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笔算乘法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口算以下题目:12 × 3 =24 × 4 =35 × 5 =2.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 出示例题:23 × 4 = 。

3. 引导学生观察例题,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4.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5. 汇报计算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6.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32 × 3 =(2)45 × 5 =(3)56 × 4 =(4)78 × 2 =2. 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23 × 4 = 92计算方法:1. 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相乘,得到部分积。

2. 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相乘,得到部分积。

3. 将两个部分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笔算方法。

教材中,第16页至第18页的内容将会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其中包括了乘法的定义,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笔算乘法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而难点则是如何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乘法表,计算器以及一些彩色的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朋友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详细的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例如:“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方式,比如2乘以3,就是3个2相加。

”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笔算乘法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教材第16页至第18页的练习题。

2. 制作一个乘法表。

答案:1. 教材第16页至第18页的练习题的答案。

2. 乘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乘法的概念和笔算乘法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乘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朋友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个实践情景可以帮助学生们将乘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第3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三年级数学第3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3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2.经历探索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3.在理解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7×8+8=4×6+9=5×7+9=3×6+8=3×9+5=5×9+8=7×6+9=9×4+7=2×9+5=指名口答, 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列竖式计算.216×3 73×3指名板演, 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二、探究体验.1.观察情境图. (出示教材第62页的情境图)运动会已经开始了, 我们去看看吧.(1)请仔细观察,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汇报, 板书问题“有9箱矿泉水, 每箱24瓶, 一共有多少瓶?”)(2)组织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24×9=2.探究算法.(1)估算.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9箱矿泉水大约有多少瓶?学生独立估算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算法:①24接近整十数20, 可以把24看成20来估算, 因为20×9=180, 所以24×9大约是180, 也可以把24看做30, 乘9后得数是270, 那么24×9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②先算10箱就是240瓶, 那么9箱一定比240瓶少.(2)探究笔算方法.①教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的瓶数, 该怎么办?请同学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②全班交流.请用竖式做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学生交流)a.计算时忘记进位, 或忘记加进位数.b.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分析错误原因.(提示:9与2乘得18, 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 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 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 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写到横线上, 可直接写在百位上)3.比较分析.教师:这道题与前一节课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后, 讨论交流.教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三、巩固深化1.教材第62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指名板演.(2)教师:竖式书写时要把数字写清楚, 进位数字一定要对准位置, 向十位进的数要写在十位上.(3)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对比练习.出示:49×8= 69×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算完后,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49×8:8与十位上的4乘得32, 还要加上进位数7;69×8:8与十位上的6乘得48, 加上进位数7得55, 应再向百位进5, 十位写5. )3.练习十三第1~3题. (课堂独立练习、板演齐练、分组练习.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你有什么收获?笔算时, 要注意哪些问题?1.计算时应注意, 不要忘记进位, 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2.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教学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从而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深刻的体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 多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中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多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第8~11*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和思考, 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课件展示)1.填一填.2.想一想, 做一做.(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 围巾多少钱?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一第8题.(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 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 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 想一想, 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 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 集体订正.2.练习十一第9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 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 不增加也不减少. 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 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 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 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 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 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 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可以画一画, 算一算, 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 集体订正, 师做出评价, 并进行归纳.3.练习十一第10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边讲解, 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每过1分钟, 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 那么再过1分钟, 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 仍然是1个变成2个, 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合作完成.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 师进行评定.4.练习十一第11*题.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并提问:(1)小熊有5个玉米, 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 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 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 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 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小组合作, 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 然后指名汇报答案, 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时进位的笔算乘法(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时进位的笔算乘法(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 3 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1)
R 三年级上册
笔算。
1 2 4 3 3 1 2
×
4 4 8
×
2 8 6
×26 2 4笔算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
课堂探究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2
( 546)
易错辨析
8.列竖式计算。 47×2= 94 47
————
183×3= 549 183 ×
————
× 2
3
94
549
辨析: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忘记加进
位数。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 第2题,第 63页练习十三第3题、第4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
11.
这只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4×4=96(千克) 答:这只老虎的体重是96千克。
12.小华从家跑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15米,小华 家到体育场有多远? 115×4=460(米) 答:小华家到体育场460米。
13.一台电冰箱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
621×4=2484(元)
2484-621=1863(元)
4.列竖式计算。 151×4= 151 × 4 604 604 315×3= 315 3 × 945 945
————
————
136×2=
272231×4= 924 142×4= 568 136 23 1 142 2 4 × 4 × ×
————
272
————
924

(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课件

884
396
(教材P63 T2)
2.
14元
23元
(1)买2辆小汽车多少钱? 14×2=28(元)
答:买2辆小汽车28元。
32元
14元
23元
32元
(2)小红买2个小熊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23×2=46(元) 50-46=4(元) 答:应找回4元。
14元
23元
32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绩 ,







买3个机器人需要多少钱? (答案不唯一)
32×3=96(元) 答:买3个机器人需要96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2 ×3
36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36
简写
12
×3 36
答:一共有36支彩笔。
(教材P60 T1)
1.
34
×2
68
312 ×3
936
12 ×4
48
211 ×4
844
2.
你能说说乘 的顺序吗?
(教材P60 T2)
3 ×2
6
23 ×3
69
123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包括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以及进位处理等关键步骤。

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连续进位的逻辑,并能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2. 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如遗漏进位或重复进位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具体的计算例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进行计算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题目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出连续进位的乘法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讲解:详细讲解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示,强调每一步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连续进位乘法题目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通过一些稍微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板书设计1.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2. 例题:展示2-3个具体的连续进位乘法例题,包括解题步骤和答案。

3. 关键点:列出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5个基本的连续进位乘法题目。

2. 提高题:完成2个稍微复杂的连续进位乘法题目。

3. 挑战题:完成1个具有挑战性的连续进位乘法题目。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观察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如进位处理不当、计算顺序混乱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中讲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中,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乘法连续进位逻辑的理解和正确处理进位问题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设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练习课.(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计算笔算乘法,进一步巩固乘的顺序和各步书写位置及其道理,提高计算能力.2.针对学生在笔算乘法中往往会产生的一些失误,进行有效地练习,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达到较熟练并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对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的失误,及时加以纠正.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其他数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加错等.教学用具将学生在笔算乘法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以计算题的形式,展示在小黑板上.相应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宣布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课.二、复习旧知1.口算. 13×40= 25×3= 70×50= 450÷5= 200×40= 9×5= 15×20= 300×3= 480÷4=77×0=12×70=800÷2=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3×1674×4252×3829×84集体订正时,教师注意强调计算顺序和书写的位置,计算时必须认真仔细等要领,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3.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如果错了,指明错误原因,并改正过来.2522110415482⨯80594819727⨯先由学生仔细观察后,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评价.[学法尝试:这两道笔算乘法都算错了.第一道错误的原因是积的位置不对.当个位上的5乘完后,用十位上的4乘,乘得积的末位应该与4对齐,即写在十位上.第二道题错误出在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造成了漏乘.]师:说得很对,这两道的错误也会经常出现在我们计算过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三、组织练习逐题完成练习十六的第5~8题. 1.第5题,练习乘法笔算.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换检查,集体订正.请有错误的学生改正错题,使学生明白:计算时一定要认真、细心.2.第6题,“采花蜜”.(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同学们观察画面:一群小蜜蜂在一片盛开的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采着花蜜.谁能根据画面编出一段情节?生:春天到了,……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小蜜蜂找到它们采蜜的花朵吧.(把每只蜜蜂身体上的算式计算出得数,与相应的花朵连线.)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同时注意适时地鼓励、表扬.比如:两分钟时间过去了,××同学已经帮助4只小蜜蜂找到了采蜜的花.由此,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使每个学生实现帮助小蜜蜂找到采蜜花朵的心愿.让全班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助人的快乐.3.第7题、第8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从每题的情境图和配以的文字中找出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先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第7题问题中的“大约”两字,以选择正确的方法——估算.)四、课后作业(略)教练创新课后练习指导练习十六第7题.此题训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时,教师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在这里可能有学生将25也看作30来算,教师应说明当将19看作20后,计算20×25已经可以很快得出结果了,若将25也看作30,则与实际结果相差太大.练习十六第8题.此题让学生认真读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以此明确“每套12张”是与问题无关的一个条件,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好习惯.补充习题及解答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2)28×19≈().①400 ②600 ③6 000(3)40×5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①2 ②4 ③32.口算.14×8 45×2 120×4 50×6500×7 32×20 50×40 300×3070×60 180×40 19×30 142×20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作5,乘得的结果是625.实际结果应是多少?4*.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165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是一辆自行车的13倍.一辆摩托车比一辆自行车贵多少元?[解答:3*.由(25)×25=625得出第一个因数是25,则正确结果为:25×22=550.4*.方法一:165×13-165=1 980(元)方法二:165×(13-1)=1 980(元)]。

第六单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二)(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二)(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问题
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如何解答?
一个班41名,7个班,表示有7个41,用乘法计算。
列式:41×7=
➢ 方法一:借助摆小棒计算
(41个) (41个) (41个) (41个) (41个) (41个) (41个)
共287个
… …
10个28
41×7=287 所以,41×7=287
我用口算
你是怎样计算的?
25×5=125( 厘米) 答:这只蚱蜢一次能跳125厘米。
学以 致用
4 每名学生发6个练习本。三(1)班有32名学生,一共要 发多少个练习本?
32×6= 192( 个)
答:一共要发192个练习本。
能力 拓展
5 公园的养鱼池放养花金鱼216条,放养的红金鱼 的条数是花金鱼的3倍。放养的红鱼有多少条?
1.列竖式计算。 24×2=48 323×3= 969 312×2=624
231 ×3=369
2.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 不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
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 进位)的笔算乘法
216×3= 648(条) 21 6
× 13 64 8
答:放养的红鱼有648条。
➢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 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 • 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乘到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相乘满几十,就可以在最高
位的前一位写几。
1. 完成教材P61做一做1~2题; 2. 完成P63~64第4~10题; 3. 完成《分层作业》。
学以 致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60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会进行乘法竖式的计算。

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

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

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指名回答)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该怎么办呢?探究笔算乘法(不进位)。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师:12×3表示什么意思?师: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1)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

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写出来,然后分小组讨论。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视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

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介绍竖式: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1 2 ……乘数× 3 ……乘数6 ……2×33 0 ……10×33 6 ……积1 2× 33 6教材60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每道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学生通过口算的基础,能够理解两位数的乘法的意义。

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60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二)(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二)(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二)(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笔算乘法(一),同学们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本课时,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笔算乘法(二),让大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P39的第6~7题,以及P41的第1~3题。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够运用乘法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同学们的学习用具,如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5颗糖,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让同学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乘法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能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乘法计算法则,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答案:23 × 14 = 322,35 × 42 = 1470,17 × 28 = 476。

答案:56 ÷ 8 = 7,每个朋友能分到7本故事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学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法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笔算乘法第3课时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笔算乘法第3课时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笔算乘法第3课时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我们要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2位数的乘法,以及如何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2位数乘以2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提供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来回顾一下2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23乘以45。

我们可以将23分解为20和3,将45分解为40和5。

然后,我们先计算20乘以40,得到800;再计算20乘以5,得到100;计算3乘以40,得到120;计算3乘以5,得到15。

我们将这四个结果相加,800加100加120加15,得到1035。

所以,23乘以45等于1035。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提供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23 × 45 = 1035作业设计:a) 12 × 35b) 47 × 28c) 56 × 56答案:a) 12 × 35 = 420b) 47 × 28 = 1316c) 56 × 56 = 313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掌握了2位数乘以2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更多的乘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第3课时笔算乘法3

三年级上第3课时笔算乘法3

三年级上第3课时笔算乘法3《三年级上第 3 课时笔算乘法 3》小朋友们,咱们已经学习了两节课的笔算乘法啦,今天咱们要继续深入探索,一起来学习三年级上第 3 课时的笔算乘法 3 哦!在开始之前,咱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

还记得乘法的意义吗?比如说 3×5,它表示 3 个 5 相加,或者 5 个 3 相加。

那咱们怎么通过笔算来算出结果呢?咱们就拿 23×4 这个例子来说吧。

首先,咱们要把数位对齐,4 要和3 对齐,2 是十位上的数字。

先计算 4 乘 3,三四十二,咱们就在个位上写 2,向十位进 1。

然后再计算 4 乘 2 个十,也就是 4 乘 20,二四得八,再加上刚才进位的 1,就是 9。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 92。

那如果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呢?比如说 125×3。

同样的,数位对齐,3 先和 5 相乘,三五十五,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

然后 3 乘 2 个十,得到 6 个十,再加上进位的 1 就是 7 个十,十位写 7。

最后 3 乘 1 个百,得到 3 个百,百位写 3,结果就是 375。

小朋友们,在做笔算乘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咱们再来看一个例子,342×6。

先算 6 乘 2 得 12,个位写 2,向十位进 1;再算 6 乘 4 得 24,加上进位的 1 是 25,十位写 5,向百位进 2;最后算 6 乘 3 得 18,加上进位的 2 是 20,百位写 0,向千位进 2,结果就是 2052。

那如果遇到中间有 0 的乘法呢?比如说 305×4。

咱们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4 先乘 5 得 20,个位写 0,向十位进 2;4 乘 0 得 0,加上进位的 2 是 2,十位写 2;最后 4 乘 3 个百得 12 个百,百位写 2,千位写1,结果就是 1220。

小朋友们,在计算中间有 0 的乘法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漏乘哦。

三年级下2.3笔算乘法第三课时

三年级下2.3笔算乘法第三课时

三年级下2.3笔算乘法第三课时在三年级数学的学习中,笔算乘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而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是三年级下册 23 笔算乘法的第三课时。

在之前的课程中,同学们已经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笔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笔算乘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

比如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我们是怎么算的呢?就拿 23×4 来举例,先将 4 分别与 23 的个位数字 3 和十位数字 2 相乘,4 乘 3 得 12,我们在个位写 2 并向十位进 1;然后 4 乘 2 得 8,再加上进位的 1 就是 9,最后结果就是 92。

那在这一课时,我们要学习更复杂一些的情况,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们以 34×12 为例。

首先,我们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 2 去乘第一个乘数 34,2 乘 4 得 8,2 乘 30 得 60,得到的结果是 68。

接下来,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 1 去乘 34,10 乘 4 得 40,10 乘 30 得 300,得到的结果是 340。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68 加上 340 等于 408,这就是 34×12 的最终结果。

在进行笔算乘法时,有几个关键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首先,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其次,计算时要从个位算起,依次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

还有,别忘了进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最后,相加时要注意不要漏加进位的数。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比如25×13,同学们可以自己先试着算一算。

(给同学们一些时间计算)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先用 3 去乘 25,3 乘 5 得 15,个位写5 向十位进 1,3 乘 20 得 60,加上进位的 1 是 61,所以这部分的结果是 61。

再用 10 去乘 25,10 乘 5 得 50,10 乘 20 得 200,得到 200。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78×35=2730(元) 5.学校 600 名师生租车春游,一辆客车可以坐 48 人,租 12 辆车够吗? 48×12=576(人) 576<600,不够
6.学校给每个班发放记录本。每班分 45 本,分给 17 个班后, 还剩 35 本。
(1)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本记录本? 45×17+35=800(本) (2)如果每个记录本 3 元,买这些记录本一共花了多少钱? 3×800=2400(元)
2.笔算乘法
第 3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基础练习
1.把竖式补充完整。
2.用竖式计算。 16×24=384
39×42=1638
85×27=2295
43×74=3182
3.数学小医生。(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4.一筒羽毛球有 12 个,进价 78 元。王阿姨的体育用品店欲 购进 35 筒羽毛球,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图形代表 相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
口算题卡
40×20=800 15×20=300 10×29=290 25×40=1000 80×60=4800
30×12=360 49×10=490 11×11=121 14×20=280 42×20=84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 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方法试 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14×12=168(册)
小亮这样想:
小红这样想:
4套
4套
10套
4套
14×4=56 56×3=168
2套 14×10=140 14×2=28 140+28=168
14×12=168(册)
想 一 想 怎样用竖式计算? 14
× 12 2套书的册数 2 8 … 14×2的积 10套书的册数 1 4 … 14×10的积(个位的0省略不写)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复习导入
14
×2 28
231
×3 6 93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探究新知
1 一套书有14册,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册?
× 13 93
31 403

(教材P44 T4)
3.张叔叔买了12筒羽毛球。 (1)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12=144(个) 答:一共买了144个羽毛球。 (2)一共花了多少钱?
12×42=504(元) 答:一共花了504元钱。
(教材P45 T5)
4.一本书有300页。 (1)如果每天读40页,一个星期(7天)能读完吗?
168 答:一共买了168册。
巩固运用
1. 23
× 13 69
23 299
(教材P42 做一做)
33
× 31 33
99 1023
43
× 12 86
43 516
11
× 22 2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第3课时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第3课时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卖了多少钱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12×5×45
12×5 = 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 60×45 = 2700(元)
60×45 = 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回顾与反思 观察下面的两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45 × 12 = 540
每个保温 壶的价格
用乘法两步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先厘清思路,先求 什么,再求什么, 最后列式解答。
计算时要按照 从左往右的顺 序依次计算。
课后作业
01 课后练习十第16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
练习。
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三(1)班4个小组的同学去摘苹果,每个 小组8人,平均每人摘15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苹果?
方法二 总人数×每个人摘的苹果质量=总质量 4×8×15
= 32×15 = 480(千克)
答:一共摘了480千克苹果。
2.计算下面各题。
22×6×8 42×8×3 46×4×9 34×5×3 = 132×8 = 336×3 = 184×9 = 170×3
每箱保温 壶的个数
每箱保温壶 的总钱数
60 × 45 = 2700
知道数量和每个保温壶的价格,可以求出总钱
数5箱,列保式温为数量X每每个个保保温温壶的价5格箱=总保钱温数壶。
壶的数量
壶的价格
的总钱数
检验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一 每箱保温壶的价格×箱数=总钱数 结
45×12×5

= 540×5

= 2700(元)
商场一共进的羽绒服件数
36×2×2
上午售出的 羽绒服件数
=
下午售出的 羽绒服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笔算乘法(进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在笔算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习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

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4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练习法教学准备:习题卡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12×40 44×20 230×2 70×3 11×400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23×31 33×31 43×12 11×2523×34 54×13 39×27 17×28(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三、综合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整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要求: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复习过程: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1.请学生把书本从58页看到69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二、练习1、口算练习:20×60 90×30 80×80 15×20700×30 80×40 50×70 400×20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2、估算练习:42×18 39×11 57×28 42×12 63×47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3、笔算:(练习十七第2题)4、解决问题:练习十七(3、4)(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学习总结:1、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2、给自己这个单元的学习态度和收获作个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面积教材简介: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7课时。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

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是学生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比较法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 、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4)认识面积单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巩固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找出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不同点,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法教学准备:准备测量工具和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

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二、新课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课本第76页第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