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复习必修一第10、12课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教学案
第12课鸦片战争【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考试大纲】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前自主预习区】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2)国内:清王朝腐朽没落,实行政策。
(3)借口:虎门销烟(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为扭转贸易逆差,以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走私,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虎门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等条约。
内容:;;;此外列强取得了、、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1)政治:中国的和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被迫,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3)思想:萌发了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想。
(4)社会结构:买办成为新兴的社会阶层。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遭到拒绝。
2.过程: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和《》内容:增开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两白银等。
4.影响:(1)清政府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官绅推动下兴起了,中国运动由此起步。
(2)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课堂展示探究区】【知识拓展】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学案学生用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法国艰难的共和历程(18世纪----1940年)。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1)内容:①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议会分为参议院和。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②行政权:由和掌握。
总统由议会依绝对票数选出,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官员,提出法案,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③司法权:最高法院(2)影响: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政体的最终建立。
3. 巩固共和的斗争(1)《马赛曲》为法国国歌(2)7月14日定为国庆日(3)经议会对宪法的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1)14世纪以来,德意志处于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爱国人士发出的呼声。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2.概况:从1864年到年,通过三次,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结果:实现德意志的民族统一,结束长期封建分裂状态,使德意志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4月颁布,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1.内容:(1)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帝国元首是“”。
皇帝权力:①行政权------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②立法权-----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③军权-----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3)主持帝国政府,只对负责而不对负责;(4)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学案)
第12课鸦片战争【课标要求】列举鸦片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对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得背景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虎门销烟1.英国的鸦片走私〔1〕根本目的:翻开中国市场。
〔2〕直接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________,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3〕危害: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2.林那么徐虎门销烟〔1〕概况: ______年6月3日,林那么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二、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1.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1842〕〔1〕爆发: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对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2〕完毕: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 ?,鸦片战争完毕。
2.?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④赔款。
〔3〕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列强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概念阐释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
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讯、定罪的权利。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获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互相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那么的根底上互相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那么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教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大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前自主预习区】一、法国共和制(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背景:(1)波旁王朝是欧洲典型的国家,长期停开。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启蒙思想家批判,提倡、和。
(3)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2.历程:(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建立了。
(2)1792年,法国废除,建立了共和国,史称。
▲1804年,拿破仑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史称复辟王朝;1830年,“七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背景:1870年,共和派宣布废除,建立。
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
2.制定:1875年,通过了的全部条文,确立了。
3.内容:(1)和共有制定法律之权。
(2)行政权由和掌握。
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同意的条件下解散。
内阁由任命,但是对负责。
总统的命令必须经副署。
4.影响:确立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背景1.德意志处于状态,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妨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2.普鲁士成为最强大的邦国。
俾斯麦通过三次,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1871年,成立,颁布《》。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内容:(1)帝国实行。
(2)各邦保有一些,而军事、外交等权力均归。
(3)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征集和解散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统帅帝国军队。
2019学年度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 第12课 鸦片战争
2019—2019学年度高一轮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万宝奎审核人万宝奎使用时间)解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探究鸦片战争中国【课堂问题探究一】两次鸦片战争的认识比较(1)虎门销烟;鸦片。
(2)工业革命提高扩大了列强的生产能力,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便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3)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通过《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列强取得了公使进驻北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等权利。
可见英法等国得到侵略权益。
(4)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堂问题探究二】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及影响(1)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均比清政府先进。
具体表现在:英国实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议制,即君主立宪制确立;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船坚炮利、军事实力强大;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清政府落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军事装备落后、军纪败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家庭手工业破产,农民生活困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经济上促使自然经济瓦解,促使商品经济发展,为新的经济形式出现准备条件;政治上促使先进中国人开始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英国的侨民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领事去裁判可知是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C。
3.【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抢占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参不参加国际大家庭是各国的内政问题,而不应当是侵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001]
第 12 课鸦片战争第一部分:教材剖析与办理1、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辱没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初步,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所以,本课在教材中拥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知识构造特色:本课照常版教材在知识构造和系统编排上有重要变化。
本课第一目“虎门销烟”,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由。
第二目“《南京合约》及战后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
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括了战争因由、经过和结果及影响。
3、要点、难点剖析及依照要点:剖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因由和结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由。
(只有剖析鸦片战争迸发的原由,如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迸发的根本原由和必定性。
为何一个号称“天向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难点:怎样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为何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初步呢?学生会感觉诱惑,所以剖析战争对政局的影响是难点)4、教课目的:知识目标:鸦片战争迸发的根来源因和直接原由、中国战败原由、《南京合约》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因由、经过、结果、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达成老师制作的对于鸦片战争迸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根来源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来源因。
读图、识图能力和剖析引文、资料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落伍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忱的。
第二部分:教课方法与手段1、教法运用:情境教课法:利用多媒体协助,创建情境,让学生体验感觉历史。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表现知识。
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求知欲念强的心理特色,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适合点拨,步步推动,从而建立完好的知识系统。
2、学法指导:(1)察看学习法:所谓察看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察看力从各样历史资猜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这样为学生的思想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建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K12学习】(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学案(全套)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学案(全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学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知识目标:夏朝政权的建立;商朝建立及显著特征;内服、外服制度;商朝的神权色彩;西周灭商;封邦建国;宗法制度;大宗、小宗;周朝的礼乐制度。
预习思考:1、商朝内服、外服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3、西周的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有什么不同?4、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导学提纲:主体知识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①建立:时间:前历史地位:第一个、开端②制度特点: 2、商代的政治制度①建立:时间:人物:生活方式:王朝特征:②主要制度: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制度。
_________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
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
________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_________的关系。
③重要补充:商朝是个弥漫_________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_________以强化王权。
④局限性:二、封邦建国 1、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的建立①兴起:生活方式:兴起地点:兴起时间:②建国:时间:人物及事件:问题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开端? 2、历史研究中,哪些可以作为可资利用的凭证? 3、思考:①内、外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商王是如何通过双轨制来控制联盟实际权力的?②结合“知识链接”分析为何商代“人殉”、“人葬”现象较为普遍?补充: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制度”的区别?④西周的诸侯国与商学生发现都城: 2、分封制①概念:②概况 A、直辖地:B、分封类型:同姓异姓 C、发展: D、特点: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2、特点:代的方国有什么不同?⑤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如何?⑥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4、理解:《大宗、小宗示意图》主体知识 3、内容:①大宗:②小宗:③大、小宗间的关系: 4、评价:5、强化:问题思考 5、总结:①西周为遏制商人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②归纳“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第10、12课学案.doc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必修一第10、12课学案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二复习指导1、复习本单元时,注意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着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2、复习列强的侵华史,要注意从政治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和影响,并结合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加以分析和评价。
侧重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注意两个知识点“两个阶段,两个影响”,即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和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两个阶段,两种影响即列强侵华既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
三重难点解析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2、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1)对西方而言: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
(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1)破坏性: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①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特权,使中国领土、司法、海关主权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侵略战争也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
②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的长期贫困落后;侵略者在中国疯狂掠夺财富,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建设性:①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给旧制度和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②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四典题解析例1、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doc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宗法制、分封制;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过程】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
(10分钟)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2)政治特点: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出现了。
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2)政治特点:制度;对方国控制;弥漫着色彩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含义:又称,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分封的对象:是分封的主体,异姓封国中包括、,先代贵族包括原来的、被商灭掉的。
(4)分封的方式:授土授民(5)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4)作用:积极①扩大统治区域;②确立周王地位;③形成严格的等级序歹U:周王 ----- --- ------- 士.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
2、西周的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概念: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A.以为核心B.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C.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最大特点;以为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①保障各级官吏享受“世卿世禄”;②有利于凝聚,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与“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课题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课型新授知识与能力:法国政体变化的概况,法国 1875年宪法的内容;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法国政体变化的原因;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的原因;帝国宪法的专制色彩;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联系现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分析法国 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了解法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演进的趋势和曲折;通过宪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文明进程的多样性;通过对比,让学生领会自由民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法国共和历程艰难的原因,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
教(学)具、资料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法国总统是萨科齐,德国总理是默克尔,法德两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那么两国的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 课《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政体的渊源了。
讲授新课: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17 、 18 世纪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状况。
革命前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其他所有法国人都属于第三等级。
法国历史上有召开三个等级共同参加会议的传统,史称三级会议。
会议规定第一、二等级的人数各为300 人,第三等级人数 600 人,但最后投票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个等级只有一票,这样,统治阶级往往会以2:1 的比例胜出,从而使三级会议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机构。
本次三级会议在1789年 5 月召开,第三等级要求改变开会的方式和表决方式。
但国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赋税,于是双方矛盾尖锐。
当时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十课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主备韩连升审核都刚标2013 .10 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预习·精细梳理】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1.确立背景(1)17、18世纪,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
(2)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
(3)此后,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4)1870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国还是实行帝制展开了激烈斗争。
2.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时间:年。
(2)内容: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参议院由产生,众议院由方式产生。
②行政权:总统和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选举产生,任期年,可连选连任。
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任命,总统的命令须副署。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负责。
3.共和制的巩固:(1)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
(2)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的的复辟之路。
4.共和制的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前提:德意志的统一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的策划下进行了三次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时间:年。
(2)内容: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制和制。
①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②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的称号,总揽军政、法律大权。
③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负责而不对负责。
④和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3.特点(1)帝国是一个的君主立宪国家。
(2)帝国国会具有的基础,但对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3)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传统得以延续。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教案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的基本史实以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认识战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4、通过讲述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
5、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阐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
本课脉络清晰,可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要注意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将罂粟花图片制成ppt)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但它却在美丽的外衣下包裹着罪恶,也是它引发了一场战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12课鸦片战争。
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标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生:(齐读课标)师:我们知道:中英两国一个在亚欧大陆的东端,一个在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一)山雨欲来——探究篇析背景师: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
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
材料二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货物的总值仅为1600多万银元,只及茶叶的1/6。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word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及影响【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学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历史功底,但停留在具体的知识和简略的史实。
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一的学生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喜欢探索,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极强的表现欲。
但学生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正确理解,对历史知识的客观全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学科素养】以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一)时空观念: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的经过和时间(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史证教学中采用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三)家国情怀:感悟民族危机下,中国的军民英勇不屈的反侵略斗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教学过程】【师】导入:图片中的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本月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他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
可是,从他发表演讲开始,美英代表已经离席,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止4月13日英美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会议结束后,这位外国大使的落寞背影被抓拍下来。
我们同情叙利亚,谴责侵略。
同时,这张图片也戳动了中国人的痛处。
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遭受过侵略的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节课有两条线索,共五节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作为战争,我们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哪?【生】战争的背景、过程、条约及影响。
【师】很好,我们今天从五个方面学习一下这节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10、12课
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二复习指导
1、复习本单元时,注意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着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2、复习列强的侵华史,要注意从政治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和影响,并结合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加以分析和评价。
侧重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注意两个知识点“两个阶段,两个影响”,即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和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两个阶段,两种影响即列强侵华既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
三重难点解析
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
2、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1)对西方而言: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
(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
(1)破坏性: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①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特权,使中国领土、司法、海关主权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侵略战争也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
②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的长期贫困落后;侵略者在中国疯狂掠夺财富,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建设性:①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给旧制度和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四典题解析
例1、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
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
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
例2、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
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
故D项正确。
五课堂检测
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
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B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
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B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3.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
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D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4.“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泽商“个个都是
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C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5.曼彻斯特的一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
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
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
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
”上述材料反映了()A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
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
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
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 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
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 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
7.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正在中国发生着重大的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
于我们在国际上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
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这反映了()B
A.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 B.美国打算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
C.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 D.美国决定用占领菲律宾的手段获取在中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