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实验全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课本实验再现(1)实验用品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④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①红磷要过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⑤弹簧夹要夹紧;⑥塞塞子要迅速;⑦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⑧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

【注意】哪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偏小?哪些又会导致结果偏大呢?偏小: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内过慢。

偏大:弹簧夹未夹紧、塞塞子动作太慢。

拓展训练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

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记录数据如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
1. 使用天平将物体放在盘中。

2. 调整天平,使指针指向零刻度。

3. 记录下质量值,并注意保持精确度。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所得的数值,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内部涂上一层液体(如水)。

2. 将物体放入中,观察液体的上升高度。

3. 通过计算液体的位移差,确定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所得的数值,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体积。

实验三:探究物体在不同表面滑动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在不同表面滑动时的特点,认识滑动摩擦力。

实验步骤:
1. 准备不同表面材料的坡道。

2. 将物体放在坡道上,观察物体的滑动情况。

3. 比较不同表面材料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所得,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表面材料对物体滑动的摩擦力影响不同。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速度,了解速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平滑的倾斜面。

2. 将物体自顶部释放,观察物体通过不同位置所用的时间。

3. 通过计算时间和位移的比值,确定物体的速度。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所得的数值,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速度。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实验汇总,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体及其运动的特性。

请同学们认真参与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九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手册

九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手册

九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手册是一本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来探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该手册的内容包括多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等部分,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理解。

其中,一些可能的实验项目包括:
1. 水的电解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水的电解过程及产物的性质。

2. 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中颜色变化的原理及应用。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应用。

4. 电流的测量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电流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5. 磁场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性质、产生及应用。

在每个实验项目中,都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

同时,该手册还提供了实验结果记录表和实验思考题,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总之,九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手册是一本重要的科学实验教材,通过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上册所有化学实验的实验步骤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上册所有化学实验的实验步骤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上册所有化学实验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考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考点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考点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取用药品应遵守的原则①“三不”原则:即不得用手触摸药品;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不得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②“少量”原则: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少量取用,即液体取1 mL—2 mL,固体只须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得放回原瓶,不得随便乱扔,不得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2)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颗粒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的药匙或镊子都要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3)药品的保存: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

(4)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三不”:①不得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

(5)给玻璃容器加热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不能留有水滴;热的玻璃容器不能用冷水冲洗;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等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九上常见化学实验1.蜡烛燃烧①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②生成的产物:水(H20)和二氧化碳(CO2)③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方程式:【注意】蜡烛燃烧的产物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⑤为什么要放上下两层?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密度⑥确定水的生成: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雾生成)2.红磷燃烧①目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上升至五分之一的地方。

③注意事项:红磷要过量(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燃耗时必须先关闭止水夹,结束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再打开止水夹(气体膨胀导致倒吸入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④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

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3.硫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物二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4.铁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5.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方程式:②二氧化锰的作用: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但并不改变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以及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③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④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是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已满6.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方程式:①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②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试管口塞一块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沿导管滑落从而堵塞试管③收集装置与检验、验满方法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收集装置发生装置7.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方程式:③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④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8.电解水方程式:①实验现象:正氧负氢(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二氧一(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②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9.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紧靠烧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实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实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实验知识点一、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在进行化学实验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涉及的一些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1. 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坩埚等。

2. 液体的溶解:掌握固体物质溶解于液体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液体的过滤:掌握过滤液体的方法和使用滤纸进行过滤的操作技巧。

4. 加热操作:了解常见的加热操作工具和方法,如使用酒精灯、燃气灯等方式进行加热。

5. 气体收集:掌握气体收集的方法,如水法收集和排除气体法等。

6. 实验室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如正确佩戴实验眼镜、实验服,注意防火、防爆等。

二、离子的性质鉴定实验1. 硝酸银试剂鉴定:利用硝酸银试剂可以鉴定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

2. 硫酸铜试剂鉴定:硫酸铜试剂可以鉴定铁离子和铜离子。

3. 氯化铁试剂鉴定:氯化铁试剂可以鉴定铝离子。

4. 硫酸钡试剂鉴定:硫酸钡试剂可以鉴定硫酸根离子。

5. 碳酸氢铵试剂鉴定:碳酸氢铵试剂可以鉴定钙离子和铵离子。

三、酸碱反应实验1. 酸与金属的反应:观察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的实验现象。

2.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利用酸与碱中和反应制备盐和水。

3. 酸碱指示剂:利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质。

4. 高锰酸钾消色剂:利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消毒杀菌的漂白剂。

四、气体的性质实验1. 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观察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现象。

2. 干燥管实验:利用干燥管收集气体,观察气体性质。

3. 气体的可燃性实验:观察气体在引火源作用下的燃烧性质。

五、其他实验1. 高锰酸钾测定漂白剂中活性氧含量实验: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漂白剂中活性氧的含量。

2. 乌洛托品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利用乌洛托品溶液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一些实验知识点,通过这些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讲解(11套实验)1.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闻气味两种气体均没有气味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均没有气味步骤2.取一瓶空气与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步骤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呼出的气体中小木条火焰先熄灭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较少步骤4.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形成水雾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较多步骤1、2、3、4具体操作见下图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等方面的对比: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和氧气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丝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实验室制取氧气特别提示:催化剂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过氧化氢水+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物理性质。

2. 探究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层情况、温度高低以及产物。

(二)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1. 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

- 我拿到蜡烛的时候,就像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圆柱。

它的颜色是白色的,摸起来有点硬,不过用小刀轻轻一切,就能切下一小块,说明它的硬度不是很大。

形状嘛,就是规规矩矩的圆柱体,站得还挺直呢。

2.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 用火柴“哧”的一下把蜡烛点燃,哇,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炬手开始工作啦。

我看到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那层暗暗的,像个害羞的小跟班,我猜它温度肯定不高;中间那层比较明亮,像是个活力满满的小青年;最外层可就厉害了,那火焰呼呼的,特别明亮,感觉就像个热情似火的大力士。

我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就拿了一根火柴梗横着放进火焰里,就那么一秒钟,拿出来一看,好家伙,最外层的地方火柴梗都变黑得最厉害,中间层次之,最里面那层基本没咋变色,这就说明最外层温度最高,里面的温度是越来越低的。

3.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 我拿了一个干燥的烧杯,小心翼翼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不一会儿,烧杯内壁就变得雾蒙蒙的了,就像冬天的窗户玻璃上起了雾一样。

这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然后我又把烧杯拿下来,迅速往里面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然后轻轻摇晃,哇塞,石灰水变得浑浊了,就像一杯牛奶一样。

这就表明蜡烛燃烧还产生了二氧化碳呢。

(四)实验结论。

1. 蜡烛是白色、固态、圆柱体,硬度较小。

2.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3.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二、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 探究氧气的性质,重点是氧气的助燃性。

(二)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导管、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棉花、木炭、细铁丝、火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化学实验内容。

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制备与应用
实验目的:研究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酸碱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
1. 准备所需材料:甲基橙、酚酞、邻氨基苯酚等。

2. 分别按照给定的实验方案,制备上述三种酸碱指示剂。

3. 利用制备好的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的测试。

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我们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到其在酸碱中的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溶液中离子的反应,并判断其产生的物质。

实验步骤:
1. 准备所需材料:氯化银溶液、溴化银溶液等。

2. 将不同的溶液混合,观察是否发生明显的沉淀反应。

3.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反应产物中的离子类型。

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我们了解了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规律,并学会了通过观察沉淀反应来判断离子的类型。

实验三:元素的火焰颜色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元素在火焰中的颜色,并了解其原理。

实验步骤:
1. 准备所需材料:钠、钾、锶、钡等金属。

2. 分别将不同金属样品放置在火焰中,观察其火焰颜色。

3. 根据观察结果,了解不同元素在火焰中的特定颜色。

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元素在火焰中的颜色
现象,并理解了其原理。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部分化学实验内容汇总。

通过
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和观察记录的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全部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全部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部实验讲解
哎,今儿个咱们来摆一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那些实验咋个做,咋个看结果。

先说哈那个蜡烛燃烧的实验。

蜡烛嘛,主要就是石蜡做的,加点硬脂酸、蜂蜡、香精这些。

你点燃它,看到那个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温度就低点了;焰心嘛,暗暗的,温度也最低。

你吹熄它,还有股白烟冒出来,那是石蜡蒸汽。

再用火柴去点那白烟,蜡烛又燃起来了。

再来说氧气的制取。

我们用高锰酸钾,把它装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个带导管的橡胶塞,试管口还要放团棉花,免得高锰酸钾粉末飞出来。

然后加热,等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来,就可以收集氧气了。

记得要先移导管再熄酒精灯,免得试管炸裂。

还有胆矾的实验也很有意思。

你把胆矾研碎,加点水就溶解了,这是物理变化。

然后你再滴点氢氧化钠溶液进去,就产生蓝色絮状沉淀了,这是化学变化。

最后说说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你把石灰石放到试管里,倒点盐酸进去,就看到石灰石体积变小了,还有好多气泡冒出来。

那些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你再把导管伸到澄清石灰水里,石灰水就变浑浊了。

这些实验都挺有意思的,不仅好玩,还能学到不少化学知识。

同学们,动手做做看嘛,你会发现化学其实很有趣的!。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九年级的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我们不仅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我们在九年级上册进行的一些化学实验的详细描述。

实验一:观察化学反应这个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的入门实验。

我们通过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现象。

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套实验器材,包括试管、滴管、金属(如锌、镁、铁等)、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下反应的现象,并试着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

实验二:水的净化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净化水。

我们使用明矾、活性炭等物质,通过沉淀、吸附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杂质。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明矾在水中形成的絮状物,以及活性炭对颜色的吸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水净化的基本原理,也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实验三:燃烧的条件这个实验让我们探究燃烧的条件。

我们通过控制温度、氧气浓度等变量,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情况。

我们发现,只有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这三个条件,才能燃烧。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理解了燃烧的原理,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燃烧条件,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验四: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过程。

我们还通过滴定法测定了未知溶液的pH值,进一步加深对酸碱反应的理解。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深入理解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操作实验器材、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这些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上册化学演示实验总汇

九年级上册化学演示实验总汇
氧气的检验
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氧气、木条、火柴
硫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玻璃片、燃烧匙、酒精灯、硫粉、氧气、火柴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铁夹、坩埚钳、酒精灯、高锰酸钾、木炭、铁丝、澄清的石灰水、棉花、火柴
电解水
水电解器、低压电源、酒精灯、水、木条、火柴
分子扩散
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
实验课题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烧杯、酒精灯、蜡烛、火柴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石灰水、吹管、木条、火柴
颗粒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镊子、试管、试管架、锌粒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匙、试管、试管架、碳酸钠、纸槽
液体的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玻璃管、导气管、试管、酒精灯、一氧化碳、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制取二氧化碳
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长颈漏斗、注射器、集气瓶、玻璃片、带胶塞的导气管、试管、镊子、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灰石、稀盐酸、木条、火柴
燃烧的条件
大烧杯、蜡烛、碳酸钠、盐酸、火柴
粉尘爆炸实验
面粉、蜡烛、金属罐、小塑料瓶
镁与盐酸的反应
试管、镊子、镁条、盐酸
燃烧的条件
大烧杯、导气管、铜片、白磷、红磷、氧气、热水、滤纸
简易灭火器
抽滤瓶、小试管、药匙、浓盐酸、碳酸钠、
酒精灯、火柴
给液体加热
量筒、滴管、试管夹、酒精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
刷洗玻璃仪器
试管刷
基本操作练习(固体、液体的取用、给物质加热)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镊子、药匙、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刷锌粒、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火柴、纸槽

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目录

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目录

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变化1.水的沸腾2.石蜡的熔化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1-2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及闻气体的方法1-3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1-4量筒与滴管的使用1-5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1-6洗涤玻璃仪器探究: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2-1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2 木炭的燃烧2-3 硫的燃烧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5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 品红的扩散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1 明矾吸附4-2 水的净化(过滤)4-3 制取蒸馏水4-4 点燃氢气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实验活动2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5-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验证质量守恒5-2镁条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木炭的吸附作用6-2木炭还原氧化铜6-3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6-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简易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7-1生石灰与水反应中的能量变化7-2甲烷的燃烧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我在九年级上册所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实验,并总结实验结果与体会。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的盐酸,并用PH试纸测定其酸性。

随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

当PH值接近7时,停止滴加,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实验结果: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盐酸与氢氧化钠按化学计量比例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过PH试纸的测定,我们发现,当PH值为7时,溶液呈中性。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了解金属的活泼性与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取几块不同金属(如铁、锌、铜等),分别与盐酸进行反应。

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气体产生,并记录金属片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与盐酸反应时,铁片产生大量氢气,同时铁片表面出现气泡和明显的腐蚀。

锌片也产生氢气,但腐蚀程度较轻。

铜片与盐酸没有明显反应。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金属的活泼性与酸的腐蚀性之间的关系。

活泼性较高的金属在与酸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氢气,并且金属表面会被腐蚀。

实验三:燃烧反应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反应,了解燃烧的条件和产物。

实验步骤:取几种不同物质(如木柴、纸张、石蜡等),分别点燃并观察燃烧过程。

同时,用试管盖捕集燃烧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气体的测试。

实验结果:木柴和纸张在点燃后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火焰和烟雾。

石蜡燃烧时,火焰较小且无烟雾。

通过气体测试,我们发现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认识到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参与。

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实验

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实验

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红磷燃烧实验)1. 实验目的。

- 我们就想知道空气中氧气到底占多少比例。

这就好比要搞清楚一个蛋糕里有多少是奶油部分一样。

2. 实验器材。

- 有集气瓶,这就像一个小房子,用来装空气的。

还有燃烧匙,那是红磷的“小专车”,能把红磷送到集气瓶里去燃烧。

另外还有导管、止水夹、烧杯等这些“小助手”。

3. 实验步骤。

- 在集气瓶里装少量的水,这水就像在集气瓶里铺了一层小毯子。

然后把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就像把蛋糕切成五块一样。

接着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的红磷,把燃烧匙伸进集气瓶里,点燃红磷后迅速塞紧瓶塞。

这时候就像点燃了一个小烟花在集气瓶里绽放。

红磷燃烧得可带劲了,发出黄色火焰,还产生大量白烟。

等红磷熄灭后,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4. 实验现象和结论。

- 你就会看到烧杯里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而且进入的水的体积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这就说明啦,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大约占1/5。

就像我们发现这个蛋糕里奶油大概占五分之一一样。

二、氧气的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 实验目的。

- 我们想要得到氧气这个“小宝贝”,好去研究它的各种性质呢。

2. 实验器材。

- 得有酒精灯,这是加热的“小火炉”。

试管就像一个小试管房子,用来装高锰酸钾这个制取氧气的“原料”。

还有铁架台,它就像一个坚强的支架,把试管稳稳地架住。

另外还有集气瓶、水槽、导管等。

3. 实验步骤。

-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就像检查房子有没有漏洞一样。

把高锰酸钾装进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这棉花就像一个小门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把试管炸坏,就像防止屋顶的水滴到房子里把房子弄塌一样。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然后再集中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看到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了,气泡从瓶口均匀冒出的时候,就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4. 实验现象和结论。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现象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现象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现象
1、乳白液体受热发生变化
(1)在实验室中,用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

然后,加入氨水并且缓缓加热。

最后可以发现,烧杯中会出现一种乳白色液体,这种液体就是硝酸银水溶液。

(2)此外,当加热到70℃-80℃时,硝酸银水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发生颗粒沉淀,沉淀的颜色变为黄褐色,这是硝酸银水合成银粉的现象,沉淀物是白银的氧化物。

2、铜与硫酸发生反应
(1)在实验室中,将铜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中,加热至80℃,可以发现硫酸蓝色淡、黑色渣滓凝结在底部,并且出现粉末状黑色沉淀物,这就是铜与硫酸反应的现象:可以分解出硫酸铜和硫化铜。

(2)此外,当烧至95℃时,硫酸铜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酸铜会变成黑色的硫化铜和硫化氢,产生的气态要排出实验室,以防触发爆炸现象。

3、铝粉与氢氧化钠反应
(1)在实验室中,将一定量的铝粉放入若干滴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缓慢加热,可以发现铝粉会迅速膨胀出现沸腾现象,伴有光及热量散发,发生火花,铝粉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这就是铝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

(2)此外,当加完氢氧化钠溶液后,煮沸至100℃后,可以发现,氢氧化铝会出现粉末状白色沉淀物,铝粉会转变为氢氧化铝,沉淀物由于具有不溶的性质,所以要充分搅拌溶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蜡烛实验

九年级上册化学蜡烛实验

九年级上册化学蜡烛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化学变化,了解蜡烛的组成及燃烧过程。

实验材料和仪器:蜡烛、打火机、玻璃烧杯、温度计、天平。

实验原理:蜡烛是由石蜡和蜡酯等物质组成的,石蜡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的外层被加热融化,熔化的蜡渗透进蜡烛芯内,然后在芯的表面被加热变成气体,最终与氧气反应产生CO2和H2O。

实验步骤:
1.使用天平称重,记录下蜡烛的质量。

2.将蜡烛放在烧杯中,点燃蜡烛,同时用温度计测量燃烧蜡烛产生的热量。

3.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记录放出的气体和燃烧产物。

4.等蜡烛燃烧结束后,再次称重蜡烛,记录下蜡烛的质量。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这是因为蜡烛在燃烧时与氧气反应释放了热能。

2.蜡烛燃烧产生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是由于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CO2和H2O。

3.在燃烧结束后,我们发现蜡烛的质量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部分蜡烛被转化成了气体并逸出,部分蜡烛被转化成了热能释放出来。

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蜡烛的燃烧过程及产物,了解了蜡烛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燃烧中的化学变化过程。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如何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认识。

9年级上册必考化学实验

9年级上册必考化学实验

9年级上册必考化学实验实验题目是化学考试的高分聚集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9年级上册化学必考实验。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9年级上册必考化学实验:电解水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表达式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2H2↑+ O2 ↑9年级上册化学必考实验: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要求:1.正确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其中:氯化钠 2.5g ,水 47.5g 。

整理托盘天平。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倒入烧杯里。

2.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用100ml(量程)的量筒量取47.5ml水。

3.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小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得到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4.把配制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9年级上册必考化学实验: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要求:1.正确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其中:氯化钠 2.5g ,水 47.5g 。

整理托盘天平。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倒入烧杯里。

2.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用100ml(量程)的量筒量取47.5ml水。

3.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小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得到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4.把配制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端时,拉力的方向应 ,并使物体 上升。

(2)若弹簧测力计移动15cm ,则物体移动 cm 。

(3)若被提升的物体是钩码,每只钩码重为2N ,每只滑轮重为0.5N ,弹簧测力计读数是2.5N ,则拉力做的额外功是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若再加挂一只钩码重做实验,所测的机械效率与前一次相比将 。

(选填“相同”或“变大”“‘变小”)。

2.如图2所示是小明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

下表是他⑵分析小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长度相同的斜面, 越平缓的越 (填“省力”或“费力”); 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

⑶根据你的实验经历,实验中很难控制的操作是 。

3.(2008福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3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图1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5)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 式 η = _______4.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4所示. ①、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②、若A 、B 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 A h B ;若A 、C 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关系是m A m C ;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有关.5.如图5所示,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 (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动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6.如图6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 、B 、C 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 、h B 、h C 高处滚下(m A =m B <m C ,h A =h C >h B )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 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

图4图5图6(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的动能最大。

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_________相同。

(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6)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从图中你发现“城市热岛效应”。

请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学生,在学习本章知识时他想:“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于是他取了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他想让它们吸收相同热量,然后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根据自己上面的思路和进一步的分析,他设计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盒,温度计…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实验;(1)先测量(体积/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所以实验时还需要器材是。

(2)在实验时只要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3)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若在实验时发现,沙子温度升高的比水多,则吸热能力较强的是。

(4)在实验时可供选择的有①干沙子②潮湿的沙子,你会选择干沙子;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9.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这是通过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①;②.10.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⑴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⑵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_______;⑶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_;⑷图10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其中____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11.图11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电源为串联在一起的两节新干电池,按要求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甲所示,则灯L 2中电流为 A。

(2)在这个电路中,再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干路中的电流为 A ,灯L 1中的电流为 A 。

12.(2008年潍坊市)小明同学按如图13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 1保持不变,三次 调整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得到如下(1)分析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可得出 ; (2)分析电压表V l 、V 2的示数,可得出 。

13.(2007广州)小明和小芳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小芳和小明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

(2)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大小关系是:R 1_______R 2(选择“大于”、“小于”、“等于”)(3)请你指出小芳、小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14.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后,某小组同学决定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他们作了如下猜想:图12图11A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B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C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 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并按设计方案测量了有关数据。

(1)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滑动变 阻器接入电路。

(2)下表是该组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数据。

通过比较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 的几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A ”、“B ”或“C ”)是正确的。

⑶归纳表中实验序号为1、4、7(或2、5、8,或3、6、9)的数据可得: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的关系。

⑷请你尝试将表中每次测量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你还能发现: 。

15.用图15所示的仪器测电阻R 的电阻值 (1)将图15的电路,连成正确的测量电路(2)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此开关闭合前,其滑片应移到最_______端(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还有另一个作用是甲乙R_______(3)如果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21,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

16.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2甲所示的电路图。

小灯泡上标有“3.8V 1.5W”字样,请完成和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22甲中a.b分别是.表。

(2)根据实验电路图,在图22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实物图连接。

(3)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在端。

(4)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

17.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1)在图甲中,请你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完成电路的连接.(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填“左”或“右”)(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V,灯泡的电阻R L= Ω.(4)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18.如图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部分连接的实物图,图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源电压是6V。

(1)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选用干电池作电源,至少需节串联。

(3)下面是同学们实验时遇到的一些情况,请分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