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讲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 第一课

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 第一课

例5.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分大小宗 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宗族网庞大
6.“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 宗元的文章《封建论》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1、什么是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开始于?王 位世袭制最大的特点是? 2、夏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者有什 么? 3、分封制的目的、对象、特点、分封者的 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4、宗法制的含义、目的、特点、作用以及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例3.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例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 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由“周天子、占卜”得出:神权与王权 相结合 2、由“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得出: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由“分封制”得出:最高的执政集团尚 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 商 西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背书目录
请你预测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
5、积极影响: A.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的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 局
春秋初期有170多个诸侯国,大国诸侯与周天 子地位差不多。到战国时代,诸侯国只剩七、 八个,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怜!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即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国家最高权力方面,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置各种官职,地方封侯、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思路设计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本课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

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与当今社会的影响。

鉴于夏、商、周三代历史久远,在初中又没有系统学习过的情况下,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吃力。

如何在开学的第一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教师可利用传说故事、历史史料、情景设置、成语等,从与身边相关事件切入。

突出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题,抓住“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三项制度,重点讲述三个问题:源于夏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这就需要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层层推进,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注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通过教师的“导”来推动学生的“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勤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采用多媒体教学,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

(2)了解奴隶社会的分期,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3)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主动学习教科书及上网搜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能提出新的问题,再进一步解决。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第三页,共30页。
这几幅图片与本 节课的哪一制度
密切相关?
蒋孝严祭祖,这是他 在蒋家认祖归宗,首 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 陆扫墓祭祖。
第四页,共30页。
一 禅让与世袭制
舜禅让给禹
观察图中场景,你能判断这是怎样的一件
事吗?
第五页,共30页。
约前2070年,禹建夏
第六页,共30页。
材料一: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伯益而夺得王位,并传 位给自己的后代。从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 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四.宗法制 嫡长子
天子 ....................... 大宗
夏朝疆域
商朝疆域
第十三页,共30页。
西周疆域
三、分封制
(2)目的:统治广大区域;拱卫王室。 (3)分封对象: 王族 、 功臣 、 古代帝王的后代
王族占据主体,重要诸侯国有齐(功臣)鲁燕卫晋(王族)宋(先王后代)
材料三:“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材料三,哪种分封对象占据了主体?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课堂演练: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五、礼乐制度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45张】(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45张】(

历史学习的 基本思路
历史
规律 ——灵魂
历 史 线 索 ——筋骨
历史概念
——细胞
历史史实
——血与肉
重理解分析: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和分析历史事 件为什么发生?(原因)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影响)
重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不 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初步认识历史发展 的基本规律;
从事采 集和渔

旧石器时代特征
学 会 了 用 火
过着群 居生活
出现了骨器
19
新石器时代特征
从事原始农业
3
使用陶器
2
从事养畜业
4
修建村落
5
使用磨制石器 1
6 开始定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 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遗存
22
2、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遗存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1.课程目标方面,二者都强调三 维目标
高中历史更加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 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 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概括 性、综合性。
是什么(特点)、为什么(原 高中: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
向纵向相互关联等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 原因、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
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 是基础,是根本!!!
成功学习三部曲:预习、听课、复习
1、精读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 以及思维的方向)。 2.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学案,掌握本 课涉及的基础知识,按照历史学习的四层次要求 记忆史实、理解概念、梳理线索、探索规律)。 3.上课有针对性地听,保证听课效果(参与课堂 、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探求方法、提高情趣)。 4.完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碰 撞、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1课

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1课

化制早古 度期代 的政中 演治国
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 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 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解析】A 2.(2009北京文综高考)右图是北京广安 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 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 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西周宗法制
四、礼乐制度(内容、作用) ——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维护宗 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权力分 分封 政治上 维 礼 活 配 制 表现 护 乐 动 工 制 准 宗法 基础和 权力继 具 度 则 法则 承 制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铜鼎和甲骨文) ——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 结合 分封制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 集中 宗法制——以宗法制为核心,具有浓厚的部族色 彩; 夏400多年、商600多年、周800多年实 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 为表里。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 定性
5.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 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A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 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6.(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 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解析】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 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 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国家产生的关系;认识夏、商、西周的国家制度和经济文化。

本课在整个材当中处于开篇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牵挂,使学生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本领。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合,促进了中原民族和同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2.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汇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研究。

【讲授新课】石器时代的昔人类和文化遗存问题情境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请阅读教材内容,指出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准分别是什么?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自主研究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胸有成竹泾渭分明1.了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2.综合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认识西周政治制度及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的禅让制1.时间:尧舜禹时期,距今约五千年;龙山文化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3.特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二、夏朝———“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1.背景:禹治水有功;战胜其他部落;劳苦功高;2.起源: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所取代;3.特点:“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___;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它适应了历史的发展;4.王权的特点: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崇信鬼神,国家大事都通过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三.商朝——异姓国族林立的方国联盟商代中央设有__、卿、士等官职;相权很大,可主持政务、废立商王;地方封方国首领为和,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商汤以七十里为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误区警示商代虽然也有分封,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以商部族为共主的方国联盟,异姓国族林立臣服于商,方国相对独立、联系松散;方国的聚合与商之盛衰息息相关,在商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之对抗甚至叛乱,与商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四、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周初的政治形势:武王克商二年后病死,发生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重大事变;“武王克殷二年崩,成王少,周公老四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老三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内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史记.鲁周公世家,东方邦国殷商旧势力,一时俱叛;兄终弟及应先及管叔,故对周公不满,但管叔才干不足,周公不得已而为之,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周公东征,杀管叔,定乱,嫡长子继承制也正式确定;否则管叔之叛不好解释重新分封,“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事征服周公东征、制度变革分封与宗法制三者相结合,此所谓“封邦建国”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3.内容:①分封的对象和范围: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___,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___和朝觐述职;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③形成的格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西周的封建与商有很大不同;由同姓子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邦国的地域内新建的“殖民据点”,很像“掺沙子”;每一新“诸侯国”都是该地域的“统治中心”;有监督之责,故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一方面是自上而下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人的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极大提高了周天子地位,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成为天下之共主;4.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的疆域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达大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②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③文化的拓展: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方式的向外扩张,将周边诸多部族,如南方的淮夷纳入周的文化圈;“昭王南征而不复”,楚没有纳入周文化圈,呈现出与现实主义周文化不同的浪漫主义;诗经与楚辞;④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消极:周王对诸侯的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诸侯权力大,独立性强,容易形成割据;误区警示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常缩写为“封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五大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含义不同;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诸侯国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而不是像后世那样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统治,使西周的分封制仍带有松散性的特征,可视为由“方国联盟”走向“郡县制”的过渡环节,是政治体制由分权向集权转变的中间阶段;五、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上的矛盾;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即用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继承,为;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相对周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作用:保证了各级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图示误区警示1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在封国内是大宗;2嫡长子、嫡子、庶子的不同:在古代社会中,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子是“庶子”的对称,指正妻所生之子;庶子是妾所生之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六..礼乐制度参看历史纵横1.演变:1起源于原始先民祭祀神灵与祖先的习俗仪式;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是一种崇信鬼神的神本文化,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2西周:周公以“重德”观念作指导,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把以神为本文化改造成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治国理念:“德”,商人认为天命是不变的,遇事占卜,迷信鬼神;周人反思商周革命,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只佑助有德之人,有德就是敬天、孝祖、保民,天命归于有德;人对于天命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与商相比更加理性,克服了殷商天命政治的不足;以“德”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革除了野蛮的习俗,新创的是文明治国与国王应该接受道德制约的先进理念,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古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安定平稳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成员间行为的节制协调;周公的创制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2.内容:1礼:礼的本质是差异;周公将礼关注的重心由神事转向人事,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亲亲”和政治等级上“尊尊”,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尊礼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2乐:乐的本质是和同;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作用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成为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体系;归纳总结商周变革“中国政治和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治国理念,敬天保民封邦建国,天下归周宗法制度,天下归宗制礼作乐,天下归心深谋远虑天圆地方精讲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实质及瓦解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宗亲、姻亲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3.瓦解1原因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2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王室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反映出分封制的破坏和礼崩乐坏;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周公分封,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钱穆国史大纲导读根据图片中康叔、召公、姜尚、微子启身份,可知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与先代帝王的后代;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导读史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史海泛舟史料周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探究:指出史料中“政治混乱”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答案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或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分封制逐步解体;跟踪练习1.“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的安全,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扩张疆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分裂割据局面,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初期状况,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容其民”“自守”等信息可以看出分封制对诸侯的领土和人口有一定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政治状况,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2.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答案B解析题干意思是“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夏商时期礼乐文化还没有出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西周封建诸侯和分封制度的产物,故B项正确;礼乐文化始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C、D项错误;精讲主题二宗法制的特点、实质和影响1.特点1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形成等级森严、上下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格局;2.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3.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完善巩固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示意图导读史料中上下级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体现了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等特点;史料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导读史料强调同族、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史海泛舟史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探究:史料中导致武则天改变立太子人选想法立场的文化心理因素是什么答案强调血缘亲疏、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及宗法观念;体现了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跟踪练习1.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知,辛之所以能继承王位,在于其嫡长子的地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题干中“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以看出商末推崇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题干信息“少子辛为帝”可得出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南向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答案A解析北方四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精讲主题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读史明智史料一商朝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史料二西周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史料三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史料四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特点: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古代宗法社会的显着特征——“家国同构”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跟踪练习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着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答案A解析由“定天下”“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故A项正确;题干不仅仅强调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还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处理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不仅仅强调了巩固了奴隶主专政,更凸显对王权的巩固,故C项错误;题干不仅仅提及礼乐制度,更强调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2.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答案D解析皇帝专制下也有世袭制度,故A项错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权力分配,不会对君主权力形成制约,故B项错误;“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故C项错误;“没有皇帝制专制”是指权力没有实现高度的集中,分封制度下的诸侯享有较大的权力,君主权力容易受到诸侯贵族的限制,故D项正确;珠联璧合纲举目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8.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9.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展周朝的统治范围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讲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约公元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

我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启夺得王位。

“家天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封制: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武王、周公旦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同姓子弟被分封到重要地区)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③受封者,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影响: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在继承上的矛盾。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本课要旨: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谓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三、了解秦朝的统一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PPT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PPT课件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 1. 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大约公元前2070年, __禹_____建 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 建立 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3. 特点: 严格区分嫡庶长幼, 确定 ___嫡__长__子__继__承__制______; 形成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的严格等级, 小宗绝对服从大宗. 4. 作用: 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 巩固___奴__隶__主___贵__族_______的统治.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跟踪训练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 以贵不以长”的现象. 这反映了( ) 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 授民、授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根据题 目中的信息“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 长”可知材料说的是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的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故选D项. A项说法 错误; B、C两项与题目的材料没有关系.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 是宗法 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两者缺一不可.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主 学
7、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明
习 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府下设县,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
政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图 片 情 境
元朝行省制示意图
清朝督抚辖区图
(3)元朝: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图 片 情 境
汉代中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材料:“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
合 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
作 探
王室的义务。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各级贵族相对周天子是小宗,周天子与各
自 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主 学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相关制度。
习 4、基本特征: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
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图 片 情 境
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
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
清、近代影响至深。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合 提示:意义: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是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
大盂鼎 鼎内铭文 291 字,内容包 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 、 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 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 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 这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和社 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分封制的作用:
①疆域广大,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统治加强,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③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的弊端: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宗法制
西周某位诸侯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他有四个儿女: • 定义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 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 特点:血缘纽带+政治关系 大夫人所生。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目的: 巩固……解决……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 内容:①核心: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②体系: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③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 作用: 王一定会挑我的。

小宗 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思考题:.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 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 有利于提高家族、民族凝聚力。 消极:强调家庭本位,重男轻女,过分重视人情 关系,任人唯亲,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 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 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5.(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 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 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
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 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影响: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 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C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 一定‚小‛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 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 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 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4、右表中一定能成 为大宗的是 A.长子 B.二子 C.三子 D.五子
周天王的儿子 原配妻子 三子、五子 妾一 长子、四子 妾二 二子、六子
5、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将血缘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B.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的制度 D.嫡长子都被称为大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
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
向国王交纳贡赋。
壹 油纸伞
观察右边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
探讨井田制的特点有哪些?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
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黑陶
约5000年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模的祭坛和神庙。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
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郡县制。
壹 油纸伞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庶人
材料二 …… 依此类推, 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
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
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
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中国历史纵与横》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了西周国家的政治结构。
(三)西周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
制度、巩固统治
2. 目的:
加强和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
大宗、小宗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高考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22张PPT)

高考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22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及评价 (1)确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
(2)评价:
2.其它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 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
3.特点: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
积 极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扩大了统治基础。
推动世界文明
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 代文官考试制度
重才轻品
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 质低下
消 极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
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 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 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徒,而自列为诸 侯。
——柳宗元《封建论》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权利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1)概念:(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基础:井田制 (3)内容:对象、权利与义务 (4)特点: (5)影响 (6)历史遗存: 封建皇族分封;某些姓氏的起源;地名简称等。
归纳提升:1.秦朝时期中央官制的特点(非中央集权) (1)制度完备。三公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 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不世袭;三公相互 牵制。 (3)“家天下”,家与国同治,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特点。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
本课小结
中央
夏 商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夏商的政治制度 地方
目的
分封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作用 内容 特点
宗法制
作用
(拓展探究):阅读下列图表
25%
75%
白色部分:同姓诸侯 黑色部分:异姓诸侯
宗法制示意图
请回答: (1)《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 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图一是根据资料设计的示 意图。据此,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2)图二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 法制有哪些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和“家”紧密结合; 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这间是怎样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 制巩固了分封制。
公祭黄帝陵
探究方法:
1.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小论文。 2.通过查阅书刊、互联网搜索或者向家里的长辈请教等方式来发掘其影响 的方方面面。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封制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 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 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 继承制度。 材料二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 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 装、征派赋役等。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2)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指导】 材料中“秦代封泥”及“上郡、代郡及蓝田 县”等名称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等名 称的存在不是四分五裂的表现,而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 现,而封泥与制陶根本无关,制陶业自原始社会即已出 现。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1. (2008年南京1月)根据西周分封制,受封诸侯必 须( D) • 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 • ②随从周天子作战 • ③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 ④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 上述几条都属于受封诸侯必须尽的义务,通 过这些来体现分封制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 2.分封制
• 3.宗法制
• 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 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必不可 少的工具。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1.背景:秦朝的统一。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从秦帝国巩固统一的措施角度命题
• (2007年广东历史)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 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 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 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 D.用泥制陶的事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 1.夏朝
•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 (2)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 (3)特点: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 权力。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2.商朝
•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 灭夏,建立商朝。 • (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关系:商王具 有控制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 (3)特点 • ①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 • ②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 2.确立
• 3.作用
•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 制。 •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 制度的基础。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一、如何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
• 二、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关认 识
• 1.建立的原因 • 2.确立的标志:秦始皇完成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 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标志着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3.突出的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 内部的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是皇权和相权之间 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 4.郡县制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1. (2008年广东历史)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 B 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解析】 可直接读取图片信息,“祠堂”主要是用来 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 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因此,选B宗法制符合题意。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2. (2008年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 • A.分封制 • C.郡县制 B.井田制 D.行省制
• 【解析】 “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 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 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1. 了解宗法制和 1. 商周 分封制的基本内 时期的政 治制度 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 2. 秦中 点。 央集权制 2. 知道“始皇帝” 度的形 的来历和郡县制 建立的史实,了 解中国古代中央 集权制度的形成 及其影响。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 3. (2008年江苏历史,1)“齐人”、 “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 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 C 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 【解析】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 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 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 封制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 辖。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讲结束 Thank YOU!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及大 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部分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考纲展示
高考总复习.历史 考纲解读 1.商朝政治有何特点? 2.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 本内容是什么 3.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 形成的?有何影响? 5.秦朝的地方制度与以前有 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