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作者:李蒙蒙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02期

【摘要】本研究从幼儿欺负行为角色、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教育建议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幼儿;欺负;欺负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1/2-0059-04

欺负行为是幼儿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不同,欺负行为具有有意性、重复发生性及欺受双方力量不均衡性等特征。〔1〕相关数据显示,有高达49%的幼儿曾被卷入幼儿园欺负事件。〔2〕对力量处于弱势的幼儿来说,经常受欺负可能会使他们出现退缩、焦虑、厌学、抑郁等问题,而那些经常欺负他人的幼儿则可能面临同伴排斥、交往困难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在日后出现严重的犯罪行为。〔3〕本文拟从幼儿欺负行为角色、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作梳理,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幼儿欺负行为角色

幼儿欺负行为角色分为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四种类型。欺负者是指力量较强、主动发起攻击的一方。受欺负者是指力量较弱、遭受攻击的一方。在受欺负者中,有部分幼儿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和敌意倾向,他们被称为欺负/受欺负者。旁观者是指在旁观看欺负行为的人。

研究表明,欺负者通常具有力量或体型方面的优势,且表现出易怒、冲动、敏感等人格特质。〔4〕大部分欺负者的移情能力较弱,对他人行为往往作较多敌意归因。也有部分欺负者的心理理论①发展水平较高,〔5〕旨在通过欺负他人来获取权威,巩固强者地位。〔6〕受欺负者具备的一些外部特征,如身材肥胖、矮小、戴眼镜等,容易使他们成为受欺负的目标。〔7〕受欺负者往往较自卑,倾向于将受欺负归因于自身的缺陷,这一消极倾向会制约其与同伴交往的方式,进而容易使其在特定情况下沦为被攻击的对象。〔8〕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边缘处境更趋恶化,因为其他幼儿会因担忧受牵连而远离他们。〔9〕但也有研究表明,受欺负者会因顺从、柔弱、不具攻击性等特征受到一些同伴的欢迎。〔10〕与受欺负者相比,欺负/受欺负者会遭遇更多的同伴拒绝。〔11〕这是因为不同于部分欺负者以攻击性行为作为获得奖励的途径,〔12〕欺负/受欺负者的攻击性行为多是冲动和失控造成的。旁观者虽未直接参与欺负行为,但可能通过观察欺负行为及其后果,强化了对这一行为的认同,进而成为潜在的欺负者。〔13〕

二、幼儿欺负行为类型

根据实施方式不同,幼儿欺负行为可分为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等类型。身体欺负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如打、踢、推、撞以及抢夺、破坏物品等实施的欺负行为。言语欺负是指运用语言,如辱骂、嘲讽、取侮辱性绰号等实施的欺负行为。关系欺负是指通过操纵人际关系,如散布谣言、引发群体排斥等实施的欺负行为。有研究发现,身体欺负和言语欺负较为频发,尤以身体欺负最为常见,〔14〕而关系欺负发生率最低,可能的原因是关系欺负要求欺负者具备较高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对幼儿而言尚有一定难度。但也有研究发现关系欺负更加普遍,一般是在特定情境中,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发生的。〔15〕例如,幼儿会使用“除非……否则我再也不和你玩”这样的表述要挟同伴分享玩具。而年龄较长的幼儿因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其行为表现往往更为复杂和隐蔽。〔16〕研究结果存在出入的原因可能在于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同。相较于其他欺负类型,关系欺负更难被觉察,对测量工具灵敏度的要求更高。

三、幼儿欺负行为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家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幼儿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是幼儿日后所有人际关系的起点。相较于安全型依恋幼儿,那些具有不安全依恋经历的幼儿往往更易冲动,移情能力更弱,因而表现出更多欺负行为。〔17〕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欺负行为的另一原因。与那些未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幼儿相比,被父母虐待过的幼儿更有可能通过观察学习成为欺负者去攻击同伴。〔18〕而欺负/受欺负者的家庭除了具有高暴力、低温暖的特征之外,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通常也不一致。〔19〕此外,对多子女家庭而言,同胞間的关系也会影响幼儿卷入欺负行为的角色。有研究表明,欺负者在同胞中往往处于弱势,且彼此间存在矛盾或一定程度的消极关系,而受欺负者与同胞间的关系状态更为积极。〔20,21〕

2.幼儿园

有研究指出,在幼儿园内,教师应对幼儿欺负事件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即教师越倾向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欺负事件,幼儿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越低。〔22〕若教师能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如将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座位与活动时间间隔开、惩罚欺负者、通知双方家长等,那么受欺负者会更乐于向教师寻求帮助,欺负行为发生率会随之下降。〔23〕

同伴是避免幼儿遭受欺负的保护性因素。霍奇斯等人指出,对那些外形异常的幼儿来说,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他们在遭受欺负时获得较多帮助与支持,且拥有同伴本身作为一项

优势可降低其因外形异常可能陷入边缘处境的风险。〔24〕此外,同伴还可能成为欺负行为的助推因素。例如,那些起初未参与欺负行为的旁观者会因欺负行为受到奖赏或得到较少否定评价而减弱自己对该行为的控制。又如,那些间接参与欺负行为的追随者会因同伴参与而减轻自己对实施该行为的负罪感,认为受欺负者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攻击,以此合理化自身行为。〔25〕

(二)个体因素

1.年龄

年龄会影响幼儿卷入欺负行为的角色及欺负行为类型。3岁之前,幼儿很少表现出欺负行为。随着同伴间接触增多,欺负行为发生率随之升高。具有攻击性的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攻击目标,且多以试探性的方式欺负他人。而随着自我控制和移情能力的发展,幼儿逐渐掌握了正确处理同伴矛盾的方式,欺负行为发生率便有所下降。〔26〕此时,欺负行为角色开始趋于稳定。〔27〕

就欺負行为类型而言,身体欺负在小班阶段最为常见。至中班阶段,则以言语欺负为主,该阶段的幼儿开始掌握一些侮辱性词汇,并将其运用至欺负行为中,以此获得愉悦体验。大班阶段的幼儿社交技能逐渐增强,能借助他人、他物实施欺负行为,且方式更加隐蔽。〔28〕

2.性别

研究表明,无论是幼儿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卷入欺负行为的男孩均多于女孩,〔29,30〕但女孩作为欺负者时会比男孩遭遇更多的同伴拒绝。〔31〕这可能是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造成的,群体对男孩发起攻击性行为的包容度要高于女孩。对男孩来说,直接充当欺负者有助于建立个人威望;而女孩在欺负行为中更多充当被动参与或旁观者角色,其目的则是为了接近或排斥同伴。〔32,33〕在欺负行为类型上,男孩更多参与身体欺负,女孩则更多参与关系欺负,两者行为均多指向同性。〔34,35〕言语欺负发生率在性别上未见显著性差异。〔36〕

四、教育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教育建议

1.对卷入欺负行为的不同角色进行个别化教育

教师要重视对欺负者的情感教育,提高其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借助图片、故事等引导幼儿识别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感受。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设想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不同偏好和行为倾向,以此提高幼儿的观点采择和情感反应能力。〔37〕此外,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作为一种有效干预方式,有助于幼儿识别自身的归因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恰当的归因方式,避免过度的防御反应。〔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