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论第三卷与剩余价值理论中

合集下载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探讨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探讨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探讨海南省档案局(馆)李浩内容提要: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支持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我认为中国企业改革要有所突破,最根本地还是要突破理论上的局限。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仅是由“活的劳动”创造的,体现在可变资本的有机构成之中,“不变资本”的“凝固的劳动”不再创造“剩余价值”。

我认为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事实和规律,在马克思时代,由于“活的劳动”在某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作用的比例较大,甚至可以将“凝固的劳动”忽略不计。

但“凝固的劳动”仍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事实是客现存在的。

也许由于当时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不承认它,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凝固的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几乎完全取代了“活的劳动”。

解决了这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工人主人翁地位、职工股权等基本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就真正明确了。

前言随着加入WTO,中国企业改革逐步进入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深层次的基本经济理论问题。

简单地回避可以是邓小平时代的一时之策,但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长久之计。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理论品质。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根据时代的要求,在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坚持科学真理,把在具体历史阶段提出来的不符合当今真理标准的个别论断予以重新论证,赋予科学定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同时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理论背景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探讨为马克思的剩余 价值理论提供了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剩余价值的产生和积累 成为可能。
工人阶级的贫困
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马克思试图揭示这一现象的根源。
理论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 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 论经历了长期的酝酿和探索。
,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转化
02
资本家通过购买和销售等环节,将剩余价值从商品转化为货币

剩余价值的实现
03
资本家通过市场销售,将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收入。
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对剩余价值的 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市 场供过于求,会导致商品销 售困难,剩余价值难以实现

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推动了资本家不断追求效率,通过改进技术和 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03
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01
工资
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 工资是资本家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而支付给工人的报酬。
02
03
利润
地租
资本家通过投资获得利润,利润 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再投 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不仅创造了自身 价值,还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使资本 得以增殖。
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制度基础,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 并控制生产过程。
相对人口过剩
相对人口过剩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它保证了资本家可以雇 佣到足够的劳动力。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创立者之一,他在晚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继续深化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恩格斯在晚年深化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

作为马克思的密友和合作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主要负责整理和编辑马克思的遗稿,并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以及一系列马克思的其他著作。

恩格斯通过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整理和编辑,进一步梳理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恩格斯在晚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他在马克思去世后,继续深入研究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反杜林:自然辩证法》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两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补充和发展。

在《反杜林: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认识,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深刻分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晚年,恩格斯还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经济危机的发生规律。

恩格斯在继续这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规律。

他指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恩格斯在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还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上。

关于资本论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总结(合集3篇)

关于资本论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总结(合集3篇)

关于资本论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总结第1篇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出发以及对其现实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不仅要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正确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挖掘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用的部分。

我们一方面要把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特殊性,从而科学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本质。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另一方面,要把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性,正确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以加快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 19752. 秦曦.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内江科技..3. 吴春雷.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启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4. 刘冠军.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郑州大学学报.2006(3)5. 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成都,四川大学,2010.关于资本论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总结第2篇(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

工作日中,扣除必要劳动时间后,就剩下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这样一来,资本家可以不按劳动力价值支付工人工资,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侵占必要劳动时间。

但是,这并不能真正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将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和同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提高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也就随之降低了。

资本论》第三卷-文档资料

资本论》第三卷-文档资料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简介
《资本论》第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 的手稿整理和编辑而成的,于1894年出 版。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即分析作为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 配过程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由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已在前 两卷作了分析,所以第三卷着重分析剩 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恩格斯说:“剩余 价值的分配就象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整 个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方法
从局部到综合,就是马克思考察了剩余 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 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间的分配后,综合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历史 局限性,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 论。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方法
从本质到现象,就是马克思对利润的转 化形式都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既分析 转化的现象,又揭示了现象掩盖的本质, 既从本质到现象,又透过现象看本质。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3、第33--35章 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研 究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
4、第36章 分析生息资本的发展历史, 是全篇的总结。
特点 本篇是第三卷最困难、最难懂的 一篇。既涉及到抽象的理论分析,又有 大量的银行、信用、证券交易等具体内 容。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本篇包括从 第37章至47章的内容,共11章,其内容可分 为三部分。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 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 本)”,共五章,可分为三部分。
1、第16—18章,重点考察和分析了商 业资本的作用和特点,商业利润的形成 及商业资本周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以 及商业资本的周转问题。这一部分是本 篇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4篇)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4篇)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4篇)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篇1今天我读了《资本论》这本书。

第一卷从商品货币谈起,讲了什么是商品,交换过程及商品货币流通,货币的资本化,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工资及其蓄积过程等内容。

从中可以看到资本是逐利的,而且最开始都是通过很血腥和暴力的方式开始,像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很形象的描述了那样的.场景,还有殖民活动。

第二卷谈到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如何循环的,资本的周转,最后说到了社会总资本的在生产与流通。

资本因为其逐利性,所以会不断的投入再生产、不断获取更多的价值,就像我们一般人都希望花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一样。

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周转率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第三卷谈到了利润及利润率,平均利润,生息资本,地租等内容。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最高限度就是全部剩余价值,所以说,利润率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小于剥削程度率的。

很佩服犹太人很早就发现了利息这一个神奇的东西,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借一笔钱就占用别人用这笔钱,最后还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付个使用费呢?利息可以说就是这个使用费了。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篇2以下就《资本论》本书的基本前提和论点做三点简评:一是关于资本利润的平均化,马克思的前提是资本家之间尔虞我诈的对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这在当时马克思研究条件下的英国、欧美内部还是说得通,但不能放之四海皆准。

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对立并非最深刻的对立,资本主义,乃至阶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其生产方式产生之前,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还存在着更深刻的对立关系,譬如:宗教和种族的对立,这并没有因暂短和近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普及而消失,有些矛盾乃至贯穿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

此外,资本究竟是资本家意志的表现还是资本家是活的资本,马克思倾向于后者,即物是第一性的,这与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然而资本,无论是货币、商品还是机器,它在循环周期中的任何形态中都是冷冰冰的,它不断增值的欲望是从哪里来的呢?欲望是人所特有的,是活生生的,是目的论决定的。

《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

《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
化,也就是利润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变 化。这又包含以下几种可能性:
• 1、m’和C不变,v可变。P’随v的变化而变化。这 种变化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二 是生产要素的价值或价格 的变化,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
• 2、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 情况下,仍然是P' 随着v的变化而变化。
•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 削实质。这是 因为,在利润形式上,利润表现为 是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而它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 造的,是由可 变资本带来的真相被掩盖了。这样, 就把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剥 削与被剥削的 关系完全掩盖起来了。
一、成本价格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转化形式
• (一)什么叫成本价格 • 所谓成本就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花的本钱,或者
叫成本价格,它是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之和。 • 成本价格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 如果把成本价格叫做k,那么,W = c + v + m,就 转化为W = k + m。
• (二)结构和组织 • 这一篇由第一章到第七章组成,大体上可以 分为三个部
分: •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分析商品价值
中的不变资本 和可变资本如何转化为成本价格,以及剩 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利润率》,是分析剩余价值率如何 转化利润率。 • 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第 三章是从 量的方面分析“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指出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 机构成是决定利润率的两个主 要因素;第四章分析资本“周转对于利润率 的影响”;第五 章分析“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对利润率的影响;第六 章 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主要是指原料价格的变动 对利润率的影响。 • 最后是第七章“补充说明”,用三个片断着重指出剩余价 值转化为利 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后,掩盖了资 本主义的剥削。

资本论第三卷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主要内容资本论第三卷是马克思著名的著作之一,它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利润形成和再生产过程。

本卷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转化、利润和剩余价值、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下面将对这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转化。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阐述了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他指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可或缺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交换和货币的流通,深刻揭示了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对利润形成和再生产过程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其次,利润和剩余价值。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是如何通过剥削工人而产生的。

他指出,剩余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差额,是资本家从工人身上获取的利润来源。

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利润形成机制,为后续对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下来,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规律。

他指出,利润率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重要指标,而平均利润率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通过对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和利润分配规律,为后续对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形成和发展。

他指出,土地所有权和地租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通过对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规律,为后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本论之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资本论之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资本论之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引言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这一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和批判。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劳动力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

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获得的工资的价值部分。

资本家以购买劳动力的形式获取劳动者的劳动力,但劳动者实际上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剥削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而出卖劳动力,而资本家则将这种劳动力变成商品进行买卖,从中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的产生。

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实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家会不断压榨劳动者的劳动力,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剩余价值的实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持续存在的基础。

资本家通过再投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

这种剩余价值的再生产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也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

剩余价值生产与社会发展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为我们理解和改变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运作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为构建更加公平和持续发展的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结语资本论之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通过深入理解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不平等,为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资本论的叙述结构

资本论的叙述结构

《资本论》有一个中心,即恩格斯所说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全书的体系结构围绕着主线展开。

《资本论》全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主要阐明在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主要阐述通过流通怎样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以及在生产完成之后怎样实现剩余价值。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三卷不仅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考察了资本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等。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怎样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

围绕剩余价值理论这个中心,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学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阐述——大学马哲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阐述——大学马哲论文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其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剩余价值的主要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存在的必要条件。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分析,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有一个自然基础”。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自然基础,是指劳动的自然生产率。

马克思在分析自然劳动生产率与剩余价值的关系过程中,把决定自然劳动生产率的自然条件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并把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

认为没有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就不可能有剩余劳动,资本家也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

显然,马克思把由自然条件的优劣、劳动社会结合的合理与否、科技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看成是剩余价值存在的条件之一。

从商品经济运行角度分析,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凝结,是指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的分析中,把商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通过劳动者具体劳动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即劳动者过去劳动凝结的价值;其二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凝结;其三是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凝结。

马克思在这里之所以把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剩余劳动称之为剩余价值,其出发点就在于,他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点来分析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从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角度分析,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作为产品的一个部分,表现在剩余产品中”。

马克思依据他所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在确立商品价值构成三部分的同时,又从所生产的产品量角度,把产品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表现在产品的相应部分上,即把所生产的产品量划分为三个量:一部分产品量代表生产资料中包含的过去劳动;一部分产品量代表生产过程中新加进的必要劳动;最后一个产品量代表同一过程中新加进的剩余劳动。

虽然马克思在这里对产品量的划分,是为了从产品构成的角度阐述剩余价值率的又一表现形式;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产品销售数量对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但其中的分析包含着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物质承担者的基本思想。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资本论》是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

因此,重温《资本论》,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剩余价值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劳动者自身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存、知识教育、技能培养等费用。

剩余价值分为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获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资本论

资本论

导言: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根本2、科学抽象法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3、《资本论》的中心、体系和结构: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m生产问题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m实现问题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m的分配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m的学说史4、资本论》的简要评价:1、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它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资本论》的出版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人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它的出版在当时很快被各国理论学界所翻译,影响传播甚为广泛。

第三,它的出版,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革命。

2、从现实的视角出发,《资本论》所创立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方法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

第一,它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理论对我们分析与研究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资本论》中所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价值。

第一章概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使用价值就是凭借自身的某种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

2、价值:3、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4、相对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主动地通过其他商品来表现自身价值的商品,就叫相对价值形式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5、商品拜物教: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导致物支配人的社会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问答题:1、为什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必须从商品开始?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社会的财富表现在商品的形式上。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抽象的经济范畴。

不钻研辩证逻辑,就不能完全理解《资本论》

不钻研辩证逻辑,就不能完全理解《资本论》

不钻研辩证逻辑,就不能完全理解《资本论》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7)02―0068―04李建平教授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一书,于2006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

20年前,我就读过李建平教授(当时他还是讲师)的《探索》,但是。

那时无论是对黑格尔的《逻辑学》,还是对《资本论》的理解和研究都还很不够,所以,对《探索》的理解也较粗浅。

此后,我持续不断地研究《逻辑学》和《资本论》,对《资本论》的辩证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有较全面、较深的理解,适逢《探索》再版,再次翻阅,发现不仅有许多论述是我后来才逐步形成和理解的,而且还有许多原来不曾深思的问题和关节,《探索》早已提出和研究,并且眼光独到,思维深刻,竟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一部著作越是耐看,越能引起有相关研究的人的共鸣和推崇,也就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学术价值便越高。

李建平教授的《探索》就是这样的学术著作。

《资本论》博大精深,篇幅巨大,结构复杂,因为它所研究和再现的对象十分庞大和复杂。

要反映和再现它的发展,不仅要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材料,而且要有合理而严谨的结构,这就要有特殊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思想材料,在材料内容的变化中将“材料的生命……观念地反映出来”[1],这种方法就是辩证法。

黑格尔的《逻辑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所以,马克思不仅十分重视它,而且在将它改造之后,应用于经济研究。

他说过:在撰写《资本论》第一稿的时候,“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

”但是,由于马克思是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科学方法,他本人没有专门的论述,只有一些提示,特别是这些方法是融化于思想材料之中,所以很难把握,它的奥妙之处只能通过长期研究,并结合辩证逻辑综合思索,才能领会。

可见,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资本论》,不钻研、不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不行的。

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

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

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马克思说,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就像买了个神奇的魔法盒。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资本家付给他的工资要多。

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就像是资本家从工人那里偷偷拿走的魔法宝藏。

这让我突然觉得,那些看似平常的工厂、企业背后,有着这么一种隐秘又残酷的“价值掠夺”。

以前我看那些大工厂主、大老板,觉得他们就是聪明、有本事,能赚那么多钱。

可现在明白了,他们财富的很大一部分是从工人没日没夜的劳动中压榨出来的。

工人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忙忙碌碌地采蜜,可最后大部分的蜜都被资本家拿走了。

我想到我爷爷那辈的工人,他们在工厂里辛苦劳作,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而那些资本家呢,住着大房子,享受着各种奢华的生活。

这中间的差距就是剩余价值在作祟啊。

从这个理论还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剥削好像是与生俱来的。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想办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就像一个贪婪的地主,想让长工从白天干到黑夜,一刻不停。

还有一种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会改进技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这看似是技术进步,可背后还是为了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

不过呢,马克思指出这些可不是为了让我们光去抱怨。

他是让我们看到这种制度的本质,让工人们觉醒,让大家知道自己被剥削了。

这就像是给那些在黑暗中被压迫的人点亮了一盏灯,告诉他们:“你们创造的财富不应该被这么不公平地拿走。

”剩余价值理论也让我对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有了新的看法。

虽然现在我们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市场经济里,也有类似的影子。

比如有些企业过度压榨员工的加班时间,却给很少的加班费,这其实就是在试图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像一把犀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秘密。

它让我这个以前对经济现象一知半解的人,仿佛突然开了天眼,能透过表面的繁华看到背后隐藏的真相。

而且这个理论也提醒着我们,要追求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让劳动者能真正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首先,通过《资本论》第三卷,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的制度化,这个制度使得资本家能够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挥霍来实现对劳动力和资本的控制。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剥削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其次,通过《资本论》第三卷,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观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灭亡。

马克思运用了辩证法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在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分析上,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揭示其内在关系,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工具。

此外,《资本论》第三卷还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导致的结果。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尤其是在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危机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

通过学习《资本论》第三卷,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最后,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三卷,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和要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这为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它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和理论基础。

总之,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三卷,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观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资本论读后感 5000字

资本论读后感 5000字

创新研究与训练论文论文题目资本论读后感班级经济学专业2014级学号 1311606姓名热依拉·塔依尔指导教师段文斌“资本论”读后感摘要:“自从地球上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出现过一本书,像当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来说是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的。

”—-恩格斯上大学以来,我们学过了三册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基本原理等等课程,在这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有了深度了解。

有人认为没读过《资本论》经济学不算入门。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资本论》三册是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

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下面围绕着一下几个问题来总结一下我对《资本论》这本著作的理解。

一、马克思是怎么样的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资本论摘抄

资本论摘抄

资本论摘抄《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巨著之一,被誉为政治经济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该书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矛盾,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命运。

以下是本人对《资本论》的一些摘抄,以及对其含义的理解和思考。

一、“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仅是物质过程,而且是社会过程。

”(第一卷)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洞察,即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不再是为消费服务,而是为了追求利润,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积累。

劳动力不是纯粹的商品,而是一种与生产资料相对立的社会财富。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既是物质生产,也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并伴随着阶级斗争的加剧。

二、“自由竞争把生产力的改进与膨胀,这是无可避免的经济属性,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毁灭性力量。

”(第一卷)这句话揭示了自由竞争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但是也加剧了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发生,造成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同时,自由竞争又剥夺了劳动者的自由和尊严,加重了贫穷和不平等现象。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旧社会在革命发展过程中不得已出现的负面产物,但同时也是新社会发展的先天形式。

”(第三卷)这句话表达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必然发展的。

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种种弊端和矛盾,但同时也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秩序,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和抵制资本主义,而应该认识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并在承认这种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寻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摧残以及对人类劳动力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卷)这句话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果,即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对劳动者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如身体亚健康、疲惫不堪、压力过大等。

这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以及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建立起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资本论》第三卷与《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两种不同地租量规定理论的探讨潘永强1,2(11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2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摘要: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就其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说,是非常完整和科学的。

然而,我们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文认为,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

因此,需对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两种不同规定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中图分类号:F30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6)11-0005-06 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各种地租量规定理论的误解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大多采用以下说法:级差地租Ⅰ由较优土地初次投资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级差地租Ⅱ由各级土地追加投资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绝对地租由各级土地所投资本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构成。

笔者认为,上述对《资本论》第三卷中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因为按着上述观点对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进行计算,其结果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

下面笔者就国内某教科书以上述观点为依据所设计的相应的计算题、计算提示和答案列下表加以说明(见表一):笔者认为表一采用上述观点对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进行计算的结果,有如下三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其一,就绝对地租来说,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不同等级的土地所提供的绝对地租量出现了级差的结果。

例如,在表一中,就每万亩土地提供的绝对地租来说,劣等地初次投资提供2万元;中等地初次投资提供2.5万元;优等地初次投资提供3.5万元。

这与马克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理论不相符合。

其二,就级差地租Ⅰ来说,当舍象掉绝对地租而抽象研究级差地租时,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每10万斤3万元出售的条件下,较优土地初次投资所得到的级差地租Ⅰ的金额与实物量相符合;而当把绝对地租考虑进来具体研究级差地租时,农产品在市场上则按社会价值每10万斤3.5万元出售的条件下,较优土地初次投资所得到的级差地租Ⅰ的金额与实物量却不相符合。

例如,在表一中,当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每10万斤3.5万元出售的条件下,中等地级差地租Ⅰ仍为3万元,只折合实物量60Π7万斤,这就与中等地初次投资和起市场调节作用的劣等地初次投资之间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差额10万斤不相符合。

其余类推,都存在这种不合理情况。

其三,就级差地租Ⅱ来说,在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全部转化为地租和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把地租分 收稿日期:2006-06-30 作者简介:潘永强(1962-),男,吉林长春人,海南师范大学政法系经济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解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两个部分,会进一步导致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提供的绝对地租量出现级差结果的现象。

例如,在表一中,中等地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所提供的绝对地租共为5.5万元,与同等面积的劣等地所提供的绝对地租2万元的差为3.5万元;优等地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所提供的绝对地租共为7.5万元,与同等面积的劣等地所提供的绝对地租2万元的差为5.5万元。

表一土地等级劣中优合计投资(c:v)(万元)初次初次追加初次追加6:46:46:46:46:4m(m’=100%)44444 P(P’=20%)22222产量(10万斤)45678全部产品个别生产价格1212121212单位产品社会生产价格33333全部产品社会生产价格1215182124全部产品个别价值1414141414单位产品社会价值 3.5 3.5 3.5 3.5 3.5全部产品社会价值1417.52124.528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合 计金额(万元)2 2.53315415实物量(万斤)40Π750Π760Π71080Π7300Π7金额(万元)03912实物量(万斤)060Π7180Π7240Π7金额(万元)61218实物量(万斤)120Π7240Π7360Π7金额(万元)2 5.5912.51645实物量(万斤)40Π7110Π7180Π7250Π7320Π7900Π7 注:(表一)中优、中、劣三块土地的面积均为1万亩。

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各种形式的地租量的最终规定 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虽然均来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有关论述,但是,这些并不是马克思对地租量的最终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稍加分析。

1.关于绝对地租量的规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绝对地租量的阐述,是以劣等地为例的。

首先得出劣等地的绝对地租量等于该地产量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然后将这一量的规定推广到各级土地,并对级差地租量的规定进行了修正。

既然任何事物的质和量都是统一的,作为绝对地租的质和量的规定也必须是统一的。

绝对地租质的规定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无论租种何种等级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也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量的规定是:只要土地面积相等,各级土地都必须交纳相等的绝对地租量。

其具体计算方法只能是: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因为,追加投资所产生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和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全部都以级差地租Ⅱ的形式存在。

既然,追加投资只提供级差地租Ⅱ,而不提供绝对地租,那么,绝对地租只能来自农业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同时,由于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都必须交纳相等的绝对地租量,而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又都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因此,各级土地所交纳的绝对地租量应等于同等面积劣等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这种计算的结果保证了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交纳的绝对地租量相等,从而使绝对地租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统一起来了。

2.关于级差地租Ⅰ量的规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假定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在这一前提下,级差地租Ⅰ计算方法确实如我国经济学界所表述的那样:级差地租Ⅰ在量上等于较优土地初次投资6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但是,随着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理论进程的推进,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上述级差地租Ⅰ的计算方法就要加以修正。

因为,如上所述,各级土地的绝对地租量均等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由于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相同,因此,各级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必然多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

多生产出来的这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应属于级差地租Ⅰ范畴,即属于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后的级差地租Ⅰ的增量。

因为这部分差额是由土地本身的自然差别造成的。

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Ⅰ的计算方法就必须要加以修正。

修正后的级差地租Ⅰ计算方法为:各级土地级差地租Ⅰ等于各级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减去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再加上各级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的总和。

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最坏土地单位面积产品的价格=P+r(P为调节市场的社会生产价格———引者注),一切级差地租就都会按r的相应倍数增加,因为按照假定,P+r成了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指社会价值———引者注)。

”[1]在这里,马克思把对劣等地绝对地租量的规定推广到了其它各级土地,并对级差地租Ⅰ量的规定进行了修正。

下面,笔者就根据马克思的这段论述,阐述适用于各级土地的绝对地租量的规定,以及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情况下的级差地租Ⅰ量的规定。

假定,在初次投资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级土地A(劣等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为1个单位,农产品市场价值为P+r;第二级土地B单位面积产量为2个单位,农产品市场价值为2(P+r);第三级土地C单位面积产量为3个单位,农产品市场价值为3(P+r)。

在考察级差地租Ⅰ量时,第一级土地A单位面积产品的调节市场的生产价格为P,级差地租Ⅰ等于零;第二级土地B单位面积产品的调节市场的生产价格为2P,级差地租Ⅰ等于d;第三级土地C单位面积产品的调节市场的生产价格为3P,级差地租Ⅰ等于2d。

现在,考察各级土地的绝对地租量和级差地租Ⅰ量的补充规定。

第一级土地A单位面积产品仍为市场价值的调节者,特殊超额利润r 转化为第一级土地A的绝对地租;第二级土地B 单位面积产品的市场价值为2(P+r),特殊超额利润为2r,其中一个r转化为绝对地租,一个r转化为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Ⅰ等于d+r,增加了一个r;第三级土地C单位面积产品的市场价值为3(P +r),特殊超额利润为3r,其中一个r转化为绝对地租,2个r转化为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Ⅰ等于2 (P+r),增加了2个r。

第二级土地B和第三级土地C单位面积级差地租Ⅰ的增加额,恰好都是r的相应倍数。

若假定较好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是劣等土地(第一级土地A)的n倍,那么,较好土地单位面积的级差地租Ⅰ增加额就是(n-1)r,即r的相应倍数。

由此可见,第二级土地B和第三级土地C 单位面积的产品所实现的特殊超额利润,并非全部转化为绝对地租,只是与第一级土地A(劣等土地)单位面积产量相等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才转化为绝对地租。

而第二级土地B和第三级土地C比同等面积的第一级土地A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产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之所以属于级差地租Ⅰ范畴,是因为它是由于土地的不同等级所产生的不同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

因此,各级较好土地的级差地租Ⅰ在量上,不仅包括各级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而且还包括各级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即(n-1)r]。

3.关于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马克思把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在理论上称为级差地租Ⅱ。

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指初次投资量)的差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