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进程(不够附页):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难点的确定以及学法的选择,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堂导入从民主主义的概念入手,提问学生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哪两个阶段,以什么历史事件作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点。

在课件上用时间轴来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由此导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五四运动。

(二)课堂展开五四运动:先给学生看一段电影《建党伟业》中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从中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对五四运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上五四运动的内容,完成课件上展示的一个表格。

让学生从书中找出五四运动的意义,给学生讲解五四运动性质中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毫不妥协、反帝反封建的表现。

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引导学生从这场运动的领导阶级角度去思考,得出其理由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由此简单的对比一下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用李大钊这条线索从五四运动过渡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中领导者就是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而李大钊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简单给学生介绍李大钊的生平: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始人→英勇就义。

在介绍中共成立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先展示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会址的照片,然后给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中共“一大”的简短视频。

看完之后给出一则“一大纲领”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归纳出“一大”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中共在“一大”上提出的革命目标与当时的革命实际情况是否符合。

那么“一大”的革命目标与当时革命实际情况不符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由此引出接下来要讲的中共“二大”。

中共“二大”需要学生掌握两个纲领,即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通过“二大”最低纲领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二大”最低纲领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教案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目标。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课件、图表、图片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学生参考资料:笔记本、教科书、参考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场景,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了解?请简单描述一下。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目标,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方面的内容。

2. 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以及孙中山、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作用和贡献。

三、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并列举具体例子。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提出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什么启示?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简短的展示。

2. 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该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和观点。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2. 提问:你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并撰写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背景1.1 国内背景:讲解清朝末期的民族危机,民众疾苦,国家分裂的状况。

阐述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导致国家依然分裂,民众疾苦。

分析1920年代初期,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剥削压迫民众的状况。

1.2 国际背景:讲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世界各国革命提供了范例。

解释苏联成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阐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2.1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解释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势力,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阐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与动力: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

解释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3.1 中国共产党: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阐述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正确的领导。

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3.2 共产主义青年团与妇女运动:解释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培养革命后备力量。

阐述妇女运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性,推动社会变革。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略与战术4.1 武装斗争: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推翻敌人统治。

阐述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4.2 人民战争:解释人民战争的概念,以民众为基础,发挥人民的力量。

分析人民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历史意义5.1 抗日战争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

解释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面临的新局面。

5.2 新中国的成立: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统地被迫于1912年宣布退位,人民推翻清王朝的愿望得以实现。

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最终落到了封建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中,中国人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不愁吃穿、种田不纳粮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完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也没有实现这一革命愿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54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板书】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师: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即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革命,首先他们的共同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他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在领导阶级上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一个是资产阶级自由思想以及三民主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上,就民主主义革命为的是实现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道路。

新课: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板书】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背景: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③政治基础:北洋军阀专制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④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主力:学生中心:北京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主力:工人中心:上海(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④为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英美曾许诺个战争胜利后国际上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对待,所以中国人对一战后召开的“和平会议”抱有很大希望。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最全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最全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

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知识网络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端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发展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重大胜利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最全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最全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学生在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上,要能叙述中共历史上召开的哪些会议及历次会议所解决的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要能够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的具有转折性历史事件,要能通过资料收集,讲述例如红军长征的荡气回肠,可歌可泣及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要能够使学生认识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现,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艰难历程及中共政治上的不断成熟,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历史结论。

通过此课学习,体会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的历程,进一步树立为中华新崛起理念,认识无论是民主革命还是今天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㈡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节内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宏观知识、微观知识的呈现规律。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中共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必然现象。

2.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任何真理必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问答教学法。

2. 讲授结合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引起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考。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15分钟)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中国社会和国民党的统治,包括北伐战争的胜利和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3.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3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武装斗争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4.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2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包括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和当前国际形势。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和思考进行评估。

七、教学延伸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其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探讨革命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八、教学材料1. 图片和影像资料,用于导入和引发学生思考。

2. 课件和教学笔记,用于讲解和示范教学。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也进行思考和思考。

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目标(1)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国民革命、长征、解放战争等的有关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

(3)明确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保障,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国共两党和则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918年,这一年,一战刚刚结束,中国人欢呼若狂。

这一年,中国迎来了一次国际战争的胜利。

政府宣布放假3天以示庆祝,人们聚集在太和殿一起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为什么选在太和殿呢?因为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18年前,就是在这个象征中华民族至高点的宫殿里,长驱直入的八国联军在这里庆祝他们对大清政府的压倒性胜利。

侵略者们在庄严的大殿里嬉笑,公然羞辱这个民族。

而现在,角色对调了,中国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曾经的侵略者成了阶下囚,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

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认为。

但是巴黎和会的噩耗犹如一桶冷水浇熄了这一场沸腾的喜悦,政府沉默了,中国沉默了。

连世界也以为,中国会像曾经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样用妥协为这一场荒唐买单。

直到1919年5月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点燃了中国人压抑了近百年的怒火。

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1. 背景每一次巨大行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五四运动也不例外。

在巴黎和会这条导火索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巨大的一座火药库呢?巴黎和会上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那我们就来看看日本在此之前的表现。

①一战期间当西方列强都忙于战事,无暇顾及遥远的中国时,日本借着天时地利,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主义革命的开始》,教材从五四运动开始,讲述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本单元内容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识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知识,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新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明确革命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主义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2.教学难点: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新主义革命的阶段特征。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新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新主义革命的阶段特征。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革命发展的过程。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纪录片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主义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所采取的斗争方式和策略。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联合不同阶级的人民大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即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工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方式和策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统一战线、党的思想建设、武装斗争与和平斗争相结合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重点解释各个概念的含义和意义,并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说明。

3.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几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与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关系,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策略和思想的理解。

4.小组合作(20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问题出发,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总结提高(15分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重要性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和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成果和学生的个人观点、答题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在今天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进一步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并与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进行比较,加深对革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识。

可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进行小研究,深入挖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教案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标:1.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教学内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三大革命任务、统一战线理论等;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4.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意义:结束旧中国的封建统治、开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好奇心。

活动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PPT或讲义向学生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包括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三大革命任务、统一战线理论等。

活动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总结出关键要点。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案例,例如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体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策略。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活动五:知识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回答,检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活动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学生表现;2. 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3. 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程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背景1.1 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2 阐述国内外因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影响,如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

1.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革命的目标、动力、对象和策略等。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和动力2.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目标,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2.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3 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动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策略3.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略,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等。

3.3 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策略的依据和实施原则。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阶段4.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即以农村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夺取全国政权。

4.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划分,包括初期、中期和后期等。

4.3 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第五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和党的建设5.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

5.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作用,如领导核心、组织原则等。

5.3 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六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6.1 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6.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战役和斗争,如南昌起义、长征等。

6.3 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和改变。

第七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7.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

7.2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第1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懂得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知道这些尝试和斗争没有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原因。

3.能够列举20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接触、了解、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事件,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理解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4.知道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28年浴血奋战的历史,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之间的关系。

5.结合历史知识和现实思考,能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坚持“四个自信”,培养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

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理解中国革命两个阶段论的科学性;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公共参与: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处境及历史任务;通过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性质和意义,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难点探究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屡次受挫的原因,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指导学生搜集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事件(侵华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分析其原因;搜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典型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分析其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慨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慨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本课的基本线索是: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是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由于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而失败。

由此,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

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加上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发动旨在攻打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由于国民党力量强大而失败。

在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并在遵义会议中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问题。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进一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由此而锻造出的伟大的长征精神光芒永存。

什么叫“长征精神”?它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背景。

让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必要性。

1.2 教学内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清朝的衰落、外国侵略、封建制度的压迫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但未能实现民主与富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国家分裂、经济崩溃、民众疾苦。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2.2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初期的发展,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目标。

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兴起。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过程。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贡献,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和成果。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2 教学内容:国共内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特点,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

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包括封建主义的束缚、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生活的困苦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国民政府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人民反抗的兴起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特点。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的理解。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2.1 教学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和贡献。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的思想和战略。

2.2 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领导者的思想和战略,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

领导者的贡献和影响,包括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及其思想和战略。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领导者的贡献和影响。

举办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领导者的角色和作用。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3.1 教学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其重要性和意义。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亮点。

3.2 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亮点,包括群众参与、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包括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亮点。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的理解。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4.1 教学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教案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历程;2.掌握关键事件、人物和理论;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和世界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历程;2.关键事件、人物和理论;3.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分析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总结各种思潮和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2.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1.请简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2.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历程(20分钟)1.通过多媒体和图片展示,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历程;2.请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阶段和关键事件。

三、关键事件、人物和理论(15分钟)1.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理论;2.请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事件、人物和理论的作用和意义。

四、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10分钟)1.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时的图片和历史文献,介绍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2.请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革命的影响。

五、思考与讨论(10分钟)1.学生自由讨论,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新中国成立是如何取得的?b.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革命有何意义?2.分组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各种思潮和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请学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拓展延伸:1.让学生选择一个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更多细节和背景。

板书设计: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关键事件、人物和理论。

历史初中八年级课堂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与探索

历史初中八年级课堂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与探索

历史初中八年级课堂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与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农民问题的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它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解决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农民问题的背景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国,农民占据重要的社会阶层地位。

但在旧社会,农民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贫富差距极大,社会不公平。

2. 农民问题的解决思路毛泽东提出了有别于其他革命的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

他认为,农民是革命的基本力量,必须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民的觉醒和革命力量的壮大。

3. 农民土地革命农民土地革命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革命胜利后,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颁布了《土地法》等一系列土地改革法令,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这为农民在生产上获得自由,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保证。

4. 农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为了解决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重视农民的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

共产党通过建立农会和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力量和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探索途径的多样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其探索途径的多样性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1. 武装斗争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武装斗争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共产党通过领导和组织农民军队,发动工人运动等形式的武装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2. 统一战线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了统一战线的政策。

党组织和领导了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各个社会阶层的广泛联合,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实现了全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3. 党的建设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开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律性,从而为革命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教案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包括列强侵略、封建统治和民族矛盾的加深等因素。

2. 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包括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等重要事件。

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进步等方面。

第三步:讨论与思考(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2.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3. 你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有哪些重要原因?第四步: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读后感、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线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发言质量。

2. 对学生布置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图片、视频资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从1大----17大的网页/GB/64162/64168/64563/index.html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

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目的]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教学过程]二、知识网络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端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发展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重大胜利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导入新课: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849年,着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中国的青年学生起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起来了,中国的商人起来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可以利用一些史料进行分析,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并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背景:国内背景包括三点:一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二是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

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际背景也有三点,一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三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运动的先锋-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3、结果经过全国人民的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

7、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诞生的意义。

1、诞生的条件: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并回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

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中共一大的召开:关于中共一大的召开,学生掌握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之后,应该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由来,并且简要介绍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后来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以此来维护它的先进性、革命性。

概况:时间: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地点:上海,后来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有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就是中共一大上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国共合作的条件、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的基础、国共合作实现的意义(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即可1)、国共合作的条件和实现: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a、概况:1924年初,广州b、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c、影响: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归纳出目的、对象、胜利进军等主要内容即可。

可以适当补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史实和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在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等史实。

概况: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需要提醒学生掌握失败的标志和失败的原因。

1)、概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4)、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4、历史功绩(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南昌起义1)、背景:大革命失败,革命人士被屠杀,革命转入低潮,共产党人处于不利地位。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1,南昌3)、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汉口2)、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秋收起义时间、人物:1927年秋,毛泽东2)、秋收起义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意义: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活有了改善。

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大力发展生产。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性质:是代表工人、农民的民主政权,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政权,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中央政府、主席、宪法。

(毛职位下降,主席,走下坡路。

正确路线――错误路线)2)、意义:在实践上为尝试建设全国政权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

6、"围剿"与反"围剿"1)、概况:从1930-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

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中共犯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7、红军长征1)、时间:1934.10―1935.10(中央红军);1936.10(三大主力会师)2)、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肯定了…,确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