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刚体和弹性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工程力学的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力学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展开讨论。
一、现状分析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力学的学习。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力学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程力学教学的需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教学改革的探讨1. 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
工程力学教学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平台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线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学习。
2.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改革还需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方法
如果一上 来就在黑板上 大篇地推 导公式 ,学生弄不清 前因后
一
手 肯 定 会 变 酸 、发 麻 ,这 是 因 为 产 生 了 内力 。
( )采用 “ 二 启发 式教 学法 ” ,引导 学生 思维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若 教 师 语 言 平 淡 ,平 铺 直 叙 ,学 生 必 然 会感到乏味 。因此课堂 教学的过程 中需要采用设置 问题 、促 进 学 生 思 考 、 共 同 分 析 问题 、 导 出结 论 的 启 发 式 教 学 法 , 这 种 教学法关键 是如何设置 问题, 问题若 设置的巧妙 ,难度 适 中 , 就 能 激 发 同 学 的 兴 曲 的应 力 分析这一节为例,说明如何进 行启发式教学 。首先 , 利用梁 弯曲模型让学 生仔 细观察梁 的受力及变形情 况 ,然后 向学 生 提 出 问 题 : 梁 弯 曲 时 应 力 的 类 型 是 什 么 ? 正 应 力 还 是 切 应 力?是否均匀分布 ? 问题设 置好 之后 ,给学 生几分钟 时间思 考 , 然 后 请 几 个 学 生 说 出各 自的 观 点 及 原 因 , 这 时 他 们 都 能 踊跃 发言 ,阐述 自己的想法 。有 了前面这些铺 垫之后 ,然后 进 行 推 导 ,即 分 析 、解 决 问题 。解 决 问题 时 ,要 把 定 性 分 析 和定量分析处理 的恰到 好处。先作定性分析 ,再作定量分析,
《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的探讨和改进
校园专区《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的探讨和改进史 静【摘 要】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公式繁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都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和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方式 教学质量《工程力学》作为高等院校土建、机械等很多重要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工程力学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多,概念抽象,理论复杂,逻辑性强。
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后续专业课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力学教学现状是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教学效果不是太好。
造成这种现状一是因为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课程开设时间一般在第二学年,学生还没怎么接触专业课,认为工程力学和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再加上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公式繁多,甚至有些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而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坐等老师把应知应会的内容全盘倒给他们,因而难免学习起来效率不高。
另外,现今工程力学的教学学时减少较多,但是教学内容基本不变,加之概念、公式较多,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常降低课程教学效果,师生互动较少,而且课后需要大量的练习来进行知识点巩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因此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效果较差。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做了些相应的探索。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近年由于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调整,工程力学的教学学时急剧减少,但是基本教学内容仍然很多,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主要涉及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等大量内容。
为保证在有限课时里完成相应的教学大纲内容,可将整个课程优化整合为构件的静力分析、构件的内力分析、构件的运动动力分析等三大模块。
教学内容的优化不是简单的删删减减,而是本着“重基础”的原则,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重难点作进一步细化。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效果,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清晰,便于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解释。
而缺点是缺乏互动性,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记忆效果也较差。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后进行。
三、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通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力学的原理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实验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且实验条件和设备有一定的限制。
四、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交互式教学。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然而,交互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以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演示软件、网络资源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存在技术设备的限制和故障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传统讲授法适用于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介绍;案例教学法适用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的应用结合;实验教学法适用于展示实际工程现象和操作技能;交互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科技风2021年1月科教论坛DOD10.19392/ki.1671-7341.202101032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郎风超刘佳伟姜爱峰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以及物体承载能力的基础科学,为工科类院校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其理论性系统性强、逻辑严密、比较抽象,但与工程实际具有密切的联系。
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差,以及学习差异性大等问题。
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分析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差异性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工程力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一、绪论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其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该课程是机电、建筑、桥梁、交通、能动等工科专业的必修课⑴。
通过理论力学学习掌握质点、质点系以及刚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能够分析多刚体运动机构,求解系统动力学问题。
通过材料力学学习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问题的计算方法,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能够分析变形体在载荷作用下的相关力学性能。
针对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措施,文献:2:通过引入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对比教学以及归纳习题、强化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献%3:针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主要培养面向市场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工程力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工程力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开展了研究。
教学改革中,将最新的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等引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解析思维导图的解决办法⑷。
文献:5:分析了工程力学教学特点,提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工程力学教学方法。
各种改革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各种改革都是面向所有高校学生,而缺少针对性以及具体的学习效果评价。
在新教学计划下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探讨
“ 丁程 力学 ” 程 的 内容多 而繁 , 时相 对较 少 . 课 学 这就
需 要在 课 堂 教学 中抓 住 主线 , 出重 点 、 点 , 力 培 养 突 难 着 解决 问题 的方 法 对 于 蕈点难 点 的 内容 . 、 学时不 仅不 能压 缩, 而且 要 有适 度 的增 加 , 样 才 有 利于 压 缩 非 晕 点 、 这 非 难 点内 容的课 时 例如 . 面任 意 力系这 一章 是整个 静 力 平 学部 分 的重 点 内容 . 在课 堂上 着 重讲 解 . 过课 堂 上 的 应 通
并 保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 成 了 教 师 最 重 要 . 最 具 挑 战 性 就 也 的 问题 。
问题 到 上课 的 时候 . 师 要 把课 前 布 置 的 思 考 题 . 教 学
生 自学 时 遇 到 的 问 题 . 在 课 堂 上 来 讨 论 解 决 这 个 过 拿
程 不 仅 有 助 于 开 发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而且 对 教 师 的
从 前 接 触 过 的 , 括 考 虑 摩 擦 时 的平 衡 问题 , 只 是前 包 也
一
那 么, 如何在 减 少学 时 的情况 下 , 提高 课 堂教 学单 位
时 问信 息量 . 并在 论教学 中注 重学 ! 的综 合素 质 教育 . . 卜 使其 综 合能 力得 以提 高 呢7本 文仅 就 自己在 “ 程 力学 ” 工
学 生 布 置一 些 思 考 题 . 完 全 放 手 让 学 生 自学 对 于 教 可
不 断强 化 , 可使 学生 充 分理 解 和把握 基本定 理 和结 论 . 并
能熟 练 求解 刚体 在平 面 任意 力学 作用 下 的平 衡 问题 这 是 一章 的蕈 巾 之审 . 是难 点 内容 . 也 因此 . 于 复 杂 的 物 对 体 系统 平 衡 问题 , 花 大 量 的课 时 , 出典 型 例 子 , 过 耍 举 通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引言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力的作用规律和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建筑、机械、航空等各个工程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工程力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工程力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工程力学教学的体会1.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功底要求较高,而且对力的概念和平衡条件理解不深刻。
在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力学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往往对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晦涩难懂,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言语和丰富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工程力学的应用,增强他们对学科的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3.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力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工程实践中,让他们了解工程实践的本质和要求,培养他们的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和原理。
还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和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摘要】通过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工程力学》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和听得懂却不会应用等问题,本人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重点的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刻思考,力求寻找到该课程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新突破口。
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改革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特别是对机械类专业来讲,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在工程设计中也具有很强的直接应用性。
而且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它是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技术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和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在工程意识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力学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分析研究对象多,解决问题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加之新的教学内容扩展与教学学时的减少形成明显反差,给教学带来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力学知识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工程技术实际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
一、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目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时大幅度减少,而用人单位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却大幅提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力学教学中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仅仅靠初中阶段的一点物理基本知识,可以说他们几乎是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学习工程力学的,所以学起来的困难时可想而知的。
而且他们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很多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非常强的课程缺乏兴趣。
《工程力学》教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探讨
《工程力学》教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探讨摘要:本文工程力学的学习对于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因为理论性强,很多概念不好理解,成为力学教学的一个挑战。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方法,以此期望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关键词:工程力学基本概念教学工程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工程力学的授课方法较数学、物理、化学有所不同,需要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将一些复杂的研究对象分解为力学模型,使学生不光理解推导的结果,更要掌握推理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工程力学中存在很多的基本概念,若理解不透,做题时就无从下手。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简单介绍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方法,以供参考。
1不同角度拓展对“平衡”的理解所谓物体的平衡,我们在工程力学中讲述的概念是是指物体相对于周围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时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是物体在特殊力系作用下的特殊运动形式。
事实上,静止只是存在于理论上面,静止也只是相对的,平衡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学好工程力学的基础,为了加强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概念,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将会有很大帮助。
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来探讨平衡的问题,当平衡系统由两个或两相以上物体组成,系统平衡,则组成系统的单个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中的单个物体都可以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平衡的问题,当质点做变速运动时,质点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当加速度等于0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平衡状态,这个时候质点所受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与质点的惯性力组成了零力系,实际上质点是处于假设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相对平衡。
工程力学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工程力学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在实际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工程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力学模型力学模型是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和抽象的数学描述。
它通过假设和逼近,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可以求解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见的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两类: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
1. 离散模型离散模型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由离散的质点或刚体组成的集合体。
在离散模型中,每个质点或刚体都有自己的质量、形状和受力情况,通过约束条件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离散模型常用于对小型和简单的系统进行分析,如刚体平衡、质点运动等问题。
2. 连续模型连续模型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连续分布的物质。
在连续模型中,物质的力学性质被视为在空间中连续分布的函数,通过微分方程描述物质内部的静力学和动力学行为。
连续模型常用于对大型和复杂的系统进行分析,如梁、板、壳等结构的变形和破坏分析。
二、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指使用数值计算或解析计算的方式求解力学模型的方法。
根据模型的类型和求解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1. 解析计算解析计算是通过对力学模型进行详细的推导和求解,得到精确的解析表达式。
解析计算常用于对简单和理想化的模型进行分析,如简支梁弯曲、等截面杆件轴心受力等问题。
通过解析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解,但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2.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通过对力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迭代求解。
数值计算常用于对复杂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如结构强度评估、振动模态分析等。
通过数值计算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近似解,但需要注意数值误差和计算精度的控制。
三、工程力学实践工程力学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工程师提供了分析和设计的依据,能够评估和控制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力学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运用就业目标导向教学法,结合案例导向和教具、问题导向,努力使专业基础与专业‘实践充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标签:教学导向工程力学启发式对比法工程力学是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
该课程能否学好,对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工程力学是第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一些基础课如数学、物理的公式结论,一般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公理基础之上、经过逻辑推理和证明得到的,而工程力学中的很多公式和结论大多建立在观察、实验、假设基础上,不同于一般的演绎推理,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生感到很不适应;第二,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公式多,并且对其它课程如数学、物理、制图的基础要求较高,有独特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
尤其是在四种基本变形中,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
如果理解不透,做题时就无从下手。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直观教学,增加感性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要尽量用挂图、教具、力学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具、多举一些现实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并尽可能把例子描述得生动形象。
其次,要结合机械等实物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然后要结合挂图、板书,把抽象的力分析成具体的力。
如讲授三角构架的受力分析,要制作木条三角构架,帮助学生分析各木条的受力特点,再通过画力图分析解除约束后3根木条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步骤。
又如讲授摩擦力,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滑动趋势、静止状态、临界状态、滑动状态的特点,掌握各种状态下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与区别、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方法等。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摘要】工程力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革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等方面。
通过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力学教学将更加贴近实际工程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工程力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问题、改革、实践性、理论与实践、学习动力、建议、总结、分析、未来、目的、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们的重视,促进工程力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工程需求的优秀工程师。
1.2 研究目的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引言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基础课之一,在工程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力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传统工程力学教学模式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工程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工程力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工程力学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工程学院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工程力学课堂中,如何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工程力学课堂的思政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和分析。
二、思政教育在工程力学课堂中的必要性工程力学作为一门纯粹的技术学科,通常被认为与思政教育无关。
然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工程力学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三、工程力学思政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在工程力学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工程力学的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并带有社会责任感。
2. 互动性原则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起到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式思考。
3. 实践性原则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
通过实验、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力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工程力学思政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1.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领会。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工程,亲身感受工程力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2. 讨论与辩论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能力。
思政建设在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建设在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7-11T00:45:53.21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5期3月作者:杨静李之坚[导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静李之坚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阐述了在工程力学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思想和行为教育为抓手,在实验课堂、线上平台和创新基地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重视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政建设工程力学实验教学1 引言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课程思政在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中成果显著,理、工、文等各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教育课均已渗透思政元素,教书和育人在课堂中和谐地交融,不仅增强了课堂知识体系的人文性、开放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
不可忽略的是要同时重视和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建设,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是理工类高等学校中重要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同样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探索的创新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工程力学实践教学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我校的力学教学实验中心是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实验力学》、《振动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力学实验教学任务,也为力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基地。
探讨《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探讨《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情境设计1 前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源于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与真实的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的要求,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等提出的职业教育理论。
在这些实践模式中,教学内容不再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进行构建,工作过程知识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成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了序列化,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职业世界。
2 《工程力学》学习情境设计《工程力学》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尤其针对高职高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我们对该门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改工作。
在对高职院机电类专业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和分析,对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分为:基础能力、机电设备使用和改装能力培养、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2.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思路----行为领域的设计根据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所特定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出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目标为基础机电职业能力培养:机电设备使用和改装能力培养及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个主要方面。
以培养基础机电职业能力为例,结合现状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了培养基础能力需要完成的行为领域,主要要求学生具备工程识图制图能力、传动机构认识及初步设计能力、常用工具和仪表的使用能力。
这三个能力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单元---教学课程的内容。
根据能力定位我们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工程力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训练基础能力中的对传动机构典型零件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等的校核和使用能力。
2.2《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的确定以工作任务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区别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知识逻辑的堆砌,而是主要在于将理论知识贯穿与模拟工作任务中,营造出合理的学习情境,采用合适的学习载体。
关于工程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程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有许多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工程力学教学。
一、教学内容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也需要按照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水平来逐渐深入讲解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式在工程力学教学中,讲解方式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基础知识。
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生动形象的讲解,并且结合具体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实践课程工程力学涉及到很多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开设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同时,实践课程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和问题。
四、教师能力教师的能力对于工程力学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设施、教材、练习题等。
同时,教学机构也需要注重课后辅导和跟踪,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实施。
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工科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探索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领域人才的不断需求,工程力学教育也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资源匮乏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领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教学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原理和特点,设计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内容,以及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从而为现代工程力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教学实践。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发现ANSYS Workbench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关于教学设计和课程实践的经验和参考,进一步推动工程力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工程力学教学领域的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对ANSYS Workbench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我们期待能够为工程力学教学的创新和提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
1.3 研究意义工程力学是工程学中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物体受力情况和结构强度等问题,是工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工程人员具备更加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工程力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力学教学探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探索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技能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模具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圆
形
≥
[ 】
在这些 基本 内容 中,我们结合模具专业调节好纯理论课和实践 习 题课的课 时比例 , 当增加刚度和强度计算 的学时。 具中的主要工作 适 模 零件之一是 凸模 , 在一般情况下 , 凸模 的强度和 刚度是 足够的 , 无须进 行强度校核。但对特别细长 的凸模或 凸模 的截面尺寸很小而 冲裁 的板 料厚度较厚 时 , 则必须进行承压能力和抗纵弯 曲能力的校核。 目的是 其 检查其凸模 的危 险断面尺寸和 自由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以防止 凸模纵 向失 稳 和 折 断0, 】如表 1 示 。 所 除 了基本内容之外 ,空 间力系和重心 ” “ 这章 中的“ 物体 的重心和平 面图形的形 心” 这部分 内容是模具专业要用到 的, 但对于学生来说太难 太繁 , 所以本着 “ 够用 ” 的原则进行处理 。在 冲压模 的工艺计算 中, 一个 重要的 内容就是压力 中心 的计算 。模具 的压力 中心就是 冲压力合力 的 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 具的正 常工作 , 应使模具的压力 中心与压 力机滑块 的中心线相重合 , 否则 , 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 心载荷 , 导致 滑块导轨和模 具导 向部分不正常 的磨损 , 还会使合理 间隙得不到保证 , 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 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E 这样结合专业将 问 3 ] 。 题的重要性讲 给学生后 ,可根据力学定理——合 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 各分力对同轴力矩 之代数 和——确定多 凸模模具 的压力 中心 ,从而确 定模= 的压力中心( o, y)如图 1 所示 。如此我们 既使学生学会用空 间 力系解决 专业问题 , 又节省 了时问。
科技信息
职教 与成教
檩 具董业《 程力学》 工 课程的教学搽i 习
江海职 业技 术 学院 王 静
关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运动形 式 ,这样 才能保证解 题 的正确 性 。而作 受力
图是 学生 的弱 点 ,求 解力 学 问题是 往往 不知 系讲述 , + 为 并且 每一种基本 变形 又都是按 “ 内力- 应力_ 变形 强度 和刚度计 + +
6 7
算” 的顺序 进行 学 习 , 这样 按教材讲 , 内容 的重复性
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 接触 中。为了研究 的方便 ,我们 用简单 的符号把他 们在纸上 表达 出来 ,力 学才被 般 到纸上 , 故在分 析力学 问题 时 , 并不 能单纯得从 纸上
三 灵活 运用情 景教 学
情 景教学 ,就 是把理论 的有关 规律 和原 理通过 实验 或模 拟实验 表现 出来 ,诱 导学生 即席思考 并做 创造性探 索 ,加强 学生对工程力 学原理 与规律 的认
撑力 ,很 自然地就分 析 出粉 笔盒 的受力情 况 了。通 过这种方 法的训 练 , 让学生认 识到力学 的客观性 , 让 学生理解力 学问题都来 源于实 际工程 。而且 只有学
小实 验模 拟原理单 一 , 实验 时 间不 长 , 材方 便 , 取 制 作简单 , 但效果 良好 。比如 , 用宽边松 紧带模 拟轴 向 拉伸 , 证平面假设 。 验 在讲 提高梁弯 曲强度 的主要措 施这个 问题时 , 用小 尺子演示在 相 同面积 的情况 下 , 抗弯能力 与抗弯截 面系数 的关 系 。学生 看到真 实 的 情景 , 会加深对 此理论 的理解 , 就 也更 能激发他 们 的 学 习热情 。 这也告诉 他们一个 观点 : 工程 力学就 在身
大 , 教 学过程 缺乏新 意和 吸引力 , 使 而且 费时 , 点 重
也不突 出 。为此 , 可以打破原有 教学方法 , 根据 常规 工程 的设计 思路优化成 以 “ 杆件 的内力分析- 应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刘灵
来源:《中国工业年鉴》2014年第02期
【摘要】浅谈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如何把工程力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实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采用巧设疑问、比较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实验教学和习题精讲,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力学的概念、知识、计算原理都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反映这门课程学起来很枯燥。
职业学校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对工程实际的认识几乎是空白。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搞好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是每一位力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笔者承担了机械类专业班级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
对工程力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可联系生活实例加以解释,使学生觉得力学并不难学。
如讲力偶时,可以汽车方向盘和钳工攻丝为例;讲光滑接触面约束时,可以讲台上的粉笔盒为例;讲力对轴之矩时,可以教室的门进行演示;讲疲劳极限时,可以反复折铁丝使铁丝断裂为例;讲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时,拉伸与压缩就以橡胶棒演示,剪切变形就以钢丝钳剪断钢丝为例,扭转变形就以洗脸时拧毛巾为例,弯曲变形就以用扁担挑重物为例。
通过这些常见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力学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巧设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
巧设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会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主动且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反之,如果失去兴趣,将会影响学习动机。
《工程力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大量生产实际中的力学问题,而且其中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单调和枯燥,学生比较陌生,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墨守成规,仅靠几只粉笔和一块黑板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感觉到索然无味,难于集中精力,久而久之就极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有些课程内容巧妙地引入“提问”等方式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比如讲到“力偶”一节时,笔者就先提出问题:生产车间钳工攻螺纹时为什么要用双手,单手操作为什么不行?学生回答不知道,笔者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听课。
于是笔者结合课本内容,首先播放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然后由浅入深,解释攻螺纹要用双手,主要因为双手分别握绞杠两端,推力和拉力相
等,用力平衡,这是力偶矩m=Fd作用的效果,如图1所示。
若单手握绞杠一端,则形成力矩m0(F)=Fd作用的效果,如图2所示。
虽然能照常转动,但相当于在0点作用了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其中F和F'形成力偶矩m'=F'd=Fd(与图1中的等效),F作用于0点,丝锥受此横向力作用,容易折断,如图3所示,所以不能单手操作。
这样学生听课时便全神贯注,且开动脑筋,听完课后既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又对“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力的平移定理”等概念理解透彻。
三、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比较法
工程力学中很大一个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定理多,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鉴于此教学中多采用比较法,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举一个例子:材料力学中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的概念和公式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我把它们归纳分类,列出表格对比,学生可以记住其中一个,其他的进行对比记忆,就能准确地记住这一知识点。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当前,在课堂讲授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工程力学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工程中最基本的力学问题,而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单靠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很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
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书本上静止不动的各种机构、工程实例通过屏幕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上让学生接触工程实际,有助于他们接受和理解工程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而达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讲挤压变形一般是伴随着剪切变形产生这一规律时,可以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演示在剪切变形时伴随着挤压变形的产生,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考虑剪切变形的同时还得考虑构件的挤压变形。
五、实验教学环节
学生在学习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时,对于曲线的四个阶段各有何特点感觉很抽象,还有为什么低碳钢适用于做受拉构件而铸铁适用做受压构件不能理解。
对于这节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就用力学实验来展示,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愿意动脑、动手的学生大大增加,实验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六、重视习题课,精选例题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安排一定学时的习题课,所以在我的授课计划中,每章中我都会安排一次习题课。
习题课应以“讨论”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基本概念和习题训练并重。
教师对例题要精选,要选典型的、学生易出错的、综合性强的题目。
讲解时,重点讲分析
过程、解决办法,最后讨论一题多变的求解方法,辐射出更多有关的知识点,并加以小结。
通过习题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要多探索、多实践高效的教学方法,要始终本着引导、激励的原则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思俊《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
[2] 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36:6-12.
[3] 孙翠娥《工程力学》教育方法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