全面推行。
本文在借鉴欧美公众参与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和改进措施。
一公众参与理论与欧美经验早在1947年,英国《城乡规划法案》就规定允许公众对城市规划发表意见和看法。
在1969年《城乡规划法案》的修订中,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制定了与传统的公众参与有所不同的方法、途径和形式,这就是著名的斯凯夫顿报告(the Skeffington Report),它被认为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发展的里程碑。
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了对公众参与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Paul Davidoff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倡导规划”(Advocacy Planning)。
他认为城市规划应由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规划人员共同商讨,决定对策,以求得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利益的协调分配。
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共18页
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国外城市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方法的借鉴
第36卷 第2期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No.2 2007年 4月JOURNAL OF GU IZHO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ril.2007(Natural Science Edition)文章编号:1009-0193(2007)02-0076-05国外城市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方法的借鉴殷会良(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国内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出现时间虽然不长,但日益得到人们重视。
与此同时,对于现状公众参与不足的检讨和争论却从没有停过。
本文希望仅从城市规划编制的角度,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编制中较成熟的公众参与方法,理性认识国内的公众参与。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法中图分类号:T U984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观念从国外引入到现在不到二十年,仍需要不断地完善。
公众参与本身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议题,与城市规划最密切的编制阶段中的公众参与是国内学者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
一方面我们不断地批判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实施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社会对公众参与要求日益强烈,而我们又难以在理清问题后去满足这种需求。
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出现不过50年时间,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
虽然时代和发展背景不尽相同,但国外直至今日还在不断发展的公众参与中的一些基本认识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1 国外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国外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力经历了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城市规划中规划师角色的变化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过程。
规划师从1960年代 倡导式规划 中的 律师 角色,为各方利益辩护(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促进非官方的利益群体参与规划过程。
到了1970年代,Friedmann提出规划师和 公众 要互相学习,要用共同的力量去完成城市规划。
而到了1990年代的 交流式规划 中,规划师同时扮演公众参与规划的组织者和促成者,规划应该是各个利益群体相互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
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TheEVoIution0ftheBasicTheOr|es0fPub¨cParticjpatiOninUrbanPIanninginWesternCOuntr.es孙施文殷悦摘戛本文通过对国外在最近20年左右时间内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改变而出现的有关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及思想基础的发展进行总结,从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三个方面揭示7公众参与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互动作用,而这样的一系列变化对城市规划体系的运行、对规划师的思想观念、规划方法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要真正全面认识当代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公众参与是其中不可缺省的重要方面。
Abstract:TheanicIereviewssomeliteraturesaboutthetheoriesandthethou曲tfoundationonpublicpanicipationinurbanplanningafter1980s.Wefind山atmePluralismaIldRawls。
sJusticetheorystipulatemeetIlical仃opismofpubⅡcpanicipabon,meconceptsofCivilSocietyandtheThirdWayarethepOliticalfr啪eworkofpublicpanicip撕0n,andHabemas’scO咖unicativetheorypmVidesthememOdologyofpublicpanicipadon关键词:公众参与;多元主叉;市民社会;社会沟通Keywords:PublicParticipation;P1uralism:CiVilSociety;SocialCommullication+本项研究得到英国BritishCouncil的HigherEducationLinks(sHA/992/315)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作者:孙施文,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
有关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分析
有关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分析城乡规划是一个与国家和人民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
在城乡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了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决策失误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公众参与是通过一系列的渠道,让广大民众参与到城乡规划决策中来,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
在公众参与中,各种参与形式和方式,例如公开听证、社区论坛、公民代表大会等都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中,这些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划内容和决策程序,同时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参与交流平台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公众参与对城乡规划有何作用呢?第一,公众参与能够充分地发挥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广泛的意见征集和社会调查,市民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帮助规划者更真实全面地了解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
第二,公众参与能够切实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居民意识到他们是城市的主人,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中来。
第三,公众参与能够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那些商业化城市规划、贪污腐败、违反公正的决策可以提出质疑和监督,防止城乡规划中的腐败现象。
然而,目前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方式有限,大多数只是听取市民意见、发表专题研讨会和文献征集,这样的形式限制了市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将听证会、民意调查等形式纳入了规划决策中,但是,这些公众参与形式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到位,意见也没有得到有效反馈和应用。
第三,由于城乡规划属于利益相关的问题,一些机构和个人的私利意图会对公众参与的结果产生影响,降低了公众参与的公正性。
因此,提高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效益,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对公众参与的意识宣传和教育,让市民意识到参与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了解与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浅谈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热线等 ,这些也是公众参与城 乡规划的可行途径。 1 阶段性进程 . 2
目前 ,我 国 公 众 参 与 城 乡规 划 的 领 域 在 不 断 扩 展 ,
初步草案准备阶段 规划项 目名称 、性质 .
深入到群众 中问调查和
城市规划理论 ,方法和参与
形式。未能组织好各级城市
随着 《 行政许可法》和 《 乡规划法》的实施 ,以及城市 城
( 3)公 众 直 接参 与 ,解 决 具 体
1 我国公众参与城 乡规划的现状
11 参与形式 . 目前 ,我 国公 众参 与城 乡规划
的 内容 、形 式正 逐 步 走 向规范 化 、法
问题。这类公众参与是针对该规划将
涉及 公 众 自身 利益 实现 的 问题 ,规 划
其 利 益 的 实 现 和 社 会 秩 序 的 正 常 运 转 。政 府则 通 过城 乡规 划 管理 来协 调 各 利益 问 关系 ,承 担实现 公 共 利益 的 公 共责 任 。既然 是公 共 利益 的 实现 。 那 么 作 为 公 共利 益 的主 体 — — 公 众 , 就 不 可 忽视 其 在 城 乡规 划 中的 作 用 。
Ru a a n n rl Pl n i g
乡规划更加 有效地 实施 ,进一 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 设。通过对城 乡规 划公众
参 与的研 究 ,分析 规 划 实 施 许 可 中的 条件 、 程序 和 结 果 ,探 索 行 之 有 效 的 实
施方法。
【 关键词】公众参与 城 乡规划 管理
公众参与
浅谈城 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一 一一 一~~ ~ ~ 一一 一一一 ~ ~~ 一一一 一 一
陈华峰
Di SCUSSi on 0n P UbI C i Pa tc pa i n Ur r i i ton i ban an d
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PPT课件
等
法院、上级 规划管理部
门等
美 高速 问题研究会、 特别小组、机 激发公众参与、选择 城市规划委员 公众听证会
国 公路 邻里会议、 动小组、企业 合适的参与方式、公 会、市议会、 和法院等
法 听证会和比 团体和居民顾 众教育和协调各方的 公众会议和听
赛模拟等 问委员会等
利益等
证会等
加 官方 拿 自治 大 条例
讨论会议、 图形手册、 设想展示会 和热线等
讨论小组、专 题研究小组等
鼓励公众全面参与、 公众教育、组织意见 和设想可视化模拟和
规划反馈等
市议会和反馈 建议等
法院和上级 规划管理部
门等
14
2020/2/21
对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启示
首先是长期的中央集权思想根深蒂固,其次是 我国公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因而我国城市 规划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是个逐步扩大和增 加的过程。
6
2020/2/21
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经验
1. 公众参与具有法律保障 2. 城市规划相关信息透明公开 3. 制定了详细的公众参与程序 4. 公众参与方式多样,并因规划阶段而异 5. 社区组织和居民团体在公众参与中发挥主体
作用 6.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
7
1. 公众参与具有法律保障
咨询(consultation)
安抚(placation)
合作(partnership)
代表权力(delegated power)
公民控制(citizen control)。
这8个层次的公众参与,又可以按照民
众享有决策权分为3类:非参与
(nonparticipation)、象征主义
试析当今美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平 等思 想。 为基 本权利 ,公民参与社会政 作
治 决策已成为美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 然而 , 在美国城市规划领域广泛深入讨 论 “ 公众参 与规划 (u l at i t ni P biP rcp i n c i ao Pa n g这个问题 ,是 2 l i ) nn 0世纪 6 年代 的事 0 情 。2 世纪 中叶西方 国家的石油危机 、16 0 90 年代 美国国内持续的失业问题 住房和种族
外的越战等 问题 , 使得 一些学者从研究马克 思理 论中找到批 ̄lO l 世纪 后期资本主 义、 2 民 主 压制和殖 民暴乱 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并逐 渐形 成 丁后 来 著 名 的 新 马克 思 主 义 流派 ( oMa i 。 a i H re是 其中重要的 Ne— r s D vd avy x m)
向瀑入 。在城市规 划理论文献中,早期关于 公众参与 城市规 划最著名 的两篇 文章是 : P u D v o 在 16 年发表的 “ al ai f d 95 规划中的辩
护论和 多元主义 Ad oayadPua s ( vcc lrl m i n i n
pa rg z 以 及 Ser A t n 16 年 发 l i )j n in , hr ' ms i 在 99 y e
如 “ 合 性 规 划 ( o rh n ie Ci 综 C mp e e sv t y
歧视等问题 .引发了大规模的种族暴乱 社
会问题成为当时的焦点 。公众 的利益如何保 障 ,规划师如何维护公众的利益,特别是社 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如何看待 公众参与规划 的层次 ,这些问题把公众参 与规划 的讨论 引
美国城乡规划公众参入制度学习借鉴
文/ 何 雄
范围 内 , 施 “ 书两证 ” 度 . “ 实 一 制 即 项 目 规 划 选 址 意 见 书 ” “ 地 规 划 许 可 、土
证 ” “ 筑 规 划 许 可 证 ” 位 和 个 人 、建 单
应 该 遵 从 法 定 规 划 和 政 府 依 法 作 出 的 规 划 调 整 意 见 。 乡规 划 制 度 的 建 城
政 府 的 完 善 的 管 理 体 系 。全 国 共 有 规 划 管 理 人 员 3 0 0 多人 , 划 设 计 研 0 0 规
究 机 构 2 0 多 家 从 业 人 员 6 0 0 00 0 0
划 法 律 法 规 ,建 立 了 行 政 管 理 体 系 .
不 断 加 强 规 划 实 施 监 管
果 由 此 可 见 中国 的 城 乡规 划 正 面 临 严 峻 的 挑 战
法律赋 予公 众不 同的参 入权 , 众规 公 划参 入 制度 必须 让 公 众 了解参 入 的
时 间 、 点 和 具 体 参 入 的 方 式 。 随 着 地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众 越 来 越 重 视 生 公
一
严 重 的 问 题 。 主 要 是 : 市 基 础 设 施 城
短缺 与不 切 实际 的形 象 工程并 存 . 许 多城 市 热衷 于建 造大 广 场 、大草坪 、 宽 马 路 、 标 准 的 政 府 大 楼 , 对 基 超 而
、
中 国 城 乡 规 划 制 度 基 本 情 况
政 府 审 批 的 城 镇 规 划 、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市 分 区 规 划 、 建 性 详 细 规 划 城 修
理 的 根 本 依 据 , 调 控 城 乡 在 资 源 环 是
浅论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浅论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1. 公众参与的概念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成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主理念,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民主规划。
“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
它强调公众对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对话与沟通,协调公众各方利益,力求实现规划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理论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英国,与国外比较,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开展较晚,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资源利用等与公众利益联系紧密的领域内,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阳光政策的推行,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中,就明确表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要求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原则。
2.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公众参与深度难以触及规划的核心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深度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意见对城乡规划的推动力、影响力、决定力的大小。
从我国的目前的立法和实践来看,虽然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情形越来越多,但是也仅停留在参与阶梯的象征性参与阶段。
公众参与更多的是对规划的了解,而不是施加有效影响。
公众参与仍然是被动的,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公众的意见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经常出现听而不取的现象。
2.2参与欠缺反馈联动公众在参与之后往往得不到反馈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认为是一种“走形式、走过场”的做法,不会把最真实的想法告诉调查者或者规划者,从而导致丧失了公众参与的实质性意义。
2.3缺乏良好的公众参与公共信息沟通渠道和平台一个规划方案影响到的利害关系人想表达自身意愿苦无渠道,常常自发临时组织起来,到规划管理部门“挂横幅、讨说法”,有时还会发生过激的事态,这样往往让规划管理部门处在一种尴尬无奈的状态中。
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探讨
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探讨现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改造和建设也与越来越急需解决。
但是市民们对于现在的城市建设也起着主要的作用,依稀城市规划需要拆迁等,这就需要市民们的参与。
但是,现在一些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决策的公共参与过程是不太成功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公共思考在城市规划中起着积极作用呢?1.对于城市规划的简单介绍1.1当前西方城市公共参与的基本情况对于不同的国家城市规划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对于英国,认为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的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以及其他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而美国则是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涉及并且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其实,国外的公众参与主要参与了下列几个阶段:物质形态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还有社会发展规划。
比如美国对于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这个国家在1909年就已经在费城成立了“住房协会”,可以使市民们借助这一组织积极自己城市的建设与住房规划,加大了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力度。
在60年代末,美国又使市民参与到了政府对于地方项目投资经费开支的政策。
而美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究,该国家在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参与的方式,而且还有相关法律的保护。
相比较美国,英国的城市规划中土地规划都有公共参与。
英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包括开发规划、结构规划、地方规划、整体开发规划,这些都有法定的公共参与的程序。
英国明确了利用了法律来对公共市民对城市规划进行参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公共参与的城市规划的法律也不断改进病逐步完善。
1.2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基本情况中国法政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在“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的研讨会上说过:“对于我国来说,百姓是一个地方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所住的地方的规划发表看法。
西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和实践模式
JOURNA L OF THE PART Y SCH OOL OFC .P .C GUILIN MUNICIPA L COMMITTE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 anagement Dec.2006[收稿日期]2006Ο11Ο11[作者简介]唐文玉(1979Ο)男,湖南武冈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政策科学研究。
○唐文玉,广西 桂林 541004),正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德等西方国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也有着非常成熟而有效的公众参与实践模式,这些都十分值得我国[关键词]西方;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Ο1750(2006)04Ο0025Ο04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成为西方社会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与公众参与的共性,西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先进理论和有益经验十分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一、西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之理论基础 现代主义规划是一种理性主义规划,坚信通过规划决策者理性的科学分析就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并可以全面预测、控制和管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遭到猛烈的批判。
这一时期,多元主义的思想经过广泛的讨论,已经开始为人们所接受。
多元主义思想强调现代社会是一个互动的、竞争的多元化社会,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们经由各种不同的团体彼此竞争、妥协、互动的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正是在多元主义思想的基础上,1965年,大卫杜夫(Paul Davidoff )提出了倡导性规划概念。
他强调规划是一个解决广泛社会问题的政治过程,为保证民主性、公正性和平等性,规划应是自下而上的。
规划者不应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标准,而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特别要代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以达成社会共同遵守的契约。
规划方案中的公共参与模式
规划方案中的公共参与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规划方案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过去往往出现规划方案与市民需求之间的脱节,导致规划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共参与模式逐渐成为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公共参与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公共参与模式的概念和意义公共参与模式是指在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市民能够参与到规划决策中来,从而增加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公共参与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过去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封闭性,使市民能够主动参与城市建设,实现了民主决策的理念。
公共参与模式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使规划方案更加贴近市民需求,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通过公共参与,市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规划方案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出现规划方案与市民期望相悖的情况。
二、公共参与模式的实施方式公共参与模式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特定的规划项目和背景进行灵活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公共参与模式:1. 开展公众听证会:在规划方案制定的关键阶段,组织公众听证会,邀请市民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
听证会可以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市民和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2. 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征求市民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同时,问卷调查还可以定量分析市民的需求和偏好,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组织公开座谈会:在规划方案制定的早期阶段,组织公开座谈会,邀请市民代表、专家学者和相关利益方参与讨论。
座谈会可以促进多方利益的平衡和协商,确保规划方案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三、公共参与模式的优势公共参与模式的实施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规划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规划方案可以更好地反映市民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城乡规划公共参与模式
作者:刘明儒刘姗姗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7期
【摘要】城市规划涉及到民众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能够向生活在其中的民众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政府武断造成城市建设资源的浪费,政府给予公众的参与权力,以及公众行使参与权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国的国情。
各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完全可以从本国现实情况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城镇化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利益主体的基数也发展迅猛,然而随着公众所生活的区域当中,利益的多元化导致了公众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意识越来越强,公众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自身所在的城市最起码是所在的周边环境的改进,希望所生活的城市能够遵循其期望的方向发展。
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双方的诸多冲突,尤其表现在公众公开对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的选址进行抗议。
如何能够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消除或者减少这种利益双方的矛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二、公众参与的意义
公众参与一词最早源于西方,在工业革命后,城镇化飞速发展随之而来诸多的城市问题,未解决这一矛盾,西方国家率先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引入公众参与这一概念,将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进行结合,充分吸纳民众对于城市的未来的希望,也是民主制度的很好体现。
而公众参与对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1)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我国随经历战乱等时期,起步较晚,但在城市在漫漫历史长河当中的发展是避免不了其自身所特有的历史规律的。
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形态是否适合人类的居住,政府的权利之下与民众的期望值是否符合,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公众的参与既能够保证政府避免片面武断的盲目扩张城市,又能够很均衡的平衡社会各界的利益,如拆迁、大型工业区、城市的绿地保护等方面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更多的参与才能够保证民众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正确的认识。
(2)公众参与的挑战
公众参与在我国发展并不顺利,很重要的原因即是民众会阻挠某些项目而不考虑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城镇化发展速度,同时由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公众参与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提议往往不多,因此,我国公众参与发展缓慢。
三、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模式
(1)美国是公众参与实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公众参与几乎参与到政府所做的几乎所有决策,公众参与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分为集中会议、邻里会议、小组会议等不同方式。
而听证会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进行时,将相关各方主体集中起来,相互阐述各种意见,提出正方或反方要求,这样就能够较为集中有效的将各方意见统一起来,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及民众的接受率。
同时增加决策的可信度,在公众参与中决策相对透明,降低腐败的滋生空间。
(2)加拿大地广人稀,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市民可以几乎全面参与规划的编制,甚至于可以将意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给有关部门,形成规划编制草案,然后将草案再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公示,收集反馈意见,最终在形成之前举行公众参与听证会,完成法定程序。
(3)英国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更加注重区域性的问题,而不是各家各户所涉及的具体利益,区域规划将得到更多的公众参与,公众将对区域规划进行综合评议,政府主管部门将评议内容汇总,再进行修改,由于有法律作为强有力的基础,英国的民众对公众参与意识较强,能够保证规划更加科学的编制。
在任何规划项目最终确定之前,任何人均有权利对规划方案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在60天的公示期当中是必要的一项法定程序。
(4)德国的城市规划异常严谨,从规划编制之初即开始向公众宣传规划本身的必要性及规划方向,使得民众对规划项目有初步了解;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主体会吸纳之前所收集的对于规划初期的公众参与所形成的意见,编制不同的规划初步方案,这些方案都将进行后续的公众参与投票及提议,然后继续完善规划方案,形成最终的成稿之前,还要进行公众参与,吸纳意见,最终修改定稿。
四、国外城市规划公共参与的启示
通过对上述国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来看,国外的公众参与主要建立在充分的民主制度之上,民众对于公众参与意识强烈,政府对于公众意见足够重视,这是建立并良好运行公众参与制度最基本的基础。
这些良好运行的公众参与对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外的发达国家将包含城市规划及其他决策都有公众参与的程序,这些公众参与的运行实质上是政府对于部分权力的下放,通过这种部分权力的下方将民众与政府良好的衔接在一起,降低了决策的错误率,节约了错误决策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2)随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民众素质也提升起来,对于公众参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历程。
(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多元化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来应对各种发展变化,适时的引入公众参与是对减轻政府负担的一项重要手段。
(4)城市规划是一种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调整的工作,并不是政府能够通过简单的内部会议能够解决,而要经过漫长的研讨过程,在这过程当中,公众参与所提出的意见恰好能够充分反映民众日常生活需求,使得城市规划更加适应民众所希望的城市发展轨迹,缓解了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五、结论
城市规划涉及到民众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能够向生活在其中的民众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政府武断造成城市建设资源的浪费,政府给予公众的参与权力,以及公众行使参与权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国的国情。
各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完全可以从本国现实情况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姚建宗. 新兴权利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锡锌. 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年版;
[3] . 王锡锌主编. 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4] . 蔡定剑主编. 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刘淑妍. 公众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