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解说一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与平民称谓
为被临时征集到军队中服役的平民壮丁。在古代社会,
“白衣”也被用来特指平民中的读书人。唐宋
白色是平民衣着最常见的颜色,“丁”经常指到了服 时期出现了“白衣公卿”一词,用来代指尚未取得功
兵役年龄的成年男子,这大概就是“白丁”一词的构 名的读书人。当时称这些尚未出仕的读书人为“白衣
词依据。
公卿”“一品白衫”,也蕴含了寄言他们前途无量的
(二)白丁
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唐代刘禹锡的
“黔首”一词在战国时秦国以及秦朝作为平民 著名诗句,句中的“鸿儒”是指学识渊博的名士,王
百姓的称谓。黔,意为黑色。“黔首”一词用来代指 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对“白丁”的解释
平民的缘由据说是秦国崇尚黑色,平民百姓不能戴冠, 是“无官职的平民”。“白丁”一词在具体词义上经
名的平民。
士”就是指平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
(三)白衣
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是诸葛亮自言
“白衣”的意义和“白丁”有相通之处。《史记·儒 自己之前的平民身份。
林列传序》记载:“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
春秋时期,布衣的主要原料是麻和葛,当时的
三公,封以平津侯。”这里的“白衣”所指的是公孙 社会制度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而不能使用
之。”这里的布衣就是指孔子的平民身份。
一诗句时引用了《淮南子·精神训》中“而尧布衣掩
唐宋时期,“布衣”虽然仍有平民的意思,但 形,鹿裘御寒”一句,言明布衣和短褐都是当时的贫
是更加侧重于未仕的文人的代名词,即布衣之士。“布 寒百姓所穿的粗衣。
衣”所代指的意义比较接近现在人们在大多数场合中
隋唐时期,凡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穿着
古代的“布衣”、“白衣”分别指代什么
古代的“布衣”、“白衣”分别指代什么人们总是对新颖的事物充满来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然后就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之中国古代文化趣味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一、古代的“布衣”、“白衣”分别指代什么?古代的“布衣”、“白衣”、“朱绂”、“乌衣”分别指代什么?古代的不同衣服有贵贱之分吗?服饰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服饰与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思想文化、道德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在服饰上就渗透着古代文化、风俗,以及道德理念。
“布衣”,最早是借指平民。
布衣是油麻、葛、毛及棉花等纤维材料织成的衣物,相对于用丝织出的“帛”,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
上古之时,贵族才有资格用丝帛作衣服,平民百姓除了老者允许着装丝衣外,其余的便只能身穿布衣,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也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白衣”,原意是白色之衣,代指穿白衣的人,即指无官无位的在野平民。
白衣在古代为身份较低贱者所穿,如仆役、庶民等,所以便用它来借指庶民,也泛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西厢记》中的相国夫人便因张生未得功名,而以“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理由逼迫张生进京赴考。
“朱绂”和“乌衣”都与官位有关。
“朱”指红色。
“绂”指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古代天子、诸侯等礼服的服饰(也指系印的丝带)。
古人以朱为正色,遂以“朱绂”作为身份品级的标志,象征着高位。
“朱绂”往往是帝王加封臣子的荣誉,所以晚唐诗人韦庄有诗云:“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 乌衣则是下级胥吏所穿的黑色服饰,地位较低。
三国时,东吴禁军驻扎在南京夫子庙文德桥附近,官兵都穿黑衣,因此军队被称为乌衣营,驻地也被称为乌衣巷。
东晋以来,人才辈出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曾居住在此,隋唐后逐渐没落,所以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乌衣巷的萧瑟。
从上述服装颜色的不同就可看出,古代服装有贵贱之分。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实用国学文化常识(七)特殊称谓素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实用国学文化常识(七)特殊称谓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学是中国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下面跟着小编学习国学文化,一起涨知识吧!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
文学常识《布衣——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解说一》
《布衣——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解说一》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布衣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本文谈一谈第一个称谓——布衣
布衣”有两个涵义:一指麻布衣服;另一指平民百姓。
布衣一词,源自于古时。
古代说的“布”,就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制品。
“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礼记》
用麻织出来的是布,用丝织出来的是帛。
古时中国盛产各种麻类,棉花产量曾经甚少,用麻织布历史悠久;古代衣料的优劣次序是绸缎为首,棉布上乘,麻布是普通之物。
物以稀为贵,那时的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贵的显赫人家才穿得起。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棉布是从南洋进口的走俏外国货,普通穷人只能将就着穿麻料衣服!直到元朝时,有名的黄道婆从琼州带回黎族人的纺织技术,种植棉花才渐渐多起来,棉制品才得以逐步取代麻制品。
由于“布衣”长期为百姓和军队所使用,所以就成了普通劳动百姓的代名词。
《战国策燕策》:“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
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独甚。
”
《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
《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布衣和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就是说李斯原先身份卑下,只是个街坊里巷间的普通百姓。
与布衣相关的词语
如:
布衣韦带(韦:熟牛皮。
布做的衣服,韦皮做的带子,古代未仕或隐居在野者的粗陋服装,借指贫贱之士)
布衣之交(指贫贱之交;或指显贵与无官职者的交往)
布衣蔬食(穿布衣,吃粗粮。
形容生活清苦)
以上都是意指平民百姓的贫淡生活。
布衣典故解释
布衣典故解释
原指古时庶人的服装。
借指平民。
语出《史记·李斯列传》:“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也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在我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不但反映在*和经济上,而且还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比如穿衣,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绢、绮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因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
以颜*而论,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紫、红,以下的官员穿绿、蓝,皂隶穿黑。
所以史书上把后周太尉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宋太祖),称为“黄袍加身”(参见“黄袍加身”条)。
至于平民百姓,就只好穿没有染过的白衣了,所以“白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另一个代名词了。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草民。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黎民:即平民。
“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古代服饰代称
古代服饰代称【黔首】黔,黑色。
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青衫】黑色的单衣。
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巾帼】本是古代妇女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引用为妇女的代称。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
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
清朝官职服饰及顶戴花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详解:清朝官职服饰及顶戴花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清代补服、补子--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
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
凡补服都为石青色。
是区分文武官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清官共分九品十八级.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所以才有成语衣冠禽兽)文官篇大清帝国官制设置严紧、细密,无论文官、武将均置为九品一十八级。
品级高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体现在胸前的补服图案上,使人一目了然。
一品文官仙鹤补服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殿阁大学士等均穿戴一品仙鹤补服。
二品文官锦鸡补服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资政大夫、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等均穿戴二品锦鸡补服。
三品文官孔雀补服通议大夫、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盐运使、大理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武备院卿、上驷院卿、按察使,均穿戴三品文官补服。
四品文官鸳鸯补服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鸿扩寺卿、顺天府府丞、陵寝掌官防官、各府知府、翰林院侍学士、尚茶正、尚膳正,布政使司参政、各省巡守道、都察院俭都御史等均穿戴鸳鸯补服。
布衣将相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布衣将相的名词解释有哪些布衣将相是一个出自古代中国的成语,用以形容原本身份平凡、底层的人却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高官或名人。
这个词汇中的“布衣”指的是普通百姓所穿的衣服,而“将相”则代表着高级将领或官员。
布衣将相这个成语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它表达了社会流动性以及个人奋斗与机遇并存的观念。
首先,布衣将相这个词汇的意义在于其所代表的社会流动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们的身份通常是由出生的家庭背景决定的。
贵族子弟通常有更多的机会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并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相对而言,普通人的机会相对较少,通常注定要与草根阶层相伴。
但是,布衣将相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固有的界限。
他们通过自身的才智和努力,克服了社会地位所带来的种种限制,最终跻身于高级官职或名人的行列。
因此,布衣将相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仅仅是被社会地位所束缚。
其次,布衣将相还象征着个人奋斗与机遇并存的观念。
虽然一个人可以努力学习和努力工作,但是成功取决于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机遇和运气。
对于布衣将相而言,他们能够利用合适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并被赋予更高的地位或者名望。
这表明,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和准备,为自己创造机会,并积极地应对和利用那些意外的机会。
布衣将相的典故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是努力的结果,也是机遇和聪明的结合。
另外,布衣将相也象征着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在古代中国,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布衣将相的典故告诉我们,知识和智慧是一个人能够爬上社会阶梯的重要因素。
那些能够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成功。
因此,布衣将相的词汇还提醒我们,无论我们如何开始,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就有机会变得出类拔萃。
综上所述,布衣将相是一个有深刻内涵的成语,它代表了社会流动性、个人奋斗与机遇并存的观念,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取得成功。
布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布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布衣”这一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汉语还是文言文都有不少的提及。
在古文献中,“布衣”一词的含义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既指服饰,也指服从、孝顺,还指贤良、自律、节操等美德。
从文言文中可以看出,“布衣”有多种理解。
首先,它指一种平民百姓穿着的服饰,被称作“布衣”。
比如,《论语》中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子曰:“微生偃之而藏之,子归,其言思,何如?”孔子回答:“不如布衣,然后得其言也。
”这段对话说明,布衣是生活中最基本且最值得信任的衣服,它即轻便又尊贵。
其次,“布衣”也指服从、孝顺的美德。
比如,孔子曾说:“今之布衣义,至义也。
”这句话把服从、孝顺提升到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高度,因为服从、孝顺是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能够做到服从、孝顺,意味着我们有理智和节操,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此外,“布衣”也指贤良、自律、节操等美德。
《孟子》中提到:“志士仁人,尽皆布衣,行亦至义,图亦至义。
”这句话说明,“布衣”代表着贤良、自律、节操等美德,只有行为至义、图为至义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志士仁人。
总之,《布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从服饰到道德准则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服从、孝顺、贤良、自律、节操等美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对人们行为一种规范和要求。
- 1 -。
古代对老百姓的称呼
古代对老百姓的称呼古代对老百姓的称呼由于社会阶段、文化典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
或因其被虏获而称为“黎”“隶”,或因其众多而称其为“庶”或因其衣食住行简陋而名之曰“白”“黔”“褐”,或因其劳役而称其为“野”“丁”等。
名称很多,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在使用。
1.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
如《诗经·云汉》:“周有黎民,靡有孑遗。
”《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2.又称“黎氓”,《北齐书·颜之推传》:“何黎氓之匪昔,徙山川之犹曩。
”3.又称“黎苗”,《后汉书·邓皇后纪·毅上安帝书》“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捐膳解骖,以瞻黎苗。
”4.又称“黎甿” :唐钱起《钱考功集·入送李评事题漳州使幕》:“幕下由来贵无事,伫闻谈笑静黎甿。
”5.还有称“黎烝” 《史记·司马相如· 封禅书》:“正阳显见,觉寤黎烝。
”6.又称“黎首”《千字文》:“爱育黎首,臣服戎羌。
”7.又称“黎庶”《韩诗外传》:“黎庶欢乐,衍盈方外。
”8.又称“黎元”《汉书·谷永传》:“使天下黎元咸安家乐业。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哦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9.又称萌隶(氓隶),“氓”也是古代对百姓(多指失去土地,外来迁移的居民)的称呼。
《诗·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0.又称“氓隶”。
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11.又称“庶”。
《左传· 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
”12.又称又称“庶民”,《诗·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13.又称“庶人”,。
《教战守策》:“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14.又称“民”,《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
古代平民的称谓
古代平民的称谓【平民】老百姓,一般的民众。
平,一般。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
”【百姓】在春秋以前,“百姓”是奴隶主贵族的总称,因为在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是无姓的。
战国以后,“百姓”成为平民的通称。
这种变化显示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进化。
“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平头百姓】光头的平民。
平头,光头。
古代官绅戴各种帽子,平民是不戴帽子的,所以,平头也就是平民。
“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
黔,黑色。
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黎民】众民。
黎,众。
一说“黎”通“骊”,黑色;“黎民”因用黑布包头而名“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布衣】即平民。
古代富人穿丝织品,平民穿麻、葛织成的布品,所以平民称布衣。
可自称,也可以他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这是自称。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活板》)这是他称。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
西周时庶人可作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略高于奴隶。
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
秦汉以后,庶人泛指没有官位的平民。
“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教战守策》)【万民】众百姓。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问说》)【闾左】贫苦百姓。
秦汉时豪族大户人家住在城市或乡村的右边,称为豪右或闾右,而贫民只能住在左边,称为闾左。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眈隶】眈(读meng)通“氓”,耕田的人;隶,奴隶。
眈隶泛指平民。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眈隶之人。
”(《过秦论》) 【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古代对百姓都有哪些称呼
古代对百姓都有哪些称呼
古代对百姓都有哪些称呼
百姓是古代最常用来称呼普通民众的词。
除此之外,关于百姓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黎民,《礼记·大学》载:“以能保我子孙黎民。
”与此相近的还有黎庶、黎首、黎元等,如杜甫有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黔首也是用来称呼老百姓的,这在战国就比较流行。
《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书中就都出现过“黔首”这个词。
“黔”即“黑”的意思,当时的老百姓不能戴冠,黑黑的头发露在外面,所以被称为“黔首”。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只能穿着麻织的布,质粗而价低,所以“布衣”也成了百姓的代称。
百姓又称作白衣、白士、白丁,是指没有功名的人,如刘禹锡《陋室铭》里就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除此之外,百姓还被称为庶民,庶也即众多的意思。
(中华书局)
2013.01.09广州老人报【天生逍遥·天生文摘】。
百姓的成语
百姓的成语
1、布衣黔首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
古代指一般百姓
2、闾阎安堵指平民安居乐业
3、白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
泛指粗俗之辈。
4、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旧指贫寒老友。
5、村野匹夫村野:荒村山野。
匹夫:平民百姓。
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6、短衣匹马短衣:短装。
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
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
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7、匹夫匹妇平民男女。
泛指平民。
8、匹夫无罪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9、青鞋布袜原指平民的服装。
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10、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11、压良为贱旧指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
12、愚夫愚妇旧时称平民百姓。
13、村哥里妇谓平民百姓。
里,里巷。
14、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
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常用作自谦之辞。
15、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
借指平民百姓。
有时指草野高逸。
16、微服私行微服:平民服装。
私行:秘密出行。
旧指皇帝或官
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17、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
指平民百胜。
18、贩夫俗子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
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布衣指代什么
布衣指代什么
“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
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布衣”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等。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意思是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
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
扩展资料:
布衣将相: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
如:刘邦是自耕农出身,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都是一般农民,樊哙为屠狗者,周勃为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为贩缯者,娄敬为戍卒,萧何、曹参则出身于小吏。
论阶级成分,或为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或为中小地主,大都属于社会下层。
除娄敬外,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他们在反秦起义中开始结合在一起。
后来,在同项羽的斗争中,其阵容逐渐扩充和壮大起来。
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
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
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
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
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相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表示百姓的文言词
表示百姓的文言词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黔首
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
黎庶
参见下条,黎民。
庶,没有官爵地位。
黎民
《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
”蔡沈集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
”这里所说的“民首皆黑”,即是“墨面”、“黔首”之意。
不过,这里应当指出:黎民可以被称作人鬲、“民首皆黑”的人,但人鬲和“民首皆黑”的人却并不等于黎民,因为,“百姓”也有犯法而沦为奴隶地位的,而奴隶中的黎民,或也会有因立功而改变地位为“百姓”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百姓和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都成为被统治的平民。
于是,终至将“黎民”与“百姓”联在一起,统作普通人民的一种称谓了。
黎元:
古之百姓今之人民也。
指黎民百姓。
唐太宗李世民在《晋室帝总论》中称“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
布衣古义和今义的意思
布衣古义和今义的意思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布衣”这个词儿。
你说这“布衣”,在古代那可是老重要啦!那时候的布衣呀,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穿的粗布衣裳,所以用“布衣”来代指平民百姓。
就好比说“一介布衣”,那就是说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呀。
你想想,那时候有钱有势的人穿的绫罗绸缎,多华丽呀,而布衣呢,朴素得很,这就是身份的差别呀!古代好多有才华有志向的人,在没发达之前都被叫做布衣呢,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可到了现在呢,这“布衣”的意思可就变啦!现在说布衣,大多就是指用布做的衣服呗。
你看咱去商场买衣服,那售货员可能就会说“这件布衣穿着可舒服啦”。
这和古代的意思差别可大了去了吧?这就像是一条河,从源头流到下游,那水都不一样了呢。
咱就说,这语言的变化咋就这么神奇呢?就跟那孙悟空七十二变似的。
古代的好多词儿,到了现在意思都变得五花八门的。
这就好比咱小时候玩的万花筒,稍微一转,看到的图案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再想想,要是咱现在还把普通人叫成“布衣”,是不是感觉怪怪的?说不定人家还以为你在说他穿得土气呢!但在古代,这可是很正常的说法呀。
这就好像咱现在说“手机”,要是放到古代,他们肯定听不懂,还以为是啥神奇的法宝呢!还有啊,这布衣的材质也不一样了呀。
古代的布衣可能就是那种粗粗的布,现在的布衣,那布料种类可多了去了,什么棉布、麻布、丝绸布,各种各样的。
而且现在的布衣款式也多呀,有长的、短的、宽松的、修身的,多时尚呀!你说这语言的发展是不是很有趣?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布衣”词儿,都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那要是把所有的词都研究一遍,那得有多好玩呀!咱平时说话的时候,可能都没注意到这些词儿背后的故事呢。
所以呀,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这些词的古今变化,这也是咱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呀!不然哪天说错了话,闹了笑话可就不好啦。
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知道这些词现在是啥意思,同时也别忘了它们古代的含义,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衣——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解说一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布衣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本文谈一谈第一个称谓——布衣
布衣”有两个涵义:一指麻布衣服;另一指平民百姓。
布衣一词,源自于古时。
古代说的“布”,就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制品。
“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礼记》
用麻织出来的是布,用丝织出来的是帛。
古时中国盛产各种麻类,棉花产量曾经甚少,用麻织布历史悠久;古代衣料的优劣次序是绸缎为首,棉布上乘,麻布是普通之物。
物以稀为贵,那时的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贵的显赫人家才穿得起。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棉布是从南洋进口的走俏外国货,普通穷人只能将就着穿麻料衣服!直到元朝时,有名的黄道婆从琼州带回黎族人的纺织技术,种植棉花才渐渐多起来,棉制品才得以逐步取代麻制品。
由于“布衣”长期为百姓和军队所使用,所以就成了普通劳动百姓的代名词。
《战国策燕策》:“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
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独甚。
”
《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
《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布衣和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就是说李斯原先身份卑下,只是个街坊里巷间的普通百姓。
与布衣相关的词语
如:
布衣韦带
布衣之交
布衣蔬食
以上都是意指平民百姓的贫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