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隐默的鲁迅——论鲁迅的“第一次绝望”
鲁迅的绝望
零季嫂鉴赏苑ⅡA N SH A N G Y U A N鲁迅不愧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眼光敏锐.思想深邃。
敏锐的眼光看透了社会的黑暗.深邃的思想表达了社会的绝望.这种绝望主要体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中国社会下层民众的愚昧和麻木、知识分子的自私和懦弱,正是鲁迅的双重绝望.在鲁迅看来.中国社会进步最可怕的敌人.不是统治者的凶残暴虐.而是备受奴役与摧残的民众的麻木不觉悟.对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无动于衷,一任处置。
阿Q临刑时努力将圈画得圆一些:华老栓千方百计求得革命者的鲜血为儿子治痨病:可怜的夏四奶奶因儿子革命被杀头而羞愧……一幕幕血淋淋的事实将一颗颗沉睡不醒的灵魂和盘托出。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
鲁迅大声疾呼:我们的中国怎么还能进步?现实的中国还有什么希望?同样.鲁迅也将这两重绝望充分地表现在《祝福》中。
首先.作者生动鲜明地刻画了祥林嫂惨遭折磨而无怨的悲剧性格.展示了她的悲剧命运和麻木灵魂。
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有三层:一是经济剥削。
祥林嫂手脚粗大,又有力气.做工抵得上一个男子.每月工钱却只有五百文。
只合富人家的半盘鱼翅,而一次虚无的“捐门槛”就骗取了她的全部积蓄.经济上最终一无所有.沦落为乞丐。
二是精神折磨。
年轻健康、吃苦耐劳、精明能干、安守本分的祥林嫂本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因丈夫死了就背上了不洁的罪名.遭受歧视与诬蔑.为给小叔子娶媳妇又被婆婆强行卖给贺老六.以至后来衣食无着,冻饿致死。
这使祥林嫂不仅忍受饥寒.还饱受孤寂和遭劈的恐惧。
三是逆来顺受。
对于雇主的盘剥、精神40l文学与人生12013.2☆刘江的摧残、迷信的欺骗,她是那样的无怨无悔.把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视为常理。
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她是那样的卖力.“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1:3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对命运的屈服与忍受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捐门槛拿出了全部所得.却那样的高兴;面对别人的嘲笑,却一言不发:一步步被逼上绝路.却没有一丝的悔悟。
《野草》中佛教思想的体现
《野草》中佛教思想的体现《野草》面世已八十多年了,但面对这一丛“野草”,总是隐隐感到,有一种核心的东西存在着,却难以抵达。
像一粒跌落人间的陨石,尽管再小,却来自一个更广大的宇宙,《野草》的背后,似乎也有一个广大而未知的精神世界。
《野草》的信息,只有在进入这个精神世界后,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破译。
我想指出的是,这一隐藏在《野草》背后的精神世界,是佛教。
鲁迅与佛教的关系,作为“鲁迅与×××”的研究模式,早已成为研究对象,鲁迅与佛教的事实性联系,就像鲁迅研究的其他领域一样,也几乎被穷尽。
基本的事实是,鲁迅接触过佛教,曾大量购阅佛典,但他并没有皈依三宝,在气质与个性上看,甚至与佛教相当隔。
这里强调佛教对鲁迅的影响,就像上文所言《野草》背后似乎有一个广大的精神世界一样,确实是出于一种直感,我感到,在外在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与佛教似乎格格不入的鲁迅身上,潜隐着一股来自佛教的气息,这些,亦已成为人间鲁迅的底色。
鲁迅与佛教,二者若即若离,且皆幽深曲折,若仅限于事实性层面,或仅执著于佛教的义理作对照式阐释,似难深入。
深得佛门三昧的徐梵澄曾借用庄子“雷声而渊默”语形容鲁迅:其冷静,“渊默”,不能纯粹是对辛亥革命后的许多事情的失望造成的,必亦是由于一长期的修养,即内中的省察存养而致。
换言之,在自己下过绝大的功夫。
显然,这必是受了佛经或老、庄的影响。
①诚哉知人之言,其人更多的精神信息,蕴于“渊默”之中。
但由“雷声”而探其“渊默”,则又何其难也。
《野草》与佛教,亦复如是。
一鲁迅与佛教的因缘鲁迅与佛教,曾有一定因缘。
为求平安,他自小就被父亲领着拜当地长庆寺的主持和尚龙师傅为师,赐法号长庚;幼时出入迎神赛会和目连戏,“无常”和“女吊”等佛、道结合的民间宗教文化,也给他一定的熏陶。
如果龙和尚是他的第一个师傅,则他的第三个师傅也与佛教有关,留学日本时,曾随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和楚辞,章氏其时已转治佛学,倡以佛法救国,深请唯识宗。
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绝望美学
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绝望美学鲁迅在《野草?希望》中吟诵“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正如许多论者所言,“绝望”是鲁迅人文精神的起点,也是鲁迅的精神特质。
这一精神特质必然会反映到鲁迅小说创作中来。
一、绝望的营构鲁迅在小说中,通过多种手法极力向读者传达一种绝望的阅读感受,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达到他“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目标。
1、阴冷峻硬的环境鲁迅小说写景常透出阴冷的氛围。
《故乡》中隆冬的荒凉萧索,《祝福》里鲁镇飘飞的雪花,《药》的结尾处的“安特莱式的阴冷”……这些固然都是实景,但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作者的审美对象后,经过主观情感的过滤与选筛,分解和综合,重现在作品中,已经很自然地和悲剧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了。
这种阴冷峻硬的环境,无意有力营造了一种绝望的心理氛围。
鲁迅还十分擅长于以乐境写悲。
孔乙己是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离去的。
祥林嫂是在喜庆的旧历年前夕,在欢乐祥和的祝福声中逝去的。
阿Q是在大团圆的结局中人头落地的。
以乐境写哀,一倍见其悲哀。
通过悲乐互衬,悲之更悲,更加营造了阴森窒息的情境氛围,小说的绝望感更加强烈。
2、毫无意义的反抗鲁迅小说中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最大的斗争,但最终消失在毫无意义的反抗之中,颓废或者毁灭。
更让人绝望的是,主人公越是反抗,表面上仿佛朝胜利的希望迈进了一步,但更悲惨的结局等待在前面。
祥林嫂到鲁庄后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这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种抗争。
但不久,她的婆婆把她劫回,强嫁给山里人。
她死活不同意,也进行了生死的抗争。
为了来世的幸福,听柳妈的话,捐赎罪门槛,也是对现实的抗争,但得到的仍然是歧视。
在层层重围中,这个女人终于完全失去了抵御能力,在精神上走向了死亡,而肉体上的死亡也就为期不远了。
可以这样说,祥林嫂的每一次反抗,带来的都是更大的回击。
这无意义的反抗,带给读者强烈的绝望感。
3、强烈孤独的无助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都是孤独无助的,其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吃人的“礼教”,仿佛有形,又似无形。
感受鲁迅心中的那一份绝望
感受鲁迅心中的那一份绝望以前心目中的那个鲁迅,似乎大多停留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等等口号性十分之强的记忆里。
这次重读鲁迅,或许是因为进入大学后视野、价值观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居然一反过去对鲁迅的看法,感受到的不再是鲁迅满腔热火的革命激情或是改造国民的迫切心情之类,而是一片寂静无声的黑暗——我想或许应该把它称作绝望吧。
在我看来,鲁迅的绝望,主要有两个方面——家庭的不幸和民族的不幸,当然民族的不幸。
鲁迅自幼家道中落,从小康转入困顿的这样一个过程让鲁迅自小就感受到种种世态炎凉,而中医未能挽救其父之性命一事,更是促使鲁迅走上了学医之路。
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说的:“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然而鲁迅却依然悲观地发现,中国人的大病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不医好那些“一任他们玩把戏,只是看”的“观斗”者,中国人就算练出了八块腹肌也仍然改不了其“中亚病夫”的本质。
弃医从文之后,鲁迅开始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然而打击却历来也不会缺少,鲁迅“看来看去,看到最后竟怀疑起来,于是失望”。
辛亥革命革去了皇帝,却又看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等。
而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又如何呢?一个被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却仍为“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而出乎其意料之外,一个以其对进步人士的血腥镇压给鲁迅留下了“无法忘却的记念”。
如此种种,说鲁迅的内心被一团漆黑的绝望所包围,我想应该是不过分吧!《野草》题辞开篇就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为何开口即空虚?因为无话可说,因为无人可诉。
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之境!鲁迅以“死火”自喻,然而结果却是或者留在冰谷、冰冻而死;或者走出冰谷,烧完而亡。
《影的告别》中,“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由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鲁迅究竟要去哪里?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只能一直“彷徨于无地”。
鲁迅的绝望与历史_读竹内好的_从绝望开始_孙歌
鲁迅是一个真正的战士,至死不曾放下他的 投枪,但同时他并非通俗易懂的战士,他充满政 治智慧的现实洞察力使他拒绝子路式的有勇无 谋,决不随便去践无须必践的荆棘。这似乎使他 不止一次得到“油滑”、“胆怯”的恶名,大概也是 他自称“终于不是战士”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 是,鲁迅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使得他不会对“无物 之阵”产生“实有”的幻觉,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战斗精神对无物之物进行宣战。这也是他所 说的“绝望的抗战”的内涵吧。
鲁迅的绝望与历史*
——读竹内好的《从绝望开始》
■孙 歌
[内容提要]鲁迅的绝望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绝望的内涵,涉及到如何理解鲁迅 特有的战斗精神。对于鲁迅而言,绝望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抗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 实有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格的杂文的支撑。竹内好借助于鲁迅,提 出了一个有关后发达地区自我变革的思想课题:在进行思想变革的时候必须警惕新包装之下的旧内容。 它是否仅仅是作为一个外来的权威凌驾于旧秩序之上?这也正是今天重新阅读竹内好的意义。
《入门》是这样确认鲁迅的绝望的:
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绝望美学
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绝望美学鲁迅在《野草?希望》中吟诵“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正如许多论者所言,“绝望”是鲁迅人文精神的起点,也是鲁迅的精神特质。
这一精神特质必然会反映到鲁迅小说创作中来。
一、绝望的营构鲁迅在小说中,通过多种手法极力向读者传达一种绝望的阅读感受,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达到他“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目标。
1、阴冷峻硬的环境鲁迅小说写景常透出阴冷的氛围。
《故乡》中隆冬的荒凉萧索,《祝福》里鲁镇飘飞的雪花,《药》的结尾处的“安特莱式的阴冷”……这些固然都是实景,但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作者的审美对象后,经过主观情感的过滤与选筛,分解和综合,重现在作品中,已经很自然地和悲剧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了。
这种阴冷峻硬的环境,无意有力营造了一种绝望的心理氛围。
鲁迅还十分擅长于以乐境写悲。
孔乙己是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离去的。
祥林嫂是在喜庆的旧历年前夕,在欢乐祥和的祝福声中逝去的。
阿Q是在大团圆的结局中人头落地的。
以乐境写哀,一倍见其悲哀。
通过悲乐互衬,悲之更悲,更加营造了阴森窒息的情境氛围,小说的绝望感更加强烈。
2、毫无意义的反抗鲁迅小说中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最大的斗争,但最终消失在毫无意义的反抗之中,颓废或者毁灭。
更让人绝望的是,主人公越是反抗,表面上仿佛朝胜利的希望迈进了一步,但更悲惨的结局等待在前面。
祥林嫂到鲁庄后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这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种抗争。
但不久,她的婆婆把她劫回,强嫁给山里人。
她死活不同意,也进行了生死的抗争。
为了来世的幸福,听柳妈的话,捐赎罪门槛,也是对现实的抗争,但得到的仍然是歧视。
在层层重围中,这个女人终于完全失去了抵御能力,在精神上走向了死亡,而肉体上的死亡也就为期不远了。
可以这样说,祥林嫂的每一次反抗,带来的都是更大的回击。
这无意义的反抗,带给读者强烈的绝望感。
3、强烈孤独的无助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都是孤独无助的,其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吃人的“礼教”,仿佛有形,又似无形。
《野草》-鲁迅内心绝望和反抗的思想流程
《野草》:鲁迅内心绝望和反抗的思想流程摘要:《野草》是鲁迅众多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但也是真正解开鲁迅内心所思所想的密钥。
鲁迅运用广义的象征,隐晦地表达了他的私人感情和思想中虚无的一面。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从绝望到反抗的思想流程,最终他还是以决绝的姿态继续前行,反抗绝望。
关键词:虚无绝望反抗鲁迅在《野草》中充分地实践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一书中的理论,“生命力受到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是文艺的根底,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作者借助于诗的语言通过变形、夸X、联想、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个诡异的艺术世界,意象重重,朦胧晦涩。
鲁迅说《野草》只属于他自己,于是他在创作时就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可是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鲁迅,我们还必须走进《野草》。
尽管当时在白色恐怖之下,鲁迅面临巨大的创作压力,但这并不是造成其运用隐晦手法创作《野草》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仍然敢于公开指责政治当局的残暴。
而“《野草》大多数篇章就是记录‘我’的梦境,将不能或不愿说的现实感触经过心灵的消化、过滤与转换,升华为奇崛怪异、瑰丽浓郁的意象象征”。
笔者以为这“不能或不愿说的现实感触”是其运用梦的话语方式隐晦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主要原因,“不能或不愿说的”即是他思想中虚无黑暗的一面和他的私人情感,而后者是最主要的触发点。
一、自身思想的虚无鲁迅是那个时代的觉醒者,他敏锐地看透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与无望。
《秋夜》中奇怪而高的夜的天空,《希望》中没有月光的黑夜;《过客》中黄昏下的荒野,《失掉好的地狱》中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它们都是黑暗社会的象征。
谄媚的奴才、麻木的看客、愚昧的庸众扑灭了觉醒者燃起的希望之火。
同时他也反过来怀疑先驱者所描述的美好未来世界,《影的告别》里的“影”怀疑自我,怀疑黄金世界的有无,怀疑天堂的存在,鲁讯曾向世人质问:“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
从《呐喊》看鲁迅小说的绝望感
9神州文学从《呐喊》看鲁迅小说的绝望感盖明浩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摘要:鲁迅的小说中写了很多的死亡,也写了很多建构出来的希望,死亡和希望相互交织,透露出鲁迅深深的绝望感。
鲁迅的绝望不仅仅体现在《彷徨》中,也体现在《呐喊》中。
本文将以鲁迅《呐喊》为例,从中探讨鲁迅小说中的绝望感。
关键词:鲁迅;《呐喊》;绝望感鲁迅的小说中写了很多的死亡,《明天》中宝儿的死、革命者夏瑜的死…也写了很多的希望成分,《明天》中没有叙述单四嫂子和宝儿能否梦中相见,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添了一个花环…其中的死亡和希望是耐人寻味的,因为鲁迅《呐喊》中的“死亡”是彻底地死亡,那些希望的成分也是建构出来的希望,是零星渺茫的,二者归根结底也都透漏出一种绝望感。
鲁迅先生曾借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于虚妄,与希望相同”来说明绝望,可见希望之断绝就是绝望。
在《呐喊》中,死亡和希望作为绝望的两种表现现象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一《白光》用主人公陈士成的一天展示了他走向死亡的全部过程。
封建科举制度传承千年,成为寒门人士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的必经之路,当陈士成第十六次看见榜上无名的时候,终于承受不了这种失败,精神出现恍惚,这时的他已经近乎绝望。
他醉心仕途,十六次考试场场落选,这位知识分子在自己始终热衷的“金榜题名”幻想中耗尽了青春,在仕途成了绝望的时候又幻想发财,祖母口中能发财的谜语成了他唯一的希望,最终的他也因为这未知的财宝在一团白光的照射下溺水而亡,他的精神跟着他的肉体一同地死去了。
热衷仕途的陈士成最终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致死,一个文人十六次科举失败后非但没有觉醒反而又因为钱财而死,这是鲁迅对于受封建毒害的知识分子不开化的绝望,陈士成落榜后害怕邻居的眼光及早关门,以及死后被打捞上来的陈士成浑身没有什么衣物,邻居也懒得去认,就由地保埋了。
鲁迅通过对陈士成死后被扒光衣服的描写,展示出当时的群众也都是麻木不开化的,显示出当时的社会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深深地表现出鲁迅得到绝望感。
解读鲁迅的绝望和孤独
解读鲁迅的绝望和孤独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伟大,不单单体现在其数量庞大的作品上,更体现在鲁迅先生那超出一般文人的独特的思想上。
鲁迅的思想极其复杂。
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像五四时期其他启蒙作家,对引进西方思想的中国有自己的憧憬,对旧习俗旧文化旧道德进行着强烈而深刻的批判;然而,另一方面,他的超前的思想意识使他觉得这一切于改造国民劣根性是作用甚微的。
比如他在《伤逝》中的描写,他让子君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见,鲁迅对子君的反抗意识是大加赞赏的。
然而,小说的悲剧性结局,又反映出鲁迅先生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当所有作家都极力赞颂自由婚姻的时候,只有鲁迅先生看出,没有社会物质的保障,没有国民意识的提高,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再美的自由恋爱也不过是飘渺的云朵,偶尔一阵愚昧却蕴含着巨大威力的小风吹过,什么就都散了。
无疑,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鲁迅是悲观的,是充斥着孤独与绝望的。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的这种绝望与孤独归因于性格使然。
在这种思想的背后,体现着鲁迅的生平生活环境,更显示着近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当时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顶尖级大文豪,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鲁迅在南京求学到去日本留学,期间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
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学堂。
接触到了《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的书籍,阅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鲁迅先生被惊醒的作文
鲁迅先生被惊醒的作文在一个静谧的深夜,鲁迅先生本在那历史的长梦中安睡。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喧嚣,却将他从沉睡中惊醒。
这得从如今的社会现象说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忙碌,忙碌到忘记了思考,忘记了那些曾经的警醒。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无意义的喧嚣,各种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的噱头。
虚假的新闻像病毒一样传播,误导着大众的认知;肤浅的娱乐节目霸占着屏幕,让人们沉迷于短暂的欢笑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
就说那随处可见的“标题党”吧,为了骗取点击量,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惊爆!不看后悔一辈子”“史上最……”,可当你满怀期待地点进去,却发现内容空洞无物,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鲁迅先生若是看到这一幕,恐怕会气得拍案而起,痛斥这种对大众智商的侮辱。
还有那泛滥成灾的网络暴力,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肆意释放着自己的恶意。
仅仅因为一点小小的分歧,或者是莫须有的猜测,就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语言之恶毒,让人不寒而栗。
曾经有一个普通人,只是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点滴,却因为一些人的无端嫉妒和恶意揣测,被骂得体无完肤,甚至影响到了现实生活。
鲁迅先生若知晓,定会对这种人性的丑恶感到悲哀和愤怒。
再看看那些所谓的“网红”,为了出名不择手段。
有的装疯卖傻,有的卖弄风骚,毫无底线地迎合着某些低俗的趣味。
他们传播的不是正能量,不是知识,而是虚荣和浮躁。
真正有内涵、有价值的东西被冷落,而这些肤浅的表演却受到追捧。
在这混乱的景象中,鲁迅先生怎能安睡?他曾经以笔为剑,为的就是唤醒民众,让大家摆脱愚昧和麻木。
可如今,种种乱象仿佛在告诉他,他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他或许会想起自己曾经奋笔疾书的那些日子,为了揭示社会的黑暗,为了让人们看到真相,他不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的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然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逐渐偏离那盏明灯指引的方向。
我们沉迷于表面的繁华,忽略了内心的空虚;我们追求着短暂的快乐,忘记了长久的价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阅读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有感作文
阅读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有感作文《关于“阅读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有感》
哎呀呀,说起这个“阅读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呀,我就想到了一件事儿。
有一次我去图书馆,想着找本有意思的书来看。
在那满是书的架子间穿梭,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样。
突然,我看到了一本鲁迅的书,心里就想:嘿,这不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嘛。
然后我就把它拿起来,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准备好好读一读。
我翻开书,开始看那些文字。
刚开始的时候吧,感觉有些云里雾里的,那些句子好像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我就一边看一边在那琢磨,这到底是啥意思呀。
看着看着,我就有点犯困了,眼皮直打架。
但我还是强打着精神继续看,心想可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呀。
我努力去理解鲁迅文字背后的深意,可是感觉越看越费劲。
这时候我就想,哎呀,这真正的鲁迅还真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呢,就好像他在那沉默着,我得使劲去猜他到底想说啥。
我就在那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挠脑袋的,那模样肯定特搞笑。
等我好不容易看完了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大战似的,精疲力竭。
我把书合上,坐在那发了会儿呆,心里还在回味着刚才阅读的那种感觉。
从那以后呀,我每次想到鲁迅,就会想起那次在图书馆的经历,想起自己努力去读懂他时的样子。
我觉得呀,阅读真正的鲁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时候他真的就像沉默着,等着我们去慢慢探索、慢慢领悟呢。
这就是我关于“阅读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的一点小小的感受啦,虽然有点好笑,但真的是很真实的体验呢!。
鲁迅体作文寂寞
鲁迅体作文寂寞
再也没有鲁迅了,没有。
先生已去了七十年,我们一直在赞叹先生的文章,一直在背诵先生的名篇,一直在怀念先生的事迹。
鲁迅是空前的,纵观中国文学的漫漫长路,他是最耀眼最璀璨的一颗星。
他个性的为人,他个性的文笔,文坛中为数寥寥。
鲁迅是绝后的,他的文学成就迄今无人能及。
人们一直在为先生个性的文章叫好,无人不晓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
但能说出这些的人们并不完全清楚鲁迅的痛楚与寂寞。
先生为中国文学杀出了一条血路,颇为尴尬的是,路上再也没有人走了,我感到先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哀。
先生的个性文采和犀利笔锋,让现代人难以接受。
现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愿让犀利的目光洞穿自己的弱点,不愿意受到委屈。
鲁迅注定是寂寞的,那个寒冷的大年夜里,在鲁镇的祝福声中逝去的祥林嫂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化为一个小黑点,随时光的流逝,被记忆封存。
鲁迅在山西的一次逗留
鲁迅在山西的一次逗留
佚名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鲁迅没有到过山西,可以说对于这位世纪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山西于鲁迅先生缘悭一面。
但是准确地说,鲁迅曾有一次机会由南向北横穿山西,可惜行程改变,鲁迅只是在山西的南端,曾经短暂地踏在黄河岸边山西的土地上,稍稍领略了山西的风光和风物。
【总页数】2页(P42-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6
【相关文献】
1.十年隐默的鲁迅——论鲁迅的"第一次绝望" [J], 汪卫东
2.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公开非议鲁迅事件始末——1951年邵祖平“污蔑”鲁迅事件探析 [J], 于强
3.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公开非议鲁迅事件始末——1951年邵祖平“污蔑”鲁迅事件探析 [J], 于强;
4.山西省地方志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山西省年鉴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J], 张瑞琴;孟彩虹
5.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和山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阳泉召开 [J], 王香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外阅读】十年隐默的鲁迅论鲁迅的“第一次绝望”
【课外阅读】十年隐默的鲁迅——论鲁迅的“第一次绝望”鲁迅与绝望,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
但学界谈到鲁迅的绝望,受《〈呐喊〉自序》等自述性文章的影响,多指向日本时期弃医从文的挫折,并以北京绍兴会馆的六年为其标志。
其实在笔者看来,鲁迅的一生经历过两次绝望:一次如上所述,开始于日本时期,以北京绍兴会馆六年的沉默为标志;一次形成于《新青年》解体,以1923年的沉默为标志。
对于鲁迅的第二次绝望,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基于对鲁迅第二次绝望的发掘,回顾和重新梳理鲁迅的第一次绝望,意在把它放到鲁迅整体的精神结构和心路历程中来重新把握,连接起两次绝望的内在逻辑线索,并就其对于鲁迅的意义作出新的评判。
一1909年,鲁迅提前中断了留学生活回国,广采博收、激扬文字的日本时期结束了。
从是年回国到他发表《狂人日记》的1918年,约十年时间,鲁迅在国内辗转于杭州、绍兴、南京和北京,经历了从教员、中学堂监督到教育部官员的频繁转换的生涯,其间1912至1918六年,鲁迅只身寄居于北京的绍兴会馆,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寂寞”的S会馆时期。
这十年,与他频繁转换的生活轨迹相比,笔述生涯则暂显停顿,比较于其前的慷慨激昂的日本时期和其后的“一发而不可收”的五四时期,显然独自构成了一个“心声”隐默的十年。
《鲁迅全集》所收这期间所著文字,仅见1912年的《〈越铎〉出世辞》、《辛亥游录》、《怀旧》,1913年的《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另有1915年一篇、1916年一篇、1917年四篇、1918年两篇,除了1916年者为文牍“签注”,其它皆为据手稿编入的短篇金石、文献考订手记,写作月日不详。
通观这些文字,1915至1918年者多为学术札记,是作者思想论战和文学创作之外的学术研究及个人爱好的文字遗留;1913年的一篇为发表于教育部部刊的带有行政呈文性质的文章;1912年之《辛亥游录》是日记性质的生物考察的记录,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越铎〉出世辞》为《越铎日报》创刊绪言,《怀旧》为文言小说。
其实,鲁迅是绝望的
其实,鲁迅是绝望的北游独立评论思辨洞见请把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01鲁迅是桀骜不驯的,是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杠精。
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没有被他骂过的,很少了。
没错,所有人都看到了鲁迅的愤怒与傲慢。
但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绝望。
对于鲁迅,我有过两句评语,熟悉北游的老朋友都知道。
第一句,鲁迅具有天才般的洞察力,是最懂中国和中国人的唯二人选。
关于这一点,很多读者都认同。
另外,我也说过,从我个人喜好来说,我并不喜欢鲁迅。
因为我更喜欢系统化的思想者,比如康德,比如哈耶克。
所以我说,思维的盲区,让最懂中国的鲁迅,没有能力贴近正确的路径,这令人遗憾。
我这第二句评语,让许多读者好奇并困惑,似乎觉得跟我第一句评语自相矛盾,为什么北游心目中最懂中国的人,却不知道中国的正确路径在哪里呢?于是想听我聊聊。
我今天就是来兑现这个承诺的。
相对于文学成就来说,我一直认为,鲁迅更像个思想的革新者,他写小说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说事。
他弃医从文,是因为他认为中国人的病症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
他也确实做到了,他把中国的五脏六腑都血淋淋的展示在了我们面前,这非常了不起,然而,他却突然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开不出药方来。
于是,他绝望了。
看得越清楚的人,往往越绝望。
02鲁迅的桀骜不驯、愤世嫉俗,其实都只是在掩饰他不知去路的绝望。
他说:“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
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很多人会说,鲁迅是个激进的左派,喜欢革命,喜欢破坏,我从来没不这么认为。
实际上,鲁迅对破坏者的鄙视,才是贯穿一致的。
他认为中国传统式的破坏,不是寇盗式的,就是奴才式的,结局都是一片瓦砾。
鲁迅告诉我们,中国人很难是个建设者,却非常容易变成一个破坏者,会因为个人的失败而破坏社会。
关于写鲁迅的作文(通用54篇)
写鲁迅的作文关于写鲁迅的作文(通用54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写鲁迅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鲁迅的作文篇1我心目中的鲁迅是伟大的、高尚的、平凡的、为人民服务的。
伟大的领袖主席曾经评价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鲁迅还非常关心爱护青年,他一生接待过来访的青年五百多名,给进步青年写信三千五百多封。
鲁迅不但关心进步青年,而且关心爱护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劳动人民。
他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强盛,把自己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了。
因此,鲁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一定要像他那样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努力工作。
实实在在的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我清清楚楚的记着,他那黄里带白的脸,瘦的真让人担心,头上的头发像一把刷子一样直竖着,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形成他那独特的形象和外貌,他逝世时,许许多多的人都来追掉他,向他致敬,有的都失身痛哭,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花圈和挽联堆满房间,各种各样的人都来了,有工人、学生、青年、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呢?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他小时候很聪明。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件逸闻趣事吧!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周樟寿,他的老师是一个戴阔边眼镜、待人和气的人,他叫寿镜吾。
一次,上课之前,有一个学生偷看了寿先生的考题“独角兽”,后来他就去问周樟寿,周樟寿回答说:“四眼狗。
”后来那个人真把四眼狗,来回答老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每一个学生的答案,寿先生都不满意,唯独,周樟寿的答案满意,因为他以古书《尔雅》中的比目鱼来作答。
鲁迅先生从小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怕苦,不怕累。
因此,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长大了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文章。
是啊,鲁迅更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家人去吃饭,在路上他毫不犹豫的去救助了一位黄包车夫。
在绝望中反抗的鲁迅
在绝望中反抗的鲁迅第一篇:在绝望中反抗的鲁迅看《野草》时觉得里面蕴涵的意思很多,看着看着也有所领悟,似乎对鲁迅也有更深的了解了,可是当要落笔把这些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写不出来那些感觉,当然最后写出来的就更是形不成系统的语言了。
这大概就是鲁迅在《〈野草〉题辞》里所说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是一个战士,一个反抗绝望放抗黑暗的精神领袖,这一思想在《野草》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死火”的意象深刻体现了反抗绝望的哲学。
面对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人生的本质是悲剧性的绝望,每个人都必须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出选择。
鲁迅文章的阴冷之气来自于他的生活经历,更深刻地来自于他个人的精神体验。
鲁迅部分接受了尼采的思想和达尔文主义,所以才崇尚历史中生命的绝对的力,生命世界里,除了生命外没有别的意义。
在鲁迅看来,生命力的证明不是有待外求的,而是真诚的生者面对死亡发出的呐喊,乃是绝望地反抗,鲁迅绝望于意义的虚妄,一生反抗的则不仅是虚妄的世界,也包括绝望感本身的虚妄。
中国人的生命力似乎变得异常脆弱,民族性格流于圆滑、伪善,而鲁迅的“死火”精神,无非把最原初、朴素的生死问题重新提出来,而这就足以彰显鲁迅的意义。
正因为“死火”精神的支撑,鲁迅的反抗之路才走得如此决绝,对于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才能表现出如此冷峻的热情。
如今,世界依然充满了残忍和无序,鲁迅的呐喊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声嘶力竭。
鲁迅所奋笔疾呼的“刚健不挠、抱诚守真”的精神界战士依旧寥寥。
所以,鲁迅魂灵中的死火还在延续,死火的种仍在流传。
在《这样的战士》中,战士要灭毁一切虚妄——慈善家、学者、君子、道德、民意、公义等一切名目与虚伪。
虽不惧诱惑而“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然而击毁的“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
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
”这样的战士在毁灭了虚妄的表面后无法找到其中虚无的存在,一个无法找到敌人而又知道敌人仍旧存活的战士注定是失败的战士。
鲁迅十年沉寂期感悟
鲁迅十年沉寂期感悟
《鲁迅的最后十年》内容概要:的笔墨重在描摹作为思想家的而非文学家的鲁迅,更加突出了他是如何用一生来履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如何在其最后的十年与国民府、左联、新月社以及青年进行论战……
《鲁迅的最后十年》读后感,来自沪江网友:谈到鲁迅,除却《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这些文本我们还知道什么?而“当我们重温鲁迅的文本时,就会诧异地发现:被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未曾改变——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促进其改变——的事实,已然包含了一种猫头鹰式的洞见,犹如先知的预言”。
林贤治也正是站在这一高度,在《鲁迅的最后十年》中不仅展现出鲁迅作为思想家,作为知识分子与专制集权的斗争,与各大派别的论战的斗士形象,也赋予了鲁迅思想的历史超越性,证实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将重读鲁迅的一生,接受鲁迅思想的鞭策与引导……
鲁迅的最后十年的读后感,来自沪江的网友:鲁迅来自传统中国的黑暗的深部,来自现代的源头,来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第一波,来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粗糙的摩擦面。
鲁迅及其时代的关系,就整个现代化进程来说,带有某种“原型”性质。
由于改革的缓慢,在一个长时段内,前前后后会产生许多彼此类似甚至雷同的事件;也就是说,在无限张开的现实当中,将仍然不断遭逢以往的幽灵。
这种“同义反复”的东西,是最本质的东西。
鲁迅始终抓住这东西,对于这个前现代社会,则抓住其中的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中国之命运 的鲁迅 , 即使在隐默状态中, 也应有伴
随近 代 中 国 的 “ 惶 变 革 ” 波 动 的心 情 和 思 想 的 仓 而
显停顿 , 比较于其前的慷慨激昂的 日本时期和其后
的“ 一发 而不 可收 ” 的五 四时 期 , 然 独 自构 成 了一 显 个“ 心声 ” 隐默 的十 年 。《 鲁迅 全 集 》 收 这 期 间所 所
见 出思想状 态及 其价 值 的文 章 主要 为 11 9 2年 的 《 越铎 ) ( 出世 辞》 《 旧》 1 1 的《 、怀 和 93年 便播 布美
术 意见 书》, 且整 个看 来 ,92至 11 并 11 9 8年 , 类 文 此 章呈 逐年 减少 趋 势 。文章 的减 少与 事务 的繁 忙或 有
兴会 馆 的六年 为 其 标 志 。其 实 在 笔 者看 来 , 迅 的 鲁
一
编 入 的短篇 金 石 、 文献考 订 手记 , 写作 月 日不详 。通 观 这些 文 字 ,9 5至 11 者 多 为学 术 札记 , 作 11 9 8年 是 者 思想 论 战和 文学 创作 之外 的学 术研 究及 个人 爱好 的文字 遗 留 ;9 3年 的一篇 为 发 表 于教 育 部 部 刊 的 11 带 有行 政呈 文性 质 的文 章 ;92年之 《 亥 游 录》 11 辛 是 日记性 质 的 生 物 考 察 的记 录 , 名 “ 稽 周 建 人 乔 署 会
巡检鲁迅这十年 的人生轨迹 和心路历 程 , 可以看 到, 鲁迅的第一 次绝望起 于对 自身 能力 的怀疑和 对民众可启蒙性的
绝望 , 这一 绝望随着 国内政相 的恶化愈加严重 。后在钱 玄 同的劝说 下 , 鲁迅 通过把 希 望放 到 未来的 “ 可有 ” 上暂 之
时中止 了这次绝望 , 带着急迫的危机意识开始 了第二 次启蒙。
关联 , 但对于以“ 心声” 志业” 为“ 的鲁迅 , 心声 ” “ 之
消失 该 与心情 ( 内曜 ” “ 之状 况 ) 关 。 有 无论 对 于人 生 还 是 社会 , 年 都 不算 短 。揪 心 十
11 至 1 1 92 98六年 , 鲁迅 只身 寄居 于北京 的绍兴会 馆 , 就是我 们所 熟知 的 “ 寞 ” S会 馆 时 期 。这 这 寂 的
曲线。就是说 , 所谓隐默 , 对于鲁迅并非完全静止的 状态 , 经历 了一 个 过程 。这 十 年 是 急剧 变 革 的十 也
年 , 国经历 了辛 亥 革 命 、 中 中华 民 国建 立 、 世 凯篡 袁
11 5
著文字 , 仅见 11 92年的《 越铎> ( 出世辞》 《 、 辛亥游
权、 护法 运动 、 次 革命 及 其 失 败 、 二 袁世 凯 称 帝 及其 倾覆 以及 围绕它 的种种 闹剧 、 洋 军 阀统 治 和 张 勋 北 复辟 等 一系列 大事 , 该说 是历 史 上 的 中 国近 代 变 应 革 达到最 高峰又 开始 急剧 回落 的关键 时期 。辛亥革 命爆发 并迅速 胜利 的 11 , 9 1年 鲁迅 刚辞 去在 绍兴 府 中学堂 的教职 , 时的他 已三 十一 岁 , 此 是他 回 国的第 三年 。鲁迅对 辛亥 革命 的态度是 复 杂 的。通过前 文
( 关键词 ] 鲁迅 ; 第一次绝望 ; 隐默 ; 呐喊》; 蒙 《 启 [ 中图分类号 ]2 0 I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2—3 0 (0 9 1 0 1 0 10 9 9 20 )2— 15— 5
鲁迅 与绝 望 , 一 个 众 所 周 知 的话 题 。但 学 界 是
辑线索 , 并就其对于鲁迅的意义作出新的评判 。
10 99年 , 鲁迅 提 前 中断 了 留学 生 活 回 国 , 采 广 博 收 、 扬文 字 的 日本 时期 结 束 了。从 是 年 回 国到 激 他发 表 《 人 日记 》 11 狂 的 9 8年 , 十年 时 间 , 迅 在 约 鲁 国内辗 转于杭 州 、 绍兴 、 京和北 京 , 南 经历 了从教 员 、 中学堂 监督 到教 育 部 官员 的频 繁 转 换 的生 涯 , 间 其
峰” 《 越铎 ) ,( 出世辞》 越铎 日报》 为《 创刊绪言 ,怀 《 旧》 为文言小说。显 然, 这些 大约都 不能算是所谓 “ 迫切 而 不 能 已于 言 的 ”2 、 动 积 极 的文 字 。 [( ] 主
因而 可 以说 , 论 从文 章篇 数还 是性 质上 , 说者鲁 无 言 迅 的确 进 入 了一 个 沉 默 时期 。细 加 辨别 , 中较 能 其
生 经历 过两 次绝 望 : 次 如上所 述 , 一 开始 于 日本 时
期, 以北 京绍 兴会 馆六 年 的沉默 为标 志 ; 次形 成 于 一
《 新青年》 解体 , 12 以 93年 的沉 默为标 志。对 于鲁 迅的第二次绝望 , 笔者 已有专 文论述… , 本文基 于
对鲁 迅第 二次 绝 望 的发 掘 , 回顾 和重 新 梳 理 鲁 迅 的 第一 次绝 望 , 意在 把 它 放 到鲁 迅 整 体 的精 神 结 构 和 心路 历程 中来 重新 把 握 , 接 起 两 次 绝 望 的 内在 逻 连
录》 《 、 怀旧》 11 ,93年的《 儇播布美术意见书》 另有 ,
11 一 篇 、9 6年 一 篇 、97年 四篇 、98年 两 95年 11 11 11
篇 , 了 1 1 者 为文牍 “ 注 ” 其 它 皆为 据 手稿 除 9 6年 签 ,
谈到鲁迅的绝望 , < 受《 呐喊) 自序》 自 等 述性文章的 影 响 , 指 向 日本 时期弃 医从 文 的挫 折 , 以北 京 绍 多 并
20 0 9年 1 2月
理 论 学刊
T e r o r a h o yJ u n l
De . o c 20 9
第l 2期
总 第 10期 9
No 1 e . . 9 . 2 S r No 1 0
十年 隐默 的鲁 迅
一
论 鲁迅 的“ 一 次 绝望 " 第
汪卫 东
( 苏州大学文学院 , 江苏 苏州 2 5 2 ) 1 13 [ 摘 要] 鲁迅的第一次绝望 由留学时期 弃 医从 文计划的挫折 , 到北京绍 兴会馆 时期 达到顶 点 , 延续 了近十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