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物品2
《熟悉的物品》教案
《熟悉的物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和熟悉常见的日常物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将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熟悉常见的日常物品,如文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 学习观察和描述物品的特征,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学习分类和归纳,将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
4. 学习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品的特征。
2. 采用分类法,让学生将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
3.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日常物品,如文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 准备一个教室环境,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和展示。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展示一些常见的日常物品,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品的特征。
3.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归纳,将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共同完成任务。
5.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和描述,评估学生对日常物品的认知和熟悉程度。
2. 通过分类和归纳活动,评估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带回家一些日常物品,与家长一起进行观察和分类活动。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去商店或超市观察和分类商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评估是否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九、教学建议:1. 对于观察和描述活动,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如观察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 对于分类和归纳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分类。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熟悉自己的物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一、熟悉自己物品标记,明白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二、能用对应的方式找到寄存自己物品的位置,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物品。
活动预备:
写有幼儿姓名的实物标记图一套,泡沫底版一张。
活动前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图标,在其中一张写好幼儿姓名。
"屈,教师.教,案,网"将剩下的几张别离贴到茶杯箱和毛巾架处。
率领幼儿事前观看茶杯箱、毛巾架的摆放位置。
活动进程:
一、引导幼儿熟悉自己的标记图。
教师出示幼儿的标记图,贴在泡沫底版上,别离请幼儿指认自己的标记,说对了请该幼儿拿走,说错了教师给予必然的提示。
二、玩找物品游戏,明白利用生活物品的规那么。
告知幼儿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用品,茶杯、毛巾,每一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标记图,去对应茶杯箱、毛巾架的相同标记,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用品的位置,对找到位置的幼儿,教师给予夸奖。
教师示范:这是××,它是我的标记,找找找。
我的茶杯在那个地址。
幼儿找自己用品的位置,教师注意检查、引导幼儿观看物品位置上的标记与手上拿的标记图是不是相同。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下列问题、胆怯、不敢发言,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咱们鼓舞每一个小孩,并教小孩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长幼的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
幼儿对教室的观看认真了,参与活动的爱好有所提高,明白去寻觅各类他们大体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教师的帮忙。
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第2课 熟悉的物品-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熟悉的物品-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自然物品感受并表现其形态、颜色、纹理和光影等特点;2.能够在简笔画的基础上掌握色彩的运用,表现物品的质感和立体感;3.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生活中平凡的物品平凡之美的能力;4.提升学生绘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物品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物品形态、颜色、纹理和光影等特点的观察和表现方法;2.掌握色彩的运用,表现物品的质感和立体感;3.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生活中平凡的物品平凡之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1. 观察物品1.1 课前活动带一个小布袋让学生摸不同的自然物品(如树叶、树皮、石头、果实等),感受其形态、纹理、颜色和光影等特点,了解其各自的性质。
1.2 观察指导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物品拿出来,放在课桌上,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形态、纹理、颜色和光影等特点,并提问引导:•物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物品表面的纹理有哪些特点?•物品的颜色是什么颜色?有哪些颜色的变化?•物品在不同光线下会有什么变化?2. 简笔画练习2.1 教学方式老师现场示范简笔画的基本形态,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物品并进行简笔画练习。
2.2 简笔画要求•着重表现物品的形态;•尽量简化物品的细节;•保持笔触流畅。
3. 学习色彩运用3.1 色彩应用老师在黑板上演示使用颜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掌握色彩的运用,进一步表现物品的质感和立体感。
3.2 练习学生在简笔画的基础上,尝试使用颜料进行描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所画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相互欣赏和交流,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评价教学实施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品是最直观的评价方式,评价时要着重考虑其形态、颜色、质感等方面的表现;2.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情况,考虑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3.感性评价,询问学生对于自己所画作品的感受以及所获取到的知识和技能。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身边自然物品的美感并表现出来,能够掌握色彩的运用,进一步表现物品的质感和立体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二课《熟悉的物品》word教案
熟悉的物品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通过大量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描绘静物的基本技法。
本课围绕着静物画,启示我们要改变常态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从描绘静物工具的多种选择、构图的角度变化到表达方法的多元展开,均可以更宽广的视角面对,形成全新的绘画意识。
同时本课也传递着另一个概念:静物是有生命的,描绘它们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一、教学路径欣赏——欣赏不同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体会静物画中多样的构图美,感受静物画的线条之美和意境之美,发现用画笔记录身边物品的乐趣。
学习——要确定一幅静物画的构图,首先要决定一个主题,然后选择一些合适的补充物来组成和谐的视觉结构,这种布置的整体结构能够加强主题,传递思想和营造气氛。
学习构图的基本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和谐。
尝试——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可以画出不同的笔触。
尝试用不同的笔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自己的情感。
尝试用各种熟悉的物品进行组合练习,体会不同的构图意境。
研究——描绘静物有多种手法,可以是用线的描绘也可以加一些明暗增加物体的体积感。
实践——选择合适的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二、课时建议两课时,一课时为线造型的静物的学习,另一课时为素描静物作品的学习。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和构图形式,掌握静物画的不同表现方法,体验构图的不同角度、不同工具呈现的不同趣味,感受静物画的艺术美。
技能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学习用明暗关系来表达物体的质感、体积和空间感,了解静物画的构图要求。
情感目标:感受静物画的美,体验线造型多样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多种表现方法,并能从多种视角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能用灵活的、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光去观察、捕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熟悉的物品》教案一、教材分析:《第2课熟悉的物品》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绘画教材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艺术美的眼光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如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中心构图等。
2. 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如线描、阴影、明暗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用观察力和创造力捕捉物品的美感。
4.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用灵活的、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光观察和捕捉物品,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不同。
他们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课熟悉的物品》中的静物画。
先让我们来看一些静物画的图片,你们对这些画作有什么感觉呢?学生1:这些画作很美,色彩搭配得很好。
学生2:我觉得每个画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看起来很有层次感。
老师:很好,你们对静物画的构图和色彩有很敏锐的观察力。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构图和表现静物画的方法。
步骤二:教学讲解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
平面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可以将物品放在画布上的不同位置,形成平面感。
对角线构图则是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增加画面的动感。
还有中心构图,将物品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题。
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些画作中使用了哪种构图方式。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使用了对角线构图,因为画面中的物品形成了一个斜线。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除了构图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线描、阴影和明暗对比等方法来表现静物画。
熟悉的物品第2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点,熟练掌握画静物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静物画的美,体验色彩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画出一组合格的静物组合,体现出明暗关系,构图合理。
难点:自主设计有个性、表现情感的创意背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将作业要点评的作业分为“优秀组”和“潜力组”两组,两组分别抽出四五张点评。
1.优秀组:将优秀组的作业分别展示出来,结合知识点总结出优点,供其他同学借鉴。
2.潜力组:将潜力组的作业分别展示出来,让该幅画的作品的作者先站起来说自己的画哪里有待提高,最后教师总结,并提出指导建议。
3.点赞:课前,在优秀组的每一个作品上画一个赞,在本节课上当众说明已点赞;当潜力组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态度良好时,当众在他的作品的右下角画一个赞。
4.补充说明:教师在发作业的时候补充:“这节课的成绩,我将在有赞的作品上额外加分,这节课努力,下节课每个同学都有得到赞的机会!”(二)知识讲解通过一对一错的两张素描画和两张彩铅画为同学们讲解知识点。
1.为同学们展示两张素描画,一张有共性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出在哪。
另一张是正确的画,通过分析这张画,总结出正确画法。
2.为同学们展示两张彩铅画,一张有共性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出在哪。
另一张是正确的画,通过分析这张画,总结出正确画法。
3.通过上面展示的两组作品的对比,为同学们提出课堂练习的相关要求。
(三)优秀作品展示将优秀的静物作品图片展示自己大屏幕,此张PPT将一直停留,供学生们参考。
(四)课堂练习教师组织课堂练习,做出针对性指导,并讲解共性问题。
四.课后作业总结这两个课时的知识点。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通过描绘“熟悉的物品”提升绘画基本功。
2. 学会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出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设计能力,能通过作品表达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主题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文具、书籍、装饰品等任何一种物体。
作业步骤1. 观察物品:学生选择一件熟悉的物品,仔细观察其形状、结构、纹理和色彩等特征。
2. 构图设计: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品的基本轮廓和大致比例。
3. 素描基础练习:学生运用基本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等)描绘物品的轮廓和细节。
4. 阴影处理:学生学会运用阴影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物品看起来更加生动。
5. 创意表达:在完成基础素描后,鼓励学生加入个人创意和情感元素,使作品更具个性。
作业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观察细致,能够准确捕捉物品的特征。
3. 素描技巧运用得当,线条流畅,阴影处理自然。
4. 创意表达有新意,能够体现个人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5. 作品保持整洁,不出现污渍和折痕。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学习他人优点,改进自身不足。
3. 综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果,给予学生作品综合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作品,反思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家长反馈:家长了解孩子的作品及教师评价后,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熟悉的物品”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构图、素描和创意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绘画基本功和审美情趣。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三、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水果、文具等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2.体验阶段:(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3.总结归纳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4.实践阶段:(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
5.展示评价(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特别熟悉的一件物品作文
特别熟悉的一件物品作文
在我的书包这个大家族里,有一件物品是我特别熟悉的,它就是我的文具袋。
这个文具袋是去年英语比赛后发给我们的奖品,它非常好看。
它的肚子可大了,里面有尺子、橡皮、橡皮……我从文具袋里拿出尺子和铅笔,它们帮助我在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
接下来轮带橡皮大哥了,它能把写错的字都改正过来,就像一名敬业的警车叔叔一样,把一个个坏人都捉拿归案,它可以说是文具界里体积最小的一员。
我的文具袋有三层,第一层里有钢笔、水性笔,第二层里有修正液、橡皮,第三层里有铅笔、尺子,外面还印有一只小老鼠,小老鼠有两只大耳朵,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小巧玲珑的小嘴巴,看起来很乖巧。
这就是我的文具袋,这就是那个让我特别熟悉的文具袋!环江县第二小学六年级:韦雅瑜。
第二课人类的朋友第二课时
1、静物构图的含义 静物构图是作者围绕绘画意图 按构图原则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2、构图注意原则
• 静物构图的原则是对组合物的摆 放要处理好聚散、前后、遮挡、 高低等关系。
3、构图的基本规则
• 构图的基本规则:1)完整 2)变化与 统一 • “完整”的原则,要求画面饱满、舒 适,形象完整、主题突出。 • “变化统一”是构图的手段,构图的 美学原则主要是既要有对比和变化, 又要能和谐统一,最忌呆板、平均、 完全对称及无对比关系的画面。
• 步骤三、逐步深入塑造
• 步骤四、整体完成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学习目标:
了解静物、写生、构图的 定义,掌握常见的构图形式。 能用自己喜欢的构图形式绘制 一幅素描作品。
静物:
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 画的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写生:
写生就是直接对照实物、实 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 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 “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
常见的构图问题:
• 太大 • 太满 • 太空 • 太散 • 太板 • 太偏 • 太下
构图判断
过小
过于集中
构图偏上
过大过满
正确构图
过散
构图偏下
4、构图的基本形式
• 构图的样式分为两 大类:对称式构图 和均衡式构图。 • 对称式构图:主 形置于面面中心, 非主形置于主形两 边,起平衡作用, 底形被均匀分割。
• 均衡式构图:主 形置于一边,非 主形置于另一边, 起平衡作用,底 形分割不均匀, 均衡式构图一般 表达动态内容。
5、常见的几种构图样式
• 三角形构图
• S 形图
6、三角形构图的静物作画步骤
照片
观察分析
物品分类教案汇总5篇
物品分类教案汇总5篇物品分类教案。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预备的人。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盼望小伴侣们能在课堂上学到学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预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
教案为同学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请阅读由我为你编辑的物品分类教案汇总5篇,供您参考,并请保藏本页!物品分类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预备:阅历预备:幼儿已把握物品用途的相关阅历。
物质预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一、以熟悉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好。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根据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看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沟通。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五、运用图谱标记关心幼儿梳理分类阅历。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依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察指导。
物品分类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购物选商店情境中体验物品分类的乐趣。
2.了解不同购物场所的社会功能。
3.能按商品的特征分类。
活动预备阅历预备:幼儿有相对丰富的购物阅历。
课件预备:“玩具商品”组图;“各种各样的商店”图片。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论购物经受激发活动爱好——你们都去过哪些卖东西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卖些什么东西?二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根据商品特征分类——这些商品放在一起,怎么分类可以便利顾客选择呢?——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三依据分类结果让幼儿了解不同卖场的社会功能——上面这些玩具,我们可以在哪里买到呢?——这个地方除了卖玩具,还有卖其他类型的东西吗?四出示组图鼓舞幼儿发觉它们的不同——假如你想买几个玩具,你会去哪一家商店?为什么?这几个商店卖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想买同时想买糖果、纸巾和牛奶,你会去哪一家商店?为什么?这几个商店卖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物品分类教案篇3活动目标: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熟悉的物品》教案
《熟悉的物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物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五种物品词汇:book, pen, paper, cup, chr, table, puter, phone, watch, shirt, pants, shoes, bag, car, bike。
2. 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物品的外观、颜色、大小、用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十五种日常物品的英文表达及描述物品的方法。
2. 难点:正确运用英语描述物品的外观、颜色、大小、用途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PPT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物品词汇和描述方法。
2.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描述物品的任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物品,让学生用中文描述物品的外观、颜色、大小、用途等。
2. 教学新词汇(10分钟):教师展示PPT,引导学生学习十五种日常物品的英文表达,并用中文解释词汇含义。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三至五种物品,用英语描述物品的外观、颜色、大小、用途等。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物品”游戏,学生用英语描述物品,其他学生猜测。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房间内物品的描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描述物品、参与游戏等。
2. 语言表达:评估学生在描述物品时的语言准确性、流畅性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熟悉的物品说明文作文450个字
熟悉的物品说明文作文450个字
我有一个漂亮的文具盒,那是开学时妈妈送给我的。
这是一个塑料的长方形文具盒,长十八厘米,宽七厘米,盒盖上的动物王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左边的猫咪穿着桔红色的皮袄,趴在皮垫上,好像正在睡觉。
穿着白色毛衣的小白兔正顽皮地踢着足球。
穿着黄色横条衣服的小猫张着嘴“喵喵”地叫着,背着一个蓝色的大皮球,正和伙伴们做游戏呢。
穿着红色衣服的小猫竖着耳朵,拽着毛线团,后面有一盆美丽的花。
看着他们那可爱的模样,真想和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我的文具盒如同一座两层的小阁楼,顶层有几个并排的笔筒和两个长方形的“小屋”组成。
笔筒中装着各种各样的笔:黑色的钢笔,红色的圆珠笔,受人欢迎的可擦笔,还有几支木头铅笔。
“小屋”里住的当然是橡皮。
底层有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还有一些铅笔芯在这儿安家。
很快,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当我画直线和图形时,尺子哥哥会立刻跑出来帮忙;写字时,钢笔姐姐会“蹦”出来,在我的作业本上辛勤耕耘;一不小心写错了,橡皮弟弟会挺身而出,把错误的答案去掉。
每当看到老师在作业本上批的一个个满分时,我总会捧起文具盒,轻轻地说:“谢谢你,给了文具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了学习上的帮助。
”
文具盒已经陪伴我五年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很喜欢它。
初中美术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熟悉的物品》(板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熟悉的物品》是选自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熟悉的物品》这一课它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既承接了上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进而更深一步的对绘画进行感知、学习与领悟,了解一些简单物品的造型表现手段,同时又为下一课《情感记录》更高要求的造型表现做了铺垫。
在教材中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对本课的自我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目标的理解,我明确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静物画的用笔和能够通过用笔的轻重疏密表现简单物品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学习体会知识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精神。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表现身边物品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熟悉物品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绘画积极创造,从而树立学生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即:重点是解决一些素描绘画的技巧,了解简单的绘画用笔。
难点是如何运用不同的单色线条表现物品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我打算安排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的全部教学。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转换期,在身理和心理上既存在孩子的天真烂漫,又存在少许青少年的理性和大胆,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在对美术课程的掌握程度上还不是很系统,对一些简单的素描绘画手法也不是很了解,在造型结构上也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由简到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渐渐启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并且综合以上两大点我确定了我讲授本课的教法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法,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指导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自主学习探索。
读句子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造句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你熟悉的一件物品
读句子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造句用作比较的方法介
绍你熟悉的一件物品
1这头蓝鲸鱼有81吨重,比须鲸鱼多重10多吨!或许你们觉得大象才是最大的动物,但是,目前事实十最大的动物是鲸鲸的身体非常大,至少有20米2黄河的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3杨树的寿命非常长,甚至有的,比人类的寿命还要长
4或许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茫茫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5、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的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6、这种新型战斗机速度非常之快,如果让20年前最先进的同类机型先飞半个小时,它可以在10分钟内超过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熟悉的物品(2)
课时:二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业类别: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和评述法、欣赏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教学难点:①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一一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二、讲授新课
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3、活动要求
(1)每班分组时,可分成4~6人一个小维,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选择性地表现对象。
4、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
三、课堂小结
班上评价小组优秀学生作品的同时进行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未完成的作品。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