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申报项目书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申报项目书项目名称: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专项1. 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安全威胁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传染性疾病、生物恐怖主义等方面的风险日益加剧。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高我国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有必要开展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以提升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
本专项旨在通过对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 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 建立健全我国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整体防控能力;3) 推动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生物安全合作机制。
2. 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通过研发高效准确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潜在生物安全威胁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减轻。
(2)生物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通过研发高效可靠的生物安全防护技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与体系,提升生物实验室的防护能力,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生物安全应急响应技术研究:通过研发快速灵敏的生物安全应急响应技术,提高对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实现仪器设备的快速调配和紧急处置,有效控制生物安全事件的扩散和传播。
(4)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研究:通过研究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的生物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生物安全领域的管理和监督。
3. 项目计划和预期成果:(1)项目计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研究任务的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实施进度的监督和评估等。
(2)预期成果:a)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研发一种高效准确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b) 生物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研发一种高效可靠的生物安全防护技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与体系。
“实验室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一
.
指南说 明
伍与 良好的设备条件 。优先支持与 工程应 用、驱动控 制 、
功率 型封装单位联合 申报、责权 利分工 明确 的课题 。 本课题 方向 国拨 经费控制数 为1 0 万元 ,拟 安排78 0 2 — 个课题 ,每个课题经 费数控制在 1 0 万元 以内 ,配套经费 5
形成 自主知 识产权 ,建 立完菩的技术 创新体系与特 色产业
与 国拨 经费 比例不低于2:1 ,支持年 限不超过3 。 回 年
集群 ,完善 半导体照 明产业链 ,形成 具有 国际 竞争 力的我
国半导体照 明新兴产 业。
一
.
总体 目标及 实格 年限
依 据 《国 家 中 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能 、长寿 命的半导体照 明产品是 《 国
家 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 发展规划纲 要 ( 0 62 2 年)》 2 0 —0 0
工业节 能优先主题 的重要 内容 。 “ 半导体照 明工程”在
“ 十一 五”的战 略 目标 是 :通过 自主创新 ,突破已有 白光 照 明核 心专利的 限制 ,掌握市场 急需的产 业化关键 技术 ,
特 色并 与 国际接 轨 的 实验 室生 物 安全 关键 技 术体 系 和标 准 ,提 高应 对 突发 公共 卫 生事 件 的能 力 ;加 强 实验 室 生 物 安全 关键 技术 示 范 ,促 进科 技 成果 的转 化 推 广 ,形 成 我 国特 色的 实验 室 生物 安 全保 障模 式 :不 断: 大 高素 质 I 士
二次光学设计 ,以及通过 中间视觉理论 的应 用 ,获得灯 具 的最佳有 效光效 ;高可靠 、高效率 的功率型 L D成组驱动 E 及智 能控 制技术 ;功 率型L D在 实际环境下成组使 用时灯 E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一、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背景及重要性二、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1.项目目标2.申报要求3.项目申报重点领域三、项目申报具体指南1.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生物安全材料研究3.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究4.生物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四、项目申报时间及流程五、项目申报注意事项正文: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一、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背景及重要性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实施“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加强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水平,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二、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概述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次申报要求紧密围绕国家目标以及四川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着力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项目申报重点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生物安全材料研究、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和生物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等。
三、项目申报具体指南1.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针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甄别,开展基于微流控和核酸扩增技术的全密闭一体化的多重病原体检测系统的研发,实现一小时内一次性不少于二十多种病原体检测,检测谱涵盖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2.生物安全材料研究开展生物安全材料研究,构建病原体特征数据库,开发相应的病原体识别算法,研发小型化的便携式系统,并完成样本检测的模拟验证。
3.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究研究生物安全防控技术,提高我国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4.生物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构建生物安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我国生物安全信息化水平。
四、项目申报时间及流程项目申报时间为2023年,具体流程请关注相关通知。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公开部分)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谬用、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的突破,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项目申报指南秉承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共商共议、查漏补缺等原则,拟在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两项任务部署个公开指南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数约为亿元,各指南方向拟支持项目数原则为项。
本专项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一、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特殊生物资源监测与溯源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开展特殊生物资源原产地鉴别和溯源技术研究,针对典型的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建立凭证来源信息数据库;研发非接触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识别技术与装置,发展重要生物资源跨境综合查验技术。
考核指标:针对不少于种特殊生物资源,建立流失风险评估、分子鉴定、高通量检测、远程图像识别、跟踪监测、口岸查验等关键技术;建立配套的特殊生物遗传资源原产地分布数据库、图文信息数据库、跨境监测数据库等;研制套以上装置样机,制订不少于项行业标准。
.突发急性和烈性传染病临床救治关键技术研究(定向)研究内容:针对重要突发急性和烈性传染病,开展疾病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研究,建立早期预警、应急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新策略和新技术,研发收治与转运、留观与隔离、防护与救护等关键设备。
围绕临床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等超级细菌,揭示其种群结构和播散规律,研发综合防控技术与产品,提出抗菌药物生产与应用监管方案。
考核指标:针对种左右突发急性和烈性传染病,建立早期预警、应急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新策略和新技术种,研发收治与转运、留观与隔离、防护与救护等关键设备种,制订临床应急救治预案、标准和规范种。
针对肠杆菌科、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类临床重要超级细菌,揭示其种群遗传学特征,明确其耐药性跨物种和跨地域播散规律,形成多通道监测、快速检测、新型综合干预等超级细菌防控关键技术与产品种,提出抗菌药物生产与应用方案和策略种。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 推荐程序和填写要求(1)由指南规定的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荐函。
(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基本相符。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
2. 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3)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4)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6)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申报指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申报指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指国家为了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而设置的重大科技计划,在国家层面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巨大影响力。
2023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是为了引导各类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申报阶段能够有效准备材料,提高申报质量,更好地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目标和重点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指南将从申报主题、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方面逐一介绍,以帮助申报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题1.1申报范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
申报主题应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1.2申报重点申报主题应与国家重点专项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
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
1.3申报要求申报主题应具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潜力。
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申报主题,结合国家重点专项的要求和目标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申报计划。
二、申报材料2.1申报书申报书是申报单位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交的书面材料,包括申报主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工作计划、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内容。
申报书应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和指南的要求编写,结构严谨、内容完整、逻辑清晰,体现创新性和实用性。
2.2申报人员名单申报人员名单包括主要申报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单位、研究方向、学术成就等内容。
申报单位应明确申报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保证申报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研究任务。
2.3申报单位资质证明申报单位应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研究机构证书等证明材料,以证明其具有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资质和条件。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关于填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关于填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布部门】7060950【发布日期】2018.03.19【实施日期】2018.03.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关于填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担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申报项目将进入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填报阶段。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项目正式申报书填报要求此次填报的项目正式申报书是对前期项目预申报书的细化,在基本信息及核心内容方面应与前期提交的项目预申报书保持一致,具体要求如下。
1.不允许修改的内容(1)项目负责人、任务(课题)负责人。
(2)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现有参与单位、推荐单位。
(3)所属专项、申报的指南方向。
(4)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
2.不允许降低指标或大幅调整的内容(1)考核指标不能降低,但需进一步细化。
(2)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但需进一步细化,如需增加研究内容,应提交说明作为附件。
(3)承诺的配套条件不能降低。
(4)项目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3. “研究团队”的调整问题应在已有项目(课题/任务)负责人基础上,补充其他参加人员。
项目申报单位应注意避免新增人员的超项问题,按照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要求,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
请利用信息系统的“人员查询”功能自行开展查重工作。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参与单位,但参与单位总数不得突破指南规定的上限,且需要补充新的联合申报协议。
4.附件材料(1)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提供联合申报协议(需明确各单位任务分工、考核指标、经费分配等,且需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签字)和数据递交协议。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1.审议意见交办函的概述2.审议意见交办函的作用和重要性3.如何编写审议意见交办函4.审议意见交办函的注意事项正文:审议意见交办函是一种在会议或审议中,针对某个议题或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决定的公文。
它是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工具,旨在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本文将从审议意见交办函的概述、作用和重要性、编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审议意见交办函的概述审议意见交办函,顾名思义,是在会议审议后,将讨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并以书面形式传达给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进行后续工作的一种公文。
它通常包含了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的议题、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的决策或决定,以及需要执行和落实的事项等内容。
二、审议意见交办函的作用和重要性审议意见交办函在行政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通过将审议意见以书面形式明确传达给相关部门或人员,可以避免因信息传递不明确、不及时而导致的决策执行失误或拖延。
其次,审议意见交办函也有助于监督和考核工作。
通过记录和跟踪交办的事项,可以对工作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如何编写审议意见交办函编写审议意见交办函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步骤。
一般来说,审议意见交办函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抬头:包括发函单位、收函单位、文件字号、日期等基本信息。
2.正文:概括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的议题、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的决策或决定,以及需要执行和落实的事项等内容。
3.落款:包括发函单位、发函人、日期等信息。
四、审议意见交办函的注意事项在编写审议意见交办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议意见交办函是决策执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应确保其中所涉及的议题、意见、建议、决策等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注意格式和结构的规范性。
审议意见交办函是一种正式的公文,应遵循公文的基本格式和结构,确保其规范性和严谨性。
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指南
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一、项目背景生物安全是指人类及其社会、国家、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经受生物威胁和危害的能力,生物安全工作是维护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工作,促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国家设立了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
二、项目目标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旨在围绕生物安全领域关键技术和前沿需求,开展研究与开发,提高我国生物安全技术水平,促进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确保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和整体安全水平。
三、项目内容1. 生物灾害预警与监测技术生物灾害预警与监测技术是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项目将重点研究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生物灾害预测和监测精准度。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项目将重点研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包括快速检测和诊断技术,疫情控制和防治技术等,提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3.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是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和事件的重要手段,项目将重点研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技术,包括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管控技术和法律政策研究等,提高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4. 生物安全应急救援与物资保障技术当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国家需要快速、有效地应对和救援,项目将重点研究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技术和物资保障技术,包括救援队伍建设、物资配备、救援装备研发等,提高国家生物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四、项目支持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将为符合条件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支持,支持形式包括资金支持、政策倾斜、人才支持等,支持内容将根据项目需求和申请资格进行具体安排。
五、项目评估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将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对项目申报材料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和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项目管理生物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将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体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规、科研活动规范、成果转化有效,促进项目整体推进和成果应用。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资料讲解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公开部分)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谬用、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的突破,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三项任务。
2017年拟启动7个研究方向具体指南如下:一、基础研究1.生境脆弱性及调控研究研究内容:开展气候变化、入侵种种群形成与扩张、入侵种生态适应性与进化、生物入侵对自然与农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及自然与农林水生态系统对重要外在干扰因素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研究,阐明其响应和防御机制,探索建立生境调控技术。
考核指标:明确生态系统可塑性响应和抵御的决定因素,并阐明其作用机制;针对至少5种脆弱生境中爆发性入侵生物,建立监测、早期发现及应急防控技术,建立3种以上的环境友好型生境调控技术。
2.重要疫源微生物组学研究研究内容:针对重要疫源动物、媒介生物和人体样本,分析多种来源样本的微生物组,揭示特定微环境下其微生物组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生物安全意义。
考核指标:针对国内常见的20种以上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每种不少于100份样本)及3~5种已知人类重症感染(每种200例以上)等微环境样本,完成非培养依赖的微生物组分析;阐明其微生物组的组成特征及其与致病性、耐药性和适应性等重要生物性状的关系。
二、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3.生物危害模拟仿真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围绕人口稠密地区生物危害风险,开展生物危害早期征兆识别、危害模型演算、模拟仿真、危害评估和干预措施综合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生物危害发生发展模拟、干预措施推演等5种以上算法模型;建成囊括2万条以上数据条目,涵盖人口、医疗、环境等10种要素以上的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基础数据库;建成集情景模拟、危害评估、能力测算、干预措施推演于一体的生物危害风险评估软件系统,建立我国生物危害防御能力基础指标体系。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1“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三种任务类型。
结合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以及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立项情况,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旨在加强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部署4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数约为0.9亿元,实施周期为2019年—2021年。
具体指南如下。
1.基础研究1.1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新发突发媒介传染的人及动植物疾病威胁,改变传统的出现疫情、病害后再确认病原体、寻找传染源、明确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作物的被动防控策略,从人—动物—环境交界面出发,从已知和潜在病媒生物着手,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以及其媒介生物的传播机理和传播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开展时—1—空流行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研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卫。
考核指标:从至少80种、100万份样本的各类潜在病媒生物中,发现、分离和评估20种以上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的潜在病原体、30种以上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病原体、至少20种新宿主和媒介;完成至少10000例高危人群的特定新病原体的感染调查,确定至少3种新病原体的致病性、传染性和传播机理;建立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监测示范基地5个以上,以及至少8种新传染病的时空传播风险预测模型和传播基础。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2.1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研究研究内容:针对生物危害现场应急处置这一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研制新一代的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高效遂行多样化复杂环境条件下生物威胁侦察预警、样本采集、快速检测、免疫接种、洗消处置、数据信息传输,具有模块化、制式化、信息化等特征。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附件4“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谬用、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的突破,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三项任务。
2016年拟启动13个研究方向,具体指南如下:1. 生物安全防御前沿基础研究1.1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生与播散机制研究研究内容: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起源、演化与传播扩散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鉴别的分子标记。
—1—考核指标:明确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的发生机制;阐明其群体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重要特征,获得其传播力、致病力、耐药性等关键生物学参数;阐明其传播模式与扩张机制,建立其遗传进化与生物学特性演变的关联机制;发现可用于其鉴别的分子标记。
1.2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宿主适应与损伤机制研究研究内容: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适应宿主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
考核指标:针对5~8种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现其适应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的若干关键因子,阐明其作用机制;建立其与易感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调控网络;明确其侵染致病的重要机制;确定若干新的干预靶点。
1.3 主要入侵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入侵生物入侵致害相关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鉴别其分子标记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明确主要入侵生物的形态结构、入侵、定殖、扩—2—散、致害等关键生物学参数,分析其入侵风险,发现可用于鉴别的分子标记和可用于防治的生物学靶点。
2.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2.1 生物安全监测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内容:从数据标准、转换、获取、整合与分析等关键环节,开展各生物威胁监测网络的升级优化和系统整合,搭建国家生物安全监测网络技术平台。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实用版】目录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总体部署二、2023 年度项目申报要求三、申报指南发布四、重点专项项目介绍五、具体申报要求与考核指标正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总体部署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担管理的“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前沿生物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四个重点专项 2023 年度项目将进入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填报阶段。
2023 年度项目申报要求各有关单位需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组织管理相关要求,进行项目申报。
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申报书,并确保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申报指南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着力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组织管理相关要求,现将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 2023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重点专项项目介绍“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旨在研究生物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提高我国生物安全防护能力。
项目涵盖了生物安全领域的多个方面,如病原微生物检测、生物安全信息系统等。
具体申报要求与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需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等,同时需提交项目预算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和预算申报书需分别提交,且内容一致。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申报单位需按照项目进度要求,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并按要求提交进展报告。
项目完成后,申报单位需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
申报指南发布单位将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资助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三项任务。
结合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以及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立项情况,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旨在加强生物安全“卡脖子”技术产品研发,部署5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数约为0.95亿元,具体指南如下。
1.基础研究
1.1 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改变传统的出现疫情后再确认病原体、寻找传染源、明确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被动防控策略,从潜在病媒生物着手,发现未知和新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以及其媒介生物的传播效能,同时开展时空流行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研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卫。
考核指标:从至少50种、30万份样本的各类潜在病媒生物中,发现5种以上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病原体、15种以上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病原体、至少20种新宿主和媒介;完成至少10000例高危人群的特定新病原体的感染调查,确定至少3种新病原体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建立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监测示范基地2个以上,以及至少3种新传染病的时空传播风险预测模型。
2.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
2.1 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生物危害现场应急处置这一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研制新一代的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高效遂行多样化复杂环境条件下生物威胁侦察预警、样本采集、快速检测、免疫接种、洗消处置、数据信息传输,具有模块化、制式化、信息化等特征。
考核指标: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湿壁气旋、上转发光、微流控、三代高通量测序等关键技术,形成生物气溶胶侦察箱、流行病学侦察作业箱、微
生物采样箱、空气微生物采样箱、媒介生物采样箱、生物样品转运箱、快速免疫检测箱、快速核酸检测箱、免疫接种箱、生物消杀箱等至少10大类20多种作业箱样机,外箱采用轻质材质且为拉杆箱结构,单个作业箱重量最大不超过25公斤,可机动搭载或人员携行,收拢和展开简便;完成不少于4种细菌或病毒的性能验证,至少应用于1次国家级生物安全保障任务。
2.2 重大外来入侵生物甄别及防控关键技术产品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直接威胁我国民众健康、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已传入和潜在重大外来入侵生物,开展基于多组学、生物传感、模型验算、智能分析、生态调控等的重大外来入侵生物甄别及防控研究,提升“防控并举、联防联控、阻止入侵、狙击扩散、降低危害”能力。
考核指标:建立完善重大入侵生物传入和扩散风险分析预判和即时预警的动态可视化智能分析技术平台和用户终端网络,基于《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300种以上重要入侵生物的入侵风险定量评估;研发重大入侵生物实时监测、检测溯源、灭除根除、狙击拦截、调控修复等5种以上新技术、新产品;完成5种以上重大入侵生物的跨境/区域(包括我国生物入侵重点发生区域、重点生态脆弱或红线区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示范研究,制订不少于2项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项行业标准报批稿
3.典型应用示范
3.1 生物安全样本库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重要病原体及其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以及人类遗传资源等主要类别的生物安全样本,开展检定技术标准、信息数据标准、管理体系标准研究,形成生物安全样品库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生物安全样本的检定、保藏、信息数据存储,以及样本库认可管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生物安全样品库相关标准体系;制订不少于2项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项行业标准报批稿。
申报要求
1.针对指南支持的研究方向,要求相关单位跨部门、跨学科进行优势整合,以项目的形式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应根据考核指标提出细化、明确、可考核的预期目标。
2.每个研究方向原则上只支持1个项目,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年。
3.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承担单位不超过10个,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且每个项目至少有1个课题由35岁(含)以下青年科学家担任课题负责人。
项目参加人员不超过50人,其中,主要学术骨干不超过20人。
4.开展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有关要求,并具备从事相关研究的经验和保障条件。
5.企业牵头申报产品、设备研制的课题,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