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万遂如

合集下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作者:赵丽丽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21期当前生猪养殖中存在多病种频发、感染状态复杂、控制难度大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猪群中普遍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群一旦感染此类疾病,其免疫系统便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使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导致疾病的频发。

大多数免疫抑制性疾病常以亚临床感染的形式出现,很难在早期被发现,容易被人们忽视。

因此,免疫抑制性疾病重在预防、综合防控,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了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群造成的各种危害,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提高养殖户对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效果。

1 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的危害1.1 损伤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增加疾病的易感性。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入侵机体后,侵染巨噬细胞,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在细胞内增殖,使巨噬细胞破裂、溶解、崩溃,造成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肺泡壁增厚,淋巴组织呈现衰竭状态,同时也降低了肺泡巨噬细胞对其他病原的免疫力,使其他细菌或病毒继发感染[1]。

(2)猪圆环病毒2型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感染后,一方面使机体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2],另外该病毒还能引起淋巴细胞凋亡,抗原递呈细胞递呈抗原能力减弱,同时降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机能,使病猪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抗病力下降[3]。

(3)猪瘟猪瘟病毒先在扁桃体内复制,然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最终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结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入[4]。

(4)气喘病支原体首先在猪的上呼吸道黏膜繁殖,损伤呼吸道黏膜的纤毛和上皮细胞,削弱和抑制纤毛系统清除异物和病原体的能力,进而波及下呼吸道,损伤肺泡黏膜,最终改变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及免疫调节的功能,抑制肺脏的免疫应答,造成免疫抑制,从而诱发细菌、病毒的感染。

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病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

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病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 0 — 9 7 0 1 6 00 — 6 1 2 15 ( 1) — 1 5 0 0 2 0

目前 , 模 化猪场 细 菌病 常年 不 断发 生 , 别 规 特 是猪群 中发 生各种病 毒病 时,往 往会 出现细菌病 的 混合感染或继发感 染,导致猪群 发病 率与死亡率增 高 ,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尤其是 在当前 猪群中免疫 抑制性疾病普遍存在 , 原体新的血清型不断 出现 , 病 滥用抗 生素造成细 菌耐药性增高导致“ 超级细菌 ” 出 现, 加之生物 安全措施不 健全 、 到位 , 不 给猪病 防控 工作 带来很大 困难 。据上海 卫秀 余研 究员报道 , 在 对规模化猪场送检病猪 的病料进 行细菌学分离鉴定 发现 , 阳性 率达 8 %。分离 的细菌主 要有副猪 嗜 其 2 血杆菌 、 链球菌 、 炎支原 体、 肺 大肠 杆菌、 传染性胸膜 肺炎放线杆菌 、 多杀性 巴氏杆 菌、 门氏菌和附红细 沙 胞体等 。规模化猪场在重视猪病 毒性疾 病防控 的同 时, 一定要加强细 菌性疾病 的预 防, 以确 保猪只健康 生长 。下面就 当前规模化猪场主 要细菌病流行状况 与防控技术谈 点意 见, 仅供 参考 。
死亡 ; 、 、 24 8和 1 为中等毒力 ,常 引起 关节炎和 5型 浆膜 炎症状 ; 、 、 、 和 1 型毒力较低 ,一般 不引 3679 1 起 临床 表现 。我 国猪群 中流 行的主要血清 型为 4 5 、 型, 其次为 1 、 3 1 4 1 与 2型 , 其他 血清 型发生很少 。 不 同血清型 的菌株 , 其毒力与致病力差异较大 , 各血清 型之 间免疫 交叉保护力很低 。不 同地方分离的相 同 血清 型 的菌株 毒力与抗原性 也可 能不 完全相 同 , 具 有地方特异性 。 本菌对 1 7种抗生素有很 强的耐药性, 可能是一 种“ 超级细菌 ”对替米考星 、 , 易速达、 泰乐菌素、 林可 霉素 、 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 。 1 猪链球 菌病(S . 2 S) 本病为人畜共 患传染病 ,链球 菌广 泛存在 于污 染 的环境 、 粪便 、 灰尘及饮水 中, 经呼吸道、 消化道及 创伤 ( 如断奶 、 断尾 、 去势、 打耳号 、 剪牙及注射 等) 感 染, 吸血 昆虫 ( 如蚊 、 蝇等) 也可传播本病 。 、 大 小猪只 都有 易感性 , 一年 四季均可发生 , 但多见于 5 l 月 一 1 份。 在猪群 中常见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目前 , 在猪 群 中发生蓝 耳病 、 猪瘟 、 圆环病毒病及伪狂犬病等感 染 时, 常见链球菌继发感染 , 仔猪发病表现为败血症 和脑 膜炎 , 病率为 3 %左右 , 发 0 死亡率 可达 8 %; 0 中 猪发病表现 为化脓 性淋 巴结炎和关节炎 ;生产母猪 发生 子宫内膜 炎和 乳房 炎, 造成繁殖障碍 。 链球 菌有属特 异性抗 原 ( P抗 原) 型特 异性 称 、 抗原( 表面抗 原) 和群特异性抗原 ( C抗原) 称 。根据 其抗原 的差异, 球菌分为 3 链 5个血清型 (~ 4 1 ) 13 、/ 。 2 从猪体分离 的菌株 多属于 1 8型,其 中荚膜 2型是 ~ 主导菌株 , 力最强 , 毒 致病率最高 。2 型主要危害 4 ~ 1 2周龄的猪只 , 特别是 4 6周龄 的断奶仔猪发 病率 - 与死亡率均在 5 %左右 , 0 应引起 关注 。 链球 菌血清 2 型还可 以引起人感染发病 , 发生败血症而死亡。 当前链球菌是一种耐 药性 很强的细菌 ,但 对头 孢 噻呋、 速解灵 、 替米考星 、 拉菌素 、 泰 氟苯尼考 、 氨 苄青 霉素 、 西环素、 多 洛美沙 星 、 恩诺 沙星等药物 较 敏感 , 对其他抗生素不敏感 。

关于猪瘟的净化问题

关于猪瘟的净化问题
流 行
目前 ,许 多猪场 都存在各 种免疫 抑制 因素 , 常 见的有与猪瘟 共感染或 继发感染 的蓝耳病 、 伪狂 犬 病、 圆环病毒 病 、 猪流 感 、 细小 病毒 病 、 副猪 嗜血 杆 菌 病、 喘气病 、 链球菌病 、 弓形虫病 及 附红细胞体 病 等 免疫 抑制 性疾 病 ; 各种 霉菌 毒素 中毒 ; 滥 用抗 生 素; 微量元 素与维生素 的缺 乏 以及 各种应 激 因素 的 存 在等 , 都会 对猪 体 的免 疫系 统产 生损 害 , 造成严 重 的免 疫抑 制 ; 干扰猪 瘟 疫苗 的免 疫效 果 , 导致 免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1 2 疫 失败 等 , 致 使猪 只 免疫 力低下 , 常年 处于 亚健康 作者简介 : 万遂如( 1 9 3 8 一 ) , 男, 江西南昌人 , 教授 , 主要从事 家畜传 从而 诱发猪瘟 的发 生 染病 的教 学 、 科研及 临床工作 , 现任 中国畜牧兽 医学会 家畜传染 状态 。加之饲养环 境 的恶化 , 病学分会秘书长. 与流行 。

难度 增大 , 防控好猪瘟任重而道远 。 2 我国猪 群中长期存在 猪瘟流行的主要原因 2 . 1 引种检 疫不严 , 带入 隐性 感染的种猪造成猪 瘟
的发 生 与 流 行
我国猪群中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普遍存在 。由 于隐性感染 ,猪 只不表现 出临床 症状 ,易被人 们忽 视。当引种 时不检 疫或检 疫不严 时,就会 引入 带毒 种猪 。 这些带毒种猪进入新的猪群 ( 场) , 可通过垂直 传播 或水平 传播而引发猪 瘟的发生与流行 。据军事 兽医研究所 涂长春研 究员报 告 , 调 查发现有 5 0 %以 上 的猪场 发生猪瘟 疫情 都是 由于购 入的后备种猪和 仔猪 发病而 引发。 2 . 2 先 天性感 染猪 瘟病毒 的仔猪 造成猪 瘟 的发 生

猪病毒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下)

猪病毒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下)

外 周 血 淋 巴细 胞 和 骨 髓 中都 可 以 检 原 结 合 后 ,变 成 了超 级 抗 原 , 可 大
出。干 扰 素 根 据 抗 原 性 的 不 同 ,人 大 地 增强免 疫功 能 。I NA具 有广 谱 功 能特 异 地 转 移 给 受 体 ,故 称 为转 R
类 细 胞 诱 生 的 干 扰 素 分 为 I N—o、 F 【 2个 氨 基 酸 ,2~ 4 的抗 病 毒 作 用 ,可 用 以 各 种 动 物 病 移 因子 。 含 有 1
病毒 作用 强于 免疫调 节 作用 。T 细胞 I 一 类具 有 抗 体 活 性 或 化 学 结 构 性 不 会 被 核 酸 酶 和 胰 蛋 白 酶 破 坏 , g是 产 生 的 IN F —Y 主 要 起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可 作 用 于机 体 的 多种 免 疫 细 胞 。 病 毒 、细 菌 内 毒 素 、 原 虫 、 人 工 合 成 的双 链 R A 等诱 生 剂均 可诱 导干 N 扰 素的 产生 。 干 扰 素 具 有广 谱 的 抗 病 毒 作 用 , 6 0 2 ̄ 与抗 体 相 似 的 球 蛋 白,存 在 于 哺 乳 于 5 ℃ 3 分 钟 可 遭 破 坏 ,一 0C可 动 物 和 人 类 的 血 液 、组 织 液 及 外 分 泌 液 中 ,在 动 物 体 的 营 养 代 谢 和 生
兽 导 21 第 期l 医 刊 o 年 4 用药指南I 2
猪病毒性疾 病该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 ( ) 下
万遂如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吉林 长春 1 0 1 2) 3 2
( )抗病 毒细 胞 因子 制剂 二 1 干 扰 素 ( N 。干 扰 素 是 机 . I ) F 巨噬 细胞 、淋 巴细 胞以及 体细 胞产 生

养猪生产如何实现无抗养殖

养猪生产如何实现无抗养殖

2021第3期 91品种的种猪,做到外来品种本地化,本地品种国际化。

猪场引进种猪一定要从国家级种猪场引种,并注意种猪的系谱。

种猪一定要符合本品种的特征,无明显缺陷。

尽可能不要从多家猪场引种,避免增加带入多种病原的风险。

从国外引种一定要在现地考察猪群,并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口岸检疫,不合格者不准引入。

种猪选好后要用彻底消毒的专用交通工具运送,到场后放入全进全出经彻底消毒的隔离区猪舍饲养,并检疫1个月。

除进行临床检查与相关的病理学检查之外,还应采血及其它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比如应用荧光抗体技术、RT-PCR、核酸探针及基因芯片技术等检测病原体,阳性者一律淘汰处理。

健康者补注1次疫苗、驱虫1次,然后转入后备种猪舍饲养管理。

2 饲料营养的配制技术无抗养殖对饲料营养配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还要求饲料有一定的促动物生长和防控疾病的功能。

饲料是保障猪只生命活动、健康生长、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的物质基础,饲料费用占据养猪生产总成本的60%~70%。

猪的营养需要是科学配置猪饲料的基础,猪的饲料一定要营养全价、科学搭配、尽可能使用低氮饲粮和氨基酸平衡饲粮,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用量,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在目前饲料中禁抗的前提下,要大力提倡使用生态营养饲料,因为生态营养饲料是为解决畜产品公害和减轻畜禽粪污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而设计的,它具有消化率高、改善饲料品质、营养变异小、易于吸收、效价高、无有害残留、毒副作用小、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在生态营养饲料调制中,适当减少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使用合成氨基酸,可使氮的排放量减少40%。

同时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在猪饲料中可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有饲用酶制剂、饲料酸化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益生养 猪 生 产 如 何 实 现 无 抗 养 殖万遂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3-0091-04收稿日期:2021-03-26作者简介:万遂如(1938-),男,江西南昌人,教授,主要从事家畜传染病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名誉秘书长.目前,养猪生产在饲料禁抗、养殖减抗、食品无抗的行动中,如何实现无抗养殖,以确保养猪生产安全,提供无抗的优质动物性食品,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的健康,这是广大养猪场(户)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猪丹毒的防控技术

猪丹毒的防控技术
染病学分会 秘书长.
血、 喜卧、 心律不齐 、 心跳加快、 有杂音、 呼吸急促等 。 慢性关节炎 ,可见股关节、腕 关节和 跗关节发炎肿 大, 跛 行, 步态僵 硬 , 关节变形, 卧地不起 。慢性病例 病 程很长 , 一般 2 4周 内死亡 。 4 病理变 化 除外观可见丹毒性红斑外 ,剖检 可见全 身淋 巴 结肿大发红 ,切面多汁。 胃底部与小肠黏膜红肿及 出血 。脾脏 明显肿 大 ( 比正 常脾大 3倍) , 呈樱 桃红 色, 质地松 软, 切面外翻 , 易刮脱 。肾脏 淤血肿大 , 暗 红, 表面有 大头针帽 大小 的出血 点 , 俗 称“ 大 红肾 ” 。 肝淤血肿大 , 呈暗红色 。心包积水 , 心 内外膜有小点 出血, 心肌 浑浊。 肺充血水肿 , 有 出血点 。 胸腔 内有浑 浊的液体,膀胱黏膜有小点状出血 。慢性病例关节 增生、 不化脓 , 心 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 5 防控技术 5 . 1 加强科学的饲养 管理 猪 舍要保 持清 洁卫生 、 干燥 , 冬 暖夏 凉, 自然通 风 。不准 饲喂发霉变质 的饲料,特别要防止 霉菌毒 素 慢性 中毒 造成 的免疫抑制 。饲 粮要 营养全价 , 配 比合理, 特 别是不要使用污染的动物性蛋 白质饲料 , 如鱼粉及 肉粉等 , 以免传播丹毒杆菌 。 5 . 2 坚持消毒制度 平时猪舍每周消毒 1 次 ,发生疫情 时每天消毒 1 次, 连续 7天 。 消毒可选用江苏三仪胜意药业有 限 公司研 发 的消毒 剂进 行消 毒 , 猪舍、 猪栏 、 通道、 工 具、 车辆等 可用 杀毒灵 ( 二 氯异氰 尿酸钠 粉) 1 : 3 0 0 、 护康 ( 月苄三 甲氯 铵溶液) 、 1 %安酚 ( 复合酚) 等喷洒
率高达 8 0 %以上 。
3 . 2 疹块型猪丹毒 发病症状 较轻 , 一般 体温在 4 0℃左右 , 以皮肤 出现 方形 、 菱形、 圆形或 不规 则形 紫 红色疹 块 为特 征。发病 2 天后 , 疹块融合连成 一大片 , 疹块 部稍凸 起, 中间苍 白, 边缘 红色 , 界 限明显 , 很像 烙 印, 固有 “ 打火 印, , 之称 。病猪一般可 自愈 , 死亡率很低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记万遂如教授与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的不解之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记万遂如教授与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的不解之缘

本刊记者 吴君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我们屈指可数,一生中又有多少个十年用来完成同一个目标,我们很难想象。

每当我们参加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组织的学术年会和交流活动时,我们都会看见一个精神的面孔和健硕的身影在会议中穿梭和忙碌着,我们形容他精神和健硕是因为他的这种气质与其实际年龄大相径庭,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前辈——他就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秘书长万遂如教授,一个用一辈子的工作投身于兽医事业的人,一个退休十几年还奋战在动物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线的人,一个永远不服输不服老而顽强拼搏的人,一个对晚辈倾其所有而淳淳教诲的人。

他将实践工作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人,也为中国动物传染病防控的进步和发展做着实际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带动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调研等活动,将传染病防控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普及给广大养殖者和兽医工作者,使动物疫病的防治水平和综合防制措施得到较大提高。

虽然从采访中我们看到的仅是万教授所介绍的朴实而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事项,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对兽医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工作的兢兢 业业。

正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对学 会的进步和发展表示祝贺,同时也向一直奋战在一线的万老前辈表示敬意。

——记万遂如教授与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的不解之缘《兽医导刊》:万遂如教授从事兽医工作近50年,负责动物传染病临床和教学工作也已经30多年,作为资深的老前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兽医事业尤其是动物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经历30余年风雨沧桑的变化过程中有了怎样的发展和进步?万教授: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并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养殖的方向突飞猛进。

我们饲养了占世界产量50%的猪、10%的牛、20%的羊、30%的鸡和80%的水禽。

目前全国已有种禽场3 000多个,种猪场5 000多个。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专家讲坛E-mail:jrxmsy@猪蓝耳病(PRRS)于1987年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发生以来,现已遍及全球。

我国1996年哈兽医首次分离到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

十几年来,蓝耳病多次在我国猪群中暴发流行,特别是2006年又出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致使蓝耳病在猪群中持续流行,长期带毒,疫情越来越严重,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看待当前蓝耳病在猪群中的发生与流行?多年来,大家对本病都有认识,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谈点对蓝耳病的再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1对猪蓝耳病的再认识1.1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的变异特性PRRS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已知的RNA 病毒中,PRRSV是变异率较高的病毒之一。

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PRRSV流行株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毒株之间出现基因重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重组,一个猪场、一个猪群同时存在经典蓝耳病病毒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PRRSV),并同属于美洲型。

两个病毒株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HP-PRRSV在NSP2蛋白中存在30个氨基酸的缺失,其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以病毒接种健康实验猪死亡率高达40%~100%,病猪发热,肺炎症状明显,并有神经症状;而经典PRRSV致病性较温和,死亡率不高。

经典蓝耳病病毒代表毒株有CH-1a株、BJ-4株、YA1株等;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PRRSV)代表株有JxA1株、HuN4株、SYO608株等。

近来研究证实HP-PRRSV是由国内经典蓝耳病CH-1a 毒株逐步演变而来的,已成为当前我国猪群中引发蓝耳病的主要流行毒株,占据绝对优势。

HP-PRRSV随着免疫压力的增大,还在逐步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个别核苷酸发生突变与基因缺失等。

2010年杨汉春教授报道:对HR-PRRSV监测发现,猪群中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发生变异,其氨基酸出现缺失与插入,并导致其毒力增强。

这必将会增加我国猪蓝耳病发生的复杂性,加重了防控本病的难度。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改 变 : B 细 胞 的 功 能 和 体 内细 胞 因 子 的 生 产 都 会 对 产 生 不 良影 响 。 因 而 造 成 了猪 体 系 统 受 到 免 疫 抑 制 , 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导 易诱 发 多 种 病 原 的 混 合
毒株 逐 步 演 变而来 的 , 已成 为 当前我 国猪群 中 引发 蓝 耳 病 的 主 要 流行 毒 株 , 占据 绝 对 优 势 。HP — P R V随 着免 疫压 力 的 增 大 。 在 逐 步 变异 , R S 还 这种 变异 主要 表 现 在 个 别核 苷 酸发 生 突 变与基 因 缺 失
代表 株 有 JA1 、 u 4株 、Y 6 8株 等 。近 来研 x 株 H N SO0
究 证 实 HP P — RRS 是 由 国 内 经 典 蓝 耳 病 C V H—l a
蓝耳 病 病毒 能 降低肺 泡 巨噬细胞 的功 能 , 导 诱
肺 部 巨噬 细 胞 、 液 内 巨噬 细 胞 和 单 核 细 胞 等 发 生 血 凋 亡 : 发 外 周 淋 巴 细 胞 中 的 T 细 胞 亚 群 发 生 异 常 引
实验 猪 死 亡 率 高达 4 %一 0 % . 猪 发 热 . 炎 症 0 10 病 肺 状 明显 . 并有 神 经症 状 : 经典 P R V致病 性 较 温 而 R S
和 . 亡率 不 高。 死
1 . 分认 识蓝 耳病 病毒 产生免 疫 抑制 的危 害 4充

经典蓝耳病病毒代表毒株有 C 1 H一 a株 、 J 4 B一 株 、 A1株 等 ; Y 高致 病性 蓝 耳 病病 毒 ( P R S H —P R V)
中的发 生与 流行 ? 多年 来 , 家对 本病 都 有认 识 , 大 我
想从 下 面几 个 方 面谈 点 对 蓝 耳 病 的 再 认 识 . 供 同 仅

猪免疫抑制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猪免疫抑制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吸 道 系 统 的 病 原 体 ,临 床 上 最 常 见
或 多种 致 病 因 素 的 共 同 作 用 下 ,免 疫 系 统 受 到 损 害 ,导 致 机 体 暂 时 性 的 或持 久性 的免 疫应 答功 能紊 乱, 以 及 对 疾 病 的 高 度 易感 。 当前 各 种 免 疫 抑 制 因素 ,广 泛 存 在 于 我 国 的 猪 群 之 中 ,在 造 成 疫 苗 免 疫 失败 与 诱 发 各 种 疾 病 的 发 生 中起 了元 凶作
用 。 因 此 , 当 前 在 防 控 猪病 中首 先
的 是 多 杀性 巴 氏杆 菌 、肺 炎支 原 体 、 链 球 菌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传 染性 胸
膜 肺 炎 放 线 杆 菌 、 波 氏杆 菌 和 沙 门
氏菌 等 ,造 成 高 发 病 率 与 高 死 亡 率 的 发 生 。 蓝 耳 病 病 毒 在 猪 体 内 的持 续 性 感 染 还 可 导 致 猪 瘟 疫 苗 的体 液 免 疫 受 到 明 显 的 抑 制 ,干 扰 猪瘟 弱

胞、抗 原递呈细胞 以及 肾小 管、支 气管的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 、肝细
胞 和 淋 巴 细 胞 内繁 殖 、复 制 ,使 病
猪 血 液 中单 核 细 胞 和 未 成 熟 粒 细 胞 增加 ,T淋 巴细 胞 和 B淋 巴 细 胞 数 量减 少 与 萎 缩 ,说 明 T细 胞 和 B细 胞 的 免 疫 功 能 受 到 影 响 ,不 能 产 生
管肺 炎 等 。 5 猪瘟 病毒 (c) . Hv 。病 毒 感染 猪 体 后 ,先 在 扁 桃 体 内 复 制 ,然 后 转 移 到 周 围 淋 巴结 ,在 局 部 淋 巴结 复
制 后再 到 达 外 周血 液 ,从而 在 脾 脏 、

提高规模化猪场猪群免疫力与抗病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规模化猪场猪群免疫力与抗病力的技术措施
免 疫 力 与 非 特 异性 免疫 力 就 成 为 解 决 问题 的关 键
定 合 理 的 、 合 本 场 实 际 的免 疫 程 序 . 计 划 的 实 符 有 行 免 疫接 种 。不 要 盲 目的使用 疫 苗 , 不要 把 疫 苗 接
种看 成 是万 能 的 。疫苗 接 种 的种 类 过度 、 接种 的次 数 频 繁 、 大剂 量 的长 期 使 用 疫 苗 接 种 , 有 可 能 超 都
场 的技 术人 员 , 资待 遇 、 习 机会 等都 需 要钱 , 工 学 在
今 日 牧兽医o 0 年第 5期 畜 21 1
W Wzx z. m W . m so g c

规横莽猪

ma : ms @16c m ir y . lx j 2 o
疫1 , 次 每次 肌注 2毫 升 , 娠期 也 可肌 注 。 妊
规模井猪
\^l gm scr ^,. x z. n ^vz , o
E.专 : ms@1 6c n m i家 y 2 o j r 规 模 化 猪 场 的 免 疫 与 保 健 — alx篇 . r

l- _-- -_. _ . --l ..一 -
猪 蓝 耳 病 及 混 合 感 染 的 防 制
苗 。 个 风 险就 更 大 了 , 不 说 发 病 组 织 中有 没 有 这 先
看 不 到效益 的情况 下 , 多 老板 会 紧缩 这 方 面 的开 很 支 , 致化 验 室 人 员 流 失 . 验 室 不 能维 持 正 常工 导 化
作。
总 之 , 场是 否需 要 建 化 验 室 , 该 根 据 猪 场 猪 应
实 际情况 来 策划 。笔 者认 为 : 中小 型 猪场 不 一 定拥 有 自己的化验 室 . 建化 验室 的费 用 及维 护 其 基 本 筹

动物生物工程制剂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动物生物工程制剂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细胞 因子) 。病 毒 、 内毒 素 、 细菌 原虫 、 人工合成 的双
链 R A等诱生剂均可诱导干扰素 的产生 . N 在正常机 体的脾脏 、 肝脏 、 肾脏 、 周血淋 巴细胞 和骨髓 中都 外 可 以检出 。根据抗 原性 的不 同 ,人类 细胞 产生的干 扰素分为 IN 、 N B和 IN 每种型又可分 为 F— I — F F一, 主要用于猪流行性腹泻 、 传染性 胃肠炎 、 轮状病 若干亚型 。IN 和 IN B抗病毒作用强于免疫调 毒感染 、 F— F— 非典型猪瘟 、 蓝耳病 、 圆环病毒 2 型感染 、 伪 节作用 ; T细胞产生的 IN 主要起免疫调 节作用 , 狂犬病 、 F一 猪流感 、 水疱病 、 细小病毒病等 的防治 , 特别 可作用于机体多种免疫细胞 。 是 与猪用转移 因子协 同使用 。对猪 的一些免疫抑制 11 作 用机 理 . 性疾病 防治效果更佳 。 1 . 抗病 毒作用 干扰素作用于动物机 体细胞 内 1 . 使用方法 每 4 .1 1 .1 2 0千克体重肌注 1 升 , 日 毫 每 的干扰 素受体 , 信号传 导等一系列 的生物化 学过 1 , 经 次 连用 3 , 天 重症 加量 2 3 。与猪用转移 因子 -倍 程 ,启动 基 因合成 抗病 毒蛋 白 ,即翻 译抑 制 蛋 白 联合使用 , 应用 灭菌注射用水 或生理盐水稀 释 , 分别 ( I) TP ,该 蛋 白能阻断病 毒 m N R A与宿主细胞 核糖 肌 肉注射 。 体之 间的相互结合 , 抑制病毒蛋 白质 的翻译 , 响病 1 . 治疗方案 影 .2 2 毒 多肽 的合成 , 即阻断病毒 的繁殖 , 到抗病 毒的作 1 . 1 猪传染性 胃肠炎 、 起 .2 2. 流行性腹 泻 、 轮状病 毒病 用: 同时 , 还能抑制病毒 D A或 R A的合成 。病毒 的治疗 按使 用治疗 量肌注干扰素 , 日 1 , N N 每 次 连用 本 身没 有独 立 的生物 酶系 统 和合成 蛋 白质 的场所 3 ,同时肌 注复方穿心莲注射液 或双黄连 注射液 天 ( 有核糖体 )所 以只有进入机体细胞 内 , 没 , 依靠动物 或痢菌净或氟 哌酸或其 他止泻消炎制剂 。每 日 1 2 - 机体细胞 的酶 系统 和核糖体才 能生长与繁殖 。如果 次 ,连用 4天 ,并改饮 多维电解质或 口服补液 盐 7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
维普资讯 来自20 0 6年 第 1 0
虽透 视 .1 5.
() 禁饲 喂发 霉变质 的饲 料 , 证饲料 质量 与 强 机体 的细胞 免疫 和 体 液 免疫 的功 能 ; 2严 保 能将 免 疫 反 全 价优 质 。 ( 吨 料 中加 古 博 士 吸霉 灵 15 2公 应 活性转 移 给正 常未 致 敏 的 细胞 , 之 成 为致 敏 淋 每 -~ 使
定, 耳缘 发 紫 。结 膜 潮 红 , 泪 , 吸 困难 , 喘 急 支原 体 、 流 呼 气 副猪 嗜血杆 菌 和 弓形 虫 等 与霉 菌毒 素共 同
促, 流清鼻涕或脓 性鼻涕, 咳嗽 , 鼻端干燥。尿少色 作用的结果。养猪户疫苗免疫不科学 、 不到位 , 致使
黄, 粪干 发黑 。有 的呕吐 , 磨牙 , 四肢 划水 状 , 后肢 不 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 猪体免疫力低下 , 导致本病的 能站立 。有 的仔 猪 皮 肤 黄 白, 瘦 , 毛无 光 泽 , 消 被 运 发 生 , 是一 个不 可 忽 视 的重 要 原 因。 同时 也 存 在 也 动时 四肢无 力 、 泻 。有 的妊 娠母 猪发 生 流产 , 腹 产死 气候 炎 热潮 湿 、 养 环境 恶 劣 、 养 密 度 过 大 、 暑 饲 饲 防
斤 ) ;
巴细 胞 , 而 扩 大 细 胞 免 疫 反 应 ; 诱 导 干 扰 素 从 能
( ) 变 饲喂 方式 , 上 7点 饲 喂 1 , 3改 早 次 中午 喂 (F 和 白细胞 介 素 一2 I IN) (L一2 的 产 生 ; ) 能修 复 和 点青 饲料 , 上 6点 饲 喂 1次 , 免 中午 高 温 时 喂 增 强机 体 的免疫 功能 , 晚 避 提高机 体 的抗 病 力 , 减少 免疫
料;

关于猪瘟的免疫问题

关于猪瘟的免疫问题

四 猪群 免疫 接种 猪瘟兔 化 弱毒疫 苗后仍 然 发生猪瘟 的原因何在
近 几年 来 ,不 少养 猪 场 接 种 猪 瘟 兔化 弱 毒 疫 苗 后 , 猪群 常 年 不断 发 生 猪 瘟 ,这 种情 况 比较 复 杂 ,原 因是 多 方面 的 。具 体 问 题 要做 具 体 分析 ,主 要 原 因可 能 有 以下
几个方 面 。
( 一)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影响 当前我国猪瘟病毒持续 性感染 ,在猪群 中普遍存在。妊娠母猪 自然感染低毒力
毒 株 或 中等 毒 力 的 猪瘟 病 毒 就可 引发 持 续性 感 染 ,造 成
5 0l 投稿 信箱s d 2 0 @2 3 n t y K 0 7 6 .e
兽医 刊 21 第 期l 导 o1 7 疫苗与免疫I 年
I 疫苗与免疫l 医 刊 21 第 期 兽 导 o1 7 年关于猪ຫໍສະໝຸດ 的免疫 问题 万 遂 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吉林长春 1 0 2) 1 3 2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疫情在我 能被 中和 抗体 所 中和 ,也 未 发现 能够 逃 脱 抗 体 中和 作 用
脑炎 病 变。 可安 全 地 免 疫接 种 妊 娠 母 猪与 哺 乳仔 猪 ,不
疫 苗病毒 传 递给 未 免疫 接种 的 猪 只 ,但 是毒 力不 见返 强 , 其 返 强 的可 能 性 是微 小 的 。 国外 使 用 中 国猪 瘟 兔化 弱 毒 疫 苗接 种 猪 只 ,也 发现 疫 苗毒 株穿 越 胎盘 屏障 感 染胎 儿 , 猪瘟 兔化 弱毒疫 苗可 用于 母 猪妊娠 期 间的免 疫接种 。
国 猪群 中常年 不断 ,并 有 不 断 上升 的 态 势 。 由于 猪瘟 的 危 害 甚 大 ,猪瘟 仍然 是 当 前 我 国 猪 病 防 控 中 首 要 疫 病 。 近 几 年来 许 多 猪场 坚 持 免 疫接 种 ,而 免 疫 猪群 仍然 不 断 当 前 猪瘟 的 免疫 按 种 与免 疫 后 出现 的有 关 问题 ,谈 点意 见 ,仅供 咨询者 参考 。

猪病毒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上)

猪病毒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上)
刚 乙 胺 、 阿昔 洛 韦 、利 巴韦 林 、病 毒灵等) ,因 为抗 病 毒化 学 药物 具 有 很 大的 危害性 。
强免 疫 力之功能 。广 谱抗病 毒 ,对流 感病 毒 、虫媒病 毒 、腮腺病 毒 、及猪 禽 感染 的多数病 毒都 有干扰 与抑 制作
用; 对芽孢 杆菌 、链球 菌 、葡萄球 菌 、
4 治 标 不 治本 。抗 病 毒 化 学 药 .
属 、炭 疽 杆 菌 、 棒 状 杆 菌 、假 白 喉 杆 菌 、 链球 菌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等 有 杀 灭 效 果 。 兽 医 临 床 卜 黄 芩 注 射 有 液 ( 千 克 体 重 01 )与 黄 连 解 每 . m1 毒 散 ( 0 料 1 )等 ,可 供 1 , g拌 20 吨
抗 病 毒 作 用 ,在 临 床 上 使 用 效 果 良
好 。因 为 ,这 些 抗 病 毒 药 物 不 仅 能
1 诱 发 病 毒 发 生 变异 。许 多 病 直 接 干 扰 、 阻止 病 毒 粒 子 的 复 制 过 大 肠杆 菌、 门氏杆 菌 、 贺 氏菌属 、 . 沙 志
毒对现有 的抗病毒化学药物都能产 程 ,而且不产 生耐药性 ,很少诱发
上 选 用 抗 病 毒 药 物 防 控 动 物 疫 病 的 最佳选 择 。 ( )抗病 毒 中草药 制 剂 一 1 黄芩 。含有 苷类 、 . 多糖 、 酮 、 黄 葡 萄 糖 醛 酸 与 微 量 元 素 等 。具 有 补
气 升 阳 、 保 肝 健 脾 、 固表 止 汗 、利
原中除有细菌或寄生虫之外,8%是 疫 力与抗病 力 。如病毒 灵对动物 机体 0 病毒感染 。因此 ,在猪病防控 中重 细胞有毒害作用 ; 金刚烷胺、金刚乙 防控猪的病毒病 ,常采用的措施有 :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近 来 研 究 表 明 ,蓝 耳 病 病 毒 氨 基 酸 第 N “糖 链 与其 前 一 个 N糖 链 之 间 正 好 是 病 毒 的 中和 表 位 , 由 于 存 在 空 间位 阻作 用 而 影 响 中和 抗 体 对 中和 表位 的 有 效 识 别 , 而 降低 了 中和 抗 体 的 作 用 , 从 使蓝 耳病 病 毒能够逃避机体 的清除作用与免疫保护,致使病毒 能够 在 猪 群 中长 期 存 在 , 达 2 3年 之 久 , 现 持续 可 ~ 呈 性 感 染 , 期 向外 排 毒 , 于 根 除 , 大 了 防控 难 度 。 长 难 增 1 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_ 3 抗 体 依 赖 性 增 强作 用 ( D ) 当 存 在 体 液 抗 体 A E即 1 对 猪 蓝 耳 病 的 再 认 识 时 ,蓝耳病病毒在细胞上复制的能力反而增强 。猪 1 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的 变异特性 . 1 P R V为 单 股 正 链 R A病 毒 , 己知 的 R A 体 感 染 病 毒 产 生 的 体 液 抗 体 , 不但 不 能千 扰 病 毒 繁 R S N 在 N 病 毒 中 , R S 是 变 异 率 较 高 的病 毒 之 一 。 当 前 我 殖 , P RV 反而 还 具 有 促 进 作 用 , P S 的复 制 与 增 殖 使 RR V 国猪 群 中流 行 的 P R V流 行 株 呈 现 多 样 化 趋 势 , R S 不 得 到 加 强 , 明 体 液 免疫 不 能有 效保 护 猪 只 不 发 病 。 说 同毒 株 之 间 出现 基 因 重 组 ,活 疫 苗 毒 株 与流 行 毒株 1 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产生免 疫抑 制的危 害性 . 4 重 组 , 一 猪 场 、 个猪 群 同 时 存 在经 典 蓝 耳 病 病 毒 …个 一 蓝 耳 病病 毒 能 降低 肺 泡 巨噬 细 胞 的功 能 ,诱 导 与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 — R V) 并 同属 于 肺 部 巨噬 细 胞 、血 液 内 巨 噬细 胞 和 单 核 细 胞 等 发 生 HP P RS , 美 洲 型 。 两 种 毒 株 之 间存 在 差 异 , 要 表 现 在 H — 主 P P R V在 N P 蛋 白中存在 3 R S S2 0个氨基酸 的缺 失, 其 毒力增强 , 病力增高, 致 用病 毒 接 种健 康 试 验 猪 死亡 率 高达 4 %~ 0 %, 0 10 病猪 发 热 、 炎症 状 明显 , 有神 肺 并 经 症 状 ; 经 典 P R V 致病 性 较温 和 , 而 R S 死亡 率 不 高 。 经典 蓝耳 病 病毒 代 表 毒株 有 C 1 H一 a株 、 . 4 B一 J 株 、 A 株 等 , 致 病 性猪 蓝 耳 病 病 毒 代 表 株 有 J— Y 1 高 x A1 、 u 4株 、 Y 6 8 等 。近 来 研 究 证 实 , P 株 H N SO0 株 H — P R V是 由国 内经 典 蓝 耳 病 毒 株 C — a 步 演 变 R S H l逐 而 来 的 , 已成 为 当前 我 国猪 群 中 引发 蓝 耳 病 的主 要 凋 亡 , 发 外 周 淋 巴细 胞 中 的 T细 胞 亚 群 发 生 异 常 引 改 变 , B细 胞 的 功 能和 体 内细 胞 因子 的产 生 都 会 对 产 生 不 良影 响 。 而造 成 猪 体 免疫 系统 受 到 抑 制 , 因 导 致 机 体 免 疫 力 下 降 , 易诱 发 多 种 病 原 的混 合 感 染 与 继 发 感染 , 使 猪 只 发 病 死 亡 。 致 15 充 分认 识 蓝 耳 病 疫 苗 产 生免 疫 的滞 缓 性 . 猪 只 接种 疫 苗后 l 4天 产 生 体 液 免 疫 抗 体 ,5 2 天 后 达 到 最 高值 ,5天 后 消 失 。 管 P R V能 诱 导 3 尽 R S 机体产生较 高水平 的体液抗体 ,但 由于中和 抗体出 现 缓 慢 ,临 床 上 P R V仍 表 现 为 长 期 的 持 续 性 感 R S

如何重构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如何重构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病 发生 。 当动 物 机体 受到 各 种 病 原 体 、物 理 的 或 化 学 的 有 害 因 素 的 作 用 时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力 正 常 时 ,可 将 这 些 细 胞 加 以识 别 ,然 后 清 除 ,这 种 功 能 称 为 免 疫 监 视 1 病 原性 因素 。 .
病毒 : 蓝耳病病毒 (R S 、 P R V)圆环病毒 2 ( C 2 、 型 P V) 猪瘟病毒 ( V) l HC 、E蹄疫病毒 ( MD 、伪狂犬病毒 F V)
二. 当前猪 群 中影响 非特 异性 免疫 屏 障的主 要 因素 死亡 的细胞 ,这些垃圾要靠非特异性 免疫 力将这些细胞
动物机体在新陈代谢中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衰老 清除出体外 ,以维持 动物机体的生理平衡,这种功能称 为免疫稳 定 (o ots ) b mes i 。若 其功能 失调 ,会导致 疾 as
( R 、猪流 感病毒 (I 、细 小病 毒 (P P V) SV) P V)等 。 细 菌 : 炎支 原 体 ( S 、传胸 放 线 杆 菌 ( P ) 肺 MP ) A P、
( i mmu o gc sre lne 。若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副 猪嗜 血杆 菌 、沙 门 氏菌 、附红 细胞 体等 。 n l i uv ia c ) o l 功能低下 ,以及机体生理平衡状态失调 ,不能及时将 异
疫力。特异性免疫力 (p c c i S ei mmu i )是 指动物机 i f nt y
体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力,即产生免疫应答 物 质 。与 非 特异 性 免 疫 力有 关 的 主要 细 胞 因子有 白细 胞 I L -) I 、溶菌酶 ( sz m ) F 1 oy e 、 y 和 由此产生的免疫抗体。特异性免疫力具有高 度的特异 介素 ( 、1 6 、干扰素 ( N) b c ro n 、转移因子 ( F 、吞噬细胞集落 e T ) 性和很强的针 对性与专一性。动物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细 菌素 (at id )

对猪瘟危害的再认识与防控对策

对猪瘟危害的再认识与防控对策
毒 可 产 下 弱 仔 , 现 为 先 天 性 震 颤 ( 抖 病 ) 皮 肤 表 抖 , 发 绀等 , 病后 多于 2周 内死 亡; 妊娠 8 ~ 0天感 染 09 病 毒时 , 出的仔猪 除少数 发生死 亡外 , 产 多数仔 猪
能成活 6 1 个月 , ~1 但呈现先天性 免疫耐受 , 形成 持 续性感染 的带毒猪 , 终生带 毒长期 向外排 毒。据 有 关报 道 ,仔 猪持续 性感染 带毒 实验室 数据 为持 续
收稿 日期:0 7 1~ 0 2 0 — 2 1
1 先天性感 染猪瘟病毒的仔猪 产生免疫耐受 . 3 妊 娠母猪感染猪 瘟病毒后 , 经胎盘将 病毒传 可 染 给 胎 儿 , 成 先 天 性 感 染 猪 瘟 病 毒 的仔 猪 产 生 先 造 天性免疫耐受。 据有关报道 , 经广东 、 福建、 吉林等 5 个规模猪场检测带毒母猪 所产下 的仔猪 带毒情况 , 发现其 带毒 率为 9 . 窝带毒率为 6 %~ 0 %。 67 %, 0 10 一 般情 况下, 母猪妊娠早期 (0天) 4 感染猪瘟病毒多数 会发 生流产 、 产死胎和 木乃伊胎 ; 妊娠 7 0天感染病
好猪瘟的防控工作谈点意见, 同仁参考 。 供 大 的经济损 失。 0 7 陈涛等对河南省周 口地 区牧 物链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 ,对家养 的猪只具有潜在 20 年 业小区 2 7户散养猪户和 3 规模猪场进行猪 高热 的 危 险性 。 个
综合征调查 , 检查样 品 6 5份 , 出猪 瘟病毒 阳性率 检 为 7 %,蓝耳 病病 毒阳性 率为 8%,巴氏杆 菌为 0 0 3%, 0 副猪嗜血杆菌为 5 %, 0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 菌为 5 %, 0 猪链球 菌为 2 %。温州市有关 兽医技术 0 部 门,0 7 3月对 9 规模猪 场采集 的 2 5份样 20 年 个 7 品进行 实验室检 验 ,检 出猪 瘟病毒 抗原 阳性率 为 2 . %, 5 5 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为 4 3 两种病毒 同 4 . %. 7 时存在于 同一样 品中 占 1. %。上述检 验结果证 13 4 实, 这些地 区猪场 发病严 重 、 亡率 高 的主 要原 因 死 仍然是 猪瘟 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 , 继发感染多种 并 细菌 。这就告知我们 , 在发 生猪高热综合征时, 千万 不要忽视了另一个罪魁祸首一猪瘟 。 1 带毒种猪 和野猪是 引发猪瘟的主要根 源 . 2 当前我 国猪 瘟持 续性感 染 ( 称 隐性感 染) 又 是 繁殖 母猪发 生猪瘟 的一种 主要方 式 ,这种 持 续性 感染 在全 国猪群 中较为普 遍 。妊 娠母猪 自然 感染 低毒力 毒株 或 中等 毒力 的猪 瘟病 毒就 可引发 持续 性感染 , 造成妊 娠母猪 带毒 综合征 , 母猪发 生流 使 产 、 死胎和 弱仔 。据 有 关报道 , 产 母猪 带毒综合 征 在妊娠 母猪 的感 染率 可达 4 %。 由于带 毒种猪 表 3 现为 隐性感染 ,不呈现 临床症 状和 肉眼可 见 的病 理变化 , 易被人 们忽视 。这种 带毒的种公猪可 通过 精液感 染母猪 ;带毒 的母猪妊 娠后 可将猪 瘟病 毒 通 过胎 盘感染胎 儿造成 垂直 传播 ,使其所 产下 的

当前我国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我国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增 强 , 多种 疫苗 免疫力 反应 会下 降 , 至导致 免疫 对 甚 失败 。有 些病 毒 直接 侵 袭猪 的淋 巴器 官 , 导某 些 诱 细胞 因子 的释放 , 活抑 制性 细胞 , 而影 响免疫 效 激 从
区或发 生猪 瘟时 可 以很快 控 制疫 情 的发 展 , 少感 减 染 造成 的经 济损 失 。但是 对 怀孕 母 猪 , 尤其 是 怀孕
源抗体 中和 , 仔猪 尽早 获得 主动 免疫 。并且 猪瘟 使 兔 化弱毒株 对乳猪 无残余 毒力 , 十分 安全 。
以上 3种免 疫程序各 有利 弊 。在 受猪瘟 威胁地
传染 病是 引起 畜 禽 免疫 力 抑制 的主要 原 因 , 有
些传 染病 的发生 , 使 动物 体对 其 他 病原 的易感 性 可
疫 力 , 体质 虚弱 、 而 营养不 良或 患有慢 性病 的猪群 免 疫 应 答能力 较 差 。 因此 , 应保 证 饲 喂饲 粮 的数 量 和 质 量 ; 取尽 可能严 格 的生物安 全措施 , 采 坚持 自繁 自 养, 防止病 原 传人 , 生 产 区要采 取 严格 的消 毒 、 对 隔 离 和 防疫 检疫 措施 ; 在饲养 密度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和 空 气 质量 等方 面采 取措 施 , 为猪 只 创造 一个 良好 的 环 境 , 高猪群 的整 体健康 水平 。 提
稀释 液 中含 有影 响疫 苗 的 活性 物质 ; 释后 的疫 苗 稀 未 在 规定 的 时 间 内用 完 或置 于 高 温环 境 下 , 些都 这 会 降低 疫苗 的效价 而影 响免疫 的效 果 。
25 免疫抑 制疾病 的影 响 -
扰 弱毒疫 苗与免 疫细胞 的接触 。超前 免疫 能使弱 毒 疫 苗 在体 内有 足 够 的增 殖 时 间而 不 被 血 液 中 的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遂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前言
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仅引起猪群发生原 发性病原感染,造成繁殖障碍和严重的呼吸道病, 而且引发死亡;更为严重的是损害猪的免疫功能, 导致免疫耐授,免疫麻痹,对疫苗注射不产生免 疫应答,致使机体抵抗力低下,易遭受其他传染 病和寄生虫病的并发与继发感染。当前在许多养 猪场和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饲养的猪群中发病率 和死亡率不断增高,病因复杂化、临床表现多样 化、经济损失严重,可能与猪群中广泛存在的免 疫抑制性传染病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猪的免疫 抑制性传染病的防治。本文就猪的免疫抑制性传 染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技术谈点意见,仅供同仁 们参考。
1.3 防治技术 兰耳病在我国猪群中感染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 大。当前要针对兰耳病以持续感染,隐性感染、免疫抑 制和易继发感染的流行新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才能防止的本病的流行与蔓延,减少经济损失。防治技 术如下: 1.3.1 严格检疫,慎重引种:兰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很 多情况是由于引种不慎,盲目引种,检疫不严而造成的 。引种时一定要认真调查种猪场生产管理与防疫卫生情 况,选择健康猪群,并严格检疫,保证种猪群中猪瘟, 伪狂犬病、兰耳病、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细小病毒病、 气喘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均为阴性,特别是注意避免 引入隐性感染的种猪。因此,种猪引入后一定要隔离饲 养,检疫观察1个月以上,并采血做血清学检测1次,驱 虫1次,补注有关的疫苗,健者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1.3.8 发生疫情时应采取的措施 1.3.8.1 发病猪群要严密封锁,避免疫情扩散 ,种猪不准出售;流产胎儿、胎衣及死猪全部 无害化处理;猪舍、用具与环境要用灭毒净、 百毒杀、强力消毒灵或卫康等消毒药进行彻底 消毒;未发病的猪群可通过饲料或饮水加药进 行预防,方法参照上述药物预防方案进行。
1.3.8.2 选用下列方案对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猪用干扰素,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天,重症可加量2倍;猪用转移因子,用法与 用量与干扰素相同,二者同时使用,分别肌肉注射,效 果更佳。同时配合复方录芝多糖注射液(含 灵芝多糖 、左旋氧氟沙星、免疫增强剂、体温调节因子),每公 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或者配合复方黄 芪多糖(含黄芪多糖、板兰根、鱼腥草、利巴韦林)注 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 3~4天; 或者配合抗毒杀注射液(含黄芪多糖、鱼腥草、利 巴韦林、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1毫升 ,每日1次,连用3~4天; 或者配合泰妙林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20 毫克,每日1次,连用3~4天。 治疗结束后,可以用预防药物拌入饲料中或饮水中 饲喂或饮水7天,以巩固疗效,加快康复。
2.1 当前发病情况 当前本病已经遍及世界各养猪国家,我国的猪群中感染 也普遍存在,已成为养猪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猪是圆环病毒Ⅱ型的天然宿主,各种年龄、不同性别 的猪都可感染,但并不都能表现出临床症状。我国目前 以圆环病毒Ⅱ型与兰耳病病毒双重感染而引发妊娠母猪 流产,产死胎和弱仔较为多见,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 ,可造成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母猪 如在妊娠中、后期感染圆环病毒Ⅱ型,病毒可经胎盘传 给胎儿,并迅速繁殖,引起母猪发热,食欲不振,精神 沉郁,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病后母猪受胎率低, 屡配不孕。断奶仔猪成活率低,死亡率可上升11%。断 奶仔猪发病多见于断奶后2~6周,发病病死率为 10%~20%,或更高。
1.3.2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产房、保育与育肥 三个阶段要彻底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以防病原体 在猪群中形成连续感染与交叉感染。每批猪转舍后要彻 底清扫干净,高压水冲洗,反复消毒三次,空舍三天后 再进入另一批猪,全进全出可有效的减少疫病的发生与 交叉感染。 1.3.3 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严格的兽 医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环境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饲养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洗澡后更换衣鞋;粪尿及 污物要无害化处理后排放,保持生产区与猪舍的清洁卫 生,通风良好、冬暖夏凉;不同日龄的猪只禁止混群饲 养,场内不要饲养其他动物,如牛、羊、禽、犬、猫等 ;驱赶鸟类,消灭鼠类,杀灭各种吸血昆虫等。尽可能 防止外源疫病的传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猪 场的污染。
1.3.4 药物预防:由于兰耳病感染猪群的免疫 功能受损,易引发一些细菌性的继发感染,故 当前兰耳病的危害性更多的表现在猪群的继发 感染。因此,在妊娠母猪产前与产后各1周,哺 乳仔猪断奶前与断奶后各1周、肥育猪转群前10 天三个阶段适当的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 菌药物,可防制细菌性继发感染,有利于控制 兰耳病的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2 引发免疫抑制的机理 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的危害性表现在可造成猪的免疫功能 被抑制,病毒能使发病猪血液中单核细胞和未成熟粒细 胞增加,而CD4+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意味着发病 猪的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从而缺乏有 效的免疫应答。因此,感染猪不能产生对其他免疫原的 有效免疫应答,并易诱发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与继发感 染的发生。近来研究证实,圆环病毒Ⅱ型为猪呼吸道病 综合征的原发性病原之一,常与兰耳病病毒、猪流感病 毒、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混合感染, 并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 门氏菌,猪放线杆菌及猪鼻炎支原体等病原感染。反过 来兰耳病病毒、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及多杀性巴氏杆 菌等病原在圆环病毒Ⅱ型的致病作用中又起着协同致病 作用,从而加重了猪呼吸道疾病发生严重性,使发病率 与死亡率大为增高。
1.3.8.3 母猪发生兰耳病后从恢复期开始即可产 生免疫力,对于再次感染兰耳病病毒均有抵抗 力,并能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可在推迟一个 泌乳期进行配种(21天内不配种),并改为人 工授精,对其妊娠与分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1.3.8.4 仔猪实行早期断奶(21天),隔离饲养 ;保育猪与育肥猪全进全出,避免交叉感染或 二次感染;不同日龄的猪不要混群饲养,否则 猪群中的带毒状况很难消除,这对种猪群的净 化非常不利。
药物预防预防方案如下: (1)阿奇霉素粉(含阿奇霉素、氟苯尼考、 克林霉素)100克,拌入300斤料中,连续饲喂 14天;(母猪用); (2)支原净120克加强力霉素160克,拌入1 吨料中,连续饲喂14天,同时于1吨水中加入阿 莫西林粉200克,连续饲用14天;(仔猪用); (3)利高霉素1.2公斤加阿莫西林200克,拌 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4天;(育肥猪和母猪用 ); (4)头孢拉定粉100克,加水200公斤混匀, 连饮10天。 断奶仔猪使用上述其他方案预防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一点药量。
1.3.5 免疫预防:管理水平高,生物安全好的猪群,周围 又没有疫情,尽可能不使用疫苗接种,特别是弱毒疫苗。 兰耳病阳性猪场,可考虑使用兰耳病灭活疫苗给母猪免疫 接种,虽然免疫保护力不够理想,但安全。一般后备母猪 于配种前40天首免,每头加猪用转移因子1毫升,与疫苗 分别稀释后混合同时肌注,21天后进行二免;生产母猪在 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加猪用转移因子1毫升,与疫苗分 别稀释后同时肌注。转移因子为一种低分子量的多肽—— 核苷酸复合物,具有传递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信息 的作用,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减少免疫抑制 、免疫麻痹及免疫应激的发生比例 。据 Botner等报道,使用兰耳病弱毒疫苗接种在提供免疫保获 的同时,存在持续向外散播疫苗病毒,并在猪场中循环存 在,甚至引发兰耳病暴发的危险。特别是妊娠母猪接种后, 疫苗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向未接种的母猪传播, 公猪接种后则可通过精液排毒,并经人工授精散毒。因此, 使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应慎重。
在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仔猪皮肤苍 白,被毛粗乱、厌食、消瘦、咳嗽、呼吸困难、淋巴结 肿大;有的腹泻、贫血、黄疸等。一般发病死亡率为 5%~20%,严重的死亡率有时高达40%以上。断奶后多 系统衰竭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见与兰耳病病毒或细小病毒 或伪狂犬病病毒并发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如猪副嗜血 杆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等),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 高。12~16周龄肥猪发病则表现为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皮肤出现出血性梗死,在后肢和会阴部的皮肤发生圆形 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外周紫红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 病灶常融合成条带状和斑块。病轻一般体温和食欲无明 显改变,并可自行康复。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厌食、减 重、腹、胸部和耳部皮肤发紫。多见散发,死亡率低。 除外,在临床上有时也可见到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肠 炎和猪先天性脑震颤等病型,都与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密 切相关。
1.1 当前发病情况 据上海卫秀余等(2004)对全国121个规模化猪场以PCR 检测兰耳病抗原结果看,检出阳性场91个,阳性率为 75.2%,证实我国猪群中感染兰耳病病毒比较普遍。从近 年来临床发病情况看,发病已由过去母猪繁殖障碍为主 转为以保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为主。在临床上见有初 产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及产死胎等;经产母猪则常表现 为滞后产,不发情或屡配不孕,而流产及产死胎的大为 减少;亚临床感染病例增多,隐性感染的母猪可经胎盘 将病毒垂直传染给胎儿,使猪群中呈现持续性感染,这 是当前兰耳病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病毒可在感染 的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断奶仔猪感染后出现典型的 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腹 泻,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消瘦,被毛粗乱,眼睑水肿 ,皮下水肿,耳部及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后的仔猪发 病死亡率可达80%~100%。
1.2 引发免疫抑制的机理 兰耳病是猪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兰耳病病毒能降 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感染细胞的凋亡,引起T细 胞亚群发生改变,对B细胞的功能和体内细胞因子的生产 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病毒的感染可造成猪的免 疫抑制,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其他病毒,细菌与寄生虫 病继发感染。所以在临床上常见兰耳病与圆环病毒Ⅱ型 ,猪瘟病毒或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支原体病, 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及猪肺疫等 ,使病情复杂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造成更大的经 济损失。同时,据有关实验报告证实兰耳病病毒对猪瘟 的弱毒疫苗的免疫应答有干扰作用,对肺炎支原体的免 疫效果也会产生严重干扰。在兰耳病阳性的猪群中使用 猪瘟弱毒疫苗和气喘病菌苗免疫,其猪群的抗体水平明 显偏低,致使猪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高,混合感染与继 发感染明显上升,这就是兰耳病阳性猪群中多发生呼吸 道病综合征,死亡率至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