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辩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闷、腹痛、恶心、呕吐、饱胀等,并伴有消化功能异常。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通过辨别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和调理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1.脾胃虚弱型:主要特点是脾胃气虚,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舌淡苔白等。
治疗时应益气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温补药物。
2.气滞型:主要特点是气机不畅,消化功能受阻。
患者多表现为腹胀闷、烧心、口苦、口干等。
治疗时应理气行滞,可选用枳壳、香附、陈皮等理气药物。
3.肝胆郁结型:主要特点是肝气郁结,症状多见于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等。
治疗时应疏肝行气、和胃消食,可选用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药物。
4.阳虚型:主要特点是阳气不足,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肢冷、畏寒、腹痛等。
治疗时应温阳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阳药物。
5.阴虚型:主要特点是阴液亏虚,消化功能减退。
患者多表现为口干口渴、消瘦、盗汗等。
治疗时应滋阴养胃、健脾消食,可选用熟地、枸杞子、麦冬等滋阴药物。
6.胃湿型:主要特点是湿气郁滞,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口黏腻、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健脾健胃、祛湿消食,可选用茯苓、半夏、草果等祛湿药物。
二、常用中药治疗:1.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脾胃气虚、食滞胸口闷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半夏、黄连、干姜等。
2.保和丸:适用于气滞胃脘痞闷、饮食停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枳壳、乌梅、牡蛎等。
3.柴胡疏肝汤:适用于肝胆郁结、胃气不舒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柴胡、黄芩、干姜等。
4.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
5.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党参、白术、陈皮等。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3.1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3.2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3.3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3.4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3.5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4.1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4.2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4.3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脾胃病诊治经验
一面,除上述见症外,伴见口苦、溲赤,在此情况下,不妨温阳与解毒并举;温阳药能 振奋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而解毒药则有直接针对病原之意图,可加用板蓝根、黄 柏、丹皮、白花蛇舌草等。 对慢性肝炎之各种证候,区别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有利于根据病理层次进行辨证 治疗,故不容不辨。按照中医学的观点,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在血,故慢性肝炎尤 多络病。其特点为肝区疼痛,牵及背部,舌质有紫气,苔薄腻,脉弦涩,肝功能长期不 正常,对其治疗,疏肝养肝、必兼通络,通络必兼解毒。一般可用《金匮》旋复花汤为 主方,取茜草代新绛,药如旋复花、茜草、丹参、泽兰、柏子仁、紫草、菝葜、路路通、 参三七等。不效,需参用虫类药,叶天士“取虫蚁之品,以松透病根”,确是经验之谈。 常选用九香虫、全蝎、参三七各等份,研细末,胶囊装盛,每服5粒,1日3次,收效 堪佳。虫类药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大有前途,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与应用。 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肝肾精血亏损、瘾块癖积的证候。朱师强调养正消 徵,重药轻投,调和肝脾,燮理阴阳,汤丸并进,治疗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以辨证 论治为指导,结合机体免疫反应,选用部分有促进细胞功能之品,如党参、黄芪、仙灵 脾、白术、白芍、当归、女贞子等健脾、补气、补。肾、补血、补阴之品。朱老早在50 年代末,就研制成复肝散后改为复肝丸(今之复肝胶囊)。1963年在《中医杂志》8期 披露后,全国各地较多同仁验证临床,尤治疗慢肝和早期肝硬化疗效均较理想。“复肝 丸”,(由红参须、参三七、地鳖虫、紫河车、炮山甲、广姜黄、广郁金、鸡内金等组成), 对慢性肝炎之癞块癖积及早期肝硬化,确有改善症状与体征,促进肝功能好转之疗效。 但是对于肝胆湿热壅遏,转氨酶明显增高者,此丸不宜早用,必待湿去热消,方可斟酌 用之。 朱老还根据《内经》:“肝开窍于目。”指出肝炎病情的轻重及转变,必然反映于目。 在临床实践中,朱老对肝炎病人眼血管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随着 肝炎病情的加剧、好转或恢复,眼血管的色泽、扩张、弯曲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所以, 眼血管变化对肝炎的诊断和病情进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后写进 《传染性肝炎的综合疗法》,为中医诊断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脾胃病诊治上朱老倡导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分期论治;精研专 病,创制专方;辨西医病,融中医理;见微知著,既病防变等观点,在临床上具有很好 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挥。
脾胃论解释最好的书
脾胃论解释最好的书
脾胃论是一部关于中医理论的重要著作,作者是明代著名医家吴鞠通。
这部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在现代,脾胃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脾胃论的核心理念是“相火论”,这一理念指出,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气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阳气的偏盛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而阴气的偏盛也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因此,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要调整阴阳平衡,使阴阳相激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脾胃论还强调了“水谷精微”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指出,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食物不干净或食用过量,就会导致内里的湿滞,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因此,脾胃论主张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人体能够获得足够的精微物质。
在脾胃论的治疗原则中,吴鞠通还强调了“扶正祛邪”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指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调整人体内部的气血津液,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还要注重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以达到治疗与保健的目的。
此外,脾胃论还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指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脾胃论主张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重辨证施治,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总之,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脾胃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病理机制,以及治疗疾病的科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脾胃是后天之根本,也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胃在人一出生时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诊病时,不论年龄大小,均需要观舌象、问饮食、查大便、诊脉象,因此脾胃的重要性显现无遗。
一、常见的小儿脾胃病症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主要以呕吐、泄泻、脘腹痛、厌食、积滞、疳病、滞颐为主。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导致乳食从胃、经口而出,是小儿脾胃病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食伤,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饮食者,其病总属于胃,说明呕吐和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泄泻则是小儿常见病中典型的以大便次数、大便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状态,泄泻可分缓急两种。
脘腹痛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胃脘、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之上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位置分为胃脘痛、脐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
胃脘痛指的是胃脘部位的疼痛,脐腹痛指的是肚脐周围部位发生疼痛,大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上、胃脘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小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下、腹部正中发生的疼痛,少腹痛指的是小腹部两侧出现疼痛或一侧疼痛。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患儿无法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常常会出现叙述含糊的情况,因此需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将此类疼痛统称为脘腹痛。
厌食指的是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发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小儿厌食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滞指的是由于内伤乳食,使小儿出现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畅的脾胃病症,此类疾患会使小儿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以便秘或大便酸臭为典型的特征。
疳病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或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小儿的脾胃处于长期受损的状态,导致小儿的气液发生耗伤,引起了一种病症。
滞颐指的是在小儿口中不由自主地有涎液流出来,也就是俗称的流口水,由于涎液会浸渍在颐下位置,甚至可使颈部发生糜烂甚至对小儿胸前位置形成影响。
二、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小儿脾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或秽浊之气直中脾胃导致的,或是受到乳食所伤、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过度食用生冷、油炸类食物,对小儿脾胃造成了损伤。
中医内科学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
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
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
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
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和方案
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和方案一、中医调治脾胃病有奇效!中医经常讲这么一句话,“诸有病者求助于脾胃”,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有些病我们拿不准,看不稳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可以使用一个中药调补脾胃的手段达到一个防病,治病的一个效果。
中医的预防观点主要强调其知道者,了解自然规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调畅一个饮食情志,劳逸又相结合,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保证一个身体的健康,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传统的养生观点;但是中医还有另外一句话,我们经常讲食补和药补,包括动补,它是这样说的这个药补不如食补,也就是说你吃药不如吃东西,这其实就是很多中药是药食同源。
例如:大家经常吃的淮山,淮山实际上也是一个蔬菜,在中医治疗角度上,淮山就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健脾的一个作用。
二、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2.1以调畅气机为基本治疗法则脾与胃以系膜相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互为表里。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健则升,胃和则降,清升浊降,气机调畅。
气机依靠肝之疏泄条达,才能升降有序。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有“土得木而达”的文字记载,这说明若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因而脘腹饱胀、嗳气等胃气上逆诸证并见。
故调畅气机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根据胃肠属于腑的范畴,泻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泻为补的理论,为食积伤胃、气滞填中等而致胃脘胀痛、纳差厌食、嗳腐吞酸,或积而化热、热则消谷而食欲亢进、口中异味的患者主要采用消食开胃、清热化积,令积消热除、腑气畅通。
2.2注重活血化瘀药的运用根据脾胃病病史长、多有疼痛的特点,久病必瘀、久痛入络,往往导致气滞血瘀。
同时,也有因脾气虚导致气虚血瘀者,均能使胃肠黏膜微循环产生障碍。
胃脘疼痛患者,痛有定处、拒按,具有舌质紫暗、瘀斑脉象细弦涩等特点。
从胃镜检查可观察到患者的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有血栓形成。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需要加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品,以改善黏膜微循环。
常用三七、甘松、乳香、没药、三棱等来治疗此病。
中医辨证治疗胃病科普知识
中医辨证治疗胃病科普知识胃病,是许多疾病的总称,它们的症状都很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式都不同。
胃病大多是慢性病,比起西医,中医在治疗胃病上更有优势。
在中医的认知中,治病并不是仅针对治疗炎症,而是要找出病根并拔除,胃病的种类有很多,这就需要中医在治疗中体现辩证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经典的“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的症状,根据症状选择不同的药方来治疗。
“中焦如恒,非平不安”,体现的就是脾胃对人体功能和身体安康的重要性。
一、胃病的种类在《中藏经》卷上,胃病的描写是“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
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
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
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者是也。
病甚则腹胁胀满,吐逆不入食,当心痛,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
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癫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
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消也。
胃中风,则溏泄不已。
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
”现代医学中,胃病有很多临床表现,其中比较常见的要数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结石、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扩张等。
他们的症状都是腹部或胃部疼痛不适,胀气反酸和恶心呕吐等。
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排便异常,如黑便和血便。
二、胃病的成因有哪些对于胃病的成因,中医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1.外邪不通则痛,是中医一个比较出名的理论。
中医认为,外感寒热或湿阴,就会在胃上显现出来,气的运动阻止滞,导致胃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人吃了很多生冷的食物后,很多人就会胃痛,这就是风寒侵体导致的。
2.饮食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但是并不是这样的。
不干净的食物会刺激胃,导致胃痛。
除了不干净的饮食,饮食无度、过饥过饱,长期过度饮酒饮浓茶,吃油腻辛辣的食物等都会伤害脾胃,使脾胃正常的功能失常,引起积食,长久以往就会导致胃病。
3.情绪在中医眼中,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一旦忧思过度,身体也会产生病痛,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精神因素与胃病关系的病例。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病的方法及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中医辨证论治,归纳其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从治疗思路、治疗方式、治疗思路、治疗实践等方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适合当代、采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结论:中药在脾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在脾胃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胃论治、脾论治、心论治等方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病症,治好脾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临床经验目录1 前言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3 中医对脾胃病病机的认知3.1升与降的生理特点3.2湿与滞的突出病症3.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4.1从脾论治 (2)4.2从胃论治4.3从心论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 前言脾胃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脾、胰脏等上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痛、呕吐、打嗝、恶心、呕吐等。
一般而言,脾胃失调的根源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失调。
[1]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已有很好的疗效,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中药脾胃病的理论、规律及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在脾虚病人服用健脾药物后,其郑状症状明显好转,并可使其神经机能恢复,使消化道的分泌趋于常态。
“意”与“智”也包含了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的中枢。
脾虚多见,以泻泻(特别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为脾疾病。
因为脾主在中焦,是上升和下降的中枢,所以脾脏和其它器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是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头部、面部、四肢等方面的症状。
可见,在病态的情况下,脾脏会对全身造成损害。
脾病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和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脾益气,理顺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广木,砂仁,陈皮,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加干姜、附子、草豆蔻、桂枝、枣仁、龙眼肉脾阴虚,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白芍、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甘草、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
梁超辨治脾胃病的思路及经验
“ 是 方甘 与辛 和 而生 阳 , 酸得 甘助 而生 阴 , 阴 阳 科 学 会委 员 。 四川省 中医 药学 会 中 医老 年病 专委 会 汤 云 : 中气 自立 , 是故求 阴阳之合 者 , 必于 中气 , 求 中 副 主任 委员 。 四川 省 中西 医结 合 学 会 老年 病 专 委会 相生 ,
黄 芪建 中汤 及 自创 枳 实 消痞 丸 为基 础 方 , 一 阴一 阳 , 一脏一腑 , 一升 一 降 , 标 本 兼顾 。临床 辨证 加 减 , 获 效 满 意 。附 验 案 1
则 以佐 证 。
关键词
脾 胃疾 病 中 医病 机 中 医 药疗 法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5 ) 0 3 — 0 0 2 5 — 0 2
处方 上仍 以建 中气 、 升清 阳 胃, 游 溢精 气 , 上 输 于脾 。脾气 散精 , 上 归于肺 , 通 调 复脾 胃的升降 至关 重要 , 水道 , 下输膀 胱 。 水 精 四布 , 五经并 行 , 合于 四时五脏 之 黄芪建 中汤 为主 方 , 梁 师认 为 : “ 中气 足 , 则 清气 自
中 图分 类 号 R 2 5 6 . 3
梁超 。 主任 中医师 , 成 都 中 医药 大学 教 授 , 硕士 腑 , 一升 一降 , 标本兼顾 。 《 金 匮要 略》 : “ 虚 劳里 急 , 诸 生导 师 , 中华 中医 脾 胃分会 常 务 委员 , 中华 中 医 内 不 足 , 黄 芪建 中汤 主之 。 ” 《 金 匮要 略 心典》 言小 建 中
” 而不 必刻 意去对 五官病 对症用 药 。 此外, 气 机 阴阳, 揆度 述寒 热错 杂 、 自汗 出 、 心 下痞等 , 的腐 熟 。 气的推动” 是 脾 胃的核 心 , 也是 人 体 中焦带 失调 之怪病 , 动全 身气机 运动 的核 心 。 与之 相应 . 梁 师 以黄芪 建 中 常 用半夏泻 心 汤及 小柴胡 之 属 。半 夏泻 心及 小 柴胡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胃痛、痞满胃痛辨证论证注意:1.胃痛寒邪客胃证与脾胃虚寒证的鉴别:例题A.健脾化湿B.温中健脾C.温中补肾D.散寒止痛E.散寒除湿胃痛(误会)1寒邪客胃--良附丸寒门出身的张良驸马2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搞得)将军生气,因为刚才疏远了将军3湿热中阻-清中汤失了清廉的忠臣,(很愧疚)胃痛4饮食伤胃--保和丸(请将军)大吃大喝一顿,表示和好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二人)在雪中,边笑边饮酒6胃阴亏耗-一贯煎+芍药甘草汤应许一起同甘共苦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相互包涵,一起建功立业痞满辨证论证呕吐、噎膈、呃逆例题A.胃失和降,逆气动膈B.胃气壅滞,气逆于中C.肝气犯胃,肝胃不和D.脾胃虚寒,胃中无火E.痰瘀互结,食道狭窄呕吐的辨证论证注意:1.呕吐饮食停滞证与痰饮内阻证鉴别例题噎嗝的辨证论治主症:进食哽噎感,或吞咽困难,饮食难下。
噎嗝1痰气交阻--启膈散(得了食道癌的)启哥叹气2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又热又干,啥东西也吃不下3瘀血内结--通幽汤通往幽门关的路又被积雪堵住了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再不补运些汤过来就要阳气虚脱了呃逆的辨证论证腹痛一、腹痛的概述概念略二、腹痛病因病机病机:不通则通、不荣则痛三、腹痛的鉴别诊断腹痛与胃痛:略四、腹痛辨证论证泄泻、痢疾、便秘泄泻辨证论治主症:排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例题痢疾的治则:(1)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温情并用,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2)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3)忌过早补涩、峻下攻伐、分利小便。
例题痢疾辨证论治主症: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
注意:1.湿热痢与疫毒痢的鉴别例题A.湿热痢B.疫毒痢C.休息痢发作期D.寒湿痢E.以上均非便秘辨证论治注意:阳虚秘与冷秘的鉴别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热乎乎的麻仁2气秘--六磨汤六嬷嬷很生气3冷秘--温脾汤冰冷的啤酒4气虚秘--黄芪汤气喘嘘嘘一起去5阴虚秘--增液汤银白胡须的增爷爷6阳虚秘--济川煎没有阳光的济南六嬷嬷很生气,因为喝完冰冷的啤酒,便秘了。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脾胃病科跟师笔记
中医脾胃病科跟师笔记
在中医脾胃病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方法。
脾胃作为人体的重要脏腑,主宰着消化、吸收和代谢等重要生理功能。
一旦脾胃受损,便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首先,我了解到脾胃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劳累过度等。
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其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是脾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在治疗方面,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证候,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脾胃湿热证,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主;对于脾胃虚弱证,则采用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方法。
此外,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等也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手段。
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老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然后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既关注疾病的本质,又兼顾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真正做到了精准治疗。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医脾胃病科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紧跟学术前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总之,通过这次跟师学习,我对中医脾胃病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深信,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为维护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
学术探过中国CHINA'S NATUROPATHY, Jan. 2021 ,Vol. 29 No. 2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沙灵汐1,吕冠华2(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该文从六腑三焦的功能与部位三焦的协调性出发论治脾胃病,主张辨证时首辨六腑三焦是否通畅,其次 辨部位三焦之中焦是否和健,以“燮理三焦、补益中气”为主要治法,方用小柴胡汤、三仁汤、丹参饮、四君子汤加 减,旨在通三焦、祛痰湿、调气血、安脾胃、调脏腑。
【关键词】脾胃病;三焦辨证;六腑三焦;部位三焦中图分类号:R256. 3 文献标识码:A DO#10. 19621/ki.11-3555/r.2021. 0207三焦作为中医特有名词,具有特殊含义,究其内 涵,现普遍认为包括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及辨证三焦3个方面[1],脾胃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关系 ,脾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治疗该类疾病方具特色。
本文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 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
1从三焦论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三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言:“脾胃者,仓廪 之官,五味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与脾胃功能有别,但在 代谢方面关系。
《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 ……上焦,在心下,下膈……中焦者,在胃中焦,不上不下……焦者……以传导也。
”指出三焦的分布与功能及与脾 胃运化功能的具体联系。
三焦辨证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伤寒杂病论》创调畅三焦治疗脾胃病之先河,如阳明病症见不大便、呕吐、胁下满硬,用小柴胡汤 通调上焦气机,使中焦气机通畅,胃气调和,三焦气机正 常,营卫和。
《诸病源候论•病诸候》言隹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五脏 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故令大便 难也。
中医辨证论治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治疗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治疗疾病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以辨证为基础,通过施治方法治疗疾病。
辨证施治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治疗疾病的方法和原理。
一、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中医辨证论治是一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果,通过观察临床表现,辨明疾病的特点,找到疾病的本质,并据此进行治疗。
辨证是中医辨明疾病本质的重要方法。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原理1. 辨证施治方法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判断疾病的病机,闻诊是通过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判断疾病的病机,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判断疾病的病机,切诊是通过把握患者的脉搏判断疾病的病机。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医能够准确地辨别疾病的特点和本质。
2. 辨证施治原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是根据辨证结果进行治疗。
中医通过临床观察和病历分析,将疾病划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根据每种证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寒证患者,中医会选择温补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热证患者,中医会选择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的原理,中医能够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辨证施治的应用范围中医辨证施治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在慢性病和功能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调整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四、中医辨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中医辨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应用案例。
1. 案例一:消化不良患者因长期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结等症状就诊。
中医师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辨明为脾胃虚弱证。
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师给予患者益气健脾的药物治疗,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2. 案例二:失眠患者因失眠、多梦、易醒等症状就诊。
护理中医脾胃试题及答案
护理中医脾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贮藏精气B. 调节水液C. 转化水谷D. 疏泄肝气答案:C2. 脾胃虚弱时,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A. 口干舌燥B. 腹胀腹痛C. 头晕耳鸣D. 心悸失眠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脾胃病的护理措施?A. 饮食有节B. 避免过度劳累C. 经常熬夜D. 保持情绪稳定答案:C4. 中医中“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含义是什么?A. 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B. 脾胃是人体先天之本C. 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D. 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答案:A5. 脾胃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哪些?A. 针灸B. 拔罐C. 推拿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6. 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即消化吸收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
答案:转化水谷7. 脾胃病的护理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_________,即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的饮食。
答案:饮食有节8. 脾胃虚弱时,患者应避免食用_________,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答案:生冷、油腻、辛辣9. 脾胃病的护理中,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_________。
答案: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脾胃功能10. 脾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_________,以利于脾胃的恢复。
答案: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
答案:中医脾胃病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
护理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按时服药等。
12. 阐述中医脾胃病的预防方法。
答案:预防中医脾胃病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情绪、定期体检、及时就医等。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然后根据“治未病”和“治病求本”的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燥湿之性分,则脾为湿土,故恶湿;胃为燥土,故恶燥。
1、胃燥之证 2、脾湿之证
语言资格考试PPT
6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脾胃和肝胆
以脏腑生克制化,脾胃属土,肝胆属木,所以肝胆之气乘克脾胃。
肝气乘胃 肝气乘胃可有以下几种不同证侯
1、肝火乘胃 2、肝气郁结,肝气乘胃。 3、胃阴亏损,肝气乘胃。
1、脾胃虚寒 2、脾胃湿热 3、寒热错杂
语言资格考试PPT
12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辨虚实
由于脾胃病之病因不同,或病之新久差异,故而有虚实不同。
1、证实 2、若暑湿内侵者,可与藿香正气散加黄莲、黄芩以清湿热。 3、若因感觉寒邪,可引起脘 腹作痛,或呕吐清液,或腹胀泄 泻。 4、饮食内伤 4-1、脾胃虚寒而伤食者,治以辛温导宿食之剂,如保和丸,加 白术、枳壳、干姜等。 4-2、伤食而有热者,治以辛凉消导宿食之剂,如《丹溪心法》 之大安丸,再加黄连、黄芩。 4-3、若以痰湿内聚脾胃,胸脘满闷,恶心泛呕痰,甚或疼痛, 治法以化痰和胃,如二陈汤、外台茯芩饮,或小半夏加茯芩汤、 和胃二陈煎等。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脾胃与肾
肾有二性,即水与火,肾水即肾阴,肾火属肾阳,又称命门之火。现从脾 胃病的一些常见证候中,来分析脾胃与肾的病机关系,以及由此而讨论其 治疗方法。
脾胃与肾阳 1、慢性泄泻 2、脘腹胀满
语言资格考试PPT
9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脾胃与肾阴
脾胃病有阴阳寒热之别。若脾胃阴虚,则当滋养肾阴以治之。
脾虚肝乘 1、泄泻 2腹胀及腹痛
语言资格考试PPT
7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脾胃与肾
肾有二性,即水与火,肾水即肾阴,肾火属肾阳,又称命门之火。现从脾 胃病的一些常见证候中,来分析脾胃与肾的病机关系,以及由此而讨论其 治疗方法。
脾胃与肾阳 1、慢性泄泻 2、脘腹胀满
语言资格考试PPT
8
语言资格考试PPT
13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本虚标实
其人平素脾胃本虚,如常 有脘腹胀痛,饮食减少,或大便时溏,肢体倦怠 等症,近又伤于饮食,或感受寒邪而引发。
语言资格考试PPT
14
辨气血
1、脾胃气虚 2、脾胃气滞 3、心脾血虚 4、血瘀脘痛
语言资格考试PPT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对脾胃病的脏腑辩证,首先根据病人的主要症状,辨别其脏腑病位主要在 脾,还是胃,还是脾胃兼病。
下面我从脾和胃、脾胃和肝胆、脾胃和肾、脾胃和心进行探讨。
语言资格考试PPT
பைடு நூலகம்
3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脾和胃
今从脾胃的“纳化功能”、“升降之机”、“燥湿之性”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纳化功能
什么是纳化? “纳”是指受纳饮食;“化”即运化水谷之精气。 下面对脾和胃的纳、化不同,再作分别论述:
语言资格考试PPT
10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辨阴阳
中医阴阳学说从脏腑讲,腑为阳,脏为阴;从脾胃讲,脾为阴,胃为阳。 所以又称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1、胃阳虚 2、胃阴虚 3、脾阳虚 4、脾阴虚
语言资格考试PPT
11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辨寒热
对脾胃病之寒热,大致有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寒热错杂三种证候。
1、胃司受纳 2、脾主运化 3、辩证论治意义
语言资格考试PPT
4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升降之机
凡脏腑之气,皆有升降之机,它与脏腑之阴阳、上下有其一定变化规律。 脾和胃,脾为脏,属阴,脾气上升; 胃为腑,属阳,胃气主降。
1、脾气主升 2、胃气主降
语言资格考试PPT
5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15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脾胃病辩证论治的一些体会,主要从脏腑,阴阳、寒热、 虚实、气血五个方面分别予以讨论。在实际临证时,这五个方面是 密切联系的,不能把它机械地分开,应是整体地联系起来进行辩证。
语言资格考试PPT
16
谢谢大家
语言资格考试PPT
17
2020
脾胃病辩证论理
语言资格考试PPT
1
什么是脾胃病?
症状:
食欲减退、脘腹胀满、疼痛、呕逆、 吞酸、嘈杂以及大便失调等症。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对脾胃病如何辩证论治,我认为应从脏腑、阴阳、寒热、虚实、气血 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语言资格考试PPT
2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临床实践 整理提高
辨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