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阶段(第2课时)检测题1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认识区域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时冲关(含解析)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认识区域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时冲关(含解析)鲁教版

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课时认识区域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1.该区域位于( )A.北非西部B.印度半岛西部C.大洋洲西部D.南美洲西部2.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河流稀少B.终年炎热C.植被稀疏D.光照强烈3.图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其成因主要是( )A.沿岸暖流增湿B.海水蒸发强烈C.沿岸寒流降温D.大气对流旺盛解析:1.D 2.B 3.C 第1题,图示区域被回归线穿过,西侧临海且为沙漠气候,东侧有海拔超过6 000米的高山,故可以判断为南美洲西部地区。

北非西部、印度半岛西部和大洋洲西部山脉的海拔都不足6 000米,故D项正确。

第2题,图示沙漠核心区距海较近,受西侧寒流影响,加上海拔较高,故气温不是终年炎热。

第3题,海岸沙漠区位于西海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多形成大雾天气。

(2018·河南三门峡模拟)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

读图,回答4~6题:4.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5.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6.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生产方式落后④水资源短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4.C 5.B 6.C 第4题,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故C项错误。

21高考地理鲁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9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含解析

21高考地理鲁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9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区域差异及其成因1.(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解析】(1)选D,(2)选B,(3)选A。

第(1)题,图中的箭头是2001~2016年城市等级的变化过程,2016年Ⅰ型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以及由Ⅱ型转变来的苏州、杭州、宁波,共6个城市。

其中上海是直辖市,杭州、南京、合肥均为省级行政中心,四个城市都能满足行政等级较高。

据图可知2016年的Ⅰ型城市中除上海和宁波临海,其中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并没有沿长江分布,除上海和南京距长江口较近外其他城市距离长江口较远。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到2016年Ⅳ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对比图2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区域,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

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协调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舟山、扬州、嘉兴。

对比图2中城市的分布,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多在上海周边地区,所以多数与上海空间位置邻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就算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部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必修3)第一课时区域差异【目标导航】熟悉区域比较的主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掌握区域比较的基本方法。

【课堂互动】知识点一、区域差异自主学习1、形成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不同,加上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等方面的差异。

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知识点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自主学习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两者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

(2)区域差异:由于海陆位置、地形,特别是气候方面的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非常显著。

区域要素日本英国地形地表,以、为主。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多、、低山、丘陵与、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差异显著。

北部为气候;南部属气候。

受流及的影响,是典型的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1/9,以为主。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资源丰富河网较,流量。

矿产资源、铁、3、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的优势。

(2)区域差异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工业化最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有“ ”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业为主以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大量向海外移民图表导读1、读图1-2-2和图1-2-3,分析下列问题:①英国和日本的位置有何异同?②两国的气候特点是否相同?为什么?③两国的地形有何不同?2、读图1-2-4和图1-2-6,回答: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有何异同?3、读图1-2-5,说出英国的矿产及工业的分布情况。

4、读图1-2-7,说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合作探究1、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2、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都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典例感悟例1、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当地自然环境规律的是()()A、到埃及旅游,应带防晒霜,着短袖衬衫B、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四国户外的文化生活以冬半年为少,夏半年为多C、赤道附近的一些平原地区的露天市场中午繁荣,早晚冷清D、为发展旅游业,广州举行大型冰雕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地的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建议用时:45分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幅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1选B,2选A,3选D。

第1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

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

第2题,乙为宁夏平原,三者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

第3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由此可得①③正确。

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019·深圳模拟)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

据此完成4~6题。

4. 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大B.产业链长、供应商多C.对市场依赖性大D.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5.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 ( )A.“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B.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D.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业6.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B.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C.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D.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吞吐量【解析】4选B,5选A,6选B。

高考讲坛高考地理鲁教一轮课时检测24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高考讲坛高考地理鲁教一轮课时检测24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课时限时检测(二十四)9.2从宇宙看地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是世界上著名的两个岛屿。

读图,回答1~2题。

1.两图显示出的区域特点是()A.区域有不同的类型B.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C.区域都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范围D.区域可以按单一指标划分,也可以按综合指标划分2.两岛屿在自然环境上的相同或相似点是()A.均位于太平洋西岸B.均为季风气候C.地形对降水影响较大D.沿岸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解析】第1题,A、B、D三项本身的叙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中的限定条件“两图显示出的”不符,故排除;两岛屿位置明确、轮廓鲜明,说明区域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范围。

第2题,甲为我国的台湾岛,乙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台湾岛位于太平洋西岸,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沿岸有日本暖流流经;而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印度洋西岸,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附近海域有马达加斯加暖流。

两岛的中部均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南部分别为东南季风或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西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答案】 1.C 2.C读世界两区域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4.近年来,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解析】第3题,甲国为巴西,乙国为印度,两国都以平原和低矮的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巴西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无季风气候;巴西以移民为主,农业发展历史较短;两国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第4题,C所在区域为热带雨林,雨林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O2增多,气候变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特点地人理类环对境环对境人的类影活响动比的较
制约因素 微弱
较少
(3)人地关系: 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1)特点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 不协调 。
3.转型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经济增长 缓慢甚至停滞
(1)特点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区域集聚效应减弱
出现 高失业率 、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类关系:人地矛盾 加剧 。
4.再生阶段 (1)特点:采取措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主要措施 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a.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 b.减少 无增长潜力 的产业部门,发展增长潜力大、 效益好的 新兴工业部门 。 c.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 ②治理污染,改善地区 投资环境 。 (3)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 协调 。
知识点三 我国的区域差异
地势:西高东低,呈 三级阶梯状 分布 1.成因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 递减
降水:受 海陆位置 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划分指标: 地形 和 气候 。
3.具体划分(如下图)。 中国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名称: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青藏高寒区。
知识点一 区域差异
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不同, 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自然环境 的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及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的差异。
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两 都者 地都 处是中岛纬国度,,面气积候相 比较差不湿大润
(2)差异性
区域要素 地形
日本 地平原表狭崎小岖,,分以布山零地散陵、;丘多火山为、主地; 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二讲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选择题(2017·上海市徐汇区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

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故A项错误;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

第2题,三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A项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项错误;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项错误;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项错误。

第3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1.B 2.A 3.D(2017·浙江模拟)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

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5.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第4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网稠密,应该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故饮食为“饭稻羹鱼”;图示该区域临海,又因区域界线一般为山地,故饮食又有“山珍海味”。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图版:区域和区域差异考点呈现体系构建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考向解读以具体区域为载体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考点一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知识梳理1.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

①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

②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的。

③区域的特点a.边界:有些有的边界;有的具有的特性。

b.范围:有大有小。

c.等级:有高有低。

d.内在联系:表现出的特性。

(2)区域差异。

①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②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③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

其中,是基本因素,而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续表(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分界线。

大致以一线为界。

(2)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反馈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

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

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①②③④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D.“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2.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忙即将开始,春管、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

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是( )①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②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③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④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能力突破1.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2.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东平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案目标解读:知识梳理:完成优化探究116页知识梳理部分,回答下列题目:1. 区域差异的成因与表现;2. 日本与英国自然环境比较与经济发展比较;3. 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的主要表现;难点突破: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1、区域农业特点:①农业地位②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按投入多少分;按产品用途分;按土地利用分;按地域特色分;按农业地域类型分。

③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林产品、水产品④主要农业分布地区;⑤农业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⑥农业经营方式;⑦农业现代化水平;⑧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2、区域工业特点和发展条件①区域工业特点主要包括:工业地位、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分布、原料及市场的对外依赖程度等3.交通、人口与城市特点与分布(1)区域交通特点:①主要交通方式,②辅助交通方式、③交通线路密度、④综合运输状况、⑤主要线路和港口、枢纽分布港口区位特点:水域条件:①航道深度和宽度、②泥沙淤积和潮汐影响、③船舶停靠港湾陆域条件:①开阔平坦地形②广大腹地③依托城市(2)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人口、城市分布特点:面状分布——平原密集,沿海密集;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等等五年高考:(2012年高考北京卷)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1~3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2.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2013高考题天津卷)(26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要点精讲一、区域差异二、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差异性: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成因:(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3)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3.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4.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2)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4.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相关链接区域地理: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

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因此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典型分析1.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Ⅰ区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C【解析】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③河流水文特征: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阶段(第2课时)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阶段(第2课时)

自我诊断
展示学生完成的课前准备部分的情况
考点诠释1:区域的含义
一、区域的概念、特征及划分
表1:区域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特征
含义
实践意义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 间________、________,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正确处理资 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 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 有差异
④彰显运河文化底蕴和环境景观特色,形成贯通南北、
辐射带动苏中和苏北腹地的特色产业带
A.沿运河城镇轴——①
B.沿江城市群——②
C.沿东陇海城镇轴——③
D.沿海城镇轴——④
课堂评估
反思:收获与疑问…… 活动:绘制概念图
重点图像
21
(1)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 A.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藏、贵 B.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辽、秦 C.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
√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
(2)各地区增速存在差异,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黑龙江、辽宁接受产业转移 ②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③江苏、山东、广东高新技术发展迅速 ④江西、湖南面临资源问题,工业发展受阻
[典型例题3]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 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013年我国首次界定了全国 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 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 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任务。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尚有近7000 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 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图为昆明 (25 0°1′ N ,海拔 1 891 m )与吐鲁番 (42 5°6′N ,海拔 34 m )日均温 ≥10 ℃持续期和积温 (气温 ≥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相关数据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题。

A .昆明持续期长,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B .吐鲁番持续期短,是因为夏季气温较低C .昆明积温低,是因为海拔高导致夏半年气温不高D .吐鲁番积温高,是因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2.有关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吐鲁番夏季炎热干燥,是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 .昆明近几年春旱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势力强C .吐鲁番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D .昆明四季如春,是因为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明显读世界某两国示意图,完成1.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3~ 4 题。

3.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对比,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①耕地都主要位于本国沿海平原②甲国家热量条件比乙国家好③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④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A .①②B .③④C.①④ D .②③★ 4.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受地形和风向影响,甲国降水整体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B.受北方高大山脉影响,甲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C.受西海岸高大山脉影响,乙国降水自西海岸向内陆急剧减少D.受地形影响,乙国形成了与我国西北地区成因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

读图,完成5~ 6 题。

5.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6.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图1 图1
°N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及区域发展阶段
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课前检测】
单项选择题
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

图1表示甲、乙两个不同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我国目前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 .资金
B .劳动力
C .信息
D .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 .初级矿产品
B .粮食
C .工业制成品
D .廉价劳动力
(2016苏北四市三模)图2为匹兹堡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二战后的匹兹堡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

为振兴经济,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

据此,回答完成3—4题。

3.二战后匹兹堡经济发展逐渐从辉煌陷
入困境,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有( )
A .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 .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C .钢铁、煤炭、重型机械
D .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4.有关匹兹堡“复兴计划”的说法,正 确的是( ) ①建设各类研究机构 ②加强工人转岗培训 ③异地另建新城 ④颁布治理污染法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 图3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第5题。

5.从阶段1→阶段2→阶段3,该区域的变化体现在( )
A .交通线路越来越多
B .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 .城市化水平变化不大
D .区域空间结构越来越简单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1,回答1-3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建设 了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2为标志园内
分界线标志物模型。

该标志物应位于图1中的
① B .②
C .③
D .④
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4-6题。

图3 图4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创新
D .基本没有出现第三产业
5.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 .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 .不协调→协调
C .协调→不协调→协调
D .协调→不协调
6.图中A 、B 、C 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 .A -
B -
C B .B -C -A C .C -A -B
D .B -A -C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

图5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
C.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8.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
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图2
图 6
图7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
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二、双项选择题:
(2015南通二模)“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

图6为我国部分省区2012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单位万)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 流入广东民工超过500万的省(区)有
( )
A .桂、湘
B .蜀、黔
C .豫、鄂
D .闽、琼
10.春节期间,形成民工大规模流动的因素主要有( )
A .环境质量
B .经济水平
C .社会文化
D .交通建设
(2016无锡一模)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
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图7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
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 下列城市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
态环境压力大的是( )
A. 大庆市
B. 黑河市
C. 鹤岗市
D. 双鸭山市
12. 伊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以育林为主,禁止采伐
B. 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C. 建立木材储备基地
D. 积极转型,建设煤化工基地
三、综合题 1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图8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检测】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A
【课后检测】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C
7.C
8.D
9.AC 10.BC 11.CD 12.BC
13.(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