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复习题

合集下载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全套课后达标训练题(附答案)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全套课后达标训练题(附答案)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习题目录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一) (1)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二) (5)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大气受热过程) (16)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大气运动) (26)新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习题(一) 35 新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习题(二) 42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一)(所用时间: 10分钟)1.关于干洁空气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 氮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伤害C 臭氧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D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地球保护伞”位于()A.I层B.Ⅱ层C.Ⅲ层上部D.Ⅲ层底部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A.I层B.Ⅱ层C.Ⅲ层上部D.Ⅲ层底部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变动了启动画面,这幅中国位于中间的图像是由离地球36000千米高空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拍摄获得的。

据此回答下列题。

5.该气象卫星A. 处于高层大气B. 属于自然天体C. 位于地月系D. 不受太阳风影响6.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风云4号”气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A. B.C. D.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

如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的平均气压值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题。

7.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小的时段是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8.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冈是该季节A. 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B. 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C. 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D. 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9.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A. 经度呈负相关B. 纬度呈负相关C. 海拔呈正相关D. 河网密度呈正相关10.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课件+课时练习+梯级演练+章末综合提升+阶段性测试题(5份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课件+课时练习+梯级演练+章末综合提升+阶段性测试题(5份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讲一、单项选择题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的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我国秋末冬初容易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的有()①强劲北风带来沙尘②进入采暖季燃煤取暖③秸秆大量焚烧④全球变暖,水汽凝结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所示气温垂直分布状况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是()3.有雾霾的天气,总是让人感觉比较昏暗,其原因主要是()A.大气中的颗粒物削弱了太阳辐射B.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强了地面辐射C.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强了大气逆辐射D.大气中的颗粒物削弱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答案:1.D 2.C 3.A解析:第1题,燃煤取暖和秸秆焚烧会使空气中细颗粒物增加,促进雾霾天气的形成。

强劲北风会加快大气流通,不易形成雾霾天气;全球变暖,水汽凝结不会促进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2题,当近地面出现逆温情况时,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更易形成雾霾天气。

第3题,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显得比较昏暗;大气中的颗粒物会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2014·江苏南通调研)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图1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5.在图2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 A.a地、b地B.b地、c地C.b地、d地D.a地、c地答案:4.B 5.C解析:第4题,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甲类型与乙类型避暑区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 .纬度高B .海拔髙C .阴天多D .白昼短2.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避暑时最应携带防晒物品的避暑区是( )。

A .甲、乙B .丙、丁C .甲、丁D .乙、戊3.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9月份平均气温比其他类型避暑区略高的避暑区是( )。

A .乙B .丙C .丁D .戊4.读山西省等高线地形图(图1)及平均终霜日(按儒历曰计算,儒历日是将1月1日定义为1,1月2日定义为2……)的空间分布图(图2)。

对山西省终霜日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

①气候②河流③纬度④地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5.山西省平均终霜日前后相差约( )。

密封线内不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6.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7.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色?()A.3月 B.6月 C.1月 D.9月8.下图为某年4月20曰12知()A.甲处出现对流雨B.乙处出现狂风暴雨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C .丙处吹西北风D .丁处将迎来冷锋过境9.下图为某年4月20曰12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必修1.doc

必修1第二单元复习题1、(1)是地球大气的的能量来源,是近地面大气的的热源。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作用有关。

(3)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受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压流向压。

(4)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高空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风向北半球、南半球。

2、(1)大气环流:(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低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带(风向:南信风、北信风)。

中纬环流: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高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全球共有个气压带,个风带,其中有个低气压带。

由于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冬季。

(3)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中心,切割气压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切割带。

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

(4)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冬季风,夏季风。

成因:。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冬季风,夏季风。

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冬季风主要成因:3、(1)锋面(2)气压系统(3)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危害:应对措施。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甲和乙位于地面,丙和丁位于高空。

读图,回答问题。

1.M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地区火山、地震的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3.与该地区火山、地震发生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相关性最大的是( )A.纬度差异 B.岛屿分布 C.板块分布 D.海陆分布读“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4.甲、乙两幅图反映的时间与P地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9月份、秋季C.甲表示12月份、冬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该地的这次降水过程是( )A.冷气团气流下沉形成 B.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冷气团气流上升形成6.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

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下题。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某天气系统经过德州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9.该天气系统到达德州的时间是( )A. 1日 B. 3日 C. 29日 D. 31日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0.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2.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A B.B C.C D.D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能是我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A B.B C.C D.D下图表示某种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地处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6.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甲、乙表示地球表面,则()A.甲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a为极地东风带C.乙处容易形成锋面 D.甲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关于I、Ⅱ两层的正确说法是()A、Ⅰ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B、Ⅱ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C、Ⅰ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D、Ⅱ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9.2008年9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下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A.①B.② C.③ D.④11.上图③气候的形成原因是()A.受赤道低压控制B.受盛行西风控制C.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2.右图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13.图示区域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读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图,完成问题:14.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极地高气压带B.②副热带高气压带C.③东南信风带D.④副极地低气压带15.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近地面共有6个气压带、6个风带B.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相同16.下列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A. B. C. D.17.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折射作用D.散射作用18.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19.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地形的影响D.海水运动的影响20.某天气系统的气流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该天气系统是()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1.盛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主要是()A.受气旋控制B.受反气旋控制C.受台风控制D.受寒潮影响2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A )23.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B.bC.cD. d24.下列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 ( )①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晴朗天气②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③我国冬季寒潮是由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④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5.关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为高气压B.中心为上升气流C.中心为低气压D.气流向中心辐合26.下列天气现象,不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是()A.南岭以南的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B.江淮地区“黄淮时节家家雨”C.贵阳地区冬半年“天无三日晴”D.华北地区“一场秋雨一场寒”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27--30题。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课件+课时练习+梯级演练+章末综合提升+阶段性测试题(5份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课件+课时练习+梯级演练+章末综合提升+阶段性测试题(5份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讲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答案:C解析: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C解析: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读下图,回答3~4题。

3.如果图示地区在大陆的西岸,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D解析:该地区在30°S~40°S,如果在大陆的西岸,则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30°S~40°S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大陆上的温度要比同纬度海洋上高,图示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说明比周围温度高,所以为陆地。

读Ⅰ、Ⅱ两图,回答5~6题。

5.Ⅰ图中,造成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纬度差异D.大气环流不同答案:D解析:根据Ⅰ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海陆的纬度分布可知①为地中海,②为亚欧大陆,③为太平洋,④为北美大陆,⑤为大西洋。

亚欧大陆在北纬30°~40°的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分别为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两种气候分别是由季风环流、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6.当①海岸在Ⅱ图中的甲时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④陆地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C.③海洋上副高西进北移D.由⑤海洋驶向①海域的船舶逆水答案:C解析:Ⅱ图中甲时期气温高,降水少,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太平洋上的副高北移西进,控制我国江淮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题,共84分)。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2.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B.地形的障碍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吹向北 D.风从北吹向南13.关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39)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39)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39)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0分)1.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天气系统就气压分布而言,A是______,B是______;就气流状况而言,A是______,B是______。

(2)A、B两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晴朗天气的是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b点即将经历______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______天气。

(5)a点天气系统为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易出现____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6)图中关于B地的天气系统的画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2.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A带,B带,C带。

(2)D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

(3)终年受气压带C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为。

3.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左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表示风向的是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半球(填“南”或“北”)。

(2)右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

(3)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字母C表示:________。

(2)字母D过程体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作用。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

(填字母)(4)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甲图所示原理,解释白天时候①的温度更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甲和乙位于地面,丙和丁位于高空。

读图,回答问题。

1.M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地区火山、地震的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3.与该地区火山、地震发生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相关性最大的是( )A.纬度差异 B.岛屿分布 C.板块分布 D.海陆分布读“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4.甲、乙两幅图反映的时间与P地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9月份、秋季C.甲表示12月份、冬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该地的这次降水过程是( )A.冷气团气流下沉形成 B.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冷气团气流上升形成6.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

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下题。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某天气系统经过德州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9.该天气系统到达德州的时间是( )A. 1日 B. 3日 C. 29日 D. 31日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0.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本章复习提升(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本章复习提升(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一不明确大气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的原因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图中各处的气温变化原因,正确的是( )A.A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B.B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C.C层①处:二氧化碳较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少D.C层②处: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2.图中C层有多个电离层,电离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的原因是( )A.该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B.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C.该层氧原子吸收了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使气温升高D.太阳紫外线使该层大气电离,在电离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气温升高3.关于地球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正确叙述是(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易错点二不理解水汽凝结的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两题。

4.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

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5.该山间河谷冬季多雾,原因是( )①位于河谷地区,水汽较多②位于河谷中,风力较弱③位于河谷中,气温较高,蒸发量大④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幅度大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易混点一不能正确区分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目前来看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6.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7.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④易混点二不能理解高空和近地面气压和风向的区别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8.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B.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C.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是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D.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答案易混易错练1.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的热量主要包括两部分: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部分和地面长波辐射,其主要的热量来自地面长波辐射。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101-200(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101-200(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高考总复习选择题大全101-2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18℃B.22℃C.28℃D.32℃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3.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4.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

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5.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地处背风坡B.寒流流经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西风偏弱6.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 )A.春季最长B.夏季最长C.秋季最长D.冬季最长7.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 )A.河流水质下降B.泥沙沉积量增加C.泥沙沉积量减少D.河流含沙量增加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带,由超过300个火山岛组成。

因附近海域多风多雾、事故多发而被称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

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成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区的原因是A.海水较浅,光照充足B.火山多发,营养源丰富C.河流注入,带来养分D.上升流活跃,海水扰动9.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多大风的原因是①地处西风带②狭管风效应③气温变化大④地转偏向力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火山岛附近海域终日雾气弥漫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B.冷空气遇地热释放的热能C.寒暖流交汇D.温暖气流经过寒冷的洋面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

人教版2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人教版2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干洁空气中不包括水汽;大气中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极少;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答案】C【解析】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太阳活动强烈时,电离层受到太阳风的影响,会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短暂的中断现象。

3.【答案】B【解析】距离地面20 千米以上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

4.【答案】C【解析】虽然300 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但是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很有限,所以不会被烧毁。

5.【答案】C6.【答案】C【解析】注意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每上升100 米气温变化的幅度,实线表示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出现了逆温现象;实线上的数字反映由地面向上大气升温幅度越来越小,但都是升温,所以实线表示的时间段和高度范围都出现了逆温现象。

7.【答案】C【解析】a 曲线表示昼夜温差小,原因是受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③的影响。

8.【答案】C【解析】低碳生活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起到减弱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9.【答案】D【解析】红色光不易被散射,所以浓雾中容易被看见。

故选D。

10.【答案】B【解析】浓雾类似于云,受浓雾影响,白天①减弱;白天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导致②减弱;夜晚由于浓雾的作用,大气逆辐射即③增强;由于白天①削弱多,气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减小。

故选B。

11.【答案】A【解析】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故选A。

12.【答案】C【解析】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

故选C。

13.【答案】A【解析】从题目所给条件“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外部气温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白天外界气温高于洞内,结合题目所给“呼气”“吸气”的原理即可判断白天空气从洞外流入洞内,晚上从洞内流出。

(新教材)人教版 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寒假复习(包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 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寒假复习(包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寒假复习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019年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正在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

截至11月30日,已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2题。

2.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大气辐射B.②—太阳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地面辐射孔明灯俗称许愿灯(见下图)。

据此完成3题。

3.关于孔明灯的叙述,不正确是()A.最好在晴朗的夜晚放飞B.靠风飞上天空C.在空旷开阔的地方放飞D.古代常用于军事题组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

读我国某城市热岛强度日平均变化示意图,回答4题。

4.影响城区与郊区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状况B.气压分布C.降水量D.地下径流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据此完成5题。

5.白天,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下沉气流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6,7题。

6.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A. 0°~10°NB. 40°N~60°NC. 70°N~90°ND. 60°N~80°N读“我国某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晚练 地球上的大气
单项选择题
1. 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从而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2.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3.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日出前天已亮,日落后天不黑 C、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D、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4.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5.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 B C D 6.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台风 D、季风
图二
图一


7.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差异 C、下垫面性质不同 D、高低空气压差异 8.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 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 C、南北纬30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1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ºN附近 B、乙点位于30º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11.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 B C D
12.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及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低纬,湿润
14. 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5.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1010
1004 A

º
º
风带
① ②

副极地低
气压

赤道 南极
30ºS 60ºS
A B C D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6-17题。

16.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17.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8.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19.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冷空气在锋面以上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天气转晴
D、过境时一定有降水
20.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D、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读以下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21.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22.下列地理现象及成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江淮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暖锋
B、我国冬季的寒潮→地势高 C、回归线附近少雨→副热带高压
D、秋高气爽→气旋
2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变少 B、海平面下降 C、中高纬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24.下列四幅图,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下问题:
2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