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各个调式音阶推算方法

各个调式音阶推算方法音乐中的调式音阶是指一组音符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音阶。
在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调式音阶有七种,分别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和布鲁斯音阶。
本文将以这七种调式音阶为标题,介绍它们的推算方法。
一、自然大调自然大调是西方音乐中最常见的调式音阶之一,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自然大调的推算方法是按照半音全音的规律排列,即从C开始,按照C-D-E-F-G-A-B的顺序排列,其中C到D、E到F、B到C之间是半音,其余是全音。
二、自然小调自然小调是自然大调的相对调,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自然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三、第六个音符降半音,即A-B-C-D-Eb-F-G。
三、和声小调和声小调是一种常见的小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和声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符升半音,即A-B-C-D-Eb-F-G#。
四、旋律小调旋律小调是一种常见的小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旋律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第六、第七个音符升半音,即A-B-C-D-Eb-F#-G#。
五、和声大调和声大调是一种少见的大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和声大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D-E-F-G-A-Bb。
六、旋律大调旋律大调是一种少见的大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旋律大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六、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D-E-F-G-Ab-Bb。
七、布鲁斯音阶布鲁斯音阶是一种常用于布鲁斯音乐中的音阶,它由六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Eb、F、Gb、G、Bb。
布鲁斯音阶的推算方法是将自然小调的第三、第五、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Eb-F-Gb-G-Bb。
调式分析最详细的解法

调式分析最详细的解法1、首调唱名法。
在首调唱法中,和声大调的第Ⅵ级唱降La,旋律大调下行Ⅶ、Ⅵ级唱降Si、降La,和声小调的第Ⅶ级唱#Sol,旋律小调的上行Ⅵ级、Ⅶ级唱#4、#5、民族调式体系中,雅乐的变徽唱#Fa、#Sol、降La、降Si,燕乐的闰唱,所以,归纳起来,调式变音不外乎是,当出现时#4时,可能是雅乐,出现#5时,可能是和声小调,同时出现#4、#5时,可能是旋律小调,出现降7时,可能是燕乐,出现降6时,可能是和声大调,同时出现降7、降6时,可能是旋律大调。
2、调号增减法。
高考题中,调号往往与旋律实际调性不符。
以此来迷惑考生。
这种情况,可将缺少的升降号补上,多余的升降号去掉即可。
3、宫角定调(转调)法。
我们知道,五声调式中,宫角是唯一的大三度(小六)音程,根据这一原理,可将大三度的根音视为宫音,然后找到主音。
如果在无小二(大七)度音程的情况下,出现首调唱法的7、4,则很可能是转调,因为五声调式的记谱形式是可变的。
五声调式转调规律是清角为宫,变宫为角,即遇到7改唱3,遇到4改唱1。
4、三音定调法。
我们知道,大调式的主和弦为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主和弦为小三和弦,而调式结束音多为主音,这样一来,结束音上方的三度音非常关键,如果5、音阶排列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调号的旋律分析。
许多考生面对杂乱的升降号,一时不能分辨哪些是调号,哪些是调式变音记号。
其实,只要你牢牢掌握了各调式调性的音阶结构,此类型的题就迎刃而解。
在音阶组合中,出现ⅠⅢⅤ级为大三和弦,则可能是大调,反之,则是小调。
出现增二减七,减四增五等音程,则可能是和声大小调,没出现小二大七音程,可能是五声调式。
6、调号中断法。
尽管临时变音给考生读谱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我们只要善于总结规律,仍可以出现许多解题途径。
7、五度排列法。
五声调式由五个音按五度关系排列的音构成,如果旋律符合这个条件,则用宫角定调,确定主音。
8、风格定调法。
前面论述中,笔者一再强调调式分析视风格而定,否则就有可能将自然大小调与七声清乐宫羽调相混淆(中古调式暂不讨论),因为二者音阶结构、级数、首调唱名均相同,如何区别这两种风格呢?七声调式中,五个正音仍然是旋律骨干音,是主线条,两个偏音处于次要位置,要么不在强者上,要么时值不长,而大小调体系中,无正偏音之分,其地位一律平等。
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种是“自然 ”类 ,一种是和声 、旋律类 。“自然 ”类调式是指自然大小调 、中古 调式 、五声调式 、六声调式 、七声调式 。“自 然 ”类调式 中的 临时记号 (# 4、b 7)总能够符合自然调式的调 号出现的规 律 ,雅 乐调式 中的 # 4 ,可 视为属调 中的 7;燕乐调式中的 b 7,可视为下属调中的 4。和声大调降低了 Ⅵ级 、和声
第三种情况
B bE A
D
G
C
F
c旋律小 调或上方 纯五度 G
旋律大调
bB
E bA D G C F f旋 律小调 或上方 纯五度 C
旋律大调
bb
BE
b
AD
GCF
b b旋律小调或上方纯五度 F
旋律大调
bB b EbA
D bG
C
F
b e旋 律小调 或上 方纯 五度 b
B 旋律大调
bB b EbA bD
G bC
# F #C
G#D #A
EB
# F #C # G
D #A # E
B
### #
F C GD
##
A EB
A和声大调 E和声小调 B 和声小调 # F 和声小调 # C和声小调
第二种情况
#
F CG D A E B
#F
C
G #D
A
E
B
# F #C
G D #A
EB
# F #C # G
D
A #E
B
# F # C # G #D
(1) O O b为和声大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
主音 ;
(2) O b b 为和声小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
和声编配公式

和声编配公式
和声编配公式是音乐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决定一首歌曲的和声结构和整体效果。
在编配和声时,需要考虑音调、音乐元素以及情感表达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和声编配公式:
1. 和弦进程公式:I-IV-V-I。
这个公式是最常见的和弦进程,被称为 '四和弦进程'。
在很多流行歌曲中都能听到这个进程。
2. 曲调模式公式:major-minor-diminished-major。
这个公式描述了一首歌曲可能采用的曲调模式。
大调、小调和减调都是常见的曲调模式。
3. 节奏编配公式:弱重弱重-弱重弱重。
这个公式描述了一首歌曲可能采用的节奏编配方式。
弱重弱重的节奏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跟着节奏摇摆的。
4. 和声元素公式:主旋律-和声旋律-贝斯线。
这个公式描述了一首歌曲中可能存在的和声元素。
主旋律是歌曲的核心,和声旋律会与主旋律相互呼应,而贝斯线则负责提供基础的和声框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和声编配公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技巧可以用来编配和声。
无论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来决定和声结构。
- 1 -。
和声分析

和声语汇有三种:
(1)I—V、V—I 正格进行 (2)I—IV、IV—I 变格进行 (3)I—IV—V—I 复式正格进行(完全进行)
和声终止式:
一、完全终止: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及复式终止 (一)完满终止:符合三个条件 1、结束的两个和弦一定用原位(V——I、IV——I) 2、I级处于强拍上 3、根音旋律位置 (二)不完满终止:以上如有一条件不符合便是不完满终止 二、不完全终止: (一)半终止:正格半终止和变格半终止。 (二)阻碍终止(中断终止):用不稳定功能代替稳定功能,如 V——vi 另外还有补充终止。
下属功能:
副下属——ii、IV、vi/x 重下属 IV/IV 重属变(增六和弦) 那不勒斯和弦(N6)——降II级一转位 降III级、降VI级、降VII级 另外还有小属、小下属大小调交替和弦 整个传统和声里无非是自然和弦、离调和 弦和变和弦的运用,而传统和声里所有和弦 的音响无非是大、小、增、减三和弦、大小、 大、小、减半减七和弦及大小九和弦的性质。 (当然有的作品也有特殊音响)
和声分析
正三和弦:I 、IV 、 V 副三和弦:ii 、iii、 vi 、vii
主功能: T —— I (7) 、iii(7)、 vi(7) 属功能: D —— V (7) 、iii(7)、 vii(7) 下属功能:S —— IV (7)、 ii(7)、 vi(7)
属功能:
属七:V7 副属(V(7)/X):V(7)/ii 、V (7)/iii、V(7)/IV、V(7)/vi 小调 有七级副属 重属:V(7)/V 属九:V9 导七:vii7 副导: vii(7)/ii、vii(7)/iii、vii(7)/IV、 vii(7)/vi 小调有七级副导 重属导:Vii (7)/V 属变和弦
如何分析旋律的调

《实例分析》
例1:
上面的旋律通过试唱,很明显是属于大小调式的风格,应采用大小调式的分析方法:结束音是C,为主音。C上面的三度音是bE,与C为小三度;C上面的六度音有bA和还原A,与C分别为小六度和大六度;C上面的七度音是B,与C为大七度。按大小调式的结构关系,小三、小六、大七为和声小调式;小三、大六、大七为旋律小调式。因此,这首旋律是C和声小调。
大三、大六、大七为自然大调;大三、小六、大七为和声大调;大三、小六、小七为旋律大调。
小三、小六、小七为自然小调;小三、小六、大七为和声小调;小三、大六、大七为旋律小调。
4、如果是民族调式:
(1)不含小二度的五个音为五声音阶;含六个音的为六声音阶;含七个音的为七声音阶。
(2)在五声音阶中找出能构成大三度的两个音,确定“宫音”的固定音高,然后分析宫音与主音的音高关系确定主音的阶名(宫、商、角、徵、羽)而确定调式种类和调名。例如主音是B,五个音内含大三度是G
— B ,那么G是宫音,主音B是宫音上方的大三度为角,因此调式种类为角调式,调名是五声B角。
《如何分析旋律的调》
1、唱一下,确定是什么调式体系。
2、旋律最后的结束音通常为主音(I 级)。
3、如果是大小调式,从主音往上三度、六度、七度,分析 I — III、 I — VI、 I — VII 三个结构关系,确定调种类:
例2:
上面的旋律试唱(可能较难唱)后象我国的民歌,应属于民族调式。结束音是bE为主音。全部的音是:bE、F、bA、bB、C,共五个,其中相邻的音没有组成小二度,属于五声音阶。可以组成大三度的是bA与C,可确定bA是宫音,主音bE是bA上方的纯五度,因而主音为徵。因此,这首旋律的调是五声bE徵调式。
《北师大版初中音乐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初中音乐公式大全》北师大版初中音乐公式大全
说明
本文档为初中音乐研究的参考指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公式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音乐公式的介绍和说明。
音符长度公式
- 全音符:占据四个拍子的时间。
记作1
- 二分音符:占据两个拍子的时间。
记作1/2
- 四分音符:占据一个拍子的时间。
记作1/4
- 八分音符:占据半个拍子的时间。
记作1/8
节拍与拍子公式
- 节拍: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变化,通常分为2拍、3拍、4拍等。
- 拍子:节拍的规律排列,常见的拍子有2/4拍、3/4拍、4/4
拍等。
调式公式
- 五声音阶:由5个音符组成,按照音高依次上升或下降。
在
西方音乐中常用的五声音阶有C大调、D大调等。
和弦公式
- 三音和弦:由三个音符组成,构成音乐和谐的基础。
- 大三和弦:由根音、大三度音和纯五度音组成。
- 小三和弦:由根音、小三度音和纯五度音组成。
节奏与速度公式
- 节奏:音乐中时间的分配和音符的排列。
- 速度:音乐的快慢程度。
常用的速度记号有快速(Allegro)、中速(Andante)和慢速(Largo)等。
调性与音程公式
- 调性:音符在音乐中的相对关系,包括大调和小调等。
- 音程:两个音符的音高差距。
常见音程有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等。
总结
本文档列举了一些初中音乐学习中常见的公式和概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学生可以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复习
Ⅳ-Ⅴ级三和弦的连接法则: 1.根音作二度上行(IV—V)级进; 2.另外三个声部与低音反向平稳进行到后 面和弦与它相邻的音.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用正三和性曲式结构;
2.和弦选择:强拍开始的旋律一般第一个和弦 为原位主和弦 ,而弱起常用属和弦或下三声部 休止。最后两个和弦一般是原位的属和弦和主 和弦。要特别注意,强拍上不要重复前面弱拍 上的和弦。
3.低音设计:第二旋律,要力求流畅富于个性, 注意不可连续两次做同方向的五度或四度的跳 进
4.填写内声部:平稳、流畅.
作业
1用正三和弦(T、S、D)为旋律配和声
2.为歌曲《生死相依,苦恋着你》前半部分 配伴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摘要]调性分析是基本乐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基本功。
怎样使学生更快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调性,是一个摆在基层教学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调号出现的规律和同主音大小调式的比较,以及调式Ⅲ、Ⅵ、Ⅶ级的特点,我总结一些公式,可以直接判定和声及旋律调式。
[关键词]升号调降号调同主音大小调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公式
一、规律
1.升号调
按升号调调号出现的次序#F、#C、#G、#D、
#A、#E、#B依次列出音组或旋律中的升音级,不是升音级列出基本音级,会出现以下情况:
公式:按降号调排列顺序,从后往前看,以最后的降音级向前列出三个音级或三个音级,(加下划线的部分)O代表基本音级,b代表升音级,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O O b为和声大调,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2)O b b为和声小调,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3)O b为旋律小调或上方纯五度旋律大调,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导音上方小二度为旋律小调主音。
二、原理
调号是以自然调式为基础而产生的。
调式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种是“自然”类,一种是和声、旋律类。
“自然”类调式是指自然大小调、中古调式、五声
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
“自然”类调式中的临时记号(#4、b7)总能够符合自然调式的调号出现的规律,雅乐调式中的#4,可视为属调中的7;燕乐调式中的b7,可视为下属调中的4。
和声大调降低了Ⅵ级、和
声小调升高了Ⅶ级;旋律大调降低了Ⅵ、Ⅶ级、旋律小调升高了Ⅵ、Ⅶ级,按调号出现的顺序排列肯定不符合自然调式调号出现的规律,那么就肯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升号调
将A自然大调按调号排列顺序排列,# F # C #G D A E B,
将其翻译成简谱分别为6 3 7 4 1 5 2,前面三个音级分别是调式的Ⅵ、Ⅲ、Ⅶ级,而调式的Ⅲ、Ⅵ、Ⅶ级恰恰是决定调式性质的主要音级,A和声大调与自然大调
相比,降低了Ⅵ级,也就是将A自然大调# F # C #G D A E B 中的#F还原为F,成为 F # C #G D A E B,F # C #G(Ⅵ、Ⅲ、Ⅶ级)符合O # #公式,#G(Ⅶ级)就是唱名7,为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又因为同主音和声大小调只是Ⅲ级不同,和声大调比和声小调的Ⅲ级高增一度,那么将A和声大调F # C #G (Ⅵ、Ⅲ、Ⅶ级)中的#C还原为C ,就成为F C #G D A E B,为a和声小调,符合O O #公式,#G(Ⅶ级)就是唱名#5,为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
其他升号调类推。
2.降号调
(上接第164页)
将c自然小调按调号顺序排列,b B b E b A D G C F,将其翻译成简谱分别为5 1 4 7 3 6 2,前面三个音级分别是调式的Ⅶ、Ⅲ、Ⅵ级,而
调式的Ⅲ、Ⅵ、Ⅶ级恰恰是决定调式性质的主要音级,c和声小调与和声小调相比,升高Ⅶ级,也就是将c自然小调的b B b E b A D G C F中的b B还原为B,成为 B b E b AD G C F,B b E
b A(Ⅶ、Ⅲ、Ⅵ级)符合O b b公式,B(Ⅶ级)就是唱名#5,为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又因为同主音和声大小调只是Ⅲ级不同,和声大调比和声小调的Ⅲ级高增一度,那么将c和声小调B b E b A (Ⅶ、Ⅲ、Ⅵ级)中的b E还原为E,就成为B E b AD G C F,B E
b A(Ⅶ、Ⅲ、Ⅵ级)为C和声大调,符合O O b公式,B(Ⅶ级)就是唱名7,为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
其他降号调类推。
3.旋律调式
同主音自然大调和旋律小调相比较,只有第Ⅲ级音不同,大调比小调高增一度。
以A自然大调为例,将A自然大调#F(Ⅵ级)#C(Ⅲ级)#G (Ⅶ级)D A E B中的#C(Ⅲ级)还原为C,就成为# F C #G D A E B,也就是a旋律小调,C #G符合O #公式,#G(Ⅶ级)为
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其他升号调类推。
降号调同理,以C 自然大调为例,将C自然大调B(Ⅶ级)E(Ⅲ级)A(Ⅵ级)D G C F的E(Ⅲ
级)降低为b E,会成为B b E A D G C F,也就是c旋律小调,B b E符合O b公式,B(Ⅶ级)为导音,根据导音,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
其他降号调类推。
又因为同一音列的旋律调式由于主音位置不同,会有旋律大调和旋律小调两种结果,大调比小调高纯五度,所以会存在小调上方纯五度的大调,可以根据主音的音名确定大小调式。
参考文献:
[1]李重光.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黄洋波.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4]钱仁平等.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