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
相交线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对顶角的概念与性质 练2
领补角和对顶角的综 合应用
测1 测3 例1
理解
练3 测4
掌握
例3 练4 例2 测5
应用 综合 评价 测6
测2 拓1
总结反思 知识内化
收获检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 什么是邻补角?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区别? 2 什么是对顶角?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归纳小结
角的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b
1 2O
a
3
4
由对顶角相等,得
∠3 = ∠1 = 40°,∠4 = ∠2 = 140°.
例3.完成下列解题过程.
A
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 O ,
∠AOC = 80°,∠1 = 30°,求
∠2 的度数.
C
D
1E O2
B
解:∵ ∠DOB = ∠ AOC ( 对顶角相等 ), ∠AOC = 80°(已知),
探究 1
∠1 和∠3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C
A
12 O4 3
B
D
图中还有其 他的对顶角吗?
形如∠1 与∠3 有一个公共顶点 O ,并且∠1 的两边 分别是∠3 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 个角,互为对顶角.
练一练 1 下列各图中,∠1 和∠2 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12 1
12 2
解:∵ ∠BOD = ∠AOC = 76°, 又∵ OE 平分 ∠BOD ,
F
C
B
∴
∠DOE
=
∠BOE
=
1 2
∠BOD
=
1 2
×
76°=
38°.
A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
生活中的垂直
3.垂直的书写形式:
如图,当直线AB与CD相 A
D
交于O点,∠ AOD=90°时,
AB⊥CD,垂足为O。 书写形式:
O
∵∠ AOD=90°(已知)
C
B
∴AB⊥CD(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与CD垂直,垂足为O
,那么,∠ AOD=90°.
书写形式:∵ AB⊥CD (已知)
孝 感 市 文 昌 中 学 学 生 专 用 尺
C m
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问题:过已知直线 l 和l上(或外)的一点A ,作l的 垂线,可以作几条?
能作一条,而且只能作一条.
结论: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 放 2、 靠
o
3、 移 4、 画
角.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
∵AB⊥CD(已知) ∴∠AOC=90°(垂直的定义)
三、垂线的画法(课本4页)
问题: 怎么样画垂线?
1.垂线的画法:
工具:直尺、三角板
如图,已知直线 l,作l的垂线。
A
问题:
这样画l的
垂线可以
画几条?
O
l
无数条
1放、 2靠、 3画线、 4标符号 和名称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 放 2、 靠 3、 移 4、 画
o
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o
o
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已知直线外)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例3:下列说法(1)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2)两条直线相交就是垂直; (3)线段和射线也有垂线。
七年级数学下新思维第一讲 相交线与平行线
精心整理七年级数学下新思维第一讲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1、平面内直线的交点问题--------公式平面内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公式:2)1(-nn个(1)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出现什么情况,直线的交点个数会减少?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出现时,直线的交点个数会减少。
(两直线平行或多条直线交于同一点)(2)减少直线交点个数的方法:✍平行消减法-------------------每两条直线平行会减少一个交点✍交点重合法-------------------每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会减少2个交点每四条直线交于同一点会减少5个交点【测试1】平面内6条直线恰好有11个不同的交点,请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解:最多15个交点,减少3个。
(1)6条直线分3组平行,共减少3个【测试2】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EOD:∠DOB=3:2,求∠COB的度数【测试3】如图,MO⊥NO,OG平分∠MOP,∠PON=3∠MOG,求∠GOP的度数四、根据角度关系判断直线平行-----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1.判定定理2.平行公理的推论:【测试2】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五、平行性质的应用-------平行线有哪些性质?1、行路拐弯的平行问题-----规定正方向(正前方为起始边向左右拐),用箭头表示方向B【测试1】如图,一张条形纸片ABCD(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D′、C′的位置上,若∠EF G=60°,则∠2=________(1)试证明∠B=∠ADG(2)求∠BCA的度数.3、如图,直线AB‖CD,则∠1+∠2+∠3+∠4+∠5+∠6=4、则∠1+∠2+∠3+∠4+∠5+∠6=5、如图,∠1+∠2+∠3+∠4+∠5+∠6+∠7=______°.。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一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一 :相交线、平行线的概念(1)相交线平行定义: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3)两套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4)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注意:1、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2、我们有时说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知识点二:关于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定义 对顶角:像这样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O ,∠1与∠2有公共顶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注意:对顶角的判断条件:⎪⎩⎪⎨⎧无公共边有公共顶点两条直线相交另外,从对顶角的定义还可知:对顶角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是互为对顶角;一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一般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它们一定不是对顶角 C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D .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练习 1、如图2-1,共有________对对顶角.图2-1知识点三: 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定义: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钝角没有余角注意: 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一般例题 ⑴∵1∠和2∠互余,∴=∠+∠21_____(或2_____1∠-=∠) ⑵∵1∠和2∠互补,∴=∠+∠21_____(或2_____1∠-=∠)练习1、若∠α=50º,则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若∠β=110º,则它的补角是 ,它的补角的余角是 。
2若∠1与∠2互余,∠3和∠2互补,且∠3=120º,那么∠1=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平行线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行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同学们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但我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讨论主题的引导。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和学习的机会。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突破方法:通过动态几何软件或实物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两条直线从不平行到平行的过程。
-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可能会在具体应用判定方法时感到困惑,尤其是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相交线》
8.如图(2),直线AC和BD相交于点O,那么∠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
∠AOD,∠BOC
∠A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148°
32° ∠4=______.
148°
9.如图(3),直线a,b相交,∠1=32°,则∠2=______,∠3=____,
达标检测
解:∠1与∠α,∠3与∠α,∠1与∠2,∠2与∠3是邻补角;
∠1与∠3,∠2与∠α是对顶角.
当∠α=35°时,
∠1=145°,∠2=35°,∠3=145°;
当∠α=90°时,
∠1=90°,∠2=90°,∠3=90°;
当∠α=115°时,
∠1=65°,∠2=115°,∠3=65°;
当∠α=m°时,
∠1=(180-m)°,∠2=m°,∠3=(180-m)°.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5=180°,找出图中与
∠1相等的角.
2
解:∵ ∠1= ∠3(对顶角相等)
1
∠5+∠8=180 °且∠1 +∠5=180°
4
∴∠8= ∠1
∵ ∠8= ∠6(对顶角相等)
∴∠6= ∠1.
3
A
C
5
7
6
8
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2=180°-∠1=180°-40°=140°
由对顶角相等,得
∠3=∠1=40°
∠4=∠2=140°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条直线,就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1相交线 课件(共18张PPT)
变式2: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解:设∠1=x°,则∠2=3x°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 x+3x=180 所以 x=45 则∠1=45°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5°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对顶角性质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两直线相交
C
2
B
1
3
4
A
D
位置 特征
1、两直线相交,形成小于平角的角有哪几个?
2、以∠1和∠2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3、以∠1和∠3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C
2
B
1 o3
4
A
D
动手画出两条相交直线
1、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
有哪几个?
C
2
B
1
o3
4
A
1 2
(1)不是
1 2
(2) 是
1 2
(3) 不是
1
2
(4) 不是
2 1
(5)是
7、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C
2
B
动动手:(1)、用量角器测
1
o3
量对顶角∠1和∠3,比较他们
4
的大小
A
D
(2)将对顶角∠1和∠3
进行翻折,比较它们的大小?
4、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猜猜看:若直线CD绕点O转 C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的度数。
b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相交线,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掌握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相交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概念,对于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相交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相交线的概念,掌握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相交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相交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白板等。
2.教学素材:相交线的图片、实例和练习题。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的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图形,如交叉的道路、铁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征。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由两条直线相交而成。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交线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成正比),邻补角(优势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坐落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横向三要素:横向关系,横向记号,像距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长。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存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成正比,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断: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旋转轴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正数整数,泛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章节
七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章节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 相交线。
- 平行线及其判定。
- 平行线的性质。
- 平移。
2. 第六章实数。
- 平方根。
- 立方根。
- 实数。
3.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4.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5.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不等式。
- 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统计调查。
- 直方图。
每个章节都有其重点和难点,您想先了解哪一部分的详细内容呢?。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汇总
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 O⑵垂线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 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 P 到直线 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B. ∠3
23
45
C. ∠4
D. ∠5
归纳总结 变式图形:下图中的∠1 与∠2 都是内错角关系.
1
1
12
2
2
2
1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Z”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三、同旁内角的概念
活动3 观察∠4 与∠5 的位置关系
① 在直线 EF 的同旁
② 在直线 AB、CD 之间
E1 2
B
同旁内角
A
34
4
65
5
C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 与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事实及三线八角
回顾与思考 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两条直线的什么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 (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形).
生活中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 情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摩托车在公路上奔驰
国旗上的线条
解: 因为 a∥b,b∥c,所以 a∥c.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因为 c∥d,所以 a∥d.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生活中的数学:三线八角手势记忆法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线 的概念
平行线 及三线 八角
平行线 的性质
三线八角
合作与交流: (1)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 无数条
(2) 与直线 AB 平行的直线有几条? 无数条
·C
a
A· ·B
·D
b
(3)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
1条 (4) 过点 D 画一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与 (3) 中所画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四边形ABCO是矩形,点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点C不重合),则∠BAD+∠DOC∠ADO的值为()A.1B.12C.2D.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由平行的性质可知∠BAD=∠ADE,∠DOC=∠ODE,等量代换可得∠BAD+∠DOC∠ADO的值.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四边形ABCO是矩形∴AB//OC∵DE//AB∴AB//DE,DE//OC∴∠BAD=∠ADE,∠DOC=∠ODE∴∠BAD+∠DOC∠ADO=∠BAD+∠DOC∠ADE+∠ODE=∠BAD+∠DOC∠BAD+∠DOC=1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灵活的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2=35°,则∠1的度数是()A.135°B.140°C.145°D.150°答案:C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含义先求解∠3=145°,再利用平行线可得∠1=∠3=145°即可.解:如图,∵∠2=35°,∴∠3=180°−35°=145°,∵a∥b,∴∠1=∠3=14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邻补角的含义,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1=∠3是解本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100°,则∠BOC的大小为()A.50°B.100°C.130°D.150°答案:C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1+∠2=100°,求得∠1=50°,根据邻补角即可求解.解:∵∠1+∠2=100°,∠1=∠2,∴∠1=50°,∴∠BOC=180°-∠1=180°-50°=13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邻补角,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从位置P到直线公路MN共有四条小道,若用相同的速度行走,能最快到达公路MN的小道是( ).A.PA B.PB C.PC D.PD答案:B根据垂线段最短得,能最快到达公路MN的小道是PB,故选:B.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OD=∠BOC B.∠AOE+∠BOD=90°C.∠AOC=∠AOE D.∠AOD+∠BOD=180°答案:C分析:根据对顶角性质、邻补角定义及垂线的定义逐一判断可得.A、∠AOD与∠BOC是对顶角,所以∠AOD=∠BOC,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EO⊥CD知∠DOE=90°,所以∠AOE+∠BOD=9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AOC与∠BOD是对顶角,所以∠AOC=∠BOD,此选项符合题意;D、∠AOD与∠BOD是邻补角,所以∠AOD+∠BOD=18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垂线、对顶角与邻补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对顶角性质、邻补角定义及垂线的定义.6、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基本事实,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进行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故①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③是假命题;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故④是真命题.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对应的△A′B′C′.若B′C=2cm,则BC′的长是()A.2cmB.3cmC.4cmD.5cm答案:C分析: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CC′=1,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A′B′C′,∴BB′=CC′=1cm,∵B′C=2cm,∴BC′=BB′+B′C+CC′=1+2+1=4(cm).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 )A.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方法对A、C、D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A.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B处,又从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C处,则∠ABC等于()A.130°B.120°C.110°D.100°答案:C分析:根据方位角和平行线性质求出∠ABE,再求出∠EBC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点C处,∴∠DAB=40°,∠CBE=70°,∵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即AD∥BE,∴∠ABE=∠DAB=40°,∴∠ABC=∠ABE+∠EBC=40°+70°=11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a=3,b=2B.a=-3,b=2C.a=3,b=-1D.a=-1,b=3答案:B试题解析:在A中,a2=9,b2=4,且3>2,满足“若a2>b2,则a>b”,故A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B中,a2=9,b2=4,且-3<2,此时虽然满足a2>b2,但a>b不成立,故B选项中a、b的值可以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C中,a2=9,b2=1,且3>-1,满足“若a2>b2,则a>b”,故C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D中,a2=1,b2=9,且-1<3,此时满足a2<b2,得出a<b,即意味着命题“若a2>b2,则a>b”成立,故D 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故选B.考点:命题与定理.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AB⊥BC,如果∠1=48°,那么∠2=_______度.答案:42.∵AB⊥BC,∴∠ABC=90°,即∠1+∠3=90°,∵∠1=48°,∴∠3=42°,∵a∥b,∴∠2=∠3=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关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12、如图,若AB⊥BC,BC⊥CD,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答案:AB∥CD∵AB⊥BC,BC⊥CD,∴∠ABC=∠BCD=90°,∴AB∥CD,故答案为AB∥CD.13、如图,AB∠CD,若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若∠CGH=70°,则∠EHB的度数是______,图中与∠DGE互余的角共有______个.答案: 35°##35度 5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GH=∠GHB=70°,∠GFH=∠CGF,利用邻角的补角可得∠DGH=∠GHA= 11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HB=∠GHE=35°,∠CGF=∠GFH=∠HGF=35°,∠DGE=∠HGE= 55°,进而可求得答案.解:∵AB//CD,∴∠CGH=∠GHB=70°,∠DGH=∠GHA,∠GFH=∠CGF∴∠DGH=∠GHA=180°−70°=110°,又∵HE平分∠GHB,∵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EHB=∠GHE=12∠GHB=35°,∠CGF=∠GFH=∠HGF=12∠CGH=35°,∠DGE=∠HGE=12∠DGH=55°,∴∠DGE+∠BHE=90°,∠DGE+∠GHE=90°,∠DGE+∠CGF=90°,∠DGE+∠HGF=90°,∠DGE+∠GFH=90°,∴与∠DGE互余的角共有5个,所以答案是:35°,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互余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互余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若EC=2BE=2,则CF的长为_____.答案:1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BE=CF,再用EC=2BE=2得到BE的长,从而得到CF的长.解:∵△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BE=CF,∵EC=2BE=2,∴BE=1,∴CF=1.故答案为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15、命题“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分析:交换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即可得到其逆命题.解:逆命题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所以答案是: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也考查了逆命题.解答题16、如图,已知AB∥DE,那么∠A+∠C+∠D的和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A+∠C+∠D的和是360度,理由见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过点C作CF//AB,则CF//DE,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FCA=180°,∠D+∠DCF=180°,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如图,过点C作CF//AB,则所求的问题变为∠A+∠ACD+∠D的和是多少度∴∠A+∠FCA=180°∵AB//DE∴CF//DE∴∠D+∠DCF=180°∴∠A+∠FCA+∠D+∠DCF=180°+180°=360°即∠A+∠ACD+∠D=36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7、如图,钱塘江入海口某处河道两岸所在直线(PQ,MN)夹角为20°,在河道两岸安装探照灯B和A,若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Q逆时针旋转至BP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设灯A转动的速度是a度/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度/秒.已知∠BAN=50°.(1)当b=2时,问灯B转动几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2)当a=3,b=6时,若两灯同时转动,在1分钟内(包括1分钟),问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若A、B两灯同时转动(a>b),在45秒与90秒时,两灯的光束各平行一次,求a,b的值.答案:(1)15秒;(2)1609秒;(3)269,23. 分析:(1)根据B 灯转动30度时第一次经过灯A ,列出方程即可得解;(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灯的光线平行,构建方程求解可得结果;(3)分两种情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解:(1)设灯B 转动t 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 .由题意得:2t =30,解得:t =15,答:灯B 转动15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 .(2)设A 灯转动x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根据题意得:180﹣50﹣3x =6x ﹣30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解得:x =1609,答:A 灯转动1609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在45秒与90秒时,两灯的光束各平行一次45秒时第一次平行,由题意得:45a ﹣130=30﹣45b ,90秒时第二次平行,由题意得:90a ﹣180﹣50=90b ﹣30,解得:a =269,b =23 答:a ,b 的值分别为269,2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求解,解题时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且∠α+∠β=90°,求证:AB ∠CD .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DE平分∠BDC(已知),∴∠BDC=().∴∠ABD+∠BDC=2∠α+2∠β=2(∠α+∠β)()∵∠α+∠β=90°.(已知),∴∠ABD+∠BDC=().∴AB∠CD()答案:角平分线的定义;2∠β;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2∠α,∠BDC=2∠β,根据等量代换可得∠ABD+∠BDC=2∠α+2∠β=2(∠α+∠β),进而得到∠ABD+∠BDC=180°,然后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答案.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角平分线的定义)∵DE平分∠BDC(已知),∴∠BDC=2∠β(角平分线的定义).∴∠ABD+∠BDC=2∠α+2∠β=2(∠α+∠β)(等量代换)∵∠α+∠β=90°.(已知),∴∠ABD+∠BDC=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答案是:角平分线的定义;2∠β;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定义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相交线(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互动新授
纸上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你能发现几个角?
思考 ∠1与∠3有什么关系呢?
A
3
D
(1)有公共边OA
1O 2
(2)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C
4
B
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什么呢?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 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图∠1和 ∠3互为邻补角,即∠1+∠3=180°.
课后作业
2.直线AB、CD交于点O,OE是∠AOD的平分线,已知∠AOC=50°.
求∠DOE的度数. 解:∵∠AOC=50°(已知)
E D
A
∴∠AOD=180°-∠AOC
C
O
=180°-50°=130°(邻补角的定义)
B
∵OE平分∠AOD(已知) ∴∠DOE= 1 ∠AOD=130°÷2=65°(角平分线的定义)
∠BOD的度数.
解:∵OA平分∠EOC, ∴∠AOC= 1 ∠EOC=35°,
2
∴∠BOD=∠AOC=35°.
E
D
A
O
B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拓展训练
1.两条直线a、b相交,其中2∠3=3∠1,求∠2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1与∠3是邻补角,
a
∴∠1+∠3=180°, ∵2∠3=3∠1, ∴∠3=108°,∠1=72°
3 1
2 b
根据对顶角性质,得
∠2=∠3=108°.
课堂小结
角的 名称 特 征
①两条直线相 对 交形成的角; 顶 ②有公共顶点; 角
③没有公共边.
性质
对顶角 相等
邻 补 角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一) 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2讲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导航1.三线八角.2.平行线与平行公理.3.平行线的判定.4.平行线的性质.5.平移.【板块一】平行线的判定◆题型一三线八角方法技巧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共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同位角形如字母“F"(或倒置、反置);内错角形如字母“Z”(或反置);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或倒置、反置).3.三种角讲的都是位置关系,而不是大小关系,通常情况下,其大小是不确定的.【例1】在∠1至∠8这8个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几对,请分别写出来.87654321◆题型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方法技巧(1)平行公理体现了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平行公理的推论体现了平行线的传递性,它们都可以作为以后推理的依据.(2)平行公理中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垂线性质中只要求“经过一点”,不限定点是否在直线上.【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因为a∥b,c∥d,所以a∥dD.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题型三平行线的判定——两步导角证平行方法技巧1.已知角相等导角证平行.2.通过角的数量关系证平行.3.通过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得等角,再证平行.【例3】如图,已知CD平分∠ACB,∠1=∠2,试判断AC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E DC BA21◆题型四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公理推论证平行 【例4】如图,∠A +∠B =180°,∠EFC =∠DCG ,试说明:AD ∥EF .GF ED CBA◆题型五 作辅助线证折线中的平行关系 方法技巧有些平行线的证明,无法直接导出相等角,此时考虑连线或作平行线转化角.【例5】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AM 平分∠EAD ,CN 平分∠DCF .(1)直接写出图中∠ABC 的所有同位角;(2)求证:AM ∥CN .ABCDE FMN针对练习11.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方向与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2.平面上有2018条直线,若a 1⊥a 2,a 2⊥a 3,a 3∥a 4,a 4∥a 5,a 5⊥a 6,a 6⊥a 7,…,那么a 1和a 2018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1=∠2,∠CNF =∠BME ,那么AB ∥CD ,MP ∥NQ ,请说明理由.QP N MFEDCB A124.如图,直线EF 与直线AB ,CD 分别相交于点M ,N ,直线PT 经过点M ,∠MQN =∠BMQ +∠QND ,∠AMT =∠QN D. (1)求证:МР∥NQ ;(2)АВ∥СD.Q P N MT FEDCBA5.在长方形ABCD 中.(1)如图1,若CD =3,BD =5,BC =4,AE ⊥BD 于点E ,P 是BD 上一动点,连接CP ,当CP 为何值时,CP ∥AE ?说明理由; (2)如图2,若∠ADB =20°,P 为BC 上一动点,将三角形ABP 沿AP 翻折到三角形AEP 位置,当∠BAP 等于多少度时AE ∥BD ?说明理由.图1图2P EDCBAABCDEP【板块二】平行线的性质◆题型一 利用平行线性质导角 方法技巧1.在两直线平行的前提下才存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错互补的结论,这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构建等角链.【例1】如图,AF ∥CD ,CB 平分∠ACD ,BD 平分∠EBF ,且BC ⊥BD ,下列结论:①BC 平分∠ABE ;②AC ∥BE ;③∠CBE +∠D =90°;④∠DEB =2∠ABC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哪些?说明理由.F EDCB A◆题型二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计算与证明 方法技巧利用已知得可知,思考结论看需知.【例2】如图,DC ∥FP ,∠1=∠2,∠FED =30°,∠AGF =80°,FH 平分∠EFG . (1)说明:DC ∥AB ;(2)求∠PFH 的度数.PH GFED C BA 312◆题型三 平行线间的距离 方法技巧1.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必须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垂直,否则其长度不是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3.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图形的等积变换.【例3】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 (1)图中有几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若AD 与BC 之间的距离为a ,AC =4,BD =5,求AD +BC 的最大值.(用a 表示)ODCB A◆题型四 命题 方法技巧(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二者缺一不可.(2)命题的内容可以是几何的,也可以是代数的,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事情,如“如果a =b ,那么a 2=b 2”,“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这支粉笔是红色的”等都是命题. (3)命题是判断句,而判断句可对可错,因而命题所描述的关系可真可假,如“相等的角都是对顶角”,这个判断虽是错的,但仍然是命题.(4)疑问句、具体操作都不是命题,如“今天是星期天吗?”就不是命题.【例4】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指出题设和结论,并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画直线AB ;(2)两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针对练习21.如图,AD 与BC 交于点O ,点E 在AD 上,∠C =∠3,∠2=80°,∠1+∠3=140°,∠A =∠D ,求∠B 的度数.OF E DC BA 3122.如图,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EC 交AD 于点G ,BF 交AD 于点H ,已知∠A =∠AGE ,∠D =∠DG C. (1)试说明AB ∥CD ; (2)若∠1+∠2=180°,且∠BEC =2∠B +60°,求∠C 的度数.HG F E DC A 123.如图,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已知AB ∥CD ,∠C =35°,AB 是∠F AD 的平分线,∠ADB =110°,求∠BDE 的度数.AB CD EF4.直线a 上有一点A ,直线b 上有一点B ,且a ∥b .点P 在直线a ,b 之间,若P A =3,PB =4,则直线a ,b 之间的距离( )A.等于7B.小于7C.不小于7D.不大于75.如图,在△ABC 中,AC ⊥BC ,CD ⊥AB ,垂足分别为C ,D 两点,∠1=∠2,下列结论:①∠3=∠EDB ;②∠A =∠3;③AC ∥DE ;④∠2与∠3互补;⑤∠1=∠EDB ,其中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ED CBA 3126.如图,在长方形内画了一些直线,已知其中有3块面积分别是12,32,52的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08 B.96 C.84 D.727.如图1,将线段AB 平移至CD ,使点A 与点D 对应,点B 与点C 对应,连接AD ,B C. (1)填空: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BC 与AD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2)点G ,E 都在直线DC 上,∠AGE =∠GAE ,AF 平分∠DAE 交直线CD 于点F . ①如图2,若G ,E 为射线DC 上的点,∠F AG =30°,求∠B 的度数;②如图3,若G ,E 为射线CD 上的点,∠F AG =α,求∠C 的度数(结果用含α的式子表示).DCBAG F E DCB图3图1图2ABC D EF G【板块三】阅读理解填空、解答题◆题型一 阅读理解填理由题 方法技巧看图,联系上下文,运用有关定理进行合理填空. 【例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如图,M ,F 两点在直线CD 上,AB ∥CD ,CB ∥DE ,BM 、DN 分别是∠ABC 、∠EDF 的平分线,求证:BM ∥DN .NMFEDC BA312证明:∵BM 、DN 分别是∠ABC 、∠EDF 的平分线,∴∠1=12∠ABC ,∠3=__________(角平分线定义). ∵AB ∥CD ,∴∠1=∠2,∠ABC =________(____________) ∵CB ∥DE ,∴∠BCD =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EDF ,∴∠1=∠3, ∴∠2=________(____________) ∴BM ∥DN (____________)◆题型二阅读理解和运用【例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画出了以下两个不同的图形,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以下问题:图2图1MFEDC BAM FE DCB A213312(1)如图1,如果AB ∥CD ,BE ∥DF ,那么∠1与∠2的关系是_________; 如图2,如果AB ∥CD ,BE ∥DF ,那么∠1与∠2的关系是_________;(2)根据(1)的探究过程,我们可得出结论: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____________;(3)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如果有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60°,则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针对练习31.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D 、E 、F 分别在线段AB 、BC 、AC 上,连接DE 、EF ,DM 平分∠ADE 交EF 于点M ,∠1+∠2=180°,求证:∠B =∠BE D.ME DCBA12证明:∵∠1+∠2=180°(已知), 又∵∠1+∠BEM =180°(平角定义), ∴∠2=∠BEM (___________),∴D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M =∠B (_________________) ∠MDE =∠BED (_________________) 又∵DM 平分∠ADE (已知),∴∠ADM =∠MDE (角平分线定义), ∴∠B =∠BED (_________________).2.探究:如图1,直线AB ,BC ,AC 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点A ,B ,C ,点D 在线段AB 上,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交BC 于点F .若∠ABC =40°,求∠DEF 的度数.图1FE D CBA请将下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DE ∥BC (已知),∴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 ∥AB (已知),∴∠ABC =∠EFC (_____________), ∴∠DEF =∠ABC =40°(等量代换).应用:如图2,四边形BDEF 中,BF ∥DE ,DB ∥EF ,∠F =2∠D -50°,点C 在线段BF 上,若∠FCE =∠CEF +10°,求∠CEF 的度数.图2FEDCB【板块四】运用“中间等角”导角证两线平行◆题型一 利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导角 方法技巧在已知条件为a +b =90°或a +b =180°的题目中,寻找第二对a +c =90°或a +c =180°,得出b =c .【例1】如图,已知直线AB ∥DF ,点G 在射线BC 上,射线DE 分别交AB 、AG 于点H 、M ,∠D +∠B =180°. (1)求证:DE ∥BC ; (2)如果∠AMD =80°,∠AHE =70°,∠EHB 与∠MGC 的平分线交于点P ,求∠HPG 的度数.ABCDEFGHMP◆题型二 运用等式的性质证角相等 方法技巧1.若a =b ,b =c ,则a =c ;2.若a =b ,则a +c =b +c .【例2】如图,点B 在AC 上,AB ∥EF ,∠1=∠2,∠3=∠4,AF 与BE 平行吗?为什么?3412FEDCB A◆题型三 反复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导角【例3】如图,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1=∠2,∠B =∠C ,求证:AB ∥C D.3412ABC DE F◆题型四 作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中间等角 方法技巧有些题目给出的等角的位置不是三线八角中的基本角,这时作适当的辅助线(连线,延长线或作平行线)来转化角.【例4】如图是一个汉字“互”字,其中点M 在AB 上,点N 在CD 上,点G 在ME 上,点F 在NH 上,GH ∥EF ,∠1=∠2,∠MEF =∠GHN . 求证:(1)∠MGH =∠GHN ;(2)AB ∥C D.12A B C DEFG H MN题型三设两个未知数,列关系式求解 方法技巧题目中有两个独立未知角,一个已知方程不能求出未知角时,需列两个方程求解. 【例3】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AE ∥BC ,∠A =∠C . (1)猜想AB 与CD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延长DE 至点F ,连接BE ,若∠1=∠3,∠AEF =2∠2,∠AED =2∠C -140°,求∠C 的度数.图2图1ABCDE321FED BA题型四设两个未知数列一个方程巧解角的度数题目中有两个独立未知角,只有一个等戏,这时设两个未知数,列一个方程,巧解所求角. 【例4】已知AB ∥CD ,M ,N 分别是直线AB ,CD 上两点,点G 在AB ,CD 之间,连接MG ,NG ,点E 是AB 上方一点,连接EM ,EN ,且GM 的延长线平分∠AME ,NE 平分∠CNG ,2∠MEN +∠MGN =105°,求∠AME 的度数.NMGF E DCB A针对练习71.如图,AB ∥CD ,点E 在直线AB 上,点N ,F 在直线CD 上,PE 平分∠AEN ,FH ∥EN ,延长PF 到点G ,FG 平分∠DFH ,若∠PFC =∠AEP +10°,求∠BEN 的度数.HNPFE DCBA2.如图1,AC 平分∠DAB ,∠1=∠2.(1)试说明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予以证明;(2)如图2,延长AD ,BC 交于点G ,过点D 作DH ∥BC 交AC 于点H ,若AC ⊥BC ,问当∠CDH 多少度时,∠GDC =∠ADH ?图2图12121H GBD ACDCBA3.如图,已知AB ∥CD ,∠EBF =2∠ABF ,CF 平分∠DCE ,若2∠F -∠E =10°,求∠ABE 的度数.KFEACBD【板块八】分类讨论思想求角题型一 按照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分类讨论求角 方法技巧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点在线上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图形,需分类讨论. 【例1】已知AB ∥CD ,∠BAD =50°,点P 在直线AD 上,E 为UD 上一点 (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D 延长线上时,求证:∠PEC -∠APE =130°;图1PE DCBA(2)如图2,当点P 在直线AD 上运动时(不与点A ,D 重合),求∠APE 与∠PEC 之间 的数量关系.题型二 按照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分类讨论求角 方法技巧按照动线的不同位置来分类讨论求角.【例2】一个角为60°,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这个角的两边平行,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题型三分类讨论求角之间的关系 方法技巧点在运动时,两个动角之间具有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此时设未知数,探求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3】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1)求证:BE ⊥DE ;(2)H 是直线CD 上一动点(不与点D 重合),BI 平分∠HBD 交CD 于点I ,在图2或备用图中,请你画出图形,并猜想∠EBI 与∠BHD 的数量关系,且说明理由.图3图2图1ABCD EABCDEE DCBA针对练习8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两倍少8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2.如图,AB ∥CD ,直线EF 与直线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BEF <150°,点P 为直线EF 左侧平面上一点,且∠BEP =150°,∠EPF =50°,则∠DFP 的度数是 .FEDC BA3.(1)如图1,F 是OC 边上一点,求证:∠AFC =∠AOC +∠OAF ;(2)如图2,∠AOB =40°,OC 平分∠AOB ,点D ,E 在射线OA ,OC 上,点P 是射线O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P 交射线OC 于点F ,设∠ODP =x °,若DE ⊥OA ,是否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EFD =4∠EDF ?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备用图图2图1DBEC AAC EBDCF OA【板块九】平移题型一平移定义 方法技巧1.图形的平移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距离.其中,平移的方向是平移前图形上的某一点到其对应点所指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图形上的某一点到其对应点之间的距离.2.平移只改变位置,形状与大小都不改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相交线,理解相交线的性质,并学会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交线的定义,掌握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相交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的例子,如交叉的电线、道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相交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相交线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相交线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几何画板展示相交线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交线的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交线的性质,总结出相交线的性质定理。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对相交线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相交线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相交线的知识点
1. 相交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相交线。
2.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两对邻补角。
3.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一个角两边与另一个角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4.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线的性质包括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及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另外,垂线是一条直线,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度,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垂线的画法可以通过已知直线和一点,利用直角三角板来画出。
以上知识点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相交线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相交线-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交线-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1 掌握相交线、对顶角、同位角的概念
1.2 掌握对顶角、同位角的性质
1.3 能够运用相交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2.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引导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2.1 相交线、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2.2 运用相交线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3.1 同位角的概念和性质
3.2 运用同位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章节知识点时间
第一章相交线的概念1课时
第二章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2课时
第三章同位角的概念和性质2课时
第四章运用相交线、对顶角、同位角的性质解决问题1课时
五、教学方法
5.1 情境法
通过听、看、说、做等方式,创设具有真实性、感性且有趣的情境,丰富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 归纳法
让学生通过实例逐渐总结规律和概念,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和深度。
5.3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思想的交流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教学评价
6.1 学生表现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工作安排,并按照要求完成,评价小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6.2 教学效果评价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学习审美的效果、实践活动的程度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1)邻补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顶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顶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则邻补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顶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3、邻补角是( )A.和为180°的两个角;B.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C.有一条公共边且相等的两个角;D 。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4、如图,O 为直线上一点,∠COB=25°,则∠1=______度.
5、如图,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当OC 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不与直线AB 重合),那么∠EOF 的度数( )
A.无法确定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不变,都等于90°
6、如图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若∠啊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 的度数为( )A.62° B.118° C.72° D.59°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三条直线321,,l l l 相交于一点,则∠1+∠2+∠3等于______度.
8、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 对,交于不同的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 与n 的关系是( )A.m=n B.m>n C 。
m<n D 。
m+n=0
9、如图,已知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且∠1:∠2=1:2,则∠3=______,∠1=______.
10、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11、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2=60°,求∠BOC的度数.
1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交于点O,OE平分∠BOD,若∠3:∠2=8:1,求∠AOC 的度数.
13、(1)三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个交点,分别画出图形,并数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对数;
(2)四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个交点,分别画出图形,并数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对数;
(3)依次类推,n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______个交点,对顶角有_______________对,邻补角有_______________对.
垂线:(1)两条直线相交,当有一个夹角为_____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______最短.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
A.∠AOD=90°
B.∠AOC=∠BOC
C.∠BOC+∠BOD=180°
D.∠AOC+∠BOD=180°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DOE=35°,∠AOC=_________.
3、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时,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如图,在河流AB某处D点修建一水泵站,将水引到村长C处,在图中画出D点,使C,D间铺设的管道最短,这种设计要依据()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垂线段最短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5、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请你过点P画出射线AB 或线段AB的垂线。
6、如图,P为直线l外的一点,点A,B,C都在直线l上,PB⊥l,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B.线段PB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C.线段AC的长度是点A到PC的距离
D.线段AB的长度是点A到PB的距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时,∠BOD 的度数是()A.60° B.120° C.60°或90° D. 60°或120°
9、如图,PO⊥OR,OQ⊥PR,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有()
A.5条
B.4条
C.3条
D.2条
1∠DOM=∠COM,
10、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于点O。
且
3
求∠AOD的度数.
11、如图,∠AOC与∠BOC互为邻补角,OE平分∠AOC,OF平分∠BOC.试证明:OE⊥OF.
12、如图所示,OM平分∠AOB,ON平分∠COD,OM⊥ON,∠BOC=26°,求∠AOD的度数.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所示,直线AB,CD与EF相交。
(1)图中∠1和∠2分别在直线AB,CD的_________,并且都在直线EF的_________,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类似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2和∠8都在直线AB,CD_________,并且分别在直线EF的_________,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类似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
图中∠2和∠7都在直线AB,CD_________,且都在直线EF的_________,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类似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四个图形中,∠1与∠2是同为角的是()
2、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1与∠2是同旁内角
B.∠3与∠4是内错角C∠5与∠6是同旁内角D∠5与∠8是同位角
3、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填空:
(1)∠4和∠5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_角.
(2)∠1和∠3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_角.
(3)∠5和∠3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_角.
4、如图,∠5与_______是同旁内角,∠5与_______是内错角,∠1与∠2是_______,
∠1与∠3是_______,∠5与_______是同位角,∠6与_______是同为角.
5、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是_______,与∠2竖内错角的是_______,与∠A是同旁内角的是______________.
6、如图,与∠C是同旁内角的角共有______个.
7、如图所示:(1)指出DC和AB被直线AC所截的内错角;
(2)指出AD和BC被直线AE所截的同位角;
(3)指出∠4与∠7,∠2与∠6,∠ADC与∠DAB是什么关系的角,并指出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的.
8、如图所示,若内错角∠1与∠5相等,那么与∠1相等的角还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