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案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与朱元思书复习学案9篇与朱元思书复习学案 1一.教学要点1.掌握以下词语:行旅桐庐悠然领略鸢飞戾天经纶亟思遁世缥碧轩邈泠泠窥谷忘反见日2.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等特点;4.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二.教学设想1.本文为课外自读课,但由于其很有特色,又加之生字词较多,故安排一课时课内自读;2.重点放在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掌握特点.三.教学步骤及具体教学内容1.请生读课文,正音正字;2.再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掌握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具体学习课文3.学习第一段.这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⑴读课文及注释,明确各句意思,请一生翻译本段;⑵分析各句:第一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第二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惬意而畅怀;第三句: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4.学习第二段⑴翻译本段.⑵本段承“异水”二字,抓住“清”和“急”的特点:从哪几方面突出这个特点的?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5.学习第三段⑴朗读本段,概括段意:本段写奇山以及浏览感受.⑵先找出写山的句子,然后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A.从山自身写: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6.通读全文,体会本文意境,概括写作特色.⑴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⑵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7.作业⑴完成练习一,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特点;⑵完成练习二,区别“许”、“急”、“奇”、“好”在句中的不同含义.⑶完成同步练习各题.课后记:本文在课下注解中,似乎有一处解释不通,即169页注解“⒆[疏条交映]粗壮的枝条互相掩映”,与下文的“有时见日”连接不合理。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案一、背景和概述《与朱元思书》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清照的一篇书信,是她写给亡夫朱元思的一封信。
这篇书信充满了深情和哀思,是李清照对亡夫深深地思念和怀念。
二、篇章结构《与朱元思书》全文共分为六段,内容涉及到李清照对亡夫的思念和怀念,对朱元思的各种评价和赞扬,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哀叹。
1.第一段:李清照思念朱元思,说出自己思念之情。
2.第二段: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朱元思的优秀品质。
3.第三段:对朱元思的各种价值进行评价和赞扬。
4.第四段:反思生活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哀叹。
5.第五段:从发生的事情和变化中寻找生活中的希望。
6.第六段:最后一部分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朱元思的谆谆叮嘱。
三、篇章特点1.充满了哀思和深情:作者在书信中表达出对亡夫深深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使人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2.描写形象生动:在书信中作者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比喻,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使人们更深地理解她的感受。
3.表达对亡夫的赞扬与评价:书信中作者对亡夫的一言一行进行了评价和赞扬,表达了她深深的爱和尊敬。
4.反思生命的无常和不可控性:作者通过书信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哀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坚信和希望。
四、词汇与用法李清照在《与朱元思书》中使用了大量优美的词汇,例如: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表达了对生活中真挚的感情的思考。
2.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如梦,不忘初心——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态度和思考。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和苦涩的回味和反思。
五、文学价值《与朱元思书》作为一篇诗文类的书信,在文学价值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1.体现作者的情感:书信表达了李清照深深的情感,是一种文学上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诉求。
2.传递人生的哲理:书信中对生活、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哲理看法。
3.是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与朱元思书》作为李清照的诗文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品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有着广泛的影响。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一)知识与能力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查找有江的介绍,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
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课文的前提是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
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师生合作解决。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如“俱”“绝”“息”“犹”等的含义,采用沟通古今文言词语法,请学生查找工具书,找出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这些文言实词意义用法的成语,感受文言词语的生命力。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4.在整体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结构之美。
倡导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
如: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思考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5.三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做片段示范朗读,要学生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在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6.再次熟读课文,达到成诵的地步,较好的学生要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
《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8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8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作者简介:补: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
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dàng)急湍(tuān)轩(xuān)邈泠泠(líng)经纶(lún)横柯(kē)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1)注意语速。
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出__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__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
教学难点:寓情于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
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
__是一篇骈体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读其文,疏其义。
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
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课文朗读)2、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活动)请三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交流。
(三)神游佳境。
__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学生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四)体情品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考半分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学生讨论)整理学生发言得:__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学生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由探讨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本课文学常识。
2、掌握本课重点的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正确翻译重要或特殊句式的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态度、情感。
5、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辨析掌握本课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通过练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的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背诵并翻译课文。
复习难点:理解作者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试卷复习方法:1、诵读法: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
2、提问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
3、竞赛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学导纲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与朱元思书》,请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2、展示本节课的复习导纲。
①识记本课文学常识。
②背诵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背诵课文。
④翻译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4、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复习。
二.合作互动【检测复习情况】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文体知识:“书”是—2、生字韵柯缥碧轩邈泠嘤鸢戾纶3、解释重点词语。
风烟俱净一百许里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冷冷作响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4、翻译重点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⑶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⑷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⑸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理解句子含义。
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理解性背诵。
⑴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⑵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⑶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⑷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⑸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⑹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三、导学归纳1、教师归纳2、学生谈收获。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__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一、恰当导入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
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13篇)
学习任务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何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旬的程度,鼓励在课堂上背诵全文。
实用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实用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
2、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养成积累语汇的习惯。
3、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__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感悟美、品位美、尝到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旅游),老师给你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富春江,那儿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从网上收集了好多图片,想先一曙为快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
3、师:宋代作家吴均他也曾一游富春江的,并为之陶醉,想知道吴均有何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曾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整体感悟。
1、齐读文题,指名释题(多媒体出示)。
2、你觉得庆该怎样学这篇文言文?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师归纳读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3、生自读课文,给10分钟时间→找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生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试题)①字的读音。
②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译。
5、指名有感情地读,生点评。
6、师范读,生再次欣赏画面。
三、细读,品悟__美。
1、你觉得富春江美吗?美在哪里?2、再次品读,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学生发言,谈感受。
4、师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鸢飞戾飞者5、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谈感受?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6、让我们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四、课外延伸:1、出示罗丹的名言名句。
2、学生欣赏短片,屏幕显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运动的,有关于亲情的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小诗即兴发言。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
21、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一、文学常识二、齐背接龙式背诵三、解释词语与翻译全文译文:风和烟雾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乘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沿途)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要快,那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脆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嘤嘤地叫着,形成和谐的旋律。
蝉不停地叫着,猿长久不绝地啼着。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筹划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纵横交错的树枝在上面遮挡着,虽在白昼,却像黄昏那样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四、师:你能用一句话总括这里的美景吗?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里的美景充满了怎样的感情?赞美之情。
(那山是怎样的奇,水是如何地异呢?此句总起,概括奇山异水,下一段开始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首色写水色,青白色,千丈见底,说明水深而清。
如此深的水中游鱼细石还清晰可见,可以看出水的确是清澈得出奇。
师:从“千丈见底”、“游鱼细石”感受水深与清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生:前面是正面描写,后面是侧面描写(板书:水深、水清——正面、侧面描写)。
那同样,请大家来鉴赏一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这一句?(读出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气势非凡,特别是“甚箭”、“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板书:水急——比喻、夸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峰高耸入云,树茂盛葱茏。
特别是“寒”形象写出了树茂盛得透出了寒意。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一、诗词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齐读这些诗句:“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这些诗句赞美的是从桐庐到富阳之间的富春江,是什么样的美景让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推崇备至呢?让我们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同去富春江赏景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与朱元思书》。
二、学习目标关于《与朱元思书》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请语文课代表为我们宣读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缥碧、轩邈、经纶”等文言词汇,读通大意。
过程与方法:品读精美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关键句子,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文言文知识积累、品读精美语言鉴赏美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思维导图法三、以读助学好__,三分品七分读,接下来我们就请朗读专家组为同学们进行朗读指导:PPT展示:朗读专家组将从字音、节奏、重音、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一:读音指导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指导__中的重难点字词,请大家跟我读。
、jù piǎo bì jiā xuān miǎo líng ling zhuàn yuān俱缥碧夹岸轩邈泠泠转鸢lì kuī kē zhòu yóu shū戾窥柯昼犹疏学生二:节奏、重音、情感、语速__是一篇骈体文,大多数以四字句为主,所以节奏应该是二二拍。
例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请大家齐读)重音: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在本句中“箭”和“奔”应该读重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水流湍急,请大家齐读。
情感:本课应读出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语速:舒缓学生三:示范朗读学生四:请同学们举手朗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课件展示:课题)二、作者作品简介课件展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
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泠嘤缥碧横柯窥谷鸢和鸣戾天息心经纶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6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6篇)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课文简介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1、研究性学习: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
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活动概要: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互助学习,理解文意----学习提问,理清思路----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学生学习活动一.了解作者,诵读全文过程及要求:激兴入课----教师范读----明示目标----学生对照课下注解给生字注音----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齐读。
(矫正读法)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①__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②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2、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1、分四人小组边读边疏通文意2、检查解疑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
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l、依次探讨以下问题(若前整体感知②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1)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探讨此问)(2)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4)__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6)你怎样理解鸢飞两句?2、自由朗读,感受语言。
五.创新思维,激发想象独立思考后,创新复述: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段。
2、学生分四组分别重点准备复述二、三段的部分内容。
3、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六.归纳小结、结束学习(教师帮助活动)----激兴导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2篇)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2篇)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5、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6、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
7、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细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作者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读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戾天(lì)鸢飞(yuān)经纶(lún)横柯(kē)2、指名学生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五、理清背诵思路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小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一、导入由《山中杂诗》引入二、复习任务积累文言词句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实战演练三、诵读文章1.自由朗读课文并背诵。
2.同位互查。
3.齐背。
四、我来设题1.如果你是出题人,针对本课你会出哪些默写题?请你出2道诗文默写题并给出标准答案。
步骤:(1)找学生说。
(2) 重点句子默写到学案上,并进行改正。
如: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词句出题前先让学生自主翻译全文,探讨疑难。
2、如果你是出题人,你认为哪些词语解释可能要考?请出4道解词题并给出标准答案。
步骤:(1)思考考查什么类型的词语?(2)自主分类整理。
(3)展示交流(4)识记(5)出题检测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②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①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②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今义:喻指政治才能词类活用①凤烟俱净:消散形词词用作动词②任意东西:向东、向西名词用作动词③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④互相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作动词⑤皆生寒树:使……寒冷形容词作动词⑥望峰息心平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词多义绝1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消失3沿溯阻绝断,断绝。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绝,没有出路的5 绝巘多生怪柏极,非常。
许 1一百许里大约、左右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3时人莫之许承认、同意4杂然相许赞同5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重要的实词:①从流飘荡顺、随②负势竞上凭借③泠泠作响发出虚词:①鸢飞戾天者……的人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连词,可译为“就”3、如果你是出题人,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重要?请画出其中的两句并给出翻译。
步骤:(1)同位间合作,一人问,一人答,并做出判断。
(找2组同学)注意评判:字字落实,特别是句中的重点词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如省略句、判断句。
(2)标画重点句子,识记句子翻译。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及句子翻译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填空。
?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 (朝代)文学家。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从流飘荡( )
? 水皆缥碧()急湍甚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及句子翻译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填空。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 (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从流飘荡( )
•水皆缥碧()急湍甚箭()()
•争高直指( ) 泠泠作响( ) 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经纶世务( )
•3、词类活用现象:
•猛浪若奔(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互相轩邈(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任意东西( )
•4、通假现象: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5、一词多义:
•奇山异水()舟首尾长八分有奇()
•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群响毕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何许人也()一百许里()
•遂许先帝()杂然相许()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直视无碍()争高直指()()指通豫南()
• 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
•(1)
•(2)
•(3)
•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
•
•8.原文填空。
•(1)总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句子:
•(7)郦道元的《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到了江水流速快,请把它写在下面。
•
•9.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关于祖国山水的诗句。
•
•中考链接:
•(一)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 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沿溯阻绝。
沿: (2)良多趣味。
良:
(3)略无阙.处(4)虽.乘奔御风
(5)直视无碍。
碍:(6)窥谷忘反。
窥:
(7)横柯.上蔽(8)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B.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5、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6、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
(甲)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
•
附答案:
(一)2、A 4.B 5、(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6.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二)1、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
③勒:约束,阻止。
④设:着,涂。
2、C
3、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