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冷战的开始(已改)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题: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冷战的起因、特点和发展阶段;
2. 掌握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包括东西方集团的对立、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3. 能够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教学难点:
1. 理解东西方集团对立的原因;
2. 认识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
2. 多媒体设备;
3. 索引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氛围。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分析东西方集团的对立和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并记录在索引卡上。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五、反思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探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文章。
初中历史冷战逐字稿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逐字稿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冷战的背景、原因、特点和影响。
教学重点:冷战的定义,冷战的起因,冷战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冷战的对抗双方及其主要事件。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
教学手段:课件、教科书、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并引出冷战的主题。
二、讲授(15分钟)
1. 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冷战的起因和主要对抗双方;
3. 冷战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三、讨论(1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冷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当代国际关系中是否还存在冷战思维。
四、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学生对冷战的深入学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阅读与冷战相关的文章,并写一篇感想。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冷战的定义、起因、主要内容及影响,并能表达个人看法。
人教版选修3历史教案 4-2 冷战的开始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4-2 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初中历史《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教案
年级:初中
教材参考:《历史》教科书
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冷战的起因和背景
2. 掌握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3. 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冷战的背景和起因
1. 冷战概念的介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各国利益冲突
3. 苏联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及竞争
第二课时: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
1.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2. 柏林封锁、韩战和越战
3. 古巴导弹危机和冷战的高峰期
第三课时:冷战的结束和影响
1. 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
2. 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
3.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冷战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事件,梳理相关知识点
3. 视频资料,通过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教学评估:
1. 定期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大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具体事件的影响及其在冷战中的地位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和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教学延伸:
1. 布置阅读任务,推荐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拓展知识
2. 参观相关历史博物馆,加深对冷战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3. 与其他学科结合,通过跨学科教学,加深对冷战的全面理解和领悟。
初中历史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教案
课题:冷战
教学目标:
1. 了解冷战的起因和背景;
2. 了解冷战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3. 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 了解冷战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2. 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课本》第六单元相关内容;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紧张局势,引起学生对冷战的兴趣和好奇。
二、正文(30分钟)
1. 冷战的起因和背景(10分钟)
1.1 背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力量对抗的军事斗争;
1.2 冷战的起因:意识形态、势力范围、军备竞赛等因素造成。
2. 冷战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10分钟)
2.1 冷战的主要内容:意识形态对抗、政治经济对峙、军备竞赛等;
2.2 冷战的表现形式:军备积聚、军事集团、间谍活动等。
3.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10分钟)
3.1 世界格局变化:两极对立、国际关系紧张;
3.2 影响深远:形成东西方势力范围、影响国家政策、导致世界热点问题等。
三、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习题;
2. 思考:冷战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冷战的起因、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还可以更加充分,增加学生针对性思考与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人教版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冷战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冷战的起因和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冷战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参与国家;
3. 分析冷战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重点】冷战的起因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分析冷战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分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引出冷战的概念。
二、学习
1. 学习冷战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听取学生议论冷战的起因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三、总结
学生小结冷战的特点和参与国家,教师进行点拨和辅导。
四、拓展
教师呈现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
1. 小组合作讨论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
2. 学生就冷战的意义展开辩论。
【教学反馈】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和点评。
【课后作业】
针对某一次冷战事件撰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冷战的起因和基本特征
【教学资源】
PPT、图片、视频等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演练来评价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美苏冷战的开始课件
工美业国生经产济量、占政世治界、2/3 军事外实贸力出强口大额,占成世为界资1/3 本主黄义金世储界备盟量主占。世界3/4
控制操纵联合国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
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
界。”
美国欲称霸世界。
历史探源:盟友为何成敌人?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在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 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 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逐步削减了 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取消了一些贸易限额, 并成立了西欧支付同盟,以促进西欧贸易和支付 自由化。这些都有利于西欧经济的一体化。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第9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
宗旨:不与大国结盟 意义:一定程度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
益,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
• 殖民地宗主国国力衰落,地位下降
原因 • 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在二战中力量壮大
殖
战后民族 独立浪潮
• 战后新世界格局提供的有利环境
民 体
时间:二战后约30年
表现 阶段:两个高峰
系
典型事件:非洲年
的
瓦
目的:巩固和推进民族独立运动,谋 求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 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 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 驴。”
苏
英
美
什么是冷战(1947-1991底)?
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苏 联为首的两大国家集团(又称“两大 阵营”)之间除直接的大规模战争之 外的全面对抗。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力量。
冷战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 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 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相关史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它 最多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 它还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 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 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 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 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相关史事
1951年,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成立,总司令是美国人艾森豪威 尔。美国承担了西欧防务的绝大部分费用,还有数万美军驻扎在欧 洲,这样,北约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实体。1955年,联邦德国成 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 “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 格局形成。
冷战
课堂小结
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发展历程
冷战发展历程冷战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利盟联美(1945-194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美国和苏联成为盟友,构成了利盟。
然而,随着战后对欧洲和亚洲的领土争夺,东西方明显分裂。
1947年,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奠定了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基础。
第二阶段:冷战开始(1947-1953年)冷战开始于1947年,主要以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为特征。
苏联试图扩大其共产主义势力范围,美国则推崇资本主义和民主价值观。
古巴导弹危机是该阶段的一个关键事件。
第三阶段:相互威慑(1953-1962年)在这个阶段,苏联和美国互相威胁对方,并建立了核武器库存。
苏联的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试图通过和平共处来缓解紧张局势。
然而,双方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如匈牙利革命和柏林墙的建立。
第四阶段:战略平衡(1962-1979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相互保证毁灭”的战略平衡。
双方都拥有大规模的核武器,任何一方的发动核攻击都将导致双方毁灭。
然而,双方在其他领域继续竞争,如太空竞赛和军备竞赛。
第五阶段:和解与放松(1979-1985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试图通过放松紧张局势来改善苏美关系。
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签署了苏美关系改善协议,并开始削减核武器。
第六阶段:冷战结束(1985-1991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改善苏联经济和政治状况。
然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混乱和危机,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冷战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正式结束。
以上是冷战发展的主要阶段,不同阶段间的事件和对抗使得冷战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冷战PPT课件
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家利益的冲突。
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精选p的pt课件对最新立。
7
美苏冷战的原因
(1)二战结束,美苏两国战时联盟基础丧失 ——直接原因
(2)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有了冲 突。(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大影响)
精选ppt课件最新
苏 联 解 体
31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对 内容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此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精选ppt课件最新
3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四、德国的分裂
民
主
联
德
邦
国
德
国
精选ppt课件最新
四 国 分 区 占 领 德 国
29
柏林墙
1961-1990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四 国 分 区 占 领 柏 林
30
知识点归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序幕
开始标志
最终 形成
1946年 1947年 1949年、1955年
结束 1991年
铁 杜鲁门主义 北约、华约成立 幕 演 说美苏Biblioteka 间冷战开始。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冷战表现——经济方面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19国48总年理到1皮95拉0年尔,迪共有16个国
高中历史_ 华东师大课标版_ 高三下册美苏冷战的开始 (共40张PPT)
它更是一堵无形的墙
因为它……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毛泽东号召打败 美帝国主义的任 何挑衅。
毛泽东的儿子毛 岸英成了“第一 个志愿兵”。
那时,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 裂。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预言
二战期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美英与 苏联为什么能够联合起来? 二战之后,昔日的盟 友关系能否维系长久?
美苏冷战的开始
冷战(cold war)的特点
①是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政、经、文、军等等 ②双方争夺重点在 欧洲 ③在全球冷战下不排除 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
苏联的对抗措施
2、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1949年1月 2)目的: 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
3)影响:
①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 济起了积极作用
②苏联在与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 等互利的原则,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 式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称霸世界、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标志冷战开始
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 产凋敝,黄金外汇储备枯竭,原料、燃 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在1946年底又突 然遇上了百年罕见的严寒,人民饥寒交 迫。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 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当时西欧左派和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强大, 比如法国,第四共和国的首届内阁中有4 名共产党部长,包括国防部长。
对美国:
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 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 联的向西扩张。(均有利于美国实现其霸权政策)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教案:冷战教学目标:1. 了解冷战的概念、背景、表现和影响。
2. 掌握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对抗措施。
3. 理解冷战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冷战的背景和表现。
2. 冷战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 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产物。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事件介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的国际局势,了解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的国家,试图称霸世界的情况。
2. 提问:美苏两国在二战后的国家战略和对立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的定义、背景、表现和影响。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冷战的背景: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的国家,试图称霸世界;美苏两大政治集团的形成。
2. 讲解冷战的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具体措施:a. 政治方面:美国的杜鲁门主义,苏联的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 经济方面: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c. 军事方面:美国的北约,苏联的华约。
3. 讲解冷战的影响:美苏同盟解体,冷战开始;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产物,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冷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2. 强调冷战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短文,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
2. 选择一幅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简要介绍图片背景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冷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产物,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
6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 战后初期的西欧 2.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东方阵营的初步形成 1. 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巩固 2. 东方阵营在东欧的形成
*
.
7
三、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出现 1.第一次柏林危机 2. 德国分裂状态的加深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 1.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 西方国家的对策 3. 殖民体系在亚洲的最初崩溃
*
.
16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新调整 1.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2. 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调整 3. 打开通向北京之路和从越南脱身 4. 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 二、美苏军控谈判与欧洲的缓和 1.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 (SALT) 2. 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实施 3.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 4. 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结束
*
.
34
1.贯穿当代国际关系史的两根线索:
*美苏冷战的发生、发展与结束 *世界国际体系从两极向多极的变化
2.当代国际关系史所涉的几个重要问题 (参考教材有关内容) 3.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
.
35
*
.
14
三、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和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 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 2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四、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加深 1.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及其破产 2.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3. 欧洲共同体内部的冲突 4. 联邦德国的自主对外政策
*
.
15
五、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美斗争 1.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2. 77国集团的形成 3. 印支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
.
32
四、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团结合作的加强 1. 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和“金砖国家” 2. 跨洲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发展 3. 地区合作组织的加强和一体化的发展 五、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1.对安理会权威的肯定 2. 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加强 3. 坚持联合国机构改革正确方向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冷战时期的开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冷战时期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冷战时期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正式结束,但它留下的影响远未终结。
随着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战后的全球格局变得复杂而紧张,废墟中的世界逐渐进入了冷战时期的开端。
本文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关键事件,以及它们如何成为冷战的种子。
一、雅尔塔会议:分割欧洲的开始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商定了战后欧洲的版图。
尽管会议的宣言声称要尊重国家主权和民主原则,但实际上,东欧国家被划归到苏联势力范围,形成了“铁幕”与西方国家的对立。
二、波茨坦会议:德国问题引发分歧1945年7月,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波茨坦再次会面,讨论战后德国的问题。
会议上,对于对待德国的态度和重建问题,东西方产生了分歧。
东方希望施行对德国的惩罚,而西方则主张重建德国以促进欧洲的稳定。
这种意见上的分歧为之后冷战的对立埋下了伏笔。
三、柏林封锁事件:东西方对峙1948年,苏联突然封锁了进入柏林的道路、铁路和水路,试图让西方国家放弃占领柏林的权利。
然而,美国和英国不愿屈服,决定通过空运进行补给。
这一事件不仅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标志着冷战时期东西方势力在柏林的明显对峙。
四、二战后的军备竞赛:核威胁的加剧随着战后形势的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两国为了争夺全球霸权开始建立起堪称规模庞大的核武库,大量投资于军事科研和武器制造。
核武器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毁灭力量,也让冷战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五、联合国的建立:东西方意识形态冲突在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了,试图为国际冲突提供解决方案,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
然而,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冲突使得联合国的运作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两个超级大国在安全理事会上的否决权更进一步加剧了对抗。
六、中美苏三方的对峙:朝鲜战争的爆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一个焦点。
冷战讲义
1、五国和约问题 1)意大利殖民地问题 2)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 3)对罗、保政府得外交承认问题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1)德国的赔偿问题 2)英美占领区合并
3)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 4)第一次柏林危机 5)德国的分裂 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1、日内瓦首脑会晤 2、戴维营会谈 3、U-2飞机事件 4、维也纳首脑会晤 5、第二次柏林危机 6、古巴导弹危机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一)美苏缓和 在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缓和”(détente)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 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 特政府时期,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 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3、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是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1)政治缓和 2)军备控制 3)危机处理 4)经贸、文化交流 5、美苏缓和的终结——“卡特主义”的出笼 6、美苏缓和的影响 1)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 了一定的保证。
第四讲 冷战后的危机处理 一、柏林危机 1、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1949年的柏林封锁,是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发生的第一次严重 对抗。也被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接近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但美苏对 这次危机的处理却耐人寻味。这表现为,美苏一方面紧张对抗,另一方 面又都留有余地,双方都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避免冲突的升级。 这次柏林危机是以苏联的退让而结束的,但西方也给苏联的让步提供了 台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冷战的开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2.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2.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表现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原因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高涨目的恢复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的统治影响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目的遏制苏联建立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影响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1.政治:成立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成立经互会,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深度点拨]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特点①政治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对立。
②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③军事上:两大集团激烈对抗。
④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原因(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的冷战对峙?——初中历史教案讲解
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的冷战对峙?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出现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对峙,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50年,但是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常简单,因为冷战的产生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可以说冷战的起点和终点都有不同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冷战的起点冷战其实是二战后美苏世界霸权争夺的一个产物。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相互之间的欺辱和威胁不断增加。
我们可以从什么事件来定位冷战的起点呢?一般认为,冷战可以从1947年即“杜鲁门主义”开始拉开序幕。
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苏联”战略,导致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
此后美国开始推行“马歇尔计划”,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等多重措施以加强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这些措施给苏联带来很大压力,也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可以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但是,有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冷战的起点可以更早一些,他们认为冷战始于1945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参加波茨坦会议之前的几个月。
当时苏联在东欧地区占领了大片土地,形成“苏联卫国战争后的安全区”,美国派出代表提议处设立英美苏军事分界线,但是苏联并不同意,这件事也导致了美苏之间的分歧加深。
以上两种说法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合理地为我们解释冷战的起点,说明了冷战的复杂性。
冷战的终点冷战到底是如何终结的呢?答案也不是非常明显。
现在大多数历史学者都认同冷战的终点是1991年苏联解体。
当时苏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曾经的最大敌对势力消失了,对于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结构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而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冷战的官方结束。
但是,有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并不是冷战的终点。
因为在1991年之后,美国仍然保持着其在世界上的超级地位,各种战略和外交政策也没有改变。
同时,由于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互相对立,有很多的“热点”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朝鲜问题、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等。
第二讲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波茨坦会议 1945,7-8 与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现场
2、日本投降(有条件?无条件?)
♦从乞降照会(1945,8,10)到《终战 诏书》(1945,8,14发布) ♦投降签字仪式(1945,9,2 日本向盟军投降)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9,9) ♦关于有条件、无条件的争论
3、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
♦对日本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1945,10,东京设立 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1946,设远东军事法庭)
2、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国际形势的变化 ♦朝鲜战争的爆发 ♦对日政策的变化(从改革到复兴日本、重新武装日本)
1947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和乔治·凯南
♦重新武装日本
3、旧金山对日和约 1951,9,4-8
♦ 美国垄断对日媾和(中国被排除在外) ♦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签订1951,9 ♦《日美安全条约》1951,9
三、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1、日本的外交方针与对华政策
对美“一边倒”与对华政策
《吉田书简》1951,12
《日台合约》(日华和平条约)的签订
1952,2-4 同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8月生效 影响中日关系长达20年之久
第二讲 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 三、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1、从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有条件?无条 件?) 3、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
“不念旧恶 与人为善”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1、从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公告
雅尔塔会议 1945,2
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对日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角力,被称为冷战。
这场历时几十年的冲突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之间的联系以及这段历史对全球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冷战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近六年,使许多国家陷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之中。
1945年,盟军最终打败了轴心国,纳粹德国战败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然而,战后世界并没有恢复到战争前的和平状态,随即出现了一个新的敌对对立局面,即冷战。
二、意识形态对抗与超级大国的崛起冷战的核心是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
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而美国则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竞争与对抗。
三、冷战对全球安全与军备竞赛的影响冷战期间,由于双方的对抗和不信任感,全球安全形势紧张。
各方为了争夺地缘政治利益和提高自身安全保障,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苏联和美国纷纷发展核武器和军事技术,追求军事实力的平衡。
四、二战遗留问题与南北冲突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战后秩序的重新划分。
冷战期间东欧国家被苏联控制,西欧与北美形成了一个欧美集团。
冷战期间,一些国家的内部分裂与矛盾被加剧,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德国和柏林的分裂。
五、全球范围内的边缘冲突与危机事件冷战期间,全球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冲突和危机事件。
例如,此期间出现了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几乎导致苏联和美国之间爆发核战争。
此外,中东和非洲也成为冷战各方角力的战场,局势波动不断。
六、冷战结束与全球格局的调整冷战最终在1989年至1991年间结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整个世界格局的巨大调整。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整个二战与冷战时期,世界各国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挑战。
战争的破坏和对抗的紧张使全球变得更加危险和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内容: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 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③影响: 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实质:干涉各国内政,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3.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4.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①背景: 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 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 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法 国 瑞士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华约
土 耳 其
阿 尔 巴 尼 亚
美 政治上 国 经济上 冷 战 措 军事上 施
杜鲁门主义 1947 马歇尔计划 1948
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冷战” 的宣言,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实质:控制西欧、拉拢东欧,遏制 苏联
建立北约 1949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1947
“经互会” 1949 建立华约 1955
《北大西洋公约》,以美国为首的 军事政治集团,美国冷战政策的主 要支柱。 反击“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 控制
实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加强对 东欧的控制 《华沙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 政治集团,标志着两级格局最终形 成。
苏 政治上 联 的 经济上 应 战 军事上
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3、军事上: 华约组织
①背景: 巩固东欧地区、抗衡北约 ②成立: 1955年5月 ③性质: 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④影响:
1、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2、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挪 威
丹 麦
英 国
苏 联
波 兰
北约
西班牙
揭开了冷战序幕
1946年3月丘 吉尔在杜鲁 门陪同下前 往富尔敦发 表《和平砥 柱》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 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 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 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丘吉尔《和平砥柱》
②目的:①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③概况: 1947.6 提出,1948年实施
5.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 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6.美国在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亚洲则是: A.扶助蒋介石挑起内战 B.发动了朝鲜战争 C.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 D.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
②美国空前强大,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苏联针锋相 对 B、为什么用“冷”战的方式?(非战争手段) ①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 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
√
1. 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B.西欧严重削弱 C.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2.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 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3、军事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NATO)
①背景:
A 西欧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和“恐苏症” B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4月,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②建立:
③目的:军事上遏制苏联
资本主义阵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集团 ④性质:
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 ⑤影响:A 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 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 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B 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②概况: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 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 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③影响:
A 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B 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法占区 英占区
苏 占 区
美占区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出笼 ②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
③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北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苏联的应对措施
1、政治上: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①成立: 1947.9 贝尔格莱德
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 ②任务:
上协调各党的活动
③影响:
A、 加强了各国的团结,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 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 、使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上:
经济互助委员会
①成立:1949年1月
A 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 ②目的: B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
③成员:苏、保、匈、波、罗、捷六国
④宗旨: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
√
二、冷战的含义
冷战(COLD WAR 的含义: 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 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 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 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教材92页)
三、冷战政策的提出
①1946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8000字电报:遏制理论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理论基础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 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 化交流要维持。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 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乔治· 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这是摘自美国驻苏代办凯南给国务院的一封长达8 000字 的电报中的一段话。在电文中,同学们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内容:①二战结束之初,美国在苏联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需 要捍卫。②苏联的存在是美国未来发展的障碍。③美国政府 要遏制苏联。 ②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冷战爆发的原因: 探究一:根据【学思之窗】P9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A、美国为什么要“战”?(遏制苏联) ⑴必要性: 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 ⑵可能性: ①西欧诸国期望美国担当起抵制苏联,保护自由国家的重任
苏联 美国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 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期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不同的美英与苏联为什么能够联合起来? 试举例说明。昔日 的盟友关系能否维系长久?
Russia
America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
1、盟友关系的破裂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料回放】P91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 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 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 话。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 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 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 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 (4) ①二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的原因 (3)反映出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由盟友关系逐渐转向敌 (3)这两人的话反映出战后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 (2)因为丘吉尔的演说代表了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战后敌视苏联 (2)斯大林为什么说“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 (1) 1、丘吉尔演说中的“阴影”是指什么? “阴影”指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是什么? ②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因素) 什么变化? 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 对关系。
本 课 小 结
杜鲁门 主义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第一次柏林危机 ——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①背景:
A 战后,德国及首都柏林被分区占领 B 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在德国问题上矛盾日益发 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四、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探究二:美国为达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具体采取
了那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请仔细阅读教材 第92---94页,完成下表。
领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策措施 美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苏联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政治 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㈠美国的冷战政策
D.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
√
2、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资料回放】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 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 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愿意协 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 乔治· 卡特里克· 马歇尔 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 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 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①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 ①背景: ②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西欧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控制西欧 、拉拢东欧、遏制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