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后练习第八章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思考题1.答题要点:在进行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并且可能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参与。
例如需要市场部门负责预测市场需求量以及售价;需要研发部门估计投资的研发成本、设备购置、厂房建筑等;需要生产部门负责估计工艺设计、生产成本等;需要财务人员协调各参与部门的人员,为销售和生产等部门建立共同的基本假设条件,估计资金成本以及可供资源的限制条件等。
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需要正确判断哪些支出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哪些支出只是引起某个部门的现金流量的变动。
在进行这种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
与此相反,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是非相关成本,例如沉没成本等。
(2) 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我们不能忽视机会成本。
在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时候,需要将其视作现金流出。
因此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支出,而是一种潜在的收益。
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
(3) 部门间的影响当我们选择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后,该项目可能会对公司的其他部门造成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仍需将其考虑在内。
2.答题要点:根据我国的税法,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公司通常会面临两种税负:流转税和所得税。
流转税包括两类,分别是营业税和增值税,其中由于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由于需要缴纳营业税,所以营业税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关,而投产的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所交纳的增值税由于是价外税,通常就不需要额外地加以考虑了。
所得税是指项目投产后,获取营业利润以及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指变价收入扣除了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及相应的清理费用后的净收益)所应交纳的所得税,由于所得税会对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应该加以考虑。
涉及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所要上缴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只发生在取得变价收入的当期,是一次性的。
《管理学》教材各章节课后测验题及答案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第八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
A.独特性 B.不稳定性 C.实践性 D.人本性2、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
这句话描述了组织文化的()。
A.约束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辐射功能3、组织文化具有()。
A.强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B.独立于环境,始终保持高雅性和纯洁性C.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D.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稳定性4、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B.组织文化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立即消失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5、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
A.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B.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C.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D.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需改变6、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B.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C.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D.是组织文化的核心7、()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A.战略性变革 B.结构性变革C.流程主导性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8、对()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
A.人员 B.结构 C.技术与任务 D. 管理层9、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组织变革的类型是()。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行政协调

第8章行政协调1.行政协调的类型。
答∶(1)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①行政活动在总体性质上是属于执行性的,要求正确协调好诸如中心工作与非中心工作、规范性的工作与突击性的工作等关系,保证行政事务有条不素、和谐不悖地进行。
②人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协调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协调上。
组织与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场合,也需要通过人际间的沟通加以理顺。
(2)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①内部协调是指行政自身的协调,行政自身协调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②外部协调有广义和侠义之分∶a.从广义上说,实际上就是行政与社会发生关系的体现;b.从狭义上说,外部协调是指行政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关系,指行政与其他国家政权机关和政治组织的关系。
(3)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①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各个具体的执行主体,由于各自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心理素质等的不同,对于同样一个行政目标,可能产生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理解,并通过一定的态度、情绪、行为反映出来,需要进行认识性协调。
②行政行为与执行主体的物质利益需求总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
公共性的行政行为,必须以实现国家利益为重,以服从长远、全局利益为重,同时又要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而在个人利益之间,应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尽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4)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①对各部门在执行进展上拉开差距的现象进行协调,必须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而不能一味强调平衡而因循守旧。
②对某些部门或个人违反行政规范、破坏整体利益,给全局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协调就必须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决不能无原则地调和矛盾,姑息迁就。
(5)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①许多行政行为,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带有综合性质。
些行政行为,不仅需要纵向层级节制的树型沟通,而且讲求横向的、彼此贯通的辐射沟通。
②具体的决策过程中,有可能某些决策先天不足,但在决策范围内又无法验证自身缺陷,一旦付诸实施,就显现出不合理;亦有一些根据原本条件的决策是正确的,但社会实践的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因此就必须进行应变性协调。
管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八章

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的过程。
沟通不仅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影响他人的工具和改变他人的手段。
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2.团队: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3.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和提高的过程。
4.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团队基于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的规范和熏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互相帮助、真诚协作、顾全大局等文明健康和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单选题1.A;2.C;3.D;4.B;三、多选题1.ABCD;2.ABCD;3.ABC;4.ABCD;四、简单题1.重构组织结构,营造新型的组织文化氛围,健全完备高效的组织网络,提升管理沟通能力。
2.感知、偏见和成见、种族中心主义、语言、翻译、非语言因素、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
3. 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群体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目标而结合在一起。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①领导。
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不一样,尤其是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②目标。
群体的目标必须与组织保持一致,但团队除了这点之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
③协作。
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消极和对立,但团队的协作性更强。
④责任。
群体的领导者要负很大责任,而团队中除了领导者要负责以外,每一个成员也要负责,甚至要共同负责。
⑤技能。
群体成员的技能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而团队成员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把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综合在一起,形成角色互补,从而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
管理学-习题-第8章学生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组织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创始人或高层领导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传递者和维持者。案例中的民营创始人在组织文化形成中有哪些具体影响方式?
2.一些人认为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也有人认为组织文化的形成需要员工的参与,你认为员工互动和参与对民营企业组织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适应型组织文化
B.使命型组织文化
C.大团体型组织文化
D.官僚制型组织文化
7.组织文化的特征不包括。
D.绝对性
A.独特性
B.融合性
C.系统性
8.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正确的是。
A.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B.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
C.组织的领导层一旦变动,组织文化一般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立即消失
案例二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本建设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从成立伊始,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就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设。以下是他们分享的心得。
公司刚成立时,有的公司员工是下岗后被招聘来的,有的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还有的是国有企业派来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当时我们借鉴了国有企业一些有效的管理经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从而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C.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
D.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须改变
4.下列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的是。
A.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B.组织文化的形成必然会受到所在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
年自考财务管理学练习题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

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组独立备选方案中某项目的净现值小于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项目的现值指数小于0B. 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小于0C. 项目不可以采纳D. 项目的会计平均收益率小于03、在确定投资项目的相关现金流量时,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
A. 考虑投资项目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B. 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C .辨析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D. 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相关现金流量4、某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NCF o =—100万元,NCF i= 0万元, NCF257.075、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分类的标准是()A. 按投资项目的作用分类B. 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分类C.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从属关系分类D. 按项目投资后现金流量的分布特征分类6、A企业投资10万元购入一台设备,无其他投资,初始期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无残值。
设备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获得净利4 万元,则该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为()年。
A. 2B. 4C. 5D. 107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成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 未来成本B. 重置成本C. 沉没成本D .机会成本8、某项目的现金流出现值合计为100 万元,现值指数为1.5 ,则净现值为()万元。
A. 50B. 100C. 150D. 200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净现值缺点的是()。
A. 当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等时,最好用净现值进行评价B. 不能动态反映项目的实际收益率C. 当各方案投资额不等时,无法确定方案的优劣D. 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而折现率的确定较为困难10、已知某投资项目的计算期是10 年,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当年完工并投产(无建设期),若投产后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经预计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 4 年,则计算内含报酬率时的年金现值系数(P/A,IRR ,10)等于()。
A. 3.2B. 5.5C. 2.5D. 411 、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分类,项目投资可分为战术性投资和()。
程国平《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章)后习题详细分析解答(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圣才出品】

第八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8.1 复习笔记一、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1)超个体的独特性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组织文化,这是由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行业特点所形成的。
(2)相对稳定性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会因组织结构的改变、战略的转移或产品与服务的调整而变化。
一个组织中,精神文化又比物质文化具有更多的稳定性。
(3)融合继承性每一个组织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必然会接受和继承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
但是,组织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吸收其他组织的优秀文化,融合世界上最新的文明成果,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我。
也正是这种融合继承性使得组织文化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形成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组织文化。
(4)发展性组织文化随着历史的积累、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迁以及组织变革逐步演进和发展。
强势、健康的文化有助于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和变革,而弱势、不健康的文化则可能导致组织的不良发展。
改革现有的组织文化,重新设计和塑造健康的组织文化过程就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改变员工价值观念的过程。
3.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的精神层、表层的制度系统和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三层。
(1)潜层次的精神层潜层次的精神层是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组织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
(2)表层的制度系统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是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
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内隐部分)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管理学基础第8章习题及答案

第8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在完整的激励过程中,处于起点的是人的行动,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产生了行动。
( X )2.期望理论的激励程度用公式表示即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物质激励往往比精神激励更起作用,所以我们更重视物质檄励。
( X )4.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
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工作人员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激励可能会让工作人员觉得多此一举,使激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
( √)5.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热情。
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理想,并努力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 √)二、单项选择题1.(D)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使欲望达到有限的最大满足,当人们缺乏需求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得到这种事物的冲动。
A.决策B.领导C.控制D.需求2.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A),这类理论表明,要使员工出现企业期望的行为,须在员工的行为与员工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既从内因入手。
A.诱因B.过程C.钱的因素D.外在表现3.公平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B),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
A.商讨B.比较C.交换D.讨价还价4.物质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的(C)满足情况。
A.精神首要B.紧急需要C.基本需要D.家庭需要5.能否恰当地掌握(D),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
超量激励和不足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造成对工作热情的严重挫伤。
A.激励效果B.思想激励C.经济激励D.激励程度三、多项选择题1.(BCD)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按照所处各阶段顺次联系,对行为产生激励作用,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激励过程。
现代管理学第八章练习及答案

现代管理学第八章激励一、单选题1.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最常用的是()A.目标激励B.榜样激励C.奖惩激励D.评比激励答案:C解析:常用的激励方式包括: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最常用)、竞赛与评比激励、关系与支持激励、榜样激励。
2.李明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他积极肯干,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多次得到领导的奖励,他的干劲也越来越大。
李明的领导釆用了哪种强化方式?()A.积极强化B.惩罚C.消极强化D.消退答案:A解析:积极强化,也称下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予以鼓励、肯定、奖赏,使之更加频繁地发生并不断强化。
题中李明得到领导的奖励而干劲也越来越大,这就是积极强化的表现,本题选A。
3.马斯洛按照需要产生的先后,将人的需要排序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答案:C解析:马斯洛按照需要产生的先后,将人的需要排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方面。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解释了人类的()A.基本需要的程度B.基本需要的内容和产生顺序C.基本需要的内容D.基本需要产生的顺序答案:B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解释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内容和产生顺序。
5.马斯洛认为,人们最先产生的需要是()A.社会需要B.生理需要D.尊重需要答案:B解析: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是人类所有需求中的优势需求,也是需求层次系统的基础。
6.按高标准行事,或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属于()A.归属需要B.成就需要C.权力需要D.关系需要答案:B解析:成就需要,即按高标准行事,或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
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的强弱对个人成长、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7.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A.社会起因的研究B.行为过程的研究C.需求层次的研究D.行为改造的研究答案:A解析: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对社会起因的研究。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八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1)环境。
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
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
(3)技术。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4)组织规模。
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5)生命周期。
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是不相同的。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答:组织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是按工作的过程标准来划分的,而其余几种则是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
管理学原理第八章测试

第八章人员配备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员配备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人员配备以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为指导B.人员配备与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C人员配备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D.人员配备是管理最简单的环节2. 根据岗位要求来选拔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人员描述的是人员配备原则中的A. 因事择人B. 因人设岗C.因材适用D.动态平衡3.下列不属于外部招聘优点的是A.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B.来自外部的候选人能够为组织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C.对求职者无法深入了解D.人才现成,节省培训费用4. 管理人员招聘时不需要作为主要考虑标准的是A.决策的能力B.冒险的精神C.德才兼备D.沟通的技能5. 内部提升的优点是A. 给组织带来新的观念B可增强组织成员的忠诚度C.有较广泛的选聘来源D可避免组织成员间的不团结6.企业对新员工进行的导向性培训是A. 脱产培训B. 岗前培训C.职业培训D.在职培训7.王鹏原在公司营销部担任主管,后又分别到市场部、生产部担任主管。
从培训角度讲这属于管理者的A提升B脱产培训C工作轮换D.岗前培训8.“人尽其才”,体现了人员配备的A. 因事择人原则B.责权对等原则C.因才适用原则D.动态平衡原则9.根据岗位要求选拔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人员,这体现了人员配备中的哪个原则?A.因事择人B因才适用C动态平衡D因人择事10.“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体现了人员配备的A. 因事择人原则B.因才适用原则C.动态平衡原则D.专业化分工原则11.让员工离开工作岗位,集中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是A.岗前培训B.职前引导C在职培训D.脱产培训12.在绩效评估中,采用多人评估系统,即一个人要受到和他接触的大多数人的评估,这种方法是A. 自我评价法B.360 度评价法C.工作标准法D.业绩表评价法13.天鹏公司规定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及相关专业知识等,培训合格方能正式上岗。
管理学基础第八章测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八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什么?A. 组织结构B. 组织目标C. 组织价值观D. 组织战略2.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3. 组织变革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技术变革B. 战略变革C. 人员变革D. 环境变革4. 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政策D. 组织外部环境5.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变革的实施策略?A. 直接策略B. 渐进策略C. 强制策略D. 参与策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组织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7. 描述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8.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案例:某公司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员工在日常工作和项目中表现出极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9.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组织变革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并提出应对策略。
案例:某公司决定实施一项新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部分员工对此表示担忧和反对。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0. 论述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B5. C二、简答题6. 组织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组织文化可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其次,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最后,组织文化可以作为组织对外形象的展示,吸引优秀人才和客户。
7. 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包括:识别变革需求、制定变革计划、沟通变革目标、实施变革措施、评估变革效果和持续改进。
三、案例分析题8. 在案例中,公司强调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文化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寻求合作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考财务管理学练习题第八章 项目投资决策

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组独立备选方案中某项目的净现值小于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项目的现值指数小于0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小于0C.项目不可以采纳D.项目的会计平均收益率小于02、某投资方案,当折现率为15%,时,其净现值为45元,当折现率为17%时,其净现值为-20元。
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
A.14.88%B.16.38%C.16.86%D.17.14%3、在确定投资项目的相关现金流量时,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
A.考虑投资项目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B.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C.辨析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D.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相关现金流量4、某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数据如下:NCF0=-100万元,NCF1=0万元,NCF2-10=30万元;假定项目的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的净现值为()万元。
A.22.77B.57.07C.172.77D.157.075、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分类的标准是()。
A.按投资项目的作用分类B.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分类C.按投资项目之间的从属关系分类D.按项目投资后现金流量的分布特征分类6、A企业投资10万元购入一台设备,无其他投资,初始期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设备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获得净利4万元,则该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为()年。
A.2B.4C.5D.107、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成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未来成本B.重置成本C.沉没成本D.机会成本8、某项目的现金流出现值合计为100万元,现值指数为1.5,则净现值为()万元。
A.50B.100C.150D.200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净现值缺点的是()。
A.当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等时,最好用净现值进行评价B.不能动态反映项目的实际收益率C.当各方案投资额不等时,无法确定方案的优劣D.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而折现率的确定较为困难10、已知某投资项目的计算期是10年,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当年完工并投产(无建设期),若投产后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经预计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4年,则计算内含报酬率时的年金现值系数(P/A,IRR,10)等于()。
《管理学》习题第八章 人员配备(参考答案)

第八章人员配备(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某企业组织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的。
从管理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B. 组织设计上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考虑不周C. 组织设计忽略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D.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责权对等的原则2. 内部招聘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
A. 引起同事不满B. 有历史包袱,不利于迅速展开工作C. 要花很长时间重新了解企业状况D. 知识水平可能不够高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人员配备时( )。
A. 不能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过于苛刻,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员工能力发挥B. 应该允许员工犯错误,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C. 学历高的人往往不一定就胜任工作,反而学历低的往往有较好表现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对具体工作职位来说,应该安排最擅长该项工作的人4.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内部提升的是( )。
A. 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选拔B. 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C.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D. 处于初创期的企业5. 外部招聘与内部招聘比较,其招聘成本( )。
A. 低B. 高C. 大致持平D. 没有可比性参考答案:1.C; 2.B; 3.D; 4.A;5.B;二、多项选择题1. 人员配备的原则有( )。
A. 目标导向原则B. 公平原则C. 客观原则D. 扬长避短原则E. 动态平衡原则2. 以考评主体为标准,人员考评可以划分为( )。
A. 上级考评B. 同事考评C. 自我考评D. 下级考评E. 相关客户考评3. 人员配备的任务包括( )A. 明确人力资源需求B. 工会选举C. 人员选聘D. 人员培训E. 人员考评4. 下面哪些属于离岗培训法( )。
A. 课堂培训法B. 游戏法C. 案例研究法D. 工作指导法E. 工作轮换法5. 管理人员选聘时需要作为主要的考虑标准包括( )。
《管理学》教材各章节课后测验题及答案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第八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
A.独特性 B.不稳定性 C.实践性 D.人本性2、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
这句话描述了组织文化的()。
A.约束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辐射功能3、组织文化具有()。
A.强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B.独立于环境,始终保持高雅性和纯洁性C.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D.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稳定性4、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B.组织文化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立即消失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5、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
A.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B.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C.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D.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需改变6、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B.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C.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D.是组织文化的核心7、()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A.战略性变革 B.结构性变革C.流程主导性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8、对()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
A.人员 B.结构 C.技术与任务 D. 管理层9、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组织变革的类型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略联盟2.市场渗透3.一体化成长战略4.战略管理5.全球战略管理四、简述题1.全球战略管理的特征2.战略执行的制约因素3.企业的总体成长战略五、论述题1.试述企业战略构成要素1.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
2.市场渗透市场渗透是指企业在老市场和老产品上进一步渗透,增加企业现有产品或劳务的销售额、利润额的一种战略,叫市场渗透战略。
3.一体化成长战略一体化成长战略是指向企业外部发展,与别的企业联成一体,实行联合化的战略。
4.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对组织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组织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组织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5.全球战略管理全球战略管理,是指管理主体(对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定面向全球的经营决策的发展战略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四、简述题1.全球战略管理的特征可概括为4性。
(1)全球性,管理主体的决策目标具有全球意义,即令管理的每个环节置于全球关系之中。
(2)长期性,管理主体着眼于未来发展,强调计划性和超前意识。
(3)整体性,管理主体不仅把自己看成一个组织系统,而且把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看成是自身的一个组织系统,即强调内外关系的统一。
(4)应变性,管理主体面对变化多样的外部环境,为了确保总体战略的实施,必须经常协调各种关系(外部和内部的),并对变化因素作出调整,同时,对各个子系统加以有效的控制和运作。
2.战略执行就是把战略付诸实施。
为了确保战略的实施,要了解战略执行的制约因素,选择战略实施模型,搞好资源分配,加强组织领导和激励,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等。
战略执行的制约要素,有人员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企业文化系统。
企业中的人员是战略管理过程的主体。
组织是实施战略一种工具,一个好的战略需要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去执行。
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当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进行调整。
企业文化,简单地说是企业职工共同的观念形态和行为准则。
它的本质是在价值观念上对全体职工提出的一种理性的韧性约束。
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积极的企业文化起支持作用。
3.企业总体成长战略,也叫增长战略或发展战略,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一级方向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发展的战略。
可供选择的成长战略有三种,即密集性成长、一体化成长和多样化成长。
⑴密集性成长战略:密集性成长战略,指企业选用在原有生产领域内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求得成长发展的战略。
可供选用的密集性成长战略有三种形式,即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战略。
⑵一体化成长:一体化成长战略是指向企业外部发展,与别的企业联成一体,实行联合化的战略。
它是把几个分散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即公司、联合企业或工业中心。
联合化按企业之间联合程度不同,有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
低级形式指松散型联合,高级形式指紧密型联合。
一体化成长的形式有后向、前向和水平一体化三种。
⑶多样化成长:多样化成长战略是指企业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甚至几个行业的产品。
它又称多角化和多元化战略,五、论述题1.企业战略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即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
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
⑴战略思想: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是整个战略的灵魂。
它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起一个统帅作用。
⑵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战略决策的核心,又是战略管理其他环节进行活动的依据。
企业围绕战略目标提出战略对策和重点,并予以实现。
⑶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对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决定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关键部位、环节和部门。
抓住关键部位,突破薄弱环节,就便于带动全局,实现战略目标。
⑷战略阶段:战略阶段是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全过程中要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一步一步地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一个较长期的战略,如5年、10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逐步实现,逐步推进,因此就要划分为若干阶段。
⑸战略对策:战略对策是指为实现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六、案例分析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战略在50年代,当医生们把香烟与癌联系在一起时,烟草公司就立即意识到,如果他们自己要正常地生存下去,就必须采用新的战略。
由于消费者和广告限制构成的威胁对企业十分强大,因而不能忽视,于是绝大多数著名的烟草制造商就开始寻求进行多种经营。
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的方法。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规模最大,获利最丰的烟草公司之一,它的主要产品一一万宝路牌香烟风靡世界,它的强大的财力,足可使它购买其他企业。
1959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用1.3亿美元收购了米勒啤酒公司,米勒公司的经历是开发市场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
先前,啤酒行业都采用保守和陈旧的方法来开发市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采用了与之不同的新方法,并附之以庞大的市场开发预算。
它对原先米勒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了改造,淘汰了老式产品,而主要生产低度的高级啤酒和高度的低级啤酒,并加强广告宣传。
结果,米勒牌啤酒获得巨大成功,在美国销售量仅次于巴德韦塞牌啤酒。
接着,以米勒啤酒为基础,又生产出迎合各种顾客需要的莱特牌啤酒,这样就使菲利普公司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大幅上升。
1978年,菲利普公司又购买了七喜饮料公司,并把原来含咖啡因的饮料改为无咖啡因饮料,随后又发展了一种无咖啡因的可乐饮料,并在广告上大量宣传这两种饮料,使其销售量飞速上升。
菲利普公司在最近又购买了国际第四大烟业公司一一罗思曼斯,致使菲利普公司成为全方位的国际公司,使它不但能保持原产品线和市场,而且把万宝路牌香烟推向国际市场。
问题:试说明菲利普公司的总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国民》报的战略出了什么问题初看上去它具有所有成功的标志:正如《今日美国》(USA Today)第一份全国范围的综合趣味报纸,《国民》(The National)也将成为第一份也是唯一的专门报道体育新闻的日报。
这项计划开始于1988年11月,埃米诺·阿斯卡拉加,这位控制着墨西哥90%的电视节目的亿万富翁,确信存在着对体育日报的需求。
的确,在80年代中,公众对体育的兴趣与日俱增。
观看体育比赛的人数几乎每年都创下新记录,电视和广播频道中充斥着体育事件和体育消息的报导,广告商们把体育看作影15岁—50岁之间有钱的男性公民的巨大载体。
阿斯卡拉加的计划是什么呢?管理当局在人才和技术方面不惜重金,以便向体育消息这种大宗商品上附加尽可能多的价值。
报纸将包括当地的和全国性的新闻报导。
管理当局聚集了一批明星级的撰稿人,弗兰克·德福特这位《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27年资深的作家任总编,他以30万美元的年薪从《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波士顿环球报》(1he Boston Globe)和《纽约日报》(The New York Daily News),聘用了一批获奖的专栏作家。
然后,他们将现代化的电子出版系统联结在一起,从而能通过卫星把稿件传送到设在纽约的报纸编辑中心,在那里进行编辑和排版,然后信息又被传送到分布在全同各地的印刷地点。
1990年1月31日,第一期报纸出现在纽约市、芝加哥市和洛杉矶市的街头,每份定价5O美分,每周出版6期,从星期日到星期五。
报纸中包括大量的最新的有关这三大城市的体育明星和新闻人物的报道,还辟有多个专栏和漫画版,以及社论和漫谈专页。
每期报纸长达32页至48页,大约I/3的版面是套色的。
阿斯卡拉加向项目投入了1亿美元,他估计这笔投资可以满足报纸在3至5年内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前的周转资金需求。
他的计划是到第1年年末,在原有的三大城市基础上再增加12个办事处,从而使报纸覆盖面扩展到美国前25个大城市,从而使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5%。
但是,初期的收入75%来自街头零售,其余来自广告收入。
规划中的三大城市每日发行量为20万份,待到报纸发行范围达到15个大城市的目标,发行量将增至130万份。
盈亏平衡点估计为74万份。
作为一个比较,《今日美国》花了8年时间,亏损了5亿美元才达到170万份的发行量,而这不过是刚刚达到了盈亏平衡点。
按照《国民》报的规划,第1年的目标如果能够达到,将产生4 68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和1 630万美元的亏损。
4年后,管理当局期望实现1.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从而达到盈亏平衡。
对这项新设想有不少批评意见。
在某些城市,包括洛杉矶,许多人并不在街头买报纸,这也许要求《国民》报投资于送报上门业务。
迄今已有3 000种各类杂志竞争国内的新闻市场,其中只有40家的发行量超过100万份。
规划中第1年的促销和广告预算为l 000万美元,这恐怕太少了,有些人认为至少应该2倍于这个数目。
还有些人怀疑,是否有足够的执著的体育迷,来保证专门刊登体育消息的日报的发行量,《今日美国》的体育栏还不够吗?不幸的是,《国民》报最终的发行量远低于规划,而亏损甚至使阿斯卡拉加这样的亿万富翁也难以承受,《国民》报终于于1991年12月停刊。
问题:1.用波特的竞争战略框架分析产业和管理当局的战略。
2.这项事业注定要失败吗?有没有可能采取哪些不同的战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六、案例分析1.企业战略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本案例主要是涉及按经营层次划分的战略分类,分为总体战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
总体战略是涉及企业总体方面,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的战略。
事业部战略,或分公司战略,指由事业部制定的,一般发生在事业部层次,重点是改善公司产品和服务在其所处的具体行业或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职能战略指由职能部门制定的,它是总体战略按专门职能的落实和具体化,如市场、产品发展、技术、人才开发等职能领域的战略。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总战略是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成为跨国的、多角化发展的公司。
经营战略主要是表现为开发新的产品,并利用市场营销的经验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主要为产品开发战略。
职能战略为:生产、产品开发、广告部门所作的具体的支持新产品销售的战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