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肯定了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然而,学习中医药并不容易,因其涉及的知识广泛而复杂。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中医药学习的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药学习至关重要,它们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习的核心内容,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中药需要了解各种中药的药性和配伍规律,同时还要熟悉中药的制剂与用药方法。
3. 中医诊断学: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学习中医诊断需要培养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4.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习的重要环节,指的是草药的组方与应用。
学习方剂需要熟悉各种方剂的药味组成、用药原则以及临床应用。
5. 中医针灸学: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学习针灸需要熟悉穴位、针刺技巧以及不同疾病的针刺方法。
此外,还要掌握针灸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二、中医药学习的难点1. 复杂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其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有时令人难以理解。
学习者需要耐心钻研,逐步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含义。
2. 多样的草药知识:中药学涉及大量的草药,每一味草药都有其性味归经和功效特点,对于学习者来说,记忆和运用这些知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 慢性病的辨证治疗:中医药学在慢性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对于学生来说,慢性病的辨证治疗往往较为复杂,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
4. 针灸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其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正确的针灸技巧。
5. 临床实践的能力培养:中医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而在实践中,疾病病情千差万别,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5题,共20分):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
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13.内虚暗风: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和居民的禀质,有异于西北地区,临床所见中风病人的发病机理往往是“真阴既亏,内热弥甚至,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
因此,他将类中风称为“内虚暗风”。
14.治吐血三要法:即血虚宜补之、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
15.治形论:指张介宾提出的“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中医学必修科目中药学大一期末复习重点
中医学必修科目中药学大一期末复习重点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1、《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神农本草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五个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
2、《本草经集注》:“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
——南北朝?陶弘景3、《新修本草》,收药844种,图文并茂。
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成药药典。
——唐4、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方药兼收,图文并重。
5、《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
6、《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中,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
7、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细辛、人参、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砂仁。
四大蕲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八味:白术、白芍、白菊花、郁金、贝母、玄参、延胡索、麦冬。
8、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目的: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9、四气的概念: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医学院校都设立了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也在国际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与认可。
然而,学习中医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一些重点与难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探讨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理论学习中医药学习中的理论学习是基础,也是学习者首先需要投入精力的部分。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习的核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概念虽然与西医学的理论有所不同,但却是中医药学体系的基石,需要学习者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
2. 中药学: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习者熟悉中药材的种类、功效、用法等,并掌握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方法。
中药学习中的难点在于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对药材特性和方剂应用的把握。
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药学习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理论。
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辨识和分析能力,这是中医学习的一大难点。
二、实践应用中医药学的实践应用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治疗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1. 临床实习:中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实习,通过与患者接触和实际治疗,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和疾病,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各类病例分析: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类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探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这对于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病例分析中,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规划。
三、专业素养中医药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培养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必背重点笔记上篇总论1.西周时期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科,其中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
4.葛洪《肘后方》,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祛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
5.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6.《千金要方》提出了苦参治疗痢疾。
7.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8.薛己《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书。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春冬两季为多。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于时行病,具有较强传染病。
4、《仁斋直指方●诸风》首提感冒病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病因:六淫、时行邪毒病位:肺、肌表(二)病机:邪犯卫表,肺卫失和。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发热等。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信赖。
学习中医药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
然而,由于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其学习难度也相应较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药的基础,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阴阳理论,它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
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透彻理解,只有掌握了中医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知识。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
中药学包括对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以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学习。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学习中药学需要记忆大量的中药材及其特性,同时还需要深入理解中药的炮制方法和使用原则。
3.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以治疗疾病的学科。
学习方剂学需要广泛阅读和记忆大量的方剂,了解方剂的组成和应用原则。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药学习中的难点1. 术语繁多中医药学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许多术语需要牢记其名称和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知识。
为克服这一难点,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类记忆、反复复习等方法,加强对专业术语的掌握。
2. 知识体系庞杂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庞杂,涵盖面广,学习者需要同时学习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多个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科学习,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3. 实践困难中医药学是需要实践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者面临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
三、解决方法1. 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医药学习的基础理论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者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其中的核心理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
中医学整理(重点!)汇总
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李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张从正---- 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六、何谓中药?答:中药是指以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在中药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统称。
七、何谓中药学?答:1、广义是指研究中药的来源、形态、产地、产季、栽培饲养、加工、鉴别、成分、性能、功用、药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侠义是指研究中药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八、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叫什么?问世何年代?载药多少种?以何方法分类?答:叫《神农本草经》,问世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以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类》。
九、《新修本草》又叫何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何性质的药学著作?作者是谁?全书载药多少种?答:叫《唐本草》,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
作者为苏敬、李季,共载药850种。
十、代表明朝药学成就最高的药学书籍叫何名?作者是谁?载药多少种?答:《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
十一、《本草纲目拾遗》是何人所著?问世于何朝代?全书共载药多少种?答:赵学敏所著,问世于清朝,共载药921种》十二、当今我国最大的药学著作叫何名?何年问世?全书共多少卷?载药多少种?答:《中华本草》,问世于当代(1999年9月)。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中医学重点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阶段,分为《素咨询》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针灸甲乙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7、宋金元阶段百家争鸣:(1)南宋-陈无择《三因方》,提出“三因学讲”,是对宋代往常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进展妨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验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金元四大伙儿:(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火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3)李杲:“补土派”,治疗善用补益脾胃之法;(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落火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阶段;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是一具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且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妨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0、辨证论治: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慷慨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办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缘故、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依照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办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要紧包括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算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5题,共20分):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
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13.内虚暗风: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和居民的禀质,有异于西北地区,临床所见中风病人的发病机理往往是“真阴既亏,内热弥甚至,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
因此,他将类中风称为“内虚暗风”。
14.治吐血三要法:即血虚宜补之、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
15.治形论:指张介宾提出的“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作文标题: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在学习中医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一些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中医药理论知识丰富而复杂,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掌握理论知识时,常常遇到的难点是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比如,阴阳学说涉及到对事物的内在属性的理解,而五行学说则需要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渠道获取信息: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以及授课老师的讲解,多角度理解理论知识。
2. 制作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实际应用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诊断与辨证。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来确定病因病机,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首先,辨证是基于中医四诊观察病情,包括望、闻、问、切。
这些观察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提高准确性。
其次,针对同一病症,不同人的辨证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要求学习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共性和个体差异,结合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实践、多观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病例,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辨证的准确性。
2. 学习经典著作:学习中医名家的经典著作,深入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3. 寻求老师指导: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分享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问题,获得指导与帮助。
三、方剂和药物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方剂和药物的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喘证
痰邪壅肺,宣降不利,或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辨虚实、表里、寒热
实喘治肺、虚喘治肾
水肿
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辨阴阳虚实、脏腑归属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淋证
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辨六淋之类别、证候之虚实
清热利湿通淋
癃闭
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辨虚实、缓急、轻重
“腑以通为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疾病名称
基本概念及病机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感冒
外感风邪或时行疫毒,肺卫功能失调
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解表达邪、宣通肺气、照顾兼证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
外感与内伤、风寒、风热、风燥等证型
宣肺散邪、止咳
哮病
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阳痿
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经络失畅
辨虚实、标本、脏腑归属
实证宜疏通、清利,虚证宜温补、调养气血
心悸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安神定悸
胸痹
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辨虚实、寒热、痰浊、血瘀
活血化瘀、宣痹通阳
中医重点专科管理制度
中医重点专科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
三、组织架构1. 中医重点专科设置领导小组,由院领导、医务部门负责人、科室主任等组成,负责中医重点专科的整体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2. 中医重点专科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信息管理等。
3. 中医重点专科设立临床、科研、教学等不同职能的科室,每个科室设立主任一人,负责本科室的管理工作。
四、管理职责1. 领导小组负责中医重点专科的整体规划和决策,确保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2. 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信息管理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
3. 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临床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和监督管理。
五、临床治疗管理1. 中医重点专科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制度,包括患者的初诊、复诊、住院治疗等相关制度。
2. 要明确临床治疗的标准流程,包括患者的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等。
3. 要加强临床病历的管理,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可追溯,方便随时查阅。
4. 要建立并落实术前讨论、手术风险评估等相关制度,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要建立并落实病房巡视、查房等相关制度,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六、科研管理1. 中医重点专科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等相关流程。
2. 要落实科研经费的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3.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得奖项等相关成果的管理。
4. 要加强学术交流,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
七、教学管理1. 中医重点专科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评价等相关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整体观念b、辨证施护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a阴阳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a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b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c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d用于疾病的诊断e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f指导疾病预防4.五行在中医学的应用:a类比肝脏的生理功能与阐述肝脏间的相互关系b表述肝脏间的病理影响c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5.精气学的基本内容a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b气化的理论6.精气学在中医的应用a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b人体的生理功能c人体的病理变化d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7.藏象学说研究内容:a以研究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为中心b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
8.藏象学说的特点:a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五脏中心论b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c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9.气的功能:a推动b温煦c防御d固摄e气化10.气的分类:a元气(真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1.津液的功能:滋润和濡养12.气与血的关系:a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b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13.气与津液的关系:a气能生津b行津c摄津d载气14.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都来源于精气,二者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15.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和络脉。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
16.经络的生理功能:a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b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c调节机体阴阳气血平衡17.六淫治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18.疫疠性质和特点:a传染性和流行性b发病急剧病情危笃c疫气不同,发病各异d传染方式各异e有一定的发生和流行条件19.七情致病的特点:a损伤五脏b影响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20.痰饮的治病特点:a阻遏气机b治病广泛多端21.阴阳失调的基本形式: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22.护理内容:a病情观察b生活起居护理c情志护理d 用药护理e 对症处理。
23.治疗与护理的原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相因制宜。
24.中医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用药护理25.生活起居护理和养生的基本原则:a顺应自然b平衡阴阳c起居有常d劳逸适度e慎避外邪f形神供养生26.生活起居护理和养生的基本方法a环境适宜(自然环境和居室环境)b生活规律(作息定时睡眠充足)c顺应四时(四时即:气候季节)27.情志护理与养生:情志是指意识思维等情感活动28.志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a精神内守b情绪平和c豁达乐观29.志情护理的基本方法:a关心体贴b言语开导c移情易性d情志相胜e顺情解郁30.情志的自我调护:1清静养神2养性修身3怡情快志4平和七情31.中医饮食调护中的食物性质的分类:热性,温性,寒性,凉性、平性、补益性、发散性32.按食物的味分类:辛,甘,酸,苦,咸33.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a饮食有节b饮食有方c谨和五味d荤素搭配34.饮食禁忌掌握的原则与方法:a辨证施食b辩药施食c因人施食d因时施食e特殊忌口35.常用的饮食调护方法:a汗法b下法c温法d清法e消食法f补法36.中医的给、用药的方法:a中药汤剂的煎煮法b中药的给药规则c中药的内服法与护理d中药的外用法与护理37.中药的给药规则:a给药的时间b给药的方法c服药的温度38.运动与养生的基本原则:a以动为恒b身心并重c相因相宜39.腧穴的定位方法:a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b“骨度”折量定位法c指寸定位法40.刺灸法包括刺法和灸法。
41.针灸治疗: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与艾灸对腧穴的刺激,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使阴阳平衡达到防治各种病症的目的42.推拿法的作用: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舒筋整复,活血祛瘀,调整脏腑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43.常用的推拿手法:摆动类手法(禅推法,滚法),按压类手法(按法和点法),捏拿类手法(捏,拿,捻),摩擦类手法(磨,擦,推),揉搓类手法(揉,搓),振动类手法(抖法和振法),击打类手法(击,拍,弹)44.其他中医的传统法:拔罐,刮痧,刺络。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
45.中药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剂量三个方面。
46.中药按功效和主治的不同可分: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药、。
47.方剂的组成:不是药物的简单相加和排列而是根据病情需要组方原则,按照一定规律对药物合理和科学的运用。
方剂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组成。
48.方剂的组成变化:a药味增减b药量增减c剂型变化49.方剂的剂型: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的需要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
常用中药剂型科分为:a汤剂b散剂c丸剂d膏剂e丹剂f酒剂g茶剂h锭剂i冲剂j片剂50.1.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俩方面。
具体来说: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3、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2.辨证施护:即按照辨证的原则去护理病人。
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
分为辨证和施护两部分。
3.病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病因病机学说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指导,以肝脏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为基础探讨致病因素的特性与致病因素的特点,阐明疾病发展的内在病理状态及彼此联系,揭示疾病的发生、形成、演变、转归的机理4.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等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5.八纲辨证:通过四诊所取得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
6.脏腑辨证:在认识脏腑的生理活动、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通过四诊所收集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病理性质等的一种辨证方法。
脏腑辨证是辨证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是中医临床各科实施辨证护理的基础7.气的概念: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8.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物种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
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9.津液的概念: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正常分泌物10.经络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是主干,络是分支11.治病求本:寻求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时,必须正确遵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病治异同”等原则12.扶正祛邪: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祛邪即祛除邪气,使邪去正安。
13.相因制宜:是指治疗和护理时,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4.调整阴阳:疾病的发生,其本质是机体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之一。
具体包括:1损其有余2补其不足。
15.正邪相争: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斗争。
它包括:1正邪相争与发病2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3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4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16.阴阳失调: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各种治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失去协调与平衡,形成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17.升降失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从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18.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势。
19.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认识的病因,除了客观的治病的因素外,主要以病证的临床的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这种方法称为“审证求因”20.病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机理。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21.施护: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他既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3.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24.腧穴:使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25.五脏:心肝脾肺肾。
26.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27.奇横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28.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29.六淫:风、寒、暑、湿、燥、火30.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31.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32.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3.疠气: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又成为疫气、戾气、时气,疫毒、异气。
它引起的一类疾病统称为瘟疫、疫疠34.痰饮与淤血: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但又能倒果为因,成为一种治病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而引起疾病35.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36.预防: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包括未病先防(养生、防止病邪侵害)、既病防变(早期治疗、控制传变)。
37.养生:又称摄生,即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正气、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包括1调养情志2坚持锻炼3顺应自然4注意饮食起居5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38.治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法则指导治法,治法是法则的具体体现。
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
39.治疗大法:又称基本治法,概括了多种具体治法的共性。
其包括:1汗法(解表法)、2吐法(催吐法)3下法(泻下法)4和法(和解法)5温法(温里法、祛寒法)6清法(清热法)7补法(补益法)8消法(消散法)。
40.方剂: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确定剂量和用法,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是理、法、方、药的中药组成部分41.养生:古时又称摄生,道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增强生命活力和防病益寿原理,并运用各种手段养生强身的传统保健方法。
42.生活起居护理和养生:是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环境的特殊按排和照料或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
其目的在于保持机体内外阴阳平衡,恢复和保养正气增强机体低于外邪的能力,以维持健康的促进和疾病的康复43.饮食调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44.饮食宜忌: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服药、季节、气候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要有利健康和疾病的康复45.诊法:是指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46.望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与质的变化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