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第一节--痹证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痹症-笔记

中医内科学-痹症-笔记

中医内科学-痹症-笔记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病因病机1.痹证的常见病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外邪入侵。

2.痹证发生的病机及转化痹证病机根本为邪气痹阻经脉,即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于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经脉,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

病理因素为风、寒、湿、热。

3.痹证日久出现的三种病理变化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正气耗伤,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损或肝肾不足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诊断和类证鉴别1.痹证的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2.痹证与痿证的鉴别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辨证论治1.痹证的辨证要点痹证首辨病邪,其次辨别虚实,再次辨体质。

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属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有瘀斑等,属瘀。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中医内科学痹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助
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甘 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杀 乌头之毒。
历节:《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但并未明确历节的两大特点——痛如虎 啮、骨节变形。
一、概述
隋:《诸病源候论》: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 因素。 并且开始把历节与痹证分 开,突出历节是疼痛剧烈,关节 变形的一类进展性疾病。
一、概述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及《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
治》:为后世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
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 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 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 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 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已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 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退去而病愈,故用黄 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 使防已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土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 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 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由血气虚,则受风湿 而成此病。”
唐宋:出现了许多常用有效方剂 如:《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 《济生方》蠲痹汤
一、概述
明:《景岳全书·风痹》:指出了痹证的寒热阴阳属性。 “若欲辨其寒热,则多热者方是阳证,无热者便是 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此则 不可不察。”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 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中医内科学-痹证

中医内科学-痹证

证机概要
产后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 养,加之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 邪乘虚而入。
治法
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选方
独活寄生汤加减
小结
痹证的定义
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导致肢体经络闭阻, 出现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麻木、重着,或 关节肿胀、变形等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机
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 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
诊断与鉴别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关 节僵硬,行动障碍,甚则变形等。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及天气变化诱因有关 。某些痹证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 定的关系。
4.测血沉(ESR)增快,类风湿因子(RF)阳性等。
与痿证鉴别
1、疼痛 痹证以关节疼痛 为主;痿证无疼 痛,以肢体软弱 无力为主。
2、活动障碍 痹证是痛而影 响活动;痿证 是无力运动。
3、肌肉萎缩 痹证由于疼痛或关节 僵直不能活动,日久 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 缩;痿证病初即有肌 肉萎缩。
【辨证要点】
辨证论治
1.辨病因
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 痛痹:剧痛,遇寒则甚。 着痹:痛处固定,酸痛重着。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分类 治疗
分风寒湿痹、风湿热痹、久痹三大类。
祛邪通络止痛是痹证的基本治则。痹症的治疗还应重视 养血活血,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治湿宜健脾益气。
谢 谢!
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皆属 “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贪凉露宿 涉水冒雨 长期水中作业 常汗后淋浴等

最新中医内科学--第一节--痹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医内科学--第一节--痹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9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 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 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 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0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
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 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8
相关检查
病变相关部位的骨关节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常有 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了解骨关节疾病的病变部位与损 伤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0”、红细胞沉降率、 C一反应蛋白、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类风湿 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清蛋白电泳、血尿酸盐以 及关节镜等检查,有助于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白虎病”;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
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
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 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 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 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 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 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课件

《中医内科学痹症》课件

临床表现
痹症的临床表现
描述痹症在人体中的具体表 现和症状。
不同部位的病症特点
分析痹症在不同部位出现时 的特点和影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中医诊断
1
中医痹证辨证特点
介绍中医诊断中对痹症的特殊辨证方法
病因分析与病情判断
2
和特点。
讲解痹症病因的分析和对病情的判断。
3
鉴别诊断
提供鉴别痹症和其他类似疾病的诊断方 法。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
说明中医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
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
介绍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和它们 在痹症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案例分析
分享实际治疗痹症的案例分析, 以便更好地理解治疗效果。
预防与保健
预防痹症的方法
提供避免痹症发生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中医内科学痹症》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中医内科学中的痹症,包括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中医治疗、预防与保健等内容。
病理生理学基础
1
什么是痹症
详细解释痹症的定义和特点。
2
痹症的病因病机
探讨痹症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3
痹症的发病机制
解析痹症的发病过程和相关机制。
4
痹症的分类及病程
介绍痹症的分类方法和疾病发展过程。
痹症的日常保健方法
介绍痹症患者可以采取的日常保健措施。
结论
痹症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法
介绍中医诊断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药膳疗法
探讨药膳在痹症治疗中的应用和 效果。
物理疗法
讲解物理疗法在缓解痹症疼痛中 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诊疗关键 点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
涩。
4.辅助检验:
试验室和X线等检验常有利于痹病诊疗。
中医内科学痹症
25/55
四、判别诊疗
当与痿病相判别,二者病位都在肢体,肢节痹
病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
痿病相同。 发病部位
痹病 四肢均可罹患
痿病 大多见于下肢
20/55
痹病病因病机总图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乘虚侵入人体 留注经络关节
素体阳胜或阴虚有热
风邪偏胜——行痹 寒邪偏胜——痛痹 湿邪偏胜——着痹 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热邪偏胜——热痹
感受热邪,邪从热化
重复发作
津血不畅 伤耗气血
日久不愈
复感于邪,
邪气内合
痰瘀阻络 气血亏虚 脏腑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1/55
二、病因病机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 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见文件介绍《医 宗必读 · 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9/55
治疗标准
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 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邪 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中医内科学痹症
32/55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烧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中医内科学痹症
33/55
五、辨证论治
病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注经络关节 ,风邪偏胜。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宣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 方药:防风汤加减《宣明论方》

中医内科学痹症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痹症PPT课件
6
一、概述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及《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
治》:为后世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 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 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 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 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 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已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 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退去而病愈,故用黄芪 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 使防已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土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 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 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12
一、概述
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对热痹的辨证有 一定的发挥,并新加了“宣痹汤” 等重要方剂。 《医林改错》强调了瘀血在痹证的发病中的作用, 新拟“身痛逐瘀汤”,扩充了治疗痹病方剂的类型。
综上,由《内经》→《金匮》→隋→ 唐宋→明清,痹证的 辨证论治渐趋完善。
13
一、概述
(三)范围 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
4.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25
四、鉴别诊断
当与痿病相鉴别,二者病位都在肢体,肢节痹
病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
病相似。 发病部位
痹病 四肢均可罹患
痿病 大多见于下肢
肢体疼痛 为痹证的主要 一般不表现
肢体活动 活动正常或屈 痿弱不用为痿
状况
伸不利
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11
一、概述

中医内科学——痹病

中医内科学——痹病

中医内科学——痹病一、概念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1、风寒湿热,侵袭人体2、痰瘀交结,痹阻经络药物所伤误治,久病三、诊断要点1.发病特点年龄、性别无差异,但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体育爱好者易于罹患。

其病情轻重多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可突发,也可渐渐起病。

2.临床特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是痹病的证候特征。

或游走疼痛,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沉重,肌肤麻木;或肢节锨红热痛,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甚著。

3.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则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

五、辨证要点1.把握主症:肢体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行痹-游走不定,恶风寒痛痹-疼痛较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着痹-重着而痛,手足沉重,肌肤麻木不仁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筋脉拘急尪痹-关节僵硬,肿大变形2.辨病邪所胜和病程的久暂风邪胜——行痹湿邪胜——着痹寒邪胜——痛痹热邪胜——热痹突然发病,病程短者——急性风寒湿热痹久治不愈,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尪痹3.辨虚实实——新病,发病较急,正气尚能抗邪,故痛势剧,脉实有力。

虚——久病,病程较长,多有气血不足,故疼痛绵绵,痛势较缓,脉虚无力。

虚中夹实——后期,痰瘀互结,肝肾亏虚。

4.辨痰瘀痹病迁延不愈,痰瘀交结正虚邪恋,叶天士言“久病当思瘀”。

六、治疗原则基本原则: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七、分证论治•行痹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见发病初期肢节亦红亦肿,屈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

舌质红,苔白微厚。

脉浮缓或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达邪外出;葛根——解肌祛邪;赤茯苓——淡渗湿邪;当归——养血活血,舒络柔筋;肉桂——温阳散寒;生姜、大枣——和中调营;甘草——通经络,利关节;调和诸药。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痹 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痹 证

痹证细目一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要点一概述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

《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痹症-医学精品课件

中医内科学痹症-医学精品课件

在祛邪的同时,结合补养气血、滋养脾胃之法,痰瘀阻络者,
则需注意化痰祛瘀通络。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 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见文献简介《医 宗必读 · 痹》)。
精选课件
治疗原则
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 邪
基 本 法 则
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配 伍 特 点
精选课件
五、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行痹 (一)辨证依据 1.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2.兼症:恶风或恶寒,喜暖,肢节屈伸不利。 3.舌脉: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 4.红、肿、热、舌红+游走不定 热痹?
精选课件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五、辨证论治
2.痛痹
证候: (一)辨证依据:
1.主症:肢体关节疼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烈,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得热痛 缓 2. 兼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3.舌脉: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或沉弦。
精选课件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邪,闭阻经脉——疼痛; 寒主收引,主痛,其性凝滞——疼痛剧烈,固着不移;遇寒 痛增;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紧痛,屈伸不利;
精选课件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 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阳气,邪留关节, 气血流行不畅,故肢节肿大疼痛。湿阻中焦, 流注于下,故两脚肿重如脱。湿邪郁于内, 郁积化热,湿热上蒸而耗气伤阴,故头目眩 晕,温温欲吐,短气,身体瘦弱。桂枝芍药 知母汤温阳行痹,祛风除湿。方中桂枝散风 通络;麻黄散寒透湿;白术健脾化湿;附子 温阳通络,散寒化湿;防风散风;生姜、甘 草健中散湿;芍药敛阴活络;知母滋阴清热 降火。

中医内科-课件-痹证

中医内科-课件-痹证

病例二:风湿热痹型痹证
总结词
风湿热邪侵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伴有发热、口渴 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因长期处于湿热环境,感受风湿热邪,导致关节红肿热 痛、活动受限,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治疗以清热除湿、 通络止痛为主,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秦艽等。
病例三:痰瘀痹阻型痹证
总结词
痰瘀互结,关节疼痛固定,肌肉僵硬 ,舌质紫暗,脉涩。
定期复查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
方案。
积极配合治疗
痹证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 耐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建议,坚持治疗。
04
痹证的案例分析
病例一:风寒湿痹型痹证
总结词
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活动受限。
详细描述
患者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感受风寒之邪,导致关节疼痛、肌肉酸楚、活动受限 。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防己等。
03
痹证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 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诱因
避免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环境, 防止过度劳累,尽量减少与过敏
源的接触。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痹证症状,应尽早接受 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保健方法
合理饮食
多食用温性食物,如姜 、葱、蒜、山楂、红枣
等,少吃生冷食物。
根据痹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类型。
病因与病机
病因
风、寒、湿、热等邪气的侵袭是 痹证的主要病因。此外,正气虚 弱、劳累过度、长期处于阴冷潮 湿环境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痹证。
病机
痹证的病机主要是经络闭阻,气 血运行不畅。邪气闭阻经络,导 致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疼痛 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痹证

中医内科学-痹证

证机概要
产后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 养,加之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 邪乘虚而入。
治法
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选方
独活寄生汤加减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素体强弱,治疗调摄是 否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痹证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较浅,采取及时有效 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 以及痰浊相结,气虚血亏证,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 绵难愈,多预后较差。
复习题
1.痹证的一般概念、特征是什么? 2.痹证的病因病机、病理转归是什么? 3.试述痹证的辨证要点。 4.试述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5.试述痹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6.试述祛风湿中药和虫类搜风通络药物的 应用。
谢 谢!
肩周炎、坐骨神经痛 3
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皆属 4“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贪凉露宿 涉水冒雨 长期水中作业 常汗后淋浴等
滞留于关节筋骨, 气血运行受阻
风气胜者 寒气胜者
湿气胜者
行痹 痛痹 着痹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感受风湿热邪 或素体阳气盛,复感风寒湿邪化热 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郁而化热
5、金元时 期,李杲、 朱丹溪又将 此病名为 “痛风”。
6、明代王肯堂 对膝关节肿大者, 称为“鹤膝风”, 手指关节肿大者, 称为“鼓槌风”。
7、叶天士对痹久 不愈,邪入于络, 主张用活血化瘀法 治疗,重用虫类药 剔络搜风。
【范围】西医相关病证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质增生性疾病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3)着痹 证候: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 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得热得 按可略缓。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健脾,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 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
“白虎病”;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
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9.07.2020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 转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 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 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 痹。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13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 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11
2.内因
(1)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 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 邪乘袭。
(2)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 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如《济生 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 气而成痹也。”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 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 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 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 僵硬、变形。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 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 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 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 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 顽固不愈。
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
分。《素问·痹论》日:“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
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
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
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
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己,复感于邪,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5
源流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
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
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
此外
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
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
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12
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 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 机。
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 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 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 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痹病的预防调摄要注意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何主要进展?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3
概念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4
定义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 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 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 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 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 于脏。
第一节
痹证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1
学习提纲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2
痹病的定义是什么?
痹病的证候特征有哪些?
痹病的病因主要是什么?
病机特点是什么?痹病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痹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临证配伍要注意哪些 内容?
痹病分哪几个常见证型?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治法、代表方是什么?
中医内科学
10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
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 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 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 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 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 痹。
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
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7
范围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 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 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它如增生 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 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
邪,内舍于肺”。并在预后方面指出:“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
骨者痛久,其留内科学
6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 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 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 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8
病因病机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9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 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 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 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19.07.2020
19.07.2020
中医内科学
14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 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
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 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 下鼓,暴上气而喘。”临床常见心烦、惊悸, 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