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货币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三章货币
• 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 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 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
•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 统一性: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 能成为价值形式了。
• 商业信用的特点:
• 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 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
• 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 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 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 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 商业信用的局限:
• 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 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 制。
•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 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
货币支付手段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流通中商品 赊售商品 到期支 互相抵销 一定时期内流通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付总额 支付总额 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货币产生后 W---G---W 商品流通 买卖分离
3.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 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 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贮藏货币的“蓄水池”功 能
流通中的货币
货
货
币
币
需
需
求
求
增
减
加
少
贮藏货币
4. 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 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 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等的职能。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3章 货币)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第三章货币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含义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
公式为:1只绵羊=2把石斧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交换关系。
(2)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①相对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价值形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②等价形式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式右端的“石斧”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之间的关系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了。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者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第三章 国际货币体系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 页 面 内 容
浮动汇率制度(th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汇率由外汇市场外汇的供给 和需求决定,并随外汇供需状况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黄金非倾向化;各国货币当 局已不再公布货币的含金量。这样,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已不复存在; 铸币平价、黄金平价的概念已经消失,汇率的波动已不再有一个自发的或人为规定 的上下限;各国货币当局已不再承担布雷顿森林体制下存在的维持汇率波动幅度的 义务。因此,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 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维持汇率固定的义务,但由于汇率的波动紧 密地联系着一国的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极大地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对内对外的均衡。 因此,任何一国货币当局都不可能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 ,让汇率完全听命于外汇 市场的供求力量。各国货币当局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把汇率的波动控制在一 定范围内,或使汇率向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浮动,即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 因此,浮动汇率制度是在各国出于自利目的对国际金融市场供求关系施加影响 的状况下运行。
页 面 内 容
二、1944-1973 年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需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保证战后国际经济的 正常运转。1944 年 7 月在美国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了 有 44 国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 总 称 布 雷 顿 森 林 协 定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布雷森林协定中有关因定汇率制度的方面是: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或 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实行 黄金—美元本位制。其内容为: (1)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 钩。规定 1 美元的含 0.888671 克黄金,美国承担对外兑换黄金的责任。各国根据各 自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的对比订出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即黄金平价(链 接 3) 。 (2)固定汇率。规定美元即期汇率的波动幅度为土 1 %,各国中央银行有义 务维持这一比价。这就确立了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钧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定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元同黄金直接挂钩,而其 他国家货币通过美元同黄会间接挂钩。因此,东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 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 这种货币体系与以前的金汇兑本位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以下不同:(1)金汇兑 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和储备货币,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 (2)在金汇兑本位制时代,有多种货币可作为外汇储备,而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中 只有美元作为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唯一货币。(3)在金汇兑本位制时代,居民可向本国 政府换取黄金,而在布雷顿森林制度下,只有各国的政府或中央银行才可向美国政 府以美元换取黄金。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开始时对促进国际贸易、稳定汇率、发展各国 经济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但从 1960 年 10 月出现了第一次美元危机,到 1973 年 3 月 止,先后爆发了 10 次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破产。 (链接 4) 实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所需条件和战后有关条件的变化。 所需条件:(1)美国国际收支应保持适度顺差;(2)美国国内经济应保持稳定;(3) 美国要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战后有关条件的变化: (1)50 年代美国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 (2)60 年代美国 国发生滞胀性经济危机; (3)70 年代初外国抛压美元套取黄金。 尼克松总统被迫于 1971 年 8 月 15 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暂停美元兑换黄金,放弃美元平价,汇率由 市场自由浮动,其后国际社会曾努力拯救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 1973 年 初又爆发一次美元危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西德马克和日元。美元被迫再次 贬值 10%。这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已土崩瓦解。
第三章 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宏观)分解
第三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一、名词解释1、货币供给量2、法定准备金率3、超额准备金率4、货币的交易动机5、预防动机6、投机动机7、基础货币 8、货币乘数 9、资本边际效率10、流动性陷阱 11、货币需求函数 12、投资13、均衡利率 14、流动偏好 15、“货币失踪”之谜16、货币幻觉 17、实际利率 18、流动性陷阱二、单选题1、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A、公众持有的通货;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2、如果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用盐的数量来表示,则盐就是()A、计价单位;B、延期支付的标准;C、价值贮藏;D、准货币。
3、下列哪一种情况是M2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一个组成部分()A、旅行支票;B、活期存款;C、储蓄存款;D、其他支票存款。
4、下列哪一种情况是准货币或近似货币的例子()A、旅行支票;B、活期存款;C、储蓄存款;D、其他支票存款。
5、下列各种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是()A、股票;B、名画;C、长期国债;D、小额定期存款。
6、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A、库存现金;B、贷款;C、投资证券;D、活期存款。
7、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A、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B、增加自己的准备金;C、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发放;D、印刷更多的支票。
8、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100%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A、0;B、1;C、10;D、无限大。
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债券收益和()。
A、实际资产的收益;B、MPC ;C、收入;D、投资乘数。
10、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A、发行货币;B、向银行提供贷款;C、向企业提供贷款;D、主持全国各银行的清算。
11、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A、财政部;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国家元首。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户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A、储蓄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第三章 货币银行学 利息与利率
课堂思考:
1995年底,我国规定的一年 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0.98%,二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1.7%。按 照复利的定义和制定原则,这样 的利率制定是否科学,为什么?
答案:
(1+10.98%)*(1 +10.98%)-1=0.2317 11.7%×2=0.234
0.2317<0.234 所以,制定合理
利率(interest rate)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 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本金 r=P/C 利率反映利息水平的高低。现实生活中的 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
(二)利率体系
是指一国各种不同的利率相互联系构成的 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 导机制。一般而言,利率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利 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组成。
S P (1 r )
复利的运用
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 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我国银行公布的官方利率以单利标示, 但是银行制定利率水平遵循复利原则:不 论以单利计算还是以复利计算,都应该是 期限越长的定期储蓄,利率越高;而且按 长期储蓄利率计算出来的利息必须高于按 短期储蓄利率用复利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息。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 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怎样增 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对 利率产生任何影响,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政策指导意义:此时,货币政策无效; 政府要增加支出,刺激有效需求。
四、可贷资金理论 同时考虑了凯恩斯的货币因素和古典学派 的实质因素。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当 前的储蓄;二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 当前的投资需求;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
第三章 货币政策体系
(四)通货膨胀目标区
1、概念 指货币当局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 指货币当局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 , 并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 或目标区) 相比较, ( 或目标区 ) 相比较 , 根据两者之间的 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 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 原因: 第一, 存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原因 : 第一 , 存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 第二,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 第二,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
(三)信贷规模
1、优点 与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与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 别是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别是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 (2)数据易获得 (3)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2、缺点 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1)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与最终目标相关性较弱。 与最终目标相关性较弱。 是一种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 (2)是一种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 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难以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3)难以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二)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 业率之间是相互替代的。 业率之间是相互替代的。 但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但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通货膨 胀并不能降低自然失业率。 胀并不能降低自然失业率。
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P
短期菲利浦斯 失业率
(三)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及金融稳 定 为平衡国际收支可能牺牲汇率, 为平衡国际收支可能牺牲汇率,为稳定 金融可能牺牲利率, 金融可能牺牲利率,两者都有可能使币 值不稳定。 值不稳定。同时中央银行为平衡国际收 支和稳定金融,可能调整货币发行量, 支和稳定金融,可能调整货币发行量, 更直接影响币值稳定。 更直接影响币值稳定。
货币供给理论
• 三、货币供给模型
• 1. M1模型
• 1)仅含活期存款的模型
• 分析假设:
• ①商业银行只吸收活期存款
• ②社会公众不持有通货,活期存款构成全部货币供 给量
• ③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能够自行依法定准 备尽量创造活期存款
• 模型:
•
M1=D=1/rd ×R
• 结论:R准备金越多,M1越多;rd(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越高,M1越少
• 4)就现代企业功能而言,现代企业可以创造非 银行形式的支付而扩大
• 信用规模。通过发行证券支付投资支出。
• 5)力主内生并不等于否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 供给量的有效性。在货币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之 间,商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 币创造能力之间的替代性会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 的控制效应。
• 2.货币供给外生性
• A创造通货
• B动用货币政策工具
• 2)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 创造能力有限。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 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来形成的。
• 假设条件
• A银行体系:银行和商行
• B公众:不保留现金都存入银行
• C部分准备金,其余都贷款或投资
• D经济环境决定需要贷款
• 经过分析有:∆M1=∆D=∆B/rd
• 表明:当商业银行系统的原始存款(∆B)增加 一个单位时,活期存款(M1)可增加的数量, 其中1/ rd为货币创造系数,这样M1增加总额便 成为原始存款增加额的乘数倍。
• ∆R=∆B 表明商业银行一定时期的法定准备金总额=最初的原 始存款总额
• ∆D=∆R+∆L 表明商业银行一定时期的总负债等于总资产
• 结论:货币乘数小了,基础货币变现为通货、定期存 款准备金、活期存款准备金三个部分,商业银行创造 能力降低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知识点第3章货币与信用☆[识记]简述货币的含义与本质?答案:(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普通的商品,另一极是货币。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现在进一步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货币的具体形式发展过程为:贵金属的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的。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不随货币的形式变化而变化。
☆[领会]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答案: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一本质说明:(1)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3)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除了具有普通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使用价值。
(4)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
☆[领会]简述货币的产生?答案: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发展过程。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其公式是: 1只绵羊=2把石斧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偶然交换关系。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它的价值在石斧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石斧”(称作个别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去表现“绵羊”的价值。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纸币总额超出商品的价值总额,纸币会贬值,引发商品的价格上升,形成所谓的通货 膨胀。
相反,则会导致纸币的升值,形成通货紧缩。 纸币既可以是法定货币,也可能是非法定货币,现在一般国家为法定货币。两者都属
于信用货币。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商品流通量(价值总量)与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银行信用与债务危机
40公斤小麦 2把斧头 2匹布 1只绵羊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原因:价值量大、耐磨耐腐蚀、便于携带、便于保存—交易费用低。
结果:一般等价物的产生使商品内部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
盾
一极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
具体劳动 私人劳动
使用价极值表现为商品的价值
二、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存款基金+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大额可转让存单。 M3=……
第三节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一、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不断 重复的流动过程。
W-G-W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从属于商品流通,是与商品流通相适应 的规律,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第三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形式)
分散的价值表现形式、偶然的物物交换关系。 1只绵羊=2把斧头
(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第一、绵羊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第二、绵羊本身具有一定价值量
1只绵羊
=40斤小麦 =2把斧头
第3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18% 1.1800 1.3924 1.6430 1.9388 2.2878 2.6996 3.1855 3.7589 4.4355 5.2338 6.1759 7.2876
当利率一定时,年限越长,终值和终值系数越高;当年限 一定时,利率越高,终值系数越高。
72法则
利率为6%,需12年
利率为8%,需9年
1000010000 10% 10000 (1 10% ) 10500
2
2
第一年结束时的本利总额为:
10000 (1 10% ) (1 10% ) 10000 (1 10% ) 2 11025
2
2
2
在第二年年中时的本利总额为:
10000 (1 10% ) 2 (1 10% ) 10000 (1 10% )3 11576.3
依次类推,到第五年结束时的终值为: 10000(110%)5 16105.1
存入10000元,年利率为10%时的终值变化情况:
年
期初余额
1
10000
2
11000
3
12100
4
13310
5
14641
新增利息 1000 1100 1210 1331 1464.1
期末余额 11000 12100 13310 14641 16105.1
假定支付购房的首付款不是在第一年初时一次性存入,而是分 三年在年初均匀地存款,利率为6%,那每年应存入多少钱?
PVT×[(1+0.06)+(1+0.06)2+(1+0.06)3]=100000 PVT=29633元
3.3.2年金现值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支出计划:在未来五年里,某一项支 出每年为固定的2000元,你打算现在就为未来五年中每年的 这2000元支出存够足够的金额,假定利率为6%,且你是在存 入这笔资金满1年后在每年的年末才支取的,那么,你现在 应该存入多少呢?
第03章 货币时间价值
动手查一查:
( P/F ,12%,6)
( P/F ,14%,10)
( P/F ,1%,30)
( P/F ,12%,29)
( P/F ,20%,30)
动手实践:
爸爸对小宁说:你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很好,我要 奖励你,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今天奖励你1000元,你要把钱存入 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8%,假设银行按照复利 计息,每年复利一次。 第二种方案是,6年后奖励你1700元,在不考虑通 货膨胀的情况下,加入你是小宁,选择哪一种方 案更加受益?
李嘉诚先生从16岁 创业白手起家,90岁退 休,74年时间,2017 年胡润富豪榜标的财产 1750亿元。这是个天 文数字,对于普通人来 说是不可想想的。 但如果我们有一万 美元,每一年复利我们 可达到28%,用同样的 时间也许我们也可以像 李嘉诚一样出色。
Facebook 遭遇信任 危机 9%美 国用户已 删除软件
3.2 单利、复利的计算
二、复利的计算—利滚利(复利现值)
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
2.复利现值:一次性款项的现值计算;已知:F,i,n,求P。
P=F×(1+i )-n =F×(P/F,i,n) 其中:(1+i)-n=(P/F,i,n)为复利现值系数 ,其含义为:在收益率为i的条件下,n年后的1元钱和现 在的(1+i )-n 元在经济上等效。
某人从银行贷款8万买房,年利率为4%,若在5年 内还清,那么他每个月必须还多少钱才行?
▲本章学习目标
01 货币时间价值概述 02 单利、复利的计算
03 年金的计算
如果那些没有把1000元借给老师的 3.1 货币时间价值概述 同学,将今天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 而且假设银行存款年利率是10%,那 么一年后这1000元钱变成多少钱了? 一、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
第三章 货币需求理论
§1 货币需求概述
1.2 研究货币需求量有何意义? 理论意义 : 理论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实践意义: 研究整个社会的、客观的货币需求量是为 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提供操作的数量依据, 是保持货币、物价稳定的前提条件。
§2 物价与货币数量的关系
2.1、货币如何衡量商品的价格? 金属货币对商品价格的衡量: 假如,商品A的价值量=10克纯金的价值量 商品B的价值量=1克纯金的价值量 我们就可以说,商品B的价格是1克黄金, 商品A的价格是1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3)投机动机(体现了货币的贮藏价值) 是指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市 场利率提高,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反之,市场利 率下降,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
M 2 L2 (r )
综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不断地由 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连 续不断的运动就叫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前提,货币流通是 商品流通的结果。
§3 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与货币需求量
3.2 货币流通有两种形式: 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即转账结算流通) 现金流通 是指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即以现 款直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 非现金流通 是指各经济主体在银行活期存款的基础上, 通过在银行活期存款账户上转移存款的办 法来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
5、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当利率降低到某一 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 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 人只愿意持有货币。这就是著名的“流动 性陷阱”。如上图所示,当利率降至一定 程度时,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与横轴平行的 直线。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3)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 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反之,汇率 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外流。相反,提高利率,将 促其汇率上浮。
(5)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 率将上浮。反之,一国的汇率将下浮。
(6)财政状况 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 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就会自动下浮; 反之,汇率将自动上浮。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谁拥有货币谁就能够自由地购买商品,这 样货币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贮 藏货币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 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 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 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 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 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其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 不过,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 上,它因时因地而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 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
的活期存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是指应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在支付时,既不需要 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
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4、货币的形态 货币由具体的特殊商品逐步演变为抽象
的价值符号,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商品 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近似货币。
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一)银行体系 现代银行体系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 其它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一)银行体系
第三章 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
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三、货币的需求 四、利率投资与国民收入
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货币是任何可以普遍接受的作为交易媒介 或债务的偿还手段的东西。
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或尺度、延期 支付标准
和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手段。
一、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合计
500 400
100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4、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 给的主要方式
(1)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2)改变贴现率 (3)公开市场操作,即买卖政府债券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中央银行控制着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因而可 以说,中央银行是货币供给的最终决定者。
(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持有货币而放弃持有风险 较大、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或投资所牺牲的利息或收入。
以上这些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凯恩斯用货币需求的三个 动机加以说明。
2、货币需求的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 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出于该动机所需要的货币 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与商业制度。在短期, 该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与收入水平成同向变化关系。
投机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比,它有 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利息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0;
第三章货币和货币流通量
瑞士法郎 是中立国家,通货膨胀率低, 黄金储备多。当世界政治,金融出现不稳 定,瑞郎便成为资金的避难所。 英镑 是外汇市场上波动性最大的货币 之一,有“短线之王”的称号。受欧元走 势的影响。
2、外汇汇率的标价方式
目前,外汇分直接标价法 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 式。
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又称价 格标价法
重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
难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 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 形式。 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 式 作为它的价值形式, 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 换才能得到表现。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 换价值。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双重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 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 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 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例:“信用危机”与“三角债”
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等 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最初是采用金 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 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 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 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 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货币的金 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它一般由国 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
的外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叫做 商品价格。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 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 / 货币价值 (与上一章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对应思考)
金融学第3章-货币时间价值
第3章货币的时间价值1、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即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现在持有的货币可以用于投资,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
其次,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因而货币的价值会因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2、单利与复利有何区别?如何计算单利与复利?按照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
所谓单利就是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再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而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即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
按单利计息时,到期时的本息总额等于初始本金PV,加上初始本金与利率(i)和存入期限n的乘积,即PV(1+i·n)。
按复利计息时,到期时的本息总额设为FV,r为利率,n为年数,在每年计息一次时,FV=PV·(1+r)n;在每年计息m次时,FV=PV·(1+r/m)mn。
3、名义利率与税后实际利率有何区别?以实际价值为标准,利率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就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是金融工具支付的票面利率。
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它是用你所能够买到的真实物品或服务来衡量的。
除了通货膨胀外,利息所得税对名义利率的价值也会产生影响。
以r at 表示税后实际利率,以t表示利息税税率,以r n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率,则税后实际利率为:r at=r n·(1-t)-p。
4、通货膨胀与利息税对人们的储蓄计划有什么影响?通货膨胀和利息税对人们的储蓄计划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未来的实际支出,在有通货膨胀和利息税时,名义储蓄额必须高于没有通货膨胀和利息税时的名义储蓄额。
5、什么是终值与现值?终值就是一定金额的初始投资按一定的复利利率计息后,在未来某一时期结束时它的本息总额,这个初始投资也就是终值的现值。
金融市场学第3章 货币市场
第三章 货币市场
•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 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 大多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 资金来源 暂时闲置资金 • 交易目的 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求,短期稳定
性高金融资产的交易期限短的只有1天,长的也不超过1
年,其中以3-6个月的居多;
• (9)支票、本票持有人只对出票人有追索权,而汇票持有 人在票据的效期内,对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都有追索 权。
• (10)汇票有复本,而本票、支票则没有。
40
• 在商品交易中,售货人为了向购货人 索取货款而(售货人or购货人)签发 的汇票,经付款人承兑到期付款,在 票面上写明“承兑”字样并签章后, 就成为承兑汇票。
• 头寸拆借一般在票据交换清算时进行的。银行在轧平 当日票据交换差额时,有的收大于付,有的是付大于 收,于是,出现“多头寸”即头寸多余或轧进头寸, 或“少头寸”即头寸缺少或轧出头寸的情况。
• 多头寸的银行要借出多余资金生息,少头寸的银行则 要拆入资金补足差额轧平差额。对少头寸的银行来讲, 虽然也可以用现金抵补差额,或向中央银行请求再贴 现或再贷款,但均不如向同业拆入资金更为方便。
21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
• 是指伦敦欧洲货币市场上,各大银行间短期资 金拆借所使用的利率。
• 它的报价: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 所涉及的币种:美元、日元、英镑、欧元 • 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
考银行在规定时间内报价的平均利率。
22
我国情况
23
24
25
第三节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8
同业拆借市场(参与者)
• 商业银行 • 非银行金融机构 • 外国银行的代理机构和分支机构 • 市场中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已经孕育了货币产生的萌芽。由于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发生在原始 社会末期的偶然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 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还不能充分表现价 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物这 一本质,在量上也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双 方生产产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简单地或 偶然的价值形式,必然会随着交换的进 一步发展而向更高的价值形式发展。
4、支付手段。 这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中的延期 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 金、工资等职能。
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 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货币量,从而有利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两把斧子 一件上衣 3公斤茶叶 一只绵羊== 20公斤小麦 五分黄金 若干其它商品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 换关系。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上的商品,他的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 品体上,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的凝结。 与之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 则是一系列特殊等价物。
货币出现以后,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 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 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 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
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 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 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脚下,把它看 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 这种现象叫做货币拜物教。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 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 用。 当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 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 货币;当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 一部分贮藏货币就会自发地加入流通过 程,质询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货币 作为贮藏手段,起着蓄水池的作用,自 动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 唯一商品,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 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 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 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 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 会劳动而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 为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 便完全的充分的表现出来了。
这种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本 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一般等 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承担 了。
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级: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他们都作为特殊的 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 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 值的商品。 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矛盾,表现为外部对立,表现为商品和货币 的对立。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
一、货币的职能 二、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 这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 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 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 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四、货币价值形式
两把斧子 一件上衣 3公斤茶叶 20公斤小麦 == 五分黄金 一只绵羊 其他若干商品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 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货币商 品。它产生于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 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原因 金银能够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 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 为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一只绵羊=两把斧子
1、这种价值形式历史背景。 简单的或偶然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 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和它相交 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以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很少有剩 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
2、两种商品的不同作用。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 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等式左端的商品,也就是绵羊,处于主 动地位,它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商品上 相对的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而等式右端的商品,也就是斧子则处于 被动地位,用他自己的商品体表现出绵 羊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 价形式上。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 现在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各种特殊的表现
形式。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
劳动量的比例已经比较接近起来了。它通
过一个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把处在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这些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交 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价值形式必 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2、流通手段。 这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 币为媒介、包括买和卖两个阶段的商品 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这是和以前的物物交换所不同的。货币 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 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 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 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W--G--W)。
政治经济学
主讲人:谢学仁
第三章 货币
第三章 货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 信用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 的产生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价值形式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量来计量的。因而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 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 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所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 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及劳动 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 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格是商 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 格主要决定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 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 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 比。
3、贮藏手段。 这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 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 起来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 它是一般等价物。人们有了货币就能买 到任何商品,从而引起了人们贮藏货币 的欲望。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 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 货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 条块。
这个公式的物质内容是商品以货币为媒 介交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 其中第一阶段的变化是W-G,也就是从 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
商品的第二阶段变化是G--W,也就是从 货币形式转变为商品形式。这一变化一 般来说可以顺利进行,因为货币是其他 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有了货币就可 以买到其他商品。
但是,由于商品流通过程分为买和卖两 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 分离,商品所有者在某一地方卖出商品 以后,可以到其他地方去购买其他物品, 也可以在卖出商品以后不马上购买。这 样,如果有一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 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这就包含 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出了货币的 本质。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 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它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
货币体现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 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的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在交换中也会 有困难表现出来。例如:有绵羊的人希 望绵羊去交换斧子,但是有斧子的人却 需要茶叶。如果有茶叶的人正好需要绵 羊,有绵羊的人要经过用绵羊换茶叶, 再用茶叶换上衣,最后才能用上衣换到 斧子。如果有茶叶的人不需要绵羊,那 么交换还会遇到困难,以至于绵羊交换 不出去,绵羊的价值得不到实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不需要现 实的货币,有想象和观念上的货币就可 以了。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 标准来实现的。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 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必须确 定一个代表一定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 这个单位又分成若干等分。这种包含一 定重量贵金属等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就叫做价格标准。
4、两者相等的根本依据。 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 的商品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处于等价 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之所以能 够如此,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 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 价值。
5、相对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 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 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 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 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是一种 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 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等价物
一只绵羊=两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3、价值形式两端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他们互相依存,少 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形式。 二者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 中,出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者处 于相对价值形式,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 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 处于等价形式上。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两把斧子 一件上衣 3公斤茶叶 20公斤小麦 == 一只绵羊 五分黄金 若干其他商品
一般价值形式表明,一些商品的价值都 统一的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 当一般等价物某一商品上。这样一来, 总和的或扩大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 值形式。
从总和的或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 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的直接的 货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 品交换。 自己的产品 一般等价物 自己需要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