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线索特征】本单元包括19世纪中期至1917年社会主义的发展。
线索为:此阶段的历史特征是:社会主义在欧洲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暴力夺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主要使命。
【知识梳理】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诞生的背景①经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②阶级: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③理论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①。
二、诞生的标志1848年②的发表。
①宣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②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③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④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三、实践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偶然,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的阶段。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革命前的俄国:①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二、十月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⑤革命。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封建)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资产阶级)的任务。
七月事件说明和平夺取政权已不可能。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基础知识梳理和易错易混点(人教版必修一).doc
专题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梳理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①经济前提: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③思想基础:19世纪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2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考点2 巴黎公社革命成立:1871年3月28日意义:①(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③经验宝贵,教训深刻。
④公社原则永存,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史册。
考点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19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十月革命(1)《四月提纲》提出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
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发表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3)性质、历史意义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意义:①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国际: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③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考点4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标志: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章末总结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总
结新人教版必修1
一、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中期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的过程。
2.20世纪初经历了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想扩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过程。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革命道路创新(中国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经济政策体现的经济建设理论)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斯大林模式)。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主要体现在中国的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苏联模式的失败和中国模式的健康发展。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僵化的结果,中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9/6/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典例佐证 (2017·江苏单科,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 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 《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进入导航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系列丛书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进入导航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系列丛书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程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考试大纲考点搜索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②《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巴黎公社①巴黎公社的成立及措施②巴黎公社的意义①十月革命的背景② 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③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进入导航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系列丛书自学导练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社会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3)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进入导航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系列丛书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3.内容(1)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1917年3月,“二月革命”。
2、列宁的《四月提纲》(1917年4月),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的意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说课稿
2.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避免信息过载;
3.采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突出重点,区分层次。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理解困难;
2.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
3.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分配可能出现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按照时间顺序,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
2.结合具体案例,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等人的主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助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时间轴,中间为主要知识点,右侧为关键词和思考问题;
2.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等;
3.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图表、关键词等形式呈现。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便于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总结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一)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时间:1848年2、主要内容:(1)阐明社会发展规律: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进步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①理论上: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②实践上: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三)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
2、成立: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
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拓展】1、巴黎公社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了解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⑴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⑵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共产党宣言》时,教师可以提出:“《共产党宣言》为何能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作?”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将培养出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将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艰辛过程,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教师还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制度,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
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将学会关注社会问题,以社会主义视角分析现实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学生将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关心民生,关注社会进步。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如撰写小论文、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等。这种作业小结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完《共产党宣言》后,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共产党宣言》中的哪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
说课稿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王杰一、说教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我国的影响巨大,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首先成功的主客观条件。
2.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国际、国内意义。
3.熟悉并理解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性质。
三、说教材重点与难点根据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及本课的特点,确立本课的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新生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四、说学情由于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学过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对于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高一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历史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但总体上来说,历史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仍然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进行点拨、启发和矫正。
五、说教法、学法本课运用课堂讨论进行授课,特别是在重难点的问题上,精心设计一些讨论题,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本课主要运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讲解法:解释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
2、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展示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图片资料,更直观展示教材内容。
3、讨论法: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与老师互动。
六、说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介绍俄罗斯的情况导入新课2、教学过程(1)给学生显示俄国革命前相关状况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一、根据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展示组(导师组)上台讲解本组所展示的探究一的内容,由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补充,点评时由本组记录(由学科代表负责给展示和点评的同学加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1、突出三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二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2、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中国确立的方式、原因的共性和个性;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重难点突破: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线索:这个单元主要是讲马克思理论的诞生,巴黎公社对马克思理论的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理论的实践。
18课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发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背景:(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19世纪法、英、德意志的工人运动,无产阶段力量壮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3)理论来源:古典哲学(德)古典政治经济学(英)空想社会主义(英法)(4)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投身革命运动。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3.4、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内容:①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②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③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三.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1871年)1.背景:(1)国内:第三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2)国际: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地赔款(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2.成立:1871年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3.措施:(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8小时工作制,劳动立法,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4)其他:建立国民自卫军,新的司法机构。
4.结果:失败(1)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019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内容提要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美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设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内涵,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途径。
(一)基本线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过程: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②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草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为多国胜利。
(二)概念简述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继承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的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它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工人群众发动动武装起义,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
公社为维护劳动者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但很快失败。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改造社会的一次伟大尝试,其实践不仅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五)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每天坐在自己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改造社会的呼吁作出响应,白白等候了12年。
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A.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B.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C.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分析D.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来源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自我良心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题干中傅立叶用了12年等待人们的响应正是因为他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故B项正确。
空想社会主义是有社会实践的,如“新和谐公社”的建立,A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在对社会现实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C项错误;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
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A.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B.毛泽东及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圣西门及其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D解析材料中“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端,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且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答案为D项。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文中的“锁链”指() A.资本主义制度B.专制与愚昧C.资本主义文化D.贫穷与落后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锁链”是指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束缚,即专制与愚昧,B项符合题意;A、C项也有先进的地方,D项与材料并不相符。
4.《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答案 B解析材料中“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是指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竞争下的利己主义,“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是指中世纪以来人们处在天主教神学和封建统治之下,因此B项符合题意。
5.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它们失去了宝贵的时机……去进行公社的选举,而组织公社的选举等等又花费了许多时间。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C.公社领导者缺乏斗争经验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 C解析依据“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失去了宝贵的时机”“花费了许多时间”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的领导者缺乏斗争经验,这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A项错误;B项是材料的表象;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
6.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它采取的许多原则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
下面巴黎公社的措施中,最能够体现其人民民主原则的是()A.公社职员都由选举产生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C.建立国民自卫军D.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答案 A解析能够体现民主的只有选举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
7.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答案 A解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是因为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对外投降引发的。
十月革命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镇压工人、士兵游行示威引发的,所以A项是其相似背景。
B、C、D三项只符合十月革命,不符合巴黎公社革命。
8.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
”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答案 D解析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列宁从资本主义发展、没有工人政党、工人的革命目标三个方面论述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说明了当时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9.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答案 B解析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而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10.“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 B解析列宁观点旨在说明,所有的革命阶级都把夺取国家政权看作是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革命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
这表明列宁希望革命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把国家政权从资产阶级手中过渡到无产阶级手中。
11.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
”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十月革命()A.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D.加剧了俄国与交战国的军事对抗答案 C解析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资产阶级统治,A项说法不严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C项正确;十月革命之后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项错误。
12.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答案 C解析要想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10分)(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进步性?(10分)答案(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起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可贵的,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第(1)问,从材料一、三中归纳概括即可。
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并联系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
第(3)问,比较两者措施,找出苏维埃政府措施与巴黎公社措施的不同点并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4分)(2)材料二、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4分)(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0分)(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8分)答案(1)认识:用暴力夺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