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一、课堂提问的概念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即通过问答这种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二、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动机,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气氛势必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如果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要分散时,教师加以提问,并要求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起来。

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示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深化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教师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弥补矫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问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

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类型(一)回忆提问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要求回答“是”与“否”,不需要学生思考,只回答是与不是即可。

一般句式为:什么是。

?或是什么。

?二是要求单词、系列句子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要求一字不差,答案唯一。

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二)理解提问可分三种类型:(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的意义或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做了问题的本质。

(2)对比理解,让学生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理解提问。

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于某个概念、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结束时。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问艺术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问艺术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问艺术小学语文高年级,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的重要时期。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问艺术的示例。

一、关于文学作品的提问1. 你读过这篇文章吗?请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主题。

2.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3. 这篇文章的情节有什么冲突?你是如何解决这个冲突的?4. 你觉得文章的结尾合适吗?为什么?二、关于诗词的提问1. 这首诗有什么主题?你是如何理解的?2. 诗中有哪些比喻和修辞手法?你觉得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3. 这首诗的押韵方式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4. 这首诗的语言使用精确吗?有没有什么表示诗人的个人情感的词句?四、关于写作技巧的提问1. 这篇作文的开头是怎样的?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写?2. 你从这篇作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3. 这篇作文的结尾是怎样的?它能给读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4. 你觉得这篇作文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五、关于艺术欣赏的提问1. 这张画的主题是什么?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 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元素或细节?它们给你什么启发?3. 这幅画的构图有什么特点?它给你什么感觉?4. 你觉得这幅画的笔法或色彩运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些是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问艺术的一些示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提问,既能够检测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欣赏能力。

提问艺术也是一种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

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

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

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

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

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

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

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

”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

艺术的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艺术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

提问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开拓他们的思维。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者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艺术的提问不仅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四、提问的艺术在于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艺术的提问不仅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探究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观点,还要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认知模式。

提问要善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作品的文学特点、语言特色、文化内涵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文学认知模式。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者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语法认知模式。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涵盖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教学艺术。

艺术的提问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提问艺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撕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问”要有激趣之味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提问的趣味性,让学生带着趣味去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去体验、品尝趣味,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借助课件,播放动物赛车的情境:在动物运动会上,小猫、小兔和小猴赛车,它们在同一起点出发。

小猫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兔子的车轮是椭圆形的,猴子的车轮是圆形的。

结果猴子驾驶的车最平稳,并最快到达终点。

至此引出问题:“猴子获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既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自动地去探索圆的基本特征。

二、“问”要有启思之效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的发挥,因此课堂提问必须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之功效。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出示下面一道题:认真观察,想一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每一小格正方形为1平方厘米)(图略)学生完成后,师问: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数方格得出的)师再问:同学们除了用数方格方法得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外,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请仔细观察这两个长方形长、宽与面积的关系。

教师这一问方向明确,问题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很快就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说理、验证,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三、“问”要有适时之度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是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美感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都可以被归为艺术的范畴。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也常常涉及艺术初探的内容,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和思考艺术创作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初探呢?1.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的起点。

通过分析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美感的方式。

2.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通过了解艺术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可以唤起人们的感受和思考,传递情感和思想,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促进人类的审美情趣和智慧发展。

3.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通过了解艺术家的灵感来源、艺术创作的步骤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艺术作品如何赏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创造之后的产物,通过赏析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观察、感受和思考,学生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理解艺术家的意图和创作背后的思想。

5.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艺术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并认识到艺术对于文化的塑造和传承的重要性。

6.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怎样的?艺术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分析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到艺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以上提出的问题只是艺术初探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3篇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3篇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1读刘显国教授的《课堂提问艺术》一书,感触颇深,受益菲浅。

联想起自己的工作实际,深知课堂提问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对于提问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是经常用到的,但是如何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呢?当我读到《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时很受感悟。

大家都知道,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现在新课程课标更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达到有效提问,记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之后,《学记》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结论”。

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他事物而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训效果下降。

但是如能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能激活课堂气氛。

通过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训练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由提问到思考的途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智慧,还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提问的潜力如此巨大,我们何不利用它挖掘它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并在听取其他教师的授课经验,我总结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如下: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

提问得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使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得把握哪些原则呢?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的问题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有机的联系到教学当中。

这个问题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能自然而然的设置语境,引领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时可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问题,学生在接受的层面上更容易主动的去聆听,思考。

尤其是对一些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探究学习,勤于动手动脑,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掌握有机地融为一体。

而当今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兴趣广泛,听课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

所以课堂的一开始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抛砖引玉,用好的提问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二、针对课堂的重点、难点设问进入课堂教学后,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来设计。

一问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思考并学习掌握重点知识,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二问盲点,盲点即不容易被注意但在解决问题中又往往影响人们正确思维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盲点;三问模糊点,如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混淆的知识,对学生的模糊认识必须予以澄清。

四问发散点,发散性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知识的联系。

三、课堂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

”课堂提问时一门艺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的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的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无从下手;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
与度。

然而,有时候老师的提问可能会过于死板或者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缺
乏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以下是几个策略可以
采用:
1. 多样化提问方式:老师应尝试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如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
达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 提供思考时间:在提问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这样可以帮
助学生整理思路,想出自己的答案,增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创设互动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和回答。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4. 引导探究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可以鼓
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 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提问,进行评价和反思。


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需要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
度和思维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并创设积极的互动环境。

这样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要明确:教师在提问时要确保问题清晰明确,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和所需的回答。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问题。

2.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来设计问题,确保问题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问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结合实际生活、引入游戏化的方式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 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即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使用简单的是非题或选择题,而应该使用开放性问题。

6.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在提问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时间组织语言、整理思路,可提高学生的回答质量。

7.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

8. 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语气,尽量使用温和、鼓励的语气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命令式的语气,以免给学生带来压力。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上,教师如何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愿望,把一课堂教学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的思维的思维高度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课堂提问应把握度。

课堂提问时,首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依据,所设计的问题应既不能高,又不能低。

努力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2. 课堂提问应精简。

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线索,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关键,叙述要简练,使人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3. 课堂提问要灵活。

教师要具有调空、驾驭课堂的能力,善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提问方式。

教师要适当启发,诱导点拨,铺设台阶,把难题重新设计成一个个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理解。

4. 课堂提问要实际。

生活是数学产生的根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入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的意义,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5.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教学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教师是导演、课堂是舞台,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充满吸引力,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提问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只有掌握并恰当运用提问艺术,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或用深刻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或将学生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或巧设奇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堂40分钟的课时中,前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而在最后的10分钟内,思维水平则逐渐下降。

这一规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所以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运用巧妙合理的提问艺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方法及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

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呢?第一,从提问的内容上,教师所提问题要目标明确、用语贴切,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性质和要求。

不然,学生就无从思考、无从作答了。

此外,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有人把问题的难度形象地喻为“篮球架的高度”,篮球架太低,谁都能把球投进,那竞赛就失去了意义;篮球架太高,谁都不能把球投进,又会挫伤人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跳一跳后能够摘到桃子”,那才格外香甜。

第二,从提问的时间上,教师要把握节奏、抓住时机恰当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就是节奏。

教学提问中应遵循“提问——等待——回答——等待——评价”这样一种快慢相间的节奏,以有利于学生思维高峰的出现。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教育的基石之一。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思维。

但是,提问也是一个需要技巧和艺术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形式多样化提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组合性问题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用。

教师应该在提问前明确提问的目的,利用不同形式提问,避免盲目发问或重复问题。

二、语言清晰简洁教师的提问语言应该清晰易懂,讲解简洁明了,不要啰嗦。

教师应该避免使用口号式问题,例如:“你们了解吗?”,“懂了吗?”,“有问题吗?”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具体指向,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点拨指导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点拨指导。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挑选出错的地方予以提示并解释。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通过发散性提问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示。

教师在点拨指导时,可以采用互动式提问、投机取巧式提问等形式,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回答问题,增加互动性。

四、掌握提问时机提问的时机非常重要,正确的提问时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在讲解中时不时地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听完讲解后,提出总结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巩固学习内容。

在学习之后,利用积累性问题,让学生回顾巩固,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辅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

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对于较差的学生,应该设置简单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回答。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应该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而对于优秀学生,应该设置拓展性问题,让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内容。

六、尊重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回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积极鼓励学生。

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嘲讽或批评,而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得到提高。

七、鼓励学生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学生提问。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1、顺问和逆问顺问又叫正问,即正面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下面提出问题,顺藤摸瓜,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逆问又叫倒问,教师为促使学生思考,不从正面提问,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逆问如“平地起波澜”,所提问题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往往能令学生思考。

2、直问和曲问直问即“问在此而意在此”,假设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对此类问题可直接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

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教师的本意是解决甲问题,却偏偏不直接问,而是提出乙问题,乙问题的解决以甲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只要学生解答了乙问题,甲问题就“不答而解”了。

曲问常用于那些没有什么新鲜感,对学生没有什么触动作用的问题,运用曲问有利于激发小数点兴趣。

3、急问抢答就是教师发出一串急问,促使学生争先恐后抢答,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多采用填空式和选择式,带有明显刺激性、竞赛性、娱乐性,适用于相对容易的内容,使学生抢答时能顺利回答。

4、慢问为了深化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答。

适用于教材中较难的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单元总结。

5、假设性提问从事物的相反方面进行提问,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6、利用旧知识发问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规律,抓住知识的联系,通过已有知识的回顾,进一步由此及彼,获取新知。

7追本溯源提问适用于语文课本中引用典故的文章,通过提问学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和风格的理解。

8、比较提问通过提出比较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的分析归纳,然后再加以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9、复问指学生问老师答,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必每问必答,要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归类,有选择的复。

形式有:学生问—老师复—师生讨论回答—教师结学生问—老师复—学生自答他答—教师结。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提问技巧和学生有积极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它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的内容要贴近课文,易于学生理解和回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其次,提问要引导性强。

教师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反问和补充性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提问要多样化。

教师提问要多样化,既有直接性的问题,又有间接性的问题,既有开放性的问题,又有封闭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提问要注重评价。

教师在提问后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无论学生答对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提问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课堂提问的技巧艺术

课堂提问的技巧艺术

课堂提问的技巧艺术
1.分析问题关键点。

在提问之前,应先弄清楚问题的核
心是什么,以便有效地提出问题。

2.避免过多指责性的语调。

应该使用客观的语调,比如:“这里有什么不清楚的吗?”而不是“你不明白吗?”
3.鼓励与分享。

提問时,可以鼓励大家分享想法和观点,使大家可以一同学习,讨论有利于启发继续学习的灵感和思路。

4.扩大问题的视野。

在提问之前,应适当拓展问题的视野,以便使大家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

5. 避免重复提问。

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重复提出同样的
问题,以免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在教学过程 中提问的质量 有直 接的关系 。优秀教 师的 教学不只在于会讲 , 更在于会 问。在提问中要 注意 ,偏 “ 爱” 现象 , 注意提问对象 , 面向全 体学生 , 要 采取轮答 、 抢
“ 期待 时间” 期待时间” 。“ 是指提 出问题到 回答这个 问 题之间的时 间, 回答完毕 与下 一次讲话 之 间度过 的 或 时间 , 是一个无言 的时间段。实践表明 , “ 若 期待 时间”
学生 : 学了《 梅兰芳学艺》 这个故事 , 想说什 么?原是 你
错, 使学生主动发现错 误。② 切中要 害, 温故答 疑。让 学生对错 误答案相互启发 、 讨论 、 反驳 、 补充 , 师合 理 教
操作 , 使学生 在论 中长见识 , 在论 中辨正 误 , 动纠 正 主 错误 。③相互 讨论 , 争论 辩疑 。让 学生 对错 误答 案 相 互启发 、 讨论 、 驳 、 反 补充 , 教师 合理 操作 , 学生 在 论 使 中长见识 。

3・ 8
科 学教 育 S i c d ct n c neE u a o e i
2 1 年第6 第1 卷) 00 期( 6
课 堂提 的艺 性 问 术
李海 娟 ( 河北省曲周 寨中 075) 县白 学 520
我认为课堂 提问是一 门艺术 , 对激活学生思维 , 它 培养学 生能力 , 提高教 学效率 有重要 作用。《 学记 》 中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 问题 更为重要 。在 实际教学 中 , 妙而有 效的课 堂提 问能诱 发学 生思 维 巧 的兴趣 , 让学生在接受新 知识 的过 程中感受 到“ 暗花 柳 明又 一村 ” 的美 好境界 1 2 提 问的技能性 提 问时要“ 瞅时 机” 和“ 点拨 ” 巧 。瞅 时机 指 把握

【教师教学艺术】课堂的提问艺术

【教师教学艺术】课堂的提问艺术

课堂的提问艺术说到提问,人们不禁想起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

他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提问艺术。

他常常用一些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他往往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用一些创造性的提问去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一起得出结论。

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的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它会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谈几种。

一、直问和曲问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问的主旨即在直接的答案。

曲问是一种迂回问法,即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

这种问法运用得好,会有很强的激发作用。

有时虚提一问,无须正面回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

有时问题和答案都很简单,但释疑之后却又引起更深的疑问。

例如讲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杨礼赞》时,教师问学生:“第一段写了什么?第二段写了什么?”问题并不难答,只要看看原文就会知道:“第一段写的是白杨树,第二段写的高原景色”。

但是,教师提问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此,而在于引起更深的疑问:为什么第二段不接着第一段写白杨树而去写高原景色呢?这不是离题了吗?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学到茅盾先生的艺术手法。

有时,学生答错了,教师却不直接指出,而是故意再从反面提问,用归谬法使学生恍然大悟。

例如,当学生回答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丢掉了“唯一”这一限制条件)时,教师不直接指出回答的不确切,而是再提一问:“理论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如:当学生把“滥竿充数”写成“烂鱼充数”时,教师不直接指出他写了错别字,而是进一步问:“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从什么地方来的?”或者用错误解释造一个可笑的句子,等等。

这样问的结果、会使学生顿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这就是曲问的效果。

在讲课中,直问和曲问都经常用到。

直问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曲问曲径通幽,发人深省,二者都能起到激发作用。

二、宽问和窄问宽问,又叫概括问或笼统问,是指提问的内容较宽较概括而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有这样几段文字: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均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

"即教学时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

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

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

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

"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可寻呢?(一)从教师"教学"方面看: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艺术。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1、次序法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在进行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

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

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核心法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

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第十二册《詹天佑》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4、对比法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

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点睛法所谓点睛法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

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

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

例如: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6、想象法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

又如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主要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形态各异。

在学习了描写狮子的形态那段后,设计这样一个想象问题:除了作者写的这些狮子形态,还有哪些形态的狮子?并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表达出来。

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7、寻究法事情总有前因后果。

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质疑为: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再如第十一册《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追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8、破题法破题法,顾名思义是根据题目设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

例如:第十一册《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再看第十二册《将相和》,根据题目中"将""相""和"三个字设计问题为:课文中说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因为什么而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以上两篇课文设计的问题一解决,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9、综合法综合法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

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

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

如:第七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评论法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

例如:第十册《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同样《放弃射门》一课,主要讲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

设计问题讨论: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

采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11、连环法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

如:第十册《宴子使楚》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遇到什么?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12、发散法这种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

这种问题又叫开放性问题。

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