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姜黄色素的研究初探
姜黄素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_黄惠芳
![姜黄素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_黄惠芳](https://img.taocdn.com/s3/m/8b3521f4941ea76e58fa04dd.png)
姜黄素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黄惠芳吕平俞奔驰收稿日期:2009-07-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1)摘要:姜黄素属于药食同源并且为国内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本文综合论述并比较分析了姜黄素的提取工艺,常见的提取工艺有醇提法、酸碱提取法、酶法、水杨酸钠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以醇提法最为常用。
姜黄素精制纯化工艺有聚酰胺吸附法、大孔树脂吸附法、活性碳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乙酸沉淀法、甲醇-水结晶法、正丙醇重结晶法、混合溶剂分离纯化法等。
关键词:姜黄素提取精制研究进展姜黄(Curcuma longa L1)是姜科姜属植物,是药食同源的植物,是国内外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姜黄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树脂、胶质、淀粉和纤维素等约占80%,水分约占10%,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姜黄素与姜黄挥发油,前者占3%~5%,后者占4%~8%。
姜黄的黄色物质姜黄素为略带酸性的酚性物质,是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混合体,称之为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而姜黄素是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
姜黄素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碱、醋酸、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其分子式为C21H20O。
咖喱粉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为姜黄粉,据5科学养生62008年第4期报道,流感很难在印度流行,就是因为人们天天吃咖喱,把流感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印度老人痴呆症的发病率很低,仅有百分之一的印度人患有这种病,这与印度的饮食习惯有关。
食用调味品中的黄色咖喱粉具有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预防老年痴呆病等功效,姜黄素能促进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的形成,这种免疫细胞能清除淀粉体(一种能形成与老人痴呆症相联系的大脑斑块的蛋白质)。
姜黄素有利胆保肝、降血脂、活血通经、抗生育、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老年痴呆等生理和药理作用。
1姜黄素提取工艺姜黄素的提取工艺报道较多,主要有醇提法、酸碱提取法、酶法、水杨酸钠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改善药物水溶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改善药物水溶性和稳定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89da8eba0d4a7302763ada.png)
-10•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2019,38(1)文章编号:1672-7606(2019)01-0010-06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改善药物水溶性和稳定性的研究田会婷,朱晔,郭呈斌,张瑜回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目的〕制备明胶-姜黄素纳米复合物,考察复合物对姜黄素水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碱溶酸中和的方法,以明胶为载体,制备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对复合物的粒径、溶解度、物理稳定性等进行测定;以姜黄素水溶液作为对照,考察复合物中姜黄素在模拟胃肠道pH环境、光照、紫外线、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H7.2nm,l>DI为0.112;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载药量升高;复合物中姜黄素的水中溶解度相比原药增加1500倍;光谱学研究表明姜黄素与明胶疏水区域通过相互作用结合;在模拟胃肠道pH,光照、紫外线、高温条件下,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中姜黄素的降解远低于姜黄素原药,明胶与姜黄素的复合可提高姜黄素化学稳定性〔结论〕采用碱溶酸中和法制备的姜黄素-明胶纳米复合物可显著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匸关键词:明胶;姜黄素;纳米复合物;溶解度;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27.ll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improvement on the solubility and stability of curcumin by nanocomplexation with gelatinTIAN Huiting,ZHU Ye,GUO Chengbin,ZHANG Yu13Pharmacy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Abstract:[Objective J Nanocomplexes of curcumin with gelatin were prepared,and the improvement on the solubility and stability of curcumin were investigated.[Methods]Curcumin-gelatin nanocomplexes was prepared using gelatin as a carrier, curcumin was deprotonated and dissolved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then complexation with gelatin after acidification.The particle size,solubility and physical stability of the nanocomplexes were detected.The 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nanocomplex in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pH environment,light,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and curcumin in water was used as a control.[Results]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on parameter of the nanocomplex were117.2nm,0.112,respectively.Nanocomplex has good physical stability.Drug-loading rate of nanocomplex was increased while theconcentration of curcumin increased.The solubility of curcumin in water was enhanced by the nanocomplex about1500fold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curcumin.Spectroscopic studies indicated the binding between gelatin and curcumin:The degradation rate of curcumin-gelatin nanocomplex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riginal curcumi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complexation of gelatin and curcumin can improve the chemical stability of curcumin.[Conclusion]The solubility and stability of curcumin can be improvement by nanocomplexation with gelatin with the pH-driven method.Key words:gelatin:vurcumin;nanocomplexes;solubility;stability姜黄素(curcumin,简称Cur)是从姜黄、郁金等姜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作为其有效活性成收稿日期:2018-10-17作者简介:田会婷(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高水溶性姜黄素的研究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高水溶性姜黄素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d2e52e3186bceb18e8bb15.png)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高水溶性姜黄素的研究作者:孟阑佳曲姝奕杨艳李雅妮杨宗翰刘冠男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8期[摘要]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
在坑肿瘤、抗HIV、抗炎、抗氧化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
但其极低的水溶性限制了姜黄素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本文阐述如何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姜黄囊的水中溶解度。
[关键词]姜黄素;溶解度;熔融法[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2S6-02总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其中姜黄素占总姜黄素的70%,也是姜黄素类化合物发挥其功能的主要成分。
姜黄素具有多个酚羟基,为不溶于水的橙黄色结晶粉末。
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H1V、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保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但是姜黄素极难溶于水,文献报道其水中溶解度仅有0.01ug/ml,造成了其生物利用度极低。
因而,提高姜黄素的水中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制备姜黄素制剂的首要任务。
本文阐述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来提高姜黄素的水中溶解度的方法。
1仪器与试剂:紫外分光光度仪,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恒温振荡器,0~200℃温度计;高纯度姜黄素(95%),药用级辅料PVP K30,HPMC E5和PEG6000.2方法与测定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姜黄素0.1g,加入20mL的甲醇。
水溶液(50:50),过滤,取续滤液10mL作为对照品溶液。
2.2标准曲线的制备:将对照品溶液按5、10、20、25、50、75、100倍进行梯度稀释,在最大吸收波长216nm处进行测定得到标准曲线:Y=0.3303X+0.1296,R2=0.9977,线性范围:0.05-1(mg/ml)2.3样品的制备2.3.1熔融法称取3份0.5g的姜黄素,再分别称取PVP K30、HPMC E5和PEG6000(即三种载体)各1.5g进行混合加热观察,得出混合样品合适的熔融温度为150℃。
姜黄素的增溶及稳定性研究
![姜黄素的增溶及稳定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d355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1.png)
姜黄素的增溶及稳定性研究陶慧;余楚钦;黄劲恒;张伦;解仲伯;林华庆【摘要】姜黄素为难溶性且不稳定的一类天然食用色素,在食品、医药行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研究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以增加姜黄素在水性溶液中的溶解度.采用添加抗氧化剂、金属螯合剂以及调节pH值等手段,以色价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其对增溶后姜黄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溶解度结果表明,当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质量比为1∶2时,可提高姜黄素溶解度至40 mg/g,且增溶后的姜黄素溶液为全水系,用水可稀释成澄清透明的水溶液.稳定性研究表明:抗氧剂的种类以及用量对姜黄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以0.30%没食子酸丙酯的效果最佳;金属螯合剂对提高姜黄素稳定性的效果不及抗氧化剂;姜黄素溶液在强酸和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差,当调节姜黄素溶液pH值为4.56时,其稳定性与加入0.30%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PG)的相当.【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6(042)008【总页数】6页(P160-165)【关键词】姜黄素;增溶;稳定性;色价损失率【作者】陶慧;余楚钦;黄劲恒;张伦;解仲伯;林华庆【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姜黄色素(curcumine)是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onga L)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根茎中提取而得的一类天然食用色素,是由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组成的混合体[1]。
姜黄色素的提取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姜黄色素的提取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849b9c4050876323012120d.png)
Ab t a t C mp sto a d h sc c e c l r p r y o u c mi r s mma ie s r c : o o i n n p y io h mia p o e t f c r u n we e u i rz d, a d e e r h r g e s f n r s a c p o r s o ta iin la d mo e n e t a t e a d d t c in t c n q e r n r d c d e h tc ly r d t a n d r x r c i n e e t e h iu s we e i t o u e mp a ia l .Th t o s o c o v o v o e me h d fmir wa e e t a t n,u ta o i e t a to x r ci o lr s n c x r c i n,CO2 u e c iia x r c i n we e s p ro o t e t a i o a x r c i e t c n q e . p r rtc l t a t r u e i r t h r d t n l t a tv e h i u s s e o i e Ap e r n e o h e h i u s,i c u i g h g e f r n e c p l r l c r p o e i ,d fe e ta u s o t mme r , p a a c ft e t c n q e n l d n i h p ro ma c a i a y e e to h r ss l i r n i lp le v la f ty
进展. 同传统 的提取技术相 比, 微波、 超声、 超临界等提取技术有着不可比拟 的优越性。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差示脉冲伏安扫描法、 极谱
姜黄色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姜黄色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ce080ba6c30c2259019edb.png)
提 取 次 数 吸 收 度 残 存 率
根据最佳 提取条件对色 素进行多次提取 , 考察 提 取 次 数 对 提 取 率 的影 响 , 果 如 表 1 如 。表 明 色 素 经 过 5
次 浸 泡 后 提 取 了绝 大 部 分 色 素 。 1 2 2 色 素母 液 的 配 制 .. 称 取 一 定 量 原 料 , 据 最佳 条件 配 制成 1 的 色 素母 液 , 此母 液 稀 释 备 用 。 根 将
1 2 色 素 提 取 工 艺 . 1 2 1 提 取 剂 的选 择 。 .. 为 了选 择 最 佳 提 取 剂 , 取 一 定 量 的原 料 , 别 加 入 蒸 馏 水 , h 3的 酸 性 水 溶 液 、 称 分 p = 乙醚 、 油 醚 、 酮 和 石 丙 乙 醇 ,h p 一3的 乙醇 溶 液 乙醇 等 常 温 浸 泡 提 取 6 2小 时 , 现 姜 黄 几 乎 不 溶 于 乙 醚 、 油 醚 和 丙 酮 、 在 水 —1 发 石 而
成 色 素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毒 性 , 使 用 范 围 和用 量 受 到 限制 , 逐 步 被 天 然色 素取 代 。 其 正 由于 天 然 色 素 安 全 , 有 具
一
定 的 营 养 和 药 理 保 健 作 用 , 受 到人 们 的青 睐 。 因此 开 发 利 用 天 然 色 素 对 保 障人 们 身 体 健 康 、 进 食 品工 正 促
文 章 编 号 : 10—69( 0) 301— 08 5一2 2一 —01 4 9 0 0 0
日 百 U
随 着 食 品 工业 的 发 展 , 品着 色 剂 被广 泛 地 添 加 于 食 品之 中 , 食 以增 加 食 物 的花 色 品种 , 高 人 们 的食 欲 。 提 目前 , 品 工 业 用 的色 素 多 为 合 成 色 素 , 类 色 素 色 泽 鲜 艳 , 定 性 好 , 本 低 廉 , 现 代 科 学 证 明大 多 数 合 食 这 稳 成 但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f1e0b2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6.png)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魏瑞芝,刘广志,王乐涛,韩 昆(东阿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摘 要:姜黄素是姜黄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常作为天然色素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从姜黄素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姜黄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提取;生物活性;天然色素;应用The Research of CurcuminWEI Ruizhi, LIU Guangzhi, WANG Letao, HAN Kun(Dong’e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 Curcumin is polyphenols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turmeric. Curcumin is applied to all fields as natural pig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from methods of extract curcumin,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nd give a reference fo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rcumin.Keywords: curcumin; extract; biological activity; natural pigment; application姜黄素目前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染色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着色性[1]。
姜黄素主要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在我国用于咖喱粉的着色已有很久的历史。
由于它安全无毒、无副作用,被认为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活性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2]。
水溶性姜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水溶性姜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17bc6025c52cc58bd6be76.png)
等 。姜黄 色素着 色 能力 强 , 全无 毒 , 副作 用 , 国 安 无 是 内外 允许用 于食 品的重 要 天 然色 素 之一 。此 外 , 黄 姜 色素 还可 用于 医药 、 化妆 品等 着 色口 。但 是 姜 黄色 素 ] 不易 溶于 水 , 限制 了其 应 用 范 围。本 试 验 以姜 黄 为原
21 年第 E N C M NT
中 国 调 味 品
食 品添 加 剂
水 溶性 姜 黄色 素稳定 性 的研 究
范春梅 , 学 文 刘
( 四川 大学 食 品工程 系 , 成都 606 ) 1 0 5 摘 要 : 姜黄 中提取 的微溶 于水 的姜黄 色素 , 从 对浸 膏进 行增溶后 得到 水溶性 姜黄 色素乳状液 试验 研 究 了 p 光 照 、 度 、 e 、 檬 酸 和 维 生 素 C对 水溶 性 姜 黄 色素稳 定性 的影 响 , 果表 明 p 光 照 、 H、 温 F抖 柠 结 H、 F 抖 、 檬 酸对水 溶性姜 黄 色素稳 定性 的有一 定影 响 ; H 不 同 , e 柠 p 色素对 温度 变化 的敏 感性 不 同 ; 生 素 维 C对水 溶性姜 黄 色素稳 定性 的影 响较 小。 关 键词 : 溶性 ; 水 姜黄 色素 ; 定性 稳 中图分 类号 : 2 2 3 TS 0 .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O o 9 3 2 1 ) 3 1 8 0 1 O 一9 7 (O 2 O —0 0 - 3
水溶性姜黄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_彭永芳
![水溶性姜黄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_彭永芳](https://img.taocdn.com/s3/m/c6d68445e45c3b3567ec8bcd.png)
脱液的 -"#>= 处的吸光度,结果见表 .,在这四种 解吸附中 +#1 乙醇的解吸效果最好。 "( , 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 准确称取 -( ###A 已活化的湿树脂上柱,用 +#1 乙醇溶液及蒸馏水洗净,取配好的色素溶液测定吸 光 度 为 #( +$-, 然 后 取 色 素 溶 液 -#=’ 进 行 流 动 吸 附,控制流出速度为 "=’ T =4>,测其流出液吸光度, 结果见表 !:
;5A7=47( 27;&<@5=&> C9@9C=5E &8 8=F4 <4;=>; 8&< 564 @=?34>5 D9; C&3@9<47( G64 <4;A’5 ;6&D47 5695 . / , <7;=> 697 564 :4;5 @4<8&<39>C4 &8 9:;&<:=>? &> D954< / ;&’A:’4 CA<CA3=> @=?34>5( H> 564 C&A<;4 &8 74;&<:=>? 564’:;&<:47 D954< / ;&’A:’4 CA<CA3=> @=?34>5 D=56 0"1 4569>&’I . / , <4;=> ;6&D47 9 89=<’E ?&&7 C69<9C54< &8 ;59:=’=J95=&>( 2854< F4@49847A;4 &8 $0 5=34;I 564 9:;&<@5=&> 89C5&< D9; 74C<49;47 &>’E :E -( +*1 ( ()* +,%-# K954< / ;&’A:=’=5E LA77’4B9 &88=C=>9’=; MA<CA3=> N=?34>5I . / , <4;=>
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
![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186be84a7302768f9939d0.png)
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目的:研究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姜黄乙醇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姜黄素(Ⅰ)和1,5-二(4-羟基苯基)-戊-(1E,4E)-1,4-二烯-3-酮(Ⅱ)。
结论:化合物Ⅰ以酮-烯醇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药材姜黄中分离得到,这为姜黄黄色素的组成、定量分析、药理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stituents of yellow pigment from 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purified from ethanol extraction by all kinds of column chromatographi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methods. Results: Two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curcumin (Ⅰ), 1,5-bis(4-hydroxyphenyl)-penta-(1E,4E)-1,4-dien-3-one(Ⅱ),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ound Ⅰexists predominantly as a keto-enol tautomer, Compound Ⅱwa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 L.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provid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constituents, quantitative assay, pharmacological and use studies for the yellow pigments of 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Key words] Curcuma longa; Yellow pigments; Curcumin; 1,5-bis(4-hydroxyphenyl)-penta-(1E,4E) -1,4-dien-3-one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1],除用于医药外,姜黄黄色素还是一种天然染料,在我国用于萝卜干、咖喱粉的着色也已有很久的历史。
水溶性姜黄素制备工艺的研究
![水溶性姜黄素制备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3998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77.png)
第17期 收稿日期:2020-06-05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pdjh2020b1011)作者简介:周代营(1981—),湖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
水溶性姜黄素制备工艺的研究周代营1,丁 立1,2,曾庆珊3,卢俊礮1,李灶莲1,林修良2(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2.山东金宇桐生物有限公司,山东巨野 274900;3.汕头市龙湖区济德医药有限公司,广东汕头 515041)摘要:本研究通过采用表面活性剂乳化与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并在蒸馏水中透析。
采用透析法制备姜黄素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姜黄素溶解度。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设备低,产品稳定等特点。
并用紫外光谱的方法加以鉴定,按照本研究生产的姜黄素溶解度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姜黄素;两亲性共聚物;透析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7-0029-02StudyonthePreparationofWaterSolubleCurcuminZhouDaiying1,DingLi1,2,ZengQingshan3,LuJunjiong1,LiZaolian1,LinXiuliang2(1.GuangdongFoodandDrugVocational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2.ShandongJinyutongBiologicalLtd.,Juye 274900,China;3.ShantouLonghuJidePharmaceuticalCo.,Ltd.,Shantou 515041,China)Abstract:Inthisstudy,surfactantemulsificationandamphiphiliccopolymerself-assemblyanddialysisindistilledwaterwereused.Curcuminamphiphiliccopolymernanomicelleswerepreparedbydialysismethod.Thesolubilityofcurcuminwasinvestigatedbyorthogonaltest.Comparedwithtraditionaltechnology,thistechnologyhasthecharacteristicsofsimpleprocess,lowinvestmentequipmentandstableproduct.Thesolubilityofcurcuminwasimprovedbyultravioletspectroscopy.Keywords:curcumin;amphiphiliccopolymer;dialysis 姜黄素(Curcumin,Cur)是广泛存在于姜科植物如郁金块根,姜黄根茎,莪术根茎以及天南星科植物菖蒲根茎并从中提取的一种橙黄色结晶粉末状化学物质,它是一种二酮类化合物,也属于酸性多酚类物质。
一种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2433c65a0116c175e0e4884.png)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方法及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樊金玲,王攀,朱文学,韩兴曼,杨亚培,张月申请号:CN201711351465.1
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号:CN107952077A
公开日:
201804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将姜黄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到溶于去离子水的植物糖原水溶液中,振荡平衡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利用植物糖原纳米粒作为载体来负载姜黄素,以提高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溶解度提高快,应用该方法可以使姜黄素的表观溶解度提高近3100倍,可以应用到食品保健品,水溶性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或者医药等领域。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地址: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魏新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姜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姜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65954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a.png)
姜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嘿,大家知道姜黄吗?姜黄可是个好东西呀!那姜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步骤。
先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比如高精度天平、容量瓶、姜黄样品、合适的溶剂等等。
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姜黄样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哦,这可不能马虎!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匀,让姜黄分子在溶剂中尽情地“舞动”。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啦,将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不溶性杂质。
最后,通过合适的分析方法,比如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溶液中姜黄的浓度。
哎呀,是不是感觉也没那么复杂呀!但要注意哦,在整个过程中,天平的校准、溶剂的选择、搅拌的程度等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呢。
那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如何呢?放心啦,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只要你稳稳地走,就不会摔跤呀。
当然啦,也要注意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使用的溶剂可能具有挥发性,要注意通风哦,可别把自己给“熏晕”啦。
还有就是仪器的使用要规范,别一不小心给弄坏了。
说到姜黄溶解度测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那可多了去了。
在药物研发中,它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最佳配方和制剂工艺,就像给药物打造一个最舒适的“家”。
在食品工业中,能确保姜黄在食品中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让我们吃得更放心。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获取姜黄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信息,为各种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呀,这不是很棒吗?我给大家举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家制药公司在研发一种含有姜黄的新药,通过对姜黄溶解度的精确测定,他们成功地优化了药物配方,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哇塞,看到患者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恢复健康,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呀!总之,姜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把钥匙,能为我们打开姜黄应用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重视它,利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好处吧!。
姜黄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姜黄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a20403f12d2af90242e66f.png)
摘要 : 通过 研 究姜黄 色素 的提 取 工 艺及 其稳 定性 , 确定姜 黄 色素提 取 的最佳 工艺 以及长期 保持 其稳 定性
的 条件 , 为开发 利 用姜黄 色素提 供参 考 。采 用有机 溶 剂漫提 法 , 分 别 用 乙醇 、 乙酸 乙酯和 蒸馏 水 为 漫提
溶 剂提取 色素 , 采 用分光 光度 计测吸 光度 , 绘制 吸收 曲线 , 确 定其 最大吸 收峰 , 并进 行 漫提 溶 剂 的选 择 。 通 过单 因素 实验和 正 交试验 , 确定 最佳提取 工 艺条件 。在 最佳提 取 工艺条 件下提 取 色素 , 进 行稳 定性研
究。 结果表 明 : 所提 取 色素 的最 大吸 收 波长在 4 2 8 n m, 提取 该 色素的最 佳工 艺条件 : 在5 O℃的 温度 下 , 用8 0 乙醇水 溶液 , 以1 g: 8 mL的料液 比 , 浸提 2 . 5 h 。该 色素 的 热稳 定性 良好 ; 在 光 照 条件 下 色素 分 解 率较 大 I p H 对 色素 影响较 大 ; 蔗糖 浓度 、 食 盐浓度对 色素 的稳 定性 均有 影响 。
St u d y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Pr o p er t i e s o f Pi g men t f r Om Cu r c u ma
ZHANG Ca i - f a ng,LI Cu i - c u i ,YU E Ya n - xi a
f a c t o r e x p e r i me n t a n d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T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p i g me n t i s a l s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t h i s p a —
提取姜黄色素的实验
![提取姜黄色素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05a28d250e2524de5187e48.png)
提取姜黄色素的实验
生产原理及实验方案
一· 姜黄的特征及功能
• 姜黄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呈不规则卵 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 具短叉状分枝,长2 -5cm ,直径1 3cm ,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 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 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 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 味苦、辛。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 云南、福建、贵州、台湾等地,冬季或 早春挖取根草,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 干。 姜黄色素是姜黄的块茎中含有 的黄色素,姜黄色素为橙黄色粉末,不 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 乙酸和碱溶液,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稍 带苦。在碱性溶液中呈褐红色,在中性 或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二、采收与加工
姜黄的挥发油和色素的含量可因产地、采集时 间不同而相差很大,一般四川、广西产地的含 量较高。采集时间在12月至次年1月含量较高。 一般在冬季或早春挖取根茎,除去细根,洗净, 晒干。
。
三· 加工工艺流程
• 1.工艺流程 姜黄色 素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
2.原料 晒干的姜黄原料坚黄油得率一般为1%~1.5%(占原料重)。 我国于1987年通过准许使用姜黄油,正式列入食品添加 剂。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特殊的香气与味觉都是 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香料。
•
• •
•
姜黄是一种中药,主治风寒肩臂、 腰背冬痛,姜黄提取物可降低胆固 醇、降血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溶适合性 作用,还有利胆、促进胆汁生成、 分泌和胆囊的收缩等作用。 姜黄可提制食用姜黄色素,可用于 糖果、饮料、糕点、冷饮等食品的 着色。 姜黄油可用于食品,改善食品 的色、香、味,还可用于烟用香精, 具有增香、定香、防霉等效果,并 且是合成薯芋皂素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及药理活性 的不断深入了解,必将使姜黄素在 功能食品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 NA CoNDI ENT M
中 国 调 味 品
食 品 添 加 剂
水 溶性 姜黄 色素 的研 究 初探
范春 梅 刘 学文¨ , 学 明 , 伍
(. 1 四川 大学 食 品工程 系 , 都 6 0 6 ;2 四川 省调味 品添加剂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 成 105 . 四川 眉 山 6 0 1 ) 2 0 0
Ab t c : e a tce t k s Cu c ma a h a ma e i l ,e r u n p g e twa r p r d b t a o s r t Th r il a e r u s t e r w t ra s u c mi i m n s p e a e y e h n l a
动性 好 、 无异味 , 并且 在水 中具有较好 的溶 解性 , 能更好 的满足 一 些饮料 、 点及 其他食 品 的生产 需要 。 糕
关键 词 : 水溶性 ; 姜黄 色素 ; 究 研
中图分类 号 : 2 2 3 TS 编号 :o 0 9 3 2 1 ) 2 1 2 4 1 o —9 7 (O 2 O 一O 1 一O
姜黄 色素 ( 通常 称姜黄 素) 中药材姜 黄 的有效 成 是 分之 一 , 它是一 种植 物 多 酚 , 括 三 种化 合 物 : 包 姜黄 素 ( H。 ) 脱 甲氧基 姜黄 素 ( 趵H 。 5 和双脱 甲氧 。 、 06 C 0 )
s lto ic mfu n emeh d,h o c n r to f u c mi ime ti g i e fe ea tn o u in cru le c t o t ec n e ta ino r u n p g n s an d at rd ftig,t e c h n, wae -o u l u c m i ime t wa r d c d a tr t e c n e tain wa mu sf d S u id t e trs lb e c ru n pg n s p o u e fe h o c n r t s e lii . t de h o e
摘要 : 以植 物姜黄 为原料 , 用 乙醇 回流提 取姜 黄 色素 , 采 脱脂后 , 得到姜 黄 色素浸 膏 , 再将 浸 膏乳化 , 工 加
成水 溶性 姜黄 色素 。通过试验 设计 , 究了增 溶剂 品种 和增溶 剂 、 研 乳化 剂 、 的用量 以及 乳化 温度 、 水 乳化 时 间对姜黄 色素水溶 性的影 响 , 得到 最佳 工艺条件 。通过 该工 艺研 制 出的姜 黄 色素 呈棕 红 色、 明、 透 流
A rma y e pl a i n o p i r x or to fwat - olbl u c m i g ers u e c r u n pi men t
F AN u - i ,L U ewe ¨ , U emi g Ch n me I Xu - n W Xu - n 2
( . p rme to o gn ei g ih a iest C e g u 6 6 Chn 1 De a t n f Fo d En ie rn ,Sc u n Un v r i y, h n d 0 5, ia 1 0 2 C n i n dt eE gn eig T c n lg sa c e tri i u n . o dme tAd i n ie r eh oo y Re erhC ne Sc a ,M es a 2 0 0 Chn ) i v n n h ih n 6 0 1 , ia
e f c s o o u i z r v re i s a d a o n f s l b l e ,e u sf r wa e , n mu sf i g t mp r — fe t fs l b l e a i t n m u t o o u i z r m li e , t r a d e l i n e e a i e i i y t r ,e liy n i n t ewa e - o u i t f u c mi y e p rme t l e i n , h n o tmu o - u e mu sf i g tme o h t rs l b l y o r u n b x e i n a sg t e p i m c n i c d d t n r e e mi e .Cu e mi i me tma e u d r s c o d t n wa r wn s e n r n — i o s we e d t r n d i r u n p g n d n e u h c n i o s b o i h r d a d ta s i p r n ,I a o d fu d t , t o t o ffa o r n a o u i t n wa e . I a e t r me tt e a e t t h s g o l i i y wih u f lv u s a d h s s l b l y i t r t c n b t e e h - i p o u to e d fs me d i k ,c k sa d o h rf o . r d c i n n e s o o r s a e n t e o d n K y wo d : t r s l b e c r u n p g e t e p o a i n e r s wa e - o u l ; u c mi i m n ; x l r 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