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的意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a 、Epo代偿性增多:SPO2%减低所引起:生 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及高原居民。病理性: COPD、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携氧能力差的 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b 、Epo非代偿性增多:多与肿瘤或肾脏疾患 相关:肾癌、多囊肾、肾胚胎瘤、肝癌、卵 巢癌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贫血)
Hb贫血程度标准:
轻度:90g/L≤Hb<正常值下限 重度:60~30g/L
Eo 1.1%(NV:0.5-5.0)
Baso 0.1%(NV:0-1)
PLT 194×109/L (NV:100-300) PCT 0.2%(0-9. 98)
MPV 10.5fl(7-11)
Ret 0.62%(0.5-1.5)
Ret# 0.035 ×1012/L (NV:0.024-0.084)
初步印象: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呼吸载体

肺泡 红细红胞细胞
二氧化碳
组织
3、红细胞的生存周期:120天
参考值
Rbc(×1012/L)
Hb(g/L)
M(成年男性) 4.0~5.5
F (成年女性) 3.5~5.0
N (新生儿) 6.0~7.0
注:100万Rbc≈3gHb(normal)
影响因素:1、总血容量的变化 2、血浆容量的变化 3、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差异
RDW与MCV结合进行贫血分类
•MCV •增高 • •正常 • •减低: •
RDW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贫血类型 大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不均一性 正细胞均一性 正细胞不均一性 小细胞均一性 小细胞不均一性
常见疾病 部分再障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急性失血 再障、部分溶贫 地中海贫血 HS(遗传球)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退行性左移:WBC不增高甚至减少者 如再障 2)核右移:分叶核粒细胞过多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恢 复期等
d.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2)巨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只见于白血病细胞中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的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β -海洋性贫血
(四)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 的临床意义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鉴别骨髓增生性疾病与反应性 血小板增多 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
二 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
多症)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CMV感染和其它病毒感染
b.淋巴细胞减少症
见于何杰金氏病;SLE;AIDS等。
c.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感染;药物过敏;免疫性疾病等
E.单核细胞(monocyte)
正常值 2-6% 100-600/ mm3
?功能 抵抗感染;吞噬功能;产生干扰素
诱导免疫反应;调节白细胞生成等
临床意义
4)球形包涵体
见于严重感染
5)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
B.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 正? 常值 0.5-5% 临床意义 a.增多 >5%或 >0.5x109/L b.减少 影响因素
C.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正常值 0-1% 临床意义 a.增多 白血病 b.减少
C. 组织肥大细胞的存在 过敏 哮 喘等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及其意义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其意义ppt课件
26
2. 参考值范围:
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 ×109/L 6个月~2岁 (11.0~12.0) ×109/L
DC percent(%) Absolute value( ×109/L)
27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1)生理变化:
年龄、时间、环境、身体状况等 (2)病理变化:
Leukopenia Leukophilia 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等各类细胞数量的影响
28
29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反应性: 急性感染或炎症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造血异常、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
35
36
3. 白细胞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的诊断
疾病治疗的监测
疾病的预后
WBC N
预后较好 ↑

病情较重 ↑

病情危重 ↑/↓

恢复期
N
N
E
+ -
+
L
核象
/ 轻度左移
↓ 中度左移
↓ 重度左移
↑ 恢复正常
37
血小板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BPC) 及相关指标:
1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定义:平均每个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量。 以皮克(pg)为单位 。 MCH = Hb/RBC
参考值:手工法27~31pg 仪器法27~34 pg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常规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常规_课件模板
相关疾病:
新生儿惊厥、中暑衰竭、Goodpasture综 合征、弯曲菌感染、膈下脓肿、脓毒性休 克、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假单胞菌感染、利斯特菌病、类鼻疽、赖 特综合征、肾移植、巴尔通体病、埃里希 体病、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非 霍乱弧菌感染、脱发、股癣、太田痣。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血常规 >>>
相关检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学试验、组织多肽 抗原、螺旋体蛋白补体结合试验、囊虫胶 乳凝集试验、血吸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血吸虫尾蚴膜反应。
医学检验·各论:血常规 >>>
相关症状: 厌奶、产后乳汁自出、肚脐疼、短缩舌、 暴晒后的皮肤损害、酒悖。
医学检验·各论:血常规 >>>
医学检验·各论 血常规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常规 >>>
简介: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 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 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 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常

血常规及其指标意义PPT课件

血常规及其指标意义PPT课件
9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淋巴网细胞瘤等;此外,癌转 移和铅中毒也可见增多。
10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 增多 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相对增多; 绝对增多可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百日 咳);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 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17
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不典型淋巴细胞 也称异形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多见 于病毒感染的外周血中。
18
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范围 男:4×1012~5.5×1012/L(400万~550万/μl) 女:3.5×1012~5×1012/L(350万~500万/μl)
19
红细胞计数RBC
病、内分泌疾病等都可导致贫血。
22
血红蛋白测定Hb
参考范围: 男:120g/L~160g/L(12g%~16g%) 女:110g/L~150g/L(11g%~15g%) 新生儿:170g/L~200g/L(17g%~20g%)
23
血红蛋白测定Hb
血红蛋白增减的意义基本与红细胞增减的意 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的反应贫血程度
起。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等引起铁、叶 酸等造血物质不足。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 性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21
红细胞计数RBC
减少 红细胞破坏增加,如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溶
血性贫血。 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急、慢性失血后贫血。 继发性贫血,多种疾病如炎症,结缔组织疾
某些贫血,由于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 不同,血红蛋白减少与红细胞减少程度不成 平行关系。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 程度较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巨幼细胞贫血时, 红细胞减少程度较血红蛋白量减少明显。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 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 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 比。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 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 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都 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
标本的储存
❖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 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 4小时。
血小板减少原因
❖ 血小板<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板数在 50×109/L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可见于: ❖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 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
血小板减少原因
❖ 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 类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 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常规检查版 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版 ppt课件
❖ 减少无意义。
血常规检查版
淋巴细胞
❖ 增高见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慢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
一般地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增多。
反之,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减少。
血常规检查版
单核细胞
❖ 增高见于 (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伤寒、 结核。原虫病(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 菌性心内膜炎等。 (2)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此外,二岁以内的儿童可以稍高。
其他: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着高, 两种体制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
血常规检查版
病理性变化
增多见于: 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出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尿崩症等——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 2. 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组织缺氧,血液
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增加。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 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如果“↑”显示体内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 /mm3)。
红细胞增多,红细胞
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血常规检查版
生理性变化
生理性增高:1.高山地区的居民 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
液浓缩。 3.新生儿
生理性减低: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儿童——身体发育 较快,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加, 血液被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血常规检查版
减低见于
1.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2.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3.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缺

《血常规检查》课件

《血常规检查》课件
以便于抽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或 降低,有助于发现感染性疾病。
贫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等指标,用于诊断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血液成分,如白 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其他疾病
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其他疾病的线索 ,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 、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需进一步 检查。
复查与追踪的建议
对于异常指标,建议在短期内复 查,以确认结果并排除偶然误差

若指标持续异常,建议进行追踪 检查,以了解指标变化趋势并采
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复查和追踪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健康状况得
到有效管理。
解读报告
正确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医生应结合患 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解读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 查结果,应在采血前告知医生 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
异常结果解读
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和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计数可以反映感染、炎症等状况。 正常值范围为4-10 x 10^9/L。
浆、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检测分析
对分离出的血细胞成分进行计 数、形态观察和分类等检测分
析。
报告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急性中毒
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 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 高 , 甚 至 可 达 20×109/L 或 更 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 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 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血 常 规
吴 科
1
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2
血液的成份
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血常规
3
血细胞的发现—显微镜
红细胞(1673年) 白细胞(1749年) 血小板(1842年)
4
协 和 检 验 科
早期为手工法操作,需要经常技术练兵
5
协 和 检 验 科
1962年首次通过卫生部调拨,从英国 引进了仅能计数白细胞的EEL型仪器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 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 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 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 力。
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 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 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 胞为主。
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 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 可与心绞痛相区别。
30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6
协 和 检 验 科
血细胞分析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
7
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8
血细胞的组成
--主要血红蛋白
9
红细胞—主要功能
运输O2(由Hb完成) 和CO2
调节酸碱平衡:4对缓 冲 物 质 ( H2CO3— KHCO3 、 KH2PO4— K2HPO4 、 Hb—KHb 、HbO2—HbO2K)
26
白细胞—正常值生理变化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疼痛,以及一般 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 细胞轻度增多。

血常规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常规临床意义ppt课件

4.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 ×106/L
单位:个/L
正常值:(50-300)
临床意义:同白细胞分类
.
5.红细胞(RBC或BLC) 单位:个/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5-5.5)×1012/L成年女性为(3.5-5.0) ×1012/L; 新生儿为(6.0-7.0) ×1012/L;婴儿为(3.0-4.5) ×1012/L;儿童为(4.0-5.3) ×1012/L 临床意义:(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 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6.血红蛋白(HB或HGB)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 成年女性为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婴儿为100-140g/L 儿童为120-140g/L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 7.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男性为0.40-0.50(40%--50%) 女性为0.37-0.48(37%--48%) 新生 儿为0.49-0.60(49%--60%)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 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减少 常见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 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 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减少 无临床意义。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L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 生儿为(15.0-20.0) ×109/L;6个月-2岁为(11.0-12.0) ×109/L;4-14 岁为8.0×109/L左右

血常规医学课件

血常规医学课件

2023-11-08CATALOGUE目录•血常规检查简介•血常规检查流程•血常规检查异常指标分析•血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血常规检查简介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数量和其他指标,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了解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采集静脉血液样本,然后使用显微镜和自动化仪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评估病情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例如,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下降。

诊断疾病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许多疾病,如感染、贫血、白血病、过敏反应等。

指导治疗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感染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输血或补铁治疗。

血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凝血系统的状态,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凝血系统功能低下,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身体的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炎症,白细胞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身体的贫血状态,红细胞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存在贫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可能表示贫血程度较重,需要尽快治疗。

02血常规检查流程通常在清晨空腹时进行采血,特殊情况需遵从医嘱。

采血时间静脉采血为主,采血量根据检测项目而定。

采血方式一般选择肘静脉,必要时可选择颈静脉或股静脉等。

采血部位采血前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情绪,同时做好消毒等准备工作。

采血前准备标本采集采得的血液需加入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常用的抗凝剂包括EDTA盐、肝素等。

抗凝处理分离处理储存处理将抗凝后的血液放入离心管中,以一定速度离心,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16.07.2020
.
1
标本
• 临床取标本要规范,减少误差: • 1.除少数情况如幼儿、大面积烧伤、低
血容量休克等不易取血外尽量应用静脉 血; • 2.精准部位,尽量所选采血部位的皮肤 应完整,无溃烂、烧伤、冻疮、发绀、 水肿或炎症等;
16.07.2020
.
2
• 3.采血前检查注射器和针头,避免因连 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产生泡沫致溶血;
•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16.07.2020
.
4
血常规检查结果必须与临床相结合。
外周血涂片有明显意义,检查结果的准确 性以及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相关。
16.07.2020
.
5
检验的内容: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和形态
意义:最常用、较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 (血常规)
16.07.2020
.
6
第一部分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
17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由血液分析仪测 量获得的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 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的客观 指标。
16.07.2020
.
18
RDW与MCV结合进行贫血分类
•MCV RDW 贫血类型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 • 增高 大细胞不均一性 •正常 正常 正细胞均一性 • 增高 正细胞不均一性 •减低: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 • 增高 小细胞不均一性
参考值:26-32 pg
16.07.2020
.
15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Hb (g/L) MCHC (g/L) =
Hct (L/L)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
参考值:310-350 g/L
16.07.2020
.
16
临床意义
16.07.2020
• 4.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 中反复穿刺;
• 5.采集末梢血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 程进行,第1滴血擦去不用,采用第2滴 血等等。
16.07.2020
.
3
• 标本的抗凝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 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 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 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 的抗凝剂。
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值:80-100 fl
16.07.2020
.
1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
MCH (pg) = 1g= ×1012pg
Hb(g/L)×1012 RBC count(×1012/L)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16.07.2020
.
7
• 实例1
RBC 4.43×1012/L (NV:3.5-5.5) HCT 40.9%(NV:37-52)
HBG 144g/L (NV:110-160)
MCV 92.3fl(NV:80-100)
MCH 32.5pg(NV:27-34) 360)
MCHC352g/L(NV:320-
男性:40%~50% 女性:37 % ~ 48 % 临床意义: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受血容量
及红细胞体积影响。 血浆容量是否丢失 计数红细胞各项平均值 因体积影响,贫血程度与HCT不一定成正比。
16.07.2020
.
13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
MCV( fl)=
Hct(L/L=1.0×1015fl) RBC count(×1012/L)
常见疾病 部分再障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急性失血 再障、部分溶贫 地中海贫血 HS(遗传球)
缺铁性贫血
•IDA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但IDA 时RDW增高,而后者基本RDW正常。 •补充铁剂是否足量的指标,储存铁补足,RDW恢复正常。
16.07.2020
.
19
16.07.2020
16.07.2020
.
23
2.绝对性增多
1)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
为MPN,多能造血干细胞病变、红细胞持续性
增多、全身总容量也增加,同事伴白细胞及血小板轻 度增多。
易发栓塞症、
潜在恶性(AL等)
16.07.2020
.
24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假红):血中EPO 增多所致。
a 、Epo代偿性增多:SPO2%减低所引起: 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及高原居民。病理 性:COPD、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携氧能力 差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WBC 11.3×109/L (NV:4.0-10)
Lym 13.5%(NV:20-40)
Mon 4.6%(NV:3-8) 70)
Neu 81.7%(NV:50-
Eo 1.1%(NV:0.5-5.0)
Baso 0.1%(NV:0-1)
PLT 194×109/L (NV:100-300)
PCT 0.2%(0-9. 98)
.
10
参考值
Rbc(×1012/L)
Hb(g/L)
M(成年男性) 120~160
4.0~5.5
F (成年女性) 110~150
3.5~5.0
N (新生儿) 170~200
6.0~7.0
注:100万Rbc≈3gHb(normal)
影响因素:1、总血容量的变化
2、血浆容量的变化
16.07.2020 3、性别、年龄、居住地海. 拔差异
.
20
16.07.2020
.
21
一、量的变化(数目)
16.07.2020
.
2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标准:M: Rbc>6.0×1012/L Hb>170g/L F : Rbc>5.5×1012/L Hb>160g/L
1、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 甲亢危象、尿崩症、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等
MPV 10.5fl(7-11)
Ret 0.62%(0.5-1.5)
Ret# 0.035 ×1012/L (NV:0.024-0.084)
初步印象:
16.07.2020
.
8
16.07.2020
.
9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呼吸载体

肺泡红细胞 红细胞
二氧化碳
组织
3、红细胞的生存周期:120天
16.07.2020
11
临床意义
量的异常
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减少
相对性增多 绝对性增多 生理性 病理性
质的异常

外形异常 内构异常
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结构异常 染色异常
16.07.2020
.
12
红(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压积(HCT)
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红(血)细胞 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白细胞及血小板 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