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跨方言分析及其生成机制探讨
“把”字句的认知研究
“把”字句的认知研究把字句的认知研究“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式,具有鲜明的特点。
它表达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动作或状态。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把”字句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把”字句的认知研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国内外对于“把”字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
在语法方面,研究者们主要“把”字句的句法特点、构成要素和内部结构。
在语义方面,研究者们探讨了“把”字句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中所表达的动作和状态。
在语用方面,研究者们则分析了“把”字句在会话中的功能和作用。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1、对“把”字句的认知过程研究不足,如儿童如何学习和理解“把”字句;2、对“把”字句的跨文化研究不足,缺乏不同语言之间“把”字句的对比分析;3、对“把”字句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不足,如“把”字句在大脑处理和表达方面的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验法和语料库研究法。
首先,我们对国内外关于“把”字句的认知研究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包括语言理解实验和语言产生实验,以探究儿童和成人对“把”字句的理解和产生过程。
我们利用语料库研究法,对真实语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把”字句在实际使用中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在理解和使用“把”字句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可能与“把”字句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有关。
2、成人在使用“把”字句时,能够根据语境和语义需求灵活运用,但他们在处理包含抽象动作和状态的“把”字句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把”字句的理解和产生过程可能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这为神经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对“把”字句的认知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发现“把”字句的理解和产生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
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
学对策
汉语作为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与阿尔泰语系有着显著的差异。
其中,“把”字句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但在阿尔泰语系的学习者中常出现偏误。
本文将探讨这种偏误的生成机制,并提出一些教学对策。
首先,造成阿尔泰语系学习者在使用“把”字句时出现偏误的原因是由于语法结构的差异。
在阿尔泰语系中,动作的执行者通常不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而在汉语中,动作的执行者需要通过“把”字句来进行明确。
因此,阿尔泰语系学习者在使用“把”字句时往往会忽略这种语法要求,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或不准确。
其次,教学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明确“把”字句的功能和使用规则。
学习者需要理解“把”字句中动作的执行者需要通过把动作对象放在动词前来明确表达出来。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句训练来加深学习者对“把”字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学习者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把”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来纠正他们在使用“把”字句时的偏误。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口语练习,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不断的互动,学习者可以逐渐纠正并改进他们在使用“把”字句时的偏误。
总之,阿尔泰语系学习者在学习汉语中常常会出现“把”字句偏误的问题,这是由于语法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语法知识、大量的例句训练以及与学习者的互动来帮助他们纠正偏误。
通过这些教学对策,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把”字句,提高汉语水平。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国内方面,针对“把”字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 中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在语法方面,学者们探究了“把”字句的构成 要素、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等;在语义方面,主要从事件语义和篇章语义两个角 度对“把”字句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语用方面,则探讨了“把”字句在会话、小 说、论文等不同类型的话语中的运用。
三、“把”字句的教学
5、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把”字句,提高其语言创造力。
谢谢观看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 字句研究
01 引言
03 应用情况 05 结论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优缺点评价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言语行为理论中, 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次演示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基于言语行为理论 的“把”字句研究现状、应用情况以及优缺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应用情况
应用情况
“把”字句在言语行为理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对话中,“把”字句常被 用来表达建议、请求或命令等言外之力,如“把门关上”、“把茶喝了”;在小 说中,“把”字句则经常用来描绘动作、事件或状态等,如“他把书丢了”、 “他把杯子打碎了”;在论文中,“把”字句则通常用于阐述观点、论证结论或 解释现象等,如“把问题解决了”、“把原因找到了”。
参考内容
“把”字短语、“把”字句和 “被”字句的教学
“把”字短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教学
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非常常见的句式,对于母语为汉 语的人来说,使用起来一般没有问题。但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尤其是英语母语 者来说,理解和使用这些句式可能并不那么容易。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如何帮助二 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浅析新疆汉语方言中“把”字句的泛用及其原因
浅 析 新 疆 汉 语 方 言 中 “ " 句 的 泛 用 及 其 原 因 把 字
马 敏
( 犁 师 范 学 院 外语 系, 疆 伊 宁 伊 新 85 0 ) 30 0
摘 要 : 新疆 汉语 方 言 中“ ” 句的一 大特 点是 “ ” 句的 泛 用 。把 ” 句的使 用远 远超 出 把 字 把 字 “ 字
2 1年 6月 01
伊 犁师 范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Yi r l iest( o ilS in eEdt n o r a l Noma vri S ca ce c io ) o i Un y i
J . un20I 】
NO 2 .
第 2期
非常普遍 。 1 通 话 中 “ ” 句 的 基 本 结 构 描 写 为 “ 把 . 普 把 字 A B V ( 词 短 语 ) , 是 在 普 通 话 中 』: 是 所 有 的 + P动 ”但 i 不 动 词 都 能 构 成 “ 把 B V ” 结 构 . 部 分 非 臼主 A +P的 大
对 于 “ ” 句 的 特 点 。 多 学 者 都 有 相 关 的研 把 字 很
究 , 致 的 结 论 是 新 疆 汉 语 方 言 的 “ ” 句 大 概 有 大 把 字 以 下 四 种 结 构 : 把 B+ P:A 把 B a j A V + d ;A 把 B+ 动
国 现 代 语 法 》 14 ) 《 国语 法 理 论 》 14 ) 《 (9 3 、 中 (9 4 、 中 国语 法纲 要》 14 ) ( 9 6 中提 出 “ 处置说 ” 开创 了“ , 把字
表 示 处 置 的 意 思 。他 从 动 词 的 意 义 限 制 角 度 , 析 分 讨 论 了 “ ” 句 宾 语 的 特 征 和 谓 语 动 词 前 后 成 分 把 字 的 要 求 。他 认 为 应 用 “ ” 的 句 子 是 因 为 动 词 后 面 把 字 紧 接 着 一 些 成 分 , 允 许 宾 语 插 在 中 间 或 是 动 词 不
近代汉语中零谓语动词“把”字句及其在方言中的流传
近代汉语中零谓语动词“把”字句及其在方言中的流传零谓语动词“把”字句的残缺不仅丝毫不影响句子的表达功能,反而更加丰富完善了句子的表达。
它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零谓语动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不仅大量使用于近代,而且一直流传到现代,活跃于现代方言当中。
深入研究这一特殊句式,对全面认识“把”字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探索近代汉语方言与现代汉语方言的联系、传承,以及对汉语史研究也都有重大意义。
标签:谓语动词“把”字句特征方言一、什么是零谓语动词“把”字句一般都认为“把”字句是介词“把”引出宾语后还必须有动词性谓语的一种句子。
但在实际使用中,“把”字句也有了缺少谓语动词的情况。
比如:(1)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此句式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论述,总体上可大致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一特殊句式是“把”字句省略动词的无动形式,另一种观点则将其中的“把”视为动词,把这种句式定为一种行事句。
我们认为这种特殊“把”。
字句起于最初有意或无意的动词省略。
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些动词由于使用得非常频繁,或者由于约定俗成的缘故,在使用过程中被固定了下来。
这种动词选用意向上的固定化淡化了动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必要性。
说话人开始有意识地省去动词,以达到显示自己生气、愤怒的修辞目的,或者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无意识地省去了动词。
种种情况下,这种句式在被频繁使用后,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动词省略行为了,而是定型为一种句式。
这种特殊的“把”字句,由于缺失了谓语动词,且无法补出具体的谓语动词,因而我们效仿零主语被动句的命名,将它称为“零谓语动词把字句”。
在近代汉语中,零谓语动词“把”字句并不是个别现象,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至今也仍被使用,尤其是在一些方言中。
二、零谓语动词“把”字句的特征从元代到明清,零谓语动词“把”字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结构、语义、语用及语气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使用规律。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汉语中的“把字句”进行综述和探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将详细探讨汉语“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的热点问题。
最后在将总结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加深对汉语“把字句”的理解,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汉语,把字句,句法,语义,现代汉语,热点问题,研究现状,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把字句”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把字句”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到句法、语义、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和规律,为汉语教学和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背景中有一些经典的文献,比如《论汉语“把”字的运用及其特性》、《试谈汉语“把”字的语法特性》等,这些文献对“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把字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把字句”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发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中的这些文献和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汉语“把字句”的定义和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汉语中“把字句”的特点和使用规律,分析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对“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揭示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把字句”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汉语语法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对汉语语言体系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推动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进步。
西宁方言与普通话“把”字句对比研究及其结构模式分析
TIBETAN PLATEAU FORUM 西宁方言与普通话“把”字句对比研究及其结构模式分析孔祥馥(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摘要:“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常用的特殊句式。
本文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西宁方言与普通话“把”字句之间的异同,说明了西宁方言“把”字句独特的句法结构及语法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强调了西宁方言“把”字句是多民族语言接触下的产物。
关键词:西宁方言;普通话;“把”字句;异同一、前言西宁方言指的是西宁、湟中、大通、互助等地的青海汉语方言。
虽然这些地区的语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根据这些地区在湟水河流域的地域分布以及这些语言之间大同小异的特点,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西宁方言。
作为西北方言的次方言———青海汉语方言的官方方言,西宁方言的口语化色彩非常浓厚,这个特点在“把”字句这种特殊的句式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20世纪80年代,澳门大学的程祥徽先生在其《青海口语语法散论》中首次简单分析了“把”字句结构;20世纪90年代,青海民族学院靳玉兰撰写的《浅析青海方言“把”字句的几种特殊用法》描写了“把”字句的几种特殊用法;近几年,青海师范大学任碧生、杨静分别撰写了《西宁话“把”字句的多样性》和《西宁方言“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分析了“把”字句的内部结构和语用。
这些研究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西宁方言中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结构和语用做了相应的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在这些文章的理论指导下,拓展视阈,通过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对西宁方言与普通话“把”字句的结构模式及其应用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并且进一步探讨说明西宁方言“把”字句特殊句式是在青海多民族语言文化背景下与当地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特征。
下面我们就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西宁方言与普通话“把”字句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把”字句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应用,说明两种语言中“把”字句的共同之处及在西宁方言中的独特特点。
“把”字句研究综述
“ 结果说’ ’ 。 “ 把敌 ^ 消灭干净’ ’ 和“ 他把信寄出去了” 两句中 , “ 消灭” 可支配“ 敌人” , 王力先生在 ( o o 国现代语法》中 说, “ 表示这行为是一种处置或支 “ 寄” 可支配“ 信” 。但有些动词虽是及物的, 却不能用于“ 把” 字句中: 配” 。 而对于“ 处置式” 中的“ 例外” 另命名为“ 继事式” 。 吕 叔湘在 字用 乱 某些表状态的动词 : 有、 是、 像…… h 某些表示运动趋向的动词 : 上、 下、 进…… 法的研究》 中批评“ 继事式” 的命名 。尤要提一点的是梁东汉在《 论“ 把” 字句》 中主张改用 “ 把字句 ” 名称 , 并举 出了许多并无 “ 处 置” 意义的例 吕叔湘基于王力所提出的六类不能用用于把字句中主要动词表感 子。 受现象( 把他看见了) 分析而得出: 动词得有动作性, 像’ 看见 ’ 之类的
高教 论坛
“ 把” 字句研究综述
周梦云
(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6 )
摘 要: “ 把” 字 句作为汉语 中特殊 而复杂的 句式之一 , 其研 究可追溯到上世 纪的“ 提宾说” 。此后其一直是汉语研 究 中的热点和难点 ,
相关论著数不胜数 。 此 文基 于王力、 吕 叔 湘、 朱德 熙等大家相 关论著 中的观点 , 从平 面和历时两方面对“ 把” 字句 内 部构成条件进 行论证和 分析。涉及到该句式的 自身限制条件及相关句式的转换 问题 。 关键词 : 语 法意 义: 条件 限制 ; 转换句 有关把字句的 熙在 匕 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 提宾说” 至 待 ; B 组全句表示从突然发出的声响判断 , 像毁了什么东西 , 前—分句必 C 组表示由于不留神 , 不小心做 了 不该做的事情 。 王力在《 中国现代语法》 中将它称为“ 处置式” 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许多 定有象声词 ; 学者在这两位先生的研究基础上 , 于“ 把” 字句的特殊复杂性有 了更深 同样“ 他把一本书卖了” 他把—本书买了” 层次的认识。 学者们对把字句研究多集中在其 自 身的限制条件句 法 、 语 吕叔湘先生从宾语角度研究认为 , 前—例旬的“ —本书” 是有定的, 义和语用方面的研究。 这使得对其研究多只局限在某一层面 , 寻求的实 后一句 中的却是无定的, 故说不通。 例论证也是有限的。有关把字句的某些规律的论证和把握难免出现仁 此后王还进一步指 出这一现象来源于英语的 “ 有定和不定冠词” 。 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主观片面的看法。 邵敬敏在《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中e v l -  ̄这一提议, 进一步提出“ 其实 ・ 有 本文基于对各家学说进行梳理并从语义 ・ 语法以及“ 把” 字句 的 转 定 ’ 和’ 无定 t 是属于句法范畴的一对概念,而 ’ 确指 ・ 和・ 泛指 t 则是 换句的角度对“ 把” 字句内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属于语法范畴的一对概念,二者分别属于不同方面,最好不要混为一
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_把_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_张伯江
( 他随手把这本杂志翻了几页 1 0) ( 请你今天就把这个报告起个草 1 2) ( 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工作搞出个名堂来 1 4) ( 不能把节约叫做小气 1 6)
这些例子共同的特点在于 , 句子里动词的后面都有一个宾语 , 如果把 “ 把” 字的宾语 “ 还原 ” 到动词之后 ,
5 8 8
张伯江 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
* ( ) 这个报告一个草 (< 请你今天就把这个报告起个草 ) 1 2’ * ( ) 这个工作出个名堂来 (< 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工作搞出个名堂来 ) 1 4’ * ( ) 节约做小气 (< 不能把节约叫做小气 ) 1 6’ * ( ) 牛仔裤去裤脚 (< 我把牛仔裤剪去裤脚 ) 2 2’
把” 字句是不是针对宾语的一种句法操作 2 汉语的 “
认为 “ 把” 字句是 “ 作用于及物句论元结构的宾语 ” 的一种句法操作 。 叶、 潘文所有讨论的出发点是 ,
[ 收稿日期 ] 定稿日期 ] 2 0 1 4 年 1 月 9 日 [ 2 0 1 4年1 0月2 4日
*
: / d o i 1 0. 7 5 0 9 . l i n s c i . 2 0 1 4 1 0. 0 2 9 2 0 0 j
形态语言里判断一种句法操作是不是针对宾语的 , 大多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可循 ; 汉语尽管没有明确的宾 语标记作为辨识依据 , 但是 , 如果断言某种句法成分是宾语句法操作的后果 , 那就至少应该能够给出操 作过程的令人信服的展示 。 以上的讨论显示 , 不论按照传统语法 “ 还原 ” 为宾语常规句法位置的要求 , 还 是按形式句法小句分析法来推导 , 都无法证明汉语 “ 把” 字句是针对宾语的一种系统性的句法操作 。 这 说明 , 所谓 “ 把” 字句 “ 作用于及物句论元结构的宾语 ” 的说法 , 作为一种论证的前提 , 是面临很大困难的 。
2000年以来的“把”字句研究综述
2000年以来的“把”字句研究综述本文对2000~2015年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句法、语义、语用、第二语言教学、方言研究和汉外对比研究等方面对过去15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过去15年“把”字句研究的特点。
标签:“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一、引言汉语“把”字句的研究始于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提宾说”。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从研究内容上看,“把”字句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结构研究,扩展到了结构、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交叉研究;从涉及领域上看,除本体研究之外,在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外对比研究等新领域,“把”字句的研究也发展较快。
郑杰(2002)已在《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中详细总结了1924~2000年这七十余年“把”字句研究的成果。
本文以2000年为起点,对2000~2015这十五年间“把”字句在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二、“把”字句研究2000~2015年间,“把”字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语义、语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言、汉外对比等几个方面。
(一)句法研究句法研究一直是“把”字句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一阶段的句法研究主要是对过去“把”字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对“把”字句中某一具体成分的研究;“把”字句与其他句式的对比研究;非典型“把”字句研究。
特别是“把”字句的非典型句式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对“把”字句中某一具体语法成分进行的研究分为两大类。
第一,对“把”字句中宾语的研究。
刘培玉(2001)指出“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也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它就在“把”后,是介词“把”的宾语;“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
张姜知(2013)从主观化理论出发,分析了无定成分作“把”字宾语的条件,指出意念上是无定的宾语只能进入无意致使“把”字句;意念上是有定的成分需要用无定形式(一量名)来包装才能进入“把”字句。
静宁方言“把”字句研究
静宁方言“把”字句研究作者:赵艳娜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0期[摘要]与普通话把字句相比,静宁方言中的把字句使用频率很高,语义也很丰富,其中一部分和普通话一样,有处置意味,与普通话把字句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动词的非处置性、无动词的把字句、动词结构的肯定性与否定性并存、宾语无定指性和宾语的强调等。
静宁方言“把”字句体现出与普通话把字句诸多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语法结构。
[关键词]静宁方言;“把”字句;处置义[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061-02静宁县位于西北地区甘肃省的东南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静宁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词汇十分丰富,静宁方言按照语音大体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小区。
北区以县城为中心,南区是以李店为中心的五个乡镇。
尽管静宁南、北两个方言小区语音有明显差别,其语法表达却基本相同,这为笔者能全面系统地研究静宁方言“把”字句提供了可行性。
一、静宁方言“把”字句特点(一)动词的非处置性普通话“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应该是表示积极活动的动作性动词,而且它应该是要对“把”字介绍的对象有一种处置作用,否则就不能构成“把”字句。
普通话“把”字句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用可不用“把”字句的,即也可用“主-动-宾”句式;另一种是必须用“把”的。
属于前一种情况的,例如:(1)我们一定要把海河修好。
我们一定要修好海河。
(2)他把我的作业本拿去了。
他拿去了我的作业本。
属于后一种情况的,例如:(3)咱们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4)他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在后一类“把”字句中,“把”字介引的受动成分根本不能放到动词后面去,而只能用“把”将它放在动词之前。
前一类“把”字句的情形与此不同,它可以用“把”字句表达,也可以不用“把”字句表达。
这两种句式同时并存,并且可以互相变换。
对于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区别,说“组织的改变也没有附加些什么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研究
“把”字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自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在“把”字句的本体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派别,其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因此,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了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把”字句,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把”字句时产生的偏误语料,从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偏误语料,总结出偏误类型,探求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对改进“把”字句教学,减少“把”字句偏误的一些看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力图使人们对“把”字句的本体研究,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以使本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凤翔方言“把”字句浅析
[ 别敏 鸽. 中方 言特殊 “ ” 句探源 [. 2 】 关 把 字 J淮南师 范学 院学 ]
报,0, ) 2 5( . 0 7
【] 3叶蜚声 , 徐通 锵 . 学 纲要 【 . 京 : 语言 M】 北 北京 大学 出版 社 ,
】9 . 9 7
本论 文在撰写过程 中得 到导师廖扬敏老师 的多方指导在 此
面积 17 平方公里 ,辖十二镇五乡及一个工业 区 19 管委会 , 口 5 万 。以汉族为主 , 人 2 还有 回、 、 、 满 蒙
变性和不平衡性使作为交际工具 的语言 ,既能随 时间满足新 的交际的需要 ,又能维持稳定的基 础
… …
【 发展 中“ 字句 的处置意味也就越来 越 3 ] 在 把”
动词。
( ) 把他妈攻死咧 !( 他妈活活给气死了) 14 4 他把 ( ) 队里把个老人给没 咧 !( 2我 我村里死了个老
人)
普通话“ 字句 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 把” 定的、 已知的人和事物 , 因此前面会带上“ 、 一 这 那”
类 修 饰词 【 , 凤 翔方 言 “ ” 句 , 了有普 通 1 而 ] 把 字 除 话 中 的这 一 用 法 外 , 时 “ ” 的 宾 语 可 以表 示 有 把 字
性、 否定词能否出现在“ 字后等语言现 象进行讨论。 把”
关键字 : 凤翔方言;把” “ 字句; 普通话 ; 差异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 中平原西北部 ,东毗歧
“ ” 句均 无 处 置 意 味[ 这 是 由于语 言 发 展 的渐 把 字 2 1 ,
山, 西连千阳, 南邻宝鸡市 , 北接麟游 。全县土地总
作者简介 : 刘周全 (92 ) , 18一 , 陕西宝鸡人 , 男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 院 20 级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09
语段理论下“把”字句生成研究
义 一语用分析 ,体 一结构分 析 ,结局 一结构分析 等等 。每
一
种 方 法 都 有 其 可 取 的 一 面 , 但 是 没 有 一 种 方 把 ” 曾被 看 作 是 动 词 … f 2 ] m 、
完 整 的 解释 。
也不可 以被 看作是 中心词或功 能语类词 。至 于最后 一种看
了” “ 把 ”。所以, “ 把 ”不是动词 如果 “ 把 ”被看作是 表 达 。
赋格 ,那么 “ 把 ”后 的名 词短语就得到了两个格 。这与普遍 是 最 简 方 案 中语 段 理 论 的 框 架 下 , 本 文 对 “ 把 ” 的 属 性 和
语法 中格 过 滤 标 准 ( C a s e F i l t e r ) I 1 ] ( P 7 4 ) 相 违 背 。 此 标准 “ 把 ”字 句 的句 法 结构 重新 做 出分 析 。C h o m s k y 指 出普 遍 语 要求 每 个 有 语音 体 现 的名 词 必须 得 到 且 只 能得 到 一 个 格 。所 法 中 存 在 三 个 核 心 功 能 语 类 , 即 “ C 、T 、v ”E 1 2 ] 。 经 过 论 以 “ 把 ” 不 是 介 词 或 赋 格 词 。如 果 “ 把 ”是 致 使 结 构 中心 证 , “ 把 ”不 是 这 三 个 核 心 功 能 语 类 的 任 何 一 个 , 而 是 另
和次动词 m] ( P 2 5 7 ) 。这几种看法都存在着 问题 。根据动词状 属 性 ,例 如 : “ 使、让”。
态验证 ( V e r b - h o o d t e s t ) ] ,动 词 的 属性 有 三 种 ,可 以
组成 “ 动 词 ”+ “ 不 ”+“ 动 词”、 “ 动 词 ”+ “ 了”、 “ 动
对蒙汉语教学视野下“把”字句研究
对蒙汉语教学视野下“把”字句研究
“把”字句作为现代汉语特殊句式中的一个常用句式,不仅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结构,也是汉语同世界其它语言相比在句式应用上的特色。
但同时,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障碍。
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就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
因此,如何提高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本文以现代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本体研究为起点,侧重于对外汉语“把”字句的教学,.着重分析解决外国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偏误问题,并制定出科学的教学对策。
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论、汉语“把”字句本体研究、外国留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分析、“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余论。
引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价值、研究范围、学界以往的研究以及所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汉语“把”字句本体研究,主要概述了汉语“把”字句的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明确“把”字句概念、研究状况以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情况,并探讨本体研究与教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外国留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分析,着重从语法偏误研究的意义、偏误确定的标准、偏误类型、偏误原因分析几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偏误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明确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的原则,并提出“把”字句的语法项目的选择和排序及教学分级建议;第五部分余论,简要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对策和建议,阐明写作初衷。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_把_字句研究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111XIANDAI YUWEN2012.02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字句。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很多教师都觉得很难给留学生讲明白“把”字句。
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把”字句?教材里没有清楚的阐释。
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留学生所造出的“把”字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要解释明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一、“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一)很多教材给“把”字句下的定义是:由“把”构成的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动词谓语句叫“把”字句。
这个定义侧重的是形式上的要求,并没有抓住“把”字句的实质意义。
多年来,语言学家对“把”字句意义的研究是多种多样的,有“致使说”“位移说”“提宾说”等等,它们确也都能从某一方面概括出“把”字句的意义,但是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语一年以内)的教学,应该确立一种核心的能够准确概括“把”字句全部意义,且易于为留学生所掌握的语义表达。
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初级汉语课本》(第一册),“把”字句出现在第四十四课和四十六课,例句是:(1)他们把车票交给列车员。
(2)您把箱子放到卧铺下边儿。
教材的解释为:这一句型强调某一确指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
(3)我把扣子扣好。
(4)您把照相机拿出来。
教材的解释为:这个句型强调的是某个确知事物的状态因动作而发生了变化。
更复杂些的句子:(5)打铃,是把什么东西打出声来。
(6)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山搬走了。
现有的教材只是按句型来说明“把”字句的作用,没有给出“把”字句的确切定义,尽管如此,我们却可以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特性是“主动处置”。
“他们”是主动的,怎样处置车票呢,把车票交给列车员。
“我”是主动的,怎样处置扣子呢,把扣子扣好。
“两个神仙”虽然是上帝派来的,但他们在搬山的过程中也是主动的,处置结果为“把山搬走了”。
笔者认为,教材没有给出明确定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把”字句还有很多的特殊句式。
“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
“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对外汉语的教学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地道的汉语句式之一,“把”字句在汉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在其他语言中缺少对应的句式,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正确运用“把”字句。
通过对“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者对“把”字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 “把”字句的概念和作用“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用来表示主语将某个动作作用于宾语,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和宾语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中的“把”字句就突出了“我”这个动作的执行者以及“书”这个宾语。
在汉语中,“把”字句可以使得动作的执行者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增加了句子的表达力和情感色彩。
二. “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常常成为学习者的一个难点。
这主要是因为在其他语言中并没有类似的句式,学习者往往难以理解“把”字句的概念和作用。
由于“把”字句的结构较为复杂,有时候还需要使用动态和静态的动词,这也增加了学习者的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困难。
针对“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句式。
教师可以通过清晰的解释和示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把”字句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和活动,让学习者在实践中掌握“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教师还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专门的语法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结论:通过对“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句式,提高对外汉语的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学习更加有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可以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为更多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颇有特点的句式,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把”字句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热点课题。
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中,学界对“把”字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和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把”字句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仅仅向学生提供诸如“处置”、“致使”等抽象术语也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可能还需要了解“把”字句在实际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把”字句与汉语母语者有无区别等问题。
因此,本文立足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从对话和叙述两个方面对汉语母语者和韩语母语者使用“把”字句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对“把”字句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完备和系统,如果同时能够为汉语教学或教材编写提供些微帮助,那将是本文作者最大的心愿。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理论指引、语料来源、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二章是文献述评,在回顾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本文应关注的问题。
第三章是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介绍。
本章主要介绍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Searle之后西方学者对言语行为的研究。
其中,我们重点介绍了Searle对施事行为的分类体系并将它确定为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考察了对话中汉语母语者“把”字句的使用情况。
以三十三集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和一百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我爱我家》的对白为语料(共约170万字),我们发现,在对话中,说话人使用“把”字句所实施的最常见的施事行为包括指令行为、断言行为和表情行为三大类,这三类“把”字句所占比例之和达到了“把”字句总数的70%以上,其中,指令行为类“把”字句最多,约占40.4%,且此类“把”字句的施事意图大都十分“强烈”;同时,说话人使用“把”字句所实施的施事行为并非只有Searle提出的五类,还包括断言/表情行为、表态行为、推测行为和其他类施事行为等;第三,问句形式的“把”字句可执行多种施事行为,如表情行为、表态行为、承诺行为、其他类施事行为等,其中问句形式是说话人使用“把”字句实施表情行为的有效手段,这与Searle将疑问句所执行的施事行为归入指令行为的结论并不相同;第四,说话人使用“把”字句实施表情行为、断言/表情行为、表态行为、承诺行为及推测行为时,往往伴随着某一种或几种语法或非语法手段的使用,而这些语法手段的使用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说话人对某种特定施事行为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 方言点分布
北方方言 吴 湘语 话 粤 语 赣语 客家 语 阂 徽语 语 晋语
绝大多数方言中的把字句并不用介词“ 作标 把”
记, 而是用别的介词 , 这些介词与“ 字功能相同 , 把” 因此仍然把此类句子叫做“ 把字句” 。把字句带有汉 语所独有的一些语法特点 , 研讨论文累计已达数百 篇 , 至今 尚无 令人 十分 满意 的解 释 。 但
g n r t e me h im s io i i e ea v c a s i c nct i n y.
Ke r s B - o t c i C o s - i e tl ga ma i irr h ;c nct ; eo r hc d s o i o y wo d : a— c n r t n; r s — D ac a ; r m t a h eac y i i i d l s u o l c l o y mo p i ; i st n p i
首先 , 我们 引入 结 构方 言学 的一 个工具 性概念 :
字句在 8 世纪才出现) 。因而我们认为 : 把字句 的复
指 宾语绝 不会 属 于 某 些 方 言底 层 残 留的 句法 成 分 ,
方言制式。方言制式是一个形 式关 系的网络 , 它表 示处于两种或多种方言底层的一个假设的共 同语系 统, 可用 作展 现 各方 言结 构 差 异 的 框架 。对 于汉 语
A sr c : h n s a—c n t cin h s df rn rmmai l l ss i i ee tdae t . h s p so b ta t C ie e B o sr t a i ee t a u o g t a a e n df r n i c T e e t e f c cs l s y B —c n t cin c a g o g w t e ga h c p o es B a o sr t h e a n i g o rp i rc s . a— c n t cin s o e eo r hc d s o io . t u o n l h o r t h w s d lmop i i s in I s u o p t s
齐齐 哈尔 通辽 双鸭山 上海 长沙 南昌 梅县 广州 厦门 绩溪 神木 呼和浩特
本文试 图从跨方言角度探讨把字句。 目 标是力 求探寻把字句在各大方言区的共 时分布特征 , 同时
收稿 日期 :05—1 —1 20 1 5
北京 青海 兰I 英山 州
巢 县
全华 临武
阳 汕头 江
作者简介 : 解正 明(95 )安徽六安人 , 1 一, 6 淮阴师 范学院 中文 系副教授 , 北京语言大学语 言研 究所博士 生。
维普资讯
第 O 6年 6月 1 9卷 20 第 2期
解正 明: 把字句跨方言分析及其生成机制探讨
把字 句跨方言分析及其生成机制探讨
解 正 明
( 淮阴师范学院 中文系, 淮安 230 ) 江苏 20 1 摘 要: 分析把字句的语法等级和生成机制。从跨方言角度看, 汉语把字句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语 法 等级 以及相关的类型推移态势; 其复指宾语是后起的句法成分; 处置义与其他语义相混合
把字句是汉语里一种带标记的句式 。那些不带 介词标记而表处置义的句子 , 直接把受事放在动词 前, 不算是把字句。 () 1 尔吃歇碗摆 桌上。( 浙江金 华话 )
() 2 地板拖 拖 伊 。( 海话 ) 上
也探寻把字句在历时发 展上 的一些特点 , 进而探求
汉语把字句的一般性问题 。我们收集 了 2 个方言 1 点的把字句材料。这些方言点可以认为是各大方言
是 把 字 句历 史发 展 的一 个重要环 节 。把 字 句表 示“ 显性 处置” , 义 它的 生成机 制是 语 言的像 语法等级 ; 显性处置 ; 像似性
中图分类 号 : 03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9— 4720)2— 07 5 H4 B 10 0 8(060 04 —0
我们可 以假设 : 汉语 各地方言的把字句是在受事前
置结构 框架 里发 生 变 异 , 各地 把 字 句 之 问存 在 着 不
A o s— Dilca t d fCh n s Cr s — ae t lS u y o i e e Ba— o sr to —c n tuci n
XI Zh n — uig E e g -r n
( hn s D pr n o uinT ahrSC l g , uia i g 2 0 1 C i ) C i e eamet f a i ece’ o eeH a’nJ s 2 3 0 , hn e t H y l n a u a
维普资讯
第 l 第 2期 9卷 20 06年 6月
伊 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IIE U A IN C L G O R A FYL D C TO OLE E
V 11 . 0 2 0. 9 N .
Jn20 u .06
而 言 , 话就 是各 方 言 的 系统 “ 式 ” 官 制 。从语 序类 型 学来 看 , 官话 的把字 句是 受事前 置 结构 。据此 , 汉语
而是个后起的句法成分。 保 留宾 语是 动 词宾语 被 “ 提 走后 所 留下 的残 把”
存成分 或别 的宾 语 成分 。这种 情况 在被 字句 也大 量 存在 , “ 如 苹果 被他 吃 了一半 ” 的 “ 半 ” “ 被 提 中 一 、他 拔 为副院 长” 的“ 院长 ” 都 是保 留宾语 。从 方 中 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