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0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描绘了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戎童年时期的一则小故事。
故事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小朋友一起玩耍,见到路旁的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争抢,唯独王戎不去。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长在路边,李子却这么多,一定是苦的。
”后来经过验证,果然如王戎所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不贪图小便宜。
教学难点1. 理解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2. 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的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2.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
3.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会怎么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文: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诚实品质。
4. 总结课文:总结课文要点,强调诚实、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5. 情境创设:创设情境,让学生代入王戎的角色,思考如何面对类似情况。
6.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悟。
7. 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诚实、独立思考的价值。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课文要点:王戎的聪明才智、诚实品质3.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诚实、独立思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王戎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2. 思考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独立思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诚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质疑精神。
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和交流讨论,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涵,从而更好地领悟诚实、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学情分析这篇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交流讨论、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竞走”“信然”等的意思,以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竞走”“信然”等的意思,以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难点: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设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第八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师:是啊,咱们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古代的小俊杰——王戎,他有他的过人之处,到底在哪里呢?咱们今天学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边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出示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读准确生字。
2、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戎、尝、诸、竞、唯。
3、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给生字组词。
4、教师指导写字。
学生读记。
5、抽查学生识字情况(针对差困生)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划出节奏分隔线。
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交流,谁能用现代语讲讲这个故事呢?其他同学倾听。
生试讲,其他学生纠正,老师概括、引导。
3、理解课文意思后,再来进行男生读课文,女生翻译课文。
4、文中重点句,重点指导“树在道边多子,此必苦李”说明的含义。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唯独王戎不动。
旁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最后证实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
本文通过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赞扬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代年龄的称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以读促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与感悟。
2. 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习王戎的品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年龄称谓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文。
3. 理解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课文,教师点评、讲解,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感悟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品质的认识,教师引导,总结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
6.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小时候的故事3. 王戎的品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4.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疏通文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描绘晋代名士王戎童年时期的一则故事。
文章通过讲述王戎路过李树,却不摘取李子的行为,展示了其自小就具备的自律和谦逊品质。
故事简短而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优秀品质,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提炼道德观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王戎的自律和谦逊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对古代名士的敬仰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
2. 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2. 生字卡片。
3. 相关图片或插图。
4. 课堂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名士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新词。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行为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情境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来,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观念,强调王戎自律、谦逊的品质。
7.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路过李树,不摘取李子3. 道德观念:自律、谦逊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王戎自律、谦逊品质的感悟。
2. 课堂作业:制作生字卡片,巩固新学的生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自律、谦逊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教育学生要注重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意深刻的故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学生对于诚信、聪明等道德品质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通过故事来进一步强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王戎的聪明和诚实。
4.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戎的聪明和诚实。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王戎不取道旁李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看到道路旁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争抢,只有王戎没有去。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故事赞扬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插图、组内交流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感悟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词卡、黑板五、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之初,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戎”字的书写入手,进行文化渗透,并相机指导“戎”字的写法。
接着,教师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王戎是谁?”“他为什么不取道旁李?”等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2.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断句,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理解字词,交流学习成果。
3. 交流讨论,深入理解(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朗读感悟,品味语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并指导。
(3)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5.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如何处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思考的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王戎与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时,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去,因为他观察到树旁的李子是苦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善于观察、思考。
本节课为第2课时,将重点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道理,并进行相关拓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句子。
但在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上仍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情景、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较浓,通过讲述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王戎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4.讲述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文言文翻译资料。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反衬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本课,要注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如:结合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学习本课,并适时介绍“补充”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故事的情节复述完整。
在理解本课的基础上,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群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经据典,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
四岁让梨的孔融,五岁称象的曹冲,七岁破瓮救友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
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篇小故事,学习第五单元的重点词语:中央、道旁、禽兽;•了解古代的三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习小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理解故事寓意。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组织语言等方式,培养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小故事中人物的品质、行为等,感受到正直、勇气、智慧等美德;•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写作等方式,理解故事寓意,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道德情感。
二、教学内容1.故事梗概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王戎的大臣,他担任了三公中的太尉,是负责军事和警察的大臣。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携带禽兽的人,想要查看他的证件,但是那个人咬定自己就是禽兽的主人,王戎不信,就开启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辩论。
最后,王戎因为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判断力,成功地辨认出那个人不是禽兽的主人,拯救了道旁的李氏一家。
2.文本解析•故事人物:王戎、道旁的李氏一家;•故事情节:王戎与携带禽兽的人辩论;•故事寓意:真理越辩越明,正义必胜。
3.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文章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理解故事寓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教学难点•故事中涉及到的政治制度和职位名词;•故事的道德寓意如何具体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解:介绍故事背景、词语和短语的意义;•讨论:讨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阅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写作: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写作。
四、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本节课的故事主题。
提问: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政治制度吗?2.阅读和理解(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故事,加深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量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讨论和思考(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切入故事寓意的探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道德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1篇】一、文本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这是统编教材进入三年级以来选取的第四篇文言文,选取的文言文都有内容简短、语言浅显、内涵丰富的特点,它们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篇课文讲述了王戎幼时广为流传的一个小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满了李子,大家都争着跑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真如此。
“道旁苦李”这一成语便出于此。
课文虽然简短,却生动地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聪明孩童形象。
课后有三道习题,题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其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对学习文言文一以贯之的学习要求。
题二是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结合注释是读懂文言文最直接高效的方法,也只有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才能讲好故事。
对本课的学习不仅要读好课文,读懂故事,还要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三年级接触小古文的学习之后,对这种篇幅短小,语言通俗,蕴含道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小故事是很感兴趣的。
了解了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基本上能借助注释读懂故事内容。
课后提出的把故事讲一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把故事讲生动。
激发每个学生课下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目标解读】课后习题的安排体现了从读到讲的过程,多形式地读好课文,结合注释读懂故事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读懂的基础上讲清楚故事内容体现了紧密的层级联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
本文主要讲述了王戎七岁的时候,与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大路边,还有那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本文通过王戎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诸、竞、唯”等字组词。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王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PPT,词语卡片,课程配套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王戎的图片,介绍王戎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3. 学习生字词利用词语卡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正确书写。
4.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5. 体会王戎的特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
6. 总结全文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王戎的特点,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1. 朗读课文2. 学习生字词3. 理解课文内容4. 体会王戎的特点5. 总结全文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如何运用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对王戎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500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王戎的品质。
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2.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王戎吗?知道他的哪些故事?2.昨天,老师读了一个关于王戎的故事,叫《王戎不取道旁李》,你们想听听吗?(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得流利。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王戎为什么不去摘道旁的李子?(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感受,讨论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2.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来理解王戎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3.同学们还能从课文中找到其他表现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句子吗?(四)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2.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让同学们正确读写,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同学们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五)感悟王戎品质1.请同学们谈谈对王戎品质的认识,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盲目跟从等。
1.请同学们说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自己有什么收获。
3.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注意书写规范。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经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让学生了解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教育学生不盲目跟从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和积累,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写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
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针对本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反思: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 能正确流利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4.能够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时,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哪些是学生明显知道的信息,哪些是需要老师课堂上引导提升的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引导,突破重难点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最多的方面。
一般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大概过程是: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2、再读注释,理解词义,3、联系上下文,逐句翻译,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5、背诵全文,体悟内涵。
一、整堂课下来,觉得呈现比较好的方面:1、首先我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齐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从课题入手,抓住一个“戎”字,理解“戎”的字义,联系上下文解读课题。
2、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小古文,最后全班一起学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体会王戎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
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理解意思,读中领悟道理。
3、小古文故事性很强,适合表演,于是我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阅读、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将书本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年级上册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学习通过现象看本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故事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冷静思考的精神,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学习冷静思考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教学资源•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多媒体课件或教材。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创设情境。
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与智慧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
2.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关于道旁李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在路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做。
3.引入课题: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并提问:“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他是怎么思考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停顿错误。
3.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跟读并识记。
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和书写。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3.分段讲解课文:•第一段(开头至“诸儿竞走取之”):介绍故事背景和场景,孩子们看到道旁的李子纷纷争抢。
•提问:“孩子们看到李子时是什么反应?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二段(“唯戎不动”至“此必苦李”):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他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李子必苦的结论。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本文讲述了王戎七岁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看到路边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而多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小伙伴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本文赞扬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读写“戎、诸”等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用“诸、唯”等词语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三、教学难点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特点。
2.懂得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四、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关于机智少年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聪明小孩——王戎。
b.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c.简介《世说新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b.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指导“戎、诸”等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c.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3.品读课文,深入理解a.提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b.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特点。
c.提问: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d.引导学生懂得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4.巩固拓展,提升认知a.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的故事?b.学生分享故事,交流感受。
5.总结全文,升华情感a.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
b.教育学生要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6.布置作业(课后作业)a.熟读并背诵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简要复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6、能初步理解古今异义和一字多义。
教学过程:一、链接已知,揭示课题1、相信大家读过许多的故事,你能根据图片说出故事的名字吗?(出示: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对比两个故事,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自幼聪明)2、是的,司马光、曹冲自幼聪慧,他们的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实,这样年幼聪慧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指读——齐读),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2、指名读课题。
(1)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很有特色,“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七个字可以根据人物、事情、地点稍作停顿,谁来试试?(2)再次齐读课作好题。
(出示停顿)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1)“戎”是个生字,读一读。
(PPT出示“戎”的古字)大家看,“戎”这个字特别意思。
你看,右上的“戈”代表兵器,左下的部分代表铠甲,两部分合起来是武器的总称,这是“戎”的本意,这样的字在古汉字中叫会意字。
后引申为军队、战争等义。
观察图片,士兵身上穿的衣服就叫“戎装”、“兵戎相见”(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了解了这个字,能写好它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一长横一短横,最后两笔是撇、点4、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打开书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古文,感受文韵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1)生自读(2)指名读(2-3人),相机正音。
(3)读好多音字“折”。
师:在这篇小文章里有一个多音字,就是这个“折”,你们还知道它另一个读音吗?生:she师:为何在这里读zhe枝,而不是she枝?师:(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李子特别多)多到把树枝都压弯了,你看,观察不同读音的意思,你发现当表示弯曲时我们只能读“zhe”,这就叫音随意走,字的读音会随着字义的变化而变化。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本课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去争抢,唯独王戎不去。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路边却还有那么多李子,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
通过王戎的聪明才智,展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戎的聪明才智。
2. 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儿童智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王戎的聪明才智。
5.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6. 背诵课文: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检查,确保熟练掌握。
7.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道理,并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戎的聪明才智;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4.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总结拓展。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王戎的故事。
2024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核心素养教案
朗读第三句。小组内讨论这一句的意思。
自由读句子。每组一人汇报说出句子意思——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
“这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或者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1.朗读第四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生字书写。
巩固作业:完成练习册基础题。
提升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说一说你的感受。 2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
6.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新课时:第授课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 1 、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明白
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之”字指代原因。
2.通过朗读、联系上下2.对比解析
文,明白“之”字指代前文中的
李子。
3.对比解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文化自信:理解课文,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②语言运用:结合理解句子,积累本文重要实词,理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借助注释,能解释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④审美创造: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思政元素: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管s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背诵全文。
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二)难点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智慧及美德,养成细心视察、冷静分析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导课:听说我们班同学特别聪明,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思维特别活跃,而且读的书也非常多,老师想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老师的题目是:看图片,猜历史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2、解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意思,3、了解作者学生结合注释,了解: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教师补充:王戎是山东临沂人,是我们的山东老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然后生评价。
重点指点:多子折枝学习联系上下文、查字典、以及结合生活中见到的情景读准多音字的方法。
让我们接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指点学生读出节奏同学们,对于文言文,光读正确、流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出节奏,读好停顿。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拿出铅笔试着划出停顿。
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出了停顿,看看我们停顿的一样吗?和老师的比较一下,看怎样停顿更好呢?然后根据停顿节奏来读一读。
学生练读。
教师范读,体会文言文声断气连的特点。
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朗读等等多种情势,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三)熟练朗读,理解文意1、回顾之前学习古诗文用到的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那么这个小古文讲了什么内容呢?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课外学习的内容猜测、也可以结合插图等。
)2、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第【1】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桃子、枣子、李子、梨子等,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注意“戎”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个同学把收集到的王戎的资料说一说。
二、释题:1.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什么?释题2.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王戎不摘取道路旁边的李子。
道:道路,路。
3.过渡:路边的李树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点学生读。
老师提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他的音读得准不准,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得对不对。
3.抽点学生评价,并请评价的学生再读。
4.出示小黑板,检查课前预习。
5.生齐读。
四、翻译全文。
1.这篇文章很简单,请大家根据注释来翻译全文,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实在不会翻译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会儿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试译。
3.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词,老师把它写在黑板右边,师生共同解决。
4.抽点学生翻译(一句一个学生地问),不足之处师生共同补正,(注意补充句子的成分,使之完整)提示:重点和难点注意做笔记五、巩固重点词句。
1.刚才同学们翻译得很好,但如果把这些词单独拿出来,你们还会翻译吗?现在请大家解释一下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写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桃子、枣子、李子、梨子等,
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注意“戎”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个同学把收集到的王戎的资料说一说。
二、释题:
1.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什么?
释题
2.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
王戎不摘取道路旁边的李子。
道:道路,路。
3.过渡:路边的李树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请大家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点学生读。
老师提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他的音读得准不准,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得对
不对。
3.抽点学生评价,并请评价的学生再读。
4.出示小黑板,检查课前预习。
5.生齐读。
四、翻译全文。
1.这篇文章很简单,请大家根据注释来翻译全文,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实在不会翻译的
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会儿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试译。
3.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词,老师把它写在黑板右边,师生共同解决。
4.抽点学生翻译(一句一个学生地问),不足之处师生共同补正,(注意补充句子的成分,
使之完整)
提示:重点和难点注意做笔记
五、巩固重点词句。
1.刚才同学们翻译得很好,但如果把这些词单独拿出来,你们还会翻译吗?现在请大家解释
一下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写对。
①尝:②诸:③竞走:
④唯:⑤信然:
六、再读全文,体会王戎的勤思考肯动脑的性格特点。
1.看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是怎么做的?王戎又是怎么做的?
板书:诸儿:竞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动
2.王戎为什么不动呢,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吃呢?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树在道旁而多李,此必苦李。
师:正常情况下,如果李子是甜的,长在大路边没人管的话,肯定会怎样?(被人摘了)可是这棵李树长在路边,李子却多得折断枝条,那说明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3.他的推理、判断正确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正确,取之信然)
4.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比一般小孩聪明的地方是什么?
板书:善观察,勤思考,发现不合常理的地方,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5.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6.联系实际讲对比: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
而且经
常用。
比如:有一次你考试没考好,你妈批评你说:“你看人家的孩子考了满分,你却不及格,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呢?请问你妈妈运用了什么方法批评你?(对比)她运用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用别人考得好反衬你考得差)
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视情况发挥)
7.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
(师:如果做到这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
七、诵读背诵课文。
1.诵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道旁李树
诸儿:竞走取之
善观察、勤思考
王戎:唯戎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