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的演唱分析与传承

合集下载

新华网记者探秘中国“无字之歌”:侗族大歌传承困境如何解?

新华网记者探秘中国“无字之歌”:侗族大歌传承困境如何解?

新华网记者探秘中国“无字之歌”:侗族大歌传承困境如何解?一支由贵州黎平县农民组成的侗族大歌队将流转千年的民间天籁带到了北京,他们通过微博发布演出消息,用清亮婉转的歌声打动观众。

《蝉之歌》《布谷催春》……听众们被一曲曲流转千年的民间天籁深深吸引。

两个月前,侗族大歌队在北京胡同里的小剧场、酒吧等地表演了20多场后,大部分成员返乡“插秧农忙”。

日前,他们又来到北京,将于7月20日在麻雀瓦舍进行返京后的首演,29日还将登上2012张北草原音乐节的“花儿舞台”。

从乡间走向世界的民族瑰宝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是一种“众低独高”的民间合唱,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属于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在中外民间音乐中很罕见。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一直认为复调音乐仅存在于西方,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

1986年10月贵州侗族合唱团11人赴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演出,引起轰动。

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劳动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

侗族语言有九个调值,侗族人民讲话本身就像歌唱一样委婉动听,因而侗族大歌的旋律、节奏也是侗语的延续、发展,而侗族大歌的演唱也就具备了细腻温婉千回百转的风格特点。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的声音,是侗族大歌的编创特色,其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和友谊。

侗族文明属于稻作文明,侗族大歌的许多曲目反映了不善迁徙的侗族人对长久感情的期待。

“无字之歌”遇传承困境2005年,侗族大歌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委员会评委们称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2010年在有“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第一乡”之称的岩洞村做过调查,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侗歌没有谱子,因此也被称作“无字之歌”。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摘要:一、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与艺术价值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四、侗族大歌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五、我国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政策正文:侗族大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起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侗族大歌的故事。

一是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侗族大歌起源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

在侗族地区,大歌是民间婚丧嫁娶、祭祀庆典等场合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成为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是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与艺术价值。

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指挥、自然和声为特点,曲调优美、旋律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普遍性,可以演唱各种题材的歌曲,包括叙事歌、礼仪歌、劳动歌、爱情歌等。

三是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减弱,导致传承人的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传承人培训、举办侗族大歌比赛、加大宣传力度等。

四是侗族大歌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

近年来,侗族大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文化国际地位。

五是我国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如加大对传承人补贴力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等。

这些政策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侗族大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侗族大歌》以听思开篇,以悟辨铺陈高一年级(1课时)01 设计理念Design concept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本教学设计牢牢抓住“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主题,以“侗族大歌”这个少数民族民歌体裁为核心,从“侗族大歌知识回顾”、“侗族大歌与自然”、“侗族大歌与社会”、“升华”四个教学环节入手和学生一起了解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侗族大歌与自然的关系、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侗族大歌发自内心的兴趣,树立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02Textbook analysis《蝉之歌》侗族大歌中声音大歌的经典代表作品,是一首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

侗族人民通过模仿蝉鸣声,将内心复杂多样的情绪表达在歌声里。

侗族大歌的横向曲式结构扩展方式严谨而完整,一枚侗族大歌包含若干角,每一角又分为起顿、更夺、拉嗓子三个部分。

《蝉之歌》共有三角,其多声部织体进行方式为支声复调、拖腔式主调。

散紧结合、灵活多变是其节奏的重要特点。

其演唱采用原生态唱法,声音质朴自然,清澈纯净。

03 学情分析Analysis of situation过往体验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过歌曲《迷人的火塘》、《布谷催春》,对侗族及其风俗文化、侗族大歌的风格特征有了一定的认知。

通过义务教育段的音乐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演唱形式、民歌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已具备演唱多声部作品的能力。

高中阶段音乐鉴赏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体验、感受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同时,探究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成因及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文化理解力。

04 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立足单元整体视角A.对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感知辨别能力;能辨识侗族大歌的演唱方法、节奏特点、多声部进行特点、结构特点。

B.在学唱、体验侗族大歌的过程中,提高音准能力、演唱能力、多声部训练能力及对侗族大歌的音乐表现能力。

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分析

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分析

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7T11:28:39.8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作者:杨世英[导读] 侗族大歌属于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侗族大歌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精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榕江县文化馆贵州榕江557200 摘要:侗族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音乐,主要分布在桂北、黔东南等南侗地区,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属于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侗族大歌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精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侗族大歌在实际传承与发展当中遇到了各种冲击,需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促使这一重要的文化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并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发展前言我国的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各个民族的文艺歌舞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生活和劳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属于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侗族大歌实现有效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侗族大歌的继承带来了重要冲击,有必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侗族大歌的传承以及发展。

1.侗族大歌概述侗族大歌在侗语当中称为“嘎老”,而“噶”的意思就是歌曲,“老”的意思是众多声音且声音宏大,所谓侗族大歌,其实就是指侗族民间成员多声部和唱歌的总称。

侗族大歌源于民间合唱音乐,其历史悠久,演唱艺术和歌曲旋律都较为独特,基本上都没有伴奏和指挥,侗族大歌在演唱当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声部,在侗族民间歌曲当中最具艺术价值[1]。

侗族大歌同时对侗族的婚恋嫁娶、社会形态、文化继承以及精神支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2.侗族大歌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1民族语言日渐缺失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侗族地区城乡加快了一体化发展,城市的快速建设促使侗族原始民族村寨发生了巨大转变,侗族人民生活环境发展具有改变并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侗族语言的使用几率越来越少。

浅析侗族《春蝉之歌》

浅析侗族《春蝉之歌》

浅析侗族《春蝉之歌》摘要:《春蝉之歌》则属于侗族大歌的“嘎所”。

本文将根据艾伦•洛马克斯的《歌唱测定体系》从歌词发音及歌词传递信息的能力、装饰音、节奏、旋律、歌声的结合情况、合唱的组合对《春蝉之歌》进行分析。

关键词:歌唱测定体系;春蝉之歌;歌唱风格要素;音乐本体分析;歌唱分析引言笔者在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学术网站深入的文献检索中发现,众多学者对民歌大多都侧重于对歌曲音乐形态进行分析,或者是声乐界的学者用专业的歌唱方法来进行歌曲演唱做分析。

因此,笔者将音乐形态和歌唱分析两者结合来进行研究与分析。

笔者将从美国民族音乐家艾伦•洛马克斯所撰写的《歌唱测定体系》为出发点对《春蝉之歌》的歌词发音及歌词传递信息的能力、装饰音、节奏、旋律、歌声的结合情况、合唱的组合进行分析。

一、知识简介(一)作者艾伦•洛马克斯( 1915—2002年)民族音乐家。

1915年1月15日出生。

就读于哈佛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30年代初与父亲约翰·洛马克斯前往美国极南部的监狱录制民歌,记录黑人民间歌手H·莱德贝特演唱的近500首布鲁斯歌曲。

1963年起与维克多·格芬尔共同创建的“歌唱制定方案”被列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项目,经过20多年的研究,产生国际影响,《歌唱测定体系》这一书就是这个成果的书面文本,该书在1986年,由章珍芳翻译成中文。

(二)书籍《歌唱测定体系》主要分为三大内容。

1.建立歌唱风格分析法与测定法艾伦•洛马克斯得出九种歌唱风格要素。

风格要素中所涉及到的为两种,一是音乐本体内容的分析。

有歌词、装饰音、节奏、力度和旋律;二是歌唱的分析。

歌唱与乐队的配合、歌声的协调性、歌唱时的音色变化和歌唱的形式。

1.歌唱风格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艾伦•洛马克斯发现它们的关系主要分为五大类。

五大类的区分笔者认为是从现实社会的阶级进行分类。

一是有巨大灌溉系统的农民;二是畜牧者,饲养家畜与料理园地;三是耕田者,分行耕作农田;四是靠采集、捕猎为生者,如采集者、猎人、渔夫;五是用原始方式种地者,没有家畜的农民。

论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美学特征

论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美学特征

“ 饭养身 ,歌养 心” :侗族 民众显意识 的歌 唱需求 “ 饭养身 ,歌养 心”体现 了侗族人 民有 强烈地歌唱需求。这句谚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也是侗族人 民显意识艺术需


要的充分体现 。所谓 显意识艺术 需要 ,是指侗族 人民热情状态 下的艺术需要 。这种需要的明确冲动感强 ,艺术主体随时处于 种积极期待 的状态 中。所 以才把唱歌看成同吃饭一样的重要 。在侗族 人眼里,艺术 ( 唱歌 )不是为了娱乐的,艺术也不是 少 数 人 的专 属 ,艺 术 更 不 是 为 了抽 象 的 目的 , 当然 艺 术 也 不 是 卖 钱 盈 利 的 工 具 。侗 族 人 把 唱 歌 和 吃 饭 一 样 看 成 是 天 经 地 义 , 须臾不可离开 的事物 ,唱歌是养心 的精神 食粮 。因此在侗族人 民看 来,饭可 以养育人的 自然生命,而歌却可养育人的精神生 命 ,两者缺一不 可。如侗 歌所唱:“ 不种 田地无 法以把命 来养活,不唱 山歌 日子怎么过? 饭 养身子歌 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 山歌 。 ”“ 丢 下 歌 不 唱把 歌 糟 蹋 了 , 丢 下 田 不 种 肚 子 就 要 挨 饿 了 , 田要 种 啊 ,歌 也 要 唱 … … ”等 等 。侗 族 歌 师 陆 大 用 说 :“ 肉 香不如歌香 ” 。不 难 设 想 ,如 果 参 与 者 不 是 处 于一 种 超 凡 脱 俗 的 心 理 境 界 , 不 感 觉 到 唱 歌 的 审 美 愉 快 大 大 超 过 了美 味 佳 肴 带 来的感官愉快 ,这种 “ 肉香不如歌香 ”的认识是断然不可能 的。正是这些特殊 心理,促使侗族大歌逐步成为一种趋动整体的 活力 ,进而 形成 一种 社会 化的歌唱活力,各种歌班应运而生 ,小 的从六 岁开始 ,大的Nz - 十岁都要进入 歌班 学习,甚至还产 生 了半职业性 的歌 头与歌师 。在侗族地区 ,唱歌就是 一种 生活 方式,侗族谚语说 :汉人有文传 书本 ,侗家无字传歌声 。侗族 人在 日常生活和平凡人生 中,处 处有 歌唱,事 事用歌声 ,人人会唱歌 。“ 喜庆 节 日, 以歌相贺。男女相恋, 以歌为媒 。生活 劳动 ,以歌传 言,叙述侗史 ,以歌相传 。丧葬祭祀 , 以歌当哭 。 ”侗族人 认为,死 去的人听不到语言了 ,只有歌声才能听得 进 。清 代 王 复 宗 主 修 的 《 康 熙 天 栓县 志 》 就 记 述 了 “ 三苗之俗遇丧不哭 ” , 而 事 鼓 歌 。 由此 可 见 , 侗 族 大 歌 的 演 唱 有 着 稳 定

探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

探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

探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摘要:在侗族的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性文字的存在,因此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得以进行的,其中“歌唱”则通过“以歌曲传承文化”的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侗族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深深扎根于侗族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以歌唱的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音乐艺术的血脉中,并成为了侗族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重要媒介与载体,可以说,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族文化生长与繁衍的重要途径,侗族大歌蕴含着极为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包含了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管是在民族艺术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功能价值方面,侗族大歌都始终展现着其巨大的魅力。

基于此,本文则针对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侗族大歌音乐特点社会功能价值引言: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侗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扎根于侗族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以歌唱艺术的形式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侗族大歌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文化及社会功能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对此,我们需要基于艺术文化功能价值的理论层面,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深入的探析。

1.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一)侗族大歌的仿生性特点在音乐最初的起源理论中认为“模仿”是音乐产生的根源所在,艺术的产生也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界现象的模仿。

对于侗族大歌来说亦是如此,侗族人崇尚自然,他们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现象中获得和捕捉灵感,并进行拟声模仿和音乐艺术加工,以此来表达侗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崇。

侗族傍水而生,河流湖泊、鸟语花香,这些都给侗族大歌的创作和产生提供着艺术灵感【1】。

在侗族大歌中有着形式各样的拟声模仿,这些都是源于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现象的“和声”,侗族人将对这些声音的模仿巧妙的融入到了侗族大歌音乐艺术中。

浅析侗族大歌的教育传承

浅析侗族大歌的教育传承

浅析侗族大歌的教育传承摘要: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传承方式十分独特,也行之有效。

民族文化进学校,是一项新的工作,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借鉴传统的传承方式更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教育因为不使用文字作为记载并传承本族精神的手段,侗族人为自己的无形文化选择了另一种有效的传递方式——歌唱。

如同汉族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以文字为主要形式传递文化一样,侗族人为自己通过歌唱传承文化建立起了一套严格、有序且完整的社会教育系统。

在大歌传唱区域,大歌的传承和展演便是侗族文化教育系统的中心。

在这一传承体系中,最基础的社会组织是“歌队”寨子里每一个村民都是或曾是某一歌队的成员;传习歌唱的灵魂人物是“歌师”,歌师是寨子里公认的本族文化人并具有特殊的威望和权力,他/她不仅系统的教授歌队如何歌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歌唱教会年轻人认知本族传统并带领他/她们通过歌唱进入社区生活的每个细节。

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方式是口传心授、歌俗互动。

对于侗族孩子来说,关于歌唱的第一课不是“唱”而是“听”。

在各种空间和时间不间断的聆听,是侗人得以全民歌唱的社区环境保障。

孩子们正式学歌之前一般已有7、8年的听歌经验,大部分歌谣早已浑然于心,待到师傅们轻轻点拨、熟悉歌词,完整的大歌便可以琅琅上口了。

小孩到7、8岁左右,歌师们开始给他们正式教歌,一首大歌的传教步骤基本如下:①教歌词。

歌师用一种在四度音程范围内的吟诵腔朗读,师念徒跟,直到把歌词背得滚瓜烂熟。

②教旋律。

背熟歌词后,歌师开始教全体歌徒唱低音声部的旋律,而后才单独教那些唱高音的歌徒如何在低音的基础上配唱高音。

③教配合。

歌师着重指导两个或三个声部的和谐表现,高音要努力做到一不从众,低音则要控制音量,不能压过高音。

在第一次进鼓楼独立参与对歌之前,孩子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潜在的“参与者”。

他们中多数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用音乐表达自己,而自己的音乐也会被接受。

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技能是有意义的,这种技能会有效的促进他们在社区中的生活。

论侗族大歌的音乐美学特征

论侗族大歌的音乐美学特征

论侗族大歌的音乐美学特征一、侗族大歌的起源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后生和姑娘在山上耕作,休息时大家坐在树下有说有笑。

说也奇怪,他们的笑声逗乐了山上的百鸟百虫,顿时百鸟齐鸣,百虫齐唱,声音有先有后,有高有低,此起彼伏。

后生和姑娘们被这优美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们停止了说笑,侧耳静听,陶醉在鸟鸣虫唱之中然而大家自觉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各种虫鸟的声音学唱,有的唱高音,有的唱低音,越学越起劲,越学越有味道。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禅歌》等侗族大歌诞生了。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说明了大歌产生年代的古老,也说明了大歌的产生与侗寨环境、侗家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很重要的一员,它源于古“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距今有超过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侗族自称为“甘”,秦汉时侗族属古百越的一支,魏晋以后被称为“僚”,唐宋以后先后被称为“峒”“溪洞”,明清以后被称为“峒人”“峒僚”“峒蛮”“峒苗”“峒家”等。

20世纪50年代统称为侗族。

民间仍然很多自称为峒家。

侗族主要集中居住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桂北地区,最多是聚集在贵州的黎平县,那里有超过三十五万的侗族人,那里崇山峻岭,森林密布,江河纵横,蝉鸣鸟叫四季不断,他们是一个热爱歌唱的民族,“干田种谷,水田种禾,侗家人人会唱歌。

”这歌谣就是反映侗族人民喜爱大歌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千百年来,“饭养身,歌养心”成为侗乡流行最广的谚语,同时也是侗家人对唱歌的一种永远不变的信仰和追求。

而且侗族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民族,有民间谚语说:“侗人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这当中提到的大歌正式本文所论述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去聆听的民间音乐——侗族大歌。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对多声部民歌的记载,而仅在一些文人的诗词、游记及个别的旧县志中,有所记载。

伍国栋在《粤江流域西部各组多声渊源微探》一文中,曾引用了她查询搜集的三则与侗族多声部民歌有关的历史资料,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能与多声部民歌的历史直接相联系的仅有资料,颇为珍贵:其一,宋朝诗人陆游(1125-1210)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记载了“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群歌集会活动,它描绘了当时湘黔一代侗族祭祀女性祖神(同时也进行宗教之间与男女之间的交际活动)的盛况。

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论文

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论文

目录目录 (1)摘要 (2)关键词 (2)1 演唱特点 (4)1.1 整体性 (4)1.2 模拟性 (5)2 结构规律 (6)3 传承与发展 (8)3.1 现状 (9)3.2 传承方式 (9)3.2.1学校教育的传承 (9)3.2.2现代技术手段传承 (10)3.3 发展手段 (10)3.3.1生态环境角度 (10)3.3.2传媒媒介作 (10)结语 (11)致谢 (12)注释 (12)参考文献 (13)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罗亮摘要:侗族是一个富有音乐智慧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善于唱歌的民族”,它揭示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侗族人生活生产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现在侗族大歌已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要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些努力。

再次我将结合侗族大歌的现状,谈谈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侗族音乐传承发展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ong Big BrotherLuo liangAbstract:Dong is a nation full of musical wisdom, the Chinese family is "the most adept at singing the national", it reveals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society is the pursuit of the Dong people live production of the highest state and goals. Dongzudage now been successfully included in the intangible world heritage, as our young generation, but also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Big Song and make some effort. Dongzudage again I will comb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Dongzudage.Key words:Dong music Inheritance Developing侗族称侗族大歌为“嘎老”(galao或gal 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主要流行在贵州的从江、黎平、榕江一带。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演唱特点和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一种特殊的歌唱形式,常常在他们的节日、婚礼、葬礼等重要场合中演唱。

它不仅富有动听的旋律和悠扬的音色,更重要的是通过歌词来表达侗族人民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

一、演唱特点:1.喉音唱法:侗族大歌以喉音为基础,具有浑厚悠长的音色。

演唱者通过空气的震动,使声带发声时发出喉音,音色独特,深情凝重,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2.多声部对唱:侗族大歌通常由多个音部组成,每个音部有各自的旋律和歌词。

演唱者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旋律的安排,进行分工合作,形成和谐且富有层次感的对唱效果。

多声部的对唱使侗族大歌的演唱更加丰富多样,使人们更易于感受到歌曲中情绪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

3.唱词韵律丰富:侗族大歌的歌词通常采用侗文,其文字简洁、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歌词中经常使用寓言、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演唱时,重复的节奏和叠词句的运用使整个歌曲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形式美特征:1.随节拍变化的旋律:侗族大歌的旋律多变,多以2/4拍或4/4拍为基础,旋律线条流畅,富有变化。

在演唱中,歌者会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和歌词的表达需求,适度地在节奏上加以自由处理,形成乐音的呼应和共振,使整个歌曲语调畅快,旋律丰富多样。

2.舞动的身段:侗族大歌的演唱往往伴随着热烈而激情的舞蹈。

演唱者在歌唱时通过身体的动作、肢体的舞蹈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舞蹈动作多为表现力强烈的跳跃、旋转和拍打,配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表达,形成视听上的艺术效果。

3.团队合作意识:侗族大歌的演唱是集体参与的。

在侗族社区中,每个人都参与到大歌的演唱中,不分年龄、性别、职务等差别。

在演唱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演唱者们手拉手、齐声歌唱,以团结的力量传达出侗族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蝉虫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蝉虫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蝉虫歌》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蝉虫歌》,了解侗族音乐风格特点,感受侗族大歌的和声特点。

2.准确地用竖笛吹奏《跳月歌》,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视唱曲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音乐《蝉虫歌》,思考:这首乐曲出自于哪个民族吗?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有关侗族风土人情的图片。

二、欣赏歌曲《蝉虫歌》
1.聆听《蝉虫歌》,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表现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场景?
2.欣赏并讨论: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3.教师介绍有关侗族大歌的相关知识。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竖笛演奏《跳月歌》
1.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有着什么样的情绪?
2.识读乐谱,随乐哼唱旋律,了解八五拍子的节拍规律。

3.竖笛进行do、mi、sol的指法练习。

在练习1的基础上将速度加快一倍,教师注意强调吐音的练习。

4.教师示范,识读乐谱并逐句用竖笛吹奏。

5.观看视频,学习正确的演奏指法与演奏姿态。

6.分小组练习:慢速、流畅的演奏乐曲。

7.用正常的乐曲吹奏速度欢快的表现乐曲。

侗族大歌《蝉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与文化内涵阐释

侗族大歌《蝉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与文化内涵阐释

侗族大歌《蝉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与文化内涵阐释作者:郭鸿斌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5期摘要:在我国多声部民歌中,侗族大歌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肇兴侗寨和从江县小黄侗寨是侗族大歌集中流行的中心区域。

论文选取该中心区域的两首侗族大歌——蝉歌作音乐形态分析,探寻《蝉歌》在音乐形态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并进一步将两首侗族大歌置于南侗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之中,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作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侗族大歌;蝉歌;音乐形态;文化内涵阐释侗族大歌中的声音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歌曲的精华。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

“所”在侗语中是“声音”的意思,“噶所”即“声音歌”。

声音大歌的题材多为自然景物,在曲调中还常常对自然景物进行惟妙惟肖的模拟和刻画,蝉歌即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本文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黎平县肇兴侗寨和从江县小黄侗寨作为区域研究对象,并分别选取各自具有典型意义的《唱支蝉歌给郎听》和《春蝉之歌》(两首歌曲谱例选自《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1))两首蝉歌作音乐形态分析,并进一步对其作文化内涵阐释。

一、音乐形态特征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形态分析是基础性的核心部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关于音乐形态的分析将主要围绕这两首蝉歌的旋律、节奏、节拍、曲式等方面展开,进而总结概括流传于不同区域的两首蝉歌在音乐形态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一)旋律方面侗族大歌的旋律,其音域不宽,一般在一个八度左右。

看似相对狭窄的音域并不意味着侗族大歌旋律的单调乏味,相反,其旋律总能在有限的音域范围内起落有致,附之以节奏的急促与舒缓,呈现出如山间溪流涓涓流淌的自然之势,给人以豁然开朗的美的艺术享受。

《唱支蝉歌给郎听》和《春蝉之歌》在旋律形态上体现了侗族大歌的诸多共性特征。

1.节奏两首大歌在节奏运用方面具有诸多共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大歌开始处领唱阶段时节奏的相对自由性(例1、2所示);大歌齐唱阶段时两声部节奏的一致性(例2所示);大歌在低声部以“la”为持续音背景上的高声部领唱节奏的自由性(例3所示)。

侗族大歌的文化意义

侗族大歌的文化意义

侗族大歌的文化意义作者:扶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2期扶燕一、侗族大歌的哲学基础(一)传承古老智慧侗族大歌是凝结侗族人民智慧的“活文本”。

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歌替书”,用歌声传承历史,传播智慧。

侗族大歌作为中国多声部民歌的代表,反映着侗族人民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审美追求。

正如樊祖荫所言:“多声部民歌是在与歌唱相关的社会性集体活动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是一种最富有群众性的民间音乐形式,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得到群众的喜爱和认可。

”侗族人民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早期的侗族古歌中即有体现。

例如,侗族古歌《章良章妹》生动阐释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辩证法思想。

《章良章妹》中唱道:雨水大涨章良章妹躲进葫芦瓜,随着洪水漂到云天上。

随水上天到那雷门口,拉弓箭出射得雷婆喊爹娘。

雷婆无法拿出天上金银来锻造,造成太阳月亮昼夜都发光。

上述古歌《章良章妹》有着瑰丽的神话色彩,与其他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文学作品一样,反映人类社会早期以神话和诗歌这种象征语言进行思考的真实状态。

《章良章妹》中典型的神话思维对于侗族先民早期的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出侗族先民早期对自身及生活的认识。

(二)传递和谐思想侗族大歌蕴含着侗族人民和谐包容的哲学思想。

侗族人民热爱和谐从容的生活,对他者文化具有包容性。

这种文化思想在侗族大歌的音乐思维中体现为“和而不同”。

樊祖荫认为,分合相间的线性多声思维,即各声部以同一旋律的变体在横向进行时作纵向的叠合,是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思维特征。

樊祖荫认为,这种分合相间的线性多声思维特征基于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念。

樊祖荫在其论文《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思维特征与中西多声结构差异原因之探究》中对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作了具体论述。

他在文中指出:“我国春秋时期即出现‘和而不同’一词,而在先秦时代,‘和而不同’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摘要:侗族大歌从产生到繁荣和发展的过程,都与自身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关系。

侗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审美意识、社会习俗等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它负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流行音乐所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字: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保护、侗族大歌涵义与分类一)侗族大歌的名称及涵义侗族大歌,名称取自侗语“嘎老”[Gal Laox ]或“嘎玛”[Gal Mags] 。

20 世纪50 年代初开始,音乐工作者把侗族民间多声歌(合唱歌曲)一“嘎老”,译作“侗族大歌”,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什么是“嘎老” ,尹庐慧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一文中,根据三个不同范畴的涵义,将其分为广义、狭义以及本义三种。

尹庐慧认为,广义上的“嘎老” ,即“侗族大歌”,是侗族所有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具有低音、高音两个声部,有时出现三个以上声部的特征。

狭义上的“嘎老” ,是指在特殊礼俗场合,异性歌班在鼓楼里对唱的歌。

本义上的“嘎老”,也叫“鼓楼歌” 。

在民间传统中,人们给歌曲分类并非像很多专家那样以“是否多声部”为标准,而是以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是否有乐器伴奏等等来分类。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专家学者将“鼓楼大歌”划分为“侗族大歌”的一种,其实不然,在黎平侗族大歌又称“鼓楼大歌” ,两者并非从属关系。

二)侗族大歌的分类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不同领域的侗人根据大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等来对大歌进行不同的分类。

在黎平,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以四大类型:1、嘎所(声音大歌)。

这种歌以强调声音的优美、旋律的跌宕为主,以显示旋律为主,歌词一般较为短少。

“嘎所” 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题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 《蝉歌》。

2、嘎嘛(柔声大歌)。

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比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

浅析侗族大歌发声方法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四川等地区。

侗族大歌是侗族非常重要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被誉为“民族宝库、人类遗产”。

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它通常以群体合唱的方式表演,参与者众多,甚至可达百人以上。

大歌分为男女声部,男声音域高亢豪放,女声柔美动听。

歌词通常是一句一篇,内容包括神话、史诗、抒情等多种类型,形式上则以回旋和角度呈现。

大歌的表演方式包括呼啦呼啦、荡歌、对红等,充满了活力和喜庆的气息。

侗族大歌的演唱发声方法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大歌突出了音域的拓宽。

男声部通常由男高音和男低音组成,其中男高音负责高亢、豪放的旋律,而男低音负责低沉、稳重的基调。

女声部则由女高音和女中音组成,女高音的高亢激昂与男高音相呼应,女中音则承接男低音的低沉稳定。

大歌整体声域广阔,兼具高音和低音部分。

大歌特别注重合唱的技巧。

由于大歌通常由多人合唱,要求参与者的合声能力和协调能力非常高。

在演唱大歌时,不同部分的演唱者需要注意相互协调,形成和声的效果。

有的部分需要呼啦呼啦的快节奏,有的则需较为缓慢、柔和的演唱。

大歌的演唱者需要掌握各种合唱技巧,如分部合唱、调子变化等。

大歌的演唱方法强调情感的表达。

大歌的内容通常非常丰富多样,涉及到神话、历史、抒情等多种主题。

演唱者在表演时要注意情绪的转变和表达,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力度的控制,传达出歌曲的意境与情感。

有的部分需要豪放奔放的情感,有的则需要柔情似水的表达,演唱者必须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切实将其表达出来。

侗族大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其演唱发声方法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大歌在音域的拓宽、合唱技巧的运用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

通过对大歌的发声方法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民族音乐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的演唱分析与传承作者:方新佩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13期摘要:侗族大歌是发源于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侗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唱艺术,是该地区民族民歌中的多声部合唱歌曲的总称。

侗族大歌的发展历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侗族大歌在当今社会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贵州的侗族大歌是贵州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唱出国门,轰动了全世界。

而侗族大歌《蝉之歌》则是贵州侗族大歌的经典曲目,其以独特的音乐结构特点,多声部唱法的自然和谐之美的最为突出的美学特点和传统且独到的音乐表现形式阐释了贵州侗族大歌丰富的艺术内涵。

本文通过对侗族大歌《婵之歌》演唱特色分析与传承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歌唱者更好的演唱侗族大歌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婵之歌》演唱分析传承侗族是歌的民族,侗歌是民族的歌。

因为侗族没有文字,所以在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中,用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歌和大自然亲切的交流,结婚、节日等活动中都在歌里度过。

多声部音乐的侗族大歌亲切、自然、优美、和谐,犹如人与大自然的对话,和山水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让人听后如痴如醉。

《蝉之歌》是贵州侗族大歌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混声合唱歌曲,它的合唱形式是“一领众和”,即高声部由两歌手轮流领唱,低声部由众人和唱,里面有男声、女声和童声,它们的声音或冷静浓厚、或清脆高丽、亦或娇柔稚嫩,各具特色。

它的传承与保护在现代社会显得更加重要,是侗族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现代的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创作源泉。

一、侗族大歌《婵之歌》演唱特色分析《蝉之歌》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范畴,一领众合的演唱,使得声音谐和明亮、音色多变,十分动听,其演唱特点更是独具一格,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模拟自然之声“蝉”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生物,在夏天的时候,它就会叫个不停,它的叫声动听不动听,美不美,要因地区而异、因人而异。

北方人听到蝉的叫声也许会觉得很吵,很烦,但是在西南方,尤其是贵州侗族地区,对于侗族人民来说,蝉的声音却是世界上非常美妙的歌声。

因此,侗族人民就会模仿蝉的叫声自娱自乐,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蝉之歌》,世世代代在贵州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流传着。

模拟自然之声,是《蝉之歌》最大的特色,也是产生《蝉之歌》的根源所在。

以《额哭亲娘我叹青春老》为例进行说明:我在山林中听不到鸟儿鸣只闻额在唱悲伤额在枫树枝上哭亲娘额哭亲娘我叹青春老为找情歌使我愁断肠这首《蝉之歌》为女声演唱,音韵和谐,音色纯净。

巧妙运用原生态的自然之声的唱法,模拟“蝉”的鸣叫声。

整首歌低声部采用持续主音的手法,模拟延绵不断的夏蝉的鸣叫之声;而高声部声音富于变化,节奏紧凑,间有细腻的装饰音,旋律优美动听,用来模拟蝉鸣之声。

此首歌唱起来,仿佛奏起了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有蝉鸣声、风吹树叶之声、流水声,形成了一首自然的天籁之音。

2.演唱的共鸣演唱时运用鼻腔共鸣是侗族大歌《蝉之歌》的一个亮点,也是《蝉之歌》的特色所在,共鸣主要是存在于鼻腔(也称“鼻音”)是该种类歌曲的特殊发声方法,《蝉之歌》之所以难学难唱,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因此,是否能够把《蝉之歌》唱好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好鼻腔共鸣这一演唱技巧。

另外,《蝉之歌》还运用了部分鼻音这一似乎不是很科学的发声方法与鼻音音色的处理,但就因为这一发声方法的运用使歌队的整体音色显得厚重同时又有在大山中云雾缭绕的朦胧感,效果十分独特。

声音与山水交融,美景又有歌声相伴,让人身与心都得到了大自然的净化。

要强调的是这种鼻音的效果不是在整首音乐作品中都一直使用,只是根据歌唱时音乐形象和模仿自然界的某种音响有目的的使用,要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歌队的整体音色效果富于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朦胧,充满人们对生活与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3.演唱的呼吸方法民族声乐演唱时的呼吸方法是以“吟”的呼吸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

“吟”的行腔方式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行腔流畅,声音圆润平滑,这与侗族大歌《蝉之歌》的表现特点基本是一致的。

《蝉之歌》所采用的呼吸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追求过多的呼吸原理与呼吸技巧,其主要是模仿蝉儿鸣叫的声音,在低声部的音色深沉的衬托下,领唱者即可尽兴演唱,没有规定的乐谱就可唱出十分优美动听的旋律。

在各声部同时歌唱时以支声复调的形式出现,为衬托主要声部的旋律,低声部在主音“la”上持续长达数十拍,另由1-2人轮唱高声部的支声旋律以取得飘逸的和声效果。

这种在一个音的长时间持续发声,要有相应的呼吸方法和技巧来配合完成,侗族歌手是采用链式呼吸,队员相互交替换气(吹奏器乐时的“循环换气”)的办法,气息控制由自己随意发挥,以确保长达数十拍的歌声委婉、飘逸、持续不断。

这一演唱效果的完美体现,也是侗族歌队相互配合的结果。

4.舌尖颤音的运用舌尖颤音是一种具有模仿行为的特殊声音技巧。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运用较多,这一技巧在侗族大歌《蝉之歌》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侗族人民与自然为友,蝉鸟啼鸣、风声水流等等,都是他们所关注的声音现象。

《蝉之歌》中运用舌尖颤音将自然之声演绎得惟妙惟肖。

“我唱蝉歌请大家侧儿静静地听,唱支蝉歌献给众乡亲。

楞楞楞哩、楞楞楞哩、楞楞楞楞哩、楞楞楞楞哩、宁楞哩、呃嘿呃”歌曲由5-10人一组演唱,将类似口技化的声音运用于歌唱。

歌队演唱持续音“la”,领唱者则用舌尖颤音“楞楞楞楞哩”模仿蝉叫声。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交替变化,韵味十足。

5.演唱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民歌语言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语言和旋律高度地契合,对民歌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侗族大歌所在的区域地处我国西南片区,其语言风格是典型的南方方言语种。

其内涵丰富、音韵流畅、音调优美,是重要的南方方言之一。

《蝉之歌》是侗族艺术文化的代表之一,采用侗族语言,魅力与难度兼具。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其语言非常讲究。

歌词语言讲究押韵且符合声调,使用严格。

侗语有9个声调,有严格的上下句使用规范,在上下句的出现上,不能逾越。

因此,了解和掌握侗语及其语言声韵是演唱侗族大歌的必要前提。

其声韵有3种:即内韵、腰韵、尾韵。

内韵是指句内韵,腰韵是句间韵,尾韵是节韵。

一般说来,内韵和外韵在一个唱段里是可以变化的,尾韵则要求整个唱段一韵到底。

《蝉之歌》则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既不同于现代发声方法,又不同于学院派技巧。

它突出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以讲授知识、普及生活常识为宗旨。

侗族大歌使用本嗓演唱,且多采用吟诵调,它们与语言密不可分。

二、侗族大歌《蝉之歌》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正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它的发展进入到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学界的重视,一方面却是后继无人,难以维持的社会现实问题。

对《蝉之歌》的保护在客观上是对侗族大歌保护问题缺失的一种修正行为,对地方文化建设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笔者将在既能够保护侗族大歌原生态的同时又可以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问题上,提出保护侗族大歌《蝉之歌》自己的看法:第一,必须要有政府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宣传和发扬侗族大歌《蝉之歌》。

对有侗族大歌活动的传统节日的场所、礼俗给予一定的支持,保证正常的民俗活动,让侗族大歌《蝉之歌》有生存的环境。

第二,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可以在侗族各个村寨之间和侗族与别的名族之间开展,允许侗族各队时常巡回演出,以传播侗族大歌《蝉之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蝉之歌》。

第三,可在全国各院校音乐系内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程,把侗族大歌《蝉之歌》作为一项课程内容来学习。

第四,对现有侗族大歌《蝉之歌》进行收集整理,并记谱、录音,不仅保留书面资料,同时还要保存影音资料,大力出版有关《蝉之歌》的书籍及影音资料。

第五,在侗族地区建立自然风景保护区,可供游客们欣赏,还可在区内组织歌队向游客表演侗族大歌《蝉之歌》。

第六,在侗族地区建立侗族民族音乐文化学院,这样能够让人们更加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侗族大歌《蝉之歌》。

以上几种传承及保护措施,既能够在有效地对《蝉之歌》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还能够对侗族大歌整个的音乐艺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三、结语贵州侗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以歌为历史,用歌来表情达意,用歌来传承文化精神。

侗族大歌《蝉之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婚恋关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史、社会史、思想史和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侗族大歌《蝉之歌》还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同时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侗族大歌《蝉之歌》是当今世界上罕见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谐唱的民间合唱音乐,其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它像被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一簇簇鲜艳的奇葩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日夜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它必将在我国传统音乐日益繁荣的今天独耀光芒,香满人间。

参考文献:[1]陈玉.浅谈侗族大哥的起源发展及演唱特点[J].北方音乐,2014,(11).[2]潘永华.论侗族大歌音乐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思维基础[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3]杨莎.侗族大歌《蝉之歌》的音区音响特色研究[J].中国文房四宝,2013,(06).[4]催海洋.侗族大歌传承的困境及保护对策[J].贵州大学学报,2012,(12).[5]吴威.侗族大歌之蝉虫歌[J].民族音乐,20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