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死亡率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死亡率较高,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治 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PART 02
立体定向放疗介绍
REPORTING
立体定向放疗的定义和原理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定位和照射设备,将 高剂量的放射线聚焦于肿瘤病灶,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该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形状,并制 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
中国专家共识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立体定向放疗 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 好的效果。为了规范和推广这一治疗 方法,中国专家们开始制定相关的专 家共识。
过程
经过多次的文献回顾、临床实践总结 以及专家讨论,最终形成了这一中国 专家共识。这一过程充分整合了国内 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确保 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团队协作培训
加强团队协作培训,提高各学科之 间的协作能力和默契度,确保肺癌 治疗的顺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REPORTING
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01 02
创新放疗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图像引 导放疗、呼吸动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 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疗设备升级
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升级,如质子放疗、光子放疗等新型放疗设备的出 现,将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治疗效果。
等,以增强肺功能。
营养支持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前 , 肺 癌是 世界 范 围内最常见 、 死亡 率最 高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 放 射 治 疗 是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2 0 1 3— 0 3— 2 0接 收
基金项 目: 安 徽 省 卫 生 厅 医学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 编号:
2 0 1 0 A 0 0 4 )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1 0—1 2 7 2— 0 3
我科 收治 的 Ⅲ期 N S C L C患 者 5 6例 , 其 中男 4 9例 , 女 7例 , 年龄 3 6~ 8 5岁 , 中位 年 龄 6 6岁 。肿 瘤 经 病 理证 实为 鳞 癌 4 0例 、 腺癌 1 6例 。按 照 2 0 0 9 年 U I C C临床 分 期 , ⅢA期 2 2例 , ⅢB期 3 4例 。治 疗 前 后均 接受 中位 4个 周期 以铂类 为基 础药 物两药 联 合 方案 的序贯 化疗 。 1 . 2 治 疗方 法 用 真空 负 压 袋将 患 者 仰 卧位 固定 于定位 体架 内。在定位 时 , 避 免负压 袋过 度包绕 , 以 减少 由于皮 肤移 动造成 定位 和治疗 摆位 的误差 。患 者平 静 呼 吸 , 螺旋 C T 3~5 m m 层 厚 连 续 扫描 病 变
区域获得定位图像 , 核准 z线值及患者体表标记点
Di a g n o s i s a n d t he s u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e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n e o p l a s ms
割放 射治疗 的疗效 差 , Ⅲ期 N S C L C患者 的 5年生 存 率仅 为 5 % 一1 0 %l 2 J 。近 年 来 , 立 体 定 向放 射 治 疗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肺癌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高居榜首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作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本文将就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放射治疗是通过利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从而达到消灭或缩小肿瘤的目标。

相较于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可局部控制和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等优势。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但对于晚期患者或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肺癌中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准放疗技术,通过将高剂量辐射限制在肿瘤组织内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SBRT常用于治疗小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依赖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如CT、PET等)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规划系统进行精确定位。

相比传统放射治疗,SBRT具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和更低的毒副反应。

三、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肺癌中的进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另一种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放射治疗技术。

IMRT能够根据不同区域和器官对辐射敏感度进行个体化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剂量分布,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该技术在肺癌中应用,既可作为单一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学药物联合应用。

IMRT在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毒副反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介入性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介入性放疗是通过导管或注射方式,将放射性物质送入肿瘤组织内部进行治疗。

在肺癌中,经皮经导丝放射治疗和经纳米粒子介入性放疗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前者一般应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插入到肿瘤组织内部释放剂量辐射,达到局部控制的效果。

后者则是利用微粒向血液输送药物,使其直接靶向肿瘤细胞,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五、免疫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突出亮点之一。

立体定向放疗序贯TP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立体定向放疗序贯TP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wi t 4~5 Gy p rf c in te td e e y o h r a , h e a t ae v r t e y 8~ 1 me . e 3 ae t o p B e ev d s r o c i r d o h r p e u n eTP 4 r o r d 0 t s Th 0 p t n si g u r c ie t e t t a it e a y s q e c i nr e a c
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 . (4 3 )和 8 . (53 ) 0O 2 /0 % 33 2/ 0 ,P> . ,患者 1 % O0 5 、2年 总生存 率分别为 8 . ( 63 )V 33 (5 6 % 2 /0 S8 . 7 % 2/
3 ) 和 7 . (23 ) V 00 (4 3 ) 0 33 2 /0 S8 . % % 2 /0 ,P> . 。2年 无远 处 转 移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6 . ( 83 ) 和 7 . (23 ) 00 5 0 % 1/ 0 0 32 2 /0 ,B 组 虽高 %
(eat etfO o g, h i t f l tdH si lfG ag ogP amae t a U i r t G aghu5 0 8 , hn) D p r n cl y teFr f ie op ̄ und n hr c ui l nv sy u nzo 1 0 0 C ia m o o s Ai a o c e i,
【 摘要 】 目的 研 究立体定 向放射治疗序贯 T P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 的早期非小细胞 肺癌 疗效和毒副作 用。方法 6 例不能 0
手 术 的 早 期 非 小细 胞 肺 癌 患者 随机 分 成 A 组 和 B组 进 行 临床 研 究 ,A 组 3 采 用 立体 定 向 放 射 治 疗 . 剂 量 (0 0例 5%剂量 线 )4~5 G / ,隔 日 1次 ,共 8~1 y次 0次 , 总 剂 量 4 5 。B组 3 采 用 立体 定 向放 射 治 疗 序 贯 TP方 案 化 疗 四 个 疗 程 结 果 两 组 0~ 0Gy 0例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本文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2,49(1) : 1-11.DOI:10.3760/371439-20210621-00001本文引用: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 [J]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肿瘤,约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20%~30%为早期疾病[T1-2N0M0、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Ⅰ期和ⅡA期、AJCC第7版Ⅰ期],标准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包括肺叶切除术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60%~90%[1,2,3]。

对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外照射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自1995年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或者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radiotherapy,SABR)临床应用于不能手术的T1-2N0M0期NSCLC[4],多项临床研究提示SBRT 治疗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NSCLC局部控制率与手术相当,与常规放疗比较,SBRT显著提高了早期不可手术NSCLC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5,6,7,8,9]。

2012年,SBRT成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推荐的不可耐受手术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早期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的NSCLC患者选择接受SBRT,近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国各大肿瘤中心正在普及中,为规范临床实践、造福广大早期肺癌患者,有必要制定早期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

1. 早期NSCLC的SBRT适应证及禁忌证1.1 适应证①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断为NSCLC,组织病理学确诊、PET-CT扫描或动态CT扫描结果提示恶性肿瘤。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应用进展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应用进展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应用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肺癌的治疗方式也不断升级和发展。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是肺叶切除术。

但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轮廓精确度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SBRT(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立体定向体放疗)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也逐渐兴起。

SBRT可以通过高能量放射线,精确照射肺癌灶区域,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的放射治疗方式,SBRT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定位精度高。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检测手段,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灶区域,最小限度地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2. 疗效显著。

SBRT能够在灭活肿瘤细胞的同时,保留正常肺组织的功能,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治疗周期短。

一般只需1-5次照射,治疗时间短,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受到过多干扰。

4. 能够应对手术不宜的患者。

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或者肿瘤位置比较特殊的患者,SBRT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SBRT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SBRT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1. 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肿瘤,需要采用不同的照射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需要进一步明确SBRT与手术比较的疗效差异和适应症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方案;3. 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把控质量。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的应用进展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它改变了传统治疗方式的单一和侵入性,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保持生活质量,是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发展方向。

三维适形低分割高剂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

三维适形低分割高剂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

i rat acr[ ] ugR s 2 0 1 8 1 :7 nbe n e J .sr e , 0 2,0 ( ) 13—19 s c 7.
sa C, or sR,Res— FloJ i i S,e . Cylo ye ae x h ta 1 cox g n s2 e — [4 Cot S ae 3]
P to R sPat 2 0 18 1 1 . ahl e rc, 02,9 ( ): —5
细胞癌组织 中的表 达及意义 [ ] 吉林 医学,0 8 2 ( ):3 J. 2 0 ,9 7 5 6

[ 1 Ga o si K h eT, h —Wi e so e a.Ponsc 3 ] rbw k P, u nl Mu r l nhfF, t k 1 rgot i
c a c s a i fb l t r wt f co — i d c d n g o e e i h n e b sc i mb a g o h a t r s n u e a ig n ss
[0 F rd A,R do si 3 ] ar i i ulwk C,ShhS,t 1 og—t m fuw—u cu e a.L n e 00 r p
p e so sa s c ae t n ig n ssa d lmp o e mea t ss r s in i s o it d wi a g o e e i n y h n d t s i h a
[7 黄学文 , 2] 赵琪. 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 因子 (F F mR A的表 碱 bG ) N 达在部分恶性肿瘤 中的检测 [ ] 上海免 疫学杂 志 ,96,6 J. 1 9 1
现代 肿 瘤 医学
8 0.
21 0 1年 2月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a.
年 , 得较 满意效果 , 病例 数较 少 尚需进 一步 探讨 。 取 但 近年来有报道 V 。 多 系统损 害类 型 有较 好疗 效 , P6 对 特 别 适 用 于 对 皮 质 激 素 耐药 的 病 例 , 毒 副 作 用 较 少 I 。 且 6 』
对 于 年 龄 较 小 , 累 器 官 较 多 的病 例 , 们 仍 主 张 大 剂 受 我
( r ) 缘 剂 量达 9 %以上 , 用 6 Pv边 0 采 MV—X 直 线 加 速 器 实 施 治疗 , E ( em’ —ee—ve 方 向 选 择 4~8 B V Ba s y i w)
清 晰 , 有单 个 孤 立 的 远 处 转 移 病 灶 ; ) 期 寿 命 >1 只 (预 4
放 疗 加 S T治疗 称 为 S T组 ,3例单 纯 常 规 放疗 称 常 R R 3 退 , 留 白斑 和 色 素 沉 着 。尿 崩 、 部 肿 物 及 颅 骨 缺 损 遗 头 是 H C的典 型 表 现 。粘 膜 溃 疡 、 脾 肿 大 和 贫 血 亦 是 S 肝
常见 症 状 。皮 疹 印 片 或 肿 物 切 片 找 到 组 织 细 胞 可 确 诊 , 有 条 件 在 电 镜 下 发 现 Biek颗 粒 更 具 诊 断 意 如 r c b 义 。 由于 年 龄 及 病 变 范 围 不 同 , 临床 表 现差 异 较 大 , 年
非小细胞肺癌 ; 射治疗 ; 放 立体 定 向 适 形
[ 图分 类 号 ]R 3 2 中 74.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文章 编 号 ]0 8—17 (0 2 1 10 3220 )0—12 17—0 2
规 组 , 组 在 年 龄 、 理 类 型 、 瘤 大 小 、 床 分 期 及 一 两 病 肿 临

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叶露茜;何健【摘要】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 and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 ,methods of high local precis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early stage inoper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In some clinical trials ,the 3‐year local control rate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were close to 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BRT /SABR in early stage NSCLC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以及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为局部精确放射治疗方法,目前广泛运用于早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

在部分临床试验中,其3年局部控制率及3年生存率已接近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且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小。

本文对早期肺癌精准治疗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23)006【总页数】6页(P823-828)【关键词】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免疫【作者】叶露茜;何健【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世界首位。

微波消融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微波消融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据统计,肺癌是2022年中美两国男性和女性的最大死亡原因[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carcinoma,NSCLC)约占80%。

早期肺癌是指Ⅰ期肺癌,其标准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切除。

有研究表明,消融治疗、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均已取得很好的效果[2-6]。

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消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NSCLC的治疗,其中微波消融是消融治疗中发展较成熟的一种。

与外科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耗时短、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等优点;与放疗相比,其具有保护肺功能、可重复的优点,对早期NSCLC患者来说效果明显。

现就微波消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消融边界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微波消融的原理与优缺点1.1 原理微波消融是热消融的一种,其原理是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极性分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极高速振动,造成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0~150 ℃的高温,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7]。

1.2 优点与射频消融相比,微波消融具有以下优势:①微波能量不以电流形式发生,能够克服肺导电性不足的缺点,在传导热量时更连续、均匀,受炭化影响小,能获得更大的消融范围;②微波消融受热沉降效应影响小、对流性高,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均匀的消融区;③微波消融术中无需使用皮肤电极,并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以减少皮肤灼伤;④微波消融不会造成永久性肺功能降低,因此能够重复治疗,尤其在局部复发的肿瘤治疗中,重复进行可有较好的疗效。

与外科手术相比,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用时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1.3 缺点①微波消融对肺三级支气管及伴行动脉的损伤较大,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8];②微波消融后消融区常形成空洞,易造成感染;③不同的消融功率产生的消融边界相差较大,因此消融面积不易精确控制;④并非所有病灶都能在消融后即刻形成磨玻璃影,因此不同患者微波消融后的即刻疗效评估存在差异。

非小细胞肺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用力呼气肺活量预测值>1 L者。最典型的手术是支气管 袖状肺叶切除术。值得注意的是,术中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 除时,由于技术或吻合的原因,可能变为全肺切除术,此时手 术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大大提高。因袖式肺叶切除是完整切 除肿瘤及清扫淋巴结,不及全肺切除术干净彻底,故不能常 规替代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全肺切除术。 2.1.5肺段切除术此术式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病变位 于肺周、病灶较小局限于某一肺段的肺癌患者。肺段切除术 治疗肺癌的疗效分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因肺功能不允许行肺
手术指征及原则 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前,应尽可能确定其病理类型
叶切除术时的妥协性手术,二是作为T㈨N。肺癌的计划性
手术。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肺段均可行肺段切除术,但对以 上叶各段及下叶背段采用该术式者较多。 2.1.6楔形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相比,楔形切除术是不 按肺的解剖结构施行的术式,只适用于少数全身情况很差、 病变<3 cm、位于肺的外1/3,无支气管腔内扩散、区域淋巴 结及远处转移,且切缘阴性的患者。如果严格选择病例,可
Cmo
治疗目的。Nat}咖等在cT引导下对45例肺癌患者的78
个病灶行MwA治疗,发现其凝固直径达4.8 cm,对<3.O cm病灶采用单电极一次即可完全灭活。术后随访24个月。 4l例患者病情控制,4例病情缓解。 1.3激光消融(LA) 经皮LA是通过经皮穿刺,将有孔道
探针直接插入病灶,再经孔道置入光纤,由其导入的激光能 量向周围扩散,从而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坏死。weigd等 在cT引导下对42例肺癌患者的64个病灶行LA治疗,治疗 后CT复查显示病灶瘢痕组织形成,但较大病灶周边仍有残 存癌组织;其中51个病灶得到有效灭活,未完全灭活的病灶 约47%位于肺脏底部组织。随访6周~39个月,病灶复发 13个(20%),其中复发灶直径4.0 cm以下与4.1 cm以上者 的差异有计学意义;但与病灶所在位置无关。

李晓琳

李晓琳
诊检 查而非诊断性检查。
N0分期患者选择
作者 分期方法 cⅠ pⅠ NPV
D‘Cunha J
CT,胸腔镜
489
302
67.8
Choi YS
CT
291
201
69.1
Fuwa N
CT
604
443
73.3
约30%患者非病理Ⅰ期
N0分期患者选择

Michael K等2003年荟萃分析,汇总39项病 理对照研究,每个研究平均中位例数为51 例(18-237),结果显示:
Zimmermamm 2006 Xia Koto Scorsetti Lagerwaard 2006 2007 2007 2008
SBRT治疗早期NSCLC

Onishi等(2007)共入组257例Ⅰ期NSCLC患者 行SBRT治疗。 164例为 T1N0M0, 93 例T2N0M0, 其中可手术患者65例,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 局部进展率:14%,
SBRT治疗早期NSCLC
目前,已有较多SBRT治疗早期不可手术
NSCLC的研究
SBRT治疗早期NSCLC
作者 Uemastu Timmermann 时间 2001 2006 例数 50 70 68 25 31 43 206 可手术 % 58 0 0 0 35 0 19 cⅠ % 48 50 100 42 61 67 59 分割方式 5-12Gy ×5-10f 20-22Gy ×3f 6-12.5Gy ×3-5f 7Gy ×10f 7.5-15Gy ×3-8f 7-10Gy ×2-4f 7.5-20Gy ×3-8f OS % 86(3y) 55(2y) 53(3y) 91(3y) 72(3y) 53(2y) 64(2y) 局控率 % 94(3y) 95(2y) 88(3y) 95(3y) 78(3y) — 97(2y)

全身伽玛刀的现状及进展

全身伽玛刀的现状及进展

全身伽玛刀的现状及进展全身伽玛刀是立体定向伽玛刀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简称。

是一台国际首创、世界领先的、通过采用立体定向多源旋转聚焦原理治疗体部肿瘤的国产化大型放疗设备。

它涉及放射肿瘤学、精密机械、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医学影像、计算机软件、核物理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多学科先进技术集成创新的有机结合体。

全身伽玛刀首次将多源动态旋转的伽玛射线聚焦后所形成的高剂量区应用于体部肿瘤的治疗,其剂量分布具有类似质子线的Bragg峰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双重特点;临床应用中根据全身伽玛刀的多源聚焦原理和类似Bragg峰和粒子植入的双重剂量分布特征,结合常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的临床经验,采用高分次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模式,取得了高疗效、低损伤的效果,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同道的高度关注。

而且,现已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全身伽玛刀。

一、全身伽玛刀的类型1. OUR-QGD型全身伽玛刀由深圳奥沃公司研发的OUR-QGD型全身伽玛刀1999年获得国家MDA论证准入临床应用。

本设备主要采用锥形聚焦平面旋转照射原理,将30个钴-60个放射源按一定经纬度安装在一个球冠体的预准直器源腔中,通过终准直器引导射线向焦点聚焦,同时源体与准直体沿Y 轴行360度水平旋转,使30束γ射线沿焦点轴锥面旋转聚焦,使聚焦后的高强度辐射区的剂量分布具有类似质子线的Bragg峰的特点,而且多聚焦点叠加后的剂量分布有类似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特点。

初装源时总活度约8800Ci,经准直的30束γ射线旋转聚焦于辐射中心(焦点)的剂量率大于3.0Gy/min,三组不同孔径准直器在Y轴上的FWHM分别为Φ10mm、Φ30mm、Φ50mm,在其它轴面上更大。

计划时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的准直器,通过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剂量拟合,实施优化治疗。

与在加速器上实施的立体定向放疗(X刀和三维适形)相比,由于多源的多线速旋转聚焦,使正常组织吸收的辐照剂量更分散、更少,肿瘤吸收的剂量更集中,肿瘤周边的剂量梯度更大,治疗增益比更高,因此,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
密度增高、比例增大,或伴有血管穿行及边缘毛刺样改变等恶性特征;至少两 种影像检查(如胸部增强+1~3mm薄层CT和全身PET或CT)提示恶性。 • 2)经肺癌MDT讨论确定。 • 3)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
SBRT的适应证
• (4)相对适应证: • 1)T3N0M0。 • 2)同时性多原发NSCLC。
剂量分割
• 早期NSCLC的剂量分割是关系到肿瘤局部控制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关键问题。 • 单次分割剂量和总剂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尽量提高肿瘤控
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使治疗比最大化。 • 不同的单位之间SBRT的剂量和分割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要求BED超过100Gy、
治疗在2周内完成。
管、右中叶支气管、舌段支气管和双侧下叶支气管。 • 8.臂丛 • 对于肿瘤位于肺上叶的早期NSCLC患者进行SBRT治疗时,需要考虑勾画这一结
构,而且只需勾画同侧臂丛神经。 • 9.胸壁 • 对于肿瘤靠近胸壁的周围型早期NSCLC患者可以考虑勾画胸壁。 • 10.肋骨 • PTV5cm范围内的肋骨可考虑通过勾勒骨骼和骨髓来勾画出其完整轮廓并作为正
正常器官勾画与剂量限定
• 4.大血管 • CT纵隔窗下勾画,建议窗宽、窗位分别为W=150和L=50。 • 5.脊髓 • 对于非邻近脊髓的早期NSCLC,进行SBRT靶区设计时的脊髓勾画目前更多的推
荐是按髓腔的骨性边界进行勾画。 • 6.气管 • 环甲膜至隆突上2cm。
正常器官勾画与剂量限定
• 7.近端支气管树 • 其范围主要包括气管远端2cm、双侧主支气管、双侧肺上叶支气管、 (四)SBRT后辅助治疗 • 对于病灶直径>4cm的T2患者或T3患者,在SBRT治疗后,经肿瘤内科医师综合
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病理类型、分子分型、病变部位和对化疗的耐受性等, 在能够耐受化疗的前提下,可行2~4个周期化疗。 • (五)SBRT失败后的挽救治疗 • 1.局部复发 • 再程SBRT、肺叶切除术、射频消融治疗。 • 2.区域性复发 • 患者体能状态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同步放化疗,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可采用 单纯放疗。 • 3.远处转移 • 参照Ⅳ期NSCLC规范进行治疗。

肺癌的放疗技术创新

肺癌的放疗技术创新

肺癌的放疗技术创新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放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肺癌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的放疗技术、个体化治疗以及副作用控制等方面,介绍肺癌放疗技术的创新。

一、新的放疗技术1.立体定向放疗(SBRT)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肺癌放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精确确定肿瘤位置,通过合理的束流设计,使肿瘤得到高剂量辐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与传统的三维适形放疗相比,SBRT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效果。

该技术通常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疗效明确、治疗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2.强度调控放疗(IMRT)强度调控放疗是一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调节放疗器械的辐射剂量分布,以适应肿瘤的复杂形状和位置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危害,提高疗效。

对于那些肿瘤位置复杂,且周围正常组织较为敏感的患者,IMRT是一种更为合适的放疗选择。

二、个体化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在肺癌的放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放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

1.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将通过基因分析找到肺癌细胞的致癌基因,然后使用特定药物针对这些致癌基因进行治疗。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放射敏感基因检测放射敏感基因检测是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检测,找到与放疗敏感性相关的基因,以指导放疗过程中的剂量、分次、时间等参数的选择。

这样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副作用。

三、副作用控制放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针对这一问题,放疗技术的创新也着重解决副作用的控制问题。

1.分数加速放疗(HIT)分数加速放疗是通过提高每个放疗分次的剂量,以缩短整个放疗周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

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

《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2期128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2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陈佳艳,王佳舟,张军华,刘 笛,张 静,许新颜,黄 律,樊 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摘要]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

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后疗效预测方面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ABR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提取治疗前PET/CT和定位CT图像,由放疗科医师勾画病灶,运用影像组学的方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分析和总结,采用NMF聚类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分析这些特征值是否能够对有无局部进展的患者进行区分,所有统计学算法都在R平台(R Development Core Team)上实现。

结果:16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在PET/CT的影像组学PET特征中发现两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值(灰度共生矩阵最大相关系数和灰度游程共生矩阵长行程加重),可以用以区分患者是否出现局部进展,而在所有定位CT图像提取的特征值中并没有类似发现。

结论:在经过SABR治疗后的Ⅰ期NSCLC患者中应用基线PET/CT及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后,PET/CT似乎能够提供更具统计效能的PET特征值用以预测疗效,对比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PET/CT所提取的特征值可能更敏感、更全面甚至更具特征性。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现状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现状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现状石安辉;朱广迎【摘要】目前比较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随机研究证据尚不多,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是缺乏。

尽管STARS和ROSEL 两项随机研究结果荟萃分析显示SABR较手术耐受性更好,生存不劣于手术,但是目前仍仅推荐拒绝手术或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首选SABR,期待着正在进行的随机研究VALOR(Veterans Affairs Lung Cancer Surgery or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in the US)和SABRTooth(SABRTooth study in the United Kingdom)的结果。

许多回顾性的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了SABR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局部控制率达90%以上,5年生存率达70%),但是由于肿瘤分期定义、如何决定可否手术及手术患者采用手术方式(开胸或胸腔镜辅助)等不同,很难比较SABR和手术的优劣,尽管大部分结论是两种方法疗效相似,但难以成为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争论热点是哪一种方法更安全、创伤更小。

本文将就以上争论热点进行述评。

%High level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studies comparing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 to surgery is lacking.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 trials for STARS and ROSEL showed that SABR is better tolerated and might lead to bett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surgery for operable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SABR, however, is only recommended as a preferred treatment option for early stage NSCLC patients who cannot or will not undergo surgery. We, therefore, are waiting for the results of the ongoing randomized studies [Veterans af-fairs lung cancer surgery or 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in the US (VALOR) and the SABRTooth study in the United Kingdom (SABRTooths)]. Many retrospective and case control studies showed that SABR is safe and effective (local control rate higher than 90%, 5 years survival rate reached 70%), bu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in the deifnitions and staging of lung cancer, operability determination, and surgical approaches to operable lung cancer (open vs video-assisted). hTerefore, it is diffcult to compare the superiority of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d lung cancer. Most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ffcacy of the two modalities for early staged lung cancer is equivalent;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data, the conclu-sions from those studies are diffcult to be evidence based. hTerefore, the controversies will be focusing on the safety and inva-siveness of the two treatment modalities. hT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ongoing debate in light of these goals.【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6(019)006【总页数】5页(P389-393)【关键词】肺叶切除;胸腔镜手术;肺肿瘤【作者】石安辉;朱广迎【作者单位】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射治疗科;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射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肺癌仍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超过18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1]。

比较SBRT大分割放疗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比较SBRT大分割放疗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比较SBRT大分割放疗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摘要】目的:比较SBRT大分割放疗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SBRT大分割放疗组(30例),一组手术及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30例)。

结果:SBRT大分割放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3.3%(28/30)显著高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66.7%(20/30)(P<0.05),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P<0.05),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P<0.05)。

结论:SBRT大分割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显著。

【关键词】 SBRT大分割放疗;手术;IMRT常规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42-0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占非小细胞肺癌的30%左右,首选根治方式为手术,但是在年龄、医学原因等影响下,65%左右的患者不愿或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就成为临床采用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研究比较了SBRT大分割放疗与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SBRT大分割放疗组(30例),一组手术及IMRT常规放疗组(30例)。

SBRT大分割放疗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7~81岁,平均(66.3±10.2)岁。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传统的肺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手术切除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肺功能障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则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新治疗方法逐渐兴起。

SBRT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放疗技术,它能够提供非常高剂量的辐射到癌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比传统放射治疗,SBRT有如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高精确性:SBRT使用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如CT、MRI 或PET,来精确定位肿瘤。

医生们可以在多个角度观察患者的肿瘤,然后使用计算机模拟优化治疗计划。

2. 高剂量辐射:SBRT在少数几个高剂量的射束下,提供非常高的辐射剂量到肿瘤,从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高剂量辐射能够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分裂和生长。

3. 短疗程:传统放疗需要分为多个小剂量进行多次治疗,而SBRT通常只需在每个疗程内接受几个射束的高剂量辐射。

通常情况下,SBRT只需要连续几天或几周的治疗,而不是几个月。

4. 较低的副作用:由于SBRT的高精确性和高剂量辐射,它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暴露。

与传统放疗相比,SBRT 更少地引起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疲劳。

尽管SBRT在肺癌治疗中有许多优势,但它仍然有一些限制。

首先,SBRT可能不适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因为晚期肺癌通常与转移相关,SBRT只适用于局部原发肿瘤。

其次,肺部的运动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呼吸会导致肺部组织的移动,从而影响SBRT的精确性。

为此,医生们使用一种名为呼吸同步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技术能够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模式,使辐射发射与患者的呼吸同步,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肺部组织的移动。

近年来,SBRT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11月第15卷第33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303800)。

[作者简介]邓小茜(1994.8-),女,武汉大学2017级放射肿瘤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

[通讯作者]戈伟(1960.5-),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靶向治疗、肿瘤微循环与放射治疗、肿瘤综合诊治。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1]。

超过85%的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约20%为Ⅰ/Ⅱ期可手术切除的肺癌[2]。

然而,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因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或个人原因而失去手术机会,放疗为此类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

由于正常组织剂量的限制,常规放疗技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控率仅为50%,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则可高达90%以上,且不增加放疗损伤。

近年来,SBRT 治疗早期NSCLC 的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可[3-4],使得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早期NSCLC 患者有了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SBRT 是一种精确的治疗方式,可单次输送大剂量的放射线,并借助计算机的特殊软件得到病灶在体内的精确空间位置,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受量。

接受肺部SBRT 治疗的患者有着较好的预后,治疗部位局部复发率<10%,肺叶和局部淋巴结内部控制率约为80%[5]。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NSCLC,SBRT 不良反应小,其3年总生存率为95%,高于手术切除的79%,可能成为继手术后另一种治疗方式[6-7]。

1早期NSCLC SBRT 的放射生物学基础经典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可由Kellerer 和Rossi 等学者提出的细胞杀伤线性二次模型(L-Q 模型)或者称α/β方程来解释[8],这对放射生物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Q 模型以放射靶学说和DNA 双键断裂造成细胞死亡为主要理论依据,从生物学角度在较低分割剂量下推导射线对细胞的杀伤效应。

已有研究证实L-Q 模型适用于单次高剂量的SRS/SBRT 模式。

Brown 等[9]的临床研究显示,在SBRT 模式下,L-Q 模型同样能预测放疗效果,是以生物有效剂量(BEDs)为参照,适用于不同放疗方式下的疗效预测。

正常组织根据不同生物学特性及对电离辐射不同反应性分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

早反应组织细胞更新快,对放射治疗总时间较敏感,缩短总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邓小茜戈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Ⅱ科,湖北武汉430060[摘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已成为医学上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式,可以提供不亚于手术的局部肿瘤控制效果。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NSCLC 患者而言,SBRT 的疗效与手术相同甚至更优。

随着Ⅱ期临床试验的推进,对SBRT 的放射生物学特点、治疗技术及相关方法、正常器官/组织的剂量限值、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SBRT 诱导的免疫效应及远隔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为SBRT 的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综述了SBRT 治疗NSCLC 在上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8)11(c)-0028-05Research advances for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in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DENG Xiaoxi GE Wei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Oncolog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60,China [Abstract]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BRT)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medically inoperable earl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providing local tumor control effects comparable to surgery.For operable patients withearly-stage NSCLC,the efficacy of SBRT is the same or even better than surgery.With the advancement of Phase Ⅱclinical trials,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adi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BRT,treatment techniques and related meth⁃ods,dose limits for normal organs/tissues,major factors affecting efficacy,SBRT-induced immune effects,and distant effects and other aspects is deeper,these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BR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SBRT for NSCLC in these areas.[Key words]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Early-stag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esearch progress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11月第15卷第33期·综述·疗时间会加重早反应组织损伤,且其α/β值较高,肿瘤通常被认为是早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中细胞群体更新很慢,对分次剂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加大分次剂量会导致更严重的晚反应组织损伤,且其α/β值较低。

α/β反映了不同正常组织修复辐射损伤的能力,较好地解释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反应的差别,为预测放射治疗中生物效应和预后提供了依据[10]。

放射治疗所致的细胞生物效应主要是由对DNA的损伤所致, DNA是细胞辐射损伤的关键靶。

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不同,其中M期最敏感,S期抗拒最强。

Withers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次放射治疗可引起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细胞周期内时相的再分布(cell cycle redistribution)、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reoxygenation)、再群体化(repopulation),这4个生物学过程互相影响,使不同组织在放疗过程中表现各异。

随后,Steel依据肿瘤组织对放疗的反应及体外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将放射敏感性(radiosensitivity)加入其中一起构成放射治疗5R效应下的剂量分割基础。

2早期NSCLC关于SBRT的相关报道手术切除高度怀疑为恶性的肺部结节可切除病灶以及明确病理诊断,故2017年更新的Fleischner指南[11]仍未将SBRT/SABR作为早期NSCLC的处理方案。

但是最新数据显示[12],SBRT是无法手术的早期NSCLC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2014年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小组(RTOG)发布报告指出,其0236试验发现无法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接受SBRT/SABR治疗后的2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6%和93.0%,3年生存率为55.0%,5年生存率为40.0%[13]。

Wang等[14]回顾性分析了SBRT和手术治疗老年早期NSCLC的结果,入组患者均被病理或临床确诊为Ⅰ期NSCLC,并将其分为手术组和SBRT组。

比较2个治疗组之间的局部控制率(LC)、无复发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发现,LC(P=0.0012)和RFS(P<0.001)有显著差异。

手术组患者的5年OS为69.0%,接受SBRT的患者为44.6%(P=0.0007)。

术后5年CSS为73.9%,SBRT组为57.5%(P=0.0029)。

提示术后局部控制率和RFS优于SBRT,但OS或CSS无差异。

这表明SBRT替代手术治疗效果可观。

另有研究[15]表明,SBRT治疗组患者的LC、CSS、OS与手术治疗组相似或更高。

此外,SBRT对老年患者有显著优势[16]。

晚期复发并不罕见,相对较短的随访时间可能不适用于结局比较。

虽然在可手术的早期肺癌中应用SBRT的治疗数据有限,但SBRT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对一般状况较差不可手术的患者有益。

SBRT在不可手术早期肺癌中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共识都建议将SBRT作为Ⅰ期NSCLC的非手术治疗选择。

3SBRT治疗技术及相关方法SBRT是一种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stereotactic radiosurgey,SRS)的治疗手段,其差异在于SBRT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体部肿瘤。

1968年第一台以60Co作为放射源的SBRT设备问世,称为γ刀。

20世纪80年代初期,直线加速器开始替代60Co应用于SBRT,称为X 刀。

SBRT是一种现代的复杂而精细的放疗技术,它拥有以下特点[17-18]:①对机体无创。

摆位设备具有高度重复性。

②定位准确。

在图像引导下对每一次放疗进行图像验证,保证每一次治疗的精准性。

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测量和校正呼吸运动对放疗体位产生的误差。

③多个小野从三维空间将放射线聚集在病灶,在肿瘤靶区内形成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小,使周围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肿瘤周边剂量跌落快,要求照射靶点位置高度精准,适合直径≤5cm的肿瘤。

⑤单次照射计量高,疗程短。

从患者摆位到治疗完成,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min,整个疗程可在1~2周内完成,治疗中无任何不适感觉。

通常,在制订放疗计划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诊断性影像学检查,包括针对肺部肿瘤呼吸门控的四维成像技术,对体部肿瘤进行定位,从而确定需要治疗的部位。

同时,放射肿瘤医师需与物理师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从而确保正常组织在安全剂量范围内。

放疗的原则是在正常组织能够耐受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