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从班赐到班俸过渡时期的俸禄制
略谈北魏俸禄制度
略谈北魏俸禄制度一、北魏俸禄制度概述1.1 俸禄制度的定义俸禄制度是指国家对官员、士族、军人等提供薪俸、禄位以及其他特权的一种制度。
在北魏时期,俸禄制度是国家管理官员和士族的一项重要制度。
1.2 俸禄制度的背景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建立者拓跋珪奠定了俸禄制度的基础。
北魏时期,国家政权稳定,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其中俸禄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二、北魏俸禄制度的演变2.1 初期的俸禄制度在北魏初期,俸禄制度主要是以土地、财物和劳役等形式体现的。
官员和士族可以获得土地作为俸禄,同时还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和福利。
2.2 中期的俸禄制度随着北魏政权的巩固,俸禄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中期的俸禄制度主要以金钱、物品和爵位等形式提供给官员和士族。
不同的官职和爵位享受不同的俸禄待遇,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官员和士族的工作积极性。
2.3 后期的俸禄制度到了北魏后期,俸禄制度进一步完善。
在后期,俸禄制度的主要形式是以禄位和金钱作为俸禄的发放方式。
同时,北魏政府还规定了不同官员和士族的俸禄等级,确保了俸禄制度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三、北魏俸禄制度的特点3.1 世族优先在北魏俸禄制度中,世族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世族可以通过出任重要官职和爵位来获取更高的俸禄,这也是北魏政权巩固的一种手段。
3.2 劳役制度北魏时期,劳役制度是俸禄制度的一部分。
官员和士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也需要履行一定的劳役义务,为国家做出贡献。
3.3 俸禄等级制度为了确保俸禄制度的公平性,北魏政府规定了不同官员和士族的俸禄等级。
这种等级制度使得俸禄的发放更加有序,并且可以根据官员和士族的地位和贡献进行合理的调整。
3.4 俸禄制度的稳定性北魏俸禄制度的稳定性是其一个重要特点。
政府对俸禄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管理,确保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北魏俸禄制度的影响4.1 统一国家北魏俸禄制度的推行,使得国家政权得以稳定,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再探北魏俸禄制
再探北魏俸禄制作者:郝瑞来源:《学理论·下》2017年第05期摘要:封建王朝建立国家机器后,有一批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官员,根据这些官员的品级按照一定的标准领取俸禄,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大特色。
北魏早期百官无俸,不定期的班赏制具有局限性,随着北魏统一北方,不断汉化,到了孝文帝时期,建立了俸禄制。
北魏俸禄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性的实行了“以品定俸”和“季禄制”被后代所继承,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关键词:北魏;俸禄;孝文帝;封爵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40-02北魏建立伊始,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制,还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畜牧经济、射猎经济所占比重大,而此时期官员的收入是依靠掠夺模式下的战利品再分配,即不定期的班赏制度,获利的人群主要是拓跋诸部的宗室、勋贵,依附的部落豪酋以及汉地的宗主。
他们随军出征获得大量的赏赐,遂成豪富,而其他官员则逐渐贫困。
班赏制度的实行源于拓跋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但其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北魏统一北方,战事的结束使得依靠掠夺的班赏制度很难再进行下去。
随着北魏汉化的加深,制度开始逐渐向中原王朝靠近,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俸禄制的班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孝文帝时,累数代之功,“稽参古式,宪章旧典”,在太和八年班行了俸禄制,这项制度不仅为北齐继承且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影响深远。
一、北魏俸禄雏形太和俸禄制班行前,俸禄已经初建形态。
在孝文帝班禄诏颁行前,军队和地方都实行了部分俸禄制。
在军队中据《魏书》卷五十八《杨椿传》载:“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
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
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才千余,然主帅如故,费禄不少。
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
”杨椿上书奏请之事发生在世宗朝,俸禄军府主帅食禄是起自道武帝拓跋■平后燕之后,全国班行俸禄制是在太和八年,距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历史故事-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故事-北魏孝⽂帝改⾰ 由于北魏实⾏⼦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为太⼦时,⽣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
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建⽴的北魏朝廷进⾏了⼀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孝⽂帝便受此影响。
那接下来就让⼩编给⼤家讲⼀讲北魏孝⽂帝改⾰的历史故事吧。
北魏孝⽂帝改⾰ 征服者总是为被征服者的较⾼⽂明和⽂化所征服北魏统⼀北⽅后,民族⽭盾和阶级⽭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民的阶级⽭盾上升为主要⽭盾。
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起义,北⽅边镇⼀带反抗逃亡频繁。
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豪强的⽭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盾也⼗分尖锐。
要解决这些⽭盾必须进⾏政治、经济、⽂化全⾯地深⼊地改⾰。
孝⽂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改⾰。
迁都洛阳 洛阳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重镇。
洛阳在东汉时已经成为⾸都及中原最⼤的商业中⼼。
东汉末年,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从河北等地迁居民数万以充实洛阳,并在汉宫的基础上重新建筑洛阳宫城和外城。
随着北⽅地区的逐步统⼀,洛阳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洛阳城中的丝织业、制盐业、冶铁业⽐较发达,商业已逐渐兴盛。
全城有三个主要市场:⾦市、马市和⽺市。
西晋统⼀后,以洛阳为国都,⼈⼝有了显着增加,并成为全国贸易中⼼,全国各地的珍贵商品在洛阳市场上都有出售,从绢布、粮⾷、药材、器⽫到⽣产⼯具,应有尽有。
西晋⼋王之乱,使洛阳腹地经济受到很⼤破坏,公元310年,匈奴刘曜攻破洛阳,纵兵劫掠,洛阳再次毁于战⽕。
永嘉之乱后,⼗六国⼀百余年间,⼏成废墟。
魏孝⽂帝是⼀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定要吸收中原的⽂化,改⾰⼀些落后的风俗。
为了这个,他决⼼把国都从平城(今⼭西⼤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规模进攻南齐。
有⼀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史料及解析】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表现在那里有何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表现在那里?有何作用?1)制定官吏俸禄制,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
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
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
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
”(《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论俸禄制实行之前北魏官吏的收入
延 边 大 学 (二 〇 一 五 年 五 月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本科毕业设计 题 目:论俸禄制实行之前北魏官吏的收入 学生姓名:赵婉莹 学 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历史学 班 级:2011级 指导教师:李玉顺 讲师摘要北魏(386-534)建国后至太和八年(484)为止,国家对大部分中央、地方官僚没有颁发俸禄,使北魏持续了近一百年百官无禄的状态。
北魏建立到439年华北统一为止,长期以征战为立国的重心。
当时维持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征战掠夺、临时征发等特殊途径上,较多地保留了军事部落联盟原始形态,统治政策缺乏制度化和稳定性。
通过收集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行的研究成果,对北魏建国初期面临的多种社会性质和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的社会经济状况,没有建立俸禄制度的主客观原因,无俸禄制度下中央、地方官吏的收入来源,以及这样的收入途径对北魏统治的影响,进行了较细致的探究。
北魏建国后,具有游牧部落传统的鲜卑拓跋族统治者面临民族构成复杂和社会经济状况非常复杂的局面,不仅维持了原来的游牧部落的传统分配模式,还受到了开国皇帝道武帝个人意志的干预。
无俸禄制下中央官吏的收入来源于班赏、廪给、赏赐物的自然增值、经商等,而地方官吏的经济收入主要靠自行解决。
无禄制下的北魏官吏的收入模式又对北魏统治稳定起了积极和消极双向的作用。
关键词:百官无禄;官吏的收入;班赏;廪给;腐败AbstractNorthern wei dynasty (386-534) after the founding until wo eight years (in 484), the country for most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bureaucrats not issue the salary,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lasted for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without Paul state officials.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the unification of north China in 439 founded, to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enter of gravity for statehood. Was to maintai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ic basis for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is based on their plunder, temporary purveyance special ways, such as more to retain the original form of military tribal alliances, and lack of institutionalized and stability rule policy.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foundation of co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social nature and a variety of economic form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did not establish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of salary system, no salary system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central and local officials, as well as to the incom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rul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inqui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orthern wei xianbei extension postscript to the families of the traditional nomadic rulers face a national complex and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economic situation is very complicated, not only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mode of the nomads, also by the founding emperor emperor wudi personal intervention of will. No salary income is derived from the class of the central officials to watch, Lin reward, natural value, business, etc., and mainly depend on the local officials' economic income. No under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official eloth, revenue model and stability to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rule played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two-way role.Key Words:Before the salary system ; Officials' income; Class of the reward; Lin to; Corruption目录引言 (1)第一章俸禄制颁布之前北魏的社会经济状况 (2)1.1 北魏前期复杂的社会状况 (2)1.2 北魏前期的经济形态以及财政状况 (2)第二章北魏前期没有实行俸禄制度的原因 (4)2.1鲜卑拓跋部氏族部落传统的影响 (4)2.2统治者的意志干预 (4)第三章俸禄制颁布前北魏官吏的收入 (6)3.1中央官吏的经济收入 (6)3.1.1 班赏制度 (6)3.1.2廪给 (7)3.1.3赏赐品的自然增值 (8)3.1.4中央官吏的经商和贪污受贿 (8)3.2地方官吏的经济收入来源 (8)3.2.1地方官吏自行解决的原因和现象 (8)3.2.2地方官吏收入来源的途径 (9)第四章无俸禄制下官吏收入的反思 (10)4.1无俸禄制度的积极影响 (10)4.1.1解决官吏的基本生活需要 (10)4.1.2激励将士积极参战获胜 (10)4.2无俸禄之制度的消极影响 (10)4.2.1贪腐之风盛行 (10)4.2.2官吏间贫富差距大 (11)结论 (12)注释 (13)参考文献 (14)谢辞 (15)引言北魏建国到孝文帝太和八年(484)颁发俸禄为止,近百年持续了百官无俸禄的状态。
魏晋南北朝官员俸禄魏晋南北朝文官俸禄
魏晋南北朝官员俸禄魏晋南北朝文官俸禄魏晋南北朝官员俸禄西晋时的官俸。
第一食俸月五斛,绢春百匹,秋二百匹,绵二百斤。
南北朝时期的宋,州、郡秩俸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其后一律给现钱。
梁时俸禄分五级,一品万石,至五品二千石。
北魏前期不设禄秩,每季各随近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6顷。
这些地方官吏,只要上缴定额的租调,便可在区内大力搜刮。
因此,北魏前期吏治腐败,官吏四处搜刮抢掠,'初来单鞭执马,返时从车百两'。
所以,史书上对北魏官吏有'饥鹰饿虎'之称。
因此,孝文帝时改行俸禄制。
均田制颁布后,又对地方官员按职别高下,分别授予公田作为俸禄。
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6顷。
公田不许买卖,离职时交递下任官吏,北周北齐也大致如此。
然而,这一时期不论是秩禄还是俸田,都是按照国家'九品中正制'来实行的,在九品之内的官国家才给予俸禄,不入品的和下属吏胥的俸禄国家并不负责,仍由地方 *** 筹措。
曹魏时发放粟米为俸禄。
至西晋实行占田制,按官品各地分别授予职田和谷帛,授田标准为:一品50顷(每顷100亩),二品45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至九品10顷,各食其租。
此外,《晋书》中记载禄秩有:1)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
太康二年,又给绢,春百匹,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
元康元年,给菜田十顷,田驺十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2)特进品秩第二,食奉日四斛。
太康二年,始赐春服绢五十匹,秋绢百五十匹,绵一百五十斤。
元康元年,给菜田八顷,田驺八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3)光禄大夫与卿同秩中二千石,食奉日三斛。
太康二年,始给春赐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百斤。
惠帝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
4)尚书令,秩千石,食奉月五十斛。
太康二年,始给赐绢,春三十匹,秋七十匹。
绵七十斤。
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地方上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用了大臣李冲的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国家收入增加。
第二阶段:汉化1.迁都洛阳(494年)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1、政治及经济方面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
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
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
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2、习惯与文化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改服装首先改变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
《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北孝魏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孝魏文帝改革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孝文帝整顿吏治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变革税制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颁俸禄制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
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
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
改革官制太和年间,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
从品为北魏之首创。
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
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
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迁都洛阳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
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
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
行均田制公元485年(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
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
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
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
北魏俸禄制
北魏俸禄制
北魏俸禄制是指北魏时期的官员,在其任职期间按照职位不同而
分配的的一定的薪酬的制度。
北魏的俸禄制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至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根柢已经建立起来了,也就是官制,而俸禄制便
是官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自“开元盛世”篇《循封志·官职表》和《循典》,北魏俸禄
制基本上定型了,北魏俸禄分为五个等级:正八级,正七级,上大夫、中大夫及下大夫(三大夫),编制为上、中、下三等;五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使、中使及下使(三使);四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十二相,分为上、中、下三等;三司及长老,全都为上等。
正八级的官员负责处理上大夫、五司及当面臣臣相的事务,任期
定为三年,俸禄特等以及官职是膺至高无二;正七级为累进式的晋代
官位,最后一个位置是丞相,此外,还有侍中、宰相、太师及太傅;
其余下一级的官员如中大夫、下大夫、三使、四府、十二相及三司,
也都属于正七级的职位,他们的基本俸禄也会随着任期的延长而增加。
此外,还有多个特别的官阶,如:知官、都知官、都太师、太尉、大夫、给事中、狱吏等等,他们的俸禄水平也不一样,较高的官阶的
俸禄比较丰厚,如四府,俸禄就比其他等级高出很多,但较低等级官
职的俸禄则要少得多。
总之,北魏时期的俸禄制度都以官位为基础,分为正八级、正七级、上、中、下三大夫,五司,四府,十二相及三司等,他们的俸禄
也随着官位的不同而不同,有较高的也有较低的,同时也有特别的官阶,如知官、都知官、都太师、太尉、大夫、给事中、狱吏等等,他
们的俸禄水平也不一样。
北魏从班赐到班俸过渡时期的俸禄制
北魏从班赐到班俸过渡时期的俸禄制*李静飞【摘要】[摘要] 北魏的俸禄制是随着鲜卑拓跋部对中原地区的征服与封建制的逐步实现而不断完善的。
北魏前期官员的俸禄主要来源于政府的班赐,而随着拓跋魏不断地与中原文化接触,汉化逐渐深入,北魏也不得不实行中原的俸禄制度。
查阅有关史料,可以看出自太和八年(484)之前北魏已经尝试实行俸禄制度了。
【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6)004【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 北魏;过渡时期;俸禄制;班赐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这一过渡时期的时间范围。
它的时间范围是从魏高宗(拓跋濬)开始到太和八年(484)“班俸”诏书的颁布。
那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作为北魏俸禄制度的过渡时期呢?这是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班赐”的次数和规模逐渐地减少,甚至消失。
据高敏先生在他的《有关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一文中统计:“太祖道武帝在位24年,共赏赐了12次”;“太宗明元帝在位15年,共班赐14次”;“世祖太武帝在位24年,班赐13次”。
而到了以后班赐的制度就逐渐减少了,“在《魏书》卷6《显宗纪》以后,像上述班赏、赏赐之事,不再见于记载。
”[1] 所以在这一阶段班赐制度是逐渐减少的,同时在这一时期新的官俸制度还没有正式的颁布,直到太和八年才正式颁布诏书“班制俸禄”[2] 所以在这一时期旧的制度开始逐渐消失,而新的制度还未形成。
因此称这一段时间为从班赐到班俸的过渡时期。
那么在这一时期,北魏的俸禄制的情况又如何呢?大多数学者对班赐和班俸禄研究得比较多[注] 参见高敏先生的《有关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4;徐美莉《也谈北魏前期“百官无禄”之原因》,《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张维训《北魏官禄制度的确立及对鲜卑族的封建化的意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3期;扑汉济《北魏王朝和胡汉体制》,《中国史研究成果与展望》,1991;袁刚《说北魏孝文帝班俸禄》,《行政人事管理》,1996年第4期;王大良《试论北魏前期的官吏生活保障制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从“官无俸禄”到“颁俸制”下的北魏货币经济-2019年文档
从“官无俸禄”到“颁俸制”下的北魏货币经济史书记载,在孝文帝太和八年,时开始实行“颁俸制”。
太和三年,淮南王他奏求依旧断禄,文明太后令召群臣议之。
太和八年,“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
《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
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
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
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
罢诸商人,以简民事。
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
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
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
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正如所言《周礼》已有食禄的记载但是为何在其后的北魏王朝面临经济困难时会有“依旧断禄”的说法?北魏的经济相对于东汉以后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在经过三国的分裂割据,西晋虽有短暂统一的休养,五胡十六国春秋的迭兴,使得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原来繁荣的关中河洛地区出现极度的萧条。
永嘉之乱刘曜自316年刘聪灭西晋到439年北魏灭北凉,北方长达123年的分裂。
黄河流域的人口锐减,为了自保形成了以宗族为纽带的坞堡经济,自然经济更加巩固,商品经济举步维艰,几乎在每个坞堡内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除了像食盐一类的经过市场交换其余一切物品几乎完全的自给自足。
整个社会经济看来混乱不堪,只有在短暂的稳定时期内有所恢复而不是发展。
社会退步到物物交换的境地。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货币商品经济的衰退期,是一个挫折的倒退。
但是作为当时统一北方的北魏王朝而言,它自身又有其特殊性。
一、北魏前期货币经济萎缩的原因三国魏晋时期,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流通的减少,尤其是在东汉之后的大庄园制经济、频繁的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倒退局面的出现。
而随着中原关中、河洛地区经济在战火的蹂躏摧残之下,使得原有的经济中心开始失去活力,而繁荣景象也一去不在。
多方林立的割据政权,不同的货币制度。
从而使得经济与市场失去一定活力。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前期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1)整顿吏治。
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
实行俸禄制,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2)均田制。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露田、桑田),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
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3)三长制。
486年下令实行三长制。
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是符合中央集权制要求的新型基层政权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后期改革(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1)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也解脱了一百多年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
(2)移风易俗。
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婚姻,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改革的意义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我国北方各族人民长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推动下进行的,也是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③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④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有利于国 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思考:三长制实行之前的地方统治 机构叫什么?有何弊端?
北魏政权
(3)“三长 制”
宗主 农民
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 ①内容: ②性质: 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兵役,推行 职责:
(3)军事上,迁都洛阳表达了孝文帝统一全国的决心
(4)减少改革阻力,巩固前期改革成果。
2、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 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 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 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 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 5.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 会威胁我们的统治。
④影响: 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
北魏政权
北魏政权
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对人民推行均田制。
宗主 农民 (改革前)
农民 (改革后)
(4) 租调制
①目的: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新生政权。 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量的租
(粮食,如 粟二石)和调(绢帛或布一 匹)。 改变赋税混乱,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 ③作用: 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 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租调收入。 发展了生产,缓和了矛盾,形成了以均田制 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巩固了北魏 的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摘要:俸禄制度是官吏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清末,2000多年以来,历代王朝对其不断改革与完善。
探索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官员俸禄制度,了解俸禄制度的诞生、演变与发展,对现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俸禄制度封建统治启示中国俸禄制度源远流长,其诞生、演变和发展对于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造就和培养封建统治人才,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俸禄制度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官僚制度的派生物,受封建政治制度本质属性影响,俸禄制度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
一、俸禄制度的建立我国俸禄制度的建立始自西周。
商代虽然国家体制已经形成,官吏阶层也已产生,但是那时“牛羊土地财产均为氏族所公有,所谓帝王亦是氏族部落的族长,所以在这时候,虽有政府财政活动,但是尚无俸禄之制”。
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的封建国家,土地实行国有。
国家按诸侯贵族官爵的高低划定大小不等的土地作为他们的食邑或领地,各级官吏就是以各自土地上的收入作为禄食,不由财政另行开支俸禄。
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分田定禄”制度,也就是中国俸禄制度的起源。
战国时代,各国实行俸禄改革,废除世代世袭的世卿世禄制,转为“尊贤尚功”、“见功而与赏”,按军功计酬,按等级分爵,有军功者封官授爵,按官品爵位取禄,并以租税收入用之分配。
从此,官俸支出开始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
此后,虽然因朝代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历代支付官吏俸禄的形式有所不同,或以谷栗、或以布匹、或以土地、或以金属货币、或以纸币、或以实物与货币兼用,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政府对其官吏为国家服务而支付的物质报酬。
二、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演变这一问题可以概略划分为官吏分等级给予俸禄的准则和俸禄发放物的变化两个方面来叙述。
(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就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而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大体经历了秩石制和品级制两大阶段。
历史趣谈“最清廉”的北魏王朝 文武百官没有工资收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最清廉”的北魏王朝文武百官没有工资收入
导语:南北朝时的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许多制度、章程最初却显得原始稚嫩,就说“工资”也就是官员俸禄吧,北魏从道武帝重建代国的
南北朝时的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许多制度、章程最初却显得原始稚嫩,就说“工资”也就是官员俸禄吧,北魏从道武帝重建代国的登国元年算起,直到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八年才“班禄”(给官员发工资),文武百官“零薪上岗”的时代,居然长达98年。
史书记载,这98年里北魏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钱货无所用”,这道理不难理解:连官员都一文不名,市场上又何尝用得着钱币?当时天下分裂,列国征战,游牧出身的北魏主要靠按部落传统分配战利品,维系各级官员的生计,并满足他们的致富念头。
北魏开始用钱,是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年皇帝下诏“天下用钱”,并开放民间铸钱。
具有创造性的是,北魏在一开始就确定了钱的换算公式,即一匹绢折合法定货币太和五铢200文,这应该是中国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钱币的换算价格。
但如此煞费苦心的安排,收到的效果却是戏剧性的:法定货币太和五铢只能在京城洛阳的几个官办市场里流通,其他市场、地方要么不收钱币,要么只收古钱,不收新钱。
对此,北魏君臣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对策,包括收回铸钱权,但问题却直到北魏灭亡都没能彻底解决。
其实当时的北魏并非没有明眼人,大臣杨侃和高恭之等就曾做过“金融市场调查”,并发现了个中奥妙:太和五铢不是真的“五铢”。
按照高恭之的调查,太和五铢名义上重五铢,按二十四铢一两计,一铢重0.65克,五铢钱的重量,应在3.25克左右,但北魏的太和五铢
生活常识分享。
高二年级下册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知识点
高二年级下册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下册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知识点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1.重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2.措施:(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①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再探北魏俸禄制
再探北魏俸禄制封建王朝建立国家机器后,有一批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官员,根据这些官员的品级按照一定的标准领取俸禄,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大特色。
北魏早期百官无俸,不定期的班赏制具有局限性,随着北魏统一北方,不断汉化,到了孝文帝时期,建立了俸禄制。
北魏俸禄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性的实行了“以品定俸”和“季禄制”被后代所继承,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标签:北魏;俸禄;孝文帝;封爵北魏建立伊始,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制,还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畜牧经济、射猎经济所占比重大,而此时期官员的收入是依靠掠夺模式下的战利品再分配,即不定期的班赏制度,获利的人群主要是拓跋诸部的宗室、勋贵,依附的部落豪酋以及汉地的宗主。
他们随军出征获得大量的赏赐,遂成豪富,而其他官员则逐渐贫困。
班赏制度的实行源于拓跋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但其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北魏统一北方,战事的结束使得依靠掠夺的班赏制度很难再进行下去。
随着北魏汉化的加深,制度开始逐渐向中原王朝靠近,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俸禄制的班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孝文帝时,累数代之功,“稽参古式,宪章旧典”,在太和八年班行了俸禄制,这项制度不仅为北齐继承且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影响深远。
一、北魏俸禄雏形太和俸禄制班行前,俸禄已经初建形态。
在孝文帝班禄诏颁行前,军队和地方都实行了部分俸禄制。
在军队中据《魏书》卷五十八《杨椿传》载:“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
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
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才千余,然主帅如故,费禄不少。
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
”杨椿上书奏请之事发生在世宗朝,俸禄军府主帅食禄是起自道武帝拓跋■平后燕之后,全国班行俸禄制是在太和八年,距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在《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記载:“太安三年五月,以诸部护军各为太守。
”太安是文成帝的年号,在文成帝时期,部分胡族统治区取消了军事管理,改为一般的地方行政。
北魏孝文帝俸禄制内容
北魏孝文帝俸禄制内容
1. 哎呀呀,你们知道吗,北魏孝文帝的俸禄制规定官员得有固定的收入呢!就好比现在上班给发工资一样。
过去那些官员可能会想方设法从老百姓那里捞好处,现在可不一样啦!有了这个俸禄制,官员们就老老实实拿该拿的钱,多好呀!为啥这么说呢?你想啊,如果没这个制度,那官员不得乱套呀!这样国家还能稳定吗?
2. 北魏孝文帝的俸禄制真的挺重要的呢!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官员们没个定数的收入,那像不像没头苍蝇乱撞呀!比如说,一个官员今天可能想着从这里弄点钱,明天又从那里找点好处,老百姓不得遭罪呀!有了俸禄制,他们就知道自己该干啥啦,不用瞎折腾啦,这不是挺好的嘛!
3. 嘿,北魏孝文帝弄的这个俸禄制可真是厉害啦!就像给官员们戴上了一个金箍儿一样。
以前他们可能胡作非为,现在不行啦!有工资拿着,就得好好干活呀!你看要是现在工作不给你发工资,你干吗?肯定不高兴嘛!那官员也是一样呀,有了俸禄制,他们就得规范自己啦!
4. 哇塞,北魏孝文帝的俸禄制简直太神了!这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呀!要是没有这个,那官员不得无法无天呀!就好比一艘船没有了方向,会乱漂的。
但是有了俸禄制,就等于给船指明了方向,大家都知道往哪走啦,多棒呀!
5. 你们想想,北魏孝文帝的俸禄制是不是太有必要啦!不然那些官员没个准头,跟一盘散沙有啥区别呀!就好像建房子没有根基,能行吗?有了这个俸
禄制,就等于给官员们打了个牢固的根基,他们才能好好工作,为国家效力呀!
6. 哎呀,北魏孝文帝的这个俸禄制可真是个好东西呀!没有它,真不敢想象官员们会变成啥样!可能会乱成一锅粥吧!哈哈,好在有了这个,大家都能按规矩来,国家也能发展得更好啦,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北魏孝文帝的俸禄制意义重大,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北魏 前期百 官无 禄制 的 两个 问题 》 有 一文 中统 前 , 已对地 方 官实 行 了某 种 形 式 的俸 禄 制度 。 _ ”3 计 :太祖道 武帝在位 2 “ 4年 , 赏 赐 了 l ” “ 共 2次 ;太 在徐 美莉 的《 试论北 魏 前 期 的官 员薪 酬分 配模 式 》
式颁 布诏 书“ 班制俸 禄 ”2所 以在这 一 时期 旧的制 《 【 北魏 太和 八 年 “ 禄 酬 廉 ” 中 :他 ( 白泽 ) 班 》 “ 张 的 度开 始逐渐 消失 , 而新 的制 度还未 形成 。因此 称这 建议 为显宗所 采纳 。大体 上就从 此时起 , 北魏 开始
一
段 时间为从班 赐 到班俸 的过渡时 期 。
第2 6卷 第 4期
V0, 6 N0. 】2 4
d i1 .9 9 ji n 1 7 —5 8 2 0 .4 0 5 o:0 3 6 /.s .6 20 9 .0 9 0 . 1 s
北魏 从 班赐 到 班俸 过 渡 时期 的俸 禄 制
李静飞
f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0 7 ) 3 00
版) 20 ,0 2年第 2期。 ② 参见黄惠 贤先生《中国俸禄制度 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9 6 徐 美莉《 , 19 ; 试论 北魏 前期 的官 员薪酬分 配模 式》 《 , 民
族研 究》 20 ; 际平《 ,0 3 杨 北魏太和八年 “ 班禄 酬廉 ” ; 》 景有泉《 关于北魏俸禄制的几个问题》 《 , 东北师大学报》 18 ; ,9 8 杜绍
[ 摘要] 北魏的俸禄制是随着鲜卑拓跋部对中原地 区的征服与封建制的逐 步实现而不断
完善 的 。北魏前期 官 员的俸 禄 主要 来源于政 府的班 赐 , 而随着拓跋 魏 不断地与 中原 文化接 触 , 汉化 逐渐 深入 , 魏 也 不 得 不 实行 中原 的俸 禄 制 度 。 查 阅有 关 史料 , 以看 出 自太 和八 年 北 可
( 8 ) 前北魏 已经 尝试 实行 俸禄制 度 了。 44 之
[ 关键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魏 ; 过渡 时期 ; 俸禄 制 ; 赐 班
[ 中图分类 号 ] 2 92 [ 献标志 码 ] [ K 3 .1 文 A 文章编 号 ]6 2— 58 20 )4— 0 6— 3 17 09 (09 0 0 7 0
① 参见高敏先 生的《 有关北魏前期 百官无禄制的 两个 问题 》 《 , 历史教 学问题》 2 0 ; 美莉《 ,0 4 徐 也谈北魏前期 “ 官 百 无禄 ” 之原 因》, 史学月刊》 20 《 ,0 4年 第 3期 ; 张维训《 北魏官禄制度 的确 立及 对鲜卑族 的封 建化的 意义》 《 , 中国社会 经 济史研 究》,94年 第 3期 ; 18 扑汉济《 北魏王朝和胡汉体制》, 中国史研 究成果 与展 望》 19 ; 刚《 《 ,9 1袁 说北魏孝 文帝班俸 禄》 《 , 行政人事 管理》 19 ,9 6年第 4期 ; 王大 良《 试论 北魏 前期 的 官吏生活保 障制度 》 《 , 北京化 工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 (
对 地方 守宰班禄 。 从 以上 三位 先 生 的论 述 中我 ”
那 么在这一 时期 , 魏 的俸 禄制 的情况 又如 何 们 可 以看 出他 们 都指 出在这 一 过 渡 时期 北 魏在 地 北
【 稿 日期 J09— 3— 5 收 20 0 0
[ 作者 简介] 李静飞( 9 1 , ,山东临沂人 , 18 ~) 男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研 究生, 主要 从事魏晋 南北朝 史研究。
20 0 9年 8月
Au . 0 9 g2 0
重庆 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n l f hnqn ehooyadB s esU i ri ( oi c ne dtn ora o gigTc nl n ui s nv sy Sca Si cs io ) oC g n e t l e E i
宗 明元 帝在 位 1 5年 , 班 赐 1 共 4次 ” “ 祖 太武 帝 ;世
一
文 中推测 说 : ……地 方 治 民 官吏 因为直 接 负 责 “
在位 2 4年 , 赐 l 班 3次 ” 。而到 了 以后 班 赐 的制 度 征收 , 条件 自行 解 决 其 生活 问 题 , 是 要 受 到某 有 但
在研究 这一 问题之前 , 我们 必须弄 清这一 过 渡 呢?大多数 学者对 班 赐 和班 俸 禄研 究得 比较 多①,
时期 的时 间 范 围 。它 的 时 间 范 围是 从 魏 高宗 ( 拓 而对 它 的过 渡时期 的俸禄 制度研 究得 较少 , 即使 涉
跋溶 ) 开始 到太 和 八 年 ( 8 ) 班 俸 ” 书 的颁 布 。 及 的也 很 简 单②。有 学 者 也 对 这 一 时期 的俸 禄 制 44 “ 诏 那 我们 为什 么要 把它 作 为北 魏 俸 禄制 度 的过 渡时 度 进行 了研 究 。在 黄 惠 贤先 生 在他 的 《 国俸 禄 中 期 呢 ?这 是 因 为在 这 一 段 时 间 里 , 班 赐 ” “ 的次 数 制 度史 》 中写 道 : ( 这 一 段 时 间里 ) 方 官兼 治 “在 地 和规模逐 渐地减 少 , 至消失 。据高 敏先生 在他 的 兼 禄 , 应 当有 禄 可 取 。 或 者 太 和八 年 颁 布 俸 禄 甚 亦
就逐渐减少 了,在《 “ 魏书》 6 显宗纪》 卷 《 以后 , 种标准 的 限制 。可 以推 测 的方 式 是他 们 可 以按 照 像 上 述班 赏 、 赐之事 , 赏 不再 见 于 记 载 。 …所 以在 这 某种比例从所征收的税粮中提取。退一步说 , ” 即使
一
阶段班 赐制度 是逐渐 减少 的 , 同时 在这一 时期新 没有 数额 规定 , 员 自行 解决 其生 活问题也 可 以不 官 的官俸制度 还没有 正式 的颁布 , 到太 和八 年才正 引起 民众 的反 感 , 崔 宽 所 为 。 _ 还 有 杨 际 平 的 直 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