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教学反思
南亚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南亚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引言:南亚地区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
而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生反应进行总结和思考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南亚地区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后反思,以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南亚教学设计的特点1. 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南亚地区的教育系统十分注重教育目标的设定和明确。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目标是教师具体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南亚教师通过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南亚地区教育系统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南亚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生参与度的提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南亚教育系统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常常运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等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南亚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学习效果南亚地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 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南亚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和教材,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成为更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三、南亚教学设计的步骤与要素1.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指导。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希望学生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初中地理_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7.2南亚教学目标:1.看图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学会分析南亚的地形特点。
3.理解南亚气候的特点、成因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南亚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图表等资料,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第一关位置关——了解南亚位置,为西天取经做准备第二关地形关——81难之翻山越岭第三关河流关——81难之跋山涉水第四关气候关——81难之风餐露宿第五关自我检测初一学生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积极向上,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感情不稳定、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善于机械记忆和直觉思维,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所以本节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把知识和图结合起来记忆。
学生已经学过东南亚,对于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分区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文地理包括:资源,经济,人口,城市,民族等等。
作为第二节分区地理学生能够遵循着这个思路去自觉的学习。
效果分析课后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说上课教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理解,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自己记不住,遇到题翻书会,合上课本不会。
有规律的地理原理题不会运用。
如何将书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困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前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区域地图,这样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也较好,所以我们就一直沿用。
还有的同学建议老师上课时留出几分钟,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激励他们上课记忆知识点,我会积极使用各种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
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其他地区有许多不同之处。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该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水热条件好。
古老的德干高原起伏和缓,面积宽广的恒河——印度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地区,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南亚教学反思5篇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南亚教学反思5篇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南亚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预先进行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南亚教学反思篇1新学期接手初一地理课,一连几节课发现了同样的一种倾向,有的同学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一边还大声喊:“我来,我来……”。
有时老师刚提出了问题要求,明明是一听就懂,可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对老师的提醒根本不入耳,有时老师刚纠正一个同学的错误答案,另一个同学又重复了同样的错误……凡此种种,都是学生不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发言引起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也违背了全员参与的原则。
在大力提倡让课堂活跃起来的今天,在鼓励学生敢说会说的同时,在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呢?几节课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教师明确要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
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要善于表达;倾听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
因此,说要大胆,听要专心。
同时,老师可向同学表明:老师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
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
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一般都能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并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学的发言,即使同学回答有错,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也会“耐心”等待。
二、发挥示范作用。
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吐,教师都要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偶尔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
教师在评价学生也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学生发言的闪光点。
这样,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听别人发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容,其次才是指正、补充等。
南亚教学反思
南亚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亚教学反思1由“西游记”引出来天竺,之后我问学生天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古印度”,学生齐声的回答。
然后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南亚在世界的位置,本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南亚的地形和南亚的气候。
在讲到地形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印度河是在印度这个国啊?学生齐声回答:“是”“是吗?大家仔细看一下”“哦,不是”在讲到气候的时候,可以联系我们开封的气候,这样学生可以容易理解。
讲到人口和经济的时候,我说印度人口在过20年超过我国,学生欢呼声一片。
本节课唯一有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就是这节课的课堂练习题没有当堂处理完。
我感觉还是把本节课安排两个课时比较好。
南亚教学反思2在讲述东南亚一课时,首先,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愿意旅游吗,愿意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生把手举起,我继续问,今天我和同学一起走进东南亚,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到东南亚主要到哪些国家去旅游吗?部分学生回答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教师及时总结,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马泰,那么老师也很想到这些国家去旅游,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想一想,老师应该准备些什么用具,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出:衣服、雨伞、太阳镜、太阳帽等,那么我准备什么样的衣服?皮大衣?学生回答出:短袖衣服,那为什么呢?还有为什么还要带雨伞、太阳帽呢?学生回答出,因为那里热、降水多、伞即可防晒又可以防雨,根据同学们刚才给我提出的建议,那么、你们知道东南亚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吗?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图7.25图和7.27图分析,通过学生读图、分析得出了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南亚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我及时肯定学生给我提出的建议,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到东南亚旅游必需要带着短衣、短裤、雨伞和太阳帽、太阳镜等用具,这对我们出行旅游提供一定的方便,通过这样简单的设计,学生易懂,容易掌握课本的知识,课堂上师生能够融入一体。
初中地理_七年级地理《南亚》教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㈢教育目标:了解本区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经呢?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上课开始,便提出饶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同学们回答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然后指出,唐僧是到印度去取经,印度在南亚,由此引入南亚教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南亚次大陆1、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学习课本P41并读图2-9,思考以下问题:(1)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大体位于___________山和____洋之间。
西临______海、东临_______湾,南被_______包围。
(2)南亚大部分位于_________纬度之间,________正好穿过印度半岛的中部,属于_____带。
(3) 南亚包括两个内陆山国______和_____, 两个岛国____和_____,三个海陆兼备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上分别找出这些国家。
【学法指导】在记忆本区国家时可采用顺口溜记忆法,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
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
相临有四国,尼不与印巴。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南亚与南亚次大陆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精讲点拨】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直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的: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
2、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3、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4、学会分析“安拉阿巴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干季和湿寄降水量分布图”,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教学媒体:南亚政区图、南亚地形图、南亚季风示意图、《敢问路在何方》磁带教学方法: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这部电视相信同学们都看过吧,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
[板书]:南亚[活动]:你印象中的南亚是怎样的?(七嘴八舌话南亚)[承转]:南亚是否与我们印象中的一样呢?就让我们走进南亚。
[投影]:南亚的政区图图。
[板书]:一、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小结]: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大部分在100N~300N。
[提问]南亚有哪些国家?哪些是内陆国家?哪些是临海国家?哪些是岛国?与我国相临的国家有哪几个?[读图归纳]:南亚的国家有七个,内陆有两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临海有三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海上有两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与我国相邻的有四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教师总结]: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北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临有四国,尼不与印巴。
[读图、提问]:南亚七国的首都各是什么?[活动]:在空白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初中地理_ 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南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的地理位置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南亚地形、地势特点。
3. 运用地图说出南亚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南亚经济状况。
4、尊重南亚的文化和社会传统,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西游记》图片和主题曲,激趣导入。
师: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到达古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
今天我们再次跟随唐僧师徒重游南亚,详细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我们今天研究的南亚,具体位置在哪儿呢?让我们跟随孙悟空一起了解南亚的位置和国家。
<探究点一> 位置与国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自主掌握南亚的位置,学生有了具体的认识,南亚位于亚州南部和印度洋北部。
学生分析“南亚地形分布图”掌握南亚的准确位置。
师强调:北回归线的位置,为后面学习南亚气候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掌握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位置特点。
师总结: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中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四国,尼不和印巴。
便于学生整体掌握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师简介:南亚次大陆,并让学生明确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
【过渡】南亚的大门已向我们敞开,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南亚的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析各种地图,学生更能准确掌握南亚的位置和国家,而且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探究点二> 南亚的地形和气候1、探究南亚的地形。
引导学生看“南亚地形分布图”分析南亚的地形特点及地形区名称。
学生通过分析图,可以得出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
而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南亚的地势特点,则通过“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和“南亚地形图”分析德干高原地势特点来完成。
在学生了解南亚地形地势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南亚的两条河流,通过描画,明确河流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南亚》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地区的地理环境较陌生,分析地理特性的能力较弱,以
及对气候产生的影响的要素分析欠缺,环境对人文的影
响等方面分析应用不足。
1、直观呈现南亚地区的大陆轮廓,让学生感受南
亚地区的轮廓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
析地区位置特征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
2、通过观看嫩芽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亚地区的
择与设计 主要地形类型,概括南亚地区的地形特征。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南亚》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南亚》
称
南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
大山脉将南亚与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成为一
教材分析 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南亚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
来说,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独特的地理特
பைடு நூலகம்征。
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
2、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五、人口与经济
1、人口密集区
传统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南亚地区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产生巨大的影响,北高南低的地势特征对南亚的气候有
很大的影响,北部高达的喜马拉雅山阻隔了北部南下的
冷空气,使得南亚地区相对独立,气候较为炎热,印度 课例研究综
每年因天气炎热死亡的人数可达千人以上,人人们通过 述
不同的方式来避暑,寻找水源,本节教学可以采用吸引
学生注意的方法来围绕核心内容教学,并且引导学生在
实际生活中节约用水,爱护环境,遇到问题寻找解决问
题的办法。
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
流的关系。
教学目标
3、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能分析南亚季风对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教学难点:南亚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用具:多媒体呈现的地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照片,让学生简单说出他们的故事。
从他们取经所去的地方引出南亚,进行导入。
新课讲授1.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阅读教材,说出南亚范围2.指名朗读教材P41的阅读“南亚次大陆”,讨论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
3.读“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图,找出南亚在亚洲的方位,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南亚的海陆位置。
4.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赤道和北回归线,试着说出南亚的纬度位置。
5.读“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南亚的7个国家。
让学生上讲台指地图说出。
6.把南亚的国家按海陆位置的特点,看它们分别属于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7.在图上找出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并说出哪个国家与我国的国界是不连续的,分几段。
8.在图上找出南亚各国的首都和加尔各答、孟买两个城市。
并找学生上台边说边指给其他学生看。
9.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10.讨论南亚地形分为哪三大地形区,是怎样分布的,各有什么特点。
11.读“南亚沿78°E经线地形剖面图”,对照南亚地形图,说出各部分的地形区名称。
然后归纳南亚的地势特点。
12.读图,找出南亚的两条河流,并在图中进行描绘。
13.找出出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并根据地势判断其流向。
14.对比“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印度河和恒河分别流经的国家。
15.归纳小结,完成教材P42活动4。
回顾总结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单独发言,教师补充。
变式训练读“南亚政区图”,回答下题。
1.图中序号与其所在的国家组合中,正确的是()A.①—巴基斯坦B.②—尼泊尔C.③—斯里兰卡D.④—印度2.位于南亚和中国有三段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尼泊尔B.孟加拉国C.印度D.巴基斯坦3.有关南亚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A.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B.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C.自西北向东南分为三大地形区D.自西南向东北分为三大地形区4 .印度河干流流经的国家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尼泊尔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山脉:③_____________(3)半岛、岛屿: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4)濒临海域: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布置作业南亚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地区,为什么世界古代文明能在这个地区兴起?《南亚》学情分析《南亚》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完了《认识大洲》这一单元和《了解地区》的《东南亚》这一节之后来安排的。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南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背景等基本情况;2. 了解南亚地区的文化、宗教、语言等特点;3. 了解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等重要信息;4. 了解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
二、导学内容:1. 南亚地理位置及人口情况;2. 南亚历史背景及主要国家;3. 南亚文化、宗教、语言等特点;4. 南亚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等重要信息;5. 南亚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
三、导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南亚地区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南亚地区的兴趣。
Step 2:了解南亚地理位置及人口情况1.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国家;2. 讨论南亚地区的人口分布及人口数量,分析其对南亚地区的影响。
Step 3:了解南亚历史背景及主要国家1. 介绍南亚地区的历史背景,包括古代文明、殖民时期等重要事件;2. 分组讨论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及其特点,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Step 4:了解南亚文化、宗教、语言等特点1. 讲解南亚地区的文化特点,包括艺术、建筑、音乐等方面;2. 探讨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及其影响,如印度教、伊斯兰教等;3. 分组讨论南亚地区主要语言及其应用情况。
Step 5:了解南亚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等重要信息1. 介绍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主要产业、经济结构等;2. 分析南亚地区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如民主制度、专制政体等。
Step 6:了解南亚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1. 分析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干系发展历程;2. 探讨南亚地区与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合作方式及前景。
Step 7: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南亚地区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南亚地区的综合报道,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2. 就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合作领域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份合作方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 《南亚》
《南亚》教学反思《南亚》这一节课,若只靠书本和地图,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老师讲起来乏味,学生也没多大兴趣。
如果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地图、板书、图像、练习都展示在屏幕上,信息丰富多彩、传递快,学生不仅能够轻松愉快、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想象、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总结、质疑问题、探索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演变规律的能力。
本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在上《南亚》这节课前几分钟,播放一段《西游记》的主题歌,由于这部片子学生很熟悉,而且学生都看过。
所以歌曲一播,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就顺势问道:“《西游记》它讲述了唐僧要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天是指哪里呢?”(天竺)“天竺现在在哪里呢?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然的想从知其一到想知其二。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歌曲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而且为课堂营造了一种积极热烈的氛围,为上课创设了情景教学。
2.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效果“热带季风气候”是南亚的一个重点,并且又是难点。
如果光靠教师讲南亚季风气候成因,学生是很难理解这种比较抽象的地理现象。
但是通过计算机把各种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等展现在学生眼前,配上教师简洁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张孟买气温和降水量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出南亚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特征呢?接下来以南亚1月和7月的风向变化示意图讲解,配以雨季和旱季两张景观图加以说明。
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幻灯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3.注重教学设计的技巧,使教学引人入胜除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之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分别从南亚的历史宗教、位置范围、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方面来讲述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
《南亚》教学反思
第二节南亚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三、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2、教学难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五、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六、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出问题: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西亚。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从位置、地形、资源、宗教四方面谈)(二)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
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
板书课题:第二节南亚(三)教授新课:1、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
)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
印度次大陆。
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主要国家、城市: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2、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还可以与北美洲联系(顺时针旋转90度)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亚》教学反思
林州市姚村镇一中李佩霞
1、本节课以《西游记》为线索,配以较丰富形象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要揭开《西游记》中的奥秘,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整体的认识南亚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分区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注意了引导学生通过看地图、分析地图,让学生多思考、讨论、展示讲解练习等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图能力。
2、教师教学中,运用丰富详实的材料,切入教学要点,结合相关图像、图片、动画、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采取个人、小组、全班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切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了新课改教学中所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的使用和引导。
3、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难点克服的也较好。
如对南亚的地形剖面图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之一,教师配以逼真的课件展播,运用不多的语言,很好的攻克这一难点。
在讲解南亚的气候时,因为内容比较抽象,在讲解中我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南亚所在经纬度图、南亚等温线和降水变化图和南亚季风变化图,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在南亚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的讲解中,我是先出示南亚降水分布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南亚降水西南和东北多
的,再次出示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同时播放地形雨形成的过程演示图。
4、授课过程中将课本内容和地图相联系,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图,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地图概况。
比如在本节课中,讲解南亚的范围及国家时,要让学生指着课本P41页南亚地形图说出其东西南北分别时什么;学生读南亚国家时,每读一个就用手在地图上指出其具体的位置,教师监督要求听到响声。
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和地图相联系并逐步培养学生认图识图的能力。
不足之处:
1、以后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要适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安排的内容过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解、练习实现知识的内化,没有真正的的掌握课本内容
2、课堂练习要讲解并和教学内容相联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过多,尤其的课堂练习过多,学生做完后教师没有时间讲解,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课堂练习要少而精并有针对性;学生做完后,教师一定要详细讲解并和授课内容相联系。
从而真正发挥课堂联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