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1、时间持续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展现出时间持续性,呈现出逐年逐月逐日逐时持续不断的趋势。

2、空间集中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空间集中性,大部分扩张发生在城市中心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而城市远郊地区的扩张较少。

3、规划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规划性,大部分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张都经过了详细规划,并且有一定的发展计划。

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越来越多地聚居在城市,导致城市的用地需求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也相应增加。

2、城市扩大化城市扩大化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扩大化会导致城市边缘地带的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三、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1、耕地资源减少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还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和远郊地区,将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

3、交通拥堵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也会导致交通拥堵,这是因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意味着相应的交通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解决方法1、加强规划意识强化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意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开发。

2、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土地集约利用,通过改进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3、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的环境保护,合理设置生态绿地和水系,保护城市的环境。

4、推进城市更新推进城市更新,通过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既可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又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五、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但扩张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能被忽视。

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陈晓霞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1期[摘要]以中国中部城市长沙市为例,结合不同年份统计年鉴、长沙地方志及其他相关资料,获取长沙市近60年的城市空间扩展信息,采用城市扩展数量、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扩展模式4个指标对城市空间扩展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条件等方面探讨影响长沙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因素。

在此基础上,基于“精明增长”理论为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可行的城市空间扩展的优化调控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因素;长沙市[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城市空间扩展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工业、居民点、交通等各类用地需求逐渐增加,城市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一步扩展延伸。

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不同级别的城市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尤其是人口增加、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城市的无序蔓延造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耕地资源紧张、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内城衰退和外城蔓延形成强烈反差,城市发展失衡,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严重挑战,如城市热岛效应加强、由于基础设施供应落后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这需要我们深化对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认识,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土地合理扩展,有效地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为选择合理的城市规模及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空间扩展的“精明增长”、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策略。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3+5”城市群的龙头和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交通网线发达,以长沙市建城区为主体的城镇群体正在不断向外扩展,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明显加快,因而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因此,本文以长沙市为例,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地图资料,定性和定量研究近60年来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基于“精明增长”理论为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可行的优化调控策略。

长沙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沙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7 0% ¨J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研究 区域 长 沙 市是 湖 南 省 省 会 , “ 长株 潭 城 市 群 两型 社 会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 的 首 位 中 心城
其 利用 状 况对 整个 城 市用 地 布 局 、结 构 具
有 重大 的 影 响 。以往 国内对 城市 土 地 扩 展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城 市 用 地 扩 展 及工 业 用 地 扩 展 方 面 引, 很 少有 学 者把 研究 的重点 聚焦 在居 住 用 地 上 ,基 于 居 住用 地 在城 市用 地 中的重 要 性 ,为 实 现 城市 土 地 资源 利 用 的可 持续 性 ,促进 城 市 居住 用 地 的科 学 合 理 布局 ,迫切 需要 加 强城 市 土地 特别 是 城 市居 住 用
础 ,借 助 不 同 年 份 的统 计 年 鉴 , 旨在 通 过 对 城 市
0 引 言
居 住 作 为人 类 生存 和发 展最 基 本 的物 质 生 活基 础 ,近 年 来 ,随着 经济水 平 的提 高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大 量 农村 人 口的转入 ,城市 居 住 用 地 需 求 急
4 0 ,东西 长 约 20k 3 m,南 北 宽 约 8 m。至 2 1 8k 00 年底 ,长 沙市 现辖 5个 市 辖 区 、3个县 ,代 管 1个
县 级 市 ,3 个 乡 、8 个 镇 、5 个 街 道 , 面 积 3 3
本 文 以 长 沙 为 例 , 以 17 年 、 19 年 、 99 90 20 0 3年 及 2 1 0 0年 的 长 沙 市 总 体 规 划 现 状 图 为 基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2 4卷
用 年 变化 率 。 选 取 14 年 、 16 年 、 17 年 、 19 年 、 99 95 98 90

23.湖南省城市住宅用地与建设用地协调性研究

23.湖南省城市住宅用地与建设用地协调性研究

2.2.2 协调性分类
首先,采用自然断裂法(Natural Breaks) ,利用 ArcGIS 对计算后的协调系数开展空 间拟合,观察协调系数的空间分异特征;其次,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有关居住用地面积适宜比例、Ⅲ类气候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参考值,将 协调系数划分为四大区间,分别为:小于 0.25、0.25-0.5、0.5-1、大于 1。基于此,本研
力,房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求大幅提升,住宅用地供应随之增长,并呈现出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不协调的 快速增长形势。
3.2.2 过量开发型
过量开发型是中度不协调关系,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住宅用地增长快于建设用地增长速 度,房地产业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较强。从省域时空演变格局中,2009-2010 年全 省住宅过量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湘南地区,2011 年集中在大湘西地区北部区域,2012-2013 年逐渐向环洞庭地区和省域中部城市延伸。 过量开发型主要出现在政策和市场缓冲期, 上年 房地产市场活跃即可促使下年住宅用地供应量快速增长, 且住宅用地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增 长之间的协调关系从之前的滞后开发型或协调开发型直接转向过量开发型,如:湘西州;反 之, 若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供给严重过剩或政策调控力度加大, 则住宅用地增长与城市建设 用地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从之前的过度开发型转向过量开发型,2013 年省内多数城市呈现 上述转型特征。
3.2.3 协调开发型
协调开发型是符合城市开发建设一般规律的协调关系,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住宅用地增 长与建设用地增长相协调,城市住宅开发适度,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协同推进。在时间 轴上,2010 年全省协调开发型城市相对较多,其余年份协调开发型城市很少;在空间上, 长沙市属于协调开发型典型城市。由于长沙市是全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南省会城市,长 株潭经济圈核心城市,其人口增长快,住宅用地出让价格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人均住宅指标偏低,同时,其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需求高于省内其 他城市,因此,其住宅用地与建设用地增长能够长期保持协调关系。

长沙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长沙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长沙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分析Z已成为城市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与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张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1.研究区概况长沙市位于111°53′—114°15′E,27°51′—28°40′N,地处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经济区位优势显著,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的核心城市。

市区总面积556.3K㎡,辖芙蓉、天心、雨花、开福和岳麓5区。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市区总人口2086500人,建成区面积,148K㎡,耕地100k㎡,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1435亿元,人均GDP为3047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77倍。

2.长沙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长沙市区位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5个区总面积556.3km2。

近十年来长沙市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达13.1%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由1996年的13184元增长为2005年的30472元总人口则由160.38万人增至2005年的208.65万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长沙市区土地利用大幅变化。

研究数据来源于长沙市国土局1995年末至2005年末土地利用变更资料表1。

由表1可知1996—2005年长沙市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耕地达21.98%共减少2819.14hm2林地、园地和水域减幅分别为14.65%、8.91%、8.45%分别减少1472.65hm2、233.92hm2、741.15hm2。

增幅最大的是牧草地达666.67%但因其基数很小实际增加量仅为6.4hm2增量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计增加4602.39 hm2交通用地增加803.72 hm2。

十年来大量农业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净增5406.11hm2。

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何雄王神坤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4期摘要:利用2001-2013年共13年的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动态变化,分析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SLM和SEM)研究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城市空间扩张总体上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其扩张速率和年增长面积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产生波动;(2)我国城市空间扩张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较强的正向空间依赖关系,总体空间差异逐渐减小;(3)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通达性、产业结构优化、人口规模扩大及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了城市空间扩张水平。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张;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驱动因素中图分类号:F129.9; F2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22.04.012中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4年的8842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0941平方公里,增长幅度为463.03%,城市空间扩张速度较快。

而城镇人口由1984年的2.4017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7.7116亿人,增长幅度达到321.09%,这表明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我国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存在“蔓延”现象,即以“摊大饼式”向周围区域无序扩张。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正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1]。

近年来,虽然从国家层面上多次出台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意图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促进集约节约型土地利用,但是总体上我国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的脚步并未曾止步。

因此,研究城市空间扩张的动态变化和驱动因素,对症下药来遏制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对于现阶段人多地少、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机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因素,并用实证结果检验理论假说是否符合实际,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有效应对我国城市的无序扩张。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给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以期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快速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这一特点使得我国城市面临着空前的人口压力,迫使城市不断扩张以容纳更多的居民。

尤其是我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由于其强大的吸引力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人口密集的压力。

二、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城市都在寻求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等项目,这无疑对建设用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土地政策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设用地的供应和使用方式。

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土地政策,鼓励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这些政策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征收补偿等措施,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用地扩张的方向和规模。

在我国,政府领导通过制定城市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然而,在城市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城市规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或者规划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建设用地扩张过度或不合理。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担。

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以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

五、农村土地流转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此外,农村土地流转也对建设用地扩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民选择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开发商或企业进行开发利用。

这一现象促使大量农村土地向城市流转,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从而直接推动了建设用地的扩张。

MK_14.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MK_14.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许乙青,赵栋,符彬摘要:以长沙市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利用1989年、1999年、2009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空间数据,在RS,GIS,FRAGSTATS等软件的支持下,建立了长沙市建成区数据库,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研究区的用地扩展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跟踪城市用地的扩展动态。

在城市用地扩展中,空间的聚集和分散是同时进行的。

在自然环境、交通设施、社会环境、经济与人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大,用地形态趋于复杂化。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法景观格局指数城市用地扩展长沙市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展[1]。

城市用地扩展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过程与特征的直接体现,对它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城镇化本质的理解,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2]。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用地扩展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鲜有人将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方法应用于用地扩展方面的研究。

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表征用地扩展形态特征,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可以将其可视化,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景观格局指数法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指数,更深入地探究用地扩展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笔者试图将二者进行结合,对长沙市的用地扩展模式展开研究。

2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长沙市位于湘中偏东北,湘江下游,洞庭湖以南,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处于湘中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东、西两端山地环绕,中部渐趋低平,南部丘岗起伏,向北倾斜,逐渐平坦开阔。

是湖南省省会所在地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城市交通空间结构: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 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 阳、益阳两市。对外对内交通发达,交通规划的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是衡 量这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看出当地人民生活的质量。 作为一个大城市必然要有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索,追求山环水绕的意
境。清乾隆14年的长沙府疆域图很好的体现了古代长沙城市规划
的思想。城市空间形态是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 汪
作用机制下缓慢的发展。


A
题9
长沙府疆域图




A
1域0
近代长沙城市空间布局
1933年长沙市设市,成立了市政府,并设置了建设局, 城市规划从此成为一项政府行为,用以科学的指导城市的发 展与建设。1934年,市区扩大,市区总面积68.4平方公里 (含湘江水域8.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5.48平方公里。 1917年,成立了长沙商埠马路工程处并拟定《长沙北关外商 埠马路工程计划书》,这标志着长沙城市基础建设自然发展 状态的结束和城市规划的开始。
A
18
长沙市域交通空间结构图





A
19通
对外交通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霞凝新港两港,京广铁 路、高速公路两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 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主枢纽之一,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 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
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枢纽建设为重点,将长沙建 设成为国家中部铁路枢纽之一。重点扩建黄花机场,搬迁大托 铺军用机场。加强长沙与株洲、湘潭交通联系,加快京广走廊 扩容,打通成渝经长沙至江西、海西的高速公路通道。

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陈云;朱红梅;罗寅;赵煜明;袁露影;黄河【摘要】利用长沙市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从建成区面积变化总体特征、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以及城市扩展形式3个方面对长沙市2000~2008年用地扩展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时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的驱动力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是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的房地产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y using relevant data of Changsha Urban Statistical Yearbook, the land use expansion of Changsha City from 2000 to 2008 we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built-up area change, the varia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form of urban expansion, then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n Changsha urban land expansion driving forces wa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socio-economic statist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element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in Changsha City and the housing boom in recent yea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4【总页数】2页(P8452-8453)【关键词】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驱动力【作者】陈云;朱红梅;罗寅;赵煜明;袁露影;黄河【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41 研究区域概况长沙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结合部,经济区位优势显著,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同时又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及策略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及策略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一、土地利用变化现状1.城市用地扩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用地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规划中的新区、新城经常出现在农田或者未利用的土地上,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城市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

2.工业用地转型:长株潭城市群在过去以重工业为主,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工业用地逐渐转型。

一些老旧工业区被改造为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等,工业用地的空间弹性得到更大的释放。

3.乡村土地利用变化:长株潭城市群乡村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

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改造成为新的城市住宅区、商业区,部分村庄被拆迁改造为乡村旅游景点;另一方面,部分农田转向农村集体经济用地、农村产业园等规模经济的发展。

二、策略分析1.加强规划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应加强城市规划引导,合理控制城市土地的扩张。

应以节约用地为原则,优先利用存量城市用地进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在新城区规划中要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进土地整治:长株潭城市群应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对闲置土地、废弃厂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

通过改造废弃土地和改善环境,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保护农村土地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应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用地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同时,要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防止乱占耕地和非法建设。

4.促进产业转型:长株潭城市群应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要引导传统工业用地进行优化改造,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增加土地利用的附加值。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在城市扩张、工业用地转型和农村土地利用等方面表现出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株潭城市群应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土地整治,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促进产业转型等策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长沙城市用地现状特征与问题分析

长沙城市用地现状特征与问题分析

城市用地现状特征与问题分析——长沙用地分类分析制作人:蒋达组员:闽政彭博张耒杨涛孙远晓袁涛付童谣二长沙市用地分类现状三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四长沙城市用地分类问题分析五总结感悟一《城市用地分类》特点和分析目录一、《城市用地分类》特点和分析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主要有城市与乡镇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城市与乡镇用地附加分类几个部分构成,表现了城市与乡镇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城市建设用地①居住用地②公共设施用地③工业用地④仓储用地⑤对外交通用地单击添加副标题⑥道路广场用地⑦特殊用地⑧绿地⑨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注: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不包括在内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地等用地。

特殊用地概念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地等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总结空间覆盖完整,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衔接清楚;系统层次清晰,与城乡规划体系对接明确;适用面广,既可以用于现状调查,也可以用于规划编制,还可用于规划审查管理;与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基本衔接良好。

二、长沙市用地分类现状城市建成区面积总体翻倍,以2006年为界前缓后急2000年,长沙市建成区面积由118.8平方公里增加到243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5.5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一个新长沙城。

而2007年、2008年两年间建成区面积增长87.78平方公里,占总增长面积的70.8%,可见,长沙市建成区面积在经历了新世纪最初几年的平稳增长之后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

501001502002503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年)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趋于优化长沙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43.42 平方公里到210.09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增加35.15平方公里且用地比例不断攀升,工业用地用地比例减少了5%,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及用地比例都有所减少,此外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及比例也一直处于增长势头,这和近年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与房地产业热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时空分布及演变研究

长沙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时空分布及演变研究

长沙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时空分布及演变研究作者:刘耿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4期刘耿(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以长沙市市辖区为研究范围,通过计算最短邻近距离、紧凑度、用地扩张速度3个指标,并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长沙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长沙市其他用地类型的演变以及其他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时空分布与演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紧凑度;用地扩张速度;用地演变特征;长沙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04.008 收稿日期:2015-12-01;修回日期:2016-03-06作者简介:刘耿(1990-),男,湖南邵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时空数据挖掘研究,E-mail:liugengcsu@。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地区差异性以及人们对其利用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1]。

在城市尺度上,土地利用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构成了城市的功能结构布局及其变化。

深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简称商服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服用地的集聚与扩散、各地块的紧凑度、用地规模在时间维度上的增长速度等指标可以直接地揭示城市的空间发展及城市中心地的演变特征。

商服用地规模与用地构成是城市活力的重要象征,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空间中心地体系演变具有突出的互馈关系[2]。

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商服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进步。

深入了解城市的商服用地时空分布及演变,能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长沙市为例,笔者研究了商服用地的历史发展及空间分布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长沙市的发展历程。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长沙县土地市场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土地供需、土地利用、土地价格、土地政策和土地发展前景五个大点进行详细分析,以全面了解长沙县土地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土地供需1.1 土地供应:长沙县土地供应主要来自城市扩张、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和土地流转等途径。

1.2 土地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长沙县土地需求日益旺盛,主要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等用途。

2. 土地利用2.1 住宅用地: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沙县住宅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较为旺盛。

2.2 商业用地:随着消费升级和商业发展的需求,长沙县商业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商业综合体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

2.3 工业用地:长沙县工业用地需求主要来自于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3. 土地价格3.1 住宅用地价格:长沙县住宅用地价格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段、配套设施、交通便利性等,价格相对较高。

3.2 商业用地价格:商业用地的价格受到市场需求和地段等因素的影响,价格较为稳定但相对较高。

3.3 工业用地价格:工业用地价格相对较低,但也会受到市场需求和地段等因素的影响。

4. 土地政策4.1 土地供应政策:长沙县土地供应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土地拍卖等方式,以及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转让政策。

4.2 土地利用政策:长沙县土地利用政策主要包括土地用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权的管理等政策。

4.3 土地价格政策:长沙县土地价格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权费等政策。

5. 土地发展前景5.1 住宅用地发展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沙县住宅用地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住宅楼盘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

5.2 商业用地发展前景:随着消费升级和商业发展的需求,长沙县商业用地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商业综合体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

长沙县土地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长沙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其土地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长沙县土地市场进行分析,从土地供需关系、土地价值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政策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地供需关系1.1 土地供应情况:长沙县土地供应主要来自国有土地出让和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两种方式。

国有土地出让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而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则是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

1.2 土地需求情况:随着长沙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逐渐增加。

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流转等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最为突出。

1.3 土地供需关系分析:长沙县土地供需关系紧张,土地供应相对不足,尤其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滞后于需求。

土地供需关系紧张对土地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土地价值评估2.1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土地价值评估一般采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方法。

市场比较法是最常用的土地价值评估方法,通过比较相似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土地价值。

收益法则是根据土地的潜在收益来评估其价值,而成本法则是根据土地开发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

2.2 土地价值评估因素:土地价值评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位置、土地规划用途、土地周边环境、土地市场需求等。

其中,土地位置是决定土地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土地价值评估案例分析:通过对长沙县不同地段土地价值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土地价值在城市中心地段相对较高,而在郊区地段相对较低。

三、土地利用现状3.1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长沙县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住宅、商业、工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逐渐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也在提高。

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现状:长沙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农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工业用地等方面。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也在不断提高。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1卷第11期2006年11月Vol.61,No.11Nov.,2006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周国华,贺艳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摘要:以不同时期长沙市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用地结构比例、扩张强度指数、人口弹性指数、经济弹性指数、紧凑度变化指数等指标的具体研究,从时间序列、空间形态、结构演变等方面对长沙市城市土地扩张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从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建设、规划与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体制与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土地扩张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从1949年到2004年,长沙市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和强度逐步上升,整体上呈现出非理性向理性发展的趋势,扩张形态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外部空间扩展向外部空间扩展与内部填充相结合转变,由以圈层状、轴线状为主的连续扩展形态向以斑块状与组团状为主的非连续扩展形态转变的过程,总体而言,长沙市城市土地扩张是一个具有阶段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无论是哪个阶段,城市土地的扩张均受到多重力量的影响,某一时期的城市土地扩张是多重速度、多重模式以及多重形态的有机叠合体,由于力与力之间的均衡与偏向性差异而导致了不同时期城市土地扩张主导特征的凸现,最后在各阶段性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有城市土地边界和形态。

关键词:长沙;城市土地扩张;影响因素;动力机制1引言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伴随着系统内外资金、信息、人口、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与转换,不断经历着城市增长、城市更新、城市衰退等过程。

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的演变过程中,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三大高峰叠合期的到来,城市扩张越来越难以控制,城市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国外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的研究最初起于19世纪末,其系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的生态学派,随后发展并形成了历史形态学派、区位经济学派、社会行为学派及政治经济学派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派系[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蔓延现象的加剧,如何抑制城市扩张成为研究的焦点,新都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精明增长、紧凑发展等理论思潮纷纷涌现[3-6]。

近十年长株潭区域城市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近十年长株潭区域城市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近十年长株潭区域城市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段彦玮;文倩;彭昕;杨丹;涂隆礼【摘要】以SPASS 15.0为分析工具,利用1997~2007年长株潭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7~2007年长株潭地区城市用地面大幅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2.7 km~2,增长率达6%;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城市用地扩展成显著线性相关,是长株潭城市群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144-146,151)【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驱动力【作者】段彦玮;文倩;彭昕;杨丹;涂隆礼【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用地的扩张,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生产资料[1]。

城市发展变化和城市化过程不仅表现在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功能变化,更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2]。

城市用地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城市经济的好坏。

因此,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动态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是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动力源的关键[3]。

国内城市土地扩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许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土地利用更多的是从几个城市的整体去研究。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进程相呼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株潭地区城市用地不断扩展,对相对不足的耕地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为合理发展阶段,从弹性系数的值可看出这一时期内城市扩展的规模在合理的
范围内上下波动,城市扩展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的配比关系达到了较为合理的状态。
第三阶段即2002年之后的两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弹性系数从1.10猛增至4.26,较前一
时段的弹性系数增加了将近3倍,表明该时期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过快,远远高于
1986~1991年城市建设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建设用地年均扩张速度仅为1.27%;1991
~2002年城市稳步发展,建设用地扩张相应较快,三个时段年均扩张速度分别为:
3.47%、2.98%和3.74%;2002年以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前面时期,其速
度由1999~2002年的3.47%猛增至15.20%,2年时间内建设用地净增约40km2,相当
时段
13
35
3o
37
¨■
建市 设区 用人
增增 长长 率率
26
{娄阵州均,
m蝎
38
吼眈
23
L约
34 L∞
m6
“拍
由表2可知,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6年这一时
期内为低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尽管逐年增加,但离1.12的合理标准还有
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1996
张速度分别测度,以此来比较各
时段建成区扩张的差异水平,从
而探明城市大幅扩展的时间段及
该时间段内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
因素。根据式(1),可测算出各时 段建设用地年均扩张速度(图2)。
由图2可知,长沙市区各时 段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并不一致:
图2 1986~2004年各时段建设用地扩张速度
Fig.2 Expansion speed of construction lan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from 1986 to 2004
第26卷第2期 2007年3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V01.26。No.2 Ma r.。2007
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
林目轩1,师迎春2,陈秧分2,余德清3,何琼峰2,王良健2
(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79; 3.湖南省遥感中心,长沙410007)
1材料与方法
1.1遥感信息源 采用长沙1986年航片、1991和1996年TM、1999年ETM+、SPOT一2、2002年
Quick Bird和2004年SPOT一5影像等遥感数据源(如图版2图1)。 1.2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包括影像配准、影像融合、几何精校正等环节。 1.3数据提取 1.3.1 工作流程 首先,对不同时期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镶嵌、融合以 及图像增强处理。然后利用长沙市地形图(1:5万)对影像进行几何配准。再在6个时期 遥感影像上进行人工目视解译,解译出6个时期建成区边界线。同时将1986年与2004年 建城区边界线之间的那部分进行地物分类,共分为4大类(耕地、林地、农村居民用地及 其他、水域),并利用MAPGIS软件将6个时期的建成区边界线分别叠加到1986年的遥 感影像上,最后使用MAPGIS软件进行空间属性统计(如面积、周长等)。 1.3.2变化信息的发现研究中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包括差异主成分法与多波段主成 分变换进行变化信息提取。这2种方法的核心都是基于PC变换的变化信息识别,由此来 发现建设用地变化并产生变化模板,用此模板来指导变化信息提取。对于变化形态完整的 大图斑,或整齐的直线边界(包括线状地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自动方法;对于边界 破碎或由零星散列类别组合的图斑,采用色彩与纹理自动化分类方法提取。另外,在模板 指出的变化区域内的影像可以进一步作监督分类处理,分类的样本可以由未变化的区域或 从光谱特征样本库中取得。将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变化区域内两时相地类的属性类型决定 了最终的变化情况,而将其他未变的作为一类处理。 1.3.3变化信息的提取研究中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根据已知训练场地 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并针对分类点进行分类的方法。即通过求 出每个样本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设类 别是中观测到z的条件概率为P[z/忌],则归属概率L。可表示为如下形式的判别函数:
万方数据




于1986~2002年16年间扩张的总量,与这段时期《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实施以及
“兴工强市”战略的全面部署和安排有关,到2004年,长沙市“两区六园”聚集企业740
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84家,产值过亿的企业达52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助推了长
沙市区建设用地的扩张。
2.1.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分析为了进一步表征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城市人口增长
k卅驯曲一掣敲篙
式中,z为待分样本;P(忌)为类别是的先验概率,可通过训练区来决定。 最大似然分类必须知道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P[z/愚]。由于假定训练区属性数据近似 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训练区,可求出其平均值、方差、协方差矩阵等特征参数,从而可求 出总体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此时,像素z归为类别是的归属概率L;表示如下: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gttlinmuxuan@163.com
万方数据




过程中的某些规律[2 9|,然而,在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方面,政府部门统计数据明显要 低于卫星遥感结合GIS技术获取的扩张信息。本文以长沙市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资料,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长沙市区近20年来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中部 崛起的背景下研究长沙市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机理,不仅可为该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为揭示我国城市扩张规律积累研究案例。
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数量不相协调的土地开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
会增加有限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尤其是不可避免地侵占大量的耕地,造成农用地的大量
流失(表3)。2002~2004年建设用地新增面积达4039hm2,占1986年以来建设用地扩张
由表1可知,1986年以来,长沙市区建成区面积飞速增长,建成区面积由1986年的
8787.8hm2,增加到2004年的17324.5hm2,在近20年的时间里,扩张了1倍左右。 为了更清楚地对1986~2004年这一时期内建设用地扩张的过程进行分析,依据遥感图
像获取的数据资料,将研究的时
间范围划分为5个时段,对其扩
L(z)一{2丌号(det∑;)告)~exp{(一1/2)(z一触)‘一∑:1(z一触))
式中:,z为特征空间的维数;k(z)为像素z归并到类别是的归属概率;z为像素向 万方数据
2期
林目轩等: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
267
量(咒维列矢量);胁为类别是的平均向量(咒维列矢量);det为矩阵A的行列式;∑。为 类别是的方差、协方差(n×n矩阵)。 1.3.4 图件制作与数据统计 利用遥感图像专业处理软件ENVl4.5结合MAPGIS6.5, 开展图件制作与数据统计工作。研究中,首先将遥感分类图像分别与对应的城市扩展分类 图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城市扩展侵占用地的类型和结构;然后利用GIS的计算功能获得 具体的面积。
速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来测度不同时期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
特征,其数学表达式为‘34|:
聪,一器
(2)
式中:R(i)为第i时段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A(i)为第i时段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
长率,Pop(i)为第i时段市区人口年均增长率。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历年城市化进
程的分析,R(i)为1.12时较为合适[3 5|。以1986~2004年各时段为基本单元,根据(2)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城市化的的显著特征之一[1 ̄3],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集 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研究可以 加深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依据。因此近年来此 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目前,国外对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模式及动 力机制等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4~9],不少学者采用RS与GIS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综合集 成技术来进行城市扩张特征的量化分析、动态监测及模拟和预测[5’1”14]。伴随着我国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关于城市扩张的研究体系也逐步形成,朱会义、谈明洪、王玉华、闫 小培等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15 ̄181;朱英明、刘纪远、 王新生等利用相关的方法对城市扩张的模式及形态作了划分,从空间的维度总结了我国区 域城市扩张的规律[1”2明;在研究方法上RS与GIS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城 市扩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我国学者利用此技术已相继在东莞[2 2|、无锡[2 3|、石家庄[2“、 常熟[2 5|、长春[2 6|、上海[273等东部城市开展了城市扩张时空特征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各城 市发展状况对其驱动机制作了分析。从我国目前城市扩张的研究来看,主要从时空特征及 驱动力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案例的选取上,对城市扩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 的城市,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研究相对较少[28 ̄31|。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城市扩张的速度明显加快,周国华等[321利用1986年以来五个年份的土地利用基础 数据及统计数据对长沙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总结,揭示了城市扩张
摘要:以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统计及分析功能, 提取出6个时期长沙市建成区变化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张速度、扩张弹性、 分维数、玫瑰图等方法分析长沙市区1986~2004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 20年来,长沙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了将近1倍,尤其是2002~2004年,建设用地扩张趋势最为 明显。现阶段城市的扩张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填充式的蔓延,城区扩张方向的主要方位是 Nw270。~295。和SEl65。~180。。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除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因素之外, 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政策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未来长沙城市的空间发 展将是多中心组团式的扩张,城市扩张方向日趋合理化。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长沙市区 文章编号:1000—0585(2007)02一026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