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内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3
口服营养补充剂 可以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提高 免疫力和康复速 度
4
口服营养补充剂 可以方便患者在 家中进行营养补 充,提高生活质 量
管饲营养支持
01
管饲途径:鼻胃 管、鼻肠管、胃
造口管等
02
营养液配制:根 据患者需求,配 置合适的营养液
03
输注速度:根据 患者耐受程度,
调整输注速度
04
监测与调整:定 期监测患者营养 状况,调整营养
3
注意事项
营养评估与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 BMI等指标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确保摄入足够的营 养素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常规、尿常 规等,以评估营养状况
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排便、排气等 情况,以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制剂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疾病和营养需求 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
教育与培训:对患者 及其家属进行肠内营 养相关知识的教育和 培训,提高患者对肠 内营养的认识和接受 度,提高肠内营养支 持的效果。
谢谢
支持方案
肠内营养制剂
01
02
肠内营养制剂 的类型:包括 氨基酸、短肽、 整蛋白等
肠内营养制剂 的作用:提供 人体所需的营 养物质,促进 肠道功能恢复
03
肠内营养制剂 的给药方式: 包括口服、管 饲、注射等
04
肠内营养制剂 的选择:根据 患者的病情、 营养状况、胃 肠道功能等选 择合适的制剂
肠内营养支持的
增强免疫力: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
04
维持肠道健康: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维持肠道健康,预防肠道疾病。
促进疾病康复
01
提供充足的 营养,帮助 身体恢复

临床护理: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护理: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护理:肠内营养支持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合作程度。

2.评估管饲通路情况、输注方式,有无误吸风险。

3.观察营养液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患者,准备营养液,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

2.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3.输注前,检查并确认喂养管位置,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输注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喂养管。

5.输注速度均匀。

6.输注完毕包裹、固定喂养管。

7.观察并记录输注量以及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

8.病情允许输注后30min保持半卧位,避免搬动患者或可能引起误吸的操作。

(三)指导要点。

1.携带喂养管出院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喂养管,输注营养液或特殊用药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

2.告知患者喂养管应定期更换。

(四)注意事项。

1.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24h内用完。

2.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者,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黏膜,轻轻转动鼻胃管或鼻肠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或按照说明书)更换喂养管,对胃造口、空肠造口者,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3.特殊用药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喂养管,药片或药丸经研碎、溶解后注入喂养管。

4.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

5.注意放置恰当的管路标识。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作用是什么?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作用是什么?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作用是什么?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临床治疗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危重病人由于受到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等因素的影响,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导致病人代谢发生改变,从而出现肌肉消耗、身体大量蛋白质丢失等问题,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营养。

一、什么是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口服或鼻饲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营养元素。

肠内营养能够让患者直接通过肠道吸收营养,更加符合患者生理特征的同时,给药方便、价格低廉,有利于保证患者肠道黏膜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口服和经导管输入。

二、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包括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以及代谢性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在肠内营养支持中发生概率较高,由于疾病对患者身体代谢情况影响较大,在进行其他药物或者是特殊配方的治疗仍然会引发肠内并发症,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还会出现再灌食综合征。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对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降低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对肠内营养导管进行监测,确定肠内营养导管位置能够观察患者肠胃内容物性质、PH值等,观察导管之后运行情况,能够确定导管是否出现位移,如果发现位移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观察患者胃肠耐受性,肠内营养支持初期应每隔3-4个小时左右测定一次胃残液容量,胃残液容量不应大于前1h输注量的2倍,如果发现患者肠胃的内部存在大量残液,说明患者胃部耐受性较差,应停止肠内营养支持或者是减少营养输入量。

肠内喂养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如果有说明患者肠道耐受性较差。

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作用ICU病人受到自身病情的影响无法自主进食,只能依靠肠内营养支持为患者补充所需营养元素,有助于维持患者肠黏膜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完整,也可以减少肠道内毒素释放和菌群失调,避免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由于ICU治疗费用较高,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效果更好、费用更低,能够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且肠内营养支持操作更加简单,也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物的种类和量。
案例三: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01
患者情况
患者因重症肺炎导致身体虚弱,无法正常进食。
02
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患者营养液,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素。
03Leabharlann 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营养状况,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度;定期
检查管道通畅情况,避免堵塞和移位;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反流、误吸
患者营养状态的监测
定期测量体重
01
体重是反映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定期测量体重有助于及时发
现营养不足或过剩。
观察皮肤和粘膜状态
02
皮肤和粘膜的状态可以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如出现干燥、苍
白、溃疡等异常应及时处理。
检查生化指标
03
定期检测血液中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生化指标,
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汇报人:XXX
202X-XX-XX
•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 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 管路护理 •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评估 • 肠内营养支持的案例分享
01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胃肠道提 供营养物质给患者的治疗方法, 通常采用口服或管饲的方式。
管路的日常护理
保持管路的清洁和卫 生,定期更换管路, 防止感染和堵塞。
定期对管路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管路畅 通无阻。
在输注营养液时,应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污染营养液。
管路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管路移位或脱落
预防感染
在置管后应固定好管路,避免剧烈活动或 意外牵拉。如发现管路移位或脱落,应及 时就医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指经胃肠道采用口服或管喂方式将特殊制备的营养物质送入患者体内,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建议可以使用冬泽力主要以补充蛋白质为主,是复合植物短肽。

胃肠道是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在消化道具有一定功能的情况下,应用肠内营养不仅能取得与肠外营养相似的营养支持效果,同时可以避免长期完全肠外营养造成的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肠道细菌移位等不良反应,减少肠源性感染。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需费用较低,使用较安全,监护较容易。

所以“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就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肠内营养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小肠是否具有能吸收营养素的功能。

因此,当患者因疾病本身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而不能或不愿经口摄食或摄食量不足以满足需要时,若胃肠道功能许可,则首先应考虑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上常见的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有:1. 经口摄食障碍⑴无法经口摄食:因口腔、咽喉或食管炎症、肿瘤、手术后或烧伤、化学性损伤等造成的咀嚼或吞咽困难。

⑵经口摄食不足: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高代谢状态使机体营养需要量增加导致的食物摄入不足,厌食症、癌症放疗或化疗反应造成的食物摄入不足。

⑶经口摄食禁忌:由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知觉丧失或吞咽反射障碍而不能正常吞咽者。

2.胃肠道疾患⑴胃肠道瘘:肠内营养适用于所提供的营养素不致从瘘孔流出的患者,使用要素肠内营养制剂较非要素肠内营养制剂更能降低瘘液的排出量,适用于低位小肠瘘、结肠瘘及远端喂养的胃十二指肠瘘。

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应由空肠造口给予要素肠内营养。

至少近端有100厘米功能良好的小肠的小肠瘘,可以由胃内喂养。

⑵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在病情严重时应采用肠外营养,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待病情缓解,小肠功能适当恢复,可耐受要素肠内营养时,通过连续管喂亦有可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与蛋白质。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比分析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比分析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比分析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患者是指病情危重、需接受密切监护与护理的患者。

由于其机体状况的特殊性,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ICU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在ICU中,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是两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对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进行对比分析。

一、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指通过口服或经胃肠道管道进行营养物质的输入,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的摄取饮食模式。

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有以下优点:1.维持肠道功能:肠内营养支持能维持肠道的正常运动和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肠道萎缩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2.免疫支持:正常的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3.降低感染风险: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因为胃肠道萎缩引起的细菌易位现象,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

二、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指通过静脉输注方式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

肠外营养支持在以下情况下被应用于ICU患者:1.消化功能障碍:当患者因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时,肠外营养支持可作为替代手段。

2.胃肠道功能暂停:某些患者饮食摄取完全无能力时,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3.术后应激状态:手术后的恢复期,患者常处于高应激状态,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及时提供所需营养,促进康复。

三、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比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1.安全性对比:肠内营养支持相对肠外更安全,因为“近道营养”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

而肠外营养支持在操作上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输注速度需要仔细监测。

2.适应范围对比:肠内营养支持更适用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好的ICU患者,能够满足患者正常饮食情况下的养分需要。

而肠外营养支持适用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特别是长时间不能进食的患者。

3.治疗效果对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通过恢复肠道功能、维持微生态平衡等途径促进康复,但需要患者具备正常的消化功能。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将含有充分营养成分的液体或半固体饮食直接注入胃肠道,以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评估患者适宜性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胃肠道功能、呕吐、腹泻、肠梗阻等消化道疾病史,以及是否存在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

只有在患者的肠道功能完整且具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后续护理工作。

二、准备和安装肠内营养导管1. 准备肠内营养导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导管,如胃管、空肠管或直肠导管。

确保导管的材质、尺寸和长度适合患者的肠道情况。

2. 消毒操作:在安装肠内营养导管前,护士需要确保双手已经彻底清洁,并进行消毒操作。

消毒时使用无菌消毒剂擦拭导管接口,以保证术前环境洁净。

3. 安装导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插入方法。

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需要提醒患者保持体位稳定,避免活动。

如果需要,可以辅助导管插入,但要注意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确保导管安装的顺利进行。

三、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 营养液配制:根据患者的需求,准备合适含有充足营养成分的肠内营养液。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疾病情况,确定营养液配制的浓度、容量和输注速度等参数。

2. 输注营养液:将准备好的肠内营养液通过肠内营养导管输注给患者。

在输注过程中,护士需要检查导管通畅性,确保液体能够无阻塞地进入患者的胃肠道。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监测和维护导管:护士应定期检查肠内营养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在正确的位置,避免移位或堵塞。

此外,还需要定期更换导管贴固定的胶布,保持导管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四、观察和记录护士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输注液体的量、速度、输注时间、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营养物质的耗损情况等。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一、肠内营养的定义肠内营养就是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的营养支持方式,它就是一种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方式。

二、临床营养支持目的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就是通过营养支持维持氮平衡,保存瘦肉体,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病人康复。

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维持肠黏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明显减少肠源型感染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的特点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与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与免疫系统;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减少细菌与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与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

肠内营养治疗就是疾病治疗基础。

四、对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在 8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应激时,肠道只就是处于一个“休眠状态”。

80 年代后对肠道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机体应激时,肠道就是一个中心器官,而且认为肠道就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全身 60 %的淋巴细胞。

由于观念的转变,对于肠道的功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过去认为肠道功能仅仅就是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而现在认为,肠道功能除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外,还就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器官的中心,就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从肠内进入就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途径,而肠外营养支持就是人为的治疗性途径,就是非生理的,就是创伤性的治疗。

所以,目前对于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五、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就是,当胃肠道有功能,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

这就是我们近年来对于肠内营养及肠道功能的正确认识。

六、营养途径选择经口营养不足或不能经口营养时,需要肠内营养治疗。

如果肠内营养治疗可能,短期(小于 30 天)或限期未定时,可以先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果就是判断为长期(大于 30 天)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内窥镜做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 PEG )进行肠内营养,或通过剖腹手术进行空肠细针穿刺造口。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免疫屏障:包括肠粘膜分泌的IgA、肠道相关的 淋巴组织和Kuffer 细胞等。
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肠粘膜屏障
内毒素及细菌 (损害)
内毒素 & 细菌
1.5 kg
肠粘膜屏障
(对抗损害 )
20 m2
通过淋巴管或 血管的移位 对结局的影响:费用↑住院时间↑
GALT
EN维护肠屏障功能的机制
PN EN 80%
20%
70年代
90年代
10% PN EN 9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0年
EN 适应证
1、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①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
②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 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 郁症; ③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 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
具有低渣;
仅需少量消化液和排粪便量少的特点。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

有乳液、混悬液和粉剂三种,
可刺激消化腺体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和吸收; 可含有中链甘油三酯,更利于脂肪的代谢吸收; 可为减少液体量而提高能量密度; 可添加膳食纤维以改善胃肠道功能
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时应考虑
1、年龄因素

1、营养液的护理 2、胃养管的护理 3、常规护理 4、输注护理 5、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营养液的护理



⑴营养液配置要保持清洁无菌,操作前 要洗手戴口罩。 ⑵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的液体应 放入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营养液输注时应适当加温,一般保持 37~38℃为宜,尤其在冬季,避免刺激 胃肠道引起腹泻。

肠内营养支持EN的合理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EN的合理应用

胃肠道梗阻患者
胃肠道功能受损患者
对于胃肠道梗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以 通过管饲途径提供营养物质。
对于胃肠道功能受损患者,如胃瘫、肠道 炎症等,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同时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EN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营 养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肠内 营养支持还能够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和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 完整性。
EN的重要性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 的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营养状 况,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EN的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 者
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短肠综合征患者
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肠道吸收面积减少, 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
易于消化吸收
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 制剂,以减轻患者肠胃负 担,避免不良反应。
适当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适当调整营养 制剂的配方,以满足患者 的特殊需求。
EN的输注方式
口服输注
泵注输注
对于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可以 选择口服输注的方式,将营养制剂直 接输送到胃或小肠中。
对于需要持续输注营养制剂的患者, 可以使用泵注输注的方式,以保持稳 定的输注速度和浓度。
和有效性。
动态营养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营 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确保 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支 持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 者积极参与营养支持的过程。
肠内营养支持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肠内营养支持是一项关键的治疗手段,旨在为无法通过口腔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经鼻饲管给药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经鼻饲管给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且安全的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口服或经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旨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或无法耐受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疾病、手术后恢复期、肠梗阻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自然的消化吸收过程,促进肠道功能的维持和恢复。

它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此外,肠内营养还能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插管、胃肠造瘘等。

选择适当的方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肠道功能状态。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吸收功能和肠道通透性,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尽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潜在的并发症,如肠道不耐受、胀气、腹泻、营养不良等。

因此,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总的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促进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它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经鼻饲管给药经鼻饲管给药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管道,将营养物质或药物直接送入胃或肠道的治疗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经口进食或无法耐受胃肠道插管的患者,如口咽部手术后、颌面部损伤、吞咽障碍、消化道疾病等。

经鼻饲管给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易于操作。

通过经鼻饲管,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的供给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
05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和效果评估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方法
监测营养液的摄入量
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营养状况
监测营养液的温度和pH值
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水平
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评估指标
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血液中,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或 无法通过肠内途径补充营养的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依据
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营养需求: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胃肠道功能: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患者意愿: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缺点
优点: . 营养全面,易于吸收 b. 维持肠道功能,减少 并发症 c.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营养全面,易于吸收 b. 维持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 c.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缺点: . 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 b. 费用较高,需要 长期治疗 c. 存在并发症风险,如腹泻、呕吐等
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 的临床应用: 在重症、慢性 病、老年人等 特殊人群中的 应用越来越广

肠内营养支持 的研究:对肠 内营养支持的 机制、效果、 安全性等方面 的研究不断深

肠内营养支持的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新型肠内营养 制剂和输送系统的研发和 应用
临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和 推广
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提供人体必需 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 动
促进康复:加速伤口愈合, 促进疾病康复

肠内营养支持与评估

肠内营养支持与评估

肠内营养支持与评估一、引言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肠道提供营养的方式,其优点包括维持肠道功能、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耐受性等。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法和评估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支持。

二、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

2. 胃肠道功能受损,但仍有一定吸收能力的学生。

3. 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禁忌症:1. 严重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2. 严重吸收不良的患者。

3. 严重感染、休克或全身状况极度不良的患者。

三、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1. 营养液的选择选择适合患者需要的营养液,如整蛋白型、短肽型、氨基酸型等。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添加必要的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营养液的制备与配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配比和制备方法进行营养液的制备。

注意保持营养液的温度和无菌状态,避免污染。

3. 喂养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途径,包括口服、鼻饲、经胃造瘘、经空肠造瘘等。

4. 喂养速度和量的控制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喂养速度和量。

通常情况下,每天增加10-20ml,直至达到目标量。

四、肠内营养支持的评估1.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白蛋白等)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 喂养效果评估观察患者喂养后的症状变化,如食欲、呕吐、腹泻、便秘等。

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水平,以评估营养液的摄入情况和患者的吸收状况。

3. 并发症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喂养相关的并发症,如肠道感染、喂养管相关并发症等。

如有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五、总结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适应症判断、合理的营养液选择和制备、适当的喂养途径和控制以及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阐述,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方法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

以下是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方法的详细解答:一、肠内营养支持途径1. 口服途径:口服途径是最常见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通过口腔摄入营养物质。

对于具有一定吞咽功能的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或特殊食品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途径可能不适合无法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

2. 鼻胃管途径:鼻胃管途径是通过鼻腔插入一根胃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胃部。

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无法进食的患者,如昏迷或术后患者。

然而,鼻胃管途径可能会引发鼻咽部不适、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3. 鼻空肠管途径:鼻空肠管途径是通过鼻腔插入一根空肠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空肠部位。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无法进食或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与鼻胃管途径相比,鼻空肠管途径可以减少误吸和肺部感染的风险。

4. 胃造口途径:胃造口途径是通过手术将一根胃造口管插入胃部,直接向胃内注入营养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胃造口途径具有操作简便、营养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胃造口管。

5. 空肠造口途径:空肠造口途径是通过手术将一根空肠造口管插入空肠部位,直接向空肠内注入营养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尤其是那些胃排空障碍或无法进行胃造口的患者。

与胃造口途径相比,空肠造口途径可以减少胃酸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二、肠内营养支持方法1. 定时喂养法:定时喂养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2-3小时进行一次喂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胃肠道蠕动良好的患者。

通过定时喂养法,可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吸收效果,同时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

2. 持续喂养法:持续喂养法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持续喂养,使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胃肠道蠕动较慢或无法进行定时喂养的患者。

通过持续喂养法,可以保证患者获得稳定的营养物质供应,同时减少胃肠道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鼻饲法
•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 饮食、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 目的:对下列不能自行经口进食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 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 (1)昏迷患者
•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 起吞咽困难患者。
• (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 (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 者等。
三、评估患者并解释
•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鼻腔的通畅性, 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 2、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
• 3、护士准备
• 4、用物准备 • 5、环境准备
四、操作步骤
• 1、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
• 2、有义齿者取下义齿,能配合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无
要素饮食
• 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致食品,含有人
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
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它的主要特点是无 需经过消化过程即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为人体 提供热能及营养。适用于严重烧伤及创伤等超高代谢、 消化道瘘、手术前后需营养支持、非感染性严重腹泻、
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 3、观察鼻腔是否通畅,选择通畅一侧,用棉签清洁鼻腔。 • 4、测量胃管长度并标记。 • 5、将少许液体石蜡油倒于纱布上,润滑胃管前端。 • 6、插管一般成人长度为45—55厘米。
• 7、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固定胃管。 • 8、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 并发症:在患者应用过程中,可因营养制剂选择不当、
配制不合理、营养液污染或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各种 并发症。 • (1)机械性并发症 • (2)感染性并发症 • (3)胃肠道并发症 • (4)代谢性并发症。
注意事项 • (1)每一种要素饮食的具体营养成分、浓度、用量、 滴入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临床医师、责 任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商议而定。 • (2)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 待患者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 (3)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毒灭菌后使用。
要素饮食主要可用管饲的方法供给患者。管饲是
将导管插入胃肠道,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 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 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 根据导管插入的途径,可分为:
• 1.口胃管,导管由口插入胃内;
• 2.鼻胃管,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
• 3.鼻肠管,导管由鼻腔插入小肠;
• 4.胃造瘘管,导管经胃造瘘口插入胃内; • 5.空肠造瘘管,导管经空肠造瘘口插至空肠内。 • 当给患者通过导管注入营养液时,可以应用注射 器将管饲物注入导管,也可应用肠内泵注入。
• (4)已配制好的溶液放在4摄氏度以下的冰箱内保存, 防止被细菌污染。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 内用完,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 (5)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煮,但可适当加温,其 口服温度一般为37摄氏度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 时的温度为41—42摄氏度,可置一热水袋于输液管远 端,保持温度,防止发生腹泻、腹痛、腹胀。 • (6)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 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 (7)滴注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腹 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需要调整速度、 温度;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注。 • (8)应用要素饮食期间需定期记录体重,并观察尿 量、大便次数及性状,检查血糖、尿糖、电解质、肝 功能等指标。 • (9)停用要素饮食时要减量,突然停止会引起低血 糖反应。
谢谢
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等患者。
• 要素饮食的目的:在临床营养治疗中可保证危重患者 的能量及氨基酸等营养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以达到治疗及辅助治疗的目的。
• 要素饮食根据治疗用途可分为营养治疗用和特殊治疗 用两大类。这里主要介绍营养治疗用要素饮食。
• 用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将粉状要素饮食按比例 添加水,配制成适宜浓度和剂量的要素饮食后,可通 过口服、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口滴注的方法供给患 者。因一般要素饮食口味欠佳,口服时患者不易耐受, 故临床较少应用。也有一些要素饮食添加适量调味料 以改善口感,用于口服。管喂滴注要素饮食时一般有 以下三种方式:
课题:胃肠内营养支持
主讲人:郭 辉
2014年1月
• 时间:2014年1月 • 地点:心胸外科会议室 • 主持人:张芳 • 学习题目:胃肠内营养支持 • 学习目的:
• 参加人:
一、胃肠内营养的定义
• 胃肠内营养:是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 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式。根据所提供营养 食品的不同,可以分为要素饮食、非要素饮食等。
管喂滴注要素饮食时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 (1)分次注入:将配制好的要素饮食或现成制品用 注射器通过鼻胃管注入胃内,每日4—6次,每次 250—400毫升。主要用于非危重,经鼻胃管或造瘘 管行胃内喂养患者。优点是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缺 点是较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涨、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 (2)间歇滴注:将配制好的要素饮食或现成制品放 入有盖吊瓶内,经输注管缓慢注入,每日4—6次,每 次400—500毫升,每次输注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 多数患者可耐受。 • (3)连续滴注:装置于间歇滴注同,在12—24小时 内持续滴入要素饮食,或用肠内营养泵保持恒定滴速, 多用于经空肠喂养的危重患者。
• 9、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摄氏度左右,果汁与
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 • 10、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 11、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 换胃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五、健康教育பைடு நூலகம்
• 1、给患者讲解管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减轻患 者焦虑。 • 2、给患者建解鼻饲液的温度、时间、量、胃管的冲 洗、患者卧位等。 • 3、给患者介绍更换胃管的知识。 • 4、告诉患者若鼻饲后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