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
2011年12月30日 09:29: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结合宁波实际,就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这为宁波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争创宁波科学发展新优势,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

(二)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市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文化大市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加以推进,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入实施先进文化引领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不断优化,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夯实。

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战略,重点文化设施和网络得到完善,城乡“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深入实施文化品牌提升战略,文艺精品在“五个一工程”奖等评选中屡创佳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宁波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升级战略,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新型业态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深入实施文化人才支撑战略,“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成效明显,文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深入实施文化创新推动战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网络社会管理得到切实加强,文化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实践证明,持续推进的文化大市建设,不断提升了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有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增强了宁波的文化软实力,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动力。

(三)建设文化强市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阶段,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但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些地方和部门抓文化建设的创造性还不够强,区域之间文化发展还不够平衡;市民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待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就必须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又要努力推动文化自身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切实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努力开创宁波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二、全面把握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不断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

(五)总体目标。

在不断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有力的保障,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六大战略”和文化发展“1235”工程,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提升生活品质,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公民道德水准高、社会文明风尚好、文化生活品质优、地域文化特色明、文化综合实力强的文化强市。

具体目标是:
——先进文化凝聚力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宁波精神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明城市建设更加符合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力强。

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民生持续改善,全市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竞争力强。

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格局更加完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区域文化影响力强。

浙东学术文化、海洋文化进一步彰显,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地域特色、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的区域文化形象更加鲜明。

——文化改革创新力强。

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创新体制基本形成,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文化保障支撑力强。

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六)基本原则。

——坚持先进文化引领。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正确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坚持统筹协调。

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重视发挥文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统筹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筹城乡文化共同发展,统筹国有和民营文化发展,努力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以改革增活力,以改革促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长期基础性任务,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为主阵地,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考学、评学、述学制度,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泛开展理论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大众化的理论宣传,精心组织“理论宣传普及周”、“社科普及月”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大力推广“微型党课”教育,巩固深化“宁波论坛”、“社科讲堂”和“天一讲堂”等品牌建设,精心培育覆盖不同群体的市民大讲堂,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深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探索建立宁波区域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有影响力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八)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宁波精神。

扎实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市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激励全市人民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六个加快”战略和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扎实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广泛开展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基层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精神风貌,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宁波精神的时代内涵,着力增强宁波精神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使宁波精神始终成为全市人民的主体意识,成为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强劲动力。

(九)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把道德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制定出台《宁波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分层施教,广泛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精心组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规矩、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尽责任、做好事的良好道德风尚。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实施“文明宁波系列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形成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新格局,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提升全体市民道德素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巩固推广“四点钟学校”模式,深入实施“春泥计划”,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体系。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符合社会需求、便于不同群体参与的工作体系,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个性化、规范化。

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四、着力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按照“把好方向、当好智囊、建好机制、育好人才”的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实践”研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

整合社会学科研究资源和力量,加强社科院、党校、高校和相关社科研究机构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健全县(市)区社科联组织,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社科研究网络体系。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品牌建设,扩大宁波学者和宁波学术影响力。

(十一)积极打造文艺精品。

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竞相涌现的良好环境。

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建立宁波文化创作题材库,切实抓好“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重大奖项参展参赛作品的创作生产,重点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青少年题材、地域传统文化题材等作品的创作。

进一步创新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努力形成一批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动漫、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个门类的文艺
精品。

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激励、推广力度,加强对原创性文化作品的扶持,支持和鼓励中小型文化内容服务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十二)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壮大主流舆论。

加强主流媒体与都市类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联动互动,着力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精心组织重大决策、重大成就、重大典型、重大活动的主题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策划和采编业务水平,着力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工作机制、重大舆情监测研判制度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党委、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发布体系,努力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

强化新闻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传媒集团和名专栏、名节目。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

强化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三项学习教育”,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十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

进一步完善网上互动对话交流机制,积极倡导党委、政府部门特别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部门开设微博,有序推进网络问政。

大力推进“宁波记忆”特色数据库建设,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培育特色文化网站,精心打造“网络文化节”品牌。

加大对中国宁波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政府网站和区域性特色网站的发展,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形成积极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化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行动,强化对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等的引导和有效管理,加强网络专业管理队伍、引导服务队伍和网络志愿者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舆情研判导控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工作网络,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引导网上舆论、服务百姓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五、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宁波文化广场、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宁波广电传媒大厦、宁波市艺术剧院、宁波历史纪念馆、宁波市档案馆新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十里红妆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三江文化长廊”的辐射力。

要根据各地文化优势和文化需求,加快实施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多厅数字影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县(市)区都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室)、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国家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廉政文化工作室、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水平,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行政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切实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

(十五)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动“千镇万村种文化”、“科普大篷车”进农村、“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天然舞台”、“群星课堂”等活动经常化,完善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服务,进一步推进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的免费赠阅工作。

充分发挥职工、青年、妇女等群体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推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蓬勃发展。

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

大力推广“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国助民办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运作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场馆的管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十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

加强区域性文化遗产普查和宁波历史文化研究,积极保护本市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和重点文物,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名人故居保护,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对甬剧、姚剧等地方剧种的保护,大力推进大运河(宁波段)、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与申遗工作。

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科学推动历史文化遗存的利用,有效提升天一阁、保国寺、河姆渡、庆安会馆等博物馆功能,扎实推进月湖西区、南塘河等历史文化街区
改造建设,加强文化典籍和档案文献整理、资源数字化、出版工作。

鼓励和支持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做好“十里红妆”、“三金一嵌”、竹根雕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推进象山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生态示范区建设。

加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建设,推进水陆考古事业发展。

六、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十七)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培育和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或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提升文具制造、乐器制品、舞台设备、工艺美术等优势文化制造业发展水平。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做优文化产业核心层,做强文化产业外围层,做大文化产业相关层,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以上。

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

(十八)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形成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

加强产业集群内部及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依托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十九)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网络广播电视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版权、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健全版权代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艺术品交易等文化中介行业,重视加强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设,构建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创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渠道、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对接,鼓励各种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积极引导市民转变文化消费理念,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努力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七、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扎实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推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深化广电网络整合发展,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动力。

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评估考核。

推进转制文化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积极支持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宁波出版发行集团、宁波演艺集团、宁波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文化企业规模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十一)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对理论社科、文化演艺、新闻出版、互联网等各类文化阵地的管理,推进文化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健全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对文化资产和经营收益的管理,科学制订考核指标,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创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式和监管模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净化文化环境。

(二十二)创新文化交流机制。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注重同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打造“宁波文化周”、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鼓励支持与友好城市、艺术机构、市外媒体的合作交流活动,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宁波城市的对外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