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风
五年级语文《风》教案
五年级语文《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风》的主要内容,感受风的形象和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来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的形象和特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描绘,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幅风的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风。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风的了解和感受。
2.学习课文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
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读写,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风的形象和特点。
3.分析课文老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场景?分别是怎样的?老师提问:这四个场景分别体现了风的哪些特点?4.情境体验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风,模仿风的动作和声音。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体验风的形象和特点。
5.想象创作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风,你想去哪里?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创作一篇关于风的短文,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6.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风的形象和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想象创作环节,学生的作品富有创意,展现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延伸在下一节课,老师可以让学生继续观察自然界的风,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结合课文《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关于自然景物的课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看到了风的哪些形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谁可以来说说,风在这些场景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给这些场景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刚刚学了一些生字词,比如‘摇曳’和‘波光粼粼’,谁能用这两个词造个句子呢?”“我们来玩个游戏,我给出一个词,你们快速说出它的意思和用法,比如‘轻柔’。
五年级语文风教案
五年级语文风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语文风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风”,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风”。
2.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课件或图片展示风的相关内容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或图片展示风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风,并与同桌分享。
步骤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图片,讲解风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风的概念。
2. 示范给学生一些描述风的词语和句子,如“微风拂面”、“狂风呼啸”等,并请学生模仿跟读。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和连线等,巩固对风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风的感受,并与同桌分享。
步骤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总结归纳。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风的短文,描述自己对风的感受和理解,并提醒他们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写的短文,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风的特点和风俗文化。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示范、练习和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的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风》优秀教案(5篇
编号:__________ 《风》优秀教案(5篇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风》优秀教案(5篇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风》的文本分析1.2 生字词解析1.3 文化背景介绍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讲解5.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设计6.2 板书形式设计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设计7.2 作业提交方式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8.2 教学方法反思8.3 学生反馈反思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9.2 课堂活动延伸9.3 学习方法拓展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风》的文本分析《风》是一首描绘大自然中风的诗歌,通过对风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2 生字词解析讲解诗歌中出现的新词汇,如“狂风”、“细雨”、“落叶”等,并解释其含义。
1.3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风》,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3.2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4.2 学具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风》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并能描述风的形成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3. 学生能够分析风的作用,探索与风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风的形成原因和特点3. 风的作用及与风相关的技术和应用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入风的概念,与学生对话,询问学生对风的了解程度。
引发学生对风的疑问和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1. 讲解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具有气体流动的特性。
2. 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风的形成原因,如温度差异、气压差异、地球自转等。
3. 介绍风的特点,如风有方向性、风具有不同的强度、风对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等。
步骤三:实验探究1.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例如,使用温度计和风向标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和风向,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观察天气报告中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并与实际天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步骤四:探究风的作用1. 让学生分组讨论风的作用,并向全班汇报。
2. 引导学生思考风的作用,如风对环境的影响、风对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作用、风能利用等。
步骤五:技术和应用1. 介绍与风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如风力发电、风洞实验、风险评估等。
2.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自由探索其他与风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并向全班汇报。
步骤六: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与风相关的问题。
拓展课外阅读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风的更多应用领域。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综合评价学生对风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风能利用设施,如风力发电站或风洞实验室。
2. 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索风的应用领域,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风》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风》教案(通用14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风》教案篇1学习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灵活运用。
★认记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波、游、戏”3个字。
★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续编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随文识字,自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陶冶情操,升华感情。
★培养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激趣。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首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
(出示课件引入)(设计理念:运用动画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一开课就感到课的新颖,有趣,从面投入十分的学习热情。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3、读题后(点击课件“图片”)引入本课教学。
过渡语:风常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风?有过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课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风吹叶动水波荡”,这时课件的出现既再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配以轻风拂过声,营造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出示“课文”课件,看、听诗歌。
(要求学生标清小节,勾画出生字、新词)2、学生自由识字(点击“生字”课件)a. 学生利用自制的字卡,与同学互帮互助;b.全班交流识字方法;c. 集体齐读字词; d、把字宝宝送回句子中读一读。
(设计理念:“生字”课件的及时出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灵活的识记字词。
学生动手动脑,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议一议:诗中的哪些词句能发现风的踪迹?(板书略)(设计理念: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感知文本。
体味中华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点词句,精读感悟。
语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
语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语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
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要我们了解什么?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三、合作探究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2024《风》的说课稿范文
2024《风》的说课稿范文这是一个关于《风》的说课稿范文。
《风》是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诗歌,它描写了风的形态、性质和作用,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现象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素材。
首先,我们来说说教材。
《风》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诗歌,它属于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篇诗歌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风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描绘风的形态和感受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接下来,我们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一是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态和性质,理解风的作用和影响;二是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和体会诗歌中的美妙描写,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三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和实践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接下来,我们说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风的形态和性质的描述,让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描写来感受和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风的作用和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后,我们来说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法,通过听读诗歌、欣赏插图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我们还将运用肢体动作和情感表达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接下来,我们说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内容,我准备了课件、插图和其他多媒体资料,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风的形态和作用,并通过课堂实践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说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将通过导入新知、分析诗歌、讨论和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我会先通过一些问答和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导入风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让他们体会诗歌中的美妙描写和意境。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对风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模拟风的动作或制作风车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风的认知和体验。
《风》教案教学设计
《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风》。
(2)理解诗歌《风》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风》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风》的韵律、节奏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风》所传达的自然美和诗意。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风》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风》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诗歌《风》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歌《风》的韵律、节奏分析。
(2)诗歌《风》的意境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风》。
(2)了解诗歌《风》的创作背景。
(3)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风》。
(2)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风。
(2)邀请学生分享对风的感受和印象。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风》。
(2)学生跟读、自主朗读。
(3)学生背诵诗歌《风》。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风》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探讨诗歌《风》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4. 诗歌欣赏:(1)分析诗歌《风》的韵律、节奏。
(2)体会诗歌《风》的意境。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诗歌《风》。
2. 写一篇关于诗歌《风》的作文。
3. 调查自然中的风,了解风的种类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风》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风》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诗歌《风》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风为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诗歌。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风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风》优秀教案(5篇
《风》优秀教案(5篇《风》优秀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大气与气候”,详细内容为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风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分类及风的影响。
重点:风的定义、形成及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力发电、帆船等图片,引入风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风的定义、形成,引导学生学习风的分类及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风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风及其影响,如龙卷风、台风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风能资源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影响。
2. 不同类型的风及其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并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影响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风能发电技术,关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
《风》优秀教案(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气象与生活”,详细内容为风的形成、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的形成、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2.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风力现象。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风力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重点:风的形成及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风向标、风速仪。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力发电、风筝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力现象。
风五年级教案优秀7篇
风五年级教案优秀7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课程的教案的,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风五年级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五年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使学生懂得讲卫生、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和热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2.知识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单词和词组。
(2)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交际用语:you should shouldn’t…3.能力目标:能够在相应的情景下使用本单元所学的主句型,表达如何确保身体健康成长并能够对他人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点:(1)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单词和词组。
(2)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交际用语:you should shouldn’t…三、教学难点:单词exercise的发音。
四、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实物五、教学过程:师生问答风五年级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 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
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 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风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运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技能。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第一节课:《初春》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并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导师简要介绍课文《初春》,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阅读(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了解词语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15分钟):教师提问导生学关于课文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
例如:春天最明显的特点有哪些?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意义。
第二节课:《字课》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和写的活动,学习和巩固字音和字形。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游戏方式复习前一课所学的汉字,以复习为基础引入新的字课。
2.学习(15分钟):通过听写和跟读,学习新的汉字。
3.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汉字互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汉字,强调汉字的重要性和正确书写的方法。
第三节课:《小草花》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理解草花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绘画和写作,表达对草花的感受。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导入课文《小草花》,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自己是否见过草花。
2.观察(10分钟):学生到校园草坪上观察和体验草花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3.绘画(15分钟):学生回到教室,根据观察结果绘制自己所观察到的小草花。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风的作用(教案)
风的作用一、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二、科学思维目标1 .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2 .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三、探究实践目标1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2.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四、态度责任目标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研讨、模拟实验对“风对地表的作用”进行探究。
难点:运用探究成果对“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进行推测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岩石(砂岩)砂纸、实验记录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风蚀地貌照片(戈壁、沙漠、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聚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带来几幅图片,其中有景物,也有人物活动,你能从中看出它们与哪种自然现象有关吗?(课件播放与风有关的图片)学生边观看边思考。
2、没错,就是风。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慧眼。
(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风的作用》(板书课题)(二)探索1讨论并记录我们的看法。
1、提到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谁能描述一下自己所经历的过的风的景象。
2、生自由说自己与风之间的故事经历,师适当评价、鼓励学生。
3、既然风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身边,你知道风形成的原因吗?(生思考),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短片,肯定能找到答案。
(播放视频)4、生踊跃举手回答风形成的原因。
(依据视频的提示,风是空气水平运动的结果。
)教师讲述“研讨”方法:围绕着“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这个问题,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要认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哪些想法是相同的,哪些想法是不同的。
思考别人发言中哪些是合理的,自己的看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
风五年级教案推荐5篇
风五年级教案推荐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总结报告、企划书、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党团资料、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business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essay compilation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五年级教案推荐5篇借助教案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风五年级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新版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2.5《风的作用》教案
新版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2.5《风的作用》教案2.5《风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风的作用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明白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并与其它同学交流分享。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4.重视研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能说出风对自己家乡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懂得避险小常识。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PPT课件、小风扇、水、纸巾、硬纸板、透明塑料盒、沙子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之前两颗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子,这两种改变形式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地貌、环境的改变却是十分巨大的。
同学们知不知道还有一些力量虽然不剧烈,但却能一直持续缓慢的改变着地表形态,大家知道老师说的都有哪些力量吗?提问回答: (水、风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二、风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PPT出示风的作用图片。
实验: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
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本次实验应该怎么进行。
实验过程:在透明箱子的一端放置-块硬纸板当做岩石,另外一端放置散沙若干,用风扇在沙子的一-侧吹起沙子击打在硬纸板上。
模拟自然界中风卷起砂砾不断打磨岩石的过程。
实验现象:风扇吹起沙子打在硬纸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后的硬纸板,会发现硬纸板上有很多沙粒打击出的小坑洞。
实验结论:在自然界中岩石在风沙中会受到很大的作用力,长期经受风沙洗礼的岩石会发生侵蚀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风(教案)【新版】
3.《风》教案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想象清朝末年老北京春风中的景色,感受当时人穷苦人民生存的恶劣环境。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言,初步代领悟作者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语言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想象老北京春风中的景色。
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2.学习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形象逼真的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清朝末年老北京的资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话说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留意过什么季节什么样的风,自己对春风的感受。
揭示课题:风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确,通顺,注意断句2.再读课文,圈画词语,自然段。
3.再读课文,交流解疑4.再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精读理解1.看风景:老北京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风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读出这种感受。
学生在小组内练读,班内精读。
读出自己对春的感受。
想象风中的景物,你认为哪些描写风的语句最细腻,最形象逼真。
把这句修辞方法找出来。
2.想风情:老北京的风带给人们的是什么的感受,市民们是怎样在这种春风中度日子的,找出文中关于描写穷苦人民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认为市民对风的感受是什么,读出这种感受,看谁读出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老北京的春风为什么会是这种样子,你都想到了什么?联系我们家乡的春风说一说,在这方面自己有何感怀?如今的北京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悟风语:体会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形象逼真的写作方法。
全班内交流你觉得作者哪些语句让你觉得形象贴切,你学习到了什么?四、完善总结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一、感情诵读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词语积累说说在本课中你收获了哪些词语。
风五年级教案优质6篇
风五年级教案优质6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拥有一份详细的教案是可以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有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风五年级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风五年级教案篇1教材分析一、主要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学生已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律、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它是根据整数除法迁移过来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将其转化为整数除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小数小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学生要能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能举例说明估算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风五年级教案7篇
风五年级教案7篇制定好优质的教案之后,才能依据个人实际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风五年级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风五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标: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异域风情的相关资料。
2.课前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或现实生活中收集一些感兴趣的热门话题。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谈话引入:德国那开满鲜花的窗口,向我们展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威尼斯那特有的水域风情让我们向往,令人陶醉;泰国人与象共舞趣味横生,体现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和谐;彩色的非洲则向人们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你还想了解其他一些异域风情吗?我们本节课就把你课前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去收集其他一些异域风情介绍给大家。
在教师的激情中,让学生对单元的主题重新回顾,激起对交流话题的兴趣】二、明要要求,自主准备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聊聊热门话题)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投影出示:(1)可以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
(2)可以是学校、家庭、社区中人们关注的事情。
(3)还可以是好人好事好风尚,可以是不良倾向新闻题等。
3.明确要求,自主准备交流的话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话题交流,给学生以自主空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
】三、创设聊天情境,分组交流。
1.按课前设计表格让学生分类(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填写各自最感兴趣最想说的话题,把话题相同者组合成一个个小组进行讨论,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提出要求:(1)学会倾听作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想象清朝末年老北京春风中的景色,感受当时人民穷苦、人民生存的恶劣环境,激发对新北京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描写方法。
4.体会比喻等手法。
5.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领悟作者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能说出一位作家的名字吗?(看来,大家知道的作家还真是不少)。
老舍先生有谁知道?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老舍先生的信息吗?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他的作品《正红旗下》的《风》,板书课题,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旧北京的春风。
春风会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大家说得真够生动形象的呀,和煦的春风夹带着泥土、青草、花朵的芳香,像仙女的裙袂抚摸着你的脸颊,给你一种惬意舒心的感觉,可是旧北京的春风是这样的吗?
(新课伊始,老师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再加上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春风的样子,与文中的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使他们更加有兴趣地深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要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读书要注意什么?好的,下面就按照读书的要求,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字音读准,不丢字,不添字。
2.老师看了一下,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下面就请你的同桌代替老师检查,检查你的读文情况。
同桌之间,依次按照自然段读,一人读一人听,一定要及时纠正同桌读错的地方,最后,再依次标出每个自然段。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伸出你的手指头,对了,是五个自然段,那么,大家看,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最为合理?(三个)第一部分到哪里?再伸出手指头。
讲了什么?
第二部分从第二段到第几自然段?教师随机板书:特点,风来了,风停了。
)3.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现在就叫老师检查你们的读文情况,其他同学要注意,如果这位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你大声地说出来。
指名读,男生找女生,女生找男生。
看得出来,大家已经把这篇文章读得很熟练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用“老北京的春风像什么一样”的句式,说一说文中的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词语积累
1.说说在本课中你收获了哪些词语。
2.用自己最喜欢的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四)生字解析
说说本课你认为哪个生字字形最复杂,哪个生字字义最难理解,哪个生字最容易记住,哪个生字让你产生了联想……
(五)积累内化
在句子中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词语的妙处。
(文中句子)
(六)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1.读课文,想画面。
首先我们来看,课文第一句话就讲了: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并读一读。
(在这里,老师设计了,先由学生在书上找描写风狂暴的句子,再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对狂风的直观感受,这样的设计思路,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中,再利用多媒体,教师再随机引导和指导朗读,学生就很容易进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了。
)过渡:通过刚才大家深入的理解,知道了老北京的春风,是疯狂肆虐的,给人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那么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以适时引导。
)2.这样的春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沙飞上了天,日月无光,是什么?(沙尘暴)要想没有沙尘暴,就必须怎样?(提问)
老北京的人们,一到春天就得生活在飞沙混沌之中,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有人管吗?可是到了新中国,党中央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空气清新,天高云淡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提问学生)爱护和珍惜这样的生存环境,使它能万古长存。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
)
3.为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像亲身经历了老北京的春风一样呢?
这就是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形象逼真,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表现手法,让人读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课下你再在文中找找这样的句子再读读,深入地体会。
如果老师,现在让你描写一些我们这里的春风,你怎么写?
课件出示:春姑娘迈着()步子,向我们走来了,我看见微风轻拂着(),像()一样,吹到我的脸上,感到(),像()。
(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怎样理解课文,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从而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去,学以致用。
)
4.最后讲了风停了,谁来读读,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七)复习巩固,回归整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也想对你们说一句话,这节课大家都很踊跃,使老师度过了快乐的四十分钟,谢谢你们,再见。
(应用这样的回归整体的办法,是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总结全文,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让他们会觉得很亲切,很直接,使他们愿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