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姜鑫磊
策略打造小学生的责任感(初相华)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昌乐县营丘镇崔家庄小学类别德育题目六策略打造小学生责任感参评主体初相华栾善升问题的提出班内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的事情都由家长来完成,导致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长来整理,在我班经常可以看到学习用具随便放在桌面上而没有收回文具盒、随地丢垃圾等,这些情形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及自我负责的习惯,缺乏责任心。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我把我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反思了自己以前的教学,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从去年开始,我尝试下列方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2、在班干部队伍的建设中培养学生带头履行义务的习惯。
3、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4、在爱心教育中去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5、在学习上从互帮互助中去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6、在竞赛的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效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班班级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变,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我在平常的班主任管理中,我不断运用以上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班集体凝聚力越来越强。
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能互相交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县市区意见市评审意见六策略打造小学生责任感一、问题的提出从我所任班级的学生思想状态来看,在责任感方面普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自理能力差、唯我独尊、感情淡漠、自私娇气、公德纪律意识差等。
班内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的事情都由家长来完成,导致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体验式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
术之所以有难 以遏制的蓬勃发展 之势, 正是因为无数人 自主探 索、独立发展和
彼此 合 作 的结果 。
呢? 为什么我们制作不出来呢?” 这时我 提出了元件的概念, 并告诉他们必须把要 运动的对象转化为元件才能完成, 同时还 讲解 了元件在F s中的重要性 , lh a 学生们恍
然 大悟 , 照我 说 的 做 法 , 生 间通 过 组 按 学
己的信息技术 教学 资源库 , 信息 技术教 师可用 的教学 资源非常广泛。 校师资 我 力量 良好 , 青年 教师 占一线教 师的7 % 0 以上, 本科 以上学历占一线教师的9 %以 0 上,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到校外参 加各 种 学 习交流与培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参
差 不 齐 , 础 相 对薄 弱 。 基 结 合 以 上分 析 , 认 为 在 我 校 信 息 我
课的效果很好, 我也悟 出了体验式教学策 略的优势所在 , 那就是: 我们要给学生创
一
的信 息处理 过程 。教学时 , 多媒体动 画
感 觉 , 学 过 程 通 过 展 示 一 系列 丰 富 多 教 彩 的情 景 ,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激 引导学 生
所展示的仿真 环境让学 生有身临其境的 设问题 隋境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每
[I STE
景。 。一 m
体验式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
刘 建 国 山东 省 昌 邑市 卜 镇 卜 初 级 中 学 庄 庄 姜 洪 波 山东 省 昌 邑市 实 验 中学
薅 学校教学环境
为 了适 应 教 育 形 势 的发 展 , 校 于 我
体, 没有这 种参与 , 就不能 产生任何 体 验, 更谈 不上学 习过程 的完成 。 体验 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Ch l n a Ed u cat i on } nn ov a t I o n Her al d
科 教 创 新
Hale Waihona Puke 初 中数 学教 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刘 德 君 ( 吉林省 镇 赉县 蒙古族 中学 吉林 白城 1 3 7 3 0 0 )
无数条射线。 接 下来 继续 提 问 : 过 一 个 点 画 角 度 , 进 行 变式 训 练 ; 第三 , 塑造学生学 习 两 条直 线 形 成 什 么 图形 ? 学 生 自然 而 然会 方 式 鼓 励 学 生 创 新 ; 第 四, 加 强一 题 多 解 、 素质教育 的实施 ,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不 发 现 答 案 : 角。 经过这个过程 , 引导 学 生进 题 多变 的 训 练 , 使 之 成 为 常态 等 。 例 如, 能完全适应新 课改下 的初中数学教学 。 不 行 逆 向推 理 , 可 以得 到 角 的 定 义 : 过 一 点 的 在 长 为 3 2 米, 宽 为2 O 米 的 矩 形 地面 上 , 修 筑
辑性、 创新性 来说 , 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进 行这 样 的 探 讨 : 提 出 问题 以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进行 : 第一 , 利 用 新 颖题 教 学 中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培 养 。
过 一 点可 以 画 出几 条 射 线 ; 验证——学 型 , 训练 学 生对 相 同 条件 做 出不 同 结论 , 从 生动手作图; 得 到结论 —— 经过 一 点 可 以画 给 出 材料 中挖 掘 不 同信 息 ; 第二 , 改 变 思维
同样 宽 的两 条互 相 垂 直 的 道 路 , 余 下 部 分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保护智力成果教学案
保护智力成就教课目的: 1.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知识创新成就,以及有关主要法律的基本规定。
2.国家法律依法保护公民的著作权、发现权和发明权。
3.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就不受入侵。
4.认识完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课前导学1、智力成就权的内容及其包含哪些?2、未成年人有著作权吗?法律中有如何的规定?3、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论述我国完美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讲堂活动本框题内容由导言、二目组成。
第一目保护知识产权自主备课(学习)1.公民著作权2.公民的发现权和发明权A.资料:张学友南京演唱会涉嫌侵权被索赔60 万。
( 2007 年4 月 7 日,张学友在南京举办“许久不见”演唱会,据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江苏首席代表陆幸生介绍,张学友当日演唱会演唱的37 首歌曲中,除 6 首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外,其余31首歌曲的词曲都不同程度地入侵了音乐著作权。
陆幸生解说说,张学友固然是此中好多歌曲的原唱,但他只有表演权,依据著作权法例定,凡是以公然表演的方式使用音乐作品的,均应获得著作权人的赞同,而主办方并未支付著作权使用费,所以组成了侵权。
)B.联合资料,仔细阅读P89 正文,思虑:张学友演唱会有没有侵权?C.研究: P89 王某该不应获取稿酬?为何?假如能够获取稿酬,该用什么方法?第二目学生也有专利权1.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A.资料16 岁中学生三项发明引资200 万,换得10%股份当老板。
16岁的在校高中生胡登煌凭是武汉地域“学生股东”第一人。
他发明的“无压痕眼镜架”在宁波市投产。
他的另两项专利“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也进入生产进度。
前者在一双筷子上加三个套环,以固定筷子,让外国人也能娴熟地使用;后者在传统水龙头短处上钻 4 个孔,一开水龙头,短处便溢水自洁。
3 项发明吸引了浙江著名公司宁波天安公司,该公司投资200 万元成立“天之煌公司”予以开发,胡登煌凭专利技术拥有公司股份10%。
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教案新人教版
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5.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饱受严冬寒冷的我们都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看了诗人们的描写大家一定更渴望了解春天,今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自清笔下的《春》。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分析第一段的修辞手法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有什么好处?明确:“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第2—7段,概括各段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第十九课巧妙地化解冲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5七年级全一册
《巧妙地化解冲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巧妙地化解冲突》这一课程,使学生掌握冲突解决的基本技巧,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课时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冲突,并学习冲突化解的初步方法。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冲突情景模拟:学生需根据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冲突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
这些情景包括但不限于同学间的意见分歧、家庭矛盾等。
通过模拟,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冲突的情境,为后续的解决策略打下基础。
2. 冲突解决策略学习:学生需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学习基本的冲突解决策略,如冷静思考、换位思考、积极倾听等。
并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几个策略。
3. 实践操作:学生需选择一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冲突实例,运用所学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思考和练习。
要求写出自己的应对方案,并尝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
三、作业要求1. 冲突情景模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冲突情景,展现出不同角色的心理反应和表达方式。
2. 冲突解决策略学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或观看相关材料,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冲突解决策略,记录下自己认为最有效的策略,并能够简要解释其应用场景和效果。
3. 实践操作:学生需真实记录自己的冲突实例和应对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冲突解决策略。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反思,以促进个人成长。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价,包括以下几点:1. 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作业的完成过程。
2. 理解度:评价学生对冲突解决策略的理解程度和记录的有效性。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策略的情况和效果。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包括:1. 对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指导和建议。
3. 对学生在处理冲突时所展现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反馈。
问题因联想而精彩
:
\/
.
( )设 图 l3中有 3 2 一 p个 正 方形 , 则火 柴 棒 的 总
数 是 ( p+3 7 )根.由题 意 得
0 :3 +1=5 m n+2=7 p+3 所 以 p= ,
,
图 31 —
图 32 -
图 33 -
第 n个图形重新整理如下 :
根, 1 图 — 2中火柴棒 的总数是( n 2 根 , 以有 3 5+ ) 所 m
+1:5 佗+2 所 以 m : ,
j
\/\/ \/ 联 想 2 “ 图 31搭 1条 小 鱼需 要 8根 火 柴 如 -, \/\/ 棒 , 多搭 1条小 鱼就要 增 加 6根火 柴 棒 ( 每 如图 31 -, \/ 32 . 搭 n条 小鱼 所 需 火 柴棒 的根 数 为 S 那 么 S .)设 , \/ 8+6 n一 1 .。” ( ) \/\/ 代 数 式 S=8+6 n一1 ( )也可 以理 解为 S=2+ \/ 6 这 里“ ”表 示搭 鱼尾 所 需火 柴棒 的根 数 ,6 2 “ ”表 \/ \/ 示搭 鱼 身 所需 火 柴 棒 的 根数 , n “ ”表 示 所搭 小 鱼 的 \/ \/ \/ 条数 .
=
l+ 3 m.
此时 5 可以写成( + × )第 3 1 2 2 ; 个图形等价于一个 1 7 × 的矩形网格 , 此时7 可以写成 ( + 3 , 1 2× )依此
类 推 , n 图形等 价 于一个 1×( +2 ) 第 个 1 n 的矩 形 网
这 里代数 式 [ 1+( 2×1+1 m]比[ ) 1+3 更 m] 具 有形式 美 , 中( 其 2×1+1 )比 3更 能体 现列 的变 化, 因此暂 时不宜 将代数 式 [ +( 1 2×1+1 m] 简 ) 化 成( 1+3 m)的形式.
我的课堂孩子做主
感情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乐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 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
二 、注重 问题 探 索式教 学 由于很多教学设备的不完善 (例如缺少精密仪器等 ), 很多实验学生无法完成 ,因此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条件 出发 ,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认知氛 围。我力 图避免教学 中重结果 、轻过程 的惯性思维方式 ,指 导学 生对 事 物及 其属 性进 行多 层次 、多侧 面 的思维 训练 ,增 强实验的探索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情景再现三 :在关于水污染与防治的研究性学习中,由 于我校远离工业 区,学生无法到工厂或污水处理厂参观学 习,绝大多数学生也无法从网上了解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 在教学 中,我就结合近年来虾农生意不景气的现状 ,引领学 生到海边养虾池调查走访 ,了解近年来虾的成活率为什 么 低。调查结果显示 ,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河水污染的问题 , 那么造成河水污染的因素都有哪些呢?(1)学生们进行猜想 和假设 :①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2)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集思广益 ,提出活动方 案。(3)开始收集证据和查阅资料 :首先 ,回到村中调查农药 化肥使用是否过量 ;其次 ,到母猪河的各个河段取水样 ,回 来后 进 行必 要 的化验 。 以上无定式的案例通过大量的自主探究实验 ,使学生 们明确了不少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的原因,进而引导学 生不断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 合起来 ,激发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通过对 比、探索 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还能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事 物 。 三、注重 独立 实验 式教 学 实验是 发 现和 验证 真理 、寻求 和掌握 真理 的方 法 ,是深 化和总结理论的主要依据。学生可以按 自己的需要 和兴趣 , 在家庭或实验室独 自找到 自己所需 的器材 ,进行 制作 、拼 装 ,实验探究一些课题。通过一些开放性题 目的研究 ,巩固 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情景再现四:为了学习《生活中的酸和碱》做铺垫 ,我在 暑假里给刚升入初四的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作业 :自制 “农家醋”。将1000克 的凉开水倒在一个大的容器内,加入约 25克的“醋娥 ”(即一种菌 ),再加入5O克的白酒和3O克的白 糖 ,保存较长一段时间后 ,可观察到容器 内醋蛾的数量有所 增多,并且容器内的液体让你感受到较浓的酸味,这时 自制 的农家醋就算完成了,何不亲手制作品尝一下。其 中的原理 是什么呢?待你品尝后我们再讨论 。这个案例通过学生亲 自
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
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各级教育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
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引入真实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的背景、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讨。
一、背景介绍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案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施步骤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选择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选择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并确保案例的实际性和适用性。
2.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
3. 分析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对案例的观察和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方法。
4. 解决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践。
5. 案例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对整个案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三、效果评估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1. 知识掌握: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兴趣的激发: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创新思维的发展: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一第三单元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技能培养技巧初中教材第五十一单元案例分析
实践技能培养技巧初中教材第五十一单元案例分析案例介绍:在初中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中通常会设置相关的实践技能培养单元。
本文将对初中教材中的第五十一单元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教材设计中的技巧与策略。
案例分析:第五十一单元的教材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该单元的一些相关技巧和策略的分析。
1. 设定具体目标在教材设计中,需要明确设定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可以设定学生能够用规定的颜色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静物场景等目标。
通过设定目标,学生能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通过引入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在教授手工制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仅包括操作技巧的掌握,还包括对实践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在教材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反思性质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并分析其结果。
这有助于学生对实践经验进行内化和归纳总结,提高他们对技能的认知和理解。
4. 融入合作学习元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以让他们相互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彼此合作、互相促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5.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材设计可以将实践活动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授编程技巧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对初中教材第五十一单元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技能培养过程中,教材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初一教材案例评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苏教版初一教材案例评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教材案例的使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苏教版初一教材案例的评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首先,教材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材案例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涉及到他们能够认知、理解和关心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时,可以选择和学生所在地区环境相关的案例,如某个污染严重的河流问题,或是某个公共空间的垃圾分类难题等。
这样的案例能够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其次,教材案例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好的案例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社会公德方面的案例时,可以选择一些存在争议和多样化观点的话题,如素质教育、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等。
通过这些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会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此外,教材案例的讨论要注重情感体验。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情感因素,如同情、善良、公正等。
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最后,教材案例的评析要关注实际行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持和推动。
因此,在案例的评析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行动计划。
例如,在讲解扶贫问题的案例时,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捐赠物资等方式,实际行动起来,为改善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正确选择案例、设计启发性的讨论、注重情感体验和关注实际行动,教材案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教材案例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未来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思想品德:第二十二课《筑起“防火墙”》(苏教版七年级下)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请根据下列情境。找出处理措施。
1.一种周末旳晚上,你表哥(社会青年)生日,请你去营 业性舞厅跳舞、喝酒、打麻将庆贺他旳生日。你怎么办? 2.过年时,你家亲戚让你喝烈性酒。你怎么办? 3.朋友拉你去网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旳重要性。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旳方法。 (1)要树立正确旳人生价值观 (2)要培养辨别是非旳能力 (3)要仔细学法,依法自律 (4)要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旳正当权益
(甲)
“一起想方法,凑钱给他,省得他 再来找麻烦”。
×
→助长不法之徒旳嚣张气焰。
(乙)
“找几种朋友把他教训一下”。
×
→非法手段报复,不但不能维 护自己旳正当权益,而且是一 种违法行为,可能会给本身带 来不必要旳麻烦。
(丙) “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旳正当权益”。
√
→使用方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旳正当权益。
搜一搜
搜集某些在家庭、学校、社会 中存在旳侵害未成年人正当权益旳 事例,并与同学探讨处理旳方法。
—— 独自在家
丁某本身存在哪些错误旳行为呢?
续写故事:“当晚,丁某被绑架了, 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假如你是丁某,遇到这么旳情况,打 算怎样进行自救,从而防止悲剧旳发生?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心理测试
测测你旳自我保护能力:
1.在一种陌生旳场合,假如你走失了,身边只有一部投 币电话,而你手头旳硬币有限,这时你怎么办? A、给父母打电话 B、给亲戚打电话 C、打110报警电话
自我保护旳意识和能力是指未成 年人应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涵养,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自觉与社会 各方面旳保护相配合,依法维护本身 旳正当权益,保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发 展旳思想意识和能力。
你会怎么办?
一天,小明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社会上小 混混旳敲诈讹诈。假如你是小明旳同学,遇到这 么旳事情,你以为他应该怎么做呢?
《第十六课巧妙化解冲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河南专版七年级全一册
《巧妙化解冲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冲突处理能力,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巧妙化解冲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如何认识和判断冲突,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冲突”这一主题展开。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冲突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成因,理解冲突处理的必要性及其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2. 情境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冲突情境,学生需分析冲突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尝试总结出冲突处理的关键点。
3. 策略制定:学生需分组讨论并制定至少三种不同类型冲突的解决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沟通、协商、妥协等,并分析每种策略的适用条件和可能的效果。
4. 案例撰写:学生需选取一个典型的冲突事件作为案例,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冲突处理案例分析报告,详细描述冲突发生的过程、处理方法及结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内容,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和讨论。
2. 理论学习部分需结合教材和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做好笔记。
3. 情境分析和策略制定部分需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确保策略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案例撰写部分需真实、具体、有逻辑性,并体现出学生对冲突处理的理解和运用。
5. 作业提交前需进行自查和互评,确保作业质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实用性、策略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详细的点评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
3. 课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宝鸡市陈仓区拓石三中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第三初级中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实现“环境优美,管理严格,质量一流,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120多所中小学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试验推广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宝鸡市教育局编印的《有效教学教改项目指导手册》为指导,立足我校教学实际,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活动期间力求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力争在备课、讲课、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改进教法、专题研究等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突破,构建高效课堂。
二、实验班级及科目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此项教改实验,取人之长,总结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决定此项教改实验首先在五至八年级4个班展开,最终扩展为全校二至八年级7个班级推广。
参与实验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共四个学科。
三、实施方案(一)完善组织,强化领导为实现管理精细化,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王少锋副组长:李春林、苏让巧、朱军仓成员:庞小蕾、赵亮、赵一凡2、工作小组:组长:朱军仓组员:庞小蕾、李东太、齐凤梅、赵亮、田鹏飞、董刚、罗宝莉以及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工作目标:构建“快乐、自信、高效、轻负”的课堂。
基本思路: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创新”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
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学习研讨、深化认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进一步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 未成年人
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本单元第 4 课时课型新授备课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技巧和方法。
知识目标1.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难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教学、讲述法、练习法课堂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启动课堂复习旧知预习反馈一、复习记忆:1、我们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2、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二、预习本课内容:提前阅读课本,完成金榜中的填空题。
教师提前侯课,提醒学生尽快进入复习状态,学生复习记忆,一上课,就抽查默写,写完后及时上交,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奖励自己一个星。
教师及时批改,当堂反馈6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教师: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为我们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所以要给予特殊保护。
但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生认真听21课堂流程学生活动时间学习导航自主学习与讲解一、课件展示学习提纲:1、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一种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和()三种2、未成年人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3、交流完成书上的问题4、记住金榜上p30的填空二、案例分析: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一)生活在线:展示课件并思考:漫画中的未成年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应怎么办?漫画一:妈妈偷看女儿的日记漫画二:超市保安强行搜查顾客的身体漫画三:家长忙都不去开家长会漫画四:老师鼓励学生作弊教师归纳(知识卡片)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要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
深化课堂改革 优化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课案例
深化课堂改革优化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课案例
姜磊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4(033)001
【摘要】这是一节试讲课,我尝试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内容和动手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总页数】2页(P32,38)
【作者】姜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北京10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情境中提炼算法中深化——"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 [J], 王松
2.合作、互助、探究深化美术课堂改革——浅谈中学美术课的合作互助学习 [J], 黄科
3.深化案例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课素质教育 [J], 李奇峰;杨云
4.有效教学理念下"基础"课案例有效性的实践深化 [J], 张家莉
5.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以《生命生命》一课为例 [J], 郭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在关爱中成长》教学设计 人民版
青少年在表达对别人的关爱时也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有时甚至“好心办坏事”,伤心别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被关爱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有时候善意的关怀反而成为一种伤害?什么样的关心和帮助是他们最需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知道伸出援助对方的感受;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二、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编写此课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假如我们只去关爱他人而不注意方式,反而有可能会伤害他人。所以,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课通过静心反思,分析故事,信件回复等方式,促进学生认识到:关爱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而且不能苛求回报,还要面对可能的误解与压力,关爱真的是一门艺术。他人的感受
(3)明确乐于助人是一门艺术。
能力目标:(1)知道关心和帮助别人要注意爱心的传递方式;
(2)明确关心和帮助他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回忆自己的爱心传递方式;
(2)注意尊重他人;
(3)正确对待生活困惑。
教学重点
明确乐于助人是一门艺术
教学难点
注意方式,学会尊重他人;正确对待生活困惑。
教学重点
明白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人、社会的帮助。
教学难点
对于关爱我们的人,我们应心存感激,常怀感恩之心。
(三)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师深情的说:“我们的成长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发生,得益于我们的自身努力,更是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关爱,伴随我们从懵懵懂懂走向明白事理,从青涩走向聪慧成熟。
实践初中教材第十六章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案
实践初中教材第十六章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案案例一: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案背景:在实践初中教材第十六章中,有一个案例涉及到如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个相应的教学方案,旨在引导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引入活动: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引人入胜的图片或视频来唤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某一社会问题或者伦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分析案例: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实践初中教材第十六章的案例,并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伦理、心理等。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并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每个小组都应该表达出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并且根据具体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教师应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更多的证据和背景信息。
总结与评价: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肯定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思考,可以促进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延伸:最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或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思考。
这些资源可以是相关的书籍、文章、新闻报道或者网上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所涉及的问题。
案例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案背景:实践初中教材第十六章还涉及到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案例。
下面是一个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项目选择: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团队合作项目供学生选择。
这些项目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例如组织一场学校活动、设计一个社区服务项目等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组成小组进行合作。
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讨论和制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每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并且在项目过程中负责自己的分工。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教学案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教学案例——我们身边的好榜样、艺术节、科技节活动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开展“善行向美崇德向善”题活动案例动背景: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充分发挥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我校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主题为“善行向美崇德向善”的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章显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向美、向善,得到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动目的:教育学生向美、向善,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同学们努力提升自己,每个人都能成为各个方面的带头人,为创造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动准备:、“我们身边的好榜样”评选活动。
从2015年4月上旬开始,历时近2个月,先由全校各班将推选最优秀的同学报到政教处,学校将34名同学的事迹在宣传栏进行展示一周后,由各班同学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十名“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名单。
、文艺汇演及科技活动。
活动项目和形式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科技作品类、艺术表演类(1)器乐类:每班上报节目数量不限(同种乐器只能上报一种),表演时间控制为5分钟为宜;(2)歌舞类:每班上报节目数量不限,要求表演内容符合中学生身份,内容健康积极向上;(3)语言类:包括小品、歌舞剧、话剧、演讲、朗诵等,每班上报节目数量不限。
2、艺术作品、科技作品类(5月29日操场展出)(1)书法作品规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软硬笔均可。
笔书法尺寸:三尺宣。
笔书法尺寸:16开方格纸(2)绘画作品规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粉、水彩、素描、油画等作品:4开素描纸。
画作品:三尺或四尺(3)工艺设计作品括民间美术、电脑美术、陶艺制作、纸工等,附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
电脑美术作品要求4开彩打。
(4)摄影作品求7寸照片,用8开色卡纸作底,并附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班级。
(5)科技手抄报面要求4开纸,作品内容可包括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禁毒、科技、法制、安全、消防、防艾、整脏治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节课涉及到图形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抓住形变过程中的不变量,对于基本图形的体积、面积、周长等公式,学生已在小学系统学习,如果遗忘或混淆,可做适当复习.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其关键还是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本节情境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从而设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等量关系.特别是对例1,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原有基础分组独立完成,然后请各小组汇报:四个小问题的解答情况,最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从解这道题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体验?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得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方程意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运用情境,解决问题;第三环节:操作实践,发现规律;第四环节:体验数学模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情境1: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
(附内容:从前有个叫狙公的人养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拿足够的栗子给猴子吃,猴子高兴他也快乐.有一天他发现如果再这样喂猴子的话,等不到下一个栗子的收获季节,他和猴子都会饿死,于是他想
了一个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说给猴子听,当猴子听到只能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栗子的时候很是生气,呲牙咧嘴的.没办法狙公只好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没想到猴子一听高兴得直打筋斗.)问题1:猴子为什么高兴了?这其中有什么数学奥秘吗?
情境2:教师从讲台下拿出了两瓶矿泉水(容量一样,A短而宽,B长而窄).
问题2:请问大家哪瓶矿泉水多?为什么?
教师拿出两个相同的量杯,让学生把两瓶矿泉水分别倒进两个量杯中,结果全体同学都说一样多,没有说对的同学,不好意思的笑了.
教师:不要紧张,现在还有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情境3:先用一块橡皮泥捏出一个“瘦长”的圆柱体,然后再让这个“瘦长”的圆柱“变矮”,变成一个又矮又胖的圆柱,请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在你操作的过程中,圆柱由“高”变“低”,圆柱的底面直径变了没有?圆柱的高呢?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量?是什么没变?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愉快地玩的过程中体会等体积变化的现象中蕴涵的不变量.同时分析出不变量与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能够感受到:两瓶形状不一样的矿泉水体积是一样的,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发生了变化,变胖了,变矮了.即高度和底面半径发生了改变,但手压前后体积不变,重量不变.
环节二:运用情景,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
张师傅将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为9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10厘米的“瘦长”形圆柱.假设在张师傅锻压过程中圆柱的体积保持不变,那么圆柱的高变成了多少?
(在这个环节中可安排两组同桌分别上黑板合作完成.并把思路分析给大家.可给每个四人小组发一张表格,让学生试着通过填写表格寻找等量关系.)
活动目的:
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解答过程布列方程很顺利,很多学生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2
20cm 2
10cm 高 9cm
xcm
体积
π×
2
2
20)( ×9 π×
2
2
10)( ×x 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 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 ,由题意的 π×
2220)(×9=π×2
2
10)(×x,
解之,得 x=36.
黑板上两组学生中有一组学生将π的值取3.14,带入方程,教师应在此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
到好处!
(1) 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可以约去,无须带具体值;
(2) 若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 环节三:操作实践,发现规律 活动内容:
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40厘米长的铁丝,以小组作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边长,近似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小组内四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目的:
我们知道:学生自己亲手经历操作后的感受会更深刻.所以设置此环节,让学生手、眼、脑几个感官并用,在操作中体会,在计算中验证,在变化中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中发现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同时让学生感悟复杂的问题中的道理就在我们玩的过程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活动的实际效果:
长(cm ) 宽(cm )
面积(cm ²)
长方形1 15 5 75 长方形2 13.5 6.4 86.4 长方形3 12.8 7.3 93.44 长方形4 11.6 8.4 97.44 长方形5 11 9 99 长方形6
10
10
100
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到的近似值已反映出来一个很好的规律.
学生:由操作过程,同学们作出的长方形形状有“胖”有“瘦”,反映到表中数据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逐渐变短,宽随之逐渐变长,面积在逐渐变大.当长与宽一样长时面积最大.
过程感悟:不要怕完不成进度,这个过程进行完成后,学生对课本设置相关内容就剩下规范解题过程了,学生的理解远比直接先讲教材的例题效果要好的多.(此处教师可用几何画板来完成)
环节四:练一练,体验数学模型
活动内容:课本例题
例1: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1)中所
围成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
(2)中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4.如果把这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请思考:解此例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此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验?你能试着设计表格解决这个问题吗?
活动的实际效果:因为有了环节三的铺垫,有效地分解难点,学生掌握很好.完整的解题过程留成课后作业.
环节五:课堂小结
1.通过对“我变高了”的了解,我们知道“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变形前周长等于变形后周长”
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其中也蕴涵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辩证的思想.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
解的检验.
3.学习中要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再由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六:布置作业
1.P184 随堂练习习题5.7
2.思考:地面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将直角三角形锐角顶点的一
个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则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面
积是多少?
五、教学反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引入新颖自然,通过两个实验(情景2为液态物体变化,情景3为固态物体变化),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发现了在物体形状变化时的不变量,从而为列方程找等量关系作了铺垫.环节2中的表格发给每个小组,为增强小组讨论结果的展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环节3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为讨论的得出起到辅助作用.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本节课的设计中,通过学生多次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确实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求新内容,探索的过程是没有难度的任何学生都会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有体会的过程,都有感悟的可能,这种形式让学生切身去体验问题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问题,再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3.注意改进的方面
本节课由于构题新颖有趣,所以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活跃,讨论问题积极主动.但由于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较多,使得教学时间不能很好把握,导致课堂练习时间紧张,今后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