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是什么导学单doc
1.1 声音是什么 导学案
1.1 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一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推理法。
问题导学一、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利用身边的器材如一张纸、笔帽等,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比比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仔细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小组展示:展示发出声音的过程,并介绍如何发现物体发声时的特点的。
归纳总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什么叫声源?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学生实验:用手轻轻敲击桌子的一端,听听发出的声音;再把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只手堵住另一只耳朵,另一只手用同样的力敲击桌面另一端,再听听发出的声音。
2.组内讨论:两次声音分别是通过什么传到耳朵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能举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例子吗?3.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罩内,并用抽气机逐步抽去玻璃罩内空气,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当罩内成真空(一点空气也没有)时,我们能不能听到声音?4.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三、声音是一种波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观察现象。
四、声速和声能1.举一个你认为最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阅读课文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同等条件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在哪里传播的最快?2.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观察课本中图1–9的演示实验,总结声能概念,并举例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三、巩固练习1、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约为米,我们无法听到宇宙中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传播。
2、“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3、“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能够传声.4、大鼓被击打后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但空气仍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传声介质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D.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7、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百米跑计时员不根据发令枪声计时B.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8、宇航员在太空中谈话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A.用作传声媒介B.防止两人分开C.示意谈话内容D.防止意外事故9、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小球的作用是什么?。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1.1 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 (8)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想:声音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
本课时是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后学到的比较接近生活的一节内容,是从学生十分熟悉的事物中提出的令人陌生的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利于本节教学内容的拓展。
有的学生会认为声音太平凡了,没什么好探究的,所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声音的材料,并在上课时先播放有关声音的幻灯片,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身边常见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
关于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都由学生利用身边随手可拿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那么神秘。
通过“活动1.1”、“活动1.2”让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的形式向开放型和独特性发展,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初步体会“由现象总结规律,再由规律分析现象”的思想。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声产生的条件与传播条件,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设计、精选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了解“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这一结论的得出过程。
3.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并能通过实例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4.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以及声波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由个体到共体的分析概括能力。
5.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关键现象中分析,找出具有共性的地方,从而得出规律。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并具有能量。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及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难点:了解声音是一种波。
教学突破:通过学生实验和亲身体验上述重点,采用递进式教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1.1声音是什么
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认识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知道声传播需要时间,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不同.4.了解声音是一种波.【自主学案】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①_______产生的.2.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②_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③_______.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④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2.声音可以在⑤_______、⑥_______和⑦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⑧_______中传播.三、声波声波:声音是一种⑨_______,可向四面八方传播,四、声速1.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⑩_______,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11)_______.2.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12)_______有关.【答案】①振动②声源③声源④需要⑤固体⑥液体⑦气体⑧真空⑨波(10)不同(11)快(12)温度【拓展解读】1.声音的产生(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有些物体的振动比较明显,有些不容易观察到.(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而存在.(3)各种声音产生时都有相应的物体在振动,这种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或发声体.振动发声的物体(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4)人说话时,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如图)【知识归纳】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教材答疑】“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要点解析】使物体发出声音,要尝试各种物体和各种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物体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物体发出声音的共同特点——物体振动.【想一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点拨】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在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物体不振动时不发声.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如图)(2)声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易错提示】真空不能传声.【教材答疑】“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实验设计】(1)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同伴敲击衣架,能否通过空气听到敲击声?(2)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用食指堵住耳朵,隔绝耳朵与外界空气,同伴敲击衣架,能否通过衣架、细绳、手等固体听到敲击声?(3)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否通过水听到铃声?(4)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盖上盖子,能否听到手机的铃声?将瓶内空气抽出,能否听到手机的铃声?【实验现象】(1)可以通过空气听到敲击声.(2)可以通过衣架、细绳、手等固体听到敲击声.(3)可以通过水听到铃声.(4)广口瓶中有空气时可以听到手机的铃声;将瓶内空气抽出,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想一想】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点拨】人的叫喊声或脚步声将鱼吓跑.3.耳朵听到声音的路径(1)入耳感知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如图)(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①听觉神经损坏属于神经性耳聋,难以补救,②鼓膜、听小骨损坏属于非神经性耳聋,可用助听器提高听力.【特别提示】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平时不要乱掏耳朵,游泳、洗澡时不要让耳朵长时间进水.4.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回声的速度不变.只有障碍物离得较远,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 s)再回到耳畔,我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2)利用回声可测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易错提示】回声的速度不变;时间间隔大于0.1 s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教材答疑】【猜一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点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着远处的高墙喊话,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想一想】你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时听到枪声的吗?【点拨】先看到冒烟,后听到枪声.看到冒烟,是通过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短距离传播几乎不需要时间.听到枪声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其速度远远小于光的速度,因此先看到冒烟,后听到枪声.5.声能(1)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2)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如图所示.【知识归纳】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详析】考查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习中的研究方法——现象放大法.【例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解析】喉咙振动、水花溅起这些发声体体现的共同特征是振动,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些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小,不容易观察,可以采用转化法,如在敲击的桌面上放一杯水、撒部分细沙、纸屑等轻小物体,通过水面的波动、小物体的跳动反映出发声的桌面在振动.【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题源变式1.如图所示,用一个纸糊的盒子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把一个玩具喜羊羊放在纸盒上,当喇叭播放音乐时,喜羊羊便会翩翩起舞,这是由于发声的物体_______引起的.【答案】振动考查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传声,真空中不能传声【例2】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传播条件,主要考查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但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可认为是真空环境,因此卫星撞击“月面”产生的声音不能向空间传播.【答案】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题源变式2.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由于被敲击的钻杆_______而发声,且_______比_______传声效果好.【答案】振动钻杆(或固体)空气(或气体)能利用声速以及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分析、判断、解释有关声现象.【例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项正确:影响人听到声音的因素很多,因此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到,B项错误;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D项错误.【答案】A题源变式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3.00s,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A.13.29s B.13.00s C.12.71s D.无法确定【答案】A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例4】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常做的实验,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解析】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个实验用了转化法.【答案】A题源变式4.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观察图甲,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2)观察图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案】(1)液体能传声(2)固体能传声【课后练习】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3.下面的内容是从一小报上摘抄下来的,这则报道_______(填“真实”或“不真实”),理由是:_______.两星体相撞惊醒梦中人某报讯(记者张甲、刘乙)太空中一小天体于昨晚子夜时分与木星相撞,发生大的响声,惊醒梦中人……据专家解释,这是距离木星较近的……4.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1-1-8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和_______可以传声.5.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6.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三者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下列听到马达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鸟先于人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D.鸟先于鱼7.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参考答案】1.空气马的声带水2.(1)振动(2)大于(3)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3.不真实真空不能传声4.空气水5.A6.B7.B8.D。
声音是什么导学稿
4.声音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
二、课堂探究(20分钟)
1.探究声音的产生
1.1接触发声的物体,谈谈能感觉到什么?
1.2停止振动,又有什么变化?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2.声音传播的条件
2.1耳朵桌子上用手指敲击桌面,能听到声音吗?说明什么?
2、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_____次敲击声.
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2.2我们能听到河里面的青蛙叫声说明什么?
2.3我们之间都能听到彼此的说话声说明什么?
2.4把放有正在响铃手机的瓶中空气抽取,会有什么现象?
结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音在传播的最快。
3.声音的作用
3.1我们能通过交谈知道彼此的意思,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三、当堂检测(4分钟)
1、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声音仍在空气中传播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同步检测
一、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
5初步养成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习惯,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导学流程自主空间活动一:取出一张纸,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比比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活动二:拿出一杯水和一只空杯子(可用其它辅助器材),怎样使水发出声音?比比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活动三:你见过气体能发出声音吗?说出你的事例或演示给同学们看。
活动四:通过观察和感受各种发声的物体,我们得到: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叫声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发出声音,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声源。
活动五:将一铁制茶杯(或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别人用铅笔轻敲时,你听到什么?________当你将细绳两端绕在食指并堵在两耳上,重复上面的操作,感受一下声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体可以传声,并且它的传声效果________。
活动六:在家中或宿舍里,两手各拿一小石块,将它们浸在深水中并相互撞击,能否听到声音?答案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体也能传播声音。
活动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_________气传播的,从而可以知道,______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活动八: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罩内,并用抽气机逐步抽去玻璃罩内空气,我们听到声音越来越_______,最后几乎________,我们可以推理:当罩内成真空(一点空气也没有)时,我们将_________。
根据活动五至八小结:声音可以在_____体、_______体、________体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_中传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3》导学案
什么叫做声能?哪些事例能够证明声音具有能量?
阅读书本第10页生活*物理*社会
声音的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敲击盆底发声是靠什么发声?答:_______________,声源是。
直尺发声是靠什么发声? 答:_______________,声源是。
敲音叉发声是靠什么发声? 答:_______________,声源是。
吹笛子发声是靠什么发声? 答:_______________,声源是。
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吗?试举例说明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探究分析过程可知:
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什么是声波?
原来,声源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向远处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动叫做声波。声波由声源向四周传播开来,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们便听到了声音。
2.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
二、新课学习
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咽喉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
《声音是什么》 导学案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和方式。
3、知道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理解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的概念。
5、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二、学习重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三、学习难点1、理解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2、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四、知识讲解(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的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例如,我们说话时,声带振动产生声音;击鼓时,鼓面振动发出鼓声;弹琴时,琴弦振动产生美妙的音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水中的声音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通常比液体和气体更快。
2、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通常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声带振动的频率更高。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也会影响响度。
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是指声音的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和人的声音。
(四)声音的频率和波长1、频率频率是指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 20Hz 到 20000Hz 之间。
2、波长波长是指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关系:速度=频率 ×波长。
(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例如在钢铁中约为 5200 米/秒。
2、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次之,例如在水中约为 1500 米/秒。
1.1声音是什么1教案
(1)思考:老师上课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你耳朵的。
(2)阅读课本,并完成图1-2的实验,填写下列空。
图1-2(a)实验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图1-2(b)实验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因此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比较两次声音,发现固体传声要比气体传声效果。
(3)观察放在水中后的发声体,你还能听到声音吗?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撷秀中学2015-2016八年级物理学科指导教学书
时间:2015/9/8主备人:薛利芳审核人:雒亚妮总第3课时
课题
1.1声音是什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95%的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条件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85%的学生能判断声源是什么。
3.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亲近自然的好习惯。
传播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C.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十、自主建网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阅读课本P8活动1.1试一试。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物品,找到使其发声的方法。
物品:
发声方法:
(3)根据活动中的做一做,体验说话时声音的产生,比较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
(4)观察演示实验:
敲击音叉,靠近乒乓球时,观察到的现象:
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这种方法叫做
3.自学检测:
八、当堂检测
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二胡的声音是由于产生的,口琴的声音是由于产生的。
苏科版 1.1声音是什么 导学案
1.1、声音是什么导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的方法;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过程,鼓励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4、感知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科技的魅力。
【自主学习】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现象:1、发声的皮筋正在。
2、人在发声时能感觉喉部有。
3、乒乓球被弹开,间接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
方法: 法,音叉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跳动,可以使现象,便于。
4、水花溅出,是由于振动造成的。
5、纸屑的跳动是由于的造成的。
归纳:大量实验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即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二、哪些物体能振动发声?现象:皮筋、声带、音叉、鼓面、扬声器都是体,能振动发声;流水是,能振动发声;管乐器就是利用管内的振动发声的。
归纳:我们把的物体叫做。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
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现象: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传播的。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声音吓跑,说明声音也可以在中传播。
耳朵贴在桌面也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还可以在中传播,而且听到的声音更响,说明固体的好。
归纳: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
【合作探究】四、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实验现象:抽气时,空气越来越,声音越来。
推想:当抽成时,将。
结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即声音传播的条件是要有。
五、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是一种,叫做。
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方法:用水波引入声波的学习,采用了法。
六、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空气: .水: .钢铁: .声音在不同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的。
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
v固 v液 v气七、声音具有能量声波体内结石,能使物体,这表明声音具有,这种能量叫做。
1.1 声音是什么---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3.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发声体在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5.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声音是什么
设计意图
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声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的熟悉,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有那些特征呢?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它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重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给学生的观察、发现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
声
音
的
产
生
鼓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能够使它们发出声音来。
课题
声音是什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的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
5、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无平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重点
难点
1、运用实验,得出声音的产生。
2、通过实验,得出声音传播的条件
3、声音是一种波。
教学
方法
实验、讨论、推理。
教具
学具
蜡烛、玻璃钟罩、衣架、水槽、音叉、烧杯、鼓、电铃、石块。
探究内容
教师活动
练习设计
1、望远镜和显微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
2、指导用书P123 WWW 1—5
板书设计
一、望远镜
1、目镜:凹透镜;物镜;凸透镜
成像性质
2、目镜:凸透镜(f小);物镜;凸透镜(f大)
成像性质
二、显微镜
目镜:凸透镜(f大);物镜;凸透镜(f小)
1.1声音是什么学教案新部编本.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案第一步:【解读课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鼓励学生的思维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第二步:【引领探新】【设置情境】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学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新课教学】请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其停止振动.(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再看一看图1-1(a)、(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
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2).教材图1-2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3).教材图1-3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4).教材图1-4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演示实验】→烛焰舞蹈。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1.1 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 (1)
声音是什么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多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⑵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⑶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和声波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由个体到共性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从关键现象中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从而得出规律;情感与态度⑴通过声现象应用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应用物理和喜欢物理的兴趣,体会声学知识的价值;⑵结合,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相互协作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⑴声音产生的原因,⑵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能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教学难点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能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教学方法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个性化或札记一、课题引入:上课前出示:锣、鼓、镲子,请三位同学即兴表演一段。
设问:刚刚三位同学在表演时,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们答:(看到敲打乐器,听到锣、鼓、镲子发出的声音)设疑:你们是否思考过,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那声是什么?声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被听到的?——引入新课,屏显:声是什么二、新课教学:1、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屏显)首先请刚刚表演的同学谈谈,在使你手中的乐器发声时有什么感觉?学生答:(……)其余的同学利用你身边的(教师出示)尺、纸、水、笔帽、竖笛等器材,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做实验的过程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
屏显:①同一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特征?⑴学生动手做实验;⑵引导讨论,分析小结;⑶引导学生共同做一做:你在讲话的时候,声带是怎样发声的,(手按住声带)提醒学生注意和思考,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个性化或札记经历了上面的探索过程,你得到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回答后)屏显:(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刚刚在实验的过程,大家使尺子、纸、水、笔帽、竖笛等都发出了声音,哪些是由固体发声产生的,哪些是由液体、气体发声的,请同学们大概分分类。
1.1声音是什么教师版
【巩固反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的振动发出的,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声源分别是、、。
3.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下跑,表明。
4.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停止抽气,再将空气放进玻璃罩内,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
此实验说明:。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声音具有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C.声音以波的形式往外传播D.声音在气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
7.太空是一个完全没有空气的真空世界。
当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到外面作业时,他们能不能直接(不借助其他设备)听到彼此的谈话声音?为什么?
8、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在振动发出的,通过________传到我们耳中。
A.琴弦、空气B、琴弦、真空C、手指、地面D、手指、真空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古代,人们常用敲钟报时,人们发现,停止敲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为什么?()
A、大钟的回音
B、大钟继续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在振动、
D、人的听觉暂留缘故
10、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到胆结石上,就能碎石,这主要说明:()
A、声音是一种波
B、声音具有能量
C、只有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1声音是什么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及声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一般规律的方法。
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思考题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于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2)叫做声源。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
3.声音传播的快慢
(1)空气中的声速: m/s。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 ld >v液>v气。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声音的产生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活动二: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
(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
(2)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声音有何变化?
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都能传声,真空(能不能)传声。
活动三:声音是一种波: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
(1)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
介绍: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
活动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
【盘点收获】
【课堂反馈】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声体在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
【迁移创新】
1.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最近日本又发生了一场地震,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
D.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4.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5.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