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圈较难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通用2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通用2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通用2篇)七班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学问点归纳篇11生物学是讨论()和()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汲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和);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3有时由于调查的范围很大,不行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4根据()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根据()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假如以()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化()左右的深处。

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和()。

7大气圈是由()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

9()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它的表面大多掩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10动物植物等全部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还有()和()。

动物需要的养分物质是(食物),植物需要的养分物质是(无机盐)。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觉问题、)开头的。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13做完试验后,要把小动物()。

14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试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试验中的()。

15在讨论一种条件对讨论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试验,叫做()。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进行“观察鸡卵”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和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A.观察鸡卵时会用到放大镜B.观察鸡卵时,用镊子轻敲鸡卵的钝端C.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室的存在D.用探针挑可以让卵黄流出来,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答案:C分析:鸟卵的结构:A.鸡卵有保护内部结构作用的坚轫的卵壳。

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该结构可用于胚胎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A正确。

B.用剪刀轻轻敲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B正确。

C.为了证实所观察到卵壳上小孔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C错误。

D.鸟卵的卵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面包裹着卵黄膜,能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而用探针挑可以让卵黄流出来,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D正确。

故选C。

2、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B.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答案:C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A.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发育为雏鸡,未受精的鸡蛋不能发育为雏鸡,所以不管是单黄或是双黄蛋都只有经过受精才能可能孵化出雏鸡,所以受精的双黄蛋可能孵化出雏鸡,故A错误。

B.鸟卵结构中的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和胚盘(内有细胞核)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卵细胞,故B错误。

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故C正确。

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内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示两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此描述合理的是()A.与甲图的发育相似的昆虫有蜜蜂、苍蝇等B.甲图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A时期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D.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图乙中的d时期答案:C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重难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冲刺中考生物重点难点热点突破精讲课件

重难点01 生物和生物圈-冲刺中考生物重点难点热点突破精讲课件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⑦ _吃__与__被__吃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 者→三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如:草→鼠→蛇 →鹰。
(3)食物链的书写 a.任何一条食物链都开始于⑧ __生__产__者__,终止于最高级⑨ _消__费__者__。 b.食物链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c.食物链中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⑩ 分__解__者__和 11 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 , 只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 吃而发生的联系。
⑦ _斗__争__ 分、光照等
3.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 (详见实验突破)。
考点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环境的改变是否影响了生 物的生理活动进行判断。例如: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寒 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等。
(4)⑥ _分__解__者__是联系生物和环境的枢纽,能够将有机物 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植物重新利用,其主要包括营腐生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但有些动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
【方法指导】判断一个空间范围是不是生态系统,有两 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判断;另一种 是利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判断。
提示: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
(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越 12_多___ ,食物链越 13 __多__,食物网就越复杂。
【特别提醒】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不止位于一条食物 链上: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要吃多种植物,次级消 费者也有多种捕食对象,所以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有些 生物位于多条食物链上。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教案:初中生物《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圈》。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以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2. 认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圈的范围。

2.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以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环境。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圈的概念,解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 知识讲解: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引导学生通过地球仪观察生物圈的具体位置。

4. 实例分析:以具体的生物为例,说明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生物圈的范围,并简要描述生物圈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生物圈板书内容: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重要性: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列举三个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的例子。

2. 答案:(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例子:生物圈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生物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指的是生物的生存空间B.生物总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是指整个地球D.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

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

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A错误。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B错误。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生存环境,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鸡破壳而出B.钟乳石慢慢长大C.植物落叶D.葵花朵朵向太阳【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生长发育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在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BC.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符合题意。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重难点归纳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重难点归纳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2022年3月15日,国务院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国家药监局批准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利用克隆技术生产的抗体注射液治疗新冠病人,从上臂静脉打点滴,药物随患者血液送到病人肺部治疗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A.①→③→④→⑥→⑧B.②→⑧→⑤→⑦→⑧C.①→②→⑧→⑤→⑧D.⑤→③→④→⑥→⑦答案:A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根据血液循环图可知,患者从上臂静脉打点滴后,药物成分到达患者肺部的路径是,药物进入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患病部位)。

故选A。

2、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的关系的是()选项I II ⅢA.AB.BC.CD.D答案:B分析:图示Ⅰ、Ⅱ、Ⅲ之间的关系应为:Ⅰ包含Ⅱ,Ⅱ包含Ⅲ,Ⅲ的范围最小,Ⅰ的范围最大。

A.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因此,消化道不包含肝脏,肝脏属于消化腺,A不符合题意。

B.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囊、阴茎,B符合题意。

C.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和肺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营养物质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但维生素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科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将人类首次走出非洲的时间推前至少5.5万年。

初中生物难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生物难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生物难题精选(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某夫妇都能卷舌,且基因组成都为Aa。

从理论上推测,他们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是A.25% B.50% C.75% D.100%2.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

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幼生长高度(厘米)5月25日至6月16日0→6.20→31.0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31.0→72.9A.有促进作用B.有抑制作用C.有利也有弊D.无任何影响3.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4.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做法主要原理A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及时排涝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带土移栽花草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D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A.A B.B C.C D.D5.小麦有高杆和矮杆之分,将高杆小麦和高杆小麦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杆小麦和矮秆小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的高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由实验结果可知矮秆为隐性性状C.若用H/h表示基因,则子一代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为HH或HhD.子一代中矮秆小麦所占的比例为1/26.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 胸廓容积扩大B.b→c时: 吸气,膈肌收缩C.c→d时: 呼气,膈顶下降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7.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左心房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D.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8.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乳酸菌发酵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糖尿病药物——转基因技术C.小羊“多莉”的诞生——杂交育种D.宇航员“抗荷服”的研制——仿生技术9.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10.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解题方法技巧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解题方法技巧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解题方法技巧单选题1、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为肾单位模式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⑤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③肾小囊中,形成原尿C.④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网,便于重吸收作用D.血液流经⑦后尿素含量降低答案:A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图可知: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小球、⑥毛细血管、⑦肾静脉。

A.血液流经⑤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蛋白质的浓度增高,养料含量有变化,而氧气没有变化,还是动脉血,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B正确。

C.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C正确。

D.由于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因此,血液流经⑦肾静脉后尿素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A。

2、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合理的是()①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②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③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④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结合分析,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B符合题意。

故选B。

3、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心脏四腔中,2的壁最厚,是体循环的起点B.a血管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内流动脉血C.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D.心脏中血液沿1→2、3→4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答案:B分析:观图可知: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a是主动脉、b是肺动脉,解答即可。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解题技巧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解题技巧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辨别蚯蚓前端最简单而准确的方法是A.能吃东西的一端是前端B.能运动的一端是前端C.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D.较粗的一端是前端答案:C分析: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的前端稍尖,靠近环带,后端稍圆,远离环带。

故选C。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列关于微生物种类与其应用搭配合理的是()A.AB.BC.CD.D答案:A分析: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包括很多方面,如食品的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等。

ABD.在食品制作方面:人们利用醋酸菌作醋,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等,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A正确,BD错误。

C.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C错误。

故选A。

3、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

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C.蚂蚁找到食物后留下气味D.刺猬受到攻击时身体会缩成一团答案:D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

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

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是同种动物通过动作进行交流,属于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是同种动物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蚂蚁找到食物后留下气味,是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刺猬受到攻击时身体会缩成一团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4、家庭制作米酒时,把适量糯米淘净,蒸熟,摊开冷却后装入清洁容器中,再将碾碎的酒曲与其混合均匀后密封。

下列酿酒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淘净糯米是酿酒过程中消除杂菌的主要措施B.将蒸熟的糯米饭摊开冷却目的是防止高温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C.加酒曲目的是让酒曲中的微生物将糯米饭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D.密封容器目的是提供一个无氧或缺氧的环境答案:A分析:家庭制作米酒利用的是酵母菌发酵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则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出较少的能量。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A.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蚯蚓能翻耕土壤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C.夏天温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答案:B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A.蚯蚓适于穴居生活,在土里钻来钻去,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利于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正确。

C.细菌的生活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夏季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3、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并记录了学校花园里所看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见以下调查表)。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答案:D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为了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实验前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目的是将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耗尽或运走。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AB.甲、乙两个装置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都正确。

CD.丙、丁两个装置中放的都是能萌发的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C正确,D错误。

故选D。

2、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

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番茄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推测,6°C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B.12°C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6°C贮藏时,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呼吸速率先缓慢增加后减弱D.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中的有机物会减少答案:B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一部分转化为热能。

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A.6℃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弱,利于果实贮藏,A正确。

B.据图中曲线图可见: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B错误。

C.由图可知,6°C贮藏时,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呼吸速率先缓慢增加后减弱,C正确。

初中生物知识重难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重难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重难点总结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有超过二分之一的超重或肥胖。

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有6亿人超重或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排第一位。

下列有关“肥胖”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乳化脂肪和消化脂肪的场所都发生在小肠C.肥胖的人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体内的脂肪D.肥胖是由于遗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的答案:C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A.脂肪在小肠内胆汁的作用下乳化为脂肪微粒,脂肪微粒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A 不符合题意。

B.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所以肥胖的人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体内的糖类,故C符合题意。

D.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所以引起肥胖的因素与遗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一般相当于本人体重的()A.1%~2%B.7%~8%C.40%~45%D.20%~30%答案:B分析:成年人血液的总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正常的血量,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的基础。

成年人血液的总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度???学校9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图表示在某个生态系统中,A 、B 、C 三种生物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A 、B 、C 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 是( )A. CB. AC. BD. A 和B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数量增多后,b 数量会减少,说明a 以b 为食物,那么a 是消费者,b 数量减少后,c 的数量会增多,说明b 以c 为食物,那么b 也是消费者,那么只有c 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点评:此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

2.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如已看到图1中甲所示的物象,要想看到乙所示的物象,应将装片往右下方移动B .图2中的②具有切断食物的作用C .图3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的呼气状态试卷第2页,总15页D .图4所表示的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 【答案】A【解析】图2中的②是犬齿,具有撕裂食物的作用,图3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这时是在吸气,图4只有一条食物链,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

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答案】C【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数量占85%,乙的数量占7%,丙的数量占6%,丁的数量占2%,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 故选:C .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B.某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关系是野兔>草>狼C.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胚胎→受精卵→胎儿D.人体肺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答案】D【解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不是成对的,只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一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数量最多的;生殖发育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胎儿。

5.以下哪种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 )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A【解析】A :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但是森林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0,比海洋小的多,因此不是产生氧气最多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6.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雁南飞B.鱼跃龙门C.冬去春来D. 麦浪滚滚【答案】C【解析】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雁南飞、鱼跃龙门、麦浪滚滚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而冬去春来是季节变换不属于生物.故选:C.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态位的分化B. 生态位分化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C. 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内竞争的结果D.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总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除【答案】D【解析】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也有可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不一定总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淘汰。

8.以单位面积计算,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比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 无法比较 D.前者多于后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功能。

热带雨林中虽然残枝落叶比温带森林的多,但是因为其高温多雨等条件,为微生物和其他分解者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所以分解作用要强得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就少。

而温带森林土壤冬季低温,微生物活动的相对较少,分解作用也就弱的多,有机物的积累量就多,所以土壤中的养分也就多。

东北平原的黑土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

同样,世界三大黑土肥沃带(即东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形成也是这个原因。

故选B。

9.在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60mol的二氧化碳,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可达A.1255kJ B. 1161kJ C.2870kJ D. 1148kJ【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应。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60mol的二氧化碳,由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可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的量为10mol,每mol葡萄糖中储存了2870kJ的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其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因此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为10*2870*20%*20%=1148kJ。

答案为D。

10.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

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体实例: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表示企鹅为了适应生活环境改变自身特征,并且会延续下去,并在演化的过程中继续根据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异,故选择C11.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马B.狗 C.羊D.老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以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以其它动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是以动物和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杂食性动物是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动物的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选项中马、羊都是植食性动物,老虎是肉食性动物,狗是杂食性动物。

试卷第4页,总15页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食性。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根据营养对象的不同把动物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12.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2B.1/3C.1/4D.1/5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却是一个少林国家,就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我国仅仅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所以选D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A .冬眠的蛇相互缠绕B .石莼分布于近海水的表层 C. 厄尔尼诺现象使某种生物冬季发情 D. 北极狐的耳朵比非洲狐的小 【答案】C【解析】A 项中的蛇是为了取暖才相互缠绕,B 项的植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温度才生长在近海水的表面,D 项的北极狐耳朵比较小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故选择C14.一条食物链中,兔子不吃狼,但狼吃兔子,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 、氧循环是单向的 B 、水循环是单向的 C 、碳循环是单向的 D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答案】D【解析】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遵循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流动方向是单向流动的。

15.右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 .若y 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 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

B .若Y 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 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

C .若Y 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B 点是傍晚时段。

D .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Y 表示兔的数量变化。

【答案】C【解析】解:A 、若y 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 曲线表示肺泡容积增大,因此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吸气时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故不符合题意;B 、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若Y 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 段曲线表示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将血液中葡萄糖合成糖原.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是傍晚,最高的是早晨.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B点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应该是早晨时段,不是傍晚.故符合题意;D、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兔由于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当兔的数量过多时,由于食物不足,兔的数量又大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试卷第6页,总15页装…………○※※要※※在※※装※※装…………○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判断题(题型注释)16.平均数是群体的代表数,因此,它能较全面地反映群体数量性状的特点。

【答案】×【解析】平均数反映了群体的平均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