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富硒量冬虫夏草菌株的研究

合集下载

桑黄菌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及高产菌株选育

桑黄菌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及高产菌株选育

时 间段 内菌 丝 体产 量 高 , 种 后 发菌 快 。 此 在生 产 中 , 注 意 接 因 要 分 时段 抽 样 检 验 , 观测 菌丝 体 的生 长 情 况 , 时 终 止 培 养 。 以 及 深层 发 酵 菌 种一 旦 培 养 终 止 ,应 尽 快 使 用 ,一 般 在 2 用 4 h内 完 。长 时 间存 放 , 丝 易老 化 、 菌 自溶 , 去 活力 影 响 出草 。 失
维普资讯
食 用菌
表 2 培 养 时 间 对 深 层 发 酵 效 果 的 影 晌
EDI BLE FUNGI
20 ( ) 0 7 5
桑黄茵原 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及 高产菌株选 育
祝 子坪 马海 乐
( 苏 大 学 食 品 与 生 物 工 程 学 院 , 苏镇 江 2 3 0 ) 江 江 12 3
养基。 32 泰 山虫 草 深层 发酵 菌 种 生 产 最 佳 培 养 时 问 为 4 ~ 2h 该 - 87 ,
化 等 药 用 价 值 3因 而 被 深 入 研 究 、 发 。 1 , 开 原 生 质 体 诱 变 是 一 种 行 之 有 效 的 育 种 新 方 法 I1目前 广 4,
列 方 法 检 验 杂 菌 : 气 味 法 : 种 培 养 过 程 中 , 发 酵 罐 呼 吸 ① 菌 闻 器 排 出 的气 体 昧 , 淡 淡 的 虫 草 清 香 味 , 异 昧 , 明 未 感 染 有 无 表
杂菌。若有异昧, 表明已感染 杂菌 , 及时停止发酵 。 H值试 ②p
纸 法 : 种 培 养 过 程 中 , 样 检 验 p 值 ,H 值 急 剧 变 化 , 菌 取 H p 表
试 验观 察 , 深层 发酵 菌种 生 产 培 养 初期 , 养 料 昧 浓 。 随 培

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S-腺苷甲硫氨酸酿酒酵母高产菌株的开题报告

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S-腺苷甲硫氨酸酿酒酵母高产菌株的开题报告

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S-腺苷甲硫氨酸酿酒酵母高
产菌株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S-腺苷甲硫氨酸(SAM)在酿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酵母细胞的生长和发酵效率。

因此,高产SAM的酿酒酵母菌株一直是酿酒行业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一些研究者通过单一菌株的选育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酿酒酵母的SAM产量和酿酒性能,但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采用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SAM高产酵母菌株,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选题意义
选育SAM高产酵母菌株,不仅可以提高酿酒的加工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减
少对外界添加SAM的依赖,从而降低酿酒成本。

此外,该研究还将为酿酒酵母的选育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SAM高产酵母
菌株。

其中,复合诱变是通过同时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诱发酵母基因突变,从而选择SAM高产菌株。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个不同的酿酒酵母菌株的原生质体通过化学和电融合的方法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SAM合成途径上的基因重组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通过复合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筛选出SAM高产菌株,并对其
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确定SAM增加的可能机理和途径。

该研究将为酿酒酵母的选育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产α-半乳糖苷酶米曲霉菌株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产α-半乳糖苷酶米曲霉菌株

霉( p riu aai c s等。 一半乳糖苷酶发酵方式有液 Asegl s rs u ) l p i f 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方式。两者各有 优缺点 , 液体深层 发酵容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不易染菌 ; 固体发 酵方 式对 设备要求较低 , 培养方式粗放 , 在产生 d一半乳糖苷 酶的 同时 还可以产生木聚糖酶 、 果胶酶 等饲料用酶 。固体发酵方式生产
为 出发菌株 , 通过原生质体诱 变, 选育得 到一株 一半乳糖 苷酶 活力较高的米 曲霉 突变株 F UV1 。该菌株具有 良好的遗传稳 Y— 5 定性 , 酶活力达到 1 2I g干曲。 0 U/ 比出发 菌株 F 6 高了 2 %。该研 究为发酵生产 0一半乳糖苷酶打 下了良好 的基础 。 Y~ 5提 5 【
1 . 菌种 .1 1
米 曲霉 F 6 , Y一 5 为本实验室分离并保存 。 11 .. 2培养基 YP D琼脂 固体斜面 :马铃薯 2 0 / ,蔗糖 2 gL 0 gL 0 / ,琼脂
2 gL p 0 / , H自然 , 用于菌种保存和斜面种子。
菌丝生长固体培养基 :D P A固体平板 。
【 关键词 】 原生 质体诱变; 种选育; 一 菌 仅 半乳糖苷酶; 霉 米曲 【 中图分类号 】 Q 3 【 93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0~6 3 00 9 0 — 2 0327( 1 0 — 9 0 2 )

半乳糖 苷是豆粕 、 粕 、 籽粕等饲料 中主要 的抗 营 棉 菜

种 子 培养 基 :麸 皮 5 gL K P .gL C C 2 .gL 0 / , H204 5 / , a l05 / , 1 11 2 ℃灭菌 3 mi。 0 n
发酵培养基 :0 0 1 0 mL三角瓶 , 装料量分别为水 1 0 , 6 mL 麸

方从申-2430907024-黑根霉耐高温菌株选育及工艺优化--答辩

方从申-2430907024-黑根霉耐高温菌株选育及工艺优化--答辩

工程硕士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黑根霉耐高温菌株选育及工艺优化作者姓名方从申指导教师王普教授学科专业制药工程所在学院药学院提交日期二零一二年五月Thesis Submit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Master Degree of MedicineISOL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STRAIN OF RHIZOPUS NIGRICANS AND PROCESSOPTIMIZATIONWritten byCongshen FangMajoring in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Supervised byProfessor Pu WangMay,2012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黑根霉耐高温菌株选育及工艺优化摘要黑根霉是目前发酵工业使用最多的微生物菌种之一。

黑根霉催化16α,17α-环氧孕甾酮的11α-羟基化反应,已成为当前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的重要反应。

富硒灵芝研究进展

富硒灵芝研究进展

为未来的规模化发酵生产 灵芝( G a n o d e r m a ) 是一种传统的补益型药食用菌 , 有抗 集中在富硒发酵的条件优化上 , 衰老 、 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其 药效与硒功效叠加将使之具 打 下 了基 础 。 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 也一种理想 的补硒资源 。 灵芝有耐硒 根据 富集方法 ,富硒栽培还可分为添加无机硒元素 亚硒 酸 钠 、 活 化硒 矿 等硒 源 ) 和 天然 富 硒 原料 培养 两 种 方 能力强 、 转化水平高 、 品种 间耐硒力差异性小 的特点 , 与香 (
比维生素E 要高出5 0 0 倍, 它还是某些金属元素的天然解毒 2 . 2 富硒 灵芝 栽 培 剂。 全世界有近5 0 个 国家和地 区存在硒缺乏问题 ( 我国有 灵芝是较好的硒转化生物载体 ,在加硒深层培养中 , 7 0 %以上的地 区) ,生产富硒农产品是解决该 问题的有效 利用灵芝将无机硒 转化成有机硒 , 有机硒含量最高可达 途径。 目前 , 我 国已有 富硒食用菌 、 富硒稻米 、 富硒茶叶等 6 0 0 0 u g / g 。 在硒浓度为4 0 0 u g / k g 以内培养 , 灵芝代 谢不受
关键词 : 灵芝: 富硒
中 图分 类 号 : ¥ 5 6 7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4 ) 3 - 0 0 5 2 — 0 2
硒( s e ) 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 的微量元素 , 具有提高 体和孢子粉 中的硒含量均有明显提高 ,并呈现遗传稳定 机体免疫力 、 抗氧化 、 抗肿瘤 、 抗衰老的作用 , 其 抗氧化性 性 。
在野生菌种选育、原生质体诱变及原生质体融合筛选上 ,
定的抑制作用 , 高剂量 的抑瘤率可高达到4 1 . 9 6 %, 主要 富硒灵芝还可 以获得耐硒力和硒转 化力强 的优 良菌种。 如: 高兴喜等从 是富硒蛋白导致了肿瘤细胞大面积 的凋亡 。 烟台昆仑 山分离到野生灵芝G 1 — 0 1 , 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富 以减少红细胞过氧化脂质产物丙二醛( M D A) 生成 , 保护红

NTG诱变选育红霉素高产菌株

NTG诱变选育红霉素高产菌株

NTG诱变选育红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经典诱变育种方法NTG诱变,对红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得到比出发菌种摇瓶效价提高14%的新菌株。

关键词NTG诱变红霉素Study on NTG mutation breeding of erythromycin high-production strains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cal mutation breeding method of NTG mutation, producing strain by mutagenesis breeding to erythromycin, than the starting strain in shake flask titer increased new strain 14%.Keywords:NTG mutagenesis erythromycin红霉素是重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随着其衍生物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红霉素原料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断提高红霉素单位,降低成本,成为红霉素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经典诱变选育方法如NTG诱变,因其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等优点,仍然是一种常用的育种手段。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aeus),由本公司菌种保藏室保藏。

1.2 培养基1.2.1 分离培养基:马铃薯淀粉,玉米浆,A液,碳酸钙,琼脂。

1.2.2 种子培养基:蔗糖,玉米浆,B液,轻质碳酸钙,豆油。

1.2.3 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黄豆饼粉,糊精,B液,轻质碳酸钙,豆油。

1.3 实验仪器酸度计,生化培养箱,摇瓶机,奥林巴斯显微镜,自动平衡离心机, HPLC。

1.4 诱变1.4.1 操作流程图1 菌种选育流程1.4.2 预培养用玻璃珠将斜面孢子打下,用无菌水洗出,置于摇瓶机于32℃振荡培养6hr。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的研究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的研究

摘 要 以两 株不 同性状 的灵 芝 菌株 为 亲本 , 采用 化 学融 合 方 法 对 其进 行 原 生质 体 融 合选 育 , 筛选 与亲 本 酯 酶 同工 酶 酶谱 存 在 显 著 差异 和 拮抗 试 验 呈 阳性 的融 合 菌株 , 分 别 以液 体 发酵 菌 丝 生 并 物量、 富硒 液 体培 养 菌 丝体 中硒 含量 和 固体 栽 培时 子 实体 生 物 转 化 率 和灵 芝 菌株 的富 硒 能 力为 初 筛 和复 筛 标 准 , 遗 传稳 定 性 试 经 验 验 证 , 选 到 了 一 株 灵 芝 高产 菌 株 R 18 编 号 为 Y , 灵 筛 G10 , G1其 芝 子实 体 生 物 转化 率 、 固体 富硒 栽 培灵 芝 子 实 体和 孢 子 粉 中 的硒 含 量 分 别 较 对 照 提 高 了 1 .8 2 .8 、61% , 传 性 状 稳 8 %、 1 % 1.9 遗 4 7
培 养 , 日摇 动 三 角 瓶 中 的 玻 璃 珠 , 养 5 7d , 8 每 培 ~ 后 用 0目铜
网 筛 过 滤 收 集 菌 丝 , 01 , 入 适 量 预 先 活 化 的 2 取 .g加 %浓 度 的 溶 壁 酶 在 3 ℃ 、H 6 、. mo L 糖 稳 渗 液 中 酶 解 2h 将 0 p . 06 l 蔗 0 / 。 酶 解后 的原 生质 体 与 菌丝 体 的混 合 液 经 过 6 擦 镜 纸 过 滤 收 层 集 滤液 , 多次 离 心 洗 涤 得 到 精 制 后 的原 生 质 体 原 液 。将 灵 芝 菌 用 p .,. m l H 6006 o/ 蔗糖 稳 渗 液 配 制 的 2 L的 %的 溶 壁 酶 破 壁 制 得 的 原 生 质 体 通 过 再 生 培 养 , 据 单 核 菌 丝 体 在 再 生 培 养 根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周美红,程显好,王仲礼
申请号:CN201610618102.9
申请日:20160801
公开号:CN106244463A
公开日:
2016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包括菌种的活化、液体一级菌种的制备、液体二级菌种的制备、小型菌种发酵罐、生产发酵罐、浓缩、喷粉干燥、成品菌粉等步骤。

本发明用白海参研磨液作为培养蛹虫草培养基的添加剂,利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可以培育出高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菌丝体,硒含量可达到98.5微克/克以上,虫草素含量可达到3.15毫克/克以上。

申请人:鲁东大学
地址: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葛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高侵染力冬虫夏草菌株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高侵染力冬虫夏草菌株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高侵染力冬虫夏草菌株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文佳,李全平,吕延华,夏金明,陈丽婷,韦瑞升
申请号:CN202011611710.X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号:CN112616557A
公开日:
202104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侵染力冬虫夏草菌株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冬虫夏草菌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力的冬虫夏草菌株培养及侵染方法,通过本方法培养的菌株生长性状好、产菌丝和分生孢子能力强;同时对蝙蝠蛾幼虫侵染力强,利用本方法得到的菌悬液侵染蝙蝠蛾幼虫,侵染率可达86.67%,显著高于自然界中的以及现有方法得到的冬虫夏草菌株的侵染力。

申请人:东莞市东阳光冬虫夏草研发有限公司
地址:52387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中路368号32号楼302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周慧云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04341.4(22)申请日 2016.06.12(71)申请人 鲁东大学地址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72)发明人 周美红 程显好 王仲礼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32100代理人 葛雷(51)Int.Cl.A01G 1/04(2006.01)C05G 1/00(2006.01)(54)发明名称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依次包括菌种的活化、液体菌种的制备、制备大米培养基、灭菌、接种、菌丝体的培养、转色、子实体的培养、采收等步骤。

本发明培养出的虫草子实体不仅硒元素的含量高,还能使培养出的虫草药用价值更高且安全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6069177 A 2016.11.09C N 106069177A1.一种富硒高虫草素含量的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菌种的活化:将蛹虫草菌种接在以下组分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和优化:葡萄糖15-20克,硫酸镁1-2克,磷酸二氢钾1-2克,维生素B1 0.1-0.5毫克,白海参研磨液45-55克,酵母浸粉3-5克,琼脂粉15-20克,加水至1000毫升;将上述液体培养基在121℃,0.1MPa条件下灭菌30分钟,待冷却后倒入培养皿中;将蛹虫草菌种接入培养皿中,22℃黑暗条件下培养5-10天,菌落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2℃黑暗条件下培养5-10天,所得菌种即所需虫草菌种;(2)液体菌种的制备:首先按下列配方配制营养液A:葡萄糖15-20克,硫酸镁1-2克,磷酸二氢钾1-2克,维生素B1 0.1-0.5毫克,白海参研磨液45-55克,酵母浸粉3-5克,加水至1000毫升;将营养液A分装在500毫升的锥形瓶中,每瓶250毫升,封口膜封口,在121℃,0.1MPa条件下,灭菌30分钟,待冷却后在超净台上接入经步骤(1)活化的虫草菌种,再在130转/分钟,22℃的摇床中震荡培养5-9天;(3)制备大米培养基:先按以下配方配置营养液B:葡萄糖15-20克,硫酸镁1-2克,磷酸二氢钾1-2克,维生素B1 0.1-0.5毫克,白海参研磨液45-55克,酵母浸粉3-5克,加水至1000毫升;大米培养基的制备:用350毫升的广口培养瓶,每瓶按下列比例装入培养料:大米35-40克,营养液B 40~50毫升,用带通气孔的盖子盖紧或用聚乙烯塑料膜扎紧培养瓶瓶口;(4)灭菌:将培养瓶放在121℃,0.1MPa条件下,灭菌30分钟;(5)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每个培养瓶接入5毫升液体菌种,封口;(6)菌丝体的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瓶移入黑暗条件下培养;开始温度保持16℃~18℃ 4~6天;待培养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后将温度升至20℃~24℃条件下再培养4~6天,待菌丝吃透培养基后,将培养瓶移到光下培养;(7)转色: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60%~70%,光照强度8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12~14小时;将培养瓶培养3~5天后可见菌丝由白色逐渐转为橘黄色,之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0℃~15℃保持昼夜有5~10℃的温差,待菌丝表面布满米粒大小的突起时,停止昼夜温差转为恒温培养;(8)子实体的培养: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60%~70%,光照强度600~800 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12~14小时,待子实体长到3~4厘米后将室内湿度提高到75%~85%,温度和光照时间不变;(9)采收:待子实体长到6~8厘米时,用镊子将子实体从培养瓶中夹出,放在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或65℃烘箱中烘干,将干的子实体装在密闭的塑料袋中避光保存。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冬虫夏草优良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冬虫夏草优良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冬虫夏草优良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马少丽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36
【摘要】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的真菌菌种,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多次传代培养后容易变异、退化,其遗传稳定性会发生变化.总结分析了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冬虫夏草菌中的应用,以期为冬虫夏草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2页(P13835-13836)
【作者】马少丽
【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3+5
【相关文献】
1.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丝状真菌育种中的应用 [J], 刘士旺;刘爱英
2.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酿酒酵母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J], 魏运平;叶俊华;赵光鳌
3.应用性遗传模式选育香菇优良菌株——中香68杂交菌株选育报告 [J], 黄秀治;罗凤来;蔡衍山
4.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在核糖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J], 李颖
5.激光辐照在优良根霉菌株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J], 王瑞丽;欧家鸣;尚鹤龄;杨卫平;周汝敏;许坤一;余尊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郭成金;赵润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9(030)005
【摘要】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对影响冬虫夏草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组合为培养3d的菌丝体,在2.0%溶擘酶+1.0%蜗牛酶的酶液中,0.6mol/L的KCl作为原生质体制备的渗稳剂,0.6mol/L的片露醇作为再生培养基的渗稳剂,32℃酶解2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得率可达到2.98×108/ml,再生率可达到42.09×10-2.
【总页数】5页(P166-170)
【作者】郭成金;赵润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
【相关文献】
1.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研究 [J], 朱蕴兰;周卫东;陈安徽;陈宏伟;李超
2.地衣芽孢杆菌B-1和鞘氨醇单胞菌SC-1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陈切希;简志青;贾冬英;迟原龙;姚开
3.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J], 宁萌;向凌云;冯菲;刁文涛;陈晓飞
4.枸杞内生真菌NQ8GⅡ4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研究 [J], 闫思远;杨富龙;杜娟;李金;任苗苗;李嘉泓;顾沛雯
5.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 [J], 王金斌;李文;蒋玮;白蓝;刘华;李正鹏;吴文惠;唐雪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菌的复合诱变选育研究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菌的复合诱变选育研究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菌的复合诱变选育研究
李广;张锋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24()6
【摘要】蛹虫草菌是冬虫夏草的近缘种,简称蛹草,不仅含有种类齐全、含量比例适宜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大量腺苷、虫草素、腺嘌呤,是食药两用的虫草属真菌。

其中,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癌等功效,是蛹草中重要的活性成分。

不同蛹草菌产虫草素能力不同,本文采用LiCl、60Coγ复合诱变,对1株蛹草菌原始菌株进行诱变,考察了LiCl不同质量浓度、60Coγ射线不同辐照剂量对诱变菌株致死率、突变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筛选出的稳定突变体发酵液中的
虫草素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高产虫草素突变体1株,虫草素含量达2.64mg/mL,为蛹虫草菌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166-168)
【作者】李广;张锋
【作者单位】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辐射诱变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研究
2.高产虫草菌素蛹虫草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3.吖啶橙诱变提高蛹虫草虫草素含量的研究
4.饮食护理对胃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5.锰离子胁迫对蛹虫草菌丝体内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诱变选育实验报告

诱变选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提高菌株的特定生理活性或代谢产物产量,进而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菌株。

实验选取了某种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手段,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并对突变株进行筛选和鉴定,最终获得具有较高代谢活性或产物产量的菌株。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微生物菌株:实验所用的微生物菌株为XXX,来源于XXXX。

- 诱变剂:实验中使用的诱变剂为XXXX,购买于XXXX公司。

- 培养基: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为XXXX培养基,配方如下:-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5g- 琼脂:15-20g- 水:1000mL- 其他:无菌水、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油镜等。

2. 实验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高压蒸汽灭菌器- 高速离心机- 磁力搅拌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培养皿- 离心管- 吸管三、实验方法1. 诱变处理:- 将菌株接种于XXXX培养基中,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 将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 将稀释后的菌株均匀涂布于含有诱变剂的培养皿中。

-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根据实验设计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

- 处理结束后,将培养皿放入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铲刀挑取适量突变株,接种于新的培养皿中,进行扩大培养。

2. 突变株筛选:- 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表型观察,记录突变株的形态、颜色、生长速度等特征。

- 对突变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如酶活性、代谢产物产量等,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株。

- 将筛选出的突变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如基因序列分析、DNA指纹图谱等,以确定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3. 诱变效果评价:- 对诱变前后的菌株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诱变处理的效果。

- 根据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诱变成功与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诱变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后的菌株出现了多种突变现象,如形态变异、颜色变化、生长速度变化等。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初步研究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初步研究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初步研究
张华;钱秀萍;袁萍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
【年(卷),期】2004(14)2
【摘要】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的菌龄、酶种类、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稳渗剂和几种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最佳条件为 :生长 6d的菌丝体 ,组合酶 (1%蜗牛酶 +1%纤维素酶 ) ,酶解温度36℃ ,酶解时间 2 .5h,pH6 .4 ,稳渗剂 0 .4M甘露醇溶液 ,RM3再生培养基。

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为2 .0 4× 10 9个 ml,再生率为 0 .0 91%。

【总页数】2页(P49-50)
【关键词】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再生;菌龄;酶;真菌
【作者】张华;钱秀萍;袁萍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新康制药厂【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2
【相关文献】
1.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研究 [J], 朱蕴兰;周卫东;陈安徽;陈宏伟;李超
2.豆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J], 李耀中;吴拥军;李达娜;詹寿年
3.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郭成金;赵润
4.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Ⅱ.53-A6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最佳条件的研究 [J],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的研究Ⅰ.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周婉冰;周惠;云逢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35卷第3期(总第255期)15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富硒量冬虫夏草菌株的研究3陈宏伟1,2,陈安徽2,朱蕴兰3,樊美珍1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2(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3(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 要 以冬虫夏草菌丝体为材料,经原生质体诱变获得了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均高于出发菌株的无性型菌株。

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诱变的8号再生菌株的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分别是131445mg/mL 和12518μg/g ,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55116%和50112%。

关键词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诱变,富硒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教授(樊美珍教授为通讯作者)。

 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科研计划指导项目(05K J D180203)。

收稿日期:2008-10-24,改回日期:2008-11-24 冬虫夏草(Cor d yce ps si nensis (Berk 1)Sacc 1)是一类真菌侵染寄生昆虫幼虫所形成的由菌核和子实体所组成的真菌结构,是真菌和昆虫躯体所形成的复合体,具有多种独特的药理功效。

天然的冬虫夏草产量较少,加之近年来人们掠夺性挖掘,野生冬虫夏草的数量越来越少,其价格也显著攀升。

药理药效学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及其发酵菌丝体具有广泛的治疗和保健作用[1]。

研究表明发酵虫草菌丝体与天然冬虫夏草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相同[2],因此研究天然冬虫夏草的人工制品对保护天然虫草资源开发虫草食品与药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硒(Se )是目前已知的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某些强化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硒代半胱氨酸(Se 2Cys )的形式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维持自由基的正常代谢和人体正常生理机能。

硒能激发人体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保护细胞膜、染色体和核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对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3,4]。

由于无机硒毒性大、利用率低,所以目前补硒产品主要以生物富集的有机硒为主,如:富硒酵母、富硒食用菌等。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已经在微生物育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5],在虫生真菌中,原生质体研究较为深入的有金龟子绿僵菌、蜡蚧轮枝菌、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等生物防治菌株[627],而在冬虫夏草的遗传育种中尚很少见报道,仅见张华[8]、贾乐[9]两篇文章对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仅贾乐对原生质体进行了诱变,并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较稳定的多糖高产菌株。

本实验通过原生质体诱变技术筛选冬虫夏草高富硒能力的菌株,以将无机硒元素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使之既利于人体的吸收、又降低了毒性,将菌体和微量元素二者结合起来,以便更加有效的发挥药食两用功效,在提供药效的同时又补充了微量元素,同时对突变菌株的稳定性亦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对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和人类健康水平,将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1 供试菌种冬虫夏草(Cord yceps si nensis )菌种,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保存。

112 主要试剂纤维素酶,酶活性≥10000U/g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蜗牛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均为分析纯。

113 主要设备H H 2B1125002BS 2Ⅱ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YXQ 2L S 218SL 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SW 2CJ 21F 无菌操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FA2104N 分析天平,上海精密化学仪器有限公司;H YG 型旋转式摇床,上海欣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尼康生物显微镜,上海尼康光学电子仪器厂;血球计数板,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L G J 210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16 2009V ol 135No 13(Tot a l 255)R206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超声波振荡仪,昆山超声波仪器厂;T G L 216G 台式高速离心机(长沙天创仪器制造有限公司,TAS 2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XT 29900智能微波消解仪,上海新拓微波溶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Cascada L S water Pall Life Science corpo 2ratio ,U SA 。

114 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浸膏1,葡萄糖4,琼脂2,蒸馏水。

(2)富硒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浸膏1,葡萄糖4,亚硒酸钠(30μg/mL ),蒸馏水。

(3)再生培养基:去皮马铃薯150g ,加水煮2h ,过滤得上清液,加葡萄糖20g ,蛋白胨10g ,KH 2PO 41g ,无水MgSO 41g ,ZnSO 41g ,琼脂20g ,用渗透压稳定剂定容至1000mL 。

以上3种培养基均需经湿热蒸汽121℃、灭菌20min 冷却后使用。

115 溶液的配制(1)015mol/L 甘露醇稳定剂:称取4515g 甘露醇,定容于500mL 容量瓶中,配置成015mol/L 的甘露醇稳定剂。

(2)10g/L 蜗牛酶液:称取011g 蜗牛酶,溶于10mL 015mol/L 甘露醇稳定剂,待完全溶解,经0145μm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3)5g/L 纤维素酶:称取0105g 纤维素酶,溶于10mL 015mol/L 甘露醇稳定剂,待完全溶解,经0145μm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4)复合酶液:蜗牛酶浓度为10g/L ,纤维素酶浓度为5g/L ,将配置好的2种酶液按照=1∶2体积比混合,经0145μm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116 试验方法11611 菌种的活化及培养保藏的菌种→22℃斜面培养7d →摇瓶种子培养(22℃,120r/min 摇床培养3d )→扩大培养(按10%的接种量接入500mL 装样量为200mL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2℃,120r/min ,摇床培养5d )。

11612 原生质体的制备将已培养好的菌丝体置于离心管中,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去除上清液,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2次,最后用滤纸吸干多余水分。

按1∶10的质量体积比加入复合酶液酶解(约2mL 酶液),35℃酶解215h ,取少量酶解液,用2层擦镜纸过滤以除去残存的菌丝体及菌丝片段,收集原生质体,之后将其悬于4mL 甘露醇稳定剂中,在显微镜下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

11613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及再生将制备好的原生质体稀释至105个/mL ,取3mL 于无菌的9cm 培养皿中,15W 紫外灯照射,距离30cm 照射不同的时间,分别取012mL 涂再生培养基平板,同时以未紫外照射的做对照,黑布遮盖,22℃恒温培养,待平板长出菌落后,计数菌落和原生质体再生率。

原生质体再生率/%=再生菌落数原生质体总数×100杀菌率/%=Z -zZ×100Z ,紫外线处理0s 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z ,紫外线处理一定时间原生质体的再生率。

11614 突变株的筛选分别取012mL 不同诱变时间处理液,涂布于再生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个诱变时间取10个菌落直径大、菌丝生长旺盛的单菌落,分别编号并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22℃恒温培养7d 后均扩大培养,离心,冷冻干燥,获得菌丝体,测定再生株菌丝体性能。

同时培养5株未诱变的作为空白对照。

11615 生物量的测定将培养5d 的摇瓶发酵液取出,4800r/min 离心15min 得到菌丝体,水洗3次后经冷冻干燥得干燥的菌丝体,称重。

11616 富硒能力的测定称取012g 经水洗后冷冻干燥的菌丝体干粉,经透析袋透析24h ,加入5mL 硝酸和1mL 双氧水,用微波消解仪消化,然后置电炉上使其中剩余的硝酸挥发直至接近1mL 时停止加热,将溶液倒入经稀硝酸浸泡过的25mL 容量瓶中定容,适当稀释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硒元素的含量。

11617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试验将8号突变菌株传代数次并测定其生物量和富硒能力。

2 结果与分析211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经复合酶酶解后制得的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原生质体制备率为1126×108个/mL 。

经不同时间诱变后冬虫夏草菌丝体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如表1所示。

2009年第35卷第3期(总第255期)17 表1 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诱变时间/s 菌落总数/cfu ・mL -1杀菌率/%原生质体再生率/%01080014931081241950137020426110501192302378170011054011881640105050991168010416029811701009 由表1可见,诱变时间为20~30s 时,杀菌率60%~80%之间,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011%~012%。

212 诱变后再生菌株的生物量经测定实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诱变30s 的样本正向突变率较高,其他诱变条件多为负向突变。

在诱变30s 的情况下,8号菌株生物量最高,其次是10号菌株和5号菌株,诱变40s 的条件下生物量较高的是5号、7号菌株,诱变50s 的条件下生物量较高的是4号、6号菌株,诱变60s 的条件下生物量较高的是4号和9号菌株。

经对这几株生物量较高的菌株以DP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L SD 法多重比较统计分析,各处理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0101),30s ,40s ,50s 处理组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 <0101),60s 处理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0105)。

诱变后生物量最高的菌株为诱变30s的8号再生菌株,生物量比出发菌株平均生物量提高55116%。

表2 再生菌株生物量诱变时间/s编号12345678910x0818581438166911281280100010001000100010081673010134913271989177111794194611813145913312112915240813891627166412211138919410141819341939132814850717761839162111906198101068116816861736140813160518991943183101058127414961361631114871717146 注:生物量/mg ・mL -1213 再生菌株硒含量经原子吸收法测得的硒标准液的回归方程为y=015478x +010207,R 2=019994。

各再生菌株的富硒能力如表3所示。

表3 再生菌株菌丝体中硒含量 μg/g 诱变时间/s编号12345678910x080118517801885158619831803090128517601210916571676135013125184817991780141408018951258641295196376137816431461711645080186015911228114118481438143811106165358169603911101166615791245113911581284196319601663182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30s 诱变条件下富硒能力较强的是4号、8号菌株;在40s 诱变条件下富硒能力较强的是2号、5号菌株;在50s 诱变条件下富硒能力较强的是3号、9号菌株;在60s 诱变条件下富硒能力较强的是2号、8号菌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