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3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华东师大版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新四大件”。
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 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 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 障",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C 解析:《年青的朋友来相会》是20世纪80年代唱响于 中国大地的一首流行歌曲,它反映出改革开放初人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人了小康社会。
A.它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反映 B.说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低
C.可作为证据来研究南海经济史 D.表明当时的食品供应紧张
6.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 在以下哪个时期( )
A.民国初年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以来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4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4 华东师大版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在近代,首先突破中国人传统服饰、穿上西装的是( B )A.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美幼童B.部分买办C.孙中山D.康有为2、某电影公司拍摄一部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街头的影片,下列镜头中明显“穿帮”的是( A )A.大街上出现了穿着中山装的、西装的、长袍短装的各色人物B.留着辫子的达官贵人进了咖啡馆C.中国人自办的轮船公司的广告出现在街道两旁D.有人正在看中国人自办的报纸3、19世纪末,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有钱人能实现的有( C )①吃西餐②喝西洋饮料③喝咖啡④建造花园式洋房A.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

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B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经济全球化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两用、百花齐放5、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C )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

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精选三十九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精选三十九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精选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减少汽车数量B、加强交通管理C、实行“公交优先”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①实行“公交优先”政策②使用清洁燃料③进行城市道路建设④减少车辆生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政府注重民生②脱贫任务完成③休闲需求增加④法制体系健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在穿着方面,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其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商品供应严重匮乏C、计划经济的限制D、蓝灰色为当时人民喜爱的时尚色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

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A、星期工作制的实行B、大众传媒的流行C、西方饮食文化的传人D、民众服饰的多样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千篇一律的中山装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把原来“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训练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训练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我国人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末
D、2010年前后
2、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工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3、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D、医疗保险制度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职工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是()
A、社会统筹
B、职工单位
C、个人
D、以上三方各承担一部分
5、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变化的表现。

6、就衣食住行某一方面,展开调查收集材料,写成调查报告。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三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三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人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末D、2010年前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

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C、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消费观你不赞成的是( )A、贷款买房子B、吃大餐,穿名牌C、绿色消费D、品位消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A、基本持平B、时增时减C、大幅度增长D、幅度下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改革开放前的一种购物“票证”,使用这种“票证”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A、绿色食品B、出门旅游C、凭票购买D、提前消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变化中,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C、凭票证购买食品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这种情况发生在( )A、改革开放前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现在服饰的功能有( )①御寒保暖②展示个性③显示风度④丰富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八年级三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七第1题【单选题】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千篇一律的中山装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王伟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a)的取消以及后来图(b)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证反映了当时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 )A、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B、物资缺乏,凭票购物C、计划经济,计划消费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想一想,电影《开国大典》中毛主席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A、深灰色B、草绿色C、深黑色D、浅蓝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图一:过去购物凭票图二:今日商品任意买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A、绿色食品B、出门旅游C、凭票购买D、提前消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过去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健康食品,这反映了( )A、用来充饥、解决“吃饱”问题B、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C、体验艰苦生活,忆苦思甜D、环境污染严重,讲究科学卫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业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业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项选择题1.结合所学,两张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学校教育 (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现在的人们,米和肉类的摄入量比以前少了,新鲜的蔬菜摄入比以前多了,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人们的日子比以前苦了 B.人们的健康观念比以前增强了C.人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 D.人们的生活向前跨了一大步3.对建国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B.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文化教育的投入日渐增多C.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D.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4.下列表述,与中国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态度不相吻合的是 ( )A.提前消费 B.休闲生活C.关注健康 D.抓革命,进行阶级斗争5.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 )A.蓝布褂 B.黄军装 C.牛仔裤 D.连衣裙6.关于改革开放前服装方面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D.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7.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8.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以来 D.20世纪末9.右图是绿色食品的标志,你熟悉吗?以下关于“绿色食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外观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外包装为绿色的食品C.天然、安全、无污染的食品D.各种肉类均不是绿色食品10.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那么他不可能看见的是 ( )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B.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只有灰色和蓝色两种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二、材料分析题1.看图片,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1)三张图片依次反映了从建国到现在,人们的吃饭情况,图二中场景:很多农民平时工作之余在一起吃饭,容易使我们想起这是建国后的哪一特色历史时期?(2)图二内容产生的时代是 (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3)图三内容的出现,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的经济从而迅速发展,其中,哪位人物功不可没,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就人们的吃饭,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三张图片中所发生的具体变化。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 )①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建立了独立的现代化体系③人民的吃、穿、住、用都得到全面改善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通过对比自己与父辈们孩童时的生活状况,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父辈们孩童时代的生活状况有( )①购物需要各类票证②上小学、初中不交纳学杂费③使用复读机和学习机等学习用具④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⑤去银川的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 )A、“安居工程”B、养老保险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就业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B、食物匮乏单调C、自驾出游流行D、上网淘宝购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形容我国人民服饰的话语“蓝(灰)色的海洋”逐渐消失是在( )A、建国以后B、“文革”期间C、改革开放以后D、进入21世纪【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变化中,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C、凭票证购买食品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B、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 华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 华师大版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自主学习:一、从贫困走向小康:1.新中国初期: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2.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

3.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由脱离贫困、解决到迈向。

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主要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在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

2.主要表现:⑴对的投入增多。

⑵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

⑶医疗、养生、保健受到重视。

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展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成为新时尚。

课时训练: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2、小明的爸爸说:“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小明分辩“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趋势是()A.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B.解决温饱—脱离贫困—迈向小康C.脱离贫困—迈向小康—解决温饱 D.迈向小康—解决温饱—脱离贫困1:B 2:D 3:A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以下是一位记者对各地市民的采访,他们谈了自己心中的小康社会:北京市民:我觉得我现在过的就是小康生活,就是吃穿不愁吧,可以陪着女儿放放风筝。

上海市民: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人的素质也好。

云南市民:我觉得就是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还能经常出去旅游,应该算是小康了。

四川市民:就是现在大家说的要有汽车。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拓展作业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拓展作业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拓展作业
◆作业
1、(学科内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上述哪些材料最能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论点?
(2)要论证“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论点,可以选择上述材料中的哪些数据作为论据?
(3)材料三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能够取得上述三则材料中的重大成就?
2、(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每个老百姓的点点滴滴密切相关。

1990年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变化,而翔实的数字则见证了其变迁。

南方网讯2006年1月以下列方面公布了我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1)鼓起来的“钱袋子”;(2)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3)精起来的饮食;(4)长起来的人均寿命;(5)大起来的住房;(6)多起来的私人轿车;(7)靓起来的衣着服饰;(8)高起来的文化程度;(9)热起来的假日旅游;(10)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2)请调查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听听他们和你这般大时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玩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说理题)1953年10月,中央政务院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

但到1993年,粮票实际退出流通领域,开始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

为此,有的同学评论说:“早知今日退出,当初何必使用!”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试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2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2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

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2.张大伯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张大伯的儿子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

张大伯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应该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D.中共十二大召开后
3.以前,人们购买生活日用品必须使用票证;但这些票证最终被取消。

这种变化,反映出( C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国情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人不习惯使用进口日用品
4.游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

下列游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D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走向了小康,你认为生活条件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6.在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7.现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很大差异,展现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你认为如何倡导
正确的消费观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练习三十七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练习三十七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练习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A、蓝布褂B、黄军装C、牛仔裤D、连衣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增长很快的有( )①铁路②公路③水运④航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交通硬件设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不断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以大米为主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B、食物匮乏单调C、自驾出游流行D、上网淘宝购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截至去年底,开在村、镇的淘宝网店达到59.57万个,全国已发现14个典型的“淘宝村”。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有( )A、电子商务增加了农民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史实前后搭配不一致的是(C)
A. 第一个电报机房——上海
B. 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
C. 第一个无线电台——天津
D. 第一个电话局——南京
2.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C)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戍变法前
C.辛亥革命前夕
D. 辛亥革命
3.表明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局面被打破的史实是(B) A.福州船政局建立
B.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
C.中国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蒸汽轮船
D.南京国民政府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4.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交通运输业中比重逐步下降的是(D)
A.铁路运输业
B.公路运输业
C.民航运输业
D.轮船运输业
5.下列有关中国通讯事业表述正确的有(B)
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
③到2000年末,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④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D)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D)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
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
8.如果你想和远方的朋友进行沟通,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是
A.书信联系
B.打电话或发电报
C.发短信
D.上网聊天
9.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D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10.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报业主要创办者是(A)
A.外国在华传教士
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11.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

”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 B )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下列四种报纸中,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南方周末》
D.《文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