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文言《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文中景物的突出特点,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高洁志趣。
【品读学习】(一)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zhānɡ)(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诗文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他还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2.文章体裁骈文,也称“四六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唐宋古文运动后渐衰。
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2)语言上,重视辞藻的华丽,多用典;(3)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
3.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
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焚其稿,免其职。
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bì)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去隐居。
我们现在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与朱元思之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富春江,处中国浙江省中部,全长110公里,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
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绘写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将它的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把握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āo )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8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8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作者简介:补: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
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dàng)急湍(tuān)轩(xuān)邈泠泠(líng)经纶(lún)横柯(kē)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1)注意语速。
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附答案)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附答案)21.《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学校:富城初中班级:八(3)班设计:刘复印份数:52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
重点难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课前助学:1、关于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
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
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
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烟jù___ 净缥.()碧急tuān_ __甚箭经lún___ 世务负势竞.()上泠泠.()作响kuī__ _谷忘fǎn__ _ 嘤嘤.()成韵鸢.()飞戾.()天在zhòu___犹昏互相轩.()邈.()横kē_ __上bì__ _学习过程:一、1、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2、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3、读完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4、解释第一段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本段。
概括第一段大意。
风烟..:从.流飘荡:..:俱.净.:共色东西..:许.:独.绝.:本段大意:5、解释第二段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本段。
概括第二段大意。
缥碧..:..:碍.:急湍..: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段大意: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有关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
有关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__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__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__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掌握__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__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__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课件展示:课题)二、作者作品简介课件展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__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__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
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泠嘤缥碧横柯窥谷鸢和鸣戾天息心经纶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欢迎阅读。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
南朝人)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
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分析课文(一)、朗读课文1、明确读音和句读轻声朗读课文,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提出。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朗读:学生全文朗读。
(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
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
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设计《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对比课文注释理解,掌握一些实词的用法与意义;并翻译课文。
3、背诵课文,领会文中表现的自然之美及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习难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学习流程:一、资料链接1、简介作者:吴均,字叔庠,无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2、背景资料简介;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2-3遍后,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再将词语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两遍。
缥(piǎo)湍(tuān) 轩(xuān)邈(miǎo) 泠(l íng)戾天( lì )经纶( lún ) 鸢(yuān) 窥(kuī) 柯(kē)2、再读课文,解释词义。
(学法指导:能够结合课下注释来完成,要求背诵下来、) (1)、风烟俱净( ) (2)、从流飘荡( )(3)、一百许里( ) (4)、水皆缥碧( )(5)、直视无碍( ) (6)、急湍甚箭( )(7)、皆生寒树( )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 (10)、争高直指( )(11)、千转不穷( ) (12)、鸢飞戾天( )(13)、望峰息心( ) (14)、经纶事务( )(15)、窥谷忘反( ) (16)、横柯上蔽( )(17)、在昼犹昏( ) (18)、疏条交映( )(19)、共色( ) (20)、千百成峰( )(21)、泠泠作响( )(22)、嘤嘤成韵(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疏通文意、(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激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写在下面。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第然段则是作者对于富春江景色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情怀。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中描绘的富春江,风景秀丽,水清鱼跃,山峰高耸,树木葱茏,充满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富春江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篇值得欣赏和品味的美文。
一、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1、作者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为“风烟俱净俱”,可见本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
2、写景:“山光水色,与寸步不离之舟中;”叙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山水相间,峰峦叠嶂,……”抒情:“登高望远,自感逍遥自在,非吾莫与喜。
”3、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山光水色,与寸步不离之舟中。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清和急。
2、静态描写了水的清:“水色澄碧,纤毫毕现。
”动态描写了水的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写水清的描写手法。
4、本部分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清和和急促的描写,突出了富春江水的特点。
5、《三峡》中的“万壑千岩”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对比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三峡》中的描写更为壮观。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1、作者从觉和感受的角度来写奇山,写了云、岩、树、水等景物。
2、文中所描绘的不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而是一种清幽、幽雅的景象,因为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3、作者写“奇山”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云锦屏开,岩峦峥嵘,树木葱茏,水石奇秀”,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4、作者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是因为在这样的景色中,他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大全
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1教学设计思路:1、激·情引入→提出问题→学习探究→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精选11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吴均的创作和写作特色。
2.通过课堂竞赛、导游、演讲把握文中的字词解释,解读作者对山水的喜悦之情。
3.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4.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吴均的生平2)吴均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吴均文学创作的独特性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1、美景图片情景导入2、你去过的景色最优美的地方是哪里?3、美在人的眼中、心里,也在作家的笔下,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二)赛一赛:吴均知多少1、以大组为单位接力介绍吴均的文学常识,每组每次一人,每人只说一句话,选出说得最多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2、学生接力竞赛时教师择要在黑板上板书3、学生在接力比赛后笔记加横线的内容:吴均,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
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
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
还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三)说一说: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2)边读边感悟文句之美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2、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资料口头翻译课文一遍,同桌之间相互指正。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3)15分钟时间写出导游词。
与朱元思书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导学案含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21.与朱元思书【美好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3.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4.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美好积累】一、课前预习1.结合课文注释或查询资料,补充作家作品信息。
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嘤(yīng)戾天(lì)缥(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ing)横柯(kē)鸢飞(yuān)3.二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④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⑥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三读课文,要求读懂内容,小组合作,结合预习与课下注释理解下面文言现象。
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1)重点实词①风烟俱净(指烟雾;都;消散)②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从流飘荡(顺、随)④急湍甚箭(急流的水)⑤负势竞上(凭借)⑥互相轩邈(高;远)⑦泠泠作响(形容水声的清越)⑧好鸟相鸣(友好或美丽;互相和鸣)⑨鸢飞戾天者(到天上,至)⑩望峰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横柯上蔽(遮蔽)在昼犹昏(好像,如同)疏条交映(互相掩映)水皆缥碧(青白色)嘤嘤成韵(和谐声音)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2)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②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一词多义①绝: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②直:直视无碍(直接)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争高直指(笔直)③无:直视无碍(没有)④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不)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4)古今异义①任意东西(古义:向东向西。
今义:指物品。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生字读音,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翻译课文,记住重点解词含义。
3.概括各段所写内容,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总结写作特点。
重难点:1.翻译课文,记住重点解词含义。
2.概括各段所写内容,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总结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学预习:目标一1.读课文,给下面字注音缥(piǒo)碧急湍(tuōn)轩邈(xuōn)(miǒ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ō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2.反复朗读,逐段背诵课文。
学法提示:(1)给出句首字,一句一句背,再连句成段。
(2)基本能背下的时候“学习对子”间互背,记录不熟点。
(3)组内展示背诵,人人展示。
(4)以小组为单位班级展示背诵。
目标二1.结合注解在本上逐段翻译课文。
2.记住下面重点词语的解释。
(1)风烟:指烟雾。
(2)俱:都。
(3)共色:同样的颜色。
(4)从:顺、随。
(5)许:表约数,左右。
(6)独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7)缥碧:青白色。
(8)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9)急湍:急流的水。
(10)甚箭:比箭还快。
(1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1)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12)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3)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一、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二、《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朱元思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参考答案预习案预习·导学:1、piǎo tuān xuān miǎo líng yīnɡ yuān lì lún kuī2、①通“啭”,鸟叫声。
②通“返”,返回。
3、①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②古义:至。
今义:罪过,乖张。
③古义:筹划。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轩: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上: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5、(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的心;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合作探究案【合作展示】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分别直接、间接,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
静态:清澈;动态:急猛。
3、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以静写动(山林):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结尾处补写了树木遮空,昼夜不分的景象,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检测案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1.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基本知识,会准确翻译课文。
(重点)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3.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情怀。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zhá)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其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
2.故事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吴均一生仕途不顺。
他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
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二、文体知识骈体文定义: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
是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特点: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
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配对;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重视用藻,多用典,即常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追求华丽的辞藻。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北朝的“骈文双壁”三、写作特点1.总分结构,脉络分明。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与朱元思书》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__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恰当导入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
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作者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
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较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较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分发材料)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
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
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
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銮山中学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
主备教师:吴家华审核:九年级语文组时间:2010。
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第一课时
预习环节:
一:回顾所学诗文,写出几句写景诗句。
二、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进行背诵,整体把握文意。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
韵yùn 柯kē飘piāo荡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缥piǎo 碧
横héng 柯kē 窥kui 鸢yuān 和hè 鸣戾lì天急湍tuān
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
)
不好断句的是: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
理解课文
一、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二、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逐层解析课文
(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字词解释:①风烟:;②共色:;③俱:;
④许:;⑤独绝:;⑥从流飘荡:
2、语段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4、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①写景:
②叙事:
③抒情: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字词解释:①缥碧:;②急湍:;③直视无碍:
④甚箭:;⑤若奔:;
2、语段翻译: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4、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5、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
1、字词解释:①寒树:;②负势竞上:;③轩邈:;
④泠泠:;⑤相鸣:;⑥戾天:;⑦息心:;⑧经伦:;
⑨忘反:;不穷:;无绝:;⑩横柯上蔽:;犹昏:;交映:;可见:;直指:。
2、语段翻译: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为什么?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7、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巩固训练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ǎo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指示 )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
(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
4、填空题
(1)《与朱元思书》选自《》,作者。
本文是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
结构是式,总写的一句是“”。
(2)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之美。
5、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6、课外美文欣赏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廓。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蘖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1)此信描写了山中幽美的景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出夜之静谧。
(2)此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3)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作者的想象之笔。
(4)解释文中加点字。
(5)翻译文中划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